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纪念的少数民族英雄,是马步芳吗?》 求实学社/PG猴子 近日来,一座西宁的公馆在网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马步芳,这个臭名昭著、杀人不眨眼、祸害青海甘肃各族人民的残暴军阀,被贴上层层金箔,塑造成一个“尊师重道、德高望重、抗日有功”的英雄形象。因为什么?因为他有名声(不是什么好名声),所以要隆重纪念和隆重宣传吗? 依我看,这个抗战时期派了点军队去抗日的武夫,和屠杀各族人民数以万计的白彦虎一起被吹捧成回族的“民族英雄”,真是回族同胞的奇耻大辱! 辱在何处? 因为回族真正的抗日英雄,为中华民族做出不朽贡献的人,他们并没有告诉你,也不想你记得——然而我记得,就是下面这位:
因为我自小生长在华北平原的沧州市,从我上小学的时候起,我就知道,有一位回族的抗日英雄——马本斋,河北献县人,是我的老乡。 与出身军阀家族、官二代的马步芳不同,马本斋在少年时期家境贫寒,全家靠租地艰难谋生。当马步芳依靠家族势力,和兄长一起分任宁海巡防军帮带、管带(营副和营长)的时候,马本斋和父亲受灾害所迫,走西口、贩马,后来加入军阀的部队。 1921年,18岁的马步芳已经官运亨通荣升管带,手下有一个营的士兵。而大他两岁的马本斋,还在张宗昌的部队里扛枪做大头兵。没有任何背景的马本斋依靠少年时攒下的毅力,爬冰卧雪,苦练射击。不久之后,依靠着在私塾里学的一点文墨得到了提升的机会。 第二年,有文化的马本斋被送到东北讲武堂学习,在经历了残酷的训练和系统化的知识学习之后,到1929年,他一步步做到团长,并且受到了部队内的共产党员的影响。九一八事变之后,马本斋的上司刘珍年被蒋介石强迫离开山东南下“剿共”,被免去团长职务的马本斋看透了军阀的本质,毅然弃官回乡。 风云多变山河愁, 雁叫霜天又一秋。 男儿空有凌云志, 不尽苍江付东流。 在军阀混战的时代,马本斋在军旅中写下此诗,抒发了其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男儿情怀。然而,战乱纷争不断,报国之路又在何方?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占据华北,在献县、沧县、青县等地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抵抗日本侵略者。这一支回族的武装力量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威震冀中地区的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担任司令员的马本斋也早已于1938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民支队作战勇敢,给日伪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当时伪军打赌发誓的时候,都说“哪个做了亏心事,让他出门就遇到回民支队”。这样一支力量,是日伪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日本侵略者血洗回族村庄,掳走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威逼利诱让她劝降其子,遭到了老人的严词拒绝。马母绝食七日,以身殉国。她随身多年的玉镯坠地摔得碎成数段。
一向孝顺听从母亲的马本斋心如刀绞,沉痛地写下誓言: “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我们可以想象,为了保存实力,在数十倍与己方的刺刀丛中杀敌立功,马本斋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困于敌手却无法拯救,其内心的痛苦,何其强烈! 噩耗传来,冀中党、政、军、群各界,为白文冠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号召全区人民向白文冠学习,化悲痛为力量,坚决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为白文冠和抗日英烈报仇,极大地推动了冀中乃至晋察冀边区抗日斗争的开展。延安各界也举行悼念活动。《解放日报》两次以较大的篇幅报道了白文冠的英雄事迹,她的事迹编入了小学课本。正所谓: 宁为玉碎洁无瑕, 烽火辉映丹心花。 贤母魂归浩气在, 岂容日寇践中华!
1942年,日寇妄图利用“五一大扫荡”消灭包括回民支队在内的抗日力量,回民支队转战冀鲁豫,在鲁西北开创了新的抗战局面。 1944年,回民支队开赴陕甘宁,积劳成疾的马本斋病逝于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享年43岁。 毛泽东亲自为马本斋题词:“马本斋同志不死”。
周恩来和朱德的题词是:“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在短暂的一生中,马本斋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他领导的回民支队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抗战胜利后,回民支队重组返回河北,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这支光荣的部队被编入了68军,也就是在朝鲜战场奇袭白虎团,将南朝鲜首都师第一团的那面白虎旗带回中国的部队。 虽然回民支队的编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国家并没有忘记他们。1959年,在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回民支队》电影在全国流传,后来在《三国演义》中扮演董卓的里坡老师,扮演马本斋的角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人民一见到里坡的电影海报,就想到回民支队和马本斋。 人民也没有忘记马氏母子。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从1985年开始修建,几经扩建之后,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民族英雄马本斋纪念馆建成,入选河北省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5年11月,马本斋纪念馆被中宣部定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8月,又被国家民委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2008年,烈士陵园免费向公众开放。 马本斋的英雄事迹被世代传扬,作为同样来自沧州,来自河北的我,也深为有这样的英雄作为同乡而感到骄傲。
而曾经称霸青海,做了几十年土皇帝的马步芳,又在哪里?
在积极参加内战、丢失了所有的老本之后,一蹶不振的马步芳最终出走中东,从埃及逃到沙特,最后客死他乡。数十年后,西北某地方重新装修了马步芳公馆,但是迫于压力,始终不敢称之为“纪念馆”。尽管公馆内的介绍文字充满粉饰,但是记得那段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当初发生了什么,马步芳他做过些什么,请问,你能掩盖得了吗? 为了所谓的一点政绩、一点旅游收入,大张旗鼓地将一个杀人恶魔与荒淫无道的国际罪犯置入高堂,而使自己的声誉与公信力遭受质疑,值得吗??
“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习近平。 按总书记的教导,我们纪念马本斋,中华民族必然能够继续砥砺前行。 而为马步芳粉饰,、呵~!则无疑是历史的倒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