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龙吟

你不能说我没有菩提心——不许自证分的纠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問題在:
許不許有自證分唄?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wushin 发表于 2013-2-14 15:00
問題在:
許不許有自證分唄?

显而易见:格鲁不许自证分。
发表于 2013-2-1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或可說是:中觀宗不許自證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wushin 发表于 2013-2-16 12:04
或可說是:中觀宗不許自證分?

确实,中觀宗不許自證分,这是教理上的确认。

只是作为格鲁弟子,常常习惯自称格鲁,当然这也或是教理不严谨的表征。

惭愧!
发表于 2013-2-17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祥云 发表于 2013-2-5 11:42
四句关系的第四点,

请师兄举例,资粮道以下的大乘行者为何种人?

以下:

1.已发菩提心但未能生起任运菩提心的行者;
2.已能生起造作菩提心但未能生起任运菩提心的行者。

简言之,行者一旦生起任运菩提心,就进入大乘资粮道。
发表于 2013-2-1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改过自新 发表于 2013-2-17 18:42
以下:

1.已发菩提心但未能生起任运菩提心的行者;

可以这么理解么?——当菩提心不坚固(造作的,非任运的)的行者,可以凑合算作大乘行者了。可是较真来讲:发的时候有(菩提心)变大乘行者,不发的时候没有,变未入道行者。
发表于 2013-3-20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改过自新 于 2013-3-20 20:00 编辑
善祥云 发表于 2013-2-18 14:01
可以这么理解么?——当菩提心不坚固(造作的,非任运的)的行者,可以凑合算作大乘行者了。可是较真来讲 ...

回师兄:
    关于进入大乘修行者的明确界限,应为自宗义上承许唯识(含唯识)以上的见地(这是见方面),并初次发起愿菩提心开始吧。这是我自己学习后的观点,可作探讨。初发心之后的这段时期因为菩提心未任运(甚至可能连造作的也没有)故,所以忘失的情况是自然的,不应该认为其失去了菩提心,我觉得,只有明确的舍弃菩提心——如心想我不要救度众生了吧,我还是放弃吧……这样的念头时,才算退失菩提心吧。
    当然,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受菩萨戒以后,应该是明确算作大乘行者(初发心菩萨)的开始。
    从学修的角度上讲,开始共下士道的修行者,也应该算作大乘行者,因已具备愿菩提心的缘故。
发表于 2013-3-25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3-4-26 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行者内心升起了真正的菩提心,修行者自己必然会觉知的。
有没有菩提心其实自己内心再清楚不过了。真正的菩提心和造作的菩提心是相当不同的,升起真正菩提心的那一刻你自然会觉受到。

--------------以上是我以前听祈竹仁波切讲法的时候他的开示。
发表于 2013-4-26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雀扎吉 于 2013-4-26 05:46 编辑
改过自新 发表于 2013-3-20 19:59
回师兄:
    关于进入大乘修行者的明确界限,应为自宗义上承许唯识(含唯识)以上的见地(这是见方面) ...

师兄您好,
道次第是根据修行弟子的发心来定义。下士道的发心为“为免入恶道而修佛法”
中士道的发心则为“为脱离轮回而修佛法”
上士道的发心为“为一切众生解脱故勤修佛法。”换而言之,只有上士道的修士和菩提心真正有关系。

可参见  掌中解脱:
「为了解脱恶趣我应皈依三宝;对于解脱恶趣的方法——业果取舍——我应如理地去修!」能作这样的思惟,便是根据「共下士道」来纠正我们的动机。
……………………
「为了从轮回大苦海中解脱出来,我必须尽力学习宝贵的增上三学!」能作这样的思惟,即是根据「共中士道」次第来纠正我们的动机
……………………
们应当想到:「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须尽力去获得无上圆满菩提!」并忆念菩提心的所缘相。能作这样的思惟,便是根据上士道次第来纠正我们的动机。只有当行者生起「无励力」的体验时,才算真正地发起了菩提心。


又见夏坝仁波切开示:
◆居士问:无励力的菩提心与有励力的菩提心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仁波切:有励力的菩提心叫造作菩提心,无励力的菩提心是任运的菩提心,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思念母亲,如果你不刻意想她的时候就不太思念,那就是有励力的;当不用专门去想“我的母亲有多么好,”一想起母亲的名字或者听见母亲的名字就流眼泪,非常思念,那就是无励力的。.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 真正发起菩提心必然具备无励力的体验,而无励力又是非常容易察觉不可能被忽视的。否则行者也就根本不可能”察觉自己升起了真正的菩提心“
故此,可见楼主尚未获得真正的菩提心。
但是~话说回来,我认为别人是无法评断楼主是否具备了造作菩提心以及有励力的菩提心的。因此断言楼主没有”菩提心“也是不妥当的。毕竟,说到底,我们这些一众修行者,有几个人真正具备了真正的菩提心呢?也许楼主离真正菩提心就只差几步之遥,实在是不能随意断定他人的啊!楼主,别郁闷。
至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末学还在研究之中具体的区别。可以肯定的是,具备了愿菩提心的修行者,开始必然就是从上士道开始修行了。


发表于 2013-4-2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雀扎吉 发表于 2013-4-26 05:32
师兄您好,
道次第是根据修行弟子的发心来定义。下士道的发心为“为免入恶道而修佛法”
中士道的发心则 ...

师兄引述诸大德善语,并据理探讨,令人生敬,合掌随喜。
——师兄引《掌中解脱》中所述根据“三士道”各自之发心,来判是否进入大、小乘修者之列,似不周遍。
——有何不周遍?凡下士道发心之有情皆非大乘行者不周遍。理由如下:
——下士道发心有“共下士道发心”与“唯下士道发心”二者,二者有别有同。相同之处在于二者皆有“为免三恶趣异熟身而求取善趣天人果”之发心;不同之处在于,唯下士道除此之外并无其余发心。而共下士道者必具以下之发心即:“为利益一切有情故我须获究竟之佛果,进而为获究竟之佛果我须成办解脱,而为成办解脱我须成办增上生之异熟身。”
——有此可知,只有将下士道之发心与修行纳入为不共上士道之前行的发心,才能称为“共下士道”之发心
——那么,《广论》等道次第著作中所阐述的下士道,当然无疑是指“共”下士道。既是“共”下士道,自然包含了大乘的发心。
——或有问难说,此时之共下士道行者,并未开始共中士、不共上士之道行,既未涉及上二士道之修行,怎能说其是大乘行者呢?原因如下:
——这是行人将道次第的学、修二次第混淆在一起所导致的。由听闻经教等并思惟其义,而发起大乘信、欲等,属于学之次第范畴,而将所闻法之性相与心之行相相合,并一一次第串习而证,此是修之次第。学者对于大乘之基、道、果由闻、思而生起胜解、清净及希求后,开始对次第进行一一实证。此种性相之修行者,并不因为他此刻所修之法是在下士道范畴或在中士道范畴,就说其非大乘行者。举例如:欲从广州去往北京的旅行者,虽与去往长沙、郑州等地之旅客暂时同途,但不能就因为此一暂时同途之现象,而将其与去往长沙、郑州等地之旅客的发心认作是相同。
——另,有关菩提心之多种名相、性相之差别,我亦有多种含混不清之处,希望师兄们能不吝分享各自之解悟。
发表于 2013-4-2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改过自新 发表于 2013-4-26 15:46
师兄引述诸大德善语,并据理探讨,令人生敬,合掌随喜。
——师兄引《掌中解脱》中所述根据“三士道”各 ...

您好,师兄。
上士道必须包含中下士道的发心,这是肯定的。这三者本身就是并存的。
但是大乘佛子不能因为要完成小乘那段路而被称为小乘弟子。
发心是修行的最开始也是最根本的一部分。因此不能混淆而谈。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雀扎吉 发表于 2013-4-26 05:28
如果行者内心升起了真正的菩提心,修行者自己必然会觉知的。
有没有菩提心其实自己内心再清楚不过了。真正 ...

很多开示需要去练习,“练”才是硬道理。。。。

心本身是相对于所缘境而安立的,因此心不能缘自己本身,这是锋不自割,镜不自照的道理。所以,当心缘菩提本愿的时候,我们说心的这个当下就是菩提心,而当心缘升起菩提心的确认的时候,那是对前面菩提心的一种回忆的确认,当下的心并没有缘菩提本愿,而是在回忆前面曾经的菩提心并对其确认,这个时候并没有菩提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阐明了空性的道理。。。。。。

顺便说一句:祈佛没说错,但那是方便开示,如佛也有说方便,而智者取究竟。。。
发表于 2013-5-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雀扎吉 于 2013-5-4 12:51 编辑
龙吟 发表于 2013-5-3 22:46
很多开示需要去练习,“练”才是硬道理。。。。

心本身是相对于所缘境而安立的,因此心不能缘自己本身 ...

好吧,我换一个说法,嘿嘿
是否有菩提心的具体表现在:行者是否在一举一动的时候都想着要利益众生?内心是否被调柔?心中是否真诚恳请的祈愿自身承受一切恶果哪怕长久待在地狱里只要为众生带来解脱,甚至一个众生得到解脱也在所不惜?
行者是否如修心八颂里所行所言?如果做不到。自然知道自己没有真正升起菩提心。
这是征兆,自己没可能毫无察觉。

嘉察仁波切:在藏传的佛法传承当中来说,尤其是菩提心的教法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一切大乘佛法的精髓与根本。因此在这个大手印的实修传承中,前行法最主要的是谈到发心,在正行当中也有谈到要发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发菩提心?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是真的会感觉到自心有一些转变了;第二是我们也可以透过上师的指引,上师会告诉你的。



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菩提心,当一个人的菩提心生起时,自然的他会发觉自心的慈心、悲心会增长,他自然而然的对一切众生会产生大的慈悲心,而且他还会有一种心,就是别人比自己更重要,他会很容易的舍下自己,而尽力的为他人服务,“为利益他人”的这种行为会不断的付出,会有这些改变。同时经典中记载说,可以在我们的梦境当中看到慈悲心的增长。
而在上师方面,上师他会从这位弟子的各种心念,以及弟子的各种的行为当中看得出弟子到底有没有菩提心。


不过我觉得,其实真正升起世俗菩提心以后,行者或许会觉得,自己未必需要去确认自己是否升起菩提心了。因为他很自然而然的就会觉得,帮助众生是自己修行的目的,时刻把众生的福祉和众生平等的观念放在自己心上,是真正在为了众生而欲成就正等正觉,而非“太好了我真是比别人好啊”
菩提心不是炫耀的尾羽,因此不大摇大摆说的师兄也有的。呵呵!
至于您说的心的问题,菩提心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东西,只是现与不现的区别。正如一间暗房,灯光忽明忽暗,明亮时我们可略瞥见菩提心,暗则隐没不见。于是我们换了一盏蜡烛,再暗也能时时照见菩提心,明亮的时候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开始领悟胜义菩提心)。不存在说确认与否的时候就不存在了。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去问上师,问问上师自己的想法是否对的。
发表于 2013-5-6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20:09 , Processed in 0.03573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