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扎西达吉

索达吉堪布又在修改金刚经了———结论:胆大妄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几位论坛老大反复强调,"这里是格鲁论坛"
发表于 2016-7-7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闻法师:这场法义之辩,非民族之争,非义气之争,更非汉藏佛法之争,而是事关佛教根基稳固之辩,意义非常重大。
发表于 2016-7-7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次事件中,还暴露出了五明佛学院众多汉族密宗弟子的盲目迷信和“依人不依法”的严重问题。
在神权崇拜和上师光环笼罩下的粉丝们,似乎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依佛依法”的理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希热多吉居士说的:
“作为佛弟子,本应从法师们的对话和交流中多学习、多闻思,但是看到一些法友把这种交流升格为对汉地法师们的人身攻击,非常心痛,这已经涉嫌破根本戒了,后果如何,大家应该都很清楚。”
这种对权威的臣服和放松警惕,乃至对权威的无理性维护,其实是人类普遍都有的一种无明,是思想的懈怠麻木和思维的混乱。学佛修行,应当对此深怀警惕,常自觉照,切勿“自欺欺人被人欺”,做了魔的帮凶而不自知。--大虚法师
==========================================
口气有些过重。

发表于 2016-7-7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借堪布会改罗什大师译《法华经》一事,汉传佛教四众也有幸拜读了堪布关于《金刚经》的注释和开示。但是,不读则已,一读震惊,开示中既有关于“《金刚经》非佛说”的疑似表达,也有把其他译本中的偈颂毫不客气地强塞给罗什译本的案例,真是大有“为有自智多勇猛,敢教什译翻新篇”的气魄。

**然而,即便是堪布这头已经充满公关智慧地在第一时间把智悲官网上带着“我皆阅尽未满意”一偈的《金刚经释》都删除或替换成《金刚经开示录》,恐怕也难以掩盖其大作中千圣难改的“因未满意而任意改订原译”的惯习。更让人捉急的是,堪布“因明了得”的大无畏精神虽然豪气万丈、牛气冲天,但汉语能力毕竟是个硬功夫,要是在这里盲目自信,那就莫怪人说这是“自己挖坑往里跳”了。

**说这么多,还是让例证来说话吧!

**惊闻《金刚》非佛亲说,自己挖坑自己往里跳

**在解释《金刚经》开头“如是我闻”时,堪布2000年8月著述的《金刚经释》里有这样一段话:

**“所谓佛经,有佛陀亲口宣说的,有佛开许后成为经文的,亦有佛陀加持而成的佛经。佛灭度后过十二年作了第一次佛经的结集,第二次结集是佛灭后八十年,第三次结集在一百八十年后,亦有说三百年后。关于三藏结集时间有很多说法,无论历史年代如何,经过这三次结集,三藏全部由文字表示出来并流传至今。从第一次结集来看,分别由多闻第一阿难尊者诵出经藏,持律第一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又由头陀第一大迦叶尊者诵出论藏。此处‘如是我闻’显然是阿难尊者所加,而以此表明本经是由佛开许而成的经文。”

**在堪布的《金刚经开示录》以及以此开示录为底本整理出版的《能断:金刚经让你强大》一书中也有类似文字:

**“大家都知道,佛经分为三种:佛陀亲口宣说的、佛陀加持宣说的、佛陀开许宣说的。‘如是我闻’虽然不是佛陀亲口宣说的,但属于佛陀开许宣说的部分。”

**“《金刚经》不是佛陀亲口所说而只是佛陀开许宣说的经典”——这话若是从“大乘非佛说”论者口里说出,并不奇怪。但这可是从一位大乘佛教的大堪布口中说出,实在令人跌破眼镜,难道堪布是“大乘非佛说”论者的卧底吗?

**其实,佛经开头的“如是我闻”应该是一个佛教常识——佛陀在圆寂前曾经亲嘱阿难尊者,为使后人生信,要在一切佛经开头加上“如是我闻”的话。从汉语的角度来说,“如是我闻”是“我闻如是”的倒装,解释成现代汉语就是“我听到佛陀所说的是这样的”,接着就开始佛经的正式内容,《金刚经》也是如此。

**这么一个简单的常识,怎么到了索达吉堪布这里,就成了先要解释一通“佛经有亲口宣说的,有开许宣说的”,然后再以“如是我闻”这一惯例说明为理由,而说《金刚经》不是佛亲说的呢?按照堪布的逻辑,我们可以在CBETA里检索出4000多例带有“如是我闻”的佛经以及转述经文的论著条目,难道说这么多佛经都不是佛亲说的?按照堪布的逻辑,是不是藏传和南传佛教所传承的经典也不是佛亲说的呢?是不是只要带上了“如是我闻”,不仅是大乘佛经非佛亲说,小乘佛经也非佛亲说了呢?

**这实在是令佛弟子惊恐的逻辑!

**显然,我们看到这一“金刚经非佛亲说”的结论和前后论述,充满了语言上的漶漫不清。把佛陀关于“如是我闻”的“开许”嫁接到佛经的“亲宣”上,而得出一个“全经非佛亲说”的颠覆性结论,堪布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并且跳下去了。对此,大家除了震惊,更感到深刻的担忧。

**我们当然不希望这是堪布有意为之的结果。但是白纸黑字的事实,也是不容辩驳的。基于讲经严谨性的要求,这样一个明显的、关键的纰漏,如果流传开成为定论,是足够动摇佛弟子基本信仰的,这后果难道还不严重吗?

**堪布发心参学和宣讲汉译佛经,本来是好事,但是如果因为汉语水平不足,不能清晰表达佛经的基本文义,甚至出现各种混乱不清,那么难保哪一天,堪布又会给世人端出一份怎样的“黑暗佛法料理”!

**语言文字关乎着一种文化的历史、个性以及从深到浅、由内而外的全部命脉。汉语言历史悠久而简约丰厚,汉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汉传佛教是在这样一块文化土壤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的,汉译佛经绝不只是想当然的汉字的组合。堪布既然没有罗什大师那样对于汉文化和汉语的通达,与其一味强调己意而无视汉传佛教从教理到文字、从修行到文化各个层面的特点,不如老老实实尊重前人的译经解经传统。否则,硬充“汉语达人”,却挖坑自己往里跳,就不是什么智慧的抉择了。摘自佛教网
发表于 2016-7-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7-7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2016-7-7 19:08 编辑

19楼吹毛求疵,自诩专家发难。

顶髻白伞陀罗尼,开头也是如是我闻,印度有这么解释:
有金刚手为眷属之十地菩萨——普贤,住阿吒迦婆底宫结集,金刚法等铺设五百上衣为垫,而作请白。故首当说“如是我闻”为起因。所闻无余词义,乃阿吒迦婆底主(普贤菩萨)以十地自在之慧念,无衰三摩地所出。我闻,乃非从眷属、非从化人、非从再传、非从转托而闻。曰闻,乃非我臆造,是于如来所闻而教。

我,应该是结集人的自称。
“教/诰”分三:
1、亲述之——譬如四阿及摩中,此苦谛应断、此灭谛应修云云。
2、随许之——此阿难陀于大师般涅槃前,请问四事,结集之时,首书以“如是我闻”,中为咨问、应答,末为随喜。
3、加持之——譬如《般若心经》,秋鹭子承佛之力,咨问观自在菩萨般若事宜。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7-7 18:40
19楼吹毛求疵,自诩专家发难。

顶髻白伞陀罗尼,开头也是如是我闻,印度有这么解释:

此处‘如是我闻’显然是阿难尊者所加,而以此表明本经是由佛开许而成的经文。”
——————————————————————————
单论金刚经。索达吉堪布的这种观点并不合适。该经是佛亲说的。当然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非佛亲说但认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明珠 发表于 2016-7-7 17:57
此处‘如是我闻’显然是阿难尊者所加,而以此表明本经是由佛开许而成的经文
没错啊,表明是阿难复述的, ...

佛经有两种,1、佛亲口开示的。2、其他菩萨等开示的,但佛认可的。
发表于 2016-7-7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2016-7-7 20:58 编辑
扎西达吉 发表于 2016-7-7 20:19
此处‘如是我闻’显然是阿难尊者所加,而以此表明本经是由佛开许而成的经文。”
——————————— ...

随许,是佛陀许可阿难在结集的初中后,用非正文描述来承接。比如:写下某菩萨、某弟子他方而来,顶礼安坐,发问求法。比如:某菩萨、某弟子问曰,佛陀答曰。比如:记下某菩萨、某弟子在听闻之后的反映。
我不知道他怎么学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7-7 20:54
随许,是佛陀许可阿难在初中后用描述来承接。比如写下某菩萨、某弟子问曰,佛陀答曰。
我不知道他怎么学 ...

不全是这样。如是我闻,在汉传佛教的一些大德的解释里,是很有深意的。百度一下就知道。可不仅仅是随许。
有位开悟的禅宗大师吧,光是讲如是我闻,讲了3个月。不带重样的。所以,就看个人的修证如何了。
发表于 2016-7-7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知道,按密教还有讲法。我仅就文本的由来、字面意义去说。21#为例。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7-7 21:27
这个我知道,按密教还有讲法。我仅就文本的由来、字面意义去说。21#为例。

《佛地经论》一:“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
发表于 2016-7-8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梵 发表于 2016-7-7 13:26
其多,阅尽……阅了多少?自己找出一堆,然后都读完了,没有满意的,所以我来写一个满意的?

不合逻辑 ...

魔王的花箭已经射中你啦,我往边靠走开点
发表于 2016-7-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桑多杰 发表于 2016-7-8 12:52
魔王的花箭已经射中你啦,我往边靠走开点

果然是这个套路。
我又要下地狱了吧?
好因明,好逻辑,赞叹!
发表于 2016-7-9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金刚经释》《金刚经开示录》到《能断》,索达吉堪布都在罗什大师译本的偈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之后,根据藏文本、玄奘大师和义净三藏译本加上了“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的偈颂,并强调“这是对照汉藏各大译本后决定的,有一定的教证理证为依据,并不是随意改动经文”。

的确,索达吉堪布并没有改动藏文经本,也没有改动玄奘大师和义净三藏译本,但是对于罗什大师的译本,这不是确确实实的改动,又是什么呢?

在汉传《金刚经》的诸多译本中,唯独罗什译本不具“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这一偈颂,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前人早有说明。并且,在阅藏如此方便的今天,任何人只要有心,拿不同译本来进行比对,都不难发现这一差异。

但发现了差异,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在随意剪切、增删、组装各种译本后还标署原译者的名字,并且还把“组装本”付梓流通。不仅不能把他本的文字随意组装到罗什大师的译本上,同样把罗什大师的译文随意组装到其他大师的译本中,也是错乱的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首先是对佛经的流通、传译的历史、各语系各传佛教法统以及传译者最根本的不尊重。

从佛经传译的历史来看,传译到不同语系佛教的佛经底本本就有着不同语言和不同传承的来源。不同语系传译的底本会有差异,就连同一语系内部也会有差异,这种情况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都是存在的。所以,并不是说手头有了可供比对的译本,就意味着有了教证和理证的绝对依据。

其次,佛经不是普通文献,不同译本的差异不仅仅是文字、风格上的不同,其中还关联着译者在传译过程中对法义的理解、对法统的继承、对弘法因缘的考虑、选择译文风格的用意,乃至基于证量的长远抉择。所以,每一次传译可以说都是一次佛法的立体传承,都有着三宝的加持力量,而不仅仅只是文献的传递。更何况,罗什大师译本这样流传极广,令无数人得到佛法接引和真实受用,影响了一代时教并直接关联汉传佛教命脉的经典译本,更是有着难以估量的、或者如堪布所说难以用“分别念”去评价的的深远意义。

对于这样的译本,无论是祖师大德,还是普通学者,前人的态度都是充满敬意的。即便在不同译本、语本的比对中有种种发现甚至存有疑问,也都是以严谨的形式另行加注或撰文说明,而绝不会在原译上直接操刀。如堪布所行,真是前无古人、闻所未闻。

《金刚经》现存六种汉译本中,除了什公的译本,还有菩提流支法师、真谛三藏、达摩笈多法师、玄奘大师、义净三藏五位大德的译本。这五家译本有的根据无著、世亲菩萨的释本译出,有的来源于其他印度底本,但都属于法相唯识学系的译本。而什公的初译,不仅是流传最广的版本,也是六家中唯一属于中观法统的译本。所以,彼此间有出入是正常的,断不可依据一家的特色和标准,而去断然评判它本的对错。《金刚经》的不同译本,或代表中观所传,或代表唯识法统,如果只是根据文字的不同而随意缝补、勉强捏合,得到的只能是一个新时代的“拼凑版”“四不像版”《金刚经》,这让读诵修持、传承法统的四众弟子如何抉择,如何取舍,如何依教奉行?

因此,索达吉堪布对什公译本如此简单粗暴地动刀,改动的是原译本的整体的思路,动摇的是汉传佛教千年的传续根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6:00 , Processed in 0.03357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