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喜饶嘉措

宝僧请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设智慧法身是有为法,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法身分两种,自性和智慧,自性法身是无为法,所以是恒常;智慧法身是有为法,所以是无常。
发表于 2005-5-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观庄严论>将佛的智慧法身无漏智慧分为一百五十六条,归结为二十一类,这些智慧功德体性都是无漏的,亘古长在的,我认为是常。至于所化现的度生事业则是用,如梦中佛事,皆无常也。究竟来说,轮涅无二,在佛的究竟清净光明平等心中,体用无二,常耶,非常耶?非常耶,常耶?
 楼主| 发表于 2005-5-1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些智慧功德体性都是无漏的,亘古长在的,我认为是常。】</P><P>现在总结您的观点,您认为智慧法身是常的,因为他们是无漏的。</P><P>很遗憾告诉您,您这个理由不成立,因为无漏的未必是常,有为无漏——道谛,虽然是无漏,但也是无常。因所有有为法都是无常故。</P>
发表于 2005-5-1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SPAN id=yu5434>&nbsp;<P>【这些智慧功德体性都是无漏的,亘古长在的,我认为是常。】</P><P>现在总结您的观点,您认为智慧法身是常的,因为他们是无漏的。</P><P>很遗憾告诉您,您这个理由不成立,因为无漏的未必是常,有为无漏——道谛,虽然是无漏,但也是无常。因所有有为法都是无常故。</P><P>回:无漏的未必是常,也未必是无常呀。无漏者,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也。如三乘圣人所得之戒定慧及涅槃是。俱舍论一曰:‘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不随增故。’ 智慧法身的27种事业是常无间断、任运俱成而转。</P><P>这个问题已经很深了。现观已经很高了,其中的法身品又是现观中最后的一品,实在很高深。本人智慧有限,才疏学浅,很多地方也确实有不懂的,说错的地方望不吝指正。</P><P>&nbsp;</P></SPAN>
 楼主| 发表于 2005-5-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是说我一定正确,我们大家探讨嘛,呵呵。</P><P>【回:无漏的未必是常,也未必是无常呀。】,这个我同意,但你前面立宗是只要无漏就是常法,而事实上您的因不成立,因为有的无漏并非常法,如道谛。</P>
发表于 2005-5-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P>&nbsp;</P><P>喜饒嘉措曰:「<SPAN id=yu5431>假设智慧法身是有为法,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法身分两种,自性和智慧,自性法身是无为法,所以是恒常;智慧法身是有为法,所以是无常。」</SPAN></P><P><SPAN>那麼閣下的意思是:因為法身分兩種,所以它既是恆常也是無常。是不是這樣?如果是這樣,那麼就提問曰:「有既是常也是無常的法嗎?」</SPAN></P><P><SPAN>若否,則「佛的法身」到底是常還是無常?</SPAN></P><P><SPAN>(附言:若無常是你,常也是你,那麼,你是常還是無常?</SPAN></P><P><SPAN>比如「所知」,無常是它,常法也是它,那麼,「所知」是常還是無常?</SPAN></P><P><SPAN>所知、成事、有、法皆同義,相關內容可參閱《因明學啟蒙》的卷一,第二部分的<辯論成事〉部分。)</SPAN></P><P><SPAN></SPAN>&nbsp;</P><P><SPAN></SPAN>&nbsp;</P>
发表于 2005-5-2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P>问:「有既是常也是無常的法嗎?」</P><P>答:有啊,“一切法”——如果你坚持把“一切”当作“一”来看待的话。</P>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光明妙音</B> 发表于 <I>2005-5-1 18:32:51</I> :<BR><P>&nbsp;</P><P>喜饒嘉措曰:「<SPAN id=yu5431>假设智慧法身是有为法,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法身分两种,自性和智慧,自性法身是无为法,所以是恒常;智慧法身是有为法,所以是无常。」</SPAN></P><P><SPAN>那麼閣下的意思是:因為法身分兩種,所以它既是恆常也是無常。是不是這樣?如果是這樣,那麼就提問曰:「有既是常也是無常的法嗎?」</SPAN></P><P><SPAN>若否,則「佛的法身」到底是常還是無常?</SPAN></P><P><SPAN>(附言:若無常是你,常也是你,那麼,你是常還是無常?</SPAN></P><P><SPAN>比如「所知」,無常是它,常法也是它,那麼,「所知」是常還是無常?</SPAN></P><P><SPAN>所知、成事、有、法皆同義,相關內容可參閱《因明學啟蒙》的卷一,第二部分的<辯論成事〉部分。)</SPAN></P><P><SPAN></SPAN>&nbsp;</P><P><SPAN></SPAN>&nbsp;</P><HR></BLOCKQUOTE>这个问题您可能理解错了,我的意思并非说有“既是常又是无常的法”。而是说,自性法身是常,智慧法身是无常,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不是一个法(前提是假设智慧法身是有为法),所以谈不上既是常又是无常的法。您再想想。
发表于 2005-5-4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喜饶嘉措兄是正面表达,我前面那个属于开玩笑<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1.gif">
 楼主| 发表于 2005-5-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今天跟在拉卜楞学经多年的一位汉族法师探讨了一下智慧法身的问题,供大家参考:</FONT></P><P><FONT size=3>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智慧法身是否有为法的问题,如果是有为法,一定是无常的;如果是无为法,一定是恒常的。首先,智慧法身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属性是什么?在一世嘉木样大师的《现观庄严论大疏、辨析》里面提到,所谓智慧法身的属性就是“智慧”,虽然包含有功德、神通、慈悲等内涵,但主要是以智慧为主,其他都是智慧的产物。既然是智慧,那么我们来看看智慧属于什么?在因明《摄类学》或者《俱舍论》、《百法鸣门》等论中都对一切法有分析,如果把所有法分为有为法喝无为法,有为法中分为色、心、心所和不相应。无为法有三分法、六分法(小乘三分、大乘六分)等。在心所中有慧心所,有具体的定义,也就是说,智慧是属于心法,而心法是属于有为法,所以可以得知智慧法身属于有为法,那么就是无常的。</FONT></P><P><FONT size=3>无论小乘的三个无为法还是大乘的六个无为法,里面都没有智慧的内涵,比如择灭,择灭是智慧达到的境界,但不是智慧本身,至于虚空无为和非择灭无为,未必需要智慧来达到的,所以更不是智慧。</FONT></P><P><FONT size=3>这是一个方面,如果用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定义来探讨智慧法身也是一个方面,比如智慧法身是否因缘合成?等等,留待以后讨论吧。呵呵</FONT></P>
发表于 2005-5-5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意思,呵呵</P><P>我认为,自性法身无为,恒常,有了一致的答案,不必讨论。和胜义菩提心相当</P><P>智慧法身可能和世俗菩提心相当。不知对不对</P><P>是无常的吧,不过对佛已经圆满来说,是常,不会有任何的动摇。对于你我来说,肯定是无常。</P><P>是有为的吧。这个和胜义智慧不同。有对镜,或烦恼,或众生。对吧。</P><P>有为如果是空,所以你不必吃饭,如果你要吃,就一定不是空。</P><P>头疼,头疼,把空理解为无常,可能比上面正确。</P><P>&nbsp;</P>
发表于 2005-5-5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P>(二)智慧法身<BR>  也称一切种智、遍知一切之现观智慧,分为法性遍知智慧(无相智慧)和法相遍知智慧(有相智慧)。<BR>  遍知一切事物之本质法性为法性遍知;遍知一切事物各自不同的形态和变化现象为法相遍知。<BR>  所谓佛地的五分别智慧,指的是法性现观智慧,即无相智慧。法相现观智慧即有相智慧是有分别智慧。<BR>  世间和超世间诸法共分二谛,佛的法性遍知智慧之所见境是胜义谛。<BR>  法相遍知智慧若无分别功能,佛就无法认识世俗谛之事物,佛的智慧如果不认识世俗谛事物,佛就不能被称为“遍知者”了。<BR>  因为世俗谛是诸法的一半,既然只认识一半而不认识另一半,怎能称“遍知者”呢?但佛是“遍知者”,这在大乘佛教中没有丝毫的异议。<BR>  既然承认佛是遍知者,就不能说佛不认识世俗谛;既然佛认识世俗谛,认识世俗谛的智见只能是有相的分别见而没有别的可能。<BR>  因此,必须承认佛有分别见,把佛菩萨的一切智见统统说成“无分别见”,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若逻辑上讲不通,怎能说它正确合理?<BR>  把佛教理论全部纳入合乎逻辑的理性轨道,这就是宗喀巴大师学派的特点。<BR>  佛的智慧法身可分为法性遍知智慧(即如理智)和法相遍知智慧,即如量智;也可以将佛的一切智慧分为五智。<BR>  有的经典还将佛的智慧功德总结为三百条,这里就按弥勒《现观庄严论》关于智慧法身分类原则,进行介绍。<BR>  《现观庄严论》将佛的智慧法身无漏智慧分为一百五十六条,归结为二十一类。现简略介绍如下:<BR>  1.三十七道品: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BR>  2.四无量功德: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平等心无量。<BR>  3.八解脱:以有色观色解脱,以无色观色解脱,观净美色解脱,观空无边界解脱,观识无边界解脱,观一无所有界解脱,观无想非无想解脱,观息灭受想定解脱。<BR>  4.九禅定:初禅正定,二禅正定,三禅正定,四禅正定,虚空无边定,识无边定,一无所有定,无想非无想定,识灭尽定。<BR>  5.十遍处定:青遍处定,黄遍处定,红遍处定,白遍处定,地遍处定,水遍处定,火遍处定,风遍处定,空遍处定,识遍处定。<BR>  6.八胜处定: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青胜处,黄胜处,红胜处,白胜处。<BR>  7.无烦恼定。<BR>  8.愿觉知定。<BR>  9.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BR>  10.四无碍智: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辨才无碍智。<BR>  11.四如意:身如意,缘如意,心如意,智如意。<BR>  12.十自在:生命自在,意识自在,财富自在,事业自在,意想自在,转生自在,愿心自在,神通自在,智慧自在,说法自在。<BR>  13.十力:知何种业生何地之智力,知因何业得此果报之智力,知何人作何想之智力,知众生生理心理差别之智力,知根器优劣之智力,知正邪与众生趋向之智力,知种种禅的净染与出入之智力,知前世与数世前生在何处之智力,知生死之智力,知漏尽之智力。<BR>  14.四无畏:说觉知无所畏惧,说染净无所畏惧,说解脱道无所畏惧,说障蔽无所畏惧。 <BR>  15.三不自律:身不须自律,言不须自律,心不须自律。因获自在,无须约束。<BR>  16.三念住:对敬信者不喜,对不敬不信者不怒,对敬信与不敬信兼具者不生相应的喜怒。<BR>  17.不遗忘性功德——记忆超胜。<BR>  18.永断习染功德——获永恒清净。<BR>  19.大慈悲心功德。<BR>  20.十八不共功德:身无失误,言无失误,心无疏忽,定无散乱,见无相异,事无遗误,不失意向,不失勤奋,不失观注,不失禅思,不失智见,不失静慧,一切身业不离智慧,一切言业不离智慧,一切意业不离智慧,知过去一切事无碍,知一切未来事无碍,知一切现在事无碍。<BR>  21.具三圣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BR></P><P>&nbsp;</P><P>好啊,好啊</P>
发表于 2005-5-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些智慧功德体性都是无漏的,亘古长在的,我认为是常。】</P><P>我怎么没有,还要苦求。</P><P>&nbsp;</P>
发表于 2005-5-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P>至于所化现的度生事业则是用,如梦中佛事,皆无常也</P><P>混淆自性法身与智慧法省,你自己引用的没好好看</P><P>遍知一切事物之本质法性为法性遍知;遍知一切事物各自不同的形态和变化现象为法相遍知。<BR>  所谓佛地的五分别智慧,指的是法性现观智慧,即无相智慧。法相现观智慧即有相智慧是有分别智慧。<BR>  世间和超世间诸法共分二谛,佛的法性遍知智慧之所见境是胜义谛。<BR></P><P>比我的好。呵呵</P>
发表于 2005-5-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height="100%" width="100%"><TBODY><TR vAlign=top><TD colSpan=4 height="100%" style="WORD-BREAK: break-all"><SPAN id=yu5390><P><FONT color=#f70909>没认真看,漏了这一段。怕什么,反正是玩。</FONT></P><P><FONT color=#f70909>佛自性法身必是常法,非因緣所生法.在三大寺各扎倉的<釋量論>教本中均有對佛四身的辨義部分,但我現在在香港,書不在手上,回去後試譯些出來研研究.</FONT></P><P><FONT color=#f70909>同意。</FONT></P><P><FONT color=#f70909>現觀中廿一聚法身的說法我不是很清楚,我未曾學過現觀.但若真如上述的廿一類,則似是在解釋法身的功德,而這些應當是緣生法,無常法.</FONT></P><P><FONT color=#f70909>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有位師兄好像是把中觀裡說的以"觀待而有"而成立的"緣起有",與在說常無常分類中以"因緣所生"的"緣生法"混作一談了.</FONT></P><P><FONT color=#f70909>同意。有和空不同,缘起有是有,缘生法,是性空的意思</FONT></P><P><FONT color=#f70909>另外,有朋友為自性法身為何是常作理由解時說:</FONT></P><P><FONT color=#f70909>"为什么称为永恒不变的无为法呢?<BR>  因为粗细分二障及其深层习气已彻底消除永不回生,与暂时性的抑制控制以及条件不具备而未生之事物有所不同。”</FONT></P><P><FONT color=#f70909>這種解釋粗看似通,但明顯有不周遍的問題,用以論證原論題的話,是個假因,不定因.若堅持這其中周遍成立的話,則遭人”以佛的報化二身作有法,應是無為法,以你所許的理由的原故.”攻難時則無以答覆.</FONT></P><P><FONT color=#f70909>如果我说的是对我执习气的彻底断除,那么这句话对不对。</FONT></P><P><FONT color=#f70909>還有,該文中有這樣一段:</FONT></P><P><FONT color=#f70909>”世间和超世间诸法共分二谛,佛的法性遍知智慧之所见境是胜义谛。<BR>  法相遍知智慧若无分别功能,佛就无法认识世俗谛之事物,佛的智慧如果不认识世俗谛事物,佛就不能被称为“遍知者”了。<BR>  因为世俗谛是诸法的一半,既然只认识一半而不认识另一半,怎能称“遍知者”呢?但佛是“遍知者”,这在大乘佛教中没有丝毫的异议。<BR>  既然承认佛是遍知者,就不能说佛不认识世俗谛;既然佛认识世俗谛,认识世俗谛的智见只能是有相的分别见而没有别的可能。<BR>  因此,必须承认佛有分别见,把佛菩萨的一切智见统统说成“无分别见”,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若逻辑上讲不通,怎能说它正确合理?<BR>  把佛教理论全部纳入合乎逻辑的理性轨道,这就是宗喀巴大师学派的特点。”</FONT></P><P><FONT color=#f70909>我不曉得這段話中所指的分別見是什麼意思,但乍看起來這個詞用得有點怪.</FONT></P><P><FONT color=#f70909>我想问的是。世俗菩提心是有分别还是无分别。</FONT></P><P><FONT color=#f70909>我知道你的意思,佛是没有分别见的,都是现量,如果随顺世俗,说有分别见,可不可以。</FONT></P></SPAN></TD></TR><TR vAlign=top><TD align=right colSpan=4></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4>吵者玩,接招。</TD></TR></TBODY></TABLE><HR color=#777777 SIZE=1 width="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1:32 , Processed in 0.03485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