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云水堂主

关于师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6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能看文生意:



“非师永不归依余”
“除此具恩师外别无有”
“浊世唯一怙主”
“愿我乘此善,速得X尊境,一切众无余,悉证X尊地”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有大辩一场

我非比丘,现为沙弥。
我确实不想翻译。原因文法学习不佳。
可自误而不可误人!
藏文是Sambhota 1.0
发表于 2009-3-1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贴主题虽然说得是“师资问题”,但内容主要在澄清白衣上师与传法的一些混淆。
对于一些公认的大牌“白衣”上师,并不适用楼主所贴的基本点。
对于自己认可的白衣上师(非登地),也要注意礼数不能过渡。
“若時對彼呈供養”,这里面的“时”不是是否是 “时时”,经常的意思?劳烦楼主解释一下。
发表于 2009-3-16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不能忘文生义,并非文字不可靠的意思。非要找寻师傅讲解的才算是真解。
主要还是因为,文辞的表达要求(字数,对仗等),作者,读者的文学水平,专业知识限制等。所以才需要更为啰嗦的讲解。
如果所读文字对读者水平相当,文字还是可靠的。正如大师所说,依靠深入经藏成就的始终是远远多于狭隘意义上的仅仅依赖上师成就者。
发表于 2009-3-1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character outlines, character sets, scripts

为了努力学习做人要厚道,说话尽力要客气. 偶就只说一句: "学过英文"的同学可以尝试把下面关于"翻译"的几段话翻译一下(提供的link有N多段难懂的文字).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late
...

Misconceptions

Newcomers to translation sometimes proceed as if translation were an exact science — as if consistent, one-to-one correlations existed between the words and phrase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rendering translations fixed and identically reproducible, much as in cryptography. Such novices may assume that all that is needed to translate a text is to "encode" and "decode" equivalent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using a translation dictionary as the "codebook."[5]

On the contrary, such a fixed relationship would only exist were a new language synthesized and simultaneously matched to a pre-existing language's scopes of meaning, etymologies, and lexical ecological niches. [6] If the new language were subsequently to take on a life apart from such cryptographic use, each word would spontaneously begin to assume new shades of meaning and cast off previous associations, thereby vitiating any such artificial synchronization. Henceforth translation would require the discipline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Another common misconception is that anyone who can speak a second language will make a good translator. In the translation community,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best translations are produced by persons who are translating into their own native languages,[7] as it is rare for someone who has learned a second language to have total fluency in that language. A good translator understands the source language well, has specific experience in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text, and is a good writer in the target language. Moreover, he is not only bilingual but bicultural.

It has been debated whether translation is art or craft. Literary translators, such as Gregory Rabassa in If This Be Treason, argue that translation is an art – a teachable one. Other translators, mostly technical, commercial, and legal, regard their métier as a craft – again, a teachable one, subject to linguistic analysis, that benefits from academic study.

As with other human activiti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rt and craft may be largely a matter of degree.[8] Even a document which appears simple, e.g. a product brochure, requires a certain level of linguistic skill that goes beyond mere technical terminology. Any material used for marketing purposes reflects on the company that produces the product and the brochure. The best translations are obtained through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good technical-terminology skills and good writing skills.

Translation has served as a writing school for many prominent writers. Translators, including monks who spread Buddhist texts in East Asia and the early modern European translators of the Bible, in the course of their work have shaped the very languages into which they have translated. They have acted as bridges for conveying knowledge and ideas between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 Along with ideas, they have imported, into their own languages, loanwords and calques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dioms and vocabulary from the source languages.

PS: What the Hell is the "Font,typeface,scripts,font styles,character sets, character outlines, glyphs, scalable outlines "
发表于 2009-3-1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 19# 的帖子

您的“依靠深入经藏成就的始终是远远多于狭隘意义上的仅仅依赖上师成就者。”

您是不是说这个意思呢:依靠拥有“经律论教”功德而得到“戒定慧证”功德的成就者 始终是 远远多于 非此意义的仅仅依赖上师成就(“戒定慧证”功德)者 ?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時對彼呈供養”,这里面的“时”不是是否是 “时时”,经常的意思?劳烦楼主解释一下。
——当时。

承认佛是真实语,这个是四大派应该共许的吧?

[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2009-3-18 15:4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料之中

冬雪儿把问题放在藏人文化社区去“点火、放炮”。
对于“辩论”,我目前个人认为会变成胡搅蛮缠,乃至升级为谩骂。因为国人大部分不懂辩论规则,缺乏理性。
至于“翻译”,藏人文化社区上的大部分人都已经认为:冬雪儿会出示原文,并且翻译。“ 赞叹、随喜一位师兄如此说:”——显然并非发问人冬雪儿。当然我在格鲁社区发表的相关文字资料,不过是鸡毛。希望某些人不要拿来当令箭。

其实问题很简单,如果一定认为言语有错,问题根本即在口语的不严密性
先说“不能”,后说“如果是,就要如何条件……”——先否定,而承认。如果放在辩论场和著述时,确实就是漏洞。但作为一般家常话般的“解说”,也是难免的。本来国人在逻辑和理性上就不发达。其次,负责编辑文字的也有责任。
希望大家就此休息。把精力放在更多、更重要的难题上,花工夫解决。

    安。
发表于 2009-3-1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人文化网上的我倒没怎麽注意看过。那里的争论我也从不参与。

根据上善大姐的话,还有我理解的甘丹山派的规矩,经论、教授(讲解、导引等)都是必需的。有“教授”而无经论依据,则非日窝格鲁巴清净传承;有经论,然而却无相关口传、讲解教授,经论的意思会被误解(后果可以更严重,不多说了)。

响应堂主的话,不再关注这问题。
发表于 2009-3-18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其实根本没有啥值得大辩论的。整个起源,就是敏公说过方圆多少公里内如果有比丘,白衣师父传法就不恰当。然后有人质疑依据及理解,云主提供了出处。现在我们看云主提供的出处,一条条研究:

彼十真實全知者,比丘三類中最勝,名沙彌者居中等,彼等在家為最末

回应:
这点从来没有异议,对不对?《事师50颂》也是那么说的,比丘作为金刚师父,比同等其他条件的沙彌金刚师父和白衣金刚师父为优胜。
这里没有涉及白衣金刚师父能不能在什么地方传法,所以和敏公开示无关,没有矛盾,也没有关系,对不对?所以,这段不是争议所在,可以不理。

此在家金剛持與出家金剛持甚有差別,更言比丘金剛持增勝。

回应:
这点从来没有异议,对不对?《事师50颂》也是那么说的,比丘作为金刚师父,比同等其他条件的沙彌金刚师父和白衣金刚师父为优胜。
这里没有涉及白衣金刚师父能不能在什么地方传法,所以和敏公开示无关,没有矛盾,也没有关系,对不对?所以,这段不是争议所在,可以不理。


寺祠等行勝住類,出家僧人常行事,三類如若居一處,在家白衣不作為。


回应:
这点从来没有异议,对不对?
比丘、沙弥、居士如果‘居一處’,这些本来就是和尚的工作范围,所以理所当然就该和尚主导负责,这个很合理。
配合祈竹活佛说的他外公案例,也是如此。他外公会出席他历代作为法台的寺院的法会,但很低调,这是因为他这一世的身份不是比丘,所以尊重寺院比丘传统。
这里没有涉及白衣金刚师父能不能在什么地方传法,所以和敏公开示无关,没有矛盾,也没有关系,对不对?所以,这段不是争议所在,可以不理。

居家闍黎非登地,若時對彼呈供養,時則於佛陀與法,及僧伽諸轉無敬。


回应:
这点应该说也是没有太大异议的空间的。
如果按堂主解释,‘时’作为‘当时’来解释,那么,按我的理解,全话就是说,在三者同处的场合,对还在普通境界的居士金刚师父呈供養,就会多少有点违背传统佛教以三宝(特别是僧宝)为尊的原来健康状态。这里必须说明,普通境界的居士金刚师父,虽然对你个人来说是佛,可是广义来说,普通境界的居士金刚师父就是凡夫而不是僧宝,可是普通境界的比丘僧团,哪怕他们每个人分开来说都是凡夫,整体来说他们就是僧宝。所以,佛教以僧宝为尊,这很容易理解,应该没有太大的异议空间吧?


所以,最后,只剩下‘在家除非登地人,灌頂國師不應為’这条可能会有争议,但我们不懂原文,又没听过这句的讲解,恐怕辩论没有很大意义。会不会是指不能当国师?如果是作那样的解释,还是很合理的。对整体佛教来说,那个是个代表性的头衔,健康发展来说,当然应该比丘来担当,但这不妨碍你个人和有资格的普通白衣金刚师学习嘛,除非你恰巧是国王。


所以,实际上,我看来,前面的所有段落,基本上都没说方圆多少公里内如果有比丘,普通白衣师父传法就不恰当。而按照祈活佛说明,如果比丘和白衣‘居一處’,而那白衣不是特殊那几位,那么确实必须和寺院打招呼。他没有说‘不能’,他说的是传统是如果居一處就必须打招呼,譬如他外公在村落里就爱干吗干吗,在寺院里传法才必须打招呼。所以,这点如果假设正确,那么和敏公的解释不是距离很大。
经文版本 - 若居一處。。。不应为
活佛解释 - 若居一處,必须打招呼得到许可同意才可以进行,不能爱干吗干吗
敏公解释 - 方圆X公里,就是不能
大家看看,距离不是那么远嘛!


发表于 2009-3-19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至尊恩师贺公生平简介》

      “一九九四年,公又到康定南无寺古旭大吉尊前受十三尊大威德金刚灌顶。后应康定学人祈请,并经
古旭达吉开许
,在南无寺传授菩提心修法,在康区传授大威德生圆二次第。”

人物:大吉仁波切,贺老
地点:南无寺
发表于 2009-3-19 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的源头,来自敏公的一段开示,而主要的争议是这段:

我們查閱了克珠傑仁波卿的一篇法語,內容說:我們格魯教派,上師不能是在家的。其它的教派,我們不了解,我們說格魯教派內,嚴格要求的話,上師決定是比丘;在家的上師,白衣上師是不允許的。那麼,白衣上師有沒有?也有。怎麼樣的人,才可以做白衣上師呢?登地以上。就是說初地以上的人,纔可以做白衣上師。那就是說,沒有登地的人,在家的,在格魯派裏是不能稱上師的。即使是登地以上的白衣上師,在一百里以內,有比丘上師的,他就不能攝受弟子,也不能說法,要讓比丘上師。在一百里之內沒有比丘上師,他纔可以出來。格魯教派一貫贊嘆出家身——主要為比丘,所以是這麼的嚴格。現在的白衣上師很多,如果是其它教派的,我們就沒有什麼說的,這是其它教派,有他們自己的規定。而在我們格魯教派,有格魯的比丘上師,而一百里內同時出現白衣上師,是不允許的!這點,在宗喀巴大師三父子文集裏面明言規定,不允許這麼做

然后,一个叫雪冬儿的朋友质疑,并贴在藏人文化论坛里了,惹来很多骂声。显然,雪冬儿的师父是位白衣师父。显然,骂他的人很多出于护卫敏公的心理。我今天大概看了看,老实说,我没有觉得雪冬儿有什么大错,而反对他的人似乎也没提出什么大道理来,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的道理可言。

我很尊重敏公,但我不是敏公弟子,我也不认识雪冬儿,我也没有任何在家师父,所以对我个人来说我是没有什么可捍卫的,也不是‘受害者’,所以此事对我来说,只有道理,没有个人门户之见的利害关系。也许,正因为这样,我说说我的看法,起码可能会比较客观(起码我自己那么认为)。由于涉及敏公,很多人可能不敢说话,而且大家可能认为反正自己没有在家师父,犯不着惹这浑水。可是,正如老外说的‘天使都不敢去的地方,傻瓜却冲着直进’,大家就当我是个傻X好了。
雪冬儿的师父是在家的(虽然他没有说过,可是这很明显吧我觉得),换言之,敏公这段开示直接就是在说他的师父不靠谱嘛!那么,他出来捍卫师父的合法性,有什么错?我老实说只是随便看了看那很多页的内容,他似乎也没有谩骂啊(我承认,这也可能是我没看详细)。如果换了是你的师父被说不合法,我们将心比心,我们难道不会出来捍卫吗?所以,如果因此把他视为混蛋,会是很混蛋的。事情也不是他挑起来的嘛。是别人先贴出来得的,然后他质疑,就开始有人说那是‘内部开示’,所以不必要解释。我觉得这个解释很勉强。如果我说你师父是混蛋,你问我讨说法,我不解释而只是回答‘那是我师父内部开示而已啦!’,你说行不行?你自己问着良心回答嘛!现在是很多人都无法解释,却反而说雪冬儿是个混蛋,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啊?他不过是在合理地辩论,不是挑事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受害者’,而大部分人的处理方法就是采取一个人吐一口口水的方法试图把他淹死。如果说这就是格鲁的作风,那么我很羞与为伍。再说,哪怕他师父不是在家的,佛教本来就是讲道理的嘛,格鲁本来就是讲道理的嘛,他绝对有权出来质疑,大家辩个明白啊。可是讽刺的是,没有什么人直接敢接话,来来去去都是在绕圈子躲开话题。
从护卫敏公的弟子来说,捍卫自己的师父很能理解,可是你也得理解别人啊。己所不欲无施与人嘛。既然有此论点了,只好进行辩论,大家讲道理呗。怎么就能把对方视为混蛋呢?我们捍卫自己的师父就可以,别人就不可以了吗?这是什么道理啊?

敏公论点,主要以下几条是争议点:
1.“格魯教派上師不能是在家的。。。上師決定是比丘
2.“沒有登地的在人不能稱上師
3.“即使是登地以上。。。在一百里以內有比丘上師的。。。不能攝受弟子。。。不能說法
4.以上三点出自“克珠傑仁波卿的一篇法語

有关4-
由于敏公没有给出原文,而雪冬儿、我都不懂西藏文,实际上也无从辩论。事实上,敏公似乎也没听说很精通藏文。这样说毫无不尊敬,不很懂就是不很懂,没有啥大不了的。在没有原出处,也无法自己看全部克主杰著作的情况下,如果敏公、雪冬儿、我来辩论,是很不靠谱的,好比三个不懂中文,也没有看过英文版《红楼梦》的老外在辩论贾宝玉是不是有点同性恋倾向那么不能作准。可是,既然没有出处,而云水堂主给了翻译引文,我们只能假设堂主的引文就是相关段落,也假设堂主的翻译准确,而进行讨论,否则根本没法讨论嘛,对不对?所以,以下建立于堂主引文作为敏公所指依据的假设下进行。
顺带一说,堂主所引的克主杰著作段落,基本上是狭义指密法的上师,而不是指一切的上师。

有关1- “格魯教派,上師不能是在家的。。。上師決定是比丘”
从堂主引文来说,原文根本没有那样说过。而且,如果格鲁不可以有在家师父,克主杰引“彼十真實全知者。。。在家為最末”、“在家金剛持與出家金剛持甚有差別,更言比丘金剛持增勝”会变得毫无意义,显得很傻。
从格鲁很重视的《事师
50颂》来说,也没有说上師必须是比丘,只有说在相等的其他条件下,以出家金刚上师为胜。其实这句话,也已经清楚说明了金刚上师可以不是比丘嘛!它还详细说明了尊敬在家金刚上师的须知,这再次说明了金刚上师可以既是合格而却不是比丘。
从实际传统来说,也不是如此。远的不说,就随便数近、现代的来说,上一个班禅喇嘛、现在的哲布尊丹巴、现在的嘉木样活佛,哪位不是格鲁的公认的名列最高领袖里的格鲁权威?其中又有哪位是比丘了?其他例子还很多,譬如多识活佛,还有很出名的格勒活佛,还有更出名的第墨活佛(格勒活佛之父)。。。
从敏公自己的开示来说,敏公自己也承认“白衣上師有沒有?也有”。
顺带一说,格鲁的开山者宗大师,在他收阿旺扎巴为徒的时候,似乎当时宗大师仍然还只是沙弥身份。如果承认“格魯上師決定是比丘”之说,那么我们就必须质问宗大师为何违反了格魯的规矩!
,“格魯上師決定是比丘”之说,似乎无法成立。

有关2- 沒有登地的在人不能稱上師
从堂主引文来说,原文也还是根本没有那样说过。
从实际传统来说,也不是如此。上一个班禅喇嘛、现在的哲布尊丹巴、现在的嘉木样活佛,他们中有哪一位曾经承认或暗示或默认过登了地?可是他们明显称上师、给灌顶啊,而且给很多很多灌顶啊,而且他们给的灌顶在格鲁里被视为是很有代表性的啊,而且格鲁教派里全部人都争相参加啊。如果要承认“沒有登地的在人不能稱上師”之说,那么我们必须承认格鲁教派里全部人都违反了格鲁规矩,也就是说,格鲁教派里全部人其实都不格鲁!
所以,“沒有登地的在人不能稱上師”之说,也似乎无法成立。

有关3- 即使登地一百里以內有比丘上師,在家的不能攝受弟子或說法”
从堂主引文来说,原文也还是根本没有那样说过。它顶多只不过是在说“在有和尚在场的时候,寺院开光等等和尚的工作范围,轮不到在家师父来做”(寺祠等行勝住類,出家僧人常行事,三類如若居一處,在家白衣不作為)。
从实际传统来说,也不是如此。上一个班禅喇嘛、现在的哲布尊丹巴、现在的嘉木样活佛,他们常常在有比丘上師一百里以內攝受弟子,而且范围内很多比丘,而且摄受的弟子很多,而且摄受的弟子里有很多比丘。事实上,哲布尊丹巴是观音尊者的邻居,别说一百里了,那只是10分钟的脚程而已,还有格鲁的最高权威甘丹墀巴法王,也常常在附近,可是哲布尊丹巴几乎每天都在给灌顶,而且很多灌顶还是观音尊者亲自委托他进行的,就在尊者10分钟脚程以内范围进行,甚至在观音尊者自己的居所内进行。如果我们承认“即使登地一百里以內有比丘上師,在家的不能攝受弟子或說法”,那么我们就得承认上一个班禅喇嘛、现在的哲布尊丹巴、现在的嘉木样活佛、观音尊者、格鲁的最高权威甘丹墀巴法王他们全部都没有格鲁规矩,所以他们全部不格鲁!
所以,“即使登地一百里以內有比丘上師,在家的不能攝受弟子或說法”之说,似乎仍然还是无法成立。

那么,是不是就是说敏公有错呢?
首先,敏公的依据是不是堂主引文,这段没有完全确立。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必须从实际依据讨论,然而,哪怕换了依据,我上述的很大部分仍然还是成立的论点嘛!
第二,我们在就一点上讨论。哪怕敏公在此点上错误,也没有说“敏公是错误的!”。“敏公在此点上理解可能有误”,对比全盘的“敏公是错误的!”此句,明显不等同嘛!

弟子维护师父没错,弟子视师为佛也是正确的,可是如果有错误,我们没道理假装它不存在,或者非要指鹿为马。看出某点上有误,不必然就是观师过失、对师生邪见,除非你对敬师的观念和信心的理解有错。看到师父作为‘人’在某点上有理解误区,和‘视师为佛’及信心之间,根本不存在必然的矛盾性。我也视师为佛,可是我到点就做饭给作为‘人’的他吃,而不是对他烧几根香就算了,对不对?我不认为我比论坛任何一个人的视师差了。可是,我很愿意承认师父有时有错。我师父对电脑、互联网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他曾经一直以为电脑是个会自己思考、什么都懂的奇怪东西。有时候我去网上查点东西,查到后,活佛会感叹说“它还真是啥都懂啊!”我就常常和他解释互联网,也偶然开玩笑地嘲笑一下。如果你指出我师父的错误理解,我不会不高兴,也不会死活不承认,也不会认为你在侮辱我师父,我会很乐意地承认,而这对我的‘视师为佛’及信心不产生矛盾。世界之大,经典如海,怎么可能全部都懂?有点误解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相反地,明明可能错误却假装没有而又不愿意面对,这才是讽刺的,特别是在格鲁派里面。
世界很知名的索巴活佛,他也是我师父。可能是因为他也同时翻译很多东西,而他知道我也是翻译东西的,所以有一次,他就主动对我说他的一些翻译上的‘糗事’。他说,在翻译帕活佛的著作《心匙》的时候,有一句“尸身虽以锦衣裹”,他觉得不靠谱,尸体又怎么可能‘以锦衣裹’呢?所以他认为自己理解有误,就很想当然地自己判断‘锦衣’是另外一个意思,而不是‘锦衣’的意思,就这样翻译了。后来,很久以后,他想起来,问了一个老师父。老师父说,那是针对活佛、高僧等的描述,活佛的尸体是以锦衣包裹的嘛。这样,索巴活佛才知道以前自己很洋洋得意的想当然其实是错的离谱了。还有另外一句“喉咙频发唏嘘声”,‘唏嘘’在藏文原文里,如果我没记错,原文是‘sor sor’,活佛彻底不明白什么‘sor sor’,完全摸不着脑袋,所以以为是另外一个意思。后来,他才知道,实际上‘sor sor’只是类似我们的‘呃。。。呃。。。’的意思,就是类似死者临死前的呻吟的形容而已,不是具体一个什么词,所以,他在知道后,就觉得以前自己很傻很天真。活佛就很开心很没什么地自己主动承认并嘲笑自己嘛!没啥大不了的事!
再来一个八卦:在很久很久以前,可能是在印度的初期,有某次,很多大学者、大喇嘛、权威都在场,好像是DL尊者内部开示,基本上只有派内老大级别的才能出席,而且基本上全部老大级别的也都在场了。我们可以那么说,如果那次房子塌下来了,我们格鲁就可以说几乎可以关门了,因为大部分学者级别的都一起在那里、一起在房子里。论坛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上很出名的耶喜喇嘛,对不对?他虽然很出名,可是他却从来没有作为格西毕业,也从小不以学问见称,而且故事的当时,他也只是个很普通的和尚学生,还没成名,当时他好像是恰巧被林活佛还是哪位大师带去的,反正他当时就只是呆一边、蹲在墙角那种级别而已。DL尊者在开示到某点上的时候,有一个词他不明白,认为是难处。他就问在场的所有学者有何高见(大家看,他是领袖,但不也大方承认有东西他不懂的吗?这有啥大不了的呢?)。在场很多学者。我判断,当时的第97任甘丹法王林活佛,和赤江活佛,应该都在场(记忆中听说如此),还有很多其他大学者、老师父,都是DL尊者的长辈级别的。他们都是坐前面的嘛。他们看了一下原文,传来传去,台下一片死寂,间插偶然的低声讨论的呢喃。尊者问,不可能吧,这么多学者都在,竟然没人知道吗?然后他逼某几位说话。长老们都说‘嗯。。。这个。。。这个。。。以前没发现。。。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以前读没发现这个疑点呢。。。以前读的很顺的嘛。。。这个。。。。我觉得。。。会不会是解作XX的意思呢。。。不对不对,这样解释也还是说不通。。。’,别的学者,有的引经据典,这个喇嘛是这样说的,那位祖师又是怎么怎么说得过去。。。反正连回答者自己都对自己的回答都没底气,大家也很不满足,无法有比较说得过去的解释,所以无法结论。过了很久很久以后,在大师们都冒汗觉得很汗颜,几乎要把这个列为格鲁十大疑难之一的时候,后排有个喇嘛举手。他就是耶喜喇嘛。刚才说过,他的辈分低,没有啥地位(哪怕后来他很出名,在派内也仍然不是以学问著称的,而是因为事业和贡献出名),根本轮不到他举手。在一般情况下,他这级别的根本没资格发言。他自己也不会敢举手,大家也不会把他当回事。正常情况下,长老们可能会说‘大人在说话,你小孩插什么嘴?’,或者会说‘去去去,快去,快呆一边去’(这句话用梵文来说,就是‘揭蒂揭蒂波罗揭蒂。。。’,不信你自己去查查看!),可是在这个时候,虽然大家还是很惊讶他会举手,但反正很冷场很没劲大家很沮丧,也就看看他能说出什么来。耶喜喇嘛也知道如果平时这样做很失态,可是他实在忍不住发言,所以他很结结巴巴、很紧张地说‘呃。。。。小的觉得。。。会不会。。。会不会是印错了一个字。。。。如果。。。如果假设它就是这个部首印错了,它就不是XX而是YY了。。。。如果我们把它读作YY。。。好像就很合理了。。。会不会是书本印错了?。。。’,大家本来都没用心听他的话,然后大家一看,突然全部都安静下来了,然后突然同时间爆发欢呼声,全体长老、学者、大师们哄堂大笑、如释重负,‘哈!果然如此!果然如此!怎么我们这么傻?’这其实根本不是什么难题,就是印错了一个词,大家没有想到那边去,类似盲点那样,其实看前文后理它很明显应该就是某个字,而只是刻板部首刻错了,变成另外一个结合前文后理就无法联上意思的莫名其妙的另外一个词而已。然后尊者笑说“今天我们所有的大学者,竟然集体被一个普通学僧刮了一巴掌啊!”格鲁的最高学者们,不也是这样吗?错就是错了,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嘛!这个事情,也就是成为一个美谈、轶事而已,没有人假装大师们全知,也没有假装他们没错或者永远不会错,而这件事也不会影响他们学者、大师的地位啊。
我要说的是,大师们也好,师父也好,也有可能有错,然而在健康的心态上,承认师父出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根本没必要那么敏感,别人按道理辩论我们就视他为仇人、十恶不赦那样。完全没必要那样!
再说,敏公当时确实是作为内部说话,也不是著书立说,言语不很严谨,这也很正常。当时说话可能针对当时情况,为了强调僧团作为主导,而说话不很严谨。这完全能理解。可是完全没必要假装不存在。
哪怕只在这一点上,这里并不是说敏公错误,我不是这个意思,可是起码辩论你也得拿东西出来讨论啊。雪冬儿的论点,大家也都可以正面还击啊。辩论是欢迎的。可是,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宗派主义、山头主义、诽谤圣人。格鲁就是讲道理的。在辩经场上,活佛不也得下场辩论吗?那岂不是对方都在诽谤圣者?哪怕最后就证明敏公在这点上有因为强调或因为当时情况而话说得不尽严谨,那么也就是他的众多恩德、贡献和众多完全正确、格鲁的开示里的一点小的不严谨之处而已,能有多大的事啊?我最近在整理我师父的《利器之轮》录音带,发现他整段漏了没有解释的情况都有呢!漏了就漏了,改天补上就是了,能有多严重呢?如果我为了捍卫,明明漏了,我却说没有漏,这是有密意,或者胡乱扯什么道理,或者你来好奇问问我就骂你侮辱我师父,这才严重,因为这明显显示出,我很不格鲁,也很不佛教,我甚至连个尊重正视客观事实的勇气都没有。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没必要过度神化自己的师父。哪怕他们确实偶然出错,这很正常。别人指出,也很合理。根本不必那么敏感,一碰就发疯,要把对方杀了,完全没有理性,没有道理可言。这样的行为,根本不叫视师为佛,也不是信心,甚至不能说为是在捍卫自己的师父,而且恰恰相反,这正好反映出我们对自己的师父多么地缺乏信心啊!最后,我们必须自己问自己,到底我是在捍卫师父、真理,还是在捍卫我们自己对自己师父的脆弱的信心?


发表于 2009-3-19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3-1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1.敏公引文和堂主引文是一或异?
2.何故此地无银三百两?
3.诸传法白衣大德说:我非登地,我是登地?
4.嘎代 嘎代 哈
发表于 2009-3-1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个白衣初地菩萨上师,和一个凡夫比丘上师在跟前,我们会选择哪个上师作为依止呢?我想应该很明显。从三宝教义来说,哪怕是居士,如果是初地菩萨,是僧宝,是比丘都应该皈依的,不是吗?当然,我们无法判断谁是初地谁是凡夫,所以时轮续才说比丘师父为增胜嘛!如果明确知道白衣是初地,比丘师父是凡夫,反而说以凡夫比丘比初地菩萨增胜,那么我宁肯远离这样的教派。
上善兄说的非常好。有时候只是弟子信心脆弱,无法忍受自己上师有一点错误。因为如果那样,他们的信心会动荡不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17:52 , Processed in 0.03724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