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葉小釵

日常法師-----佛法要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福有色 三界器猶狹
民國八十三年精進共修

 皈依後的學處,對佛、法、僧別別而言,應止、應修的是什麼?先談應止。

 一、最根本的不皈依一切諸天。我們現在好像沒有違犯,實際上深一層去看的話,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經論上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供養啟白三寶。可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求什麼呢?求世間有勢力的人!所以前天我們念「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我們的毛病就在這裡。所以我們遇見任何事情真正重要的就是--皈依三寶的弟子要供養啟白三寶。不過有一點要說明,世間的不是完全不理它,而是可作為助伴。但是我們現在卻本末倒置!世間的我還是要,但要如法如理的去做。根本的是,多祈求三寶有很殊勝的好處。如果我們能這樣的話,就不怨天尤人,不非理過分求,所以我們要先祈求三寶,然後隨順世間去做。譬如說打官司要找律師,那麼就該找律師,碰見排難糾紛要找地方上重要的人,也應該去找,可是皈依三寶以後,我不會去動腦筋,塞給他錢,求他幫我忙去害對方。反過來說,人家害我們,我們也應如法的去做,因為這是業,只有祈求。關於這點,我也曉得不容易做到,以我自己來說,出了家尚且做不好,何況你們?但是如果我們不努力,永遠只有嘴巴上面講講,便會淪為空談。

 二、應該止的是於諸有情捨離損惱。這一點特別重要,意樂、加行悉應遠離,損惱有情。說起來容易,實際上很不容易,「有意的」是一件事,「無意的」是另一件事情,至少「有意的」絕對要捨掉,「無意的」雖然不容易,不過如果好好的皈依,如法去做,也可以避免。而真正重要的,「有意的」損惱有情先應該捨離,行為固然不可以,意樂也不可以。

 三、不共外道住。不信三寶、毀謗三寶的都包括在內,這點對諸位來說很難做到,因為各位在世間生活,經常會碰見外道,特別是家裡的父母,夫婦如果有一方不信佛法,那更麻煩,這時要好好的祈求,實際上這裡面有很深遠的意義。以上三點是皈依以後應止的。

 皈依後應修的是什麼?

 一、恭敬佛。我們好像很恭敬,其實很難做到,我們會說:「佛來當然恭敬,可是沒有佛來呀!」但佛真正來時我們恐怕很難恭敬,至少對聖像我們不一定恭敬。廣論上告訴我們,不管什麼像,若好若壞我們都應該像恭敬大師一樣恭敬它,所以我發了一個願,希望大家做到。前幾天看見海報印有佛像,我們覺得海報太多了,以前的做法是燒掉,這方法不好,我發願要想辦法做到,以後看見佛像不管好的壞的都至誠恭敬供養起來。如此一來,你一定會說哪有這麼多地方啊!譬如在自己家裡,至少有個空的地方啊!說到這裡我應該很感謝各位,我一天到晚只教你們,我自己都做不到呢!佛告訴我們,不只是教你們,而是把我的經驗告訴你們才行啊!所以我今天發願要做到它,我心裡這樣想,要準備大的紙盒子裝滿了再來一個,滿了再來一個,很恭敬的供養在最乾淨的地方。目前我房間櫥頂上面,要把它擦乾淨,那是暫時供佛的,將來我有能力的話,應該造一個房間供佛,各位也可以隨分做。以前我也跟大家說:「大德的像太多了,燒成灰丟到海裡。」現在覺得不妥,如果至誠恭敬視他為佛,怎麼可以把他燒掉呢?至於別人怎麼做不要去管他,我們自己至少要做到如何去引發那顆恭敬心。

 二、敬法。敬法也不容易做到,但如果做到會產生很大的功德。恭敬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恭敬佛就能感得見佛的功德,能夠恭敬法就能增長智慧。經論上說不敬法及法師是壞慧因,我們已經夠愚癡了,認為腦筋聰明就是智慧,那是邪見,真正的智慧是能和法相應,遇事能辨別得很清楚。

 三、敬僧。現在我們都能感受團體對我們有一種保護力量,如果我們不恭敬的話就得不到團體的保護,廣論說:「希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不應起心做是念,我是最勝我第一。」這點對佛對法比較容易做到,對僧對人就很難了,我自己也常覺得我這個教法最圓滿,別人的不好。洛確仁波切曾告訴我:「不要說你的好別人的壞呀!這都是分黨啊!」我一聽真像當頭棒喝,都是世尊講的教法,難道我比他還強嗎?所以我們要從這點多練習,對別人不要比較輕毀。以上是別學中的應止、應修。

 以共學而言,皈依以後應該學的有六項:

 一、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皈依。最重要的要記得一句話--「斷煩惱苦所緣為業」,起心動念要仔細觀察,現在緣的是增長煩惱還是斷煩惱?環境對我們很重要,各位同學今天在這裡認真皈依,再去緣念這件事情就比較容易。平常儘管道理講得很好,要做到卻很難,原因就是很強盛很粗猛的煩惱現行了,於是就在煩惱上轉,想的是張三為什麼對不起我,李四欠我多少錢,我吃了多少虧,把這些小事情擺在腦海裡,做夢也不例外,這都是會傷害自己的。你要想的是:所緣事情能不能對治煩惱、能不能斷除煩惱?如果能這樣,將來一定能斷苦,乃至於圓滿無上菩提。

 二、念恩。隨念大恩恆勤供養。其中內涵很多,大家要以報恩意樂供養。

 三、隨念悲,使得別人也安立在皈依中。這一點對我們是非常殊勝的教授。當我們歡喜這個人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拉他進入佛門幫他皈依,當我們不歡喜這個人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想到要幫他,實際上這兩種情況都錯了。叫歡喜的人皈依並不是因為悲,是因為情染,悲的行相不是這樣,如果不淨化情染,跟佛法是不相應的。真正的悲心,是怨是親都沒什麼關係。為什麼我說法王對我影響這麼深呢?他說:「一個概念覺得要怎麼作,這個概念對你真正產生價值還有一段距離;若要這個概念對你有用的話,必須要實際上體驗,逆境就是你最大的、實際上的體驗啊!」一點都沒有錯,不曉得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今天講皈依,皈依了半天沒有用?看見一個歡喜的人就去攀緣,再不然為了自己的名利忙這忙那,這些都不相應。反過來如果看見一個討厭的人,覺得我平常說多少道理都起不了作用,現在應該好好的皈依代他回向,無論如何要救他。如果能不斷的以這樣的心串習,下一次來的時候,你會大大的改善。

 四、隨作何事有何所須,皆當供養啟白三寶。這是我們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五、念皈依的勝利,而後晝三夜三恆常的勤修皈依。不管是清醒,或是糊塗的時候,也不管是白天或是夜晚都要勤修皈依。怎樣才能做到糊塗時也是一樣呢?就是說如果很強盛的皈依的心生起來,這個餘勢還在的時候,不管是醒是睡,都在皈依。現在我們一天到晚在六道當中輪迴,儘管想皈依,但是輪迴的餘勢還在,就是做任何佛法的事情也都是雜染的。

 六、戲笑乃至命難也不捨皈依,應當努力守護不捨三寶。

 現在,就第五項所說皈依對我們有什麼大好處呢?再詳細說明可分為八點:

 一、入佛弟子。這一次諸位參加打七,我想大家已體會到什麼叫「入佛弟子」,也就是以得不得皈依而為判別。當你真的生起覺受的時候,你自己最清楚了。我想大部分同學都有這個感覺,得不得皈依好清楚好明白,不用問別人。如果還沒有得不必愁,明天還有機會,明天沒有機會,後天還有機會,這次沒有機會,下次還有機會。所以說:「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人家一次做到,我做十次;人家十次做到,我做一百次;人家一百次做到,我做一千次、一萬次,做不到我不罷休!我們曉得我們是沒有退路的,不去做的話,輪迴六道啊!

 二、皈依是戒律的根本。經論上告訴我們,沒有得皈依的話,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是佛弟子的事情,你很能幹做很多事情,雖有功德,可是這個功德是很可惜的。

 三、能夠滅業障,先前所集的業障慢慢地減輕,乃至於徹底的消滅。為什麼?皈依了以後,自然而然覺得我已是皈依三寶的弟子,我要如法去行。一方面皈依有極大的功德可以對治它,一方面起心動念不會作非法行。廣論上講的四力懺悔,前二力破壞現行和對治現行,實際上皈依法門就在這上頭。其中的依止力,不是依止三寶就是依止發菩提心。換句話說,我對一切眾生都是要救他成佛,起心動念都是這樣的心,不但可得到很大的福,也可以把以前的罪障消除。這次皈依大家能體會到,要好好把握,以後遇到雜染會消失,這就是我建議大家戒行持犯的理由。

 四、積大福。皈依有無量的大福德,「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了解皈依的福這麼大,自然能懇切的皈依。

 五、不墮惡道。

 六、人與非人不能為難。真正皈依生起時很肯定非人不能干擾你,經論上有風索外道的故事為證。真正的至心皈依,能解脫眾苦。曉得自己很差,可是我只有一念皈依心,然後集合很多同學共同的力量,就能產生不可思議的威力。

 七、隨做什麼事都能夠有成就。這有一個原因:不管做什麼事情,若先供養啟白三寶,如法而行就能成功,做壞事是不成功的。

 八、速能成佛。因為獲得殊勝閒暇,又能皈依、學殊勝道,不久當可成佛。所以特別提出這一項是因為便於各位同學能夠好好的皈依,而這樣去隨念皈依的勝利。如果皈依沒有生起,任做何事不能算內道弟子,也不能生起大福。

 為了增進各位的信心,不妨告訴你們當初我師長告訴我的道理,原則上你們記牢一個特點,當你至誠懇切的皈依,這一念就是了。或因為我們力量不足,或因為潛意識裡仍舊存有以前的習氣,但你只要繼續下去,這個念頭能夠專注不移的話,慢慢的就會生起皈依的心。有兩位同學的描述很得體,有一位同學說:就是使這個皈依的心,達到極致。另有一位同學說:把丹田之力全部使出來,換句話說,就是把吃奶的力氣全部使出來,實際上不是用力氣而是用心力。我最早的時候,聽印光大師說「至誠精進」時就生起這樣的覺受。當時我不認識,只覺得拜時很歡喜,一直等到接觸藏系的師長告訴我皈依的特點,我才恍然大悟。後來因為有很多因緣,我自己沒有深學下去,今天我並不後悔,總是知道淨罪集資的重要,也曉得問題的關鍵在哪裡。所以諸位不要怕,你只要能夠如法去做,很懇切很至誠去皈投的時候,就是當下的這一念!你不要想覺受好像是一道光呀!一個什麼呀!至於已經生起覺受的同學,總的原則要說明一下,剛開始的時候,要使它具備個樣子,實際上真正的堅固,不僅是這樣,有它深厚的內涵的。就是說你至少能夠一口氣一拜二十分鐘,繞二十分鐘,雖然雜念仍會侵襲,但沒有關係,到了那個時候,你要放緩,一定要放緩。如果我們有了這一層認識,再去研讀廣論,才真正能得到更進一步的體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廣論簡介
..................

不幸的,現在是末法,佛法的樣子還在,但內容已缺失了,甚至快到隱沒的階段,使我們無法照著它得到我們所希求的果。譬如科學,雖然科學的書籍還在,但是沒有好的老師也沒有好的學校,學生無人指導也無處學習,那本書豈不形同「天書」?末法時期亦復如此。藏經、寺院還在,但是能夠將藏經裡佛說的意趣如實完整說明的已鳳毛麟角。正法時,佛在世,佛說的法是究竟圓滿的,願意學的人只要下多少工夫就可獲得多少果實。像法時,法本身還是很圓滿,但能夠依法實踐的人減少了。長此以往,書還在,學校也在,但是沒有人有能力把法的內涵如實如量的告訴我們,這就是末法的特徵。此時很慶幸的留著一個法,到了極樂世界由阿彌陀佛親口告訴我們法的內涵、苦樂的問題,這就是念佛法門的狀態。
 開始接觸佛法,我也念佛,而且念得相當得力。那麼,是什麼因緣使我從念佛到遇見廣論乃至於全神投入呢?最初的轉變是我遇見了當代大德印順導師,他告訴我:「像你這樣念書識字的人,應該讀讀佛經。」起初,我讀起來覺得沒有什麼興趣,慢慢深入之後,發現對念佛蠻有幫助的,於是信心大增,因而生起接觸經教的興趣。雖然侷限於念佛持戒方面的經書,但也是我深入經藏的淵源。
 另一個轉變是在二十年前,我到美國後所遭遇到的種種。未到美國之前,不管在哪一個道場,生活都很單純,除了念佛看書還是看書念佛,說起來很可笑,三年內總共參加兩個法會,以致於佛事上的儀軌、梵唄等都沒有機會學習。到了美國之後,住在華僑圈子裡,為了帶動大家,樣樣事情要親自動手,這下可慘了,好在我的依止阿闍黎--仁俊法師,他是我一直感念敬佩的師長,法師的法器敲得好,唱念更是第一把,我就在老師諄諄的教導下認真學習。由於參與各種佛事的因緣,擴大了生活層面,涉獵的佛法也增廣了,除了漢系外,還接觸北傳的,如日本、韓國,南傳的,如泰國、緬甸等,乃至遇見西藏的藏系佛法。
 原本我對藏系有很深的誤解,但因為那段時期的接觸了解,讓我對藏系有個嶄新且深刻的認識。這或許和當地的民族融合性有關。紐約是個有名的「萬國博覽會」,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此彼此相融,這種風格使人心胸開闊,進而以包容的心情與人相處,以欣賞的態度接納別人,我就在這種奇特的因緣下發現藏系有其殊勝的特長和內涵。如果我們不故步自封而能敞開胸懷,善學別人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對我們修學的助益是不可小覷的。如果我們能全心全意為正法久住而努力不懈,即使是末法時代,我們仍然有機會改善自己的「業」,這個概念是我轉變的重要推動力。因此我的轉變絕不是胡攪瞎碰,而是具足內外條件。外在條件是有師長介紹引導藏系的內涵,其內涵包括了理論上的完整無瑕,實踐上的可修可證,讓我感到相應甚至完全信服。內在條件是自己肯不肯去除己見接納,及有沒有具足智慧辨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以為我們好像太被口號所限,前面已經講過,這不是口號。現在我願意用廣論來加以說明:假定說我們從小生活在這個環境裡,你不會感覺它是一種口號。所以會覺得它是口號、厭惡口號的原因,是我們已經受了一個專門喊口號的世間的影響。以我現在來看,我覺得口號並不壞啊!為什麼呢?古代的精神是「王」道,以德行仁;後來變成「霸」道,以力假仁;現在霸道也沒有了,變成「蠻」,沒有「道」了。如果我們懂得善巧,不管任何一件事,雖然有壞的那一面,同樣地可以找到好的那一面,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去找壞的那面,而不看好的那面呢?所以我剛開始覺得「境無好壞」當成口號喊不好,現在想想口號也不錯呀!至少現在世界變成「蠻」的狀態當中,還有一個口號在。
 我並不是鼓勵大家喊口號做偽君子喔!只是,你可以從這個地方契入。例如當年我的老師給我「視師如佛」的教誡,視師如佛有很多原因在,其中一個,我到現在仍然非常受用,就是:「我覺得他是不是佛沒關係,我要成佛才是真的」,或者說,「我要離苦得樂」,這才是問題的中心啊!我既然要離苦得樂,也了解苦樂的因是「業」,而造業是在我的動機。我從好的地方去看,或從壞的方面去看,效果會一樣嗎?不一樣!從好的方面去看,對我有利呀!這才是真正的原因。佛說得很清楚,他不是霸王來強迫你,或有錢的老闆拿錢來控制你,他只是把道理告訴你,建議你怎樣去做才是對你好的,讓你自己選哪!比方一些剩餘的食物,你可以當作垃圾丟掉,也可以當作好肥料來用,事實上,我們現在要製造有機肥料,到處找不到材料,還很麻煩呢!我們為什麼要把它看成髒東西呢?我小時候,鄉下人到城裡去撿大糞,看見糞還很歡喜,那時上海有「糞大王」是靠這個發財的。那也是事實。
在鳳山寺有好幾位同學有共同的經驗,各人的心路歷程都是在心對境之後,慢慢、慢慢地轉過來的。他們的故事很動人,聽起來有血有淚,都是在境界上面苦苦地磨,等到磨過來以後,最受用的是自己。當周圍的人感覺這個人真好時,他不是天生來的,而是懂得了道理以後,慢慢在境上去磨鍊出來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2-8-8 15:38 编辑

 受戒以後還要持戒,功德才能增長。正受戒時得戒體,然後依照戒法去行持,是為隨行。戒論上的專有名詞叫「受體」、「隨行」,即所受的戒體(或者所受戒的法體),然後依體起行。這樣的依戒行持,將非法的轉成如法,所以隨所行處,皆成功德。比如說,要從生死輪迴大海的此岸,到超脫生死輪迴的彼岸去,需要一個工具--船或飛機。今天所得到的戒體,正如渡海的這條船,那時人已經坐在船上,不會掉到海裡,可是上了船以後,如果船不動,你還是浮在無邊無際的海裡。所以依體起行就如你運用這條船或飛機來渡越生死苦海,這才是增上戒學的真實意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2-8-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baishuwen88 发表于 2012-8-8 15:48
小钗师兄无论在哪个版上,都是法宝的奉献者。

讚謬了
不過收集上傳而已,真的是沒啥了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觀團體功德淨信求增上
 現在我們的目標是要救一切眾生,救一切眾生必須要成佛。或者你是為了先要救自己,但我們了解了佛法以後,曉得如果不能把所有的人救起來,自己也是不圓滿的。進一步,若想要去救,必須要具備什麼?師﹑法﹑友,缺一不可,所以從每個角度去看,都會感受法人事業的殊勝。其中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我們對三寶的信心,遠程看是因為我們宿生的善根,近程是這一世學的廣論,實際上現在法人事業,整個團隊也有這樣的內涵--只靠這一世不可能產生。平常我們說「共業」,既然是共業,它是這一生的還是前一生的?很明白!既然宿生已經花了這麼大的努力,才有現在這個機會得到,以個人來說是暇滿,以團體來說是法人事業,我們能不好好珍惜嗎?這是很明白的一個事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2-8-1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了一生、一生接得上去,我們一定要推行悌道,把自我放低、考慮別人,甚至於以別人為主,這樣一步一步地淨化自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要走這條佛道時,還要靠我們自己平常生活當中依「法」實踐,實踐過程當中,總離不開所緣的境,而所緣的境,最重要的就是以同行善友為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2-8-1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根本的不皈依一切諸天。我們現在好像沒有違犯,實際上深一層去看的話,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經論上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供養啟白三寶。可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求什麼呢?求世間有勢力的人!所以前天我們念「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我們的毛病就在這裡。但是我們現在卻本末倒置!世間的我還是要,但要如法如理的去做。根本的是,多祈求三寶有很殊勝的好處。.............。關於這點,我也曉得不容易做到,以我自己來說,出了家尚且做不好,何況你們?但是如果我們不努力,永遠只有嘴巴上面講講,便會淪為空談。

说得好!
现象普遍。 学佛一套,生活一套。

法师的话让人深思
发表于 2012-12-8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2-12-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随喜!
发表于 2012-12-1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隨喜
发表于 2012-12-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隨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0:21 , Processed in 0.03458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