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奧斯卡

2009年寶島 尊貴的 蔣孜曲傑 日宗仁波切開示暨灌頂法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貼:

兜率百尊、無緣悲心讚 蔣孜曲傑仁波切教授

98年3月18日 台北  如性法師中文翻譯


    在說法之前,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而在內心當中,生起一顆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類。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兜率百尊》的講說教授。

     首先我們在這個地方簡單的為各位介紹,宗大師所傳下來的這個教法,簡單的來分它的傳承,最主要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講說的這方面的傳承,另外一方面是口傳的這種教授,這是最主要的兩種傳承方式。

    首先在仁波切所用的法本當中,一開始有提到皈依發心的偈頌,前面這兩句是提到了,要生起大乘的不共皈依,後面這兩句是提到了要生起殊勝的菩提心。

接下來就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今天所要為各位傳授的《兜率百尊》的內容。首先在第一個偈頌當中有提到:

1、兜率百尊怙主之心中,極白如新乳般白雲頂,

法王遍智洛桑札巴尊,與二法子祈降臨此處。

第一個偈頌當中談到的內涵,是迎請宗大師父子三尊來到我們的面前。那迎請的方式,首先是提到了兜率內院,彌勒菩薩他安住在兜率內院當中。那兜率天它的位置,是在南贍部洲的北方,以欲界天來算的話,它算是欲界天當中的其中一個層次。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先觀想,在兜率天的內院裡面,安住著彌勒菩薩。在賢劫的千佛裡,如果賢劫千佛要來到人世間為眾生們宣說佛法,他們一開始所示現的面貌,都是會投生在兜率內院當中,成為兜率內院當中的國王。那以我們的導師釋迦世尊而言,釋迦世尊來到這個人世間,為眾生宣說佛法的同時,這個時候他就將王位交給了彌勒菩薩,所以現今安住在兜率內院當中的國王是彌勒菩薩。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觀想在彌勒菩薩的心尖,然後湧現出顏色潔白猶如新乳般的白雲,並且在白雲的頂端安住著法王,以及他的兩位心子,也就是克主杰以及賈曹杰這兩位心子。

在第一個偈頌當中的第一句話有提到「兜率百尊」,這當中的「百尊」指的並不是說,在兜率內院當中只有一百尊天人,並不是這個意思。這當中的百尊代表的是,在兜率內院當中有相當多的天人安住在那個地方。甚至有另外一種說法,賢劫千佛所化現的這些化身,他都會安住在兜率內院當中。那我們都知道在賢劫千佛當中,有一尊佛就是宗大師即將成道的那一尊佛,所以宗大師他的化現也在兜率內院裡面。《兜率百尊》怙主,這當中的怙主指的就是彌勒菩薩,從彌勒菩薩的心尖,放出了如同新乳般的白雲,這個白雲可以觀想它是放射出三道不同的白雲。那中間的這道白雲上面,所頂戴的法座是較高的,在這座法座上面安住著宗大師。在大師的右手邊以及左手邊他的法座稍微略低,在右手邊有心子賈曹杰尊者,在大師的左手邊有另外一位心子克主杰尊者。

這個時候如果想要做觀想的話,我們必須要觀想在面前的虛空當中,從兜率內院的彌勒菩薩的心尖,放出了三道的白雲,中間的這道白雲在他的鼻端有一個較高的法座,這個法座是由獅子所頂戴的蓮花月輪的寶座。在這個蓮花月輪的寶座上,就安住著宗大師,他的法座是比心子的法座要稍微的來得高。那另外從心尖放射出二朵不同的雲彩,這兩朵的雲彩在它的鼻端,也就是最前面的位置上,也有兩個法座,但是它的法座略低,安住著兩位心子。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要觀想的話,我們必須要觀想這些雲彩都是出自於彌勒菩薩的心尖,從彌勒菩薩的心尖往前放射,觀想的時候必須要觀想是在我們面前的虛空當中。

在第一個偈頌當中最後有提到,「與二法子祈降臨此處」,這個時候我們就是要誠心的,祈請宗大師父子三尊來到我們的面前。接下來下一個偈頌,接下來的偈頌是配合著七支來做介紹。平常我們提到七支的時候,第一支是談到了禮敬支。但是在《兜率百尊》當中裡面,提到七支的時候,第一支是提到了祈請住世支。為什麼要先提到祈請住世支呢?因為我們都知道,佛陀的聖教是否能夠長住於世間,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在於上師們是否能夠長久住世,因此上師的住世,對於佛陀的聖教,是否能夠長留於世間,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所以這個地方首先先提到了祈請住世。那在正文裡面提到了:

2、面前虛空獅座蓮月上,至尊上師歡喜具笑顏,

我心至信殊勝妙福田,為揚聖教祈請住百劫。

    首先我們必須要觀想在面前的虛空當中,有三個法座。這三個法座同時都是被獅子所頂戴的,並且在法座的上方有蓮花以及月輪。「至尊上師」而中間的法座上面,也就是宗大師他面帶笑容,歡喜的安住在法座上。並且他身穿法衣,左右手都交叉於心尖。這個時候在他的右方有智慧的寶劍,在他的左方有經函。這時候我們所觀想的宗大師,他是面帶著微笑,然後安住在法座上。接下來在大師的右邊,他是安住著賈曹杰尊者。賈曹杰尊者他手持說法印,並且他面露安詳的這種面貌,以一種非常恭敬的態度,安住在大師的右手邊。接下來在大師的左手邊,安住的是克主杰尊者。克主杰尊者他所呈現出來的面貌,是略帶憤怒的莊嚴相。為什麼克主杰,他所現出來的面貌,是略帶憤怒的這種莊嚴相呢?是因為如果有其他的人,對於大師所宣說的佛法,不理解或者是刻意的誹謗,或者是他們生起邪見的話,那克主杰尊者這個時候,都會透由不同的正理去反駁他的緣故,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觀想克主杰尊者的時候,會特別的觀想出略帶憤怒的這種莊嚴相。這時我們就必須要觀想,宗大師父子三尊他是安住在我們的前方,是面帶笑容,並且以非常歡喜的這種姿態安住在法座上。

    並且我們在觀想宗大師父子三尊的同時,我們要觀想他們的頂門,都戴上大班智達的黃色的法帽。為什麼大師們他們所帶的帽子,要呈現出這樣的形狀,以及這樣的顏色呢?其實這是有它代表的含義在的。之所以以黃色的這種顏色呈現出來,它所代表的意趣是希望說,我們藉由修學宗大師的教法,能夠讓我們內心當中的智慧不斷的增廣,所以它呈現出來的是黃色的。那在帽子的頂端,呈現出尖的這種狀態,是因為希望我們所生起的智慧,它在分辨一切萬法的同時,我們內心當中的智慧,就有如寶劍般的尖銳,它能夠很清楚的就了知到說,中觀應成的正見,也就是諸法最究竟的本質為何?而在內心當中生起不共的正見。透由生起不共的正見,能夠駁斥其他的宗義,或者是外道所提出來的謬論。

當我們觀想了宗大師父子三尊,安住在我們面前的虛空當中時,這時候就提到了,「我心至信殊勝妙福田」,宗大師父子三尊,實際上是讓我們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最好的福田,因此今天在殊勝的妙褔田面前,至誠的憶念「為揚聖教祈請住百劫」,為了讓聖教能夠弘揚於世間,祈請上師們能夠長久住世。

之前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了第二個偈頌,它是七支當中的祈請住世支。接下來下一個偈頌,這個偈頌所談到的內涵,是七支當中的禮敬支。

3、遍見一切所知大慧心,眾有福者耳嚴善說教,

名揚聖德威奕莊嚴身,見聞憶念有利我禮敬。

這個地方最主要提到的是禮敬,平常在一般的論著裡面提到禮敬的時候,分別會說到佛的身語意三種不同的功德。但是今天在這個地方,提到聖者的功德的時候,先提到的是意的功德,接下來提到的是語的功德,再提到身的功德。那之所以今天在《兜率百尊》裡面,它在宣揚宗大師的身語意三種功德的時候,為什麼要先說意的功德,是有它的原因在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宗大師,他是文殊師利菩薩的示現,而文殊師利菩薩是一切諸佛的化現,是一切十方諸佛智慧的本質。所以當文殊菩薩,他在加持我們,或者是他透由宣說佛法的方式,在利益我們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先接受到的功德以及加持,是文殊菩薩意的加持。透由文殊菩薩智慧的力量,智慧的功德,能夠讓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種種殊勝的智慧。那如果我們具有智慧的話,這個時候要為他人宣說佛法,我們就能夠說出如實的這種教法。這時候我們所宣說出來的佛法,也才能利益其他的有情眾生。

那我們都知道,在顯教或者是密教的經函當中,都一再的提到,宗大師就是文殊菩薩的化現,甚至說他是三怙主的和合體。在三怙主當中,最主要他所代表的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所以文殊師利菩薩,在加持利益眾生的時候,是以他的智慧在利益眾生的緣故,所以在做頂禮的時候,這個地方特別會先提到了大師的意功德。因此這句話裡面就提到了,「遍見一切所知」這當中的一切所知,它包涵了一切的萬法,不管是盡所有,或者是如所有,一切的萬法,宗大師他都能夠了知。實際上宗大師他跟佛是無二無別的,既然他是文殊師利菩薩的示現,我們都知道其實文殊師利菩薩,他早就已經成佛,他現今之所以會示現出菩薩的面貌,只不過是要利益眾生罷了。所以文殊師利菩薩的本質,是佛的本質,那相同的宗大師與文殊菩薩又是無二無別的,因此宗大師心續當中的智慧,也能夠通達了知一切的萬法。因此在第一句當中就提到了,「遍見一切所知大慧心」這句是提到了大師的意功德。

「眾有福者耳嚴善說教」這句話是提到了語功德。透由大師心續當中的智慧,以這樣的一種智慧所開展出來,為眾生宣說的法語,這樣的法語任何的眾生聽到的當下,內心都會感到歡喜。不管你是在大師的座前,親自聆聽大師的教授也好,或者是說你之後閱讀大師所造的論著,你的內心當中都會因此感到歡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如果有人,他身穿很漂亮的衣服,甚至說帶了種種的寶物莊嚴其身的話,這時候其他的人看到,內心都會感到相當的歡喜。相同的對於大師所宣說的言教而言,任何的智者,任何的有情眾生,如果你仔細的來閱讀,來聽聞的話,其實內心當中都會生起強烈的這種歡喜心,因此這句話裡面就提到了,「眾有福者耳嚴善說教」。這當中的耳嚴,就像是我們一般的人身上,所穿帶的這些寶物或者是裝飾品一樣。

「名揚聖德威奕莊嚴身」宗大師他的聲名是遍揚三界的,並且他以諸多的功德莊嚴其身,這句是提到了大師的身功德。「見聞憶念有利我禮敬」那不管是親見宗大師的身,或者是聽聞宗大師所宣說的法,或者是憶念宗大師的種種殊勝的功德,不管你是親眼見到,或者是聽聞到,或者是憶念到,你當下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是相當有利的。也就是他能夠因此而留下很深厚的習氣。所以這個地方提到有利,是指不管是親見、或者是聽聞、或者是憶念,他能夠留下很深厚的習氣,甚至更進一步的,能夠讓你早日成就佛道的緣故,所以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到「有利」這兩個字。所以禮敬的同時,是透由思惟宗大師的意功德、語功德、身功德,那更進一步的以誠至的心來做禮敬。

[ 本帖最后由 奧斯卡 于 2009-5-11 22:3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個偈頌,這個偈頌是提到了七支當中的供養支。

4、種種悅意供具妙花鬘,末香燒香燈燭塗香等,

實設意化如海此供雲,殊勝福田尊前誠獻供。

這個偈頌當中提到了各種的供養物,在第一句話裡面有提到了「悅意」的「妙花鬘」,最主要提到的是供花,「末香、燒香」是提到了氣味相當芬芳的這種香。「燈燭、塗香」那不管是供燈、或者是香水等等,這些都是相當好的供品。「實設」指的是自己本身親手來做供養,「意化」意就是透由意支來做觀想,「如海此供雲」這時候不管是我們親手擺設這些供品也好,或者是我們透由觀想的方式來觀想這些供品,這時我們都必須要把它觀想成是有如同雲海般的廣闊,這些供品它的數量相當的多,而且相當的殊勝。平時我們在擺設供品的時候,有提到水、水、花,第一杯水它最主要是供水,也是供養諸佛菩薩飲用的水,第二杯水最主要是洗腳水,也就是幫諸佛菩薩洗腳用的,接下來供養花朵,或者是供養藏香,甚至說供養香水,甚至是說供養妙樂等等,這些都是相當好的供品。甚至說在觀想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觀想供養八供,八吉祥,七珍寶等種種的這些殊勝的供品。「殊勝福田尊前誠獻供」以宗大師父子三尊為首的,這樣的一種殊勝的福田,其實是我們供養最好的、最妙的一種福田。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以世間的田而言,如果說田它本身相當的肥沃,這時候我們種下任何的農作物,它都能夠長得相當的好。相同的如果我們所供養的對象,它本身是無上殊勝的福田的話,透由這樣的供養,我們就能夠在最短的時候之內,累積最廣大的福德資糧。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

5、彼由無始以來所造作,從身口意所生之惡業,

特於三種戒之相違處,至心生悔猛烈發露懺。

這個偈頌提到的是七支當中的懺悔支。「彼由無始以來所造作」無始劫以來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的同時,透由身口意三門造作了種種的惡業。以身而言造作了十惡業當中的前面三種,以口業而言造了口業的四種惡業,以意業而言造了最後的三種惡業。所以透由身語意三門造下了許多的惡業,並且對於同樣的一種惡業,我們造作的次數也是相當的多,甚至沒有辦法數清的。對於過去透由身語意三門所造的種種惡業,這個時候我們在內心當中,必須要能夠生起殷重的這種懺悔心來發露懺悔。並且在懺悔的同時,必須要具備有四力,這時我們所造的惡業,才能夠透由懺悔的方式將它完全的淨化。

在四力當中,最主要的是我們的內心,必須要能夠生起悔恨的這種感受,這個部份稱之為是「破壞力」。我們要對於過去所造的惡業,心生懺悔,覺得我過去所造的這樣的一種惡行,實際上是不對的,內心要感到懺悔,因此在內心必須要生起「破壞力」,這個是四力當中最主要的一力。這樣的感受就如同是,如果我們誤食了有毒的這些食物的話,內心會感到相當的恐慌,相當的害怕。而更進一步的,為了要解決當下的問題,你可能會馬上去找醫生,看是不是能夠獲得解藥。相同的對於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內心當中在生起懺悔、悔恨的時候,就有如同是不小心吃下毒藥的人,他知道他已經中毒了,那更進一步的他要想辦法來解決,這樣的心態是相同的,所以這個部份是提到四力當中的「破壞力」。

並且之後要生起「防護力」,所謂的防護力,就是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過去生,造作了如此多的惡業,那今生如果有能力的話,最好是不要再次的造作,或者是能夠減低造作的這些可能性,或者是造惡的力量,而在內心當中生起「防護力」。

第三力是提到了「對治力」,也就是為了要將過去所造的惡業,完全的懺悔乾淨,這個時候內心當中對於三寶發露懺悔,並且誠心的禮拜三寶也好,或者是持誦諸佛菩薩的名號,或者是緣念《般若經》,觀修空性等,這些都是能夠懺悔罪障的好方式。

但是我們之前所提到的三力,在一開始的時候,必須要有「依止力」做為攝持。所謂的依止力就是我們對於三寶要能夠生起皈依,對於一切的有情眾生要心生發心。所以在皈依以及發心的攝持之下,如果能夠具備有破壞力、防護力以及對治力,也就是這四力完全具足的話,在四力具足的情況下,沒有任何的惡業,是沒有辦法藉由懺悔將它淨化的。也就是再大的惡行,再深重的惡業,如果具備有四力來做懺悔的話,都能夠將惡業完全懺悔乾淨。那過去的傳承袓師們,他們也一再的提到,其實惡業它並沒有任何的優點,沒有任何的功德,因為造作惡業只會讓我們在輪迴當中受苦。那雖然惡業本身沒有任何的優點,也沒有任何的功德,但是透由懺悔能夠洗淨惡業,這個就是惡業它的功德。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

6、於此濁世多聞勤修證,斷如八法暇滿修大利,

怙主汝所行之偉功績,吾等至心懇切而隨喜。

這個偈頌提到的是七支當中的隨喜支。那首先我們先看到第一個偈頌,「於此濁世」所謂的濁世,提到的就是我們現今的這個時代,也就是五濁惡世。當導師釋迦世尊示寂之後的兩千年左右,宗大師他誕生在西藏安多的這個地方,而實際上宗大師他就是諸佛悲、智、力三種功德的顯現,三種功德的化身。而這三種的功德當中,最主要的他又是代表文殊師利菩薩的緣故,所以特別開展出智慧的這個層面。那宗大師他是文殊菩薩的示現,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這一點不管是過去佛親口所宣說的佛經,或者從過去的公案當中都可以得到證明。

我們先從公案來做探討。宗大師從小的時候,也就是出生之後沒多久,照顧他的一位上師名叫做「確地明魯」這位上師他本身是觀修大威德金剛的一位瑜伽師。那由於他觀修大威德金剛有成的緣故,所以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時常都會夢見大威德金剛。這時他就對於面前的大威德金剛做祈請,而祈請到說,我不僅希望能夠在夢中能夠見到您,我也希望能夠親眼見到您就出現在我的身邊。所以在殷重的祈請之後,大威德金剛他也如實的就是回答了這位上師,而告訴他說,我在之後的某一年、某一個月,我會誕生在某一個地方,當你找到我的時候,你就好好的照顧我。那之後確實就如同夢中當中,大威德金剛所做的這些預言,確實在那一年的那一個月,而在那個地方,宗大師就是誕生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所以當他找到了宗大師時,這時候他從小就是照顧著大師長大的。

而大威德金剛與文殊菩薩,其實他們的內涵是完全沒有任何的差別,大威德金剛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所示現出來的憤怒相,所以以本質而言,他們並沒有任何的差異。所以從公案當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其實宗大師他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化現。並且從小,在小時候,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各種的經論。並且到十五歲的時候,他來到了于桑的這個地方,並且在薩迦、寧瑪、噶舉諸多的大善知識的面前,聽聞各式各樣的法類,而在諸多的大善知識當中,又以薩迦派的大善知識為首。那個時候在西藏當地,幾乎所有的智者,宗大師都有前去拜訪,前去請法,因此在諸多上師的面前,聽聞了眾多的法類。所以在偈頌當中有提到「於此濁世多聞」,他在諸多的善知識的面前,聽聞了眾多的法類,並且不只是聽聞,在聽聞之後「勤修證」,他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做閉關,做淨罪集資這方面的一些事情。甚至他在閉關的過程當中,透由禮拜三十五佛懺,而親見了三十五佛,甚至在親見文殊師利菩薩之後,在文殊師利菩薩的座前,聽聞空正見的法類,之後他也證得了空正見,而在內心當中現起了證空的這種智慧。所以這個地方特別提到了,「多聞勤修證」。

「斷如八法暇滿修大利」上一句我們有提到宗大師,他花了很長的時間,在諸多的善知識面前,聽聞許多不同的法類,並且不只是聽聞,他也花了很長的時間自己本身精進努力的來作觀修。並且在觀修的當下,斷除世間八法,那這一點是相當的重要。以大師本身而言,他是一位大智者,甚至他是一位大成就者,他的美名是遍及十方。那如果這種情形,發生在我們身上的話,絕大部份的人都會被世間八法所控制住。

世間法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類,這三類分別是世間的黑法、世間的雜法以及世間的白法。什麼樣的法,稱之為是世間的黑法?也就是當下我們做任何的一件事情,我們所想到的,都是以今生為出發點,這時我們不考慮來生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我們只考慮到今生,那以這樣的動機,不管是照顧我們的親人,或者是防禦敵人的攻擊等等,我們當下所做的一切的事,所造的一切的業,都稱之為是世間的黑法。

那比世間的黑法再稍為好一點的,我們稱之為是世間的雜法,它的顏色是雜色的。什麼樣的法是稱之為是世間的雜法呢?有一些人他承認有佛法,他也修學佛法,並且他也承認有三寶、有前後世,但是在學佛的同時,被世間八法所染污,當下做任何的事情,不外乎就是為了求得聲名、利養、恭敬等等,以這樣的一種動機所行的善法,我們稱之為是世間的雜法。

那更好一點的是世間的白法,什麼樣的法可以稱之為是世間的白法?也就是他當下所求並不是以今生為出發點,甚至也不被世間八法所染污,以來生做為出發點所造的善行。但是他在行善的同時,他執著境是有真實本性的,也就是他認為境本身是有自性的,以這樣的一種執著所行的善業,我們稱之為是世間的白法。那宗大師不要說是世間的黑法,以及世間的雜法,就連世間的白法他都不會去造作。當下他所行的任何的善行,不管是對弟子們宣說佛法,或者是與外道的論師來辯論佛法的意涵,或者是他自己本身造了許多的論著,當下所做的任何的一件事,他都認為其實這一切的萬法,都有如同是幻化般,它沒有任何真實的本性,所以他並不會被執著諸法有自性的這種染污的心所染污。因為當下他所行的任何的一件善行,都是超脫世間的黑、雜、白三法的。

之前我們提到斷除世間八法的這一點,這一點在宗大師本身的傳記裡面,他自己就親口有提到說,我從小對於別人想要恭敬我,或者是想要對我做禮拜,或者是他們把最好的東西拿來供養我的時候,當我看到這些人來到我的面前,我的內心都會覺得有一點不舒服。從這個現象我們就可以知道說,生生世世大師他在做很多善行的同時,都是遠離世間八法的這種染污。他並不會被利養、恭敬等種種外境所影響。所以他從小,只要看到這方面的一些事情的時候,內心都會覺得不安穩、不舒服。那過去也就是大師,他還在西藏的同時,其實因為之後宗大師他本身變成一位相當有名的大智者,也就是大成就者的緣故,當時有很多的弟子,都跟隨在大師的身邊修學佛法。而由於大師的名氣遠播三界,所以當時中國的國王,有意願打算請宗大師到內地去弘揚佛法。當時到內地弘揚佛法的上師,在大師前也有薩迦班智達,以及「」,那這些上師們,他們都曾經到內地弘揚過佛法。但是當大師他一聽到說,有人要請他到內地去弘法的時候,他不僅沒有答應,而且他逃離了當下他所住的這個地方,也就是他逃離出哈薩,暫時讓其他人沒有辦法找到他到底身在何處。

此時中國的國王不僅繼續給大師,希望能夠勸說大師來到內地弘法,並且也派人實際上到西藏來找宗大師到底在什麼樣的地方。當大師知道說有人在找他的時候,在找他的這個人已經來到了他的附近,並且他跟大師請求說,麻煩您讓我見您,因為如果我沒有見到您的話,我回去沒有辦法交代,最後我可能會有生命的危險,所以您請讓我見您一面。這時候大師就讓他進來、接見,在接見的同時,大師一開始就提到說,其實對於你們國王想要請我到內地當中宣說佛法的這個好意,我心領了,我也感到相當的高興,而且在這個地方對你說一聲謝謝!但是由於我自己本身,如果到人很多的地方去講經說法的話,我內心當中會覺得不自在、不舒服。因為有太多的人,以非常恭敬的方式,在那個地方迎接我,希望我到那個地方說法,其實我光處在這樣的一種環境當中,我的內心就會覺得不自在,所以麻煩你們能夠諒解我,所以希望你們准許我,不要到內地當中說法。那如果今天換成是我們的話,如果有這樣的人來迎請我們,到他們的國度去宣說佛法,那我們一定是巴不得能夠趕快去那個地方講法,但是大師他卻不是這樣。最後大師是派了自己本身的弟子,也就是他代表「蔣揚確卻」到中國內地去弘法。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

7、至尊上師聖者汝等眾,法身虛空智悲祥雲集,

隨機應化於所調大地,祈請任運降下法露雨。

    這個偈頌是提到了七支當中的勸請轉法輪支。首先提到了「至尊上師聖者汝等眾」,當然是以宗大師為主的傳承祖師們,「法身」這當中的法身,是提到了了知萬法的一切遍智,他是屬於佛的法身。「虛空」這個地方就做了一個簡單的譬喻,如果說當虛空當中,烏雲密佈之後,如果能夠降下大雨的話,透由大雨滋潤了大地,那在大地上面所生長的農作物,因此都能夠生長得相當的茂盛。那相同的,宗大師您的法身,就有如同是虛空般,在虛空當中聚集了智慧以及慈悲的祥雲,因而提到了「法身虛空智悲祥雲集」。在虛空當中聚集了大師您的智慧,以及慈悲的種種祥雲,「隨機應化於所調大地」那這當中的所調,指的就是大師您所要調伏的眾生,他就有如同是大地,你會隨機賜予他們需要的佛法。「祈請任運降下法露雨」因此我希望您能夠降下甘露法雨,來滋潤這些有情眾生們。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

8、如是以我所集諸善業,利益一切聖教與眾生,

特於至尊洛桑札巴之,聖教心要恒常令顯揚。

    這個偈頌提到的是七支當中的迴向支,「如是以我所集諸善業」透由之前的祈請、禮敬、供養種種的方式,所累積的一切的善業,「利益一切聖教與眾生」希望藉由此,能夠利益佛陀的聖教,以及一切的有情眾生,「特於至尊洛桑札巴之」特別是希望宗大師您所傳下來的聖教心要,它能夠恒常住於世間,並且能夠弘揚於三界。

接下來在這個部份,也就是「聖教心要恒常令顯揚」這之後,如果平常有在供養曼達的話,在這個地方可以供養曼達。接下來在《兜率百尊》的原文當中,並沒有「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請住心中蓮花月輪上,慈悲護持行者不退轉,賜予身口意成就請加持。」的這個偈頌,這個偈頌是後人添加進去的。在《兜率百尊》的原文裡面,「聖教心要恒常令顯揚」的下一句就是「無緣悲心讚」也就是我們平常所熟知的密集嘛。也就是透過密集嘛來做祈請、發願。那密集嘛它有相當多種不同的版本,有四句,有五句,有六句,也有九句。一開始的四句,是提到了觀世音、文殊,然後宗喀巴,以及他自己本身的名字。這當中並沒有秘密主金剛手菩薩的這一句,那加上了這一句,就變成是五句的密集嘛。更進一步的,如果加上了金剛持佛的話,就是六句的密集嘛。如果再多加幾句的話,就是我們這當中,講義當中可以看到的九句的密集嘛。

但是實際上一開始,密集嘛它只有四句,而且這四句是宗大師親口所說的。那為什麼宗大師他會造密集嘛呢?因為當時宗大師在修學中觀的時候,最主要依止的上師是一位薩迦派的上師,名叫做「賢努羅卻」的這位上師,他又稱之為仁達瓦。這是大師在修學中觀時最主要的一位上師,並且長時的依止這位上師。所以他認為他的上師是十方諸佛悲智力的化現,因此他造了密集嘛的這個偈頌供養給他上師。但是當他的上師,聽到了這個偈頌之後,他覺得說這個偈頌不適合我,而更適合於你。所以宗大師他剛開始造這個偈頌的時候,一開始就是提到了「無緣悲心寶藏觀世音,無垢智慧王者妙文殊,雪域智者頂嚴仁達瓦,賢努羅卻蓮足誠祈請。」他在供養的時候,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做祈請供養。但是他的上師覺得說,這樣的偈頌並不適合我,反而更適合於你,所以將「雪域智者頂嚴仁達瓦」改成是「雪域智者頂嚴宗喀巴」。並且將最後一句,也就是之前仁達瓦他自己的名字「賢努羅卻」改成是「洛桑札巴」,所以將這樣的一個偈頌反賜於,也就是賜於宗大師。所以這個偈頌本身,它相當的具有加持力,因為他是宗大師本身親口所造的一個偈頌,透由供養給他的上師,他的上師心生歡喜之後,以加持力反賜與大師的一個相當具有加持力的一個偈頌文,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簡單的為各位介紹密集嘛,也就是《緣悲讚》的這個偈頌。

那之所以會加上第三句「無餘摧伏魔軍秘密主」是提到了,其實諸佛的悲智力,這三種的功德,它的本質是相同的,只是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所以一開始的偈頌當中,雖然沒有提到金剛手秘密主,但是由於實際上,它的本質是包涵的緣故,所以之後又多添加了「無餘摧伏魔軍秘密主」的這一句。

如果要解釋《緣悲讚》的原文 其實可以介紹的內容相當的多,可是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並沒有辦法很仔細的為各位介紹《緣悲讚》的這個內涵。但是《緣悲讚》在作觀修的時候,簡單的來分,它可以分三種方式來作觀修。這三種方式分別是提到了:外修、內修以及秘密修。外修是提到外表的功德,內修是提到了內在所擁有的這些殊勝功德,秘密修是提到了上師與本尊觀想成是無二無別的一種觀修法門。

首先簡單的為各位介紹外修的這個部份,密集嘛外修的方式是提到了,在十方的諸佛當中,智慧最顯耀、最殊勝的,不外乎是提到了文殊師利菩薩。相同的在當時西藏雪域當中的智者裡面,眾多的智者當中,宗大師他心續當中的智慧也是最殊勝的,他與文殊菩薩的智慧是呈現出無二無別的這種狀態。接下來十方諸佛慈悲的化現,提到的是觀世音,而當時雪域中諸多的智者心續當中,又以宗大師他的悲心最為的猛烈,所以以這樣的方式來做祈請。那十方諸佛能力的代表,是提到了金剛手菩薩,而當時在雪域諸多的智者所行的佛法事業裡面,宗大師所行的佛法事業是遍及最廣的,所以他所呈現出來的功效也是最大的。以這樣的一種方式,透由外在宗大師所擁有的智、悲、力三種的功德來做祈請。

在之前外修的這個部份,最主要提到的是,大師他的智、悲、力三種的功德,就有如同是文殊、觀音以及金剛手一般。那接下來內修的部份,他不僅外貌呈現出來的功德是相似文殊、觀音以及金剛手菩薩,其實他實際上內心所擁有的悲、智、力功德,是與這些菩薩都是相等的。也就是他內心當中所擁有的智慧等同於是文殊菩薩,他內心當中所擁有的悲心以及慈心,等同於是觀世音菩薩。那甚至說金剛手菩薩所擁有的能力,宗大師本身也都擁有,而且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的差異,也就是完全相等的,所以不僅外在相似,內在也是完全相同的,而提到了內修的部份。

接下來是提到了密修的部份,之前在外修我們最主要強調的是,宗大師所擁有的悲、智、力三種的功德,等同就是很類似文殊、觀音以及金剛手菩薩的功德。那在內修的部份提到,實際上內在他們本身的功德是完全相等的。那更進一步的在密修的部份,提到的是,其實宗大師本身,他就是文殊菩薩,他也是金剛手菩薩,也是觀世音菩薩。只不過他所呈現出來的面貌與菩薩他們有所差異,但是內心當中其實他的本質是沒有任何的差別,他本身又是文殊菩薩,又是金剛手菩薩,那又是觀世音菩薩,所以他的本質是沒有任何差別的,所以這時候將宗大師與三尊菩薩,觀想成是無二無別的來做祈請。

所以平時你們在念誦《緣悲讚》的時候,可以藉由這三種不同的方式來作觀修,之前我們是依次的提到了外修、內修以及密修。外修最主要提到的是大師的悲、智、力三種的功德,類似這三位菩薩。而內修的部份是提到了內在的功德,等同於是這三位菩薩。而在密修的部份,他不只內外的功德等同於這三位菩薩,其實他本身他就是觀世音,他也是文殊,他也是金剛手。

在念誦完《緣悲讚》之後,如果你想要觀想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的這個偈頌,那接下來在念誦完《緣悲讚》之後,可以來作觀想。這個時候觀想的同時,你必須要先觀想宗大師左右手的兩位心子,他們會融入宗大師的身體當中,並且心子們所安住的法座,它也會融於大師的法座裡面,最後大師的法座它慢慢收攝、消失在虛空當中,而大師來到我們的面前,最後安住在我們心尖的蓮花月輪之上。

如果說平時各位有一些身體的疾病,尤其是心臟的這個位置有一些問題的話,作這樣的觀修,其實是很有幫助的。

那對於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所傳的《兜率百尊》的這個祈願文,絕大部份的藏文版的版本裡面,最後都會提到說《兜率百尊》的這個祈願文,是論師吉祥賢所造的。但實際上這當中是有誤解的。安多的上師他們就說到了,其實《兜率百尊》的祈願文,並不是吉祥賢這位論師所造作的,而是文殊大海,也就是宗大師本身的親弟子,文殊大海所造的。那之所以會產生這個誤解,是因為吉祥賢論師,他平時一生當中所觀修的法,就只有《兜率百尊》的這個法,他透由觀修《兜率百尊》來練習上師瑜伽,所以他一生當中最主要修持的法,就是以《兜率百尊》為主,所以之後會有很多的人誤解,這是吉祥賢論師所造的,其實這並不是。

那不管怎麼說,平時如果我們要透由念誦密集嘛來做祈請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最好能夠將宗大師的本質,觀想成是與三尊菩薩是無二無別的,他內心當中的智慧,以及慈悲,以及他的能力都是最殊勝的,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做祈請的話,能夠得到最大的加持力。你在透由這樣的方式祈請之後,你內心當中的智慧能夠快速的增長,而內心當中的慈悲也能夠比過去更勝一籌,甚至說你在修學佛法的當下,所做佛法的事業,也會比以前更具有力量。

如果平時我們能夠透由密集嘛來做祈請的話,在許多的論典裡面都有提到說,透由密集嘛來做祈請,不管是你是祈請宗大師,或者是祈請文殊,他都能讓你內心的智慧快速的增長,這當中的智慧包括了講說、辯論,以及造論的種種的智慧。真的說在許多的論典裡面也有提到,有大的智慧、快的智慧,以及深奧的種種智慧,其實這個部份當中的內涵相當的深廣,各宗各派、各別的論典裡面也有提到不同的方式來作觀想祈請。那最後,在講義的最後面有提到,「於諸生世勝者宗喀巴,親為勝乘善識威力故,於此勝者所讚之善道,祈願雖一剎那亦不離。」這個偈頌也是後人添加進去的,它並不是《兜率百尊》的原文,其實這段文本身的造者,是克主杰尊者。

所以平時如果你們有空的話,可以透由《兜率百尊》的祈願文來作觀想,並多花一些時間來念誦密集嘛的這個偈頌。如果你們平常有空的話,你們念誦密集嘛的時候,可以念誦五句的密集嘛的這個偈頌。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



南無阿彌陀佛!

                                           整理於鶴林淨住(校稿中)
发表于 2009-5-1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日宗仁波切
感谢奥斯卡师兄转贴:loveliness: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语自在 于 2009-5-12 15:13 发表
顶礼日宗仁波切
感谢奥斯卡师兄转贴:loveliness:  


我很幸運兜率百尊聽了兩次,第一次07/3/10在雲林古坑大悲精舍.那年蔣孜曲傑 日宗仁波切,在台教授八大引导...
這次3月18日是第二次..




這次除了2009年3月15~17日   功德本頌
2009年3月18日   兜率百尊、宗喀巴大師祈請文

台北後來的活動
2009年3月19日   金剛瑜伽母灌頂、金剛瑜伽母薈供
2009年3月20日  三主要道及淨土思想
仁波切不舒服都取消了..

師兄客氣了..
2009年3月15~~17日
講題:功德本頌
语自在師兄需要的話我可轉貼
发表于 2009-5-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奧斯卡 于 2009-5-12 20:00 发表
我很幸運兜率百尊聽了兩次,第一次07/3/10在雲林古坑大悲精舍.那年蔣孜曲傑 日宗仁波切,在台教授八大引导...
這次3月18日是第二次..

2009年3月15~~17日
講題:功德本頌
语自在師兄需要的話我可轉貼


随喜师兄!
好啊,请师兄转帖过来,利益大众
谢谢师兄~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頌(第1講)蔣孜曲傑仁波切教授

09年3月15日 台中  如性法師中文翻譯
我等無上之怙主,三界法王宗大師曾經在《三主要道》當中有提到:「於諸三有安樂不貪著,為成暇滿義利而精進,唯願依於佛陀歡喜道,具法緣者淨意善諦聽。」

首先在第一句當中有提到了,「於諸三有安樂不貪著」,我們現今在輪迴當中流轉的同時,我們不應該對於輪迴當中的種種安樂,生起強烈的貪著。既然我們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眾生,想要去除痛苦,我們就必須透由思惟輪迴當中的苦,更進一步的看是否能夠斷除輪迴的根本,而得到真正的解脫。

「為成暇滿義利而精進」,在當下獲得暇滿人身的同時,我們必須要能夠藉由八閒暇,以及十圓滿的這個人身,看是否能夠斷除輪迴的根本。如果當下沒有把握這個機會的話,其實想要再次的獲得人身,更進一步的斷除輪迴的根本,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唯願依於佛陀歡喜道」,既然我們已經獲得了暇滿的人身,那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斷除輪迴的根本。這時我們應該要修學十方諸佛所歡喜的道次,這個道次是能夠促引我們到最後獲得圓滿佛果,甚至能夠好好利用當下暇滿人身的最好的機會。

  那什麼樣的道次是十方諸佛所歡喜的道呢?這時候有提到的是三士道,也就是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等,三種的道次第。這三種的道次第,它的內容是沒有任何的錯誤,並且它的本質,它的數量,以及它的次第,都沒有任何的缺陷。如果我們能夠修學這樣的道次第,這不但能夠助於我們獲得最究竟的果位,而實際上這樣的道次第,也是十方的諸佛所歡喜的道次第。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自己本身如果只是求受灌頂,觀修本尊,甚至認為說,神通、神變等外貌看似令人訝意的這些狀況,這是我們想要去修學的話,其實這針我們想要獲得真正的解脫,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所以如果想要獲得解脫,這時候我們必須要了解整個道次的內涵,這時候道次第的這本論,就顯得想當的重要。

那既然我們想要修學道次第的內涵,一開始我們就必須要聽聞道次第的法類。在聽聞前我們必須要具備什麼樣的動機呢?這時如果我們隨便的來聽,或者是我們自己本身的動機,是以今生的利益做為出發點。比方說我將來想要成為一個智者,或者是想要成為一位學者,或者是我想要懂得比一般的人要來得更多,甚至說更進一步的,我們是貪求輪迴當中的安樂來聽法,不是為了自己一個人的利益來聽聞佛法的話,其實這些動機都是不正確的。我們聽聞佛法的動機應該是要生起一顆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以這樣的動機來做聽聞。那更進一步的,在這樣的動機之下,如果能夠聽聞無誤、圓滿的這種教法,這樣的道次第的內涵的話,其實對我們修學佛法,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如果一開始的動機就是為了今生,或者是為了求名、求利而來聽聞的話,其實當下雖然在聽佛法,但是我們所做的這些行為,並不能夠稱之為是佛法。

  如果更進一步的,我們講的更仔細一點的話,至於對於一個聽聞佛法的佛弟子來講,在聽聞佛法前,必須要具備的動機是斷器三過,具六種想。所謂的斷器三過,就是我們要去除聽聞佛法前的三種違緣障礙。那這三種的過失,第一個是提到了器倒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聽聞佛法的時候,不專心聽,或者是心不在焉,那甚至說你縱使人在法會的現場,但是你沒有去思惟說法者所宣說的法義的話,其實這都算是器倒覆的這種過失。就如同我們如果有器皿,但是器皿它是朝下的話,這當中什麼東西都沒有辦法裝進去,這是相同的。那如果聽聞佛法的當下,具備了第一種的過失,這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聽聞佛法的。

那更進一步的,雖然說我們有專心在聽,但是如果你聽聞的動機,本身是具有污垢的,也就是你的動機是不清淨的話,就會犯下第二種過失,也就是器皿本身是具有污垢的。這個情況就如同我們剛剛所提到的,在聽聞的同時,我們為的是今生,為的可能是聲名、利養,也就是說為了求得他人的恭敬等等,以這樣的動機來做聽聞,這些動機都是不清淨的動機。那就如同有一個器皿,雖然它是朝上,但是如果這個器皿當中有髒東西的話,我們將食物或者飲用的水倒進去,到最後這個食物是沒有辦法食用,沒有辦法吃的。

所以聽法的同時,也必須要具備有清淨的動機。如果所聽的法本身雖然是甚深的,雖然是清淨有,但是由於動機本身有問題的緣故,我們當下所做的這個行為,也不能夠算是清淨的修學佛法的行為。那如果避免了以上的兩種過失,那更進一步的,如果器皿本身有漏洞的話,這個時候縱使將東西裝進去,不管是食物或者是飲水,但是它都會外漏。這個就如同我們在學佛的時候,對於我們所聽聞的法類,我們要不斷的去思惟、要去串習,不能夠認為說這個東西我聽過了,或者是我聽懂了,就將它放在一邊。如果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學習佛法的話,其實到最後對你自己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關於這一點,過去有一位上師,他名字叫做持教法幢的一位上師。他的弟子就問他說:「上師為什麼您看了這麼多的經論,但是您到現在年紀這麼大了,卻都不會忘記這當中的內涵,這是什麼原因,難道你有什麼特別的功夫嗎?」這時候他的上師就回答他說:「其實並沒有,最主要我能夠記住經文當中的內涵,是我不斷的去串習,不斷的去思惟,所以這樣的話,對於我過去所修學的這些法門,我都能夠牢記在心。」對於這一點,也是我們現今大部份人的問題。對於過去所學的法,因為沒有串習,現在就忘記。甚至說對於今天所學的法,要是你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沒有再做複習的話,你後天可能就記不起來了。

以上我們是簡單的介紹了斷器三過的部份,接下來具六種想。在聽法的同時我們必須要有六種的認知,能夠在內心當中生起。第一個部份是提到了「於自安住如病想」,對於自我生起如病人想。第二個部份,「於說法師住如醫想」對於說法的上師起良醫想,就認為說由於我要治療內心當中的疾病,所以我來到上師的面前,希望他能夠治好我的病。第三個部份,「於所教誡起藥品想」於對於所傳的教誡,生起藥品想。也就是透由上師傳法,而將所傳的法認為是良藥,而拿回去服用。第四部份「於殷重修起療病想」,對於上師所傳的教誡,回去之後就應該多花時間來修行,透由時間不斷的去串習、去觀修、去修行的話,這就能治療我們內心中貪瞋癡的疾病。第五種想法「於如來所住善士想」於如來起善士想,我們要知道說,我們現今所修學的佛法,都是從導師釋迦世尊那個地方所傳下來的,而我們面前的上師他就如同佛陀般,為我們宣說教法。最後「於正理法起久住想」,透由宣說佛法的上師宣說佛法,以及弟子們專心恭敬的聆聽佛法,我們希望佛陀所傳的教法能夠長住世間。

在六種的想法當中,第一種想法也就是對於自我起病人想的這種想法,是六種想法當中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夠對於自己觀想成是病人,而生起病人想的話,其實之後的這些想法,它都能夠借由第一種的想法的推動力,而在內心當中生起。相反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對於自己生起病人想的話,其他五種想法自然就沒有辦法生起。那如果你沒有辦法對於自己生起病人想,沒有辦法對於說法的上師生起良醫,甚至說對於他所宣說的教誡生起藥品想的話,那這樣一來,你就不會殷重的想要去修學佛法。

那這時候可能各位會想到說,我的身體是很健康的,我並沒有生病,那為什麼我要對於自己生起病人想?其實在這個地方,我們最主要談到的生病,並不是指一般世間人所認知的肉體的這種病痛。這當中的病,最主要指的是貪瞋癡三毒的心病。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當中,都有各式各樣的煩惱,甚至說以佛教的角度而言,我們的心緒當中有八萬四千種煩惱,而這些煩惱的根源,都是來自於貪瞋癡三毒。所以以這樣的一種角度,我們來做思惟的話,確實我們都是被貪瞋癡三毒所逼迫的病人。那如果你發現你的內心當中,因為有貪瞋癡三毒,而讓你感到不自在、不愉快,內心會覺得有痛苦的話,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對於自己生起病人想。

那如果你想要讓你的病能夠痊癒,也就是讓你內心當中的三毒,能夠完全的恢復正常的話,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去看醫生。那看醫生有提到說,如果我們能夠認識自己,覺得自己是一位病人,你自然而然的,你就會想要去找醫生,自然的你內心當中就會想要去,看看是不是能夠透由別人的幫助,而改善自己的狀況。所以對於說法的上師,我們會很自然的生起良醫想,那對於他所說的教誡,我們會生起藥品想。但是就如同我們去醫院看病,如果醫生開給你的藥,你回去並沒有按時的服用,你只是把它放在家裡的話,這時候對於你的病情而言,不會有任何的幫助。相同的,如果我們去上師那個地方聽法,聽完了之後,對於上師的教誡,回去沒有辦法行持的話,想要讓內心當中的三毒痊癒,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回去各位都應該要好好的來修學,這樣才能夠讓內心當中的三毒的力量能夠減輕,甚至到最後完全的淨化。

更進一步的對於如來,也就是宣說佛法的導師世尊,我們要生起善知識想。因為導師釋迦世尊,他本身已經斷除了一切的過失,他內心當中所有的煩惱,都透由自己本身思惟佛法的意趣之後,將它完全的斷除,並且他們都由大悲為眾生們宣說佛法。那更進一步的,最後,我們又要希望說,佛陀所傳下來正法的,能夠長住世間。其實講到佛陀的正法,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正法,稱之為教法呢?所謂的教法也好,或者正法也好,它指的就是無誤,沒有錯誤的一條道次第,透由修學無誤的道次,他能夠自利也能夠利他。所以如果沒有導師釋迦世尊為我們宣說佛法的內涵,其實我們是沒有辦法分辨是非、善惡、好壞的。

但是具有以上的這些條件之後,更進一步的,對於講說以及聽聞的這個法類本身,它也應該是無誤的,並且它是完整的。那實際上對於佛陀所宣說的教法,如果我們詳細的去評估的話,我們都知道說,佛,他宣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如果我們想要很仔細的研究佛所宣說的每一部經典的話,其實對我們來說,不要說今生,可能好幾生、好幾世,我們都沒有辦法將它徹底的了解。不管佛陀所宣說的大藏經,它是翻譯成藏文,或者是翻譯成中文,其實它本身的內涵都相當的深廣,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直接透由大藏經了解佛陀所宣說的法義,其實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沒有這麼多的時間,我們自己本身的能力有限的話,這時候我們應該修學的是,能夠將八萬四千種法門的精華以及心要,能夠統攝起來的這些論著。那這些論著,比方說各位今天所要聆聽的《功德之本頌》,或者是《菩提道次第攝頌》,其實它的內涵都相當的精簡,但是它將佛陀所宣說的法門都融入了其中。所以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部論,不管是從它的本質,或者是從它的數量,甚至說從它所介紹的內容,各個方面我們都知道它是無誤、正確的話,並且了解這些論著當中,最主要想要告訴我們的意趣,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行,相信對各位是最有幫助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由於佛親口所宣說的大藏經,它的內容相當的深廣,所以對我們一般人想要來修學的話,其實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而當初佛為什麼要宣說八萬四千種法門呢?這是因為要調伏不同的所化機的緣故,所以才宣說了這麼多種的法類。那佛想要調伏的眾生,其實簡單的來分,他們所想要求得的果,就是三種不同的果。我們簡單的來分的話,可以分為現前以及究竟。所謂的現前就是指短時間的,究竟也就是最後他想要獲得的一種果位。以現前的角度而言,眾生們想要獲得的是增上生的人天果位。以究竟的角度而言,可以分為解脫以及一切遍智。所以一切的有情眾生,在想要離苦得樂的情況下,他想要獲得的安樂,不外乎以現前的角度,就是人天的增上果位,而究竟的獲得解脫,或者是成就一切的佛果。

既然是如此的話,那首先我們探討,以現前的角度,由於眾生都想要獲得安樂,他不想要承受痛苦,所以他希望他能夠投生在善趣,也就是投生在人道,或者是投生在天道。因為如果所投生的地方是三惡趣的話,這時候絕大部份的時間點,都是必須要承受痛苦的,他是沒有快樂可言的。所以如果能夠投生在善趣,相較於惡趣他是比較快樂,比較舒服一點。但是實際上更進一步的我們去思惟,縱使能夠投生在善趣,但是它並不穩固。因為有可能,我們在投生善道的同時,因為造惡來生還是有可能會墮入惡趣當中受苦。所以有一類的眾生,他會更進一步的想要脫離輪迴的苦,而獲得一己的解脫。也就是為了自己本身的苦樂問題,透由修學三學而獲得解脫的果位。那更進一步的,有人會覺得說,這並不是他自己的終極目標,他希望說他能夠成就一切遍智的佛果,然後讓自利以及利他兩方面都能夠圓滿,他能夠斷除一切的障礙。所以眾生最後的希求,以現前跟究竟的這個角度而言的話,它可以分為這三大類。

所以在《菩提道次第略論》裡面也有提到,「一切佛語心藏之要義」。佛陀所宣說的一切善法,不外乎就是希望眾生能夠藉此,在來生獲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或者是更進一步的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果位。而這三種的內涵,他又是統攝在《廣論》當中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我們所提到的現前的增上生,也就是人天果位,這個部份的法類,它是包含在下士道當中的。而更進一步的,為了一己而求得的解脫,這是屬於中士道的法類。那更進一步的,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希求佛果的這些法類是屬於上士道的法類。所以佛陀他所宣說的萬法,都是包含在整個道次第當中的。所以在藏文版的原文當中,它有提到兩個融攝、或者是收攝的這個字眼。這兩個「收攝」的字眼,它是提到說,佛所宣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不外乎就是收攝在眾生所希求的增上生,以及解脫,以及一切遍智之當中。第二個收攝的字眼,是提到了眾生所希求的這三種果位,它是收攝、是統攝在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法類裡面。

在之前我們有提到,我們即將為各位介紹的道次第,這當中的內涵,它包含了諸佛所宣說的一切萬法心要,而這樣的法類,也就是道次第的這本論著,以及它的內涵,最主要根據的是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的內容而闡述出來的。在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裡面,他將佛陀所宣說的《般若經》的內涵,以廣大行的道次第,為弟子們宣說介紹。那更進一步的,當阿底峽尊者在造了《道炬論》之後,更進一步的,將整個道次的內容,以下士、中士、上士這樣的名相,以這樣的一種名相介紹給所有的眾生來聽。雖然說整個道次的內涵,在過去佛陀宣說佛法的當下,這些內容都是有的,但是他並沒有明確的三士道的這種名相出現,一直到阿底峽尊者在造了《道炬論》,透由簡單的幾個偈頌當中,他很明確的告訴了,將來想要透由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如修學的這種道次,因而提到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這種名相。

之前我們有介紹到《現觀莊嚴論》,在《現觀莊嚴論》裡面,它最主要介紹的是,三乘這當中包含了共乘,也就是聲聞、獨覺的小乘,以及菩薩的大乘。所以整個道次第,甚至說《廣論》的這些論著,它是以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做為教授,並且依據的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因而闡述出了整個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這些法類。所以我們現今所看到的這些道次第,其實它最主要的原創者是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就是借由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而闡述出了整個道次的內容。現今在藏地當中任何的教派,不管是紅、白、花、黃,任何的教派,都是依據著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而更進一步的闡述了道次的內涵。

那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其實它的內容並不多。甚至於它在強調什麼樣的法類,稱之為是下士道的法,什麼樣的法是稱之為中士道,什麼樣的法又稱之為是上士道的時候,他只透由了簡單的三個偈頌,他就將下、中、上,三士的法類很清楚的說出來。所以這個部份,如果你們平常有在修學道次的話,應該將這三個偈頌先背起來,然後去思惟這當中的內涵。

由於之前我們所介紹的這些特點,所以宗大師他在撰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他就有提到說,雖然這本論著本身是我親手所寫的,我親手所創的,但是我所依據的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所以其實真正的道次第,真正的《廣論》的作者,其實是阿底峽尊者。

如果平時我們在修學道次的同時,能夠藉由科判的內涵來作思惟的話,其實這樣對於我們想要思惟整個道次的內容是很有幫助的。所以道次的科判簡單的來分,它可以分為四個科判,第一個科判是提到了造者殊勝,第二個科判是提到了法殊勝,第三個科判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首先第一個科判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造者殊勝,這當中的造者,最主要是以阿底峽尊者為主,也就是導師釋迦世尊,在宣說了佛法之後,透由傳承祖師們,一直傳到了我們的根本上師。所以我們最好能夠對於導師釋迦世尊也好,或者是我們的根本上師也好,他們的傳記,我們有空應該多多的閱讀。在諸多的傳承祖師當中,又以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緣故,所以這時我們應該要多閱讀阿底峽尊者的傳記。如果我們能夠對於阿底峽尊者生起一種信心,我們會覺得說其實這樣的一本論,它並不是隨隨便便的人都可以寫出來的。所以在科判當中會特別強調,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所以為了要讓我們了解,我們所學的法,它的來源是相當清淨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是什麼樣的人,造了這樣的一部論,所以對於造者本身,我們要能夠透由閱讀他的傳記,而對造者生起信心。

那這個部份,我們做一個簡單的總結,也就是道次,它最主要的依據是依據著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那更進一步的,宗大師依著這本論著而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這個內涵,這是以格魯的教派為主。但是在其他的教派,不管是薩迦或者是噶舉,這些教派當中,也有所謂的道次的內涵,但是這些道次的內涵,都是依著阿底峽尊者所造的《道炬論》而闡述出來的。

接下來第二個部份是介紹法的殊勝,這當中的殊勝,指的是法的特色。那以道次而言,這樣的法它具有什麼樣的特色的呢?簡單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第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第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第三、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第四、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首先在這個地方以最簡單的方式,為各位介紹「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在這當中有提到所謂的聖教。所謂的聖教,指的就是導師釋迦世尊,為眾生們所宣說的佛法,而在眾多的佛法當中,這個裡面最主要指的是,介紹苦集滅道的四聖諦的內涵。這四聖諦的內涵,它是包含了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一切的精華都包含在這四聖諦當中。而當初導師在宣說次第法門的時候,他最主要的所化機,是小乘的這些行者,但實際上在四聖諦當中,所介紹的內涵,它也包含了大乘的整個道次第。所以這當中,所謂的一切的聖教,指的就是佛所宣說的大小乘,或者是顯密圓融的這些教法。

什麼叫做「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呢?這當中的無違,它指的是什麼意思?它所指的是提到了,對於一位補特伽羅而言,這當中的補特伽羅,最主要指的是具有大乘種姓的這位補特伽羅。對於一位具有大乘種姓的補特伽羅而言,不管是小乘或者是大乘,顯教、密教,對於他想要成就佛果,想要成佛來說,這一切的法門,都是他成佛的方便。也就是在他自己的本位,還未到成佛之前,這段過程當中,大小乘,顯密圓融的教法,有一些是他所要修學的重點,有一些是他所要修學的支分。所以對於這樣的一位眾生而言,他能夠想要成就佛道的話,大小乘,顯教、密教這些法則,他們彼此之間是不會產生出違背的這種現象。

那這種現象在阿底峽尊者還沒有到西藏之前,西藏當下就是處於這樣的一種現狀。修學顯教的人他評批修學密法的人,修學密法的人看不起修學顯教的這些行者。相同的,修學大乘的看不起學小乘的,修學小乘的覺得大乘都是胡作非為。所以這個時候,顯教以及密教,就有如同是冷水跟熱水般,他們彼此互不相融,並且互相排斥。一直到了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之後,他才告訴了弟子們,讓他們了解到說,其實之前你們的認知,都是一種邪見,你們認為顯密、大小乘彼此之間是互相排斥、矛盾的這種想法,其實它是屬於邪見了。並且透由造了《道炬論》之後,當下,也就是西藏這些學佛的弟子們了解,其實如果想要成就佛道,不管是大小乘、或者是顯密的教法,這都是一個人,他要成就佛道的過程當中,所必須要具備的工具。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透由整個道次第的內涵,才能夠了解到說,原來佛所宣說的一切,不管是大小乘,或者是顯教、密教的這些法類,其實它的本質都沒有任何的相違,對於一位想要成就佛道的佛弟子來說,這些都是必須要修學的內涵。

對於剛剛所介紹的這一點,其實它在整個道次第當中,講得相當清楚。他有提到說,整個道次的內涵,它是包含在上、中、下,三個道次的內涵。如果以大小乘的這個角度我們來做區分的話,下士道以及中士道的這個部份,他是偏向於共小乘的,也就是不管是小乘或者是大乘,他都必須要修學的部份,它是安立在下士道跟中士道的這些法類當中。對於想要修學上士道的法類而言,他必須在這之前,以下士道跟中士道的內涵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來修學上士道。甚至在介紹完上士道的法類之後,更進一步的宗大師也有提到,如果你顯教的基礎都已經打穩的話,那更進一步的可以修學密法。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其實小乘跟大乘這兩者之間,它是沒有任何的相違,甚至更進一步的,顯教跟密教之間也是沒有任何的相違,他們彼此之間,不但沒有相違,而且是相輔相成的。

對於以上的這個部份,其實阿底峽尊者他在《道炬論》的最後面,他就有簡單的提到說:由於我來到西藏的時候,一開始西藏當地,它瀰漫著一股顯教跟密教它是水火不融的這種氣氛。這當中最主要的是提到了,持戒的這些比丘們,甚至說持戒的這些法師們,他們是以學習小乘法為主,所以他們認為說,修學密法的人,他都沒有在持守戒律,甚至說他們都胡作非為。但是以修學密法的人而言,他又認為說持戒是沒有必要的,就是說他可以做很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認為說,這樣方式是在修學密法。所以彼此互看不順眼的情況下,彼此之間是相互排斥的。但是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之後,他更進一步的闡述了,其實顯教跟密教這兩者是沒有任何的相違。但是他有特別提醒,如果持戒的這些法師們,他想要修學密法的話,這是可以的。但是在修學密法的時候,他並不能夠以一般的這種方式,來接受秘密灌頂或者是智慧灌頂的這些內涵,他有特別的強調這一點,而這一點確實是很重要的。

所以那時候阿底峽尊者,有提醒這些持戒的法師們,在修學密法的時候那些灌頂是可以接受的,那些灌頂我們要先避免的。甚至他有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果想要修學密法的話,密法它本身稱為之密咒,所謂的密咒,就是必須要以秘密的方式,不公開的方式來做修行。那也就是因為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並且化解了當時西藏當地,顯密水火不融的這種糾紛之後,直到現今我們還有機會,能夠學到顯密圓融的教法。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這當中的聖言,它包含了佛所宣說的經,以及祖師們所造的論。不管是佛所宣說的經,或者是祖師們所造的論,這些教授,應該說這一切的經論,都是我們修學最重要、最珍貴的教授。有很多的人,會對於這一點產生誤解,會對於說有很多的人,花時間去研究經論,這是因為他們自己本身想要成為智者,或者是當老師,或者是跟別人論辯,所以這時候才要廣博的去閱讀佛經以及大論。但是實際上,如果要修行的話,這些都是不必要的一些內涵。他覺得說,如果我要修行的話,我可能只要找一個很簡單的方式,我就能夠修行,我就能夠成就,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相當錯誤的。不管是佛所宣說的經,或者是祖師們所造的論,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修行,我們就應該在這當中,找到適合我們的修行法門。也就是因此,對於佛所宣說的這些法類,它是包含在三士道整個道次當中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能夠了解。了解之後,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本身想要修行的話,該止修的部份就應該止修,該觀修的部份就應該觀修,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就表示我們已經了解到了「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的這個特質。

現今有很多的人他會認為說,我只要止修,我不要觀修,因為止修能夠讓我的心完全的安住,但是如果觀修的話,就表示我必須要更進一步的去思惟、去探討法義。那如果我更進一步的去思惟、探討法義的話,這會讓我之前安住的心,沒有辦法安住而散亂,所以他們會認為說止修是比較重要的,觀修是不必要的。

那也有另外一種的人,他們覺得只要思惟,他並不需要花時間打坐,或者不需要花時間來做止修這方面的練習,但實際上這兩種方式都是錯誤的。我們沒有辦法單靠著止修成就,相同的我們也沒有辦法單靠著觀修來成就,止修和觀修是應該互相配合的,所以才會提到了止觀雙修的內涵。

接下來「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這當中的勝者,指的就是佛世尊。透由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是道次第的內涵,能夠讓我們比較容易了解佛世尊,他最主要內心當中的想法,也就是他的密意。由於佛所宣說的法太深廣,所以如果沒有依靠著道次第,我們想要了解佛所宣說的法類,其實它的難度是很高的。但是更進一步的,比方說以佛所宣說的《般若八千頌》而言,在《般若八千頌》當中的內涵,它的道次不像《廣論》來得這麼的仔細。為什麼呢?因為在《般若八千頌》裡面,它一開始就提到了發心,甚至在最後它才提到依師的這個部份。但是以修學的人而言,在一開始他必須要先了解如何的依師,那更進一步到最後才會提到發心的內涵。所以在《般若八千頌》當中,它提到的修行的道次第,剛好是顛倒過來的。這樣的話,對我們一般的初學者來說,我們很有可能會產生誤解,所以這時候如果能夠修學道次第的這些法類,那在道次第當中,他就已經將佛陀所宣說的法,按步就班的,那個部份應該做什麼?那個部份應該修什麼,它很清楚的就將它點出來。所以在這時候,如果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這方面的論著,其實對我們現今的佛弟子是最有幫助的。

那雖然說過去印度的大成就者也好,或者是佛當下宣說佛經的所化機,他們不需要依著菩提道次第的這些論著,他們就能夠成就。這是因為他們自己本身的條件,就比我們要好很多,所以這些佛弟子們,他們是另當別論。但是以五濁惡世的我們而言,如果我們沒有依靠著道次第的這些論著的話,我們根本就不了解說,成佛的道次第為何?那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我們就可以知道說,原來我今天所修學的佛道,它的本質是包含了佛所宣說的八萬四千種法門,甚至在這本論著裡面,他所宣說的這些內涵本身,都是無誤、無顛倒的。那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學的話,對各位而言是最有利益的。

最後一個特色是提到了「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那如果之前,我們沒有辦法了解,一切的聖教他們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相違的。甚至沒有辦法現在一切的聖言皆是修行的殊勝教授的話,這個時候會產生的問題就是,學密的人他看不起學顯教的人,學顯教的人他會刻意的去批評學密的人,甚至說學大經大論的這些人,他們會覺得修行是沒有必要的。但是更進一步想要修行的這些人,他們會覺得,根本就不需要花這麼多的時間來學習大經大論。因此彼此之間,會因為所學的法門不同的緣故,會互相的批評排斥。

那在互相批評排斥的過程裡面,就很有可能會造下謗法的惡業。比方說,學大乘的人認為學小乘的人是不好的,學小乘的人他又覺得學大乘的人那裡不如法等等,所以彼此在互相批評的情況下,是很容易造下謗法的惡業。如果我們在修學的過程中,造成謗法的惡業的話,其實這樣的惡業,是很難形容,它是有多麼的巨大。一般人都會認為說,殺人、偷東西所造的惡業是很難想像的,是很恐怖的。但實際上,殺人或者是偷東西所造的惡業,跟謗法的惡業相較之下,它根本無法相比。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破壞了佛塔,所造的惡業是相當的大,那甚至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破壞了整個南贍部洲的佛塔的話,它的惡業更是龐大。但是這麼大的惡業,也比不上我們去誹謗佛法的惡業。甚至說,如果我們將南贍部洲所有的羅漢都殺掉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所造的惡業也比不上我們謗法所造的惡業。由此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說,其實謗法的惡業是相當可怕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以上的這些特點的話,那更進一步的我們就知道說,其實大小乘或者是顯密的教法,它彼此之間是不會互相排斥的,它沒有任何的矛盾,就能夠去除會造下謗法惡業的這種可能性。

接下來第三個科判,在第三個科判當中提到了「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這個部份在之前我們有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了「聽聞軌理」的這個部份。在第四個科判當中,介紹了「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這個部份是提到了「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的內涵。這個部份我們在明天昨上,會配合著功德之本頌為各位介紹。過去介紹道次第的這些傳承祖師們,他們都有提到,如果要為弟子們介紹道次第的相關法類的話,都必須要讓弟子們了知造者殊勝、法殊勝的內涵。就是說在介紹法殊勝的同時,也要更進一步的將四種殊勝的特點,很完整的為弟子們來做介紹。所以就如同過去的傳承祖師們他們所介紹的方式,我在這個地方,也花今天的這個時間,為大家介紹了以上的這些內涵。

第四個科判是提到了,「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在這個科判當中,簡單來分,分成「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第二個科判「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首先「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這個部份,就是一開始《功德之本頌》所要介紹的內涵。

這本論我們平常都稱之為《功德之本頌》,但其實這本論之所以會稱為《功德之本頌》,是因為一開始有提到「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的這句話,所以後人大部份都將它稱之為是《功德之本頌》。但是其實這本論另外的一個名稱,是提到了《積聚加持頌》,也就是如果想要修學道次的話,我們希望能夠獲得佛菩薩,或者是祖師大德們的加持,所以他將很多祈請加持的偈頌累集起來,所以也可以稱之為《積聚加持頌》。那對於《菩提道次第攝頌》而言,宗大師所造的道次第,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廣、中、略。廣的部份就提到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部份是提到了《菩提道次第略論》,略的這個部份是提到了《菩提道次第攝頌》。

首先在介紹「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這個部份,在《功德之本頌》當中提到的第一個偈頌,「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如理依止道之勝根本,善觀察已恒時奮殷勤,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所以在最後一句當中有提到「求加持」,也就是祈請加持的意思。希望能夠透由思惟這個偈頌,而領受十方諸佛菩薩的加持,能夠加持我們的心相續,能夠跟法能夠馬上的結合在一起。所以這部論就如同我們之前所介紹的,它又能夠稱為《積聚加持頌》。

    今天這堂課就先介紹到這個地方。

南無阿彌陀佛!     整理於鶴林淨住(校稿中)
发表于 2009-5-1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奧斯卡大德,您應該是聽受三次,不是二次。:lol 還有從一位善知識座下聽受圓滿過一次:lol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頌(第2講)蔣孜曲傑仁波切教授

09年3月16日 台中 如性法師中文翻譯

我等無上之怙主,三界法王宗大師,在《功德之本頌》的第一個偈頌當中提到了「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如理依止道之勝根本,善觀察已恒時奮殷勤,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首先「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不管以今生,或者是以來生,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安樂,這時依止善知識對我們而言相當的重要,我們必須要能夠依止一位具有德相的上師,透由如理的依止善知識,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的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果位。而這個部份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將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的這個科判,有稍微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在「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當中,簡單的介紹了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以及沒有依止善知識的過患,並且在依止的同時,透由意樂如何的來做依止,透由加行如何的來做依止等等的內涵。

那首先在這個地方簡單為各位介紹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也就是如理的依止上師,它所帶來的好處是什麼?這就如同我們之前在偈頌當中所看到的「能成眾德之體具恩師,如理依止道之勝根本」。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它是讓我們能夠在今生、來生,甚至說獲得現前的增上生,以及究竟的決定勝一切果位最主要的根本。並且我們所依止的善知識,他能夠如實的宣說無誤的道次,透由宣說無誤的道次,那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能夠如實的來修學的話,對我們來生想要成辦人天果位,或者更進一步的獲得圓滿的佛果,這都是指日可待的。

在道次第的論著當中,簡單的將依止善知識的殊勝特點,簡單的可以分為八類。這當中包括了:近佛果位,甚至能夠讓十方的諸佛菩薩心生歡喜,內心當中的煩惱他能夠很自然的就斷除,並且能夠快速的獲得地道的功德,生生世世獲得善知識的攝受來生不墮惡趣。甚至說,以總結來說,他能夠成辦現前以及究竟一切的利益。

在諸多的勝利當中,首先我們先介紹第一個部份,近佛果位。所謂的近佛果位,它指的就是,如果我們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這時我們就能夠越來越接近成佛的這個目標。相反的,如果沒有辦法好好的來做依止,這時候我們離佛果位就是越來越遙遠了。那對於這個部份,首先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以顯教的道次來成佛,和以密教的道次來成佛,其實他成佛的速度是有差異的。甚至說在密教當中,四部當中的無上瑜伽部,它所成佛的速度,又比其他下三部的這些道次要來得更快速。那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異點,是在於說,依止善知識的這個部份,如果能夠做得更完整,甚至說更圓滿的話,透由依止善知識,再透由修學殊勝的道次的話,就能夠讓我們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成就圓滿的佛果位了。

那在之前我們有簡單的為各位介紹,在顯密這兩者當中,透由修學密乘它成就佛果的速度,是要比透由修學波羅蜜乘要成佛的速度要來得快。那在經論當中有提到三種善知識的德相,第一個部份是以戒律的角度來做介紹。以戒律的角度而言,如果是以小乘的這些戒律做為基礎的話,這時候在經論裡面會提到,這時我們在依止善知識的同時,我們只要把傳戒的上師,當成是「像似佛」來看待這樣就可以。也就是說你並不需要把傳戒的上師,當成是一尊真佛來看待,所以這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也就是說你把他看成像似佛,他是很類似佛,但是並不一定要完全的把他當成真佛來做依止,這是以小乘的角度做為介紹。

那更進一步的,如果以大乘波羅蜜乘的角度,要依止善知識的話,這時候在經論裡面有提到說,我們要能夠「視師如佛」。所謂的視師如佛是什麼樣的意趣呢?這個當中就提到了,我們所依止的善知識,我們在依止的當下,我們看待他的時候,他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那在看待我們的上師為佛的同時,並不是說他的外貌現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這種面貌,而是說他內心當中的教證二量是與佛無二無別的,但是他是可以顯現出凡夫相的。

那更進一步的,以密乘的角度而言,在依止善知識的同時,不僅善知識他心續當中的功德,也就是教證二量的這些功德,與佛是無二無別的。更進一步的,他所顯現出來的面貌,也與佛是沒有任何差異的。為什麼與佛沒有任何的差異呢?對於修學密法的行者而言,修學密法的同時,他自己本身必須要能夠淨化凡夫相。也就是比方說,他在自生本尊,或者是觀修本尊的同時,他要能夠淨除凡夫相來作觀修。那如果連觀修的弟子本身,都必須要能夠淨化凡夫相,然後以本尊的面貌呈現出來的話,那更何況是他所依止的上師。所以這時當弟子在依止上師的同時,要把上師看成是真佛,這是從本質以及外貌兩個角度來做解釋的。

在之前我們簡單的介紹了大乘的善知識,與密乘當中所談到的善知識,在依止的時候,弟子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看待上師。也就是因為弟子看待上師的方式有所不同的緣故,所以以修學顯教的波羅蜜乘的行者而言,他必須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那最後才能夠成就圓滿佛果。而密教由於他看待善知識的方式不同的緣故,所以依止的方式也不相同。這時候以下三部的這些修學密法的人而言,他不需要花這麼長的時間,甚至說他可能花 一兩 劫,或者是三劫左右,他不需要花到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成就佛果。甚至說他透由修學密法,能夠讓他的生命變得比一般的人更長壽,所以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來修學佛道,讓他在比較短的時間之內成就佛果。

那在四部當中,以無上瑜伽部而言的話,在無上瑜伽部的密續的經典裡面有提到,如果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並且修學無上瑜伽部的這些法類的話,他能夠在短短的一生當中,甚至說對於利根者而言,他能夠在三年三個月當中就成就圓滿的佛果。那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有一些經典它提到了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有些經典他提到了成佛最快只需要三年三個月,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就是在於所依止的善知識,他所必須具備的德相不同,並且在依止的當中,依止的方式也不相同。

在密法的當中,許多的上師,許多的經論當中,都會提到說密法當中最主要的部份,就是提到了上師瑜伽,這就有如同是修學密法的人,他自己本身的生命,他是非常的珍貴。所以上師瑜伽的這個部份,在觀修的當下,這時要能夠如實的把上師看成是金剛持佛,並且他的本質跟外貌與佛都沒有任何的差異。如果能夠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下,不管是持咒或者是觀修本尊,他都能夠在極短的時間之內,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也就是因此在密續的經典裡面有提到,如果想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成就大樂的三身果位,也就是圓滿的佛果的話,這個時候唯有透由修學無上密,以修學無上密的這種方式,一方面依止善知識,一方面修學道次,這樣才能夠在短極的時間之內,成就圓滿的佛果位。如果不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修學,你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甚至說以顯教的波羅蜜多乘而言的話,可能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夠成就最後的果位。

對於以上對各位介紹的這個部份,我們舉一個眾所皆知的公案,也就是密勒日巴尊者的公案。那以一般的人,他看待密勒日巴的眼光來說的話,一般的人都會覺得密勒日巴看起來就跟一般的凡夫沒有任何差別。甚至他本身在修學佛道的同時,他也不是呈現出智者,也就是廣博的閱讀經論的這種成就者的面貌,所以看起來與一般的人,似乎沒有什麼兩樣。但是這樣的人,也就是密勒日巴尊者,他在依止了馬爾巴尊者之後,所發生的事情,是各宗各派所有的佛教徒都承許的。這個部份為什麼他能夠在依止馬爾巴尊者之後,馬上就獲得了成就,這也是跟他依止善知識的這個部份,是有相當的關聯性。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胜勇 于 2009-5-12 23:52 发表
奧斯卡大德,您應該是聽受三次,不是二次。:lol 還有從一位善知識座下聽受圓滿過一次:lol  

胜勇大德
奧斯卡非大德:lol
我原意是說,在 蔣孜曲傑仁波切座下聽受兩次......
我不會忘記
曾在恩師 嘉傑‧札那仁波切,座下聽受圓滿的第一次......
我不會忘記滴:)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在依止馬爾巴尊者的時候,依止上師的這種精神,就有如同是保護自己的生命,他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他也不願意犧牲上師,也就是他還是會想要依止善知識。這個地方我們都知道說,密勒日巴尊者他在依止馬爾巴的同時,馬爾巴曾經叫他做了許多不合乎常理的一些事。比方說他叫他蓋一棟很高的樓,那這層樓,馬爾巴尊者剛開始他交待密勒日巴尊者說,你要蓋一棟九層樓高的這種房子。並且在蓋的當中,不管是搬土,或者是搬石頭,所有需要用到的工具,馬爾巴尊者都不希望別人能夠幫忙密勒日巴尊者。所以密勒日巴尊者是從頭到尾是一個人做這個事情,搬土的也是他,搬石頭的也是他,造房子的也是他。當這棟房子快完成的時候,馬爾巴他的妻子實在是看不下去,他內心當中不忍密勒日巴尊者繼續的受苦。所以這個時候,馬爾巴上師的妻子就跟馬爾巴講說,那你可不可以放了密勒日巴尊者,不要再叫他做這些事情了,他實在是非常的可憐,要是他不小心死掉的話,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既然他之前有向你求受灌頂,那你在這個地方就直接把灌頂傳授給他不就好了。所以這時候馬爾巴上師,他就叫密勒日巴尊者停下手邊的工作,來到他的面前,他將灌頂傳授給密勒日巴尊者。但是過去傳承袓師們,他們有提到說,如果密勒日巴尊者,當下繼續的完成他未完的工作,也就是他如果能夠繼續的把房子蓋下去,然後一直到九層樓高的這個高度,全部都一次完成的話,其實他之後是不用做特別的觀修,他就能夠成就他想要成就的這種果位了。所以由這個公案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是非常明顯的。

至於其他的教派當中,比如說以薩迦派而言的話,也有薩迦班智達他依止善知識的一些殊勝的公案。在格魯派裡面的話,有提到溫薩巴的這位上師,這位上師他也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透由修學密法而即身成佛。這位上師他最主要的上師也就是宗大師,那雖然溫薩巴這位成就者,他本身也不是精通這些義理的上師,也就是他並不是這種所謂的龍樹父子的這些大成就者,他呈現出來的面貌,是他對於經論並不是非常的通達,但是由於他在依止上師的同時,能夠如實的按照上師的教誡,捨棄今生種種的安樂,並且一步一腳印好好的來修行的緣故,所以他在今生,最後能夠在短短的一生時間當中成就圓滿的佛果。但是他實際上他本身所呈現出來的面貌,跟一般的凡夫沒有任何的差異。甚至有些人看到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會認為說他的行為跟瘋子是沒有任何的差別,所以他有另外一個名稱,就稱之為是溫薩巴瘋子。所以從這個裡面我們也可以知道說,有時候看似凡人的這些人,他如果能夠好好的依止善知識,按照善知識的指示去做的話,他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獲得最大的成就。

之前我們所提到的這些公案,都是密教當中的公案。以顯教而言,雖然在顯教的經論裡面提到,一個人透由修學顯教,必須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累積福智的二資糧,才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但是這當中也有例外的,比方說在佛親口所宣說的《般若八千頌》裡面,他就提到了常啼菩薩的這個公案。常啼菩薩他本身是修學顯教的道次而成就圓滿的佛道,並且他在修學佛道的同時,他所依止的善知識,是與他宿生有業緣關係的法勝上師。在還沒有依止法勝上師前,常啼菩薩實際上他已經是獲得了大乘資糧道的一位菩薩。由於他的心續當中,已經生起了法流三摩地,也就是他有這種襌定的功夫,所以他能夠親見十方的諸佛。但是當他在尋問十方的諸佛,他與誰才有深厚的業緣關係,有深厚的法緣關係的時候,這時候十方的諸佛告訴他說,你必須要到什麼地方,去找什麼樣的一位上師,那怎麼樣來依止他。這時候十方的諸佛所指示的,就是希望常啼菩薩,他能夠去依止法勝上師。所以為了要能夠去依止法勝上師,常啼菩薩一開始為了要獲得,為了要拿到供養上師的這些供養金,這個時候,他不惜把自己的肉一塊一塊的切下來,然後賣給其他的人,希望能夠得到一些金錢,將這些金錢拿去供養給他的上師。

並且在依止法勝上師的時候,他依止的那些精神,也是相當令人可佩的。所以一開始,也就是他在還沒有依止法勝上師前,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他是資糧道的一位菩薩。那以顯教的角度而言的話,一位菩薩,他要成佛,他必須要發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累積資糧。那如果我們要做一個區分的話,是怎麼做區分呢?在資糧道以及加行道的這一段時間,它必須要花一大阿僧祇劫,就是三大阿僧祇劫當中的第一個部份,是在資糧道以及加行道的時候,必須要累積的資糧。那二個部份是在十地當中前面的七地,也就是不淨的七地當中,所必須要累積的是第二個部份的資糧。第三個部份的資糧是在最後的八、九、十,三地的時候,所必須要累積的。但是由於常啼菩薩,他如實的依止了法勝上師的緣故,他在短短的幾年之內,透由法勝上師的教誡,並且如實的修學,如實的依止。他在短短的幾年當中,就從資糧道的菩薩,然後已經快速的累積了,前面兩大阿僧祇劫所必須要累積的資糧。其實這樣的公案,他與一般顯教當中的經論,所談論的這個內容,其實是不太一樣的。但是由於他依止善知識的態度,以及他的精神是令人可佩的。

甚至說在公案當中,他也有提到,他為了要請上師到現場宣說佛法,但是由於當地缺水的緣故,講課的現場會有灰塵。為了讓灰塵不要飄起來,所以這時候他找不到水,他寧可把自己的身體,然後把他切開來,然後用自己的血水,然後撒在講課的現場,讓這些灰塵不要到處的飄揚,所以他依止善知識的精神就是如此的。所以他能夠在短短的幾年之內,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其實這些公案在《般若八千頌》當中都相當的清楚。

接下來如果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的話,第二個勝利他能夠讓十方的諸佛感到歡喜。為什麼如實的依止上師,會讓十方的諸佛感到歡喜呢?這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所依止的上師,可能只是一個人,那為什麼我們好好的依止這位上師,會讓十方諸佛感到歡喜呢?如果我們要思惟這個問題的話,這時候我們必須要能夠了解,其實我們的上師,他就是十方諸佛的代表。十方諸佛無時無刻不外乎就是想要利益有情眾生,這是十方諸佛他唯一的心願,他在等待我們,看我們的時機因緣是否能夠成熟。如果時機因緣成熟的當下,他會藉由各種的善巧方便,來利益廣大的有情眾生。甚至說在很多的經典裡面,佛都親口宣說了,其實在每一位有情的頭頂上,都有一尊佛,他只不過是在等待我們因緣成熟的時間來臨,如果因緣成熟的話,他會藉由各種的方式來利益我們。

就連我們一開始,要學習一種語言。一開始的時候,必須要透由其他的人來教我們,不管我們所學的是中文也好,或者是藏文也好,任何的一種語言,一開始都必須要透由他人的指導,我們才能夠學習,才能夠學會。那如果佛他知道我們需要學習一種新的語言的話,難道說以佛的智慧,他沒有辦法告訴我們,該如何的來學習嗎?一定可以,因為他具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如果時間因緣成熟的情況,我們有需要學習一種新的語言,自然佛他就能夠呈現出與我們相應的這種面貌,以世間人的方式,以老師的這種方式,來到我們的面前教導我們。

所以相同的善知識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對於法有所希求,那這個時候,佛他就會出現善知識的面貌,來到我們的面前,為我們宣說佛法。所以這時如果我們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的話,十方的諸佛都會覺得這個眾生是有希望的。因為這個眾生,他透由依止的善知識,如實的在修學佛法,這正是佛他所想要看到的。所以如果能夠依止善知識,十方的諸佛看到這個情況的同時,我們都會感到相當的歡喜。

那更進一步的,在論典裡面他也有提到,我們能夠如實的供養善知識,他所累積的功德,比供養十方的諸佛還要來得大。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其實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依止善知識,按照善知識的教誡,如理的來修行的話,其實當下我們所做的這一切,正是諸佛菩薩的心願,他心心念念的就是希望說,我們能夠透由修學佛法,能夠不斷的成長。

對於這個部份,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今天全世界,他正在舉行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那這時候,台灣如果派出了一個代表,既然是台灣所派出來的代表,他就是代表台灣全國的人民,去參加這個會議。如果台灣所派出去的這個代表,在會議進行的過程中,其他國家的元者,或者是代表,都相當的禮遇,甚至都相當的尊敬他的話,這時候我們聽到這些消息,我們的內心也會感到很歡喜,我們會覺得說我們所派出來的代表,能夠得到相當好的禮遇,能夠得到其他元首的尊敬等等。相反的如果我們所派出去的代表,在參加會議的過程中,其他人他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他,甚至輕視他的話,你聽到這個消息內心也會感到不滿。相同的道理,對於十方諸佛所派出來的代表,也就是我們的上師,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依止他,其實在此的同時,最歡喜的就是十方的諸佛。

接下來第三個勝利,如果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能夠避免魔以及惡友的傷害。那為什麼如理的依止善知識,能夠避免魔或者是惡友的傷害呢?因為如果能夠如理的依止上師,在依止的同時,依止者本身他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對於這一點,佛曾經在佛經當中有提到,如果一個人他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智慧資糧的話,外在任何的傷害,都沒有辦法干擾這個人。就比如說,以導師釋迦牟尼佛而言,導師釋迦牟尼佛透由修學佛道,最後成就了圓滿的正等覺,所以他的資糧是相當的圓滿。在成就正等覺的同時,雖然說外在有很多的魔,想要藉由各種的方式,拿著不同的武器想要傷害導師釋迦世尊。但是世尊在此同時,也沒有做任何的反抗,他在內心所觀修的就是慈心。透由慈心的力量,外在的魔縱使他們手上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兵器,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傷害導師釋迦世尊。相同的,如果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的話,在依止的同時,依止者本身,能夠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這樣一來,外來縱使有魔,或者是有惡友想要傷害他,也待他無可奈何。

接下來第四個勝利,如理的依止善知識,能夠使內心當中的煩惱,或者是惡行自趣消滅。這當中為什麼要提到自趣消滅呢?也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煩惱生起的時候,一般而言,都要刻意的觀修煩惱的對治品。那透由觀修煩惱的對治品,才能夠對治內心當中的煩惱,使我們不藉由身語意的三門而造下種種的惡行。但是如果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跟隨著善知識的腳步而來修行的話,我們並不需要花這麼多的時間,這麼辛苦的、刻意的來觀修煩惱的對治品。有時候如理依止善知識的當下,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在此同時他的力量就會瞬間的減低,進一步的透由三門所造的惡行,也會相對的減少。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來提到的是,如果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的話,我們每一天,每一個月,每一年內心當中地道的功德,都能夠不斷的增長。並且在增長的同時,你不需要花很大的心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你就能夠獲得你想要的果位。這個部份就如同我們之前提到密勒日巴尊者的公案,他在短短的一生當中,就成就了圓滿的佛果。如果舉其他的公案來說的話,我們都知道薩迦班智達,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成就者。在他還沒有成為成就者之前,他所依止的上師是他的叔叔名叫做札巴蔣千。這位上師,他是薩迦班智達的上師,也是他的叔叔,所以他們之間有親屬的關係。那有一天,當薩迦班智達來到他的叔叔面前,跟他請求說:你能不能夠教我上師瑜伽的這種法?但這時他的上師就對他說:我對你而言,也就是我在你的心目中,只不過是你的叔叔,所以你今天來到我的面前想要跟我請法,但是由於你沒有辦法真正把我當成你的上來看待的緣故,縱使我把這個法傳給你,對你也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所以當下他回絕了薩迦班智達的這種請求,所以他並沒有傳授上師瑜伽的教授給薩迦班智達。

那之後在某一個因緣之下,他的上師突然示現出生重病的這種面貌。不僅他的上師生病了,他在此同時,他自己也生了重病,但是為了要承事他自己的上師的緣故,所以不分晝夜,他花了很多的時間,很大的心力來承事他自己的上師。但是由於他自己的身體相當的微弱,也就是他也生病的緣故,所以他在服侍他的上師的時候,有一陣子他似乎也都快要支撐不下去。最後由於他如實的來服務他的上師的緣故,到最後他上師的病就完全恢復了。在他的上師的病完全恢復之後,有一天薩迦班智達,他在無意中親見了文殊菩薩,並且在文殊菩薩的教授之下,他也從他上師那個的地方獲得了上師瑜伽的這個教授。自從他從上師那裡獲得了上師瑜伽的教授之後,他對於五明而言,他就相當的精通。他不僅了解內道,而且也了解外道,這就是說之後中國有許多的國王,都迎請薩迦班智達到內地當中宣說佛法。所以這時候,他自己就說到,我內心當中地道的功德,它能夠任運的生起,這完全都是來自於上師的加持。所以他在他的論著裡面,也提到說在顯教的經典裡,有提到必須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甚至捨頭目腦髓,布施自己的頭,布施自己的身體給其他的有情眾生,來累積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但是對於這個部份而言,我並不需要如此的去做,我在短短的時間之內,透由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我就能夠累積到最廣大的資糧。所以他在講這句話的時候,他有特別強調說,這些都是透由我自己本身的經驗,然後我可以告訴你們的一些事實。所以從中我們就可以知道說,如理的依止善知識,他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累積最多的資糧,而我們心續當中的地道功德,在此同時就能夠不斷的增長。

接下來如果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的話,生生世世都能夠得到善知識的攝受。那在今生有很多的人,他雖然想要修學佛法,但是沒有辦法被善知識所攝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過去他在依止善知識的同時,沒有辦法如實的來做依止。由於在過去生沒有如實的依止善知識,在今生他所得到的果報,就是等流的果報,過去沒有好好的依止,在今生當中他就沒有辦法被善知識所攝受。那甚至如果我們在今生當中,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本身的功德並不是相當的圓滿,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如法的來做止依的話,雖然在今生我們所遇到的善知識,他本身的功德並不是相當的圓滿,但是由於透由如法的依止,來生我們能夠親見如同文殊師利菩薩的善知識來攝受我們。相反的如果在今生當中,我們所依止的善知識,他就跟佛是無二無別的,但是如果沒有辦法如法的來做依止的話,來生我們想要再一次的遇到善知識,就變得相當的困難。甚到說縱使要我們遇到了善知識,我們也沒有辦法從善知識那個地方,得到完整圓滿的教授。

接下來提到的是,如果能夠如理如法的依止善知識,來生能夠不墮惡趣。因為如果能夠如實的依止善知識的話,他能夠淨除我們今生以及過去生,多生所造的惡業。如果能夠將惡業淨化掉,來生我們是不會墮入惡趣當中受苦的。對於這一點,在佛所宣說的佛經當中,佛就親口的提到,如果弟子在依止上師的同時,能夠如法的來依止的話,過去他可能花了很長的時間,造下了很深重的這種惡業,但是透由如法的依止善知識,這些惡業它所呈現出來的果報,可能就是在一生當中,這個弟子他會呈現出頭痛,或者是晚上會做惡夢,甚至說在無緣無故的情況下被他人責罵、責備等等。那就藉由這樣的方式,能夠淨化過去生長久以來所累積的惡業,所以這些惡業,不會讓他感得來生在三惡道當中受苦。



最後一個勝利也就是將之前,我們所提到的種種殊勝的特點做一個總結。如果能夠如法的依止善知識,他能夠快速的成辦現前以及究竟一切的安樂。現前就是提到了增上生的人天果位,究竟就是提到了圓滿的佛果,這一切都是在依止善知識之後,才有辦法獲得的。

以上是簡單的介紹了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之後會提到未依的過患,也就是沒有依止善知識它會產生什麼樣的過患,那這些過患就如同我們之前所提到的,依止善知識具有八種的勝利,將這八種勝利顛倒過來之後,就是未依的過患。那更進一步的提到了邪依的過患。邪依跟未依它是不一樣的。所謂未依就是沒有依止,邪依是你在依止了之後,你沒有辦法如法的來依止的話,它所產生的過患。後者也就是邪依的過患,是遠超過未依的過患。

在這個地方我們以最簡單的方式介紹邪依的過患。也就是在依止善知識之後,如果沒有辦法如理如法的來做依止,他會產生什麼樣的過患呢?第一點是提到了,輕視上師就等於是輕視了十方的諸佛。對於這一點我們之前有簡單的介紹過,上師他等於是十方諸佛的代表,所以如果我們在依止善知識的過程中,沒有辦法恭敬善知識,反而是輕視誹謗善知識的話,這時候就等於是輕視誹謗十方的諸佛。那如果我們輕視一尊佛,所造的惡業都是難以相像的巨大的話,那更何況是輕視誹謗十方的諸佛。第二點提到了,如果在依師的過程中,我們對上師生起了瞋恨心的話,那你所生起瞋恨心的這個時間,會讓你之後多生多劫,都在無間地獄道當中受苦。

接下來是提到了,如果沒有辦法如法的依止善知識,縱使修學密法,也沒有辦法成就殊勝的果位。對於這一點,以顯教的角度,如果一個人他犯下了五無間罪,或者是在持守別解脫戒的同時,犯下了根本墮的話,照道理來說,他是必須要墮入地獄道當中受苦的。但是以密教的角度而言,如果這樣的人,他能夠透由修學密法,如法的來依止善知識的話,他在來生不僅不會墮入惡趣,甚至他在短短的一生當中,還是有機會能夠成就佛果位的。但是如果我們打從內心底,輕視我們的上師,或者是誹謗我們的上師的話,縱使你修學的是無上密,你也沒有辦法成就圓滿的佛果。

接下來第四點是提到了,如果在依師的同時,沒有辦法如理的依師,但是你自己本身很勤於修學密法的話,那實際上修學密法,就等於是讓你來生墮入地獄當中的另外一個因緣,因為你在修學密法的同時,你並沒有辦法如理的來依師。所以雖然你所修學的法本身相當的珍貴,但是由於沒有辦法如理依師的緣故,在來生你還是必須要墮入惡趣當中受苦。

最後提到的是,如果沒有辦法如法的依師的話,之前已生的功德他會完全的消失,未生的功德不管再怎麼勤於修法,它也沒有辦法新生,並且生生世世沒有辦法得到善知識的攝受,最後會墮入惡趣當中受苦。這些都是沒有辦法如法依師所帶來的過患。所以以上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了如理依師的勝利,以及未依的過患。

接下來提到,如果要依止善知識,那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做依止呢?這個部份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提到了透由意樂來做依止,第二個部份以加行來做依止。而以意樂來做依止的部份,簡單的來分,又分為修信以為根本,第二個部份隨念深恩應起敬重。那所謂的修信以為根本,就是我們必須要透由思惟上師的功德,而對於上師生起信心。那更進一步的,透由思惟上師對於我們的恩,而在內心當中,打從內心底要恭敬我們的上師。



平時我們講到的信心,信心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提到了「淨信心」。所謂的淨信心,指的是透由思惟上師以及三寶的身語意種種的功德,而讓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的信心,這樣的信心我們稱之為是淨信心。第二種信心是提到了「希求信心」,也就是既然我所歸依的對象三寶,或者是我所依止的上師,他具有這麼多的功德的話,我也想要獲得這些功德的一種信心,這種信心我們稱之為是希求的信心。最後提到的是「勝解信心」,也就是透由相信的這股力量,而讓內心當中生起對於境的一種信心。而在這個地方我們最主要強調的就是最後一種勝解的信心。我們必須要透由思惟,然後了知到說我所依止的上師,他就與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佛是無二無別的,所以在依師的同時,要能夠生起視師如佛的勝解信心,把自己所依止的上師當成是真佛來做依止。

雖然說視師如佛它是相當的重要,但是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想要在內心當中生起視師如佛的這種信心,是相當困難的。現今有很多的人在修學佛法,甚至也花了很長的時間,花了很多的功夫在修學佛法上面。但是為什麼沒有辦法在內心當中生起地道的功德,以及種種的證量,這一切都是來自於我們在依師的同時,我們並沒有辦法生起視師如佛的信心所造成的。所以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的是,為什麼一定要視師如佛?明明我們的雙眼看到的就是凡夫相,他所現出來的就是凡夫的面貌,並且我們可以看到上師許多的過失。既然我所看到的是凡夫相,並且我可以看到許多過失的同時,我何必催眠我自己,強迫我自己,把這樣的境界看成是佛呢?有什麼必要性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沒有其他的,因為我們想要獲利,我們不想要吃虧,就只要這樣的一個理由,它就足夠來證成我們必須要視師如佛。為什麼呢?如果你在依師的同時,你能夠將上師當成是真佛來做依止的話,你想要獲得的利益都能夠獲得。相反的如果你沒有辦法這樣做的話,到最後你自己是吃虧的。

對於境界本身,也就是我們所依止的上師而言,你將他看成佛,他也不會變成真佛。如果他本身是佛,你不將他看成佛,對他而言他也不會有任何的損失。所以這一點完全是從依止的人,他本身的角度來做探討的,而不是說上師他故意要將他自己捏造成是佛,而讓弟子來恭敬他,其實對上師而言,他並沒有任何的差異。所以宗大師他在解釋這一點的時候,也特別的引了密續當中的經文,提到了我們在依師的同時,要盡可能的去思惟上師的功德,不要看上師的過失。為什麼?因為對於修學佛法的人而言,修學佛法的人不外乎就是希望能夠獲得地道的功德,以及殊勝的悉地,如果你看上師的過失,一切的功德,一切的悉地,都沒有辦法獲得。相反的,如果你觀察上師的功德,而對於上師生起信心的話,你想要獲得的功德,以及你想要成辦的悉地,在此同時都能夠快速的成辦。對於那些不想要生起功德,或者對於悉地沒有概念的人而言,這些的話是另當別論的。但是如果你的終極目標,是想要獲得如同佛跟菩薩般的功德,想要生起如同他們心續當中的證量的話,你就必須要以這樣的方式來做依止。所以在依止的過程中,不管你所依止的上師,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縱使他並不是真佛,但是你在依止的當下,能夠把他當成是真佛來看待,並且恭敬的來做依止的話,你想要獲得的成就,你想要獲得的利益,他都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成辦。

所以以境界而言,也就是我們所依止的這位上師而言,雖然他不是佛,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他當成真佛來看待,我們就能夠得到真佛的加持。相反的,境界本身他要是與佛是無二無別的,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如法的來依止他的話,我們也沒有辦法得到真佛的加持。所以我們在探討視師如佛的這個義題的時候,我們並不是要探討境界本身他是不是真佛,而是必須要以依止者他本身的角度來探討說,我們在依止的時候,是不是能夠把對方當成是佛來做依止。如果可以一切的獲利,都是在你自己的身上,如果你沒有辦法如此的來做依止的話,相同的道理,吃虧的也是你自己。

對於介紹法的上師而言,他當然知道說他自己是不是佛,如果不是佛的當下,他怎麼會強迫弟子一定要認定說,我就是佛呢?他當然不會用這種方式來為弟子們介紹。他之所以要為弟子介紹視師如佛的這種法類,是因為如果弟子能夠以這樣的方式來依止上師的話,對於弟子本身,也就是他自己來說是最有幫助的。所以上師他縱使知道自己並不是佛,但是如果弟子能夠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他,其實對於弟子是最有幫助,而且是最有效果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之前我們就提到了,我們必須要能夠視師如佛,因為如果能夠視師如佛的話,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我們是能夠獲利,而且不會吃虧。這時候很多人的內心當中,又會生起另外一個疑惑。會覺得說視師如佛雖然有這種多的好處,但是我沒有這種能力,能夠做到視師如佛的這一點,雖然我知道他有這麼多殊勝的優點,但是我自己本身沒有這種能力,其實我們能具有這種能力。我們一般的人都會容易看到他人的過失,不容易看到他人的功德,但是實際上,當我們看到他人過失的時候,他人真的有這樣的過失嗎?這並不一定。相同的,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功德的時候,難道說他真的就有這種功德嗎?這也不一定,這完全是取決於我們內心如何來看待這個境界。對於有一些人而言,他看到這個境,他會認為是這是對方的過失,有一些人會認為這是對方的功德,所以我們要如何的安立一個行為,它是功德還是過失,其實是相當難以安立,相當難以辨別的。所以也就是因此,佛他曾經親口在佛經當中有提到,只有我可以和與我類似的這些人,他才有資格去評斷說,這個人他是有功德的,還是有過失的。至於其他的眾生,他是沒有這種能力,有評斷對方到底是有功德還是有過失的。 

這當中的我,就是指的佛他自己本身,佛與他類似的這些眾生,也就是佛他們彼此之間,他們是能夠了解到說彼此的功德,以及未成佛的這些有情們,他們是具有什麼樣的過失,他們能夠清楚的看到。但是對於還沒有成佛的這些有情眾,他們彼此在貪愛對方的時候,到底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功德,或者他所看到的過失,是不是就是真的是對方的過失,這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因為還未成佛的眾生,他的心續絕大部份都是呈現出錯亂的狀態,所以並不能說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有時候境界本身,也就是對方他並沒有這種過失,但是我們內心會覺得說,對方有某一種的過失,而就批評他、誹謗他,其實對對方而言,他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傷害,但是對於批評別人的人,他在批評別人的同時,其實受傷的是自己本身。

甚至我們都知道說十方的諸佛菩薩,會示現出各種的面貌來利益眾生。既然他會示現出各種面貌,就表示說我們身邊的有情眾當中,一定也有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但是以我們的角度,我們怎麼看都不覺得其他的人是一尊佛,或者是一尊菩薩的示現,因為我們很容易就看到他人的過失。在看到他人過失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會覺得說,他怎麼會是佛?怎麼會是菩薩呢?因為他有這麼多的過失。那你看來看去,你周遭到最後,沒有一個人是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那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怎麼解釋諸佛菩薩,他會示現出各種的面貌來利益有情眾生呢?這個論點到最後就不成立了。

如果諸佛菩薩,他真的是示現出各種的面貌來利益我們的話,在我們的周遭如果有這些聖者出現,但是我們看到他的過失,更進一步的,刻意的去批評、誹謗他的話,對我們自己的傷害以及殺傷力其實是最大的。所以佛他在談到這個特點的時候,他就有提到說,以眾生也就是在輪迴當中流轉的這些眾生,他的角度而言,彼此看對方的過失,或者是刻意的批評對方,其實這都是相當危險的。他就有如同是火坑上面,撒上了灰塵,雖然看似它是不危險的,但是你一不小心掉到火坑裡面的時候,其實對於自己的傷害是最大的。但是相反的,我們在看待四周圍的有情,如果都能夠把他看成是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的話,對我們自己本身其實是有最大的好處。不管境界他本身是不是佛,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他當成是佛來看待,我們對於這樣的境就不容易生起瞋念,對於這樣的境就不容易生起我慢,對於這樣的境我們就不容易生起這種想要去比較,想要去輕視他人的這種感受。那如果我們的內心當中,貪瞋癡的煩惱,在此同時能夠減低的話,其實對我們自己而言是最有幫助的。至於境界他是不是真的是佛,這個就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了。所以當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要盡可能的將四周圍的有情,也都當成是真佛來看,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有情眾,對我們自己本身的幫助是最大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更進一步的提到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看別人的過失,到底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好處。其實你仔細的去思惟這個問題的話,你會發現說,看別人的過失,對我們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我們看別人的過失,也不能夠讓他馬上就改變自己,讓他所擁有的過失完全的都淨化、都消除。甚至說看別人的過失,難道說別人在此同時就會傷害我們嗎?他所擁有的過失會有傷害我們的這種能力嗎?其實也都沒有。我們看別人的過失,最後只會批評、誹謗他人,那對我們自己的傷害其實是最大的。我們要看的過失,是自己本身的過失,如果我們能夠清楚的觀察到自己所擁有的過失的話,你就會知道說,我擁有了這個過失,所以我應該要馬上的去改善他。所以你看自己的過失,能夠讓自己的過失在短時間之內減低,但是如果你看他人的過失的話,其實對於改善他人過失而言,並沒有真正的幫助。

那更進一步的,我們在看待四周圍的有情的時候,其實仔細的去思惟,四周圍的有情他對於我們都是有恩的,並且這些有情眾生,他的心續當中都擁有佛性,在不久的將來他們都能夠陸陸續續的成就佛果。那對於這樣的有情眾生,如果我們很刻意的去批評他的話,其實對於我們自己本身,它所帶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我們在看待有情的時候,應該看待有情的功德面,看待他們的恩德,我們四周有很多的有情,都是默默的在為我們付出,只是我們都不知道罷了。所以以這種方式我們去看待他人的話,我們會知道說,其實我們周遭的人在付出的同時,都對我們產生相當大的幫助,因此受人的恩惠,我們要懂得報恩。

那更進一步的,在論典裡面它也有提到說,對於修學佛法的佛弟子們而言,在修學佛法的同時,恭敬佛但是不恭敬有情的這種態度,實際上是錯誤的。為什麼這種態度是錯誤的呢?其實在成佛的過程當中,不管是佛或者是有情,它的重要性都是相等的。佛為我們宣說佛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說,我們能夠去利益其他的有情眾生,所以對我們宣說佛法的三寶,他對我們是有一定的重要性。相同的,我們在修學佛法的同時,要能夠將我們所學的利益到其他的有情眾生,這才能對我們產生最大的功效。如果一邊學佛,一邊口口聲聲的說我是恭敬三寶,但是傷害其他有情的話,其實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互相的矛盾了。修學佛法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能夠自利利他,所以在恭敬三寶的同時,如果你刻意的去傷害其他的有情,這表示說你並不是真正的在修學佛法的佛弟子,所以以這種角度我們來思惟的話,如果我們能夠把周遭的有情眾生,都看成是真佛的來看待,以恭敬的態度來面對一切的有情眾生的話,這才是佛陀希望我們做的事情。我們今天的課上到這個地方。

南無阿彌陀佛!         

                                                      整理於鶴林淨住 (校稿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02:16 , Processed in 0.03997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