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pencer_wong

菩萨宝鬘论略记 - 阿底峡尊者造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身若遭损恼时,当视往昔业所感。
  自己的身体如果遭到一些损恼,生一些病或遇到一些违缘之时,应观想这是往昔自己的恶业力所感。经常听闻佛法者,对此应该可以做到,比如我现在生活等很苦,这是我的业力所感。在很多经书中,特别是《百业经》、《贤愚经》,释迦牟尼佛为当时的众弟子宣讲了诸多业果,很多人的病苦精神上的痛苦等都是自己前世业力感召而来。如果对业因果生起定解,学习佛法则很容易成就。
  居住安闲幽静处,犹如野兽蔽自尸。
  修行者应该居住非常安闲幽雅寂静的地方,这是以前高僧大德们所保持的优良传统。不论是汉地的还是藏地的高僧大德祖师们,其成就地都是寂静的山林。修行人应如同野兽隐蔽自己的身形,有一种野兽善于隐蔽自己,尤其接近死亡时它会到其它野兽都见不到的地方。同样修行者远离喧杂的人群,放弃红尘中的声色享受,到寂静的山林中,如同密勒日巴尊者一样,不受亲戚眷属的缠绕,不生其它杂念,心很平静地修持正法。
  如是应当避散乱,无贪无恋而安住。
  散乱的外境对修行人不利,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外面的形形色色让人眼花缭乱,所见的人群几乎全部不信佛法,一个人真正想学佛也很困难,违缘很多。初学者容易随外境而转,所以应该回避散乱,自心中也不对任何亲戚朋友生贪恋,在无贪无恋的境界中安住。
  时时誓愿令坚定,若生懒散懈怠时,
  则应对己作呵斥,诚心忆念自禁戒。
  在学佛过程当中,时时刻刻应坚定自己所发的誓愿。如果誓愿不坚定,今天发愿,但没几天就违背誓愿,那任何事情都无法成办。自己的誓愿一定要坚定,不能随意退失,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退失,这是智者的行为。在修行过程中,如果自己生起懒散懈怠,不再继续精进修法,自己应该呵斥自己:我已经闻思了佛法,也听闻了一些窍诀,应该精进修法,但如今却散乱懈怠,没有改正自己的恶习气,实在不应理!这是鞭策自己修行的一种殊胜窍诀。诚心诚意忆念自己所受持之禁戒,戒律中佛陀已经说过,夜间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睡眠,其余时间应坐禅、诵经。连睡眠都不能太长时间,更何况去散漫或懈怠,故应恒时精进闻思修行。
发表于 2012-2-1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设使目见他人时,当说温和诚实语。
  假使见到其他人之时,说话应当温和诚实,即说真实的语言,不能说妄语欺骗他人。但有的人已经养成了说妄语的习惯,很小的事情都喜欢说妄语,这种坏习气应该尽力改正。如果不遮止小妄语,习气越来越深,一旦说了大妄语,则连自己的根本戒亦会失毁。有些人可能是风脉明点的原因,见到一些幻相,便对他人随意而说:我见到本尊,见到了观世音菩萨等。如果没有见到而说即犯了根本戒。即使你见到一些幻相,也不应该执着,凡夫人所见大多是虚妄的,并非真实见到佛菩萨,所以不论自己境界好坏,不应该随意宣说,没有很大的意义。
  不显怒容皱眉相,恒时显露喜笑容。
  在众生面前,不应该显示愤怒以及愁眉苦脸之相,应该恒时显露欢喜的笑容,使众生乐于接近,然后才可以逐渐以各种方便引导令趣入正法之门。如果自己整天愁眉苦脸,别人见后会认为:佛法也没办法使他们得到快乐,这样我也不必去学佛等……。使很多人对佛法望而止步,生起怀疑而毁坏善根,因此不应在众生面前愁眉苦脸,应该显露欢喜之笑容。
  平时眼见他众时,无吝心喜发布施,
  断除一切嫉妒心。
  平时看见其他可怜众生时,自己应该无有吝啬之心,以欢喜的态度对他们发放布施。如果布施中有吝啬之心,将来受果之时还需辛勤才可获得;无有吝啬心作布施,具有很多的功德,自心清净,则布施与供养功德等同。内心清净,虽布施很小的物品也有很大功德;如果心不清净,表面上布施或供养很多物品,但功德极少。在发放布施的过程中,时时刻刻一定要断除一切嫉妒心。莲池大师也说过:最可怜的是怀有嫉妒心的人,最难得的是具有智慧的人。有嫉妒心者,见不到他人的功德,也看不出自己的过失。法王如意宝亦说:以前自己求学之时,对一位辩才智慧很高的道友生嫉妒心,内心不服,现在弘扬佛法过程中遭受一些谣言与违缘,可能是以前生嫉妒心所引起的。嫉妒为五种烦恼之一,我们应该励力断除嫉妒心。
发表于 2012-2-1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守护他心时,断除一切诸诤讼,
  时时令具安忍心。
  释迦牟尼佛所传之殊胜善法,即是调伏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不为无明烦恼所束缚,守护他众的心,对他人的心不能扰乱。在守护他心的时候,应该断除一切诤讼,不要同他人吵架。即使在为常住做事,也应避免诤讼,为自己利益去诤讼,更是极不应理的。世间普通人不懂佛法道理,整日都是为了自己利益去与他人诤讼,作为佛弟子如果亦与他们同样,则应感到非常惭愧。应该尽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同他人诤讼。尤其金刚道友之间,更应该和睦相处,守护密乘戒律。
  当他人对我们危害时,应该内心欢喜,没有怨敌则无法修持安忍,内心应感激对方。修安忍比较,当他人对你说几句不悦耳之言,自己心中如同放了一快石头,感觉心里不舒服,但此时通过观察心的本性,心的生、住、灭时,此烦恼心会立即消失,再也找不到。不论任何烦恼生起时,只要直接观察烦恼之本性,则烦恼自然会灭尽,此亦为殊胜之窍诀。
  不做面谀不喜新,恒时沉着稳重行。
  有些人喜欢面谀,即表面奉承他人,内心却不是如此。当着众人面前对你说,你的修行很好人格稳重等,但心中却并不是这种想法。有人交友方面喜新厌旧,今天跟某人关系很好,来往亲密,但没过几天,便不相往来,又与其他人关系密切,这种喜新之人与人交友不长久。我们修行人不应作当面奉承赞叹,也不应作喜新厌旧之人,应恒时保持沉着稳重。如果你比较稳重,则会有一定的修证境界,如果人格不稳重,那不会获得真实的成就。学院的嘎多堪布,依止上师几十年,从来没有离开过上师和学院。他自己也说:现在上师和法也都圆满具足,所以再不用去其他地方去。因为行为非常稳重,所以法王如意宝也对他很赞叹。学院中还有很多活佛堪布们也是非常稳重,到学院后一直不离开上师,其他地方高僧大德灌顶传法也不跑去,不羡慕也不生邪见,唯有随喜功德。他们认为自己根本上师已经依止了,佛法也得到了,现在什么都不缺,只要精进去修持就可以,对上师与法也生起坚定不移的深信。如果我们身心不稳重,今天依止这个上师,明天又去依止其他上师,不论哪里灌顶都马上前往,如同新闻记者一般,这样很难修成就。要令上师生起欢喜之心,自己的行为一定要稳重,长时依止上师不离开,并且精进修法,一定会获得成就。
发表于 2012-2-15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断除欺凌其他众,虔诚恭敬而安住。
  在修法的时候,应该断除欺负凌辱其他众生的恶行。麦彭仁波切的格言中亦说:在整个大地上,谁是谁的奴仆,如果自己没有违犯什么法规,谁会欺负你。但有些人对地位低下财富贫乏者,经常去欺凌,这种做法很不好,应该断除欺凌他众,并且虔诚地恭敬一切众生。因为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都可以成佛。自己修行时,如果不依靠众生,则六度万行无法圆满,不会成就佛果,因此对一切众生,即使最下劣者亦应恭敬。
  为他传授教言时,当具利他大悲心。
  为他人传授教言,或者作一些开示,宣说佛法功德之时,自己必须具足大悲心。如果没有一个利他的大悲心,为自己的名利去宣说佛法,则有很大的过失。
  不得诽谤诸正法,何法起信求彼法。
  对于大小乘佛法不能诽谤,诽谤正法有很多过患,如今生当中会很痛苦,来世将会堕入地狱,生生世世当中不见、不闻正法,三宝名号也无法听到……。在《无量寿经》中亦说,诽谤正法者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不说佛法,甚至外道都不应随意诽谤,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中记载,佛为了度化众生,有时变为外道形象去弘扬佛法,所以连外道都不应诽谤。谤法罪有很多细微之处,稍不注意便易违犯,甚至谤法时自己都不清楚。如果我们知道过失,则可以遮止,就怕连过失都未认清,又怎么会遮止呢?比如比丘如果了知戒条,则不会去故意犯戒,如果未学过戒,则犯戒与否都不会了知。所以大家应该多闻思一些经论,对佛法有所了解,特别是因果方面,应该多学习一些,使自己能够明了取舍,尽量去忏悔已犯之过失,以后不再犯过失。
  选择自己修学的法门时,应先观察自己与佛法的因缘,自己对哪种法起信心,说明于己有缘,应该去求这种法。有的人自己不观察,却经常问上师:自己与密法有缘否?你如果对上师与密法有信心,则说明你与密法有缘,可以学习密法。如果对上师与密法未生起希求之心,平平淡淡,则说明缘份不足,可以先学其他法,这对自己有一定的利益。
发表于 2012-2-15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持十种法行已,不分昼夜而精进。
  所谓十种法行,指缮写经论、供养、施赠、听闻、受持、披读、开演、讽诵、思维和修习十种积累资粮的方法。对于此十种法门应该不分昼夜,精进地行持。闻思和修行不能分开,应该一边闻思经论,一边实修法义。宗喀巴大师亦云:闻思修三不分离,少力即脱生死城。有一部分学佛者,因为闻思不够,所以执着片面,自己的观点外,认为其他观点与己不合便认为是非法。有些人认为不需积累资粮,只要安住不动便可以,不需要去念佛;修净土者,又认为除念佛之外,再无其他方法可以成就;乃至显密宗之间的一些诤论,这都是闻思不足所引发的。各宗各派都有解脱法,并且互相圆融无碍。我们应该先将自己宗派之教理为主闻思,在此基础上再闻思其他宗派之善说,最后将各宗观点融于一体,精进去修持。
  三世所积诸善根,回向无上大菩提。
  福德赐予诸有情。
  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世之中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回向无上的大菩提佛果;并将所获一切福德皆赐予轮回中的一切有情。
  时时行持七支供,为得菩提发大愿。
  修持佛法,依靠《普贤行愿品》中所宣说之七支供非常殊胜。《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亦说,七支供可以包括一切善法。应该时时中行持顶礼、供养等七支供,并且为了获得菩提果发殊胜大愿,如本师释迦牟尼佛因地曾发五百大愿,阿弥陀佛因地时发四十八大愿而度化无量众生。
  若能如是修持者,圆满福慧二资粮,
  亦能尽除二罪障,获得人身具义故,
  将得无上菩提果。
  如果能依靠以上所说之窍诀修持,此人即能圆满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亦能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二种罪障,如是所获得的人身也具有意义。作为人,我们如今能闻思佛法、严持净戒、精进修持,此人身很有意义。麦彭仁波切一首金刚歌中亦说过:虽然自己业力深重,有时也生烦恼,但看其他很多众生不信佛法,造杀生等恶业,有的学习外道,所以觉得自己所获得的人身很有意义,可能过去千百万劫中得到过的人身也没有这次有意义,自己也生起欢喜之心。我们获得有意义的人身,修持佛法,逐渐会获得无上菩提果,尤其值遇密法,如果精进修持,今生中都会获得成就。
发表于 2012-2-1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财戒财舍施财,闻财惭财有愧财,
  智慧财为七圣财。
  信心、清净的戒律、发放布施、广闻博学、在上师三宝前有惭知愧、具有智慧,为圣者佛菩萨们所欢喜的七圣财。愚笨者着重世间有漏的财产,有智慧者着重于圣者、着重于无漏的财产,我们随学佛法者,应该舍弃世间一切有漏之财,尽量希求圣者之财富。
  如是此等殊胜财,是乃无尽圣者财,
  不得说与非人众,众人之中观察语,
  独自之时观自心。
  如是本论中宣说的财富,此为圣者无尽的财富,此甚深的精华窍诀,不得说与其他无有信心的非人与人。在众人聚会的场合之中,应该观察自己的言语。因为很多烦恼都是因自己言语不慎而造成的。说话不注意,很容易招惹是非,伤害他人,所以在众人中说话时,应详细观察,该话之语可以说,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尤其对于传承上师,不应该说过失,否则对自己的成就会有很大影响。自己单独安住之时,容易胡思乱想,念头纷飞,此此时应该观察自己的心,使自心融入于佛法之中,此亦为殊胜窍诀。法王如意宝要求四众弟子,应该记住这两句窍诀,即“众人之中观察语,独自之时观自心。”此为尊者真正的殊胜窍诀,有信心者,将此运用在实际行持之中,则修行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印度堪布吉祥燃灯智藏所著之菩萨宝鬘论竟!
发表于 2012-2-18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菩 萨 宝 鬘 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9:29 , Processed in 0.03048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