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灵山居士

末学所做电子法宝,与诸同修共享(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破除邪说论 索达吉堪布(宁玛派) 著<BR>  <BR>  纵览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并不信仰宗教,而信仰宗教的教徒则可按常规分为佛教徒、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这三大部分。作为佛教徒,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法,若按所信奉教义及流传地区的不同可基本分成藏传、南传、北传三大系统,无论哪一种体系,也无论哪一种传承,作为佛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全都是佛陀亲传的妙法甘露,也全都有确切的历史考证。所有教派自古以来都有代代相袭的大成就者,一切法门亦无不是秉承世尊教义的通往最终解脱的清净通途。若能一以贯之、融通并包,则万千法门自可汇成佛法的整体义海,任何修行人也都能从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甘霖法意。 <BR>  <BR>    不过让人倍感诧异的却是,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信奉外道的人士对佛法反而不怎么攻击,恰恰是佛门内部的一些自立山头之人动辄就以佛教的权威面孔自居,时不时就要从自宗的立场、观点、利益出发,对别的教派、别的宗门大加贬斥。要么评论别宗为魔说,要么认定他派是邪道,似乎只有自宗才是唯一正确地抉择了佛陀密意的究竟宗乘。比如有些净土宗人斥责禅宗、华严宗为痴人妄说;更有相当多的汉地佛教徒因理解不了密宗的见解与行为从而对藏传佛教频频发难……在这一点上,藏传佛教的信徒倒是表现得相当宽容、大度、冷静,他们几乎从不随意讥评、诽谤任何宗派,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显宗,都能得到他们同样的理解和尊重。反观别的地区,情况就大不容人乐观了。 <BR>  <BR>    本来不同教派之间的辩论甚至争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要大家都本着求真、求实、答疑解惑、共析难点的真诚态度,任何佛法上的问题都是可以拿出来进行讨论的。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以台湾萧平实为代表的一股随意痛斥别宗别派的逆流,却令人深深感到佛法的正常研讨正被人肆意歪曲、妄加利用。 <BR>  <BR>    一九四四年出生于台湾中部小镇农家、世代务农的萧平实,最近几年似乎特别活跃,一直纵横驰骋在佛教“论争”的第一线。他不仅将攻击的矛头对准汉传佛教的诸多高僧大德,同时也将藏传佛教许多卓有建树的大成就者、祖师大德列入自己欲行剿灭的黑名单上。几年来,我陆陆续续见到过一些他公开批驳汉藏大德的文章著作,看过后最强烈的感觉便是痛心、遗憾:为佛教徒以如是的恶言谩骂诋毁古往今来的大德以及佛法善说而痛心不已;又为这种不加分析的论调竟吸引了一批后继者、追随者而深感遗憾。不过我却一直未对他的种种说法做出反应,因我的确是以清净心在观这件事、在观这个人。保持沉默的另外两点原因是:一,萧平实的文章中涉及到了很多印、藏、汉大德,我原来想的是——这些被牵扯到的人以及他们的传承弟子会站出来澄清一些基本事实,而且他们当中精通显密经论的也大有人在,故我自己也就不用越俎代庖了。二,萧平实的所有问难、谴责其实来的都很简单,他既无教证也无理证,常常都是断章取义般地摘抄下被批对象的零星文字,接着就施展恶语相向的伎俩无端责骂,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亮出自己所谓惊世骇俗的观点,全部过程仅此而已。因而我始终觉得若与这样的人认真辩上一辩,恐怕是会贻笑大方的,所以也就不想再浪费笔墨。 <BR>  <BR>    但不曾想萧平实这人倒越写越欢畅,他对密法的攻击也越来越起劲,看来是到了该说一说的地步了。不过我又有点担心,因他若懂藏传佛教的话,那我们倒是可以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好好辩论一番,这原本就是藏传佛教不共的特点之一。通过立宗、因及比喻的三相推理,是是非非自可变得一清二楚;不过照萧平实的文章来看,此人恐怕对密法以及因明一无所知,除去胡说与漫骂外,从不曾展开过任何有理有据的论证,在这种情况下要展开辩论就显得非常困难。 <BR>  <BR>    并且截至目前为止,好像还不曾听说有人驳斥过萧平实的观点、文章。我想人们不反驳的理由可能是认为他所言所写皆为胡言乱语,根本就不值一驳,故而大家也就任其继续折腾下去。但我在经过几年多的观察后终于决定:不管人们怎么看待萧平实的言论,认为其不值正眼看待也罢,又或者觉得公开驳斥他有失身份也罢,我本人一定要在这件事情上负起我应尽的责任。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对一个智者而言,他当然不会人云亦云,见风使舵,随随便便就跟着一种歪理邪说跑;但对智慧尚未成熟之凡夫或者初入佛门之士来说,打着佛教旗号的很多反佛教的主张很有可能会俘虏住他们飘摇不定的心。如果真的受了邪知邪见的影响,这些人的心相续就此就会被毁坏掉。若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太令人痛心了。 <BR>  <BR>    想到这里,我才不揣冒昧,决心提笔捍卫正信佛教的尊严。同时也是为了向读者描述一下我所了解到的有关佛法,特别是藏密的清净面貌,以期重正视听,廓清缠绕在很多人心头的对密法的偏见迷雾。我们藏族有句谚语:对好人不加奖励会令人失望;对坏人不加制止会令他的恶行更加蔓延。所以对一切显现上不如理如法的行为,我们都有权力制止它们的日益泛滥。更何况佛陀也开许并支持对一切谤法者的邪说进行遮止,此点在《宝顶经》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清楚:“凡谤法者、破戒者,我开许待彼等如仆人,应当制伏。若非尔,我未开许。” <BR>  <BR>    至于说到某些人如此行事会不会另有密意,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实在是看不出来这样大规模诽谤密法到底都有哪些密意可言。再三思索之后,我还是认定批驳萧平实应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在回答他对佛法、对藏密的责难时,我象征性地引用了一些他自己有代表性的话语;至于别的邪见歪说,读者当以同理破之。鉴于此人的著作处处表露出他不懂因明及辩论规范甚至不解世间逻辑等特点,故我也只能多加利用世俗的一些辩答方式展开对他的破斥,这是需要特别予以说明的一点。希望本书能帮助有缘者舍弃邪分别念,曾经迷茫过的人们最终又都能回到佛法的正途上来。 <BR>  <BR>    作为佛教徒,我们理应心平气和地以世尊的教言为判断标准而互相探讨一些佛法疑点、难点,否则,不关佛法真实本义的漫天叫骂只会让人深觉骂者的不可理喻与无理取闹,这样做的结果对自他都不会带来些许利益。 <BR>  <BR>    我们只应该随顺真理,而真理则在平实之处时刻显发恒久的光芒;天空中总会突然冒出一些乌云,但它们的出现正好让人们更加体会到乾坤之朗朗、日月之明丽。 <BR>  <BR>    下面即对他的少数话语、个别论点略作分析、批判,有缘者当自行深入下去,并做出最后的公正评判。 <BR>  <BR>  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1915061208.rar<BR>&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function CheckSubmit(f) {var  b=f.strContent.valueif (b=="")        {        alert("内容不能为空!")        return        }//f.actio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flag=1#Bottom"f.action="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flag=1#Bottom"f.submit()f.submit2.disabled=&#39;true&#39;}//-->&lt;/SCRIPT><INPUT type=hidden value=0 name=idWriter>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6/20056218573465422.rar">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6/20056218573465422.rar</A></P><P>&lt;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gt;</P><P>本論乃屬法相宗論著,亦是參研佛學者必讀法寶。最主要將了義法與不了義法之辨證提出判定。有助於修學行人清楚明白經典之旨趣。智者應當勵求了解真實之了義法,方能善決擇所立之法,並明知佛陀本懷,為另眾生究竟解脫,而應現說法。而此論正是幫助修學者證成正理之最佳判定。</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6/200562112515099657.rar<BR>《慧灯之光》慈诚罗珠堪布<BR>目录 <BR>三个差别 <BR>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BR>浅谈因果关系 <BR>素食的意义 <BR>关于放生 <BR>四 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BR>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 <BR>菩提心略修法 <BR>菩萨的见、修、行、果 <BR>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BR>二 谛——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 <BR>中观的基本观点 <BR>无我的修法(上) <BR>无我的修法(下) <BR>浅谈“如来藏” <BR>显宗与密宗之异同 <BR>金刚上师与灌顶 <BR>如何学密 <BR>密乘十四条根本戒 <IMG src="http://img.tianyablog.com/photo/2005/6/21/698891_19265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5-1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P>帝洛巴--噶举之父,其教义及实修风范,不仅在当时印度佛教界中璀灿如光芒万丈的宝钻,影响力更透过空行授记的心子那洛巴、西藏噶举之父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等,将整个法教无间相续口耳传承迄今。<BR>  本书中所描绘的帝洛巴的一生,内容主要重点可从四个方面表达出:<BR>  具无上势力的瑜珈之王尊者帝洛巴,是如何透过对上师的完全信赖,而获证精神层面的非凡成就。<BR>  他如何从不同类型的空行母处得到深奥密续教授,同时并展现其对教授中精要之义的殊胜领悟。<BR>  帝洛巴接受完全源自于金刚总持的内在传授。<BR>  帝洛巴依卓越的终极成就教育门徒。<BR>  透过此四种表义,我们得以窥见帝洛巴尊者所成就的最上悉地及佛行事业,<BR>  他所觉证的明智,迄今依然透过整个传承不间断的加持力,帮助无量众生趋向究竟成熟的解脱境界,此加持力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并在今生及未来一切有缘的众生心中显现、成熟。<BR>  帝洛巴一般最常见到的画像,是个几乎裸着身子、系禅定带、手拿着一条鱼的瑜珈形像。瑜珈的秘义中,帝洛巴手中的鱼是会供中的圣品,“鱼”内涵的象征意义代表六根与控制力,也就是以此外相形物的展现,来秘密诠释成就瑜珈行者帝洛巴对气的驾御能力。<BR>  据说那洛巴千辛万苦才见到帝洛巴时,却因看到帝洛巴正将网起的一条活鱼给生吞活咽下去,当场令那洛巴心中生起万分的反感及疑虑,此时帝洛巴随口问:“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并将吃下的鱼吐出,吐出的鱼儿竟变得比先前更加活蹦乱跳。帝洛巴又说:“死就是生,生就是死!”这令那洛巴刹那间得到非常大的加持及证悟。金刚乘的成就悉地象征中,生起次第的成就仅能令生者趋死,圆满次第的成就则同时令死者转生,与金刚总持无别的帝洛巴就是这样神奇的一位人间上师,能自在善巧的运用一切方便教化弟子。</P><P><A href="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21035769627.rar">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21035769627.rar</A></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格式<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515393/1515393-iJlAJnf!MM.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5-1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515393/1515393-$INggtegda.JPG"></P><P>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39371058897.rar<BR>  清定上师开示录<BR>  <BR>  【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BR>    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由一念无明烦恼的执著,才有色、受、想、行、识的诸行。有业行感苦报,是必然的结果。假使我们能够以真智观真境,不被惑业烦恼所控制,处处能够观无我,立刻可以把现前的身心转变成就佛智的作用,这个方法就叫“转依”。<BR>    那些不懂得佛法的人,不知道执著五蕴的危害,造业受苦,是可怜的。既然能够知道执著五蕴造业受苦的危害性,就要好好地转变它、利用它为修行所用,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懂得佛法之后,就应该晓得现在的五蕴,能够起一个正觉的观念,依法修行,立刻可以转变过来,起五智的作用。<BR>    比如说,我们以前不懂佛法时,执著自己身体色蕴的地、水、火、风四大是我,这个色身是我,由这个色起受、想、行、识的心。身子有一点不舒服,就想避免;有一点觉得可乐的,就想贪著,由色起受,由受起想,由想起行,由行起识。这就形成烦恼造现业,流转生死。现在学修佛法,就要把它转变过来。我们要随时随地地观想,内而身心,外而世界,彻底皆空。不光是身心空,看十方世界,山河大地、房子、财物、有情无情,眼睛透过一切有相去观空。这即是观想真心,不被假相所迷惑。金刚经上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对一切有形相的事物,立刻晓得它当体即空,不被假相所迷惑,自然就得自在了。<BR>  <BR>  <BR></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5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height="85%"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12pt" vAlign=top width=* height="100%"><IMG alt=发贴心情 src="http://www.rbook.net/shu/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 <B></B><BR><P>定解宝灯论新月释</P><P>声明:对显密究竟了义无信心者,请勿阅读本书</P></TD></TR></TBODY></TABLE><A href="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51015664237.rar">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51015664237.rar</A>
 楼主| 发表于 2005-5-15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515393/1515393-bOOSsmgfQn.JPG"></P><P>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修订版)<BR><A href="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514131777958.rar">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514131777958.rar</A></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P>因果明镜论 益西彭措堪布 著</P><P>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并非神灵、强权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诸于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将于今生、来生或者遥远的未来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处的环境上成熟它的果报。 </P><P><A href="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71894079122.rar">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71894079122.rar</A></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515393/1515393-15gkVLmv$N.JPG">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1823403851287.rar<BR>  《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 著<BR>  <BR>  密无师承,不得滥学,未经相应灌顶,非格鲁巴弟子,请勿翻阅此书。仅供具备资格弟子阅读<BR>  <BR>
 楼主| 发表于 2005-5-2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P>剑轮修心法&nbsp;&nbsp;法护大师 著</P><P>109 虽然世间和超世间的现象是无实体的存在, 但它们并非是全然不存在的。在清澈的湖中, 可以看到月亮的倒影。同样地, 因果也只是表象, 所以我们应以"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来证实它。 <P></P><P></P><P><P></P><P></P><P>110 在梦中, 我们身体被地狱之火烧得死去活来, 但对未入睡者而言, 此火就不存在。尽管火并不真正存在, 但对作梦者而言, 仍然经历到焚烧的痛苦与恐惧。同样地, 地狱炽热的地层和饿鬼道并未真正地、实质地、终极地存在, 但对造恶业者来说, 当遭到烧、煮或剁碎的痛苦时, 他会感受到强烈的恐惧,所以我们不应该做坏事而造下恶业。.寂天菩萨提到地狱炽热的铁层时说:“所有的恐惧都是负面心态的产物。” <P></P><P></P><P><P></P><P></P><P>饱受恐惧之苦的人感到他被拖入地牢中, 尽管并未真正地发生。所以诸如无明、妄想、我执等应被舍弃的诸事都无实体, 但就世俗的观点而言, 它们造成各种的影响和无休止的痛苦。藉三慧之助, 我们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P></P><P></P><P>能了解空性的智慧为闻、思、修三慧之果, 它能断除我爱及我执。 <P></P><P></P><P><P></P><P></P><P>112 当一位音乐家演奏小提琴时, 他以悦耳的音乐来安抚悲伤的心灵, 那么音乐来自何处? 不是由乐器本身, 也不是由琴弦、琴弓或者音乐家的辛苦而来。音乐不是由这些单独部分产生的, 而是由这些众缘和合而成。当我们沮丧时, 美丽的事物可以安抚并鼓舞我们。经由推理, 我们基本上能认知并无固有的实体, 而这与世俗和机能作用的效力是不可分割的。</P><P><A href="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2322162374545.rar">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2322162374545.rar</A></P>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心语录》慧律法师<BR><A href="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278551031457.rar">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278551031457.rar</A>
 楼主| 发表于 2005-5-30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P>菩提道次第摄颂 洛桑嘉措大师 释</P><P><A href="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3019471051267.rar">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5/200553019471051267.rar</A></P>
 楼主| 发表于 2005-6-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660000>http://www.cbfn.org/showthread.php?s=&amp;threadid=36344&amp;perpage=10&amp;pagenumber=1<BR>宁玛资讯 </FONT><P><BR>http://www.duozhiqin.com/bbb/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00&amp;ID=10556<BR>多智钦社区 <P><BR>http://zmbbs.0123456789.org/showthread.php?s=&amp;threadid=5077<BR>妙吉祥社区 <P><BR>http://bbs.jcedu.org/dispbbs.asp?boardID=5&amp;ID=4544<BR>西园论坛<BR><!-- end --></P><H3>这几个站点可以直接点击下载</H3>
 楼主| 发表于 2005-6-4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660000>《福慧明灯》祈竹仁宝哲 著 </FONT><P>(节选)一切善樂的根源便是依因果而行。欲得到肯定的安樂,我們應學習因果定律,依著因果而作應作之事、戒作不應作之事。 <BR>有些人認爲因果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一回事,其實不然。不論你信不信四季循環的規律,到了春天花朵仍然會開;同道理,不論你是否相信因果,這定律同樣生效運作。也有些人認爲因果不外乎是種善因而得善果之簡單道理,其實它是極精妙及複雜的規則。更有些人主張「一切皆無」的道理,甚至以爲這便是佛法的高深境界,這是很嚴重的錯誤。 <BR>最細微精確的因果,唯佛能見,譬如說你現在坐在這裏,腳感到有少許疼痛,只有佛才能清楚而精確地說出此乃因某某過去因所致。然而,我們可以依粗顯的因果關係而學習。 <BR>業果的特性有四方面: <BR>(1) 業不可改變 <BR>世俗上的許多事,或許尚可改變少許,因果卻改變不了。善因只會生産樂果,絕不可能生出惡報,反之亦然。一旦種子種下了,便不會消失,一待外緣誘發便決定生出相應的果。所以,我們應生出決斷心,積極行善、堅拒作惡。 <BR>(2) 業會增長變大 <BR>一顆小小的蘋果種子,只要有適當的外在條件,便會長生一棵大樹,樹又再生長許多蘋果,每個蘋果又有種子……;同道理,一個小小的因,其果報可以很大。我們若以手指壓扁一蟲,只需一秒鐘,彷佛是件很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果報卻十分嚴重。反過來說,如果見到有一條蟲掉在水中,我們不經意地順手撈起牠,此因看似極微不足道,但其果報可以變得極大。在過去曾有一小孩,他只不過是在玩耍時把泥巴當成黃金供佛,後來於因緣成熟時,小孩便轉生為天王。所以,我們應參思此中規律而生覺受,決心不以善小而不作,亦不因惡小而不怕。 <BR>(3) 未作之業不可能結果 <BR>在電視新聞中,常會見到一些大難不死的奇跡案例,譬如說在空難中有幾百人死了,偏偏有一個人生還等等,這其實並不稀奇。只要我們未作能衍生該果的業因,便絕不可能受到其果報。有些聖人喝下了毒藥也不被毒死,正是因爲祂們並無此業報之因。 <P><P>http://www.rbook.net/shu/bbs/UploadFile/2005-6/200564565494619.rar<BR><!-- end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23:34 , Processed in 0.03372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