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祈福

请介绍一下藏地的地藏菩萨法门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赞叹地藏王菩萨!
发表于 2010-4-15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光明有一篇論文是討論這個咒的
給各位參考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4-15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多识仁波切口传的

嗡 乞地噶巴 达仁 哄
发表于 2010-4-15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故乡 于 2009-3-18 19:50 发表
......西藏有地藏法门,地藏菩萨的咒语有个很长的,也有比较短的。没听说有格鲁巴的大德传过这个法门,............


上师(多识仁波切)说,在领受密集金刚灌顶时,就同时会有地藏菩萨的灌顶!

原帖由 故乡 于 2009-3-18 19:50 发表

西藏也有地藏经,不过指的是《地藏十轮经》。至于《地藏本愿》,西藏没有,祖师们也没说过,所以似乎没人念(受汉传影响的除外)。


上师(多识仁波切)也有说过。
发表于 2010-4-1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因为,密集不动金刚32尊中,有8大菩萨,自然含有地藏菩萨。
发表于 2010-4-16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汉地的同修,不要误会,不要随便说是伪经,只是说明了一个西藏没有此的情况,不能证明汉地的《地藏本愿经》是伪经。

[ 本帖最后由 笨小弟 于 2010-4-16 17:09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  汉地有的经  藏地的可能没有翻译   
藏地有的经  汉地的可能没有翻译
发表于 2010-4-1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鱼 于 2009-3-23 14:04 发表
称波称波怎m 称波。阿嘎卡称波。巴嘎Ra 称波。阿玛瓦Ra 称波。巴Ra 称波。巴资Ra 称波。阿如嘎称波。大r 马称波。萨帝瓦称波。萨帝那哈拉称波。布瓦如嘎夏瓦称波。俄巴夏玛称波。那亚那称波。巴r 甲萨马摩尼Ra 那称波 ...


和这个是一样的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4-18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闻藏文有一个百八名号经,里面有一个地藏菩萨施功德陀罗尼,哪位知道详情。
发表于 2010-4-1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地有的经  藏地的可能没有翻译   
藏地有的经  汉地的可能没有翻译

对头。问题在于,汉地有的经,而若藏地没有,则有两种可能:此经圣域本有,及此经圣域本无。
不管哪种情况,对此类经,若想从西藏的师父那里求得口传等,是不可能的。那退一步,从汉地师父那里求吧——但汉地似乎一向没有“口传”这回事,所以,传承来源就很值得考量了。
因而,从“法的来源清净”的角度,对这类经还是要审慎对待。
另外,换个角度,有清净不断的口传传承的经、论不去念、去读,反而在这类传承不能保证很清净不断的经、论上花费时间和精力,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暇满人身,“难得易失如空电”(见杰仁波切《菩提道次第摄颂》),时间应该花在哪里,值得思考。

当然,为了把这段话说得圆润一点,决定补上以下这一段:
汉地是有念某些藏地没有传承、而汉人坚定不移地认为是真经的经典的传统和习惯。
对此,格鲁巴弟子也不好说甚麽,不好轻易肯定或否定。
好,各人的抉择不同,不好强迫别人一定认为彼为真经或者伪经。
希望大家都能依止具德善知识,奉持清净无伪的圣典,愿出离心、菩提心和缘起正见速速在相续中生起。
发表于 2010-4-2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某些经典有疑,不仅在汉有藏无,就是汉传资料上溯唐宋,也不能无疑。比如本愿经,不见于唐经录实叉难陀译师名下的条目,宋朝才冒出来,明清因为“意识形态正确”——提倡孝道,才被大大弘开,自此疑窦就没人提了。

格鲁确实严格,别说这种,就是翻自印度的那些有部的论典,文本当毫无疑问,但传承没了,按“帕祖择法三原则”,恐怕也很难列进格鲁正法的门墙。所以,我有时候真是“佩服”正信,他秉持的所谓他视之的原则,遇事就无不打弯折扣。所以,我是不赞成拿“帕祖择法三原则”衡量他派,这根本就大大地行不通。

其实呢,如果汉传普遍流通奉持的经典,在藏传中有些也有翻译,经对勘后文本又出入不大的,比如《普门品》、《弥陀经》之类,符合上述条件的,找藏传有大藏传承的师父接一接传承,接下来在汉地普遍地传传,不费力而意义大,抵触小又无流弊,这些个汉传格鲁派的诸位上师也完全能做。

说实话,基础的工作没人干,个个到藏地学怎么回来给人灌顶,对汉地格鲁的未来未必是福音。
发表于 2010-4-21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穹拉仁波切2009年時給過「地藏十輪经」的口傳

“〈台中〉
※4/21(二)~4/24(五)
每日9:30~11:30「入行论广解」、「法华经」、「地藏经」口传,共4堂
地点:阿底峡佛学会/台中市北区东光路388号3楼 04-2236-9643”

http://bbs.gelupa.org/viewthread.php?tid=17733
发表于 2010-4-2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景宗 于 2010-4-21 04:35 发表
“〈台中〉
※4/21(二)~4/24(五)
每日9:30~11:30「入行论广解」、「法华经」、「地藏经」口传,共4堂
地点:阿底峡佛学会/台中市北区东光路388号3楼 04-2236-9643”

http://bbs.gelupa.org/viewthread.php?t ...


随喜随喜!

景宗师兄是懂藏语的吗?如果是,请教个问题:一般认为玄奘大师的译风偏于直译,忠于梵文原文;而罗什大师的译风偏于意译,和梵文原文的扣合度不高。照这点来看,《地藏十论经》的汉藏本的相应程度应该高,而《法华经》的汉藏本的相应程度是否就差一点?

十分高兴台湾地区的佛弟子能有福受此口传,如果有一天天台山能迎请藏传大德来传《法华经》,该是多么了得的非常盛事啊!梦想并期待中……

[ 本帖最后由 ZEN.C 于 2010-4-21 10:38 编辑 ]
发表于 2010-4-2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高兴台湾地区的佛弟子能有福受此口传,如果有一天天台山能迎请藏传大德来传《法华经》,该是多么了得的非常盛事啊!梦想并期待中……

同期待
发表于 2010-4-2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EN.C 于 2010-4-21 10:24 发表


随喜随喜!

景宗师兄是懂藏语的吗?如果是,请教个问题:一般认为玄奘大师的译风偏于直译,忠于梵文原文;而罗什大师的译风偏于意译,和梵文原文的扣合度不高。照这点来看,《地藏十论经》的汉藏本的相应程度 ...


我在學藏文(真的很差),但因一直幫譯師作編輯,所以對這個問題有較多了解。  我一直想專貼介紹一下這個問題,但恐怕篇幅長,一時作不到。 《法華經》無玄奘譯本,如我下面講到的,誦持鳩摩羅什法師譯本就非常好了。 至於將來怎樣,我們多作祈願吧。 《地藏十輪經》,據#17的論文,藏文是譯自玄奘三藏的譯本,所以漢藏譯本應當十分吻合。

玄奘大师的譯作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忠實於梵文而又能令人理解的漢文譯文(心經除外,較意譯), 在質量上完全可以和藏譯有一搏, 其他漢地譯師絕少有能作到這一點的。 我個人認爲玄奘法師的譯作堪稱完美。 如果拿玄奘譯本和藏譯對勘, 發現不同,則很大可能是所據梵文本有差別, 而不是誰錯了或意譯了。 先師胡(繼歐)老師曾拿一些玄奘及鳩摩羅什同本異譯佛經與藏譯詳細對勘過,如《稱讚凈土佛攝受經》(鳩摩羅什作《阿彌陀經》),老師對玄奘法師的譯作十分稱讚,說和藏文能對上(當然不是絕對的)。我也協助別人略略對勘過(當然不專業),也得出同樣結論。 總之玄奘確實是直譯,而且和西藏譯師一樣,有印度那爛陀的傳承,所以每每在創造譯例時和藏文譯例驚人吻合,而且極具匠心。 譯師、審稿的藏文教授和我多次爲此擊案叫絕!我更是多次激動不已。 (現在有人說玄奘法師學的是唯識,而西藏所傳是中觀,所以不能依玄奘譯本云云,則純屬無知妄論!) 舉個例子,玄奘法師所譯《能斷金剛經》有一句--“即以如是無數世界色像爲如極微聚”,“墨” 在臺灣1990年代單印的《大般若經》中被妄改爲“量”。 我請李勝海居士對勘了傳世梵文本和流通的藏文本, 發現1)此字梵文有兩意:a)粉末;2)黑色粉末; 2)藏文譯爲“黑色粉末”。 顯然“墨”是正確的翻譯,而且“墨”可能和“末”通假(此點未作進一步考證,僅供參考),如此則一字扣兩意,可謂匠心獨具。 說句題外話,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據說明不能光看著漢文就搞什么匯集本。 此類例子很多,以後我會找機會寫出。

其他新譯的譯師,在忠實於梵文方面,不空三藏是僅次於玄奘三藏的,但也還是有些距離。 至於舊譯(指玄奘三藏以前的翻譯), 鳩摩羅什法師絕對是意譯,但屬於很高明的意譯,讓你抓不出問題,風行水上,不留痕跡,和藏文不能一句一句對,更不能一字一字對,但可以一段一段(若干句)對,會發現意思能對上。象上面的“墨”,在羅什譯本中根本就沒法這么“摳”, 這種模糊加上文學上的美可能是爲了適應漢地古代士大夫的口味,也確實對佛教普及作出了極大貢獻。 但也正因爲簡略、模糊,漢地又長久沒有如印藏的講說傳承,加之漢文的演變, 舊譯經典晚近幾百年往往變成猜字謎的對象,可以被人想當然地胡亂解釋,甚至《金剛經》都被外道妄解爲丹書(《能斷金剛經》就不大可能有這種空子鉆)。 如果想準確理解鳩摩羅什法師譯本的意思,最好對梵藏文,或簡便些,對玄奘法師的同本異譯。 如果西藏法師講說一部經論,聽眾拿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 尤其是串珠釋時,可能很費勁,要是只講大意還好些。

玄奘法師的譯作精確、翔實,不那么“美”、“上口”,所以自問世之日就一直不流行(心經除外,但心經很不玄奘,所以幸免)。 但在今天,如果對照藏文講說,就會有極大優勢。我想玄奘三藏的譯作也許是留給從法尊法師以來漢地有志於重新遵循那爛陀傳統的佛子們的最勝伏藏。 在今天,受過現代教育、習慣於精確而非談玄說妙的華人學修藏傳佛教,尤其是甘丹宗,如果依止玄奘三藏的新譯和新譯譯例,定會事半功倍。如此玄奘三藏苦心孤詣、千古絕唱,就終有回響了,他老人家也必在喜足天紹勝位尊前含笑俯觀我們。


我非常讚同您說的---“如果汉传普遍流通奉持的经典,在藏传中有,些也有翻译,经对勘后文本又出入不大的,比如《普门品》、《弥陀经》之类,符合上述条件的,找藏传有大藏传承的师父接一接传承,接下来在汉地普遍地传传,不费力而意义大,抵触小又无流弊,这些个汉传格鲁派的诸位上师也完全能做”, 也衷心祈願--"有一天天台山能迎请藏传大德来传《法华经》" !

[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0-4-21 13:1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2-17 07:11 , Processed in 0.03786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