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一飘儿

偶遇一美女店员,竟然是师父一个村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4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P

[ 頂 ] 强烈欢喜“支持”的意思。

好極了  
我原先大約猜著了
真傳神
发表于 2009-1-1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 頂

:lol
发表于 2009-1-1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天,是三九第N天,很冷.去雍和宫前各店转,想花钱请个供护法的杯.
第N天=某天

甚至也不是此街常见的安多宗喀地方美女类的.
安多=现今青海及部分四川藏区之旧称
宗喀=现今青海湟中县旧称.我派开山祖就是这疙瘩的人.

再问则回答就是马尔康的,就是马尔康县城的.
我说去过.07年去过,到大藏.她马上回答说:那里的活佛是我们一个村子的.
马尔康=阿坝州首府

脚木足!霞渡!对呀!对呀!
脚木足=地名,是个镇(不确定!)吧.地方不大,但在中国红军长征史上大大有名,张总政委国涛就是在此地开会,另立中央的!史称脚木足会议.
霞渡=村名.其中有寺院,同名.
发表于 2009-1-14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遗:

不料,看到一美女店员___这美不是章子怡类的,也不是关之琳类的,更不是梅婷类的.
章子怡=地球人都知道的美女
关之琳=部分地球人知道的美女
梅婷=一部分地球人知道的美女,至于具体如何美,美在哪里?为什么这么美?过去美,现在还算不算美,请私下咨询"老大".

我说去过.07年去过,到大藏.她马上回答说:那里的活佛是我们一个村子的.
大藏=大藏寺,祈竹活佛是那里的法台.
发表于 2009-1-1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勞您費心了

多謝多謝
发表于 2009-1-1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弱地问楼上。。。

前天,是三九第N天,很冷

啥是 [ 三九 ] :loveliness:
发表于 2009-1-1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匠,您好像不是地球人唉
发表于 2009-1-16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工匠 于 2009-1-15 20:01 发表
前天,是三九第N天,很冷

啥是 [ 三九 ] :loveliness:

百度仁波切说: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冻河开,八九雁归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农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楼上朋友说的“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
  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曰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瓣。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瓣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而且在明代北京,还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九九歌》。
  这《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笔者小时候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这“九九”之说。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而这(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我们看看明代的<九九歌》的不同说法,十分有趣。
  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这声篥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这一说法较为详尽。而据该书记载,当时(明代)的北菪功乜区流行的,《九九歌》则远没这么复杂,十分简单明了:“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目通俗易记。
  而明代专门记载北京风物的《帝京景物略》所记的《九九歌》与上述又有不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盐虎本来指古代一种虎形的盐.这儿比喻人们所堆的雪人);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屹蚤出。”这最后几句对于冬天受冻的穷汉给予了很大的同情。这两个复杂的《九九歌》版本互有异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五九四十五”,前一说法为“太阳开门户”;后一说法为“家家堆盐虎”。这可能反映了这两首《九九歌》产生的时期在冬六的降雪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上述明代北京地区流行的简单版本《九九歌》中说:“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上一世纪时的《九九歌》都成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这一改动不可忽视,它反映了明代时北京的天气比上一世纪时北京天气要冷,以至于从物候现象表现出来,柳树出芽长叶要相差一段时间。
  冬天的《九九歌》十分流行,因为零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十分难熬,其实夏天也有《九九歌》,不过夏天可不像冬天一样。要画什么“九九消暑图”了。夏天的九九与冬天相对应,从夏至日算起,也有九九八十一天,据明代《五杂俎》记载为:“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古代有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取出应用);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难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人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促织指蛐蛐)。”这夏天的《九九歌》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而且以人的主观感觉为主。
  上述冬夏(九九歌)反映了老北京地区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与关心。
发表于 2009-1-1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樓上

勞您費心了
多謝多謝

偷偷告訴樓上的樓上
我從小生長在台北  台北沒下過雪
除了中秋端午及過年 對節氣不了解
惹您笑話 下次不敢隨便問了
发表于 2009-1-16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工匠 于 2009-1-16 18:38 发表
勞您費心了
多謝多謝

偷偷告訴樓上的樓上
我從小生長在台北  台北沒下過雪
除了中秋端午及過年 對節氣不了解
惹您笑話 下次不敢隨便問了

不用客气,我也是搜索出来的。
我岂敢笑话您呢,我只是个小白!
发表于 2009-1-1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09-1-13 23:25 发表
对,以前年轻误入歧途参加了一些结义组织,后来遇到佛法,改过自新了。

老大都参加过啥结义组织啊?能道来听听吗?
发表于 2009-1-2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玉景轩的小卓玛长得也不错,我还追过呢,哈哈哈


她是塔尔寺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玉景轩是我多年来一直最长去的地方,只是,那里有几个卓玛.
我一直喜欢聊的是个帅哥,叫多杰嘉错,不过,他已经早就回家了.
这里的人基本都是湟中塔尔寺附近的.经常轮换而已.
成贤街里面还有一家分店,服务人员经常轮换的.
发表于 2009-1-21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工匠 于 2009-1-16 18:38 发表
勞您費心了
多謝多謝

偷偷告訴樓上的樓上
我從小生長在台北  台北沒下過雪
除了中秋端午及過年 對節氣不了解
惹您笑話 下次不敢隨便問了



老大,中秋、端午、過年都不是节气啦拜托!哈哈。。。
今天下午一个北京朋友说农历就是阴历,我解说农历是阴阳历都有,譬如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就是按月亮算,节气就是按太阳算,所以称为阴阳历。我还取笑北京人来说中华文化,其实普遍来说已经失去太多了,中华文化大概在台湾、香港,起码大家知道节气运算理论,起码哪怕当时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知道并使用节气,冬至要回家吃饭放假半天、惊蛰要打小人、清明放假去祭祖。。。话才说完,就读到你这台湾人说中秋、端午、過年是节气!哈哈。

节气有24,按太阳算的,所以,你会发现,中秋每年都在不同的阳历发生(老外历,今天2009年1月21那种),可是节气永远在一样的阳历发生,譬如冬至每年都是圣诞节前3天左右、清明必在老外的4月。

很容易记得,可以学我的白痴方法。。。如果你不知道一个节日是阳历还是阴历计算的,你就回忆一下以前的同一个节日在哪天发生:每年都和老外日期一致的,譬如圣诞前冬至、复活节前清明,所以这些全就是按太阳算的(由于老外历也按太阳算,所以一致,偶然才会差一天);凡每年不和老外日期一致的,譬如每年春节、中秋都是不同月份嘛,去年2月春节,今年1月春节,这就是按月亮算的。更容易的方法,譬如中秋就是月圆才是,很明显按月亮算的。

中华历法,并不是阴历,我们也很重视阳历,24节气就是例子,特别是如果你是农民。

24节气:
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小暑 大暑 处暑 小寒 大寒 雨水 谷雨 白露 寒露 霜降
小雪 大雪 惊蛰 清明 小满 芒种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老大,我补充几句_____
您说中国历法是阴阳合历,对极了!!!一般人多误以为是阴历,是有缘故的----
过去中国人是把现在所谓的"公历"(大概本名叫"格利高里"历法)称作"洋历"."西历","耶历"(称现在所谓的"阴历"作"夏历""农历""国历""旧历").
后来,不知怎么就逐渐被大部分人讹作"阳历"了.
私意揣磨-------
大概是以为西洋文化很强大,阳;中国文化很阴柔,阴也.当然,和民国几位一把手都信基督教,文化思潮(比如,五四中的偏激者,解放以后反封建,文革破四旧..)
也有很大关系.
不知道诸位注意到没有?中央电视台80年代末期渐渐在每天新闻联播时就不报"农历"了;后来在90年代末期又开始报了,文化思潮反映之一斑吧!
水老大,您说的节气按阳历算,也对极!
但您所说___譬如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就是按月亮算
并不准确,夏历中的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并不是按月亮算的.而恰恰是表明夏历是阴阳合历的最好证据之一.真正的纯阴历=按月亮算,应该是28天一个月,譬如
回历就是这样的.夏历的月的天数,是折合了太阳的回归年和月亮的28天周期而作出的,但是,由于还是无法除尽,所以才会有闰年的.民谚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也是这个
道理----夏历的十五,有时候不正好是月亮历(阴历)的月圆日,就是说有时候夏历的十五应该是月亮历的十四,夏历的十六是月亮历的十五,月亮最圆.
简言之,概言之----------------------------------------
年:按太阳回归年算,是365.NNNN天(大概约等于365.1/4)天为一年,这是纯阳历,但是,即使是西洋的历法,所谓今天说的"公历"也没法子完全合理处理,所以四年要有个闰日.
月:基本上是不按月亮周期,而西历是31,30;夏历是30,29,回历是28天(每月规定28天,但论其和年的关系也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不太详.存疑).
天:太阳自转为一天,但也有发展.据电视上说,2008年的一天就比2007年的一天多了一秒-----可能是宇宙在不断膨胀的原因吧,详看宇宙大爆炸相关理论.
中国的历法正是考虑到了年,月,日之间的这种无法整齐换算的问题,兼而顾之,作出的明智处理.左右开弓,阴阳合济.
其实,夏历和我们这个以中原地域为核心地带的中华文化之下的人最有关系,和中国的天文(气候及星象及其他)地理人文农业最有关系.
而月亮由于特殊的位置,与人的生理最有关系___
比如,人在母胎中,所谓的妊娠月是按28天算的,所谓怀胎十月约=280天,而不是290天,300天,310天.....胎儿7天一转变,4个7天=1个月;
    女性月经=28天,常见女人说我的来的不准,差了1,2天,那是她不懂月经的周期就是28天.
    浙江潮,也和月亮周期,大海潮和月亮每天的出没有关系,所以,妇女有来潮,初潮之说.
    (人死了,进入中阴,也是7天一转变,当然这和月亮有没有关系我不知道.但民间有烧七之说.就是说7和生死有关_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您排列的24节气是理论性排列法,没有按照实际日期
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小暑 大暑 处暑 小寒 大寒 雨水 谷雨 白露 寒露 霜降
小雪 大雪 惊蛰 清明 小满 芒种
     方便记忆,可以用背诵歌诀的方法记住_--------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___春雨惊春清谷天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署  ___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___秋处露秋寒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___冬雪雪冬小大寒.


[ 本帖最后由 一飘儿 于 2009-1-22 01:5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1:02 , Processed in 0.03674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