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真水游光

请问冈仁波切舍利在哪里挖?或者请啊?我本人已经转山三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1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yjs795 发表于 2014-7-15 06:53
师兄,那边现在转山好住宿吗?你是坐大巴去的,还是包车去的塔钦,我下个月也打算去转山哦,那边天气怎么样 ...

您是一个人去吗?能否带上我,我也想去呢。
发表于 2014-7-2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无法挖 找不到去不到认不到 咋挖?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来了,到时分享经历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user.qzone.qq.com/546302068/2阿里记录(上)
发表于 2014-10-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ajia 于 2014-10-1 21:19 编辑

依密续记载,往昔释尊,曾与五百大阿罗,以神变之力,降临冈底斯雪山,以大悲如幻三眛力,现起胜乐金刚与金刚亥母双运像,调伏当地一切非人等众,令其守护佛法,并授记此地,为胜乐金刚二十四圣境、六十二坛城之首的大成就福地~~

-------

问题:不是说在须弥山顶吗,怎么这里说岗仁波切山顶?还有网上介绍二十四圣地好像并不包括冈底斯雪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c31220100gmrt.html(胜乐金刚二十四圣境简介)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2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vajia 发表于 2014-10-1 21:11
依密续记载,往昔释尊,曾与五百大阿罗,以神变之力,降临冈底斯雪山,以大悲如幻三眛力,现起胜乐金刚与金 ...

因为有说法,冈神山其实就是须弥山。。。。
发表于 2014-10-2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ajia 于 2014-10-2 17:26 编辑
真水游光 发表于 2014-10-1 22:38
因为有说法,冈神山其实就是须弥山。。。。

这个~觉得有点不靠谱。是哪部密续或经典支持这样的说法?
发表于 2014-10-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整个活动都有怀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4-10-2 20:22
我对整个活动都有怀疑。

什么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vajia 发表于 2014-10-2 17:22
这个~觉得有点不靠谱。是哪部密续或经典支持这样的说法?

以前看印顺法师,好像是佛教概论还是佛在人间,书里考据的须弥山原型。真假勿论,但是这种说法是学术界存在的嘛,然后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啊
发表于 2014-10-3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水游光 发表于 2014-10-3 10:40
以前看印顺法师,好像是佛教概论还是佛在人间,书里考据的须弥山原型。真假勿论,但是这种说法是学术界存 ...
印顺沙门啊?就别提他了。他的说法错误百出,想凭想象来所谓说法。
竟有人花费大把的时间去看他的东西,不得不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勒曲宗 发表于 2014-10-3 10:45
印顺沙门啊?就别提他了。他的说法错误百出,想凭想象来所谓说法。
净有人花费大把的时间去看他的东西, ...

呵呵,人家作为学问僧,还是很厉害的,辨证的看嘛
发表于 2014-10-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水游光 发表于 2014-10-3 10:47
呵呵,人家作为学问僧,还是很厉害的,辨证的看嘛

他的说法都能找到佛经或是密续的依据吗?没有的话,不就是在胡说八道吗?别因为穿着件袈裟,上了几年佛学院,就被很多人尊称为学问僧。那是依人不依法。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勒曲宗 发表于 2014-10-3 10:49
他的说法都能找到佛经或是密续的依据吗?没有的话,不就是在胡说八道吗?别因为穿着件袈裟,上了几年佛学 ...

其实。。。他的说法都有经典依据, 所以才会有人信啊,有经典依据没有什么?分析经典的理路才是问题。严谨的说有经典依据也非常可以胡说八道的,比如肖先生集团。
发表于 2014-10-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水游光 发表于 2014-10-3 10:47
呵呵,人家作为学问僧,还是很厉害的,辨证的看嘛

【须弥山】

须弥,梵名Sumeru ,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Meru )。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
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此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其间之门、墙、窗、栏、树等,皆为金、银、水晶、琉璃等所成。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
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二数量品记载,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八大山、八大海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须弥山周遭为须弥海所环绕,高为八万由旬,深入水面下八万由旬,基底呈四方形,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继之为八山,山与山之间,隔着七海。八山之山名顺次为:由乾陀(梵Yugandha^ra ,巴Yugandhara )、伊沙陀(梵I^s!a^dhara ,巴I^sadhara )、诃罗置(梵Khadiraka ,巴Karavi^ka )、修腾娑(梵Sudars/ana ,巴Sudassana )、阿沙干那(梵As/vakarn!a ,巴Assakan!n!a )、毗那多(梵Vinataka ,巴同)、尼民陀(梵Nimim!dhara ,巴Nemindhara ),铁围山(梵Cakrava^d!a ,巴Cakkava^l!a )。七海之前六海名称,即随其所环绕之山而得名。第七山外有碱海,其外有铁围山。须弥四洲:弗婆提、瞿陀尼、阎浮提、郁单越,各位于碱海中之东西南北四方,吾等众生即居住于南面之阎浮提洲。然关于八大山之名称及顺次,于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大楼炭经卷五灾变品之记载,略有不同。[杂阿含经卷十六、长阿含经卷十九至卷二十二、正法念处经卷十八、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九、大智度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二、俱舍论卷十一、卷十二、华严经疏卷十七](参阅‘九山八海’127)

多看看正儿八经的佛经佛论,比听不靠谱的胡扯强百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2-21 19:11 , Processed in 0.03703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