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鸿泥

文殊菩萨信仰、经典、法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伐折羅伊喜伐羅 于 2010-7-2 04:12 发表

《文殊故事研究》一文本來就是“從歷史的角度”在觀察嘛,作者又沒說自己是天人,那里有“從神秘的天上來觀察文殊菩薩”呢?
再說,以天身見菩薩就是“不理性”?似乎很多修法中都有觀菩薩為天身的內容吧?那么這 ...


文字一般具有针对性或普遍性,我没有提及《文殊故事研究》或其他什么书,那大概就是针对大众的普遍认知,这里无需对号入座;
以天身见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认为以天身出,那恐怕会有一点不理性吧;我同意菩萨可以到天上去,但不觉得菩萨都是从天上来,特别是文殊、普贤、观世音这样的大士,大概从地上更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之所以引用印公的文章,是因为我看了,在学格鲁之前就看了,所以没有门户之见;而你认为的稀奇,那是你对我个人不了解,了解我的人就不会觉得稀奇了。
印公的一些观点可能是部分格鲁学者不许的,也可能是大部分格鲁学者都不许的,但不能说学了格鲁的人就会对印公的“这种观点”一定不许。我认为许或不许在于道理,在于你是否深入地闻思,而在此之前的“立场”,那只能作为参考;即便是圣言量,在我们没有证得之前,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参考”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殊菩萨的表法——《三圣圆融观门》

三圣圆融观门》,唐清凉澄观大师造。

三圣,本师毗卢遮那如来,以及普贤、文殊二大菩萨,这是《华严经》的三圣。三圣中,普贤、文殊是因,本师毗卢遮那如来是果,清凉大师云“若悟二因之玄微,则知果海之深妙”,所以,大师首先以三对开显二圣的表法——文殊表信、解、智(能信之心、能起之解、能证之大智);普贤表理、行、果(所信之法界、所起万行、所证法界)。(第一门)

其次,二圣的圆融,即是了知二圣所表法门各自的圆融及相互间的圆融(第二门)。然而,以上的能信所信、解行、智理的相对相融等,“并不离心”,行者了知此义,则“念念因圆,念念果满”、“依此修行,一生不克,三生必圆矣”。

全文不足二千字,却字字珠玑,文约义丰,“摄大经义尽”,把华严经圆融无碍、托事表法、依理成观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有心了解修学文殊法门不可不常时吟诵、思维的经典之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7-2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弟子祈求文殊师利菩萨,

让世界一切众生具足一切智慧,通晓因果报应,皆入佛门做大善士。
发表于 2010-7-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虚空无尽无赞亦无尽,韵音大海赞咏求加持

文殊菩萨不知道如何赞叹。因为不知如何才能赞叹够,赞叹好,真是“虚空无尽无赞亦无尽,韵音大海赞咏求加持!”
以这个五百阿罗汉赞叹的颂子来赞吧!!以后我也尽量来鸿泥师兄开的贴上来赞叹文殊菩萨。(额外话:鸿泥师兄您的《格鲁公案系列》,我读了非常受益,感谢!!!)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訶薩
《谁之智慧,离二障云,犹如净日极明朗。所有诸义,如实观故,胸般若函。诸有于此,生死牢狱,无明闇覆苦所逼。众生海中,悲同一子,具足六十韻音语。如大雷震,烦恼睡起,业之铁索为解脱。无明闇除,苦之苗芽,尽皆为断挥宝剑。从本清净,究竟十地,功德身圆,佛子最胜体。百一十二,相好庄严,除我心闇,敬礼妙吉祥。》
这个颂子我今生尽未来际都要来读诵、背颂!

鸿泥按:“胸中执此......”,应为“胸间执持....”。
发表于 2010-7-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塔院寺文殊发塔的故事

传说在北魏年间,大孚灵鹫寺每年三月庙会,设“无遮斋 ”,不分僧俗,不别贵贱,也不分男女老幼,凡是赴斋者,都给饱餐一顿。

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手里拎着一个小孩,另外还牵有一条狗,随着人流走近寺院,她见众香客施舍金银,自己却身无分文,便剪下几绺头发作为施舍之物。这时,还不到吃斋的时候,贫妇便对主僧曰:“吾有急务,遽就他行,请先分我食”。按斋会规定,每人一份,知客师认为婴儿不会吃,只给她两份。她立即相争: “我们三人为何两份?”知客僧没有言语又给她一份。她又说:“我这里还有一条狗呢?”知客僧犹豫一下再勉强给她一份。可是她又说话了:“我腹内有子,亦当得食”。她这种贪得无厌的行为,引起知客僧的不满:“在腹内未生,为何要食?汝求僧食无厌!”她被呵斥后即说偈曰:“苦瓜连根苦,甜瓜彻地甜,是吾超三界(《清凉山志》上是:直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吟罢,跃身腾空,贫妇化为文殊菩萨像,婴儿和小孩变成二天童子,狗也变成了绿毛狮子,文殊菩萨在云光缥缈之处,又吟偈子道:“众生学平等,心随乃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僧爱何?”寺院内上千斋客赶紧面朝菩萨礼拜。知客僧将贫妇舍下的头发当作黑舍利建塔埋藏。这就是流传的赴斋施发的故事。关于这段传说,《清凉山志》还载:“斋主自恨不识真圣,取刀欲剜其目,众遮乃止。即贫女所施之发建塔” 。另外还有一段记载:“在塔东侧,昔文殊化为贫女,遗发藏此,万历年间,方广道人重修见发若金,随人视之不一”,由此可见,塔下似确有遗物。事后知客僧,为了弥补心灵上的内疚,他把所看到的文殊菩萨、于天童子、狮子腾空而起的形象,刻在一块矩形石板上,偈曰四句话也刻在石板的右上方,以示留念。如今,这幅精致的雕刻石板画,镶在圆照寺大殿右墙角。
发表于 2010-7-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的帖子

皆称文殊法,诸宗大不同。老泥或应根基醇厚,融通各宗,但于格鲁金刚乘初学,末学还是以为一心专修自宗道次第(或者再加五部大论)为善,不去夹杂。

那太难了,简直不可能,平常人若谓自己可能行,得试试,只能说,大约大概,就是糊涂蛋一个。师父级别的,多都不行。

当然,有些人就想学点知见,以为谈资,那当然没有不可以的,尽可造业。

想起以前见一浑人,说学道次第,有助他念佛修净土,那纯粹也是瞎掰。念佛就老实念,别谈什么道次第。

再加上,有些正宗,扯你传承啥的,何苦来哉,弄得自己,一脑门子浆糊。
发表于 2010-7-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发表于 2010-7-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jixiang 于 2010-7-2 23:58 发表
。。。。。。再加上,有些正宗,扯你传承啥的,何苦来哉,弄得自己,一脑门子浆糊。


哎呀,浆糊何苦教浆糊。

啊,来呀来个酒
不醉不罢休
人生短短几个秋,
学点知识,谈资岂是尽造业
老实,老实真是好
不是肚尽草
何苦 浆糊教浆糊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吟 于 2010-7-2 09:19 发表
印公的一些观点可能是部分格鲁学者不许的,也可能是大部分格鲁学者都不许的,但不能说学了格鲁的人就会对印公的“这种观点”一定不许。我认为许或不许在于道理,在于你是否深入地闻思,而在此之前的“立场”,那只能作为参考;即便是圣言量,在我们没有证得之前,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参考”呢? ...


针对《佛教史地考论-八、文殊与普贤》一节,印公这种非“凭教凭理”、非依严谨的考据,而是根据几本经典,依文解义地比对一番,就能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演化”成他独特的“佛教演化论”,这种奇特的论证方式及其结论,不单格鲁的学人不许、大部分大乘佛教信众不许,恐怕学术界的学者也未必认可。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jixiang 于 2010-7-2 23:58 发表
皆称文殊法,诸宗大不同。老泥或应根基醇厚,融通各宗,但于格鲁金刚乘初学,末学还是以为一心专修自宗道次第(或者再加五部大论)为善,不去夹杂。

那太难了,简直不可能,平常人若谓自己可能行,得试试,只能说 ...


文殊菩萨是没有派系的,文殊信仰也是没有宗派的,所以,只要是明了显彰显文殊菩萨不共圣德的佳文、开示,都可能被引用到这里来。清凉大师是“汉地一位无有匹敌的大班智达”、他“与弥勒无差别”、是“文殊菩萨乘愿再来”(语出《土观宗派源流》),因此,他老人家的开示更值得我们学习、参考,是可以作为依据的“准的”。

“想起以前见一浑人,说学道次第,有助他念佛修净土,那纯粹也是瞎掰。念佛就老实念,别谈什么道次第。”

佛法是相通的,道次第更是佛法修学的纲要,是可以用来指导一切宗派学人修学的共同次第。净土宗祖师说的“厌生死苦、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念佛纲领,前二就是朗忍中三根本的“出离心”、“菩提心”。汉土古德对这两个也非常着力地开演,只是汉地在这方面缺乏明显引导的修法,而道次第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所以学习道次第,有助于“念佛修净土”这是非常正确的,应该大力提倡的。到了今天,佛法没落了,净土宗也没落了,因之常见有人主张不用学教理、只要“老实念佛”即可,也因此导致了本该“万修万人去”的方便法门,变成万人修,去者无一二了。

依俺之见,说“念佛就老实念,别谈什么道次第”,才是真正不明教理、不辨是非的“瞎掰”;持此说者才是真正的“浑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融会异说

从2#引用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经典里,有说文殊菩萨是佛的老师、有说是佛的弟子;有说文殊菩萨久已成佛、有说现在成佛、有说将来成佛;有说文殊菩萨在金色世界,有说他现居五台山......这各种不同、甚至看似矛盾的说法,让学者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究竟应该怎么理解、怎样融会贯通呢?清凉大师《华严略策》中这段文字是极好的开示。

第二十   文殊祖师(鸿泥按:“文殊祖师”意谓,文殊菩萨是诸佛之祖、菩萨之师)

问:文殊菩萨,现是因人那称佛母?既为法身菩萨,何以偏住清凉?或言亲禀释迦,复言来自金色,或言诸佛之祖,或说菩萨之师。仰尽源流,彰其准的,使参玄之者,不惑见闻。

答:至圣至神,难穷其本。凭教凭理,略述见闻。示迹因人,久成正觉。体周法界,应必有方。得果不舍因门,迹为释迦弟子。昔为妙光菩萨,以为九世祖师。况无不从其发心,故为诸佛之祖。偏主摩诃般若,复为佛母之名。依不动之真源,言自金色世界。震旦之人有感,偏居清凉之山矣。《首楞严经》略陈其本,曰龙种上尊王如来。《央崛经》说其现成,即谓摩尼宝积。《处胎经》说十方皆证菩提,数越尘沙,圣莫能计。同万类之变化,入帝网之刹尘;湛一寂之真源,无成无灭。口欲谈而词丧,心将缘而虑息。无相现相,清凉应现于多端;即身无身,金容焕目而无睹。执相者,迷其至趣;观空者,惑其见闻。惑见闻者,偏求有外之空;迷至趣者,执水月为珠宝。故中人悦象或滞于二途,下士忽虚相以为妖异。妖异乍生于日夕,岂千秋万岁之常然?况宣公上禀于诸天,神僧显彰于灵境,高齐八州以倾俸,有唐十帝之回光,清凉圣居,理无惑矣。真源普遍,复何疑焉?冀当仰其圣灵,无得测其深浅。谨对。
发表于 2010-7-4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自在 于 2014-3-27 23:38 编辑

【红黄文殊略軌】导修
祈竹仁宝哲
http://www.b-i-a.net/iblphk/books_b5.htm
……现在先讲一讲文殊师利大士(Manjusri)的殊胜之处。文殊是诸佛之智慧所化现,所以他是智慧的本尊。文殊乃诸佛之智所化,观音乃诸佛之悲所化,而金刚手则属诸佛之力量所化,所以他们三位即诸佛的智慧、悲心及力量。我们常常听到有“三部主”之讲法,此即指文殊、观音及金刚手。
…… 修持文殊法门,能得六种智慧,即速慧、深慧、广慧、说法慧、辩法慧及著撰慧。这六种慧各有不同。普通人见一字,或许只能知其一种意义,但具速慧的人,见一字可知多如百种之内义。具深慧的人,即使他随便发问,其问题亦会十分精辟。广慧乃指涵括许多面之智慧。有说法慧的人,讲经时极为善巧。有辩法慧的人,精于辩论法义,口才亦十分好。著撰慧即指写作令人得益之论著的才能。
文殊有许多种化相,譬如说红黄文殊、孺童文殊、阿拉帕渣那文殊(注:亦作‘五字文殊')、白文殊及黑文殊等,他们五尊合称‘五文殊'。五文殊虽同为文殊大士,但其佛部及化相各有不同,而且亦各有不同之殊胜利益。红黄文殊法门除启智外,亦有怀摄之作用。孺童文殊是大威德金刚心内的文殊化相。阿拉帕渣那文殊法门对证悟空性特别有帮助。白文殊法门除启智外,亦特别利于生出菩提心。黑文殊除了启智慧外,亦是一位除障之本尊。此外,文殊化相又分外、内及密相许多种,其咒亦各有不同。在格律派中有一种并不普传的极秘密五文殊传承,衲曾受过这种传承,但却并未作与其关联的闭关修持。此外,在座中有些人或许有天天持诵《妙吉祥真实名经》的习惯,这部经的主尊是现四臂相的文殊大士。
……儀軌中有兩種版本的咒,兩種都正確,我們挑其中一種唸誦即可。

唵 阿拉怕渣那 地 或 唵 阿拉怕渣那 地 疏哈
om arapacana dhih 或 om arapacana dhih soha

我們可以隨自己能力及時間而誦一百次、三百次甚至一千次,總之是隨自己能力而定。在誦咒時,我們在心中祈求文殊加持令速得前述解脫出來。
在持咒的尾聲,我們可以加誦“地地地地地……地地地”,以一口氣連續誦一百個“地”字或隨力誦唸,總之是在一口氣中誦越多便越好。這種誦法,能令我們得到“不念失”的記憶能力。……
发表于 2010-7-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自在 于 2014-3-27 23:49 编辑

冉炯百法中的“语狮子文殊”修法
来源:http://bbs.gelup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406
文殊善說獅子成就法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布施等,為利有情願成佛。

三遍,皈依發心

願一切有情具足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遠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親疏貪瞋、安住等捨。 

三遍,修四無量


觀自己剎那間成為至尊文殊,心間字,放大光明,迎請上師、至尊文殊,諸佛菩薩聖眾圍繞,蒞臨前方虛空。
拿摩咕如貝、拿摩阿亞曼殊師利、薩巴日瓦惹貝! 禮敬
嗡﹑阿雅曼殊室利﹑薩巴日瓦惹﹑阿剛﹑巴丁﹑布別﹑嘟別﹑阿洛格﹑甘迭﹑尼烏迭﹑夏達﹑巴底擦吽娑哈 供養
身語意門申禮敬,實設意變供雲獻,無始積惡皆懺悔,凡聖善業皆隨喜,
輪迴未空請住世,為利眾生轉法輪,自他善聚迴菩提。 七支
資糧田聖眾返回自所。

嗡、修烏尼達、嘉那班雜娑跋瓦、艾瑪勾杭!
從空之中,主尊所在之處及其前方,各有字,化為蓮花。其上一一復有字,化為月壇。主尊座墊月輪之上,字化作獅子,身色青藍,右側示前,仰面向上,鬃髯赤黃,涅槃臥姿。上有蓮日座墊,其上字,新嫩鬱金花色。前方座上,字紺青。二種子字翻然轉變,自身化為至尊文殊,身如黃丹之聚,雙手作說法印,風空二指之間所生鄔婆羅花莖梗,盤延至左右耳際,綻放盛開;左有寶劍,右有經函。十六童子韶華妙齡。髮結五髻,雙足王者游戲坐姿,騎踞獅背。一切絲綢天衣、寶珠瓔珞莊嚴其身。身著寂靜、熙怡、嫚美裝束。
前方妙音天女,身色紺青,猶似因陀羅尼。身著一切天女裝束,半跏趺坐,雙膝上舉。帶美人風華、睥睨之態。餘諸德相,悉同佛父。
二尊額間字,喉間字,心間字。心間字放大光明,智慧薩埵、灌頂諸天,班雜薩瑪雜!
嗡﹑薩瓦達他嘎達﹑阿剛﹑巴丁﹑布別﹑嘟別﹑阿洛格﹑甘迭﹑尼烏迭﹑夏達﹑巴底擦吽娑哈 供養
雜吽榜霍,無二無別矣。
灌頂諸天誦曰:「嗡、班自跋瓦、阿毘欽雜吽!」而作灌頂,佛父佛母雙尊皆以不動佛為頂嚴。
嗡﹑阿雅曼殊室利﹑薩巴日瓦惹﹑阿剛﹑巴丁﹑布別﹑嘟別﹑阿洛格﹑甘迭﹑尼烏迭﹑夏達﹑巴底擦吽娑哈! 供養
示現童子妙齡相,般若燈炬為莊嚴,三界黑闇盡消除,禮敬曼殊師利前。 
觀唸誦所緣,盡力持咒,咒曰:
嗡什帝、瑪美帝巴娑惹娑帝、曼殊師利蒙什、章嘉瓦跋尼什帝娑哈! 
再次供養讚頌:
嗡﹑阿雅曼殊室利﹑薩巴日瓦惹﹑阿剛﹑巴丁﹑布別﹑嘟別﹑阿洛格﹑甘迭﹑尼烏迭﹑夏達﹑巴底擦吽娑哈 
示現童子妙齡相,般若燈炬為莊嚴,三界黑闇盡消除,禮敬曼殊師利前。 
結束時觀本尊身轉為無所緣空,將善業迴向。座間常於文殊像前供養讚誦。
发表于 2010-7-4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自在 于 2014-3-27 23:33 编辑

白文殊师利略轨导修
祈竹仁宝哲
http://www.b-i-a.net/iblphk/books_b5.htm
白文殊师利是文殊大士五种主要化相之一,其法门利益为特别易令行者生起智慧、长寿及善心。……

在修皈依誦及發心後,我們誦以下四句贊文:

波光銀白大海中央湧生蓮華之莖梗
花蕊開敷月座莊嚴其上坐有微妙音
童子之相金剛跏趺身色猶如雪山白
一面二臂勝施印執青蓮妙音尊前禮

……現在衲再教授“不忘失”成就的修持方法。修持方法是,我們觀想自己舌上有一個“阿”字,同時口誦“阿阿阿阿 …..”,以一口氣誦一百次“阿”字,乃至二百、三百或更多次,同時觀舌上之字放光請召諸佛聖眾之智慧化為無數“阿”字降下而融入舌上之“阿”字,此字又複製化出多個“阿”字,由舌而降入自心。以此方法持之以恆觀想,便能增長記憶力。這種誦法和觀想法,與在誦完較常用的文殊咒“唵阿拉怕渣那地”後加誦“地地地地地…..”的傳統意義和功用一樣。
发表于 2010-7-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语自在 于 2014-3-27 23:30 编辑

白文殊独尊自修法修行导论   
夏坝仁波切
http://www.xiaba.org/?action-viewnews-itemid-25
……文殊师利菩萨是一切如来智慧的集中显现。他的形象很多,有黄身文殊、白身文殊、黑身文殊、桔红文殊、红黄四臂文殊等,依其功德有别而呈现出不同的报身相。
本尊殊胜:白身文殊师利菩萨又称‘智慧轮妙音’,其身相也依解救众生的不同而示现有别。佛经中讲,白文殊调伏贪欲众生时,便以大自在天的形象出现;灭伏痴惑众生时,便以大梵天的形象出现;教化瞋恚众生时,便以大威德的形象出现;而通常则为一面二臂的菩萨相,极为和平慈祥。
修法殊胜:佛经中讲,修持白文殊法,可以增长一切福德和智慧,坚固记忆,令得聪辩,口演八万妙法,了知诸法典义,消除愚痴、暗哑及语业诸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21:51 , Processed in 0.03596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