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lbertbian

轉:4.4大老闆在倫珠企美噶察林對台弟子開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津杭 发表于 2012-4-19 10:30
谢谢楼主师兄的分享~期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分享。如果可以的话发一下中论的电子版,或者介绍一下哪里可以请到 ...

以下是大老闆的新書介紹,是關於中論的導讀跟講解

敏感詞經過修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3538

DLLM:要作個佛法的懷疑者!
勇敢帶著質疑的好奇心並持續的探索,才會在佛法中找到真正的解脫!

  如何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為了達到「解脫輪迴」與「成佛的圓滿覺悟」,
  達賴喇嘛透過印度龍樹大師的中觀之道,
  在深奧的空性見地中,去質疑探實相的真正本質,
  當我們將這些教法回歸到自己個人的經驗時,
  就能獲得佛教獨一無二的真正解脫。

  在《從懷疑中覺醒》一書中,尊者把西藏佛教與它在古代那爛陀大學的學術傳統根源,以及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印度龍樹大師的深觀教法,作了連結。他闡明《中觀根本論》(Fundamental Stanzas on the Middle Way)當中三個重要的篇章,如「我和無我的本質」、「十二緣起」及「世俗諦和勝義諦」等,同時也涵蓋格魯派的創始者傑.宗喀巴大師《聖道三要》(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的豐富探索,引導讀者不斷地質疑探究佛陀的教法,並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尊者先對龍樹有關十二緣起支的篇章(《中論》第26品)給予注釋,詳述根本無明如何把我們自己本身和環繞在周圍的世界執為自性真實;接著陳述《中論》第18品,龍樹對於佛陀有關「我和無我」的分析,說明空性就是一切事物的究竟存在模式。最後,《中論》中最重要的一品第24品,解釋龍樹關於一切現象的自性存在是空性的論證。達賴喇嘛說,透過一種客觀、帶有好奇的批判心,從事謹慎的分析,才真的成為佛教徒精神活動那層意義的「法」。

  《從懷疑中覺醒》教導《中觀根本論》批判性的思考空性、四聖諦和十二緣起支的教法,而對佛道培養出一種確實的理解時,接著進入本書的第二個部分:宗喀巴《聖道三要》,作為日常觀修的方法。結合這兩部重要的經典,要從輪迴三有中證得涅槃或解脫的可能性,以及證得這個目標的方法,將更實際、更能觸及。

  如何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

  ★沒有人想要痛苦,因此,我們必須斷除它的「因」。我們無法透過祈禱,或甚至透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來去除痛苦。要消除痛苦的根本原因──認為事物是真實存在的虛妄執著,我們必須證得徹見空性的洞見。

  ★好奇、質疑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只要存有這樣的質疑,便會持續地追究下去。科學進步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它持續不斷地質疑探究,並且基於「它為什麼會像這樣」的真正客觀態度,帶著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好奇心而進行實驗。透過這種方式,真理會變得愈來愈清晰,人們才能正確地理解它。

  ★假如我們基於深刻思惟有關十二緣起支和空性見的教法,而增長對於佛法意義的深度理解的話,那麼我們將在內心當中種下解脫的種子。

  ★當我們更清楚並瞭解典籍當中所提出的論理時,必須把這些回歸到自己個人的經驗上。而最究竟的證明,則是直接有效的經驗(現量的經驗)。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英譯者簡介】圖登.錦巴(Thupten Jinpa)

  圖登.錦巴過去二十餘年來,一直是達賴喇嘛主要的英語口譯者,他同時也是西藏古典著作學院(the Institute of Tibetan Classics)的院長與全面翻譯(sweeping translation)的倡議者。他的目標是要讓重要的古典西藏文本取得其應有的地位,以作為世界文學與智識遺產的一部分。他從印度甘丹僧伽大學(Ganden monastic university)取得最高榮譽的格西學位,並從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目前和家人定居在加拿大蒙特婁。

【中譯者簡介】廖本聖

  淡江大學化學碩士,中華佛研所畢業。

  現任法鼓佛教學院西藏佛學組專任副教授。

  著有《實用西藏語文法》。譯有《藏傳佛教的第一堂課》、《當光亮照破黑暗》、《西藏佛教認知理論》等書。合譯有《禪修地圖》、《生起與圓滿》、《慈悲與智見》等。

英譯者序
前言
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

第一部  探索龍樹的《中觀根本論》
《中觀根本論》第26品〈觀察十二有支品〉 龍樹菩薩 撰
《中觀根本論》第18品〈觀察我與法品〉龍樹菩薩 撰
《中觀根本論》第24品〈觀察聖諦品〉龍樹菩薩 撰

第一章  趨向甚深
基於真正理解的信心
分析的順序
解脫道的根本:四聖諦
見解的層次
二諦

第二章  十二緣起支
第一支:根本無明
留在我們認知上的印記
無始以來的心
推論的四個原則
事物為何改變?
第二支:業
第三、四支:識和名色
第五、六、七支:六入、觸和受
第八、九支:愛和取
第十、十一、十二支:有、生和老死
逆序中的十二緣起支
十二緣起支如何完成?
息滅的順序

第三章  「我」和「無我」的分析
「無我」的類型
相對的「我」
時間和「我」
「我」的尋找
斷除輪迴三有的因
說明第四聖諦
既非「我」,也非「無我」
純粹的否定
對治誤解
煩惱及其習氣

第四章  建立世俗諦
提出反駁
空性的目的
空性的性質
空性的意義
依賴而命名
正確地辨識
實在論者的缺失
唯有空性才會合情合理

第二部  探索宗喀巴的《聖道三要》
《聖道三要》 傑.宗喀巴 撰

第一章  修習甚深
堅實的基礎
有系統的進路
出離心
具格的老師
超越現世的利益
輪迴之苦
判斷真正出離心的基準
菩提心:覺悟之心
觀修空性
培養理解
修習甚深

附錄   注釋
參考書目

英譯者序

  本書以尊者2004年在多倫多(Toronto)所給予的一系列重要佛教教法為基礎,對於大乘佛教的基本教法,如它們在西藏傳統所理解般,提出一個全面的解釋。本書當中的這個教法,可以分為兩個範圍較大的章節。第一個章節(編按:即本書第一部)是基於二世紀印度祖師龍樹(Nagarjuna)的《中觀根本論》(Fundamental Stanzas on the Middle Way;梵Mulamadhyamakakarika,即《中論》)當中三個重要篇章的解釋,提出佛教的覺悟之道。第二個章節(編按:即本書第二部)則是說明將佛道關鍵要素的理解付諸修行的方法,此章節是基於《聖道三要》(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這是一部由偈頌寫成的清晰易懂的著作,原本是傑.宗喀巴(J. Tsongkhapa, 1357-1419)寫給遠地一位學生的教誡信。這兩部重要的經典之作,雖然相隔大約一個千禧年又一半的時間(即將近1500年),卻完美地彼此互相補充。對於處在第三個千禧年初葉的精神追求者而言,敘述的內容甚至仍顯深奧的這兩本書,展示了它們所體現之洞察的普遍性和永久性。

  就像在過去的許多場合一樣,我有幸擔任尊者在宣講這些教法時的口譯人員。從第一天開始,我便注意到這個特殊系列教法的獨一無二之處,不像其他許多場合,尊者在這裡是以特別有系統的方式來進行這些典籍。他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證實他經常重覆的「西藏佛教直接延續了印度佛教傳統當中那爛陀寺的學院傳承」這段敘述是有根據的。在佛教從中印度消失之前,那爛陀是那裡最重要的佛教寺院,興盛時期從西元初直到十二世紀末為止。達賴喇嘛在多倫多的這一系列演講,是透過引用他自己所撰寫的〈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Praise to Seventeen Nalanda Masters)作為開始。這是一篇向那些重要的那爛陀諸大師表達敬意的祈願文,他們的教法是西藏佛教傳統的核心。

  今天,處在科技已達突飛猛進的階段,我們的內心不斷地被關注世俗的想法所盤據。在這樣的時代裡,追隨佛陀的我們,基於對其教法真正的理解而獲得信心,這點非常重要。我們應該以一種客觀、帶有好奇的批判心,從事謹慎的分析,並且尋找〔我們信仰背後的〕理由。然後,基於我們所見的這些理由,我們產生一個為伴隨著智慧的信仰。

  尊者所說的那爛陀傳統的中心面向,就是在強調趨入佛法不只是透過信仰和虔誠,還必須透過批判性的探究(質疑)。在許多那爛陀大師們的著作中,都強調這個以「智者的方式」(way of the intelligent person)而為人所知的進路。以這樣的方式所引生的對於佛陀和其教法或佛法的信仰,是無可撼動的,而且是等級最高的信仰。因此,我們要如何著手去開發像這樣的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呢?尊者寫道:

  通達事物本質二諦義,
  四諦確定輪轉與還滅,
  由量所引堅信三皈依,
  奠定解脫道本祈加持!
  透過理解二諦(事物的存在方式),
  我將確定我們如何經由四諦而於輪迴中流轉與還滅,
  我將更堅定由理解(量,有效認知)所引生的對於三寶的敬信,
  惟願加持解脫道的根本能深植我心!

  引自尊者的〈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的這首偈頌,就某個意義而言,提供了本書第一個部分的架構,亦即透過注釋龍樹的《中論》來解釋佛道的關鍵要素。尊者先對龍樹有關十二緣起支的篇章(《中論》第26品)給予注釋,該品詳述佛教對把我們困在三有輪迴中因果過程的理解。位於這個十二支輪迴根本的是根本無明,它把我們自己本身和環繞在周圍的世界執為自性真實。

  在這一品之後,接著是關於第十八品的注釋,它陳述了龍樹對於佛陀有關「無我」(no-self;梵anatman),亦即「補特伽羅」(person,或「我」(I))和「補特伽羅的五種身心成分(五蘊)」(the five psychophysical components of the person)的無我性之教法的理解。依據龍樹觀點,這一品所陳述的有關空性的教法,就是一切事物的究竟存在模式。套用龍樹自己的話來說,這個空性就是「真如」(thatness;梵tathata)、「勝義」(the ultimate truth;梵paramartha)和「法性」(reality itself;梵dharmata)。

  最後,在尊者關於龍樹的第24品的注釋中,他解釋龍樹有關空性的教法如何不是虛無論的一種形式,實際上,那反而是可以讓我們去解釋世俗真實的有關真實的理解,只有這個「空性」的解釋才可以讓因果的運作站得住腳。達賴喇嘛解釋在龍樹的體系中,空性(究竟真理或勝義諦)和緣起(相對真理或世俗諦),是密不可分地糾纏(intertwined)在一起的。

  尊者透過將清晰的描述和穿透的分析兩者交織在一起,並配合像聖提婆(Aryadeva,即聖天,大約二世紀)、月稱(Chandrakirti,七世紀)與宗喀巴(十五世紀初期的著作)這樣權威注釋者的洞見,讓龍樹《中論》的偈頌顯示出它們對於存在本質的深刻洞見。在本書中,尊者從頭至尾未曾忘失這個觀點:「在終極的分析底下,空性的教法意味著與我們的個人經驗有關,並對我們周遭的世界帶來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就像龍樹所表達的,教導空性的目的,是要止息我們認為自己本身和一切現象這兩方面都有自性存在的執著,以便我們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脫。

  本書的第二個部分提出了將佛道的理解付諸實踐的方法。在此,尊者對於宗喀巴著名的《聖道三要》給予一個完美的解釋,「三要」(三個面向)是真正的出離心、利他的覺悟心和空性正見。基於批判性的思考空性、四聖諦和十二緣起支的教法,而對佛道培養出一種確實的理解時,接著便可運用本書的第二個部分作為日常觀修的手冊。

  在編輯本書的錄音文字稿時,得以重新拜讀這個獨一無二的系列教法,讓我感到十分享受。有許多人協助,讓這部著作得以問世。首先,我要向總是以佛教智慧與悲心之泉源而自居的尊者本身,表達深深的謝意。我要感謝「西藏加拿大安大略協會」(Tibetan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Ontario),特別是其主席諾布.策凌(Norbu Tsering),感謝他在多倫多籌備2004年的時輪灌頂(Kalachakra initiation),它提供尊者講述本書教法的機會。感謝琳那.德.優力歐(Lyna de Julio)和琳達.梅樂(Linda Merle)協助輸入部分教法的錄音文字稿;以及拉卓(Lhakdor)法師和他在達蘭薩拉(Dharamsala)「尊者的中心檔案」(Central Archives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的團隊,提供我尊者教法的藏語錄音文字稿,它在修訂並編輯我自己的口譯方面,幫助極大。最後,我感謝智慧出版社(Wisdom Publications)的編輯大衛.齊特斯仲(David Kittelstrom),在讓本書的語言清晰易懂且可讀性更高方面,所作的無價協助。願我們的努力,能促使偉大的佛教大師龍樹的智慧,透過尊者激勵人心的話語──洞見與激勵的來源,進入許多尋求覺悟之道者的心中。

圖登.錦巴(Thupten Jinpa)
蒙特婁,2009



发表于 2012-4-1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內文1

第一部第一章《趨向甚深》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時、此地,人類在物質發展和各種領域的知識方面已經達到高度發展的階段,而且我們仍在這些領域持續地進步中。但是,需要我們關注的事物卻永無止盡,而在這樣的氛圍下,對於佛教徒而言,以理解(understanding)和論理(reason)為基礎,而對佛法獲得真正的信心,這是很重要的。



基於真正理解的信心


我們要如何獲得一個基於「理解」的信心呢?就像我在〈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的後記中所寫的:

我們應該以帶有好奇、懷疑的客觀心態,去從事謹慎的分析並尋找理由。然後,基於所見的這些理由而引生由智慧所伴隨的信心。

現在,無論什麼時候,當我們進行任何分析時,例如關於心的本質或實相,假如我們從進行的一開始,就已經說服自己「這一定是如此這般」的話,由於這個偏見,我們將無法看見真正的真理,反而只會看到自己內心幼稚的投射。因此,在進行分析時,試圖讓心態保持客觀且不受成見所左右,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所需要的是一顆帶有懷疑的好奇心,我們的心在各種可能性之間游移,真誠地去追問它是否如此,或者還有其他可能。我們必須盡可能客觀地進行分析。

然而,即使我們保持一個不受偏見所動搖的客觀態度,但是對於分析卻沒有感受或興趣,這也不對。我們應該培養探索所有可能性的好奇心,而當著手去做時,想要深入探究的欲望自然便會產生。假如缺乏這種想要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心,我們便會放棄探索,並且只會輕蔑地說「我不知道」這樣的話,而這不會帶來實質的利益,因為我們並沒有用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的洞見。

因此,好奇、質疑的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只要存有這樣的質疑,便會持續地追究下去。科學進步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它持續不斷地質疑探究,並且基於「它為什麼會像這樣」的真正客觀態度,帶著嘗試各種可能性的好奇心而進行實驗。透過這種方式,真理會變得愈來愈清晰,人們才能正確地理解它。

「謹慎的分析」指出了粗略或不全面的分析是不夠的。例如在佛教邏輯[2]與認識論典籍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中,憑著「僅僅基於事實的片面觀察」、「於同類事物中額外觀察到這個事實」,或基於「在任何異類事物中僅僅沒觀察到這個事實」等論證,這是不夠的。基於片面的理由,並不足以推出你的結論。佛教邏輯和認識論典籍強調,要論證一個主張為真理,必須建立在植基於直接觀察的健全論理。透過謹慎的分析,我們的結論才會更穩固且更周延。

當我們更清楚並瞭解典籍當中所提出的論理時,必須把這些回歸到自己個人的經驗上。而最究竟的證明,則是直接有效的經驗(現量的經驗)。

佛教典籍提到「理智」分為四種類型或特性: 卓越理智(great intelligence)、迅捷理智(swift intelligence)、清明理智(clear intelligence)與洞察理智(penetrating intelligence)。因為我們必須謹慎地分析對象事件,因此需要「卓越理智」。除非基於精密地分析,否則我們不能輕易地遽下「某事就是如此」的這種結論,因此我們需要「清明理智」。因為我們必須能夠獨立思考,因此需要「迅捷理智」。而且因為我們必須要探究序列問題的完整含義,因此需要「洞察理智」。

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分析,並且從自己的理解中尋求可以推導出來的結論與意義(重要性),我們將會看到那些結果。在此,我們首先必須有系統地組織典籍當中提出的論式,並和自己個人的經驗連結,如此一來,這個論理便可以受到直接觀察與經驗證據所支持。當我們把這些論式連結到自己個人的經驗時,便會覺得「是的,它們真的很有幫助」,或「這真的非常好」。這時,我們對於佛法的信念便已經獲得確定了,這樣的信心可稱為「基於真正理解的信心」。

分析的順序
至於從事分析的實際順序,我在《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第20偈寫道:

通達事物本質二諦義,
四諦確定輪轉與還滅,
由量所引堅信三皈依,
奠定解脫道本祈加持!

透過理解二諦(事物的存在方式),
我將確定我們如何經由四諦而於輪迴中流轉與還滅,
我將更堅定由理解(量,有效認知)所引生的對於三寶的敬信,
惟願加持解脫道的根本能深植我心!

在此,當談到修習佛法時,我們所要談的是,在尋求解脫的脈絡底下,遵守斷除十種不善行的倫理道德標準,並且培養悲心與慈心。光是禁絕十種不善行,或是培養悲心與慈心,並無法構成佛法獨特的修習之處,因為倫理道德與悲心的修持,畢竟是許多精神傳統都共有的特質。當我們在這個脈絡底下談到佛法時,「法」(Dharma,或精神方面的事物)一詞所指的是「涅槃」(nirvana)或「解脫」的寂靜,而且是指「決定勝」(definitegoodness),它兼含「解脫輪迴」與「成佛的圓滿覺悟」兩者。我們使用「決定勝」一詞,是因為涅槃的寂靜是全然殊勝、清淨且恆久的。當避免無益身心、傷害他人的行為並培養慈悲等這樣的修習,是希冀從輪迴三有中證得解脫的一部分時,它們才真的成為佛教徒精神活動那層意義的「法」。

「解脫」(liberation)在此的定義是:透過運用相應的對治力去滅除心中的染污。主要的染污(我們尚未覺悟的這種存在狀態的根源)就是對於「我」(selfhood)或自我存在(selfexistence)的執著,以及伴隨執著自我存在而來的所有相關的心理與情緒因素。直接對治我執的心及其相關心理因素的方法,便是洞悉「無我」(selflessness)。因此,基於對「無我」的領悟,我們才能獲致真正的解脫。

上述便是如何證得「決定勝」的方法,而連繫證得這種解脫的精神方法,則是佛教獨一無二的方式。因此,我寫道:「奠定解脫道本祈加持(惟願加持解脫道的根本能深植我心)。」

解脫道的根本:四聖諦
現在,為了把解脫道的根本深植我們心中,就必須瞭解四聖諦(8)。四聖諦就像佛陀所有顯密兩種教法的基礎,當他第一次對最初期的弟子教導佛法時,所教導的便是四聖諦。
假如我們去深思佛陀教導四聖諦的方式,就會看見他首先描述它們的特徵或本質,其次是功能,第三則是一旦直接證悟它們(現觀)時,我們將會經驗到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在佛教教法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基」(ground,基礎)、「道」(path,道路)和「果」(result,結果)這三個主要成分的討論。瞭解實相的本質是「基」,而「道」的追求(實踐)則是基於對「基」的瞭解,而最後所經驗到的「果」,則是開發「道」的結果。

﹝基的階段:﹞佛陀關於四聖諦的教法,是對實相真正本質的一種描述。當佛陀教導四聖諦時,他是以描述它們的本質作為開始,他說:「這是苦聖諦,這是苦集聖諦,這是苦滅聖諦,這是道聖諦。」透過這樣的方式宣說諸諦,佛陀說明有關事物存在的方式,他是在描述「基」的本質。

現在,在佛陀的第一苦聖諦當中,他所說的「這是苦聖諦」包含了所有折磨我們的苦。其中,有許多不同的細微層次,不僅有明顯的疼痛和艱辛之苦,而且還有我們經驗當中,更深沉且涵蓋更廣的特性〔,這些也是苦聖諦〕。「這是苦聖諦」這句話,可讓人辨認到所有這些經驗都是無法令人滿足的,或處在苦的本質當中。

发表于 2012-4-19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內文 2

在第二諦中,「這是苦集聖諦」這句話說明了導致苦或構成苦的來源之因。即使「集」(苦的根源)本身也是苦的一種形式,因此可被包含在第一諦中,此處是以「因」和「果」的方式來分辨並描述「苦」和「集」。再次地,佛陀確認主要的苦因就是對於自我存在的執著,也就是扭曲我們對於實相的看法,並讓我們只連繫到
令人困惑的表象,而非事物真正存在方式的根本無明。

在第三聖諦中,「這是滅聖諦」這句話說明了從苦解脫的本質,也就是苦的完全息滅,這說明苦因可以被刻意地終結。當這些苦因的種子變得愈來愈少而最終被根除時,那些原本會產生並被經驗的結果自然便不會出現。因此,這句話在此所要說明的是,我們的苦及其根源(集)終有一天可能完全止息。

要充分瞭解這種息滅的可能性,你不能只憑藉著自己對表象的理解,而必須更進一步透視它們真正存在的模式。你不能依賴一般層次的表象,因為它們是靠不住的。你的苦的核心根源──根本無明(即對於現象真正存在的模式或事物實際存在的方式,感到迷惑),它主宰我們目前每一剎那的經驗。

但是根本無明和心的光明本質並非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最終,無明和心可以被分離開來,無明並不是心的固有本質。因此,在第四諦中,「這是道聖諦」這句話是要說明透過某些方法,可以在我們的心續中實現寂滅。在這些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瞭解實相本質的智慧。為了斷除根本無明,我們開發「無我」的知識並觀修這個真諦。現觀「無我」之道,可以直接攻擊這個錯誤地認知「我」而受到蒙蔽的心,並且斷除它。以這個方式,宣說「道」的本質。

簡而言之,透過列舉四諦的特性,佛陀教導了「基」──事物真正存在方式的本質,這點可以透過底下的比喻來說明。例如當某人患了還能治癒的疾病時,便有疾病本身的苦、產生疾病的內外因素、治癒的可能性,以及對治病因並使其痊癒的治療方法或藥物。同樣地,有一條通往止息一切苦的道路。這就是「基」的本質──對於事物實際存在方式的瞭解。

沒有人會強迫我們追求安樂並試圖克服痛苦,而且我們不需要用邏輯去證明這兩種追求的價值,因為尋求安樂和規避痛苦的傾向,自然而然存在於我們所有人,甚至動物的身上。就像尋求安樂和避免痛苦的自然傾向是我們的實相的基本事實,同樣地,有因果關連的苦、集、滅、道四聖諦,也是實相的基本事實。

﹝道的階段:﹞現在的問題是「把這些事實作為基礎之後,我們要如何運用自己對於四聖諦──『基』──的瞭解?」要回應這個問題,佛陀回答:「辨認苦,斷除集,現證滅與修習道。」(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在他第二次列舉的四聖諦中,佛陀要教導它們的功能,即在我們心中實現它們所必須依循的過程。在基、道、果的三重解釋中,這是「道」的解釋。
現在,當我們徹底地辨認苦時,自然便會產生希望從苦當中脫離的想法。因此,透過「辨認苦」這句話,佛陀教導善加瞭解苦的所有粗、細層次的重要性。透過明顯之苦(evidentsuffering,苦苦)、變異之苦(changeable suffering,壞苦)和制約之苦(suffering of conditioning,周遍行苦)這三個依次愈來愈細微的苦的差異性,來觀修苦。「明顯之苦」也稱為「苦苦」,它是顯而易見的疼痛與艱辛,這是世俗所定義的「苦」。「變異之苦」在世俗中被理解為安樂(有漏安樂),但是它的不穩定性和無常性,總是在最終時帶來痛苦。最細微層次的「制約之苦」,是受到無明所制約的一切苦、樂、捨經驗的核心特性。無論何時,無明都是〔影響〕我們覺知實相時的一個因素,而且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一直都是如此。然後,無論我們從事何種行為,以及擁有什麼經驗,都將被錯誤想法所產生的不安所扭曲。

一般而言,明顯之苦甚至連動物都能辨認出來,我們不需要特別去深思以便開發想要脫離它的想法。然而,明顯之苦是基於變異之苦而來,而後者又植基於制約之苦。因此,即使我們可以試圖並單獨去除明顯之苦,但是只要制約之苦還在,明顯之苦或許可以降低,但是無法被斷除。因此,要完全斷除明顯之苦,我們必須斷除制約之苦。「辨認苦」這句話的意義就是去辨認制約之苦。

同樣地,「斷除集」這句話的意義,就是去斷除一切苦的根本原因──根本無明。「現證滅」這句話的意義,則是去遮止苦及其根源。這就是我們所必須尋求且必然會渴望的最終目標,也就是前面提過的「決定勝」。

最後,「修習道」則意味著,所謂的「滅」必須在內心中實現,因此,我們必須培養那些將導致證得滅的因(道),必須把自己的理解付諸實修。提到未覺悟與覺悟的存在狀態(輪迴與涅槃)時,我們真正要談論的是兩種不同的心態。只要內心處在一個尚未覺悟、受到無明欺騙或蒙蔽的狀態,那麼我們便身處在輪迴或尚未覺悟的存在狀態。而一旦我們獲得洞悉實相真正本質的智見,並且看穿無明的虛妄時,覺悟的過程便由此開啟。因此,輪迴與涅槃或無明與覺悟,事實上是我們對於實相的究竟本質是否無知或具備洞見的作用(function)。前往覺悟旅程的核心便是要開展這個洞見。

簡而言之,佛陀在初次宣說四聖諦之後,接著教導如何運用它們,也就是解釋我們走上這個道路所必須依循的順序。佛陀教誡我們所要採取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辨認苦」。﹝果的階段:﹞佛陀詳細說明:「辨認苦,而沒有苦尚待辨認;斷除苦之集,而沒有苦之集尚待斷除;現證滅,而沒有滅尚待現證;修習道,而沒有道尚待修習。」透過這些敍述,佛陀提醒我們瞭解四聖諦如何能達到它的頂點──道的「果」(結果)。在此階段,我們不再需要辨認任何更進一步的苦,或者去斷除任何更進一步的苦之集,這個事實就是最終現證四聖諦。

這便是佛陀如何以基、道、果的觀點來展示四諦的情況。
當佛陀教導四聖諦時,他提到兩重因果關係,一方面是「苦」和「集」,而另一方面則是「滅」和它的因──「道」。第一重因果關係跟雜染(煩惱)的現象或我們在輪迴中受生有關,而第二重因果關係則與覺悟的現象或徹底斷除苦的狀態有關雜染種類的因果關係是以無明作為根本,而覺悟的因果關係則透過根本無明的息滅或雜染因果的淨化來進行。在此,我們可以再次看到輪迴三有及其超越──輪迴與涅槃,是以瞭解或昧於實相究竟本質的觀點來定義的。而且我們再次看到輪迴和涅槃之間的差異,正是我們如何覺知實相的一個差異。

見解的層次
四聖諦為一切佛教學派所接受,但是要瞭解這個中心教法的細微面向,你必須從最進階的理論觀點去掌握這個教法,因為如果沒有正確地理解實相的本質,你將無法證得苦的完全止息。關於正見的最高且最細微的教法,可見於中觀學派。

因為精神的修習者擁有如此不同層次的智力,因此,當佛陀在解釋實相的究竟本質時,首先提及粗顯層次的無明。然後,為了利益心智能力中等和進階的精神修習者,他談論到無明的細微層次。因此,在佛教的經典中,你可以發現佛陀根據說法時的聽眾,而以各種細微的層次來解釋無明或勝義實相。從哲學的觀點而言,他所給予的細微解釋,比起更粗顯的解釋要更確定(definitive,了義)。

假如你運用中觀論典當中所教導的論理過程進行分析,那麼在層次較低的哲學學派中所見的實相究竟本質,會暴露其矛盾且無法由論理來確定等的缺失。當然,其他這些被〔被中觀論理所〕破斥的學派也會批評中觀的立場,但是這些批評並無法充分理解事物的真正本質。在他們(層次較低的哲學學派)基於〔對中觀學派的〕充分理解〔而對其提出〕的反對當中,沒有任何一個能顯示出中觀立場有任何邏輯上的矛盾之處。因此,雖然這兩者均同為世尊所教導,但是只有那些經過批判分析之後,在意義上沒有任何過失的聖語(佛語)才能被視為確定(了義)。

佛陀自己強調必須以好奇、懷疑的客觀心態來分析他的話。

佛陀說過:

諸比丘及諸智者,應如燒截磨金般,
善析吾語而接受,然而並非因恭敬。

這是因為佛陀考慮到弟子的心智能力、傾向和興趣的種種差異,而給予如此各種差異的教法。因此,在佛教教法中,去分辨不了義的教法(暫時且陳述暫時真理的教法)與了義的教法(確定且可從字義來接受的教法)之間的差異,是很重要的。只有中觀學派的見解才能讓人極為滿意地支持,因為在這個見解當中所辨認的實相究竟本質,無論經過怎樣的批判分析,都不會遭到駁斥。因此,陳述中觀見解的經典被視為是了義的。

依據中觀的理解來談四聖諦,就是談四聖諦的粗顯和細微兩種層次,由於佛陀以粗顯和細微兩種層次來說明根本無明與實相的本質,因此,四聖諦同樣也有基於佛陀所給予的不了義教法的粗顯說明,也有運用有關實相本質的了義教法所作的詳細說明。
1-as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4-1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4-19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LGX 于 2012-4-19 19:57 编辑

顶礼尊者!淘宝网上的东西真是很丰富。
发表于 2012-4-19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1-asd 发表于 2012-4-19 12:20
没有信心那就没有信心,也没人要强迫你一定要把尊者视为大善知识。
关于XX的事情,希望还是不要在论坛里 ...

我没想谈论,只是有人问了嘛。
其实说实话,如果出于论坛安全问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真的出于安全问题,就不应该允许发尊者的资料啊。难道网监真的白痴到不知道“观音上师”嘉瓦仁波切这样类似的名字吗?我不相信。当然您可以相信,这样完全他们不知道,他们白痴。
结论当然是否定的,像藏人文化网不就公开谈论这些话题吗?
那么结论就非安全性的,而是为尊者讳而已。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当关乎所有格鲁弟子的三昧耶的清净问题。当然,您和其他人可以对此选择性失明。
我也想就此打住,因为我不想被和谐。
打住打住。
发表于 2012-4-1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narraboth 发表于 2012-4-19 12:47
以下是大老闆的新書介紹,是關於中論的導讀跟講解

敏感詞經過修改。

非常感谢师兄
发表于 2012-4-1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2-4-19 22:52 编辑
青鬃狮子 发表于 2012-4-19 10:43
怎么会介意呢。我说无法升起信心,是因为距离太远,而尊者争议很大。我们因为没有亲近过尊者,毫无根据的 ...

建議勤修大禮拜、供曼扎,悔罪集福,親近具量善知識了解真相。還生不起信心,發願將來生中生起信心。 不用替在法王座前受過時輪灌頂的法友操心,他們很多可是上師鼓勵他們去的。不能像他們一樣,至少應當隨喜。 他們對法王和佛法一定和你一樣不了解嗎?說句玩笑話,他們可沒在論壇驚呼格西拉唸四句緣悲頌是錯的呀。  所以,大家還是互勉,多學習吧。 至於敏感話題,草原上好像有句話:山羊大的胃不用操牦牛大的心。我看換了我們,應當是狐兔大的胃不用操龍象大的心。 所以與其操心格魯派三昧耶清凈之類的大事,不如多費心於自己道次第的學習。更何況自己是不是格魯派?自己有沒有三昧耶呢?  替尊者諱? 哈哈,好像恰恰相反。 你要是真愛護論壇,就不必踩這個話題。實在想操這份心,可以去藏人文化網,那兒替誰都不諱。
发表于 2012-4-1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顶礼!
发表于 2012-4-19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鬃狮子 发表于 2012-4-19 20:26
我没想谈论,只是有人问了嘛。
其实说实话,如果出于论坛安全问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真的出于安全问题 ...

我記得當初公告說不允許討論,理由並不全然是安全問題,而是避免論壇陷入無止境又無意義(也許你認為很有意義)的爭論。公告應該還在。

我倒覺得對於安全理由的避諱,最近好像沒那麼嚴格。討論歷史或是重要宗教文獻的時候,敏感詞完全不能出現也不是很合理。主要還是內容不要涉及政治或強烈爭議性的話題吧。
发表于 2012-4-2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narraboth 发表于 2012-4-19 23:39
我記得當初公告說不允許討論,理由並不全然是安全問題,而是避免論壇陷入無止境又無意義(也許你認為很有意 ...

有道理。
发表于 2012-4-20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鬃狮子 于 2012-4-20 23:35 编辑
景宗 发表于 2012-4-19 22:05
建議勤修大禮拜、供曼扎,悔罪集福,親近具量善知識,了解真相。還生不起信心,發願將來生中生起信心。 不 ...


尊驾所言甚是。拜读了。

额外问个问题,何以诸多经论之上,都有“很愚蠢的诸大弟子或大菩萨“对佛提问呢?佛反复回答,而这些很著名的弟子(罗汉)或者大菩萨总是不明白,又反复问呢?

一笑而过。
发表于 2012-4-21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4-21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27
這叫大智若愚..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2-4-2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地址打不开,没有,那位知道请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5:41 , Processed in 0.03887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