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heng 发表于 2014-9-28 16:20 
我引用的《掌中解脱》原文是这样的:
第十七天、七重因果与修心七义之一
辛八、正修发心 1.就事件本身:也许无知,也许炒作,也许缺乏灵感又赶着交单,又是女身诸多苦恼,何必赶尽杀绝人肉搜索呢?如果我们深信因果,就应该非常同情她的处境,她已经跳下去了,为什么我也要被嗔心驱使而跟她一起跳呢?何况她也不是很合我胃口!
我觉得施加压力以期令其认识并改正错误,未必就是赶尽杀绝。相反,如果真的非常同情她的处境,一定不会不闻不问任其沉沦,因为,只有消除她自己的无知和造成的影响,才能令她造作的严重后果尽可能的减轻,她已经跳下去了,我们不应该害怕自己也掉下去而远远地走开,而是要想方设法把她拉上来。
2.就会对我造成的影响.
只要上了世间八法,你就输了.
"利衰及毁誉 称讥与苦乐
如此之八法 常牵于世间
大智慧菩萨 散灭世间法
见世坏败相 处之而不动"
----- 思益梵天所问经
与其把这样的心情放在这个事情上,不如修出离心,菩提心上,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如果争取一秒上一座,念句咒等等,也许对未来还有利,而做这些事情,对自己心情和未来而言你确定会有帮助吗?
如果心中最重要的,是顾及对自己的影响、未来利益,那么即使修习菩提心,也难说是否真的在修学大乘道。
终究被人揪出来了 ╮(╯﹏╰)╭
首先,以什么心表达自己的不满,应该是大悲起忿怒,而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口舌之快犹如舔刀锋上的蜜,有意思吗?一个圆满的简单嗔恨心对自己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我的观点是讨论菩提心和维护佛教形象尊严有无关系,而您似乎直接把维护佛教形象尊严的动机等同于嗔恨心了。
《梵网经》云:“佛子闻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 我觉得佛教徒面对佛教被践踏时的愤怒,即便不是“大悲起忿怒”,也绝非“一个圆满的简单嗔恨心”所能定义,因为引生这种愤怒,是出于对谤佛者的强烈不随喜不苟同,并不等于佛法所要对治的无明嗔怒。忍辱和维护佛教,并不矛盾,忍辱并不适用维护佛教尊严,就如有人伤害自己的父母子女时是不忍气吞声袖手旁观的。
其次,就事情而言,忿怒不能改变任何局面,"法海你不懂爱","毕福剑侮辱佛教"几个回合下来,都是不了了之
“不能改变任何局面”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佛教徒没有发声,那么戏谑佛教的主角们就会习以为常,不以为意。戏谑佛教的事件就会接连不断,恶劣影响越来大。如果佛教徒万马齐喑,萨顶顶岂会发声明道歉?
最后,就个人而言,个人应该尽所能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佛教徒表态发声再力所能及不过了。
我引用的《掌中解脱》原文是这样的:
第十七天、七重因果与修心七义之一
辛八、正修发心
~~~~~~~
因此,要圆满的自利利他必须先让自己修行好.
我的观点,大概就是这样,希望您能理解.
您的引文当然没有问题,您对此文的观点结论也能说的通,只是,您的理解和应用出现了问题。
您不能把利他和圆满利他混为一谈,或者,您也不能认为不能圆满利他就不去利他。否则,如果认为我们只有成佛了才能去利益他人,就如同说我们只有成佛了才能去法施无畏施(放生)等六度菩萨行;成就了无学道才能去资粮道累积资粮一样。可是,我们没有经过六度等非圆满的利他,如何能臻至佛地的圆满利他?
依次类推,只有成佛才能究竟的帮助别人,我想这位女性,如果懂得一点佛教知识都不会这样去做,而不幸的是,在佛教小阳春的今天,她都不去亲近佛教,真的是很可悲,很没有福德. 您不会在说,只有成佛了,才能让她“懂得一点佛教知识”吧?难道,那些法师们没有成佛就不能传法说法让众生“懂得一点佛教知识”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