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密斯是美国著名的藏学家,是藏传佛教文献中心(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的创始人,美国藏学研究的先锋。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保存西藏丰富的文字遗产。上个世纪60年代,金·史密斯曾受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南亚印度、尼泊尔、不丹诸国收集了4000多卷藏文文献。这些资料成为美国藏学研究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金·史密斯将自己的藏书捐出,并在此基础上,在波士顿创办了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后迁往纽约。该中心的宗旨在于保存、组织和散布藏文文献,裨益世人良多。美国藏学界将于2011年2月初为他举行公开的悼念仪式,据称仪式将由熟悉佛教传统仪式的丧仪组织者负责。
1968年开始,金·思密斯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设立在印度新德里的分部任职,一直到1997年他从国会图书馆退体,在这整整30年的时间里,他都是国会图书馆研究东方文献的一名专家。从1968年起,他在印度负责抢救和重新印刷了大量来自西藏、尼泊尔、布丹、锡金和印度的藏文文献。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85年,他被调到印度尼西亚在国会图书馆的东南亚部任职,直到1994年。然后他前往埃及首都开罗任职到1997年。1997年,他从国会图书馆离体,从开罗回到美国,任喜马拉雅和内亚研究中心的顾问。喜马拉雅和内亚研究中心位于纽约市的曼哈顿地区,是由利众基金会资助的非盈利的研究资料机构,专门用于保存和使用藏文文献。一年以后,金·思密斯出任波士顿的智慧出版社(The Wisdom Publications)高级编辑。1999年和哈佛大学藏学和喜马拉雅研究教授范德康(Leonard W.J.van der Juij p)合作成立了藏传佛教文献中心,把所有收藏多年的藏文文献搬迁至哈佛大学所在的麻萨诸塞州剑桥镇。这个文献中心存有他的所有的个人藏书和不断增加的藏文专著和资料。到2001年,这个中心的藏书是中国以外的藏文文献最为丰富的图书馆(佛教经典如大藏经等除外)之一。金·思密斯继续和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的各家出版社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增加最新的藏学出版物,并且资助抢救流散的藏区各个地方的藏文古籍。这个中心的目标是把所有的藏文文献数码化,使世界各地更多的学者和佛教徒能够更方便地使用藏文文献。
2001年,由波士顿的智慧出版社出版的《藏文文献通评:喜马拉雅高原的历史和文学》一书(Among Tibetan Texts:History and Literature of the Himalayan Plateau,ed.Kurtis R.Schaeffer with a foreword by Jeffrey Hopkins,Boston:Wisdom Publications.)收集了金·思密斯写于1961年至1973年间的20篇序文,介绍当时他在印度整理出版的藏文文献。这些序文由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宗教学系的谢科第教授精心编辑而成17篇文章,弗吉尼亚大学宗教系研究藏传佛教专家杰弗里·霍布金斯(Jeffrey Hopkins)教授为此书写了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