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6-4-21 01:22 编辑
抑鬱症有甚麼治療方法﹖
(一) 藥物治療
醫生會處方藥物為抑鬱症病人控制病情。使用的藥物主要有兩種:
抗抑鬱藥:用以平衡腦部化學物質失調 鎮靜劑:可以暫時紓緩病人焦慮的感覺
藥物能在3至4星期內減輕抑鬱症徵狀,病情可於4至6 星期後得到改善。一般來說,初服抗抑鬱藥病人最少要在病徵消失後繼續服用藥物4至9個月;若病情嚴重或屢次復發者,則需在病徵消失後最少繼續服藥一年或以上,病人需聽從醫生意見。
藥物副作用
服用抗抑鬱藥初期,病人可能會出現便秘、肚瀉、口乾、嘔吐、昏睡、失眠、頭暈、頭痛、倦怠、體重增加、視力模糊或感到呼吸困難等,情況因人而異,待身體對藥物適應後,副作用會漸漸消退。
服藥須知
服用抗抑鬱藥物,必須定時定量,切勿突然自行停藥或調校劑量。如對劑量有任何異議,必須先行與醫生商量。
(二) 心理治療
目前本港較常採用的治療方法以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或簡稱CBT)和心理分析法(Psychoanalytic Therapy或Psycho-dynamic Analysis)為主。
心理治療主要是透過改變病人的負面思想及行為模式,令病人可以更客觀及有科學根據地改善自己的情緒問題。醫務人員會透過這類治療,為病人提供適當的支援及協助,從而找出病發的誘因。按個別病情而定,有需要時,病人需服用藥物以配合心理治療,使療程更有成效。
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法
主要是通過思想分析,協助病人培養新的思維和生活模式,一般較具目標性,而且療程相對來說較短。
心理分析法
主要是透過理解和分析病人的過往經歷,以至潛意識所形成的意念,從而理解抑鬱情緒的癥結,探討較為全面和深入,而療程亦相對較長。
(三) 腦電盪治療
對於嚴重抑鬱的病人,如果經過藥物和心理治療後仍成效不大,在適合病人的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腦電盪治療。藉著微量電流通過腦部,改善腦部的新陳代謝平衡,達至改善精神症狀的效果。療程需視乎個別病情而定。
在電療過程中,病人會先被全身麻醉,醫生會在他的頭部指定位置,利用精密儀器通過微弱電流,使腦產生生化反應而達至治療效果,例如增加血清素或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此種生化反應與抗抑鬱藥在腦部所產生的作用相似。
抑鬱症的病人應如何妥善照顧自己﹖
病人可尋求一些治療抑鬱症的專業人士協助,例如臨床心理學家、接受過精神科訓練的家庭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精神科護士、社會工作者、職業治療師等等,他們在輔導技巧方面擁有專業資格,能協助病人正面解決問題。
讓家人及朋友知道自己的情緒狀況。 面對困擾時,盡量主動找人幫忙。 避免訂立一些難於實現的目標,或不要承擔太多責任。 做適量的運動能有助減壓。
如何協助抑鬱症病人﹖
以同理心多了解病人,鼓勵病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及難處,及給予適當的支持。 鼓勵病人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接觸。 發現病人的行為有異時,盡快向專業人士求助。
(瑪麗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劉家獻醫生審閱本頁內容)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