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礼进

关于现观初品·地资粮·初地的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回复

【比如:誑,没本领,说自己有本领。不然怎么叫做“現”出来不实在的功德。既然“现”出来,难道不是外在行为。自己心理面现什么功德,显摆给自己看么?再比如:諂,自己有错误,说没错误。同样问题,自己说自己的错误给自己听,并且在肚子里说,有什么意思,不也是说给外人听么?
故说,誑諂是外在的东西,貌似不错吧。】

  老兄啊!首先你得明白:它们都是“心所”。是“心所”啊,老兄,明白吗?“心所”是什么意思?“外在行为”是色法(形色),“说给外人听”也是色法(声),是“心所”吗?拜托!其次,
云何誑。謂矯妄於他詐現不實功德為性。是貪之分。能與邪命。所依為業。
云何諂。謂矯設方便。隱己過惡。心曲為性。謂於名利。有所計著。是貪癡分。障正教誨為業。復由有罪。不自如實發露歸懺。不任教授。

  “诳”是“矯妄於他詐現不實功德”的那个“贪之分”,是贪之分,而不是“诈现”。
  “谄”是“矯設方便隱己過惡”的那个“贪痴分”,是贪痴分,而不是“说给外人听”。拜托!
  “由诳心所等起的诈现”和“诈现所依的诳心所”是一回事吗?
  “由谄心所等起的隐过”和“隐过所依的谄心所”是一回事吗?

【这两个标准解释,都是“矯”开头的,读书再仔细点最好。】
  老兄读书都是落在第一个字的吗?
  那看来“格鲁修学社区”不是“社区”,而是“格”。——这样够仔细了吧?

【《五蕴论》、《百法》、现代心理学心理现象也明了了,夏佛的《现观》讲解也听仔细了,礼兄显然都读过啦,也理解了,也会通了。就不吝赐教吧。】
  明明是您通达现代心理学啊!怎么是我呢?不是您自己这么说吗:“本人好歹看过些现代心理学不少书籍,又杂七杂八的翻过基本心理特征的专著,做出点自我得意的心理学印象,还是可以的吧。”对啊,所以我得请教您,“骄慢比谄诳更为‘本体’的理论。您是依据哪本书?我也拜读一下。”怎么不但不说,现在反过来让我说呢?不是我懒的说,而是我真不懂。再次麻烦您开示一下。
  会通也是您在会通,我哪敢会通啊!

【但是,汉译《大般若经》是一个经集,我好想没说不知道吧,虽然没有背下来具体是什么呢也没有找地方给你贴出来。我的意思好像是里面东西比如《十万》是内容要多些的吧。】
  不是吧。您的原话是“《大般若经》一共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二十万偈。这么明显的不同……”这岂不是把二十万偈当成一个经了吗?
  倘若不是,怎么会说出“里面东西比如《十万》是内容要多些”呢?二十万比十万多,那当然,20>10嘛。可哪有这种比法嘛?二十万是一个经集,十万是一个单独的经,你说“二十万多于十万”,如同说“《大宝积经》多于《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这不是常识嘛!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现观》所主要阐释的是三佛母,即十万、二万五、八千,您应当说“汉译第一会多于梵藏《十万》”,或者“汉译第二会多于梵藏《二万五》”,或者“汉译第四会多于梵藏《八千》”,这才符合本贴的主题嘛!方法应当是:举出汉译第一会多少颂,梵藏《十万》多少颂;汉译第二会多少颂,梵藏《二万五》多少颂;汉译第四会多少颂,梵藏《八千》多少颂,这样才行嘛!整体拿二十万的经集来比十万,我当然知道这是“这么明显的不同”啊:L

[ 本帖最后由 礼进 于 2011-1-19 15:56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彼性不可得和自性无所缘是一个道理,自性空,不可得。
“净胜意二利”是“为于自他所须作饶益性”,不是意乐、饶益事两项。
“于一切所依无曲戾意乐”其实就是“破骄”。“戾”有乖张的意思,而“骄”本身也有欺诳不实,心不平直的隐意,若内心平直无曲,则知诸法平等,无有可骄之事。

可以参考敏公上师的《十地颂》开示:

‘一净胜意二利’,根据海公上师的说法,把‘净胜意’拆为两个:‘净意’和‘胜意’。‘净意’,清净的意,就是清净的出离心;‘胜意’就是不思为自利,自利利他,主要还是利他。所以‘净胜意’一方面是清净的出离心;一方面又是利他(悲心、菩提心当然是利他)。这就是‘净胜意二利’,自他二利。所谓‘净胜意’,那是登地菩萨的意乐,他的意乐是清净的,就是已经证了空性;他虽然证了空性,但又不是二乘。二乘证了空性就算了,自己了了,众生的事情是随缘而度。能够碰上的就度一下,碰不上的那就算了,不管了。
菩萨就不是这样的。‘胜’,殊胜,超过二乘,他还要利他,虽然知一切法自性空,但是不离利他。那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知道自性空,本来众生是没有自性的,但并不是说众生没有自性就不度了,还是要度。因为在菩萨的眼里众生是无自性,而在众生的本分上,他看到自己是有自性的,你为了要度众生的执着,你还得要度他。虽然看到他自性空,但是因为众生没有空,所以还是要度。这是‘净胜意二利’,清净的心,一方面是出离的,一方面又是不执着的,不着相的;殊胜的意,‘二利’,作自他二利的事情。‘二利’就是自他出离生死。这是第一种。


‘九破骄’,自己在学修当中,对佛法有所进步,不生骄慢。他自己能够证入初地的那些功德,对佛法已经得了很多的功德,但是不生骄傲。如果一个人说他开悟了,登地了,不要说七地八地,就是初地(见道就是初地),骄诳的心没有了,在佛法上自以为了不得的心根本就没有了。如果还是自以为了不得,高人一等,那说见道,靠不住。这些都是初地菩萨的功德,他不从佛法里边产生骄慢。


[ 本帖最后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1-19 19:0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回复

【彼性不可得和自性无所缘是一个道理,自性空,不可得。】
  字面上,anupalabhya / mi dmigs pa应该是“不可得”。而“无所缘”是应该nirālambana / dmigs pa med。当然,总体上是一个意思没错。

【“净胜意二利”是“为于自他所须作饶益性”,不是意乐、饶益事两项。】
  梵文《现观颂》中此句作āśayo hitavastutvaṃ,其中āśayo就是“意乐”,hitavastutvaṃ就是“饶益事”。藏文bsam dang phan pa'i dngos nyid dang也是一样,bsam是“意乐”,phan pa'i dngos nyid是“饶益事”。dang是“和”。
  法尊法师译得完全对应。海公译“净胜意二利”则不是字面意思,而是修改、引申过的。
  《明义释》中的“为于自他所须作饶益性”,仅仅只是“饶益事”一项,不是“净胜意二利(意乐饶益事)”整体。“净意(意乐)”在《明义释》中对应的是“于一切所依无曲戾意乐”。
  海公、定公、敏公虽然解说《五字真言·十地颂》时,把这两项划归一项,但意思上仍开为两项,即①“净意”=意乐,②“胜意”=饶益事。
  这应该是为了与《现观》对应而做的会通。因为汉译《般若经》里“净胜意”是当整体讲的,并没有明说利他的部分。梵文本则在“净胜意”外单开出“饶益事”一项。
  我正是看着手头的敏公上师的《十地颂二十空讲记》才想到这个问题的:lol

【“于一切所依无曲戾意乐”其实就是“破骄”。“戾”有乖张的意思,而“骄”本身也有欺诳不实,心不平直的隐意,若内心平直无曲,则知诸法平等,无有可骄之事。】
  “于一切所依无曲戾意乐”,梵文原文是sarvavastuṣu akauṭilyāśayaḥ。其中kauṭilya一词就是“弯曲”的意思,没有“乖张”的意思。宗根法师翻译时“曲戾”应该是一整个词就当“弯曲”讲,而不是“弯曲+乖张”。
  再者,海公上师本人译的《明义释》(明显义疏)中这十条是:
  如是所云者:於一切体法上如其次第无伪善之心(一),自他须要二利(二),一切有情一意平等(三),艺能财货一切完全能施(四),於善知识能恭敬作(五),凡三乘法所属之正法意欲所缘爱乐正法(六),不喜居家(七),常乐出离,欢喜乐欲佛之身像(八),宣扬正教(九),破毁骄邪,如实说法不诳(十)。如是等所作之性相有十法,是生长一切种种所作之总要故,必须完全修治殊胜之因。又特别者,诸法性相定当了知,彼之性相悉无所有之自性,是完全修治之主要。唯此是登初地极喜地之能得者也。
  第一条中用的词是“无伪”,不是“无曲戾”。第二条才是相当于宗根法师译本的“为于自他所须作饶益性”。另外,此中海公上师本人是把“破骄”并入第十条的。
  这是符合划分一。但在《五字真言中》,则是划分二。
发表于 2011-1-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那可能确实不是一种分法。刚刚看到《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上的一段话:

狮子贤义疏】:
颂云  全修治十种      初地得成就    净胜意(一)二利(二)  诸有情平等(三)
全施(四)能依止(五)  乐正法(六)所缘  心常欲出家(七)    於佛身欢喜(八)
阐教(九)破骄诚(十)  爱乐此十法    自性无所缘      修治地应知


【清凉记】:
修治地者,十地资粮如种蔬果,必先修治园圃。具此资粮则十地功德可成。净胜意,谓清净殊胜意乐,即无伪悲心。


净胜意二利确实可以是两项,但是它上面是那样解释的。
发表于 2011-1-1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声明一下,我上面 #10 给的下载地址,和我的书(上海佛学书局 1994/2001),差别蛮大。
只好上图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的帖子

果然啊。在电子版里“破骄”是划在第十个里的,但在纸版里“破骄”是划在第九个里的。
发表于 2011-1-2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感谢中
  “由诳心所等起的诈现”和“诈现所依的诳心所”是一回事吗?
  “由谄心所等起的隐过”和“隐过所依的谄心所”是一回事吗?
两者不是一回事,但能分开么,你看到了外在表现,就一定有心理作用。你有了诈现与隐过心理作用,却没有外在作用,这可能么,这两种心理作用具有显然的外部环境存在,不信你自己搞个诈现与隐过试试。但是骄慢就不同了,完全可以仅有心理作用,而没有外在表现,而且很复杂多样,程度也很深浅不同。虽然都是心所,前两者明显靠外,这就是我说的诳与谄比骄慢靠外的意思,这就是我说的依照的心理学读书所得到的印象,你给我要什么书。

    “诳”是“矯妄於他詐現不實功德”的那个“贪之分”,是贪之分,而不是“诈现”。
  “谄”是“矯設方便隱己過惡”的那个“贪痴分”,是贪痴分。
   再扣扣一下文字,“矯妄於他”什么意思?“矯設方便”什么意思?这里的“矯”是“格鲁”的“格”字毫无意义么,类比不恰当,减你10分。
      不是吧。您的原话是“《大般若经》一共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二十万偈。这么明显的不同……”这岂不是把二十万偈当成一个经了吗?
    这是你自己想当然吧,我可没当成一部经呀。我至少还知道百万,10万,2万5,,8千。不可能冒出来个二十万,我说的就是这个二十万偈有更详细具体的解释很正常。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诳心所等起的诈现”和“诈现所依的诳心所”是一回事吗?
“由谄心所等起的隐过”和“隐过所依的谄心所”是一回事吗?
两者不是一回事,但能分开么,你看到了外在表现,就一定有心理作用。】

  你在五楼说得很明白:“谄诳等毕竟是外在的表现,骄慢(嫉妒)等才是心理状态。
  你在十四楼说得也很明白:“故说,誑諂是外在的东西,貌似不错吧。
  承认错误了吧?谄诳不是外在表现,而是心所吧。
  至于两者分不开,我没有意见,举双手赞成:handshake
  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

【但是骄慢就不同了,完全可以仅有心理作用,而没有外在表现,而且很复杂多样,程度也很深浅不同。虽然都是心所,前两者明显靠外,这就是我说的诳与谄比骄慢靠外的意思,这就是我说的依照的心理学读书所得到的印象,你给我要什么书。】
  “谄诳有相应的外在表现,骄慢不一定有外在表现”。这个我赞成。:handshake
  不过你在五楼说:“‘骄慢’心态似乎隐藏更深,更本体一些,可以导致‘谄诳等曲戾’的意乐。
  我在九楼问的是:你这个“更本体”是依据哪本心理学书籍?这说开来,其实有两个问题:
  ①骄慢能导致谄诳,为什么?依据什么?
  ②若按你所说,A能导致B,A就比B更“本体”,那么——
  花应比种子更本体,能导致种子故。周遍已许。
  薪应成比火更本体,能导致火故。周遍已许。

【再扣扣一下文字,“矯妄於他”什么意思?“矯設方便”什么意思?这里的“矯”是“格鲁”的“格”字毫无意义么,类比不恰当,减你10分。】
  你在十二楼说:“这两个标准解释,都是‘矯’开头的,读书再仔细点最好。”这种“首字定乾坤”的奇妙逻辑,明明是你提出的嘛!:lol 现在你也知道它毫无意义了吧。怎么还给我减分呢?:lol 我类比的可是您的逻辑啊。哈哈。
  我要说的很明确:谄诳都是心所,不是外在表现。您还有什么意见?是想在“矫妄于他”和“矫设方便”这八个字上做点文章,来论证它们不是心所吗?那也应该是你告诉我们是什么意思呀。

【我说的就是这个二十万偈有更详细具体的解释很正常。】
  那你直接这么说不就得了嘛!你说“《大般若经》一共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二十万偈。这么明显的不同……”干什么呢?
  这就好比欲说明《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比《佛说无量寿经》内容丰富,却说:“《大宝积经》有一百二十卷,这么明显的不同。”
  这个问题也解决了。反正现在无分歧。: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礼进 于 2011-1-22 01:19 编辑 ]
发表于 2011-1-25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直接这么说不就得了嘛!
   我说的这个意思很直接了。:handshake
这种“首字定乾坤”的奇妙逻辑,明明是你提出的嘛!
   你逻辑真好呀,这样“首字定乾坤”的奇妙逻辑都能看出来。
关于哪本书的问题,你就劳烦再看看我的帖子,写的是什么,自己找答案吧。你逻辑这么好,找出来我说的哪本书不是问题。
跟帖为了学习讨论激发一下,继续一下是很好的。、
“谄诳有相应的外在表现,骄慢不一定有外在表现”。这个我赞成。 你都赞成了,就从这里开说了。曲的意乐,就是不平的意乐。就自己而言,分为两种,自己高的意乐,自己低的意乐,平等的意乐不算是不平了故不说。前者结合称“骄”,后者称“卑”。既然,不平只有两种“骄”与“卑”,那么在心所能够显现被粗意识所觉知的也应是“骄”与“卑”两种不平心里的大分类。从此继续,谄诳,前面加“骄”并非如格鲁的“格”无甚意义。也即,前译师做出这样的翻译并非无聊之举。故说,谄诳虽说是“贪分”“贪痴”分,但也是基于心“高”的不平心态,而非心“低”的自卑不平心态。所以说,“骄慢”靠内,相对于这个骄慢而言,即便在心所,“谄诳”也是外在表现了,更何况这“谄诳有相应的外在表现”(你承许了),都可以看到了,所以,谄诳是外在表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逻辑真好呀,这样“首字定乾坤”的奇妙逻辑都能看出来。】
【前面加“”并非如格鲁的“格”无甚意义。】
  你在14楼说:【这两个标准解释,都是“”开头的,读书再仔细点最好。】不是我诬赖你吧。
  在22楼又说:【再扣扣一下文字,“矯妄於他”什么意思?“矯設方便”什么意思?这里的“矯”是“格鲁”的“格”字毫无意义么!】不是我诬赖你吧
  难道不奇妙吗?头一个字是什么,就是什么。
  更何况,就算头一个字能定乾坤吧,人家愚者师兄早就在15楼揭穿你了:【没错,都是“矯(矫)”开头。那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都是有“ 憍(骄)”所引生的吗?“矫”和“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啊!读书再仔细点,再仔细点会更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不是诬赖你吧。不会连“矯(矫)”和“憍(骄)”都分不清楚吧?你一会儿说【都是“”开头的】,一会儿又说【前面加“”】,那请问到底是什么开头的??:L
  总不会是“囧”开头的吧?:lol

【关于哪本书的问题,你就劳烦再看看我的帖子,写的是什么,自己找答案吧。你逻辑这么好,找出来我说的哪本书不是问题。】
  我逻辑不好,我心理学也不好,没看过。请指教。

【曲的意乐,就是不平的意乐。就自己而言,分为两种,自己高的意乐,自己低的意乐,平等的意乐不算是不平了故不说。前者结合称“骄”,后者称“卑”。】
  “自己高”是什么意思?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吗?
  如果是,请问“憍(骄)”心所与“慢”心所有什么区别?
  如果不是,那“自己高”是什么意思?

【既然,不平只有两种“骄”与“卑”,那么在心所能够显现被粗意识所觉知的也应是“骄”与“卑”两种不平心里的大分类。】
  抱歉,比较笨,看了五遍没看懂。请再解释一下。

【从此继续,谄诳,前面加“骄”并非如格鲁的“格”无甚意义。也即,前译师做出这样的翻译并非无聊之举。故说,谄诳虽说是“贪分”“贪痴”分,但也是基于心“高”的不平心态,而非心“低”的自卑不平心态。】
  “故说”??一点都不“故说”啊!谄诳的定义如下:
云何誑。謂妄於他詐現不實功德為性。是貪之分。能與邪命。所依為業。
云何諂。謂設方便。隱己過惡。心曲為性。謂於名利。有所計著。是貪癡分。障正教誨為業。復由有罪。不自如實發露歸懺。不任教授。
  看看清楚,前面加的是“骄”吗?译师翻的是“骄”吗?
  如果实在搞不清楚“骄”和“矫”到底有什么区别,请把十五楼愚者师兄的回复好好再看三遍。

【谄诳虽说是“贪分”“贪痴”分,但也是基于心“高”的不平心态,而非心“低”的自卑不平心态。所以说,“骄慢”靠内,相对于这个骄慢而言,即便在心所,“谄诳”也是外在表现了。】
  哪儿就“也是”了啊?怎么就“所以说”了啊?
  第一,因不成。“谄诳”的定义前面加的明明是“矫”,而不是“骄”,那跟骄有啥关系?咋就“也是”“基于心‘高’的不平心态”啦?
  第二,不周遍。就算谄诳是“基于”骄吧,A基于B,A就比B靠外吗?如此,
    ——种子比花靠外。种子基于花故。周遍已许。
    ——火比薪更靠外。火基于薪故。周遍已许。
  顺便请回答我在23楼提的问题:
  【‘骄慢’心态似乎隐藏更深,更本体一些,可以导致‘谄诳等曲戾’的意乐。】
  若按你所说,A能导致B,A就比B更“本体”,那么——
    花应比种子更本体,能导致种子故。周遍已许。
    薪应成比火更本体,能导致火故。周遍已许。
  第三,还是不周遍。B比A要“靠内”,A就是B的“外在表现”吗?我站在门边上,你站在屋子中间,我比你靠外,我就是你的“外在表现”吗?
  师兄和喜欢用一些深奥好听的词语,什么“本体”、“基于”、“靠内”、“靠外”、“外在表现”,然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它们都搅到一起。麻烦您先说说清楚:
  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基于”?什么是“靠内靠外”?什么是“外在表现”?
  为什么“基于”就“靠外”?为什么“靠外”就是“外在表现”?

【更何况这“谄诳相应的外在表现”(你承许了),都可以看到了,所以,谄诳外在表现了。】
  我的天!你在22楼不已经说了吗?“两者不是一回事,但能分开么?”都已经不是外在表现了,咋又成“外在表现”了呢??
  “外在表现”就“外在表现”吗?“有什么”就“是什么”吗?你这个“所以”实在也“所”得太“以”了吧(一万分无语中……)!
  我有一个钱包,我就是钱包吗?
  你有一个老婆,你就是老婆吗?
  张三有一辆车,张三就是车吗?
发表于 2011-1-2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么热闹,又复习了一下百法。憍慢、憍、矫,在百法里面,确实有相似行相,容易混淆。

憍慢,一般用一个“慢”字,属于六根本烦恼之一。

“矫”,在“谄、诳”中都用了它,有用假相骗人的意思,与“憍”,都是小随烦恼。
小随烦恼的意思,为:其发生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各别生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的帖子

  俱舍七十五法、五蕴论九十二法、百法、集论一百零九法等,都没有说“矫”的行相。只是在《五蕴论》和《集论》解释谄诳时,用到了“矫设方便”。而且查梵文本,“矫设方便”是upāyasaṃgṛhitaṃ,其中saṃgṛhita就是“持、取、抓”的意思。upāyasaṃgṛhitaṃ直译就是“取一个方便”、“用一个方法”而已。中文“矫”有假托义,梵文saṃgṛhita没有这个意思。风火兄看到“矫”就联想到“憍”,然后全部搅和到一起,实属望文生义。
  再者,前面风火兄看到一个“曲”,就跟“高低”联系在一起,然后又把憍扯进来,其思路之跳跃,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曲”就是一定“高低”吗?一条平地上的路,弯弯曲曲的,跟高低有什么关系?心由于贪痴,不能如实反映自己的过恶,这也是“曲”、“谄”,跟高低有什么关系?
  就算这些问题全部不谈,全不算数,光谈“憍”好了。“高低”跟“憍”又是什么关系?是等遍的吗?这问题得等风火兄先回头把“憍”与“慢”的定义和差别搞清楚再谈。
发表于 2011-2-1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憍”真没看清,原来等着我来上套呀。下了那么多天套,算你狠。:lol

“曲”就是一定“高低”吗?  曲是弯弯曲曲的。
  你的曲不是高低,是左左左右右右呀。
发表于 2011-2-1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由于贪痴,不能如实反映自己的过恶,这也是“曲”、“谄”,跟高低有什么关系?
心由于贪痴,不能如实反映自己的过恶,是跟山高山地没有什么关系,跟路左路右没有什么关系。我承认了。
发表于 2011-2-11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首字定乾坤”的奇妙逻辑,明明是你提出的嘛!
您老兄能够通过我的帖子,遍出来了的我提出来的“首字定乾坤”逻辑,还不够逻辑好呀。
谦虚的人呀: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2:42 , Processed in 0.03970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