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4>在香港时买了一本台湾人写的<藏语读咒入门>,其中有一章节是作者从语言学或语言地理学或地域语言分布谱系学的角度来说明和分析藏语的方言分布和区分:</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藏语的方言很多,一般划分为三种方言群,每一方言群又含数种土语.兹大略简介如下:</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一 卫藏方言,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二 康方言,主要分布于四川和云南藏族聚居区,以及西藏的昌都专区和那曲专区.</FONT></P><P><FONT size=4><FONT face=楷体_GB2312>三 安多方言,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两省的藏族聚居区,以及四川的阿坝,甘孜藏族自治州.</FONT>并有附图如次</FONT></P><P><FONT size=4><IMG src="http://www.gelu.org/bbs/PostAttachment.asp?AttachmentID=438" border=0></FONT></P><P><FONT size=4>尽管仅仅是从语言学角度的分析,而方言和行政区划往往相互对应,却并不一定完全重合,但由此我们也还是可以明确地知道,所谓的安多或康区,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安多=今日的青海,康=四川的藏区!行政区划的演变本也是历史学和地理学交叉的一门专门之学!</FONT></P><P><FONT size=4>大藏寺号称川北名刹,位在阿坝州.语言学上属于藏语的什么方言,俺不知道.</FONT></P><P><FONT size=4>下面的资料来自网上搜来的,来自中华佛教百科全书.</FONT></P><P><FONT size=4> </FONT><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安多政教史】<BR> 西藏史籍。原名《多麦教法史》,全称为《详论多麦地区佛陀圣教发展史海》。通称《史海》。‘安多’即古之‘多麦’。‘多麦’于元、明时译为‘脱思麻’,故本书亦被称为《脱思麻教法史》。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1801~?)着,吴均、毛继祖、马世林等译。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本书版木原藏于夏河阿木去乎寺,后遭兵乱烧毁,以致流传日少。1982年,甘肃省民族出版社出版藏文铅印本,并以多麦地区已通称为‘安多’(大致指今青海巴颜喀喇山以东,包括甘肃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故署名《安多政教史》。</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 作者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生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合作丹增部落,其所处时代,正值拉卜楞寺鼎盛发展之际。当时高僧辈出,名师如林,著述论说,蔚为风气。师自九岁起,即在拉卜楞寺阿莽·贡乔坚赞座前钻研内典,兼习诸明处。举凡显密义理、天文历算、声明、诗学,以及声律、词藻诸学科无不通晓。曾先后两次赴西藏卫地深造,并遍历安多南北诸大寺院,求师访友,讲辩经义。师所到之处,以学识渊博,有学有证,戒行严谨,德行贤妙而甚受推崇。师除撰本书外,另编有关于天文历算方面的著作。</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 全书分三编十八章,内容在叙述今甘肃陇南白龙江流域、洮河流域、大夏河流域、青海之黄河、湟水、隆务、大通诸河流域,以及河西走廊、四川之松藩、阿坝、大小金川等处大小寺院(主要对象为格鲁派)的建立,发展过程,大小政教合一的形成,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各主要寺院的敕建与其历史作用,各中心寺院的形成与兼并,主要历史人物的成长与作用,若干部落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一些地区的宗教斗争及青海与卫藏的关系等等。此外,并罗列各大寺院之各学院的设立、讲学制度、学级、课程、学位、僧侣数目、活佛府邸以及法会等。尤其对于各寺院所属的溪卡庄园,更缕述其隶属关系。所含史料颇为珍贵,故本书雕版刊行后,不仅流行于藏区,亦流行于国外。为国际藏学家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以上明确回答了安多地区的历史所属,似乎大藏寺在其内吧!</FONT></P><p>[此帖子已被 一飘儿 在 2006-6-27 0:08:0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