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荷丹

南柯一梦:福智金小姐说闻思修三慧种子论是相似法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的风 发表于 2017-8-14 09:54
算了,这里不能随便给人家洗地。
经典上说,如果有人破坏戒律,那么不能赞扬此人布施、供养等功德,以免大 ...

师兄关照的极是,多谢。

师兄是在真正的辩论,不是洗地,这个有天差地别,万万不可弄错,哈哈
发表于 2017-8-1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荷丹 发表于 2017-8-14 07:23
第一部分

金小姐写过一篇核心说法纲领,用于给福智团体洗脑,原文比较长,后面看情况也许会贴出,现就此 ...

師兄整理得很好
續貂:
慧進修之次第
佛法重於修行,修行是不能沒有定的,但真能離煩惱得解脫的,是如實智,平等慧如實觀。與定相應的慧學,在次第修學過程中,有四入流分(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佛的化導,以語言的教授教誡為主,所以弟子們要由聞、思、修的學程,才能引發無漏智慧,知法見法,得預流果。《雜阿含經》中,每對「愚癡凡夫」,說「多聞(或作「有聞」)聖弟子」。「見聖人,知聖人法,善順聖人法;見善知識,知善知識法,善順善知識法。」親近善士,經聞、思、修習,才能引發無漏智,所以對從佛而來的文句,從事於聽聞、思惟,是慧學不可或缺的方便。 (《空之探究》八〇)

這是修行的必然程序,不能躐等。然從師而起三慧的修學程序,可能發生流弊,所以釋尊又說四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作為修學的依準。一、親近善知識,目的在聽聞佛法。但知識不一定是善的,知識的善與惡,不是容易判斷的。佛法流傳得那樣久,不免羼雜異說,或者傳聞失實,所以品德可尊的,也不能保證傳授的可信。善知識應該親近,而不足為佛法真偽的標準,這惟有「依法不依人」。依法考辨的方法,《增壹阿含經.聲聞品》,曾略示大綱。 (《佛法概論》二三四─二三五)

要「依經、依律、依法」──本著固有的經與律,而予以查考。本著佛說的法(義理),來推求他是否與法相應。這樣的詳加論究,結論是:與經律(文句)相合,與法(義理)相合的,讚為真佛法,應該受持;否則就應棄捨他。這一取捨──承受或不承受的標準,實就是一般所說的「佛語具三相」:一、修多羅相應;二、不越(或作顯現)毘尼;三、不違法性。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二三)

這即是以佛語具三相來考辨。釋尊或專約教典,說「以經為量」。或專約法義,說「三法印」。或專約戒行,說「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這依法不依人,是佛法慧命所寄,是古代佛法的考證法。在依師修學時,這是唯一可靠的標準。我們要修學佛法,不能為宗派所縛,口傳所限,邪師所害,應積極發揮依法不依人的精神,辨別是佛說與非佛說,以佛說的正經為宗,以學者的義說為參考,才能引生正確的聞慧。

二、從師多聞正法,要從語言文字中,體會語文的實義。如果重文輕義,執文害義,也是錯誤的,所以「依義不依語」。經上說:「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雜含卷一.二六經)正法的多聞,不是專在名相中作活計,是理會真義而能引解脫的行證。多聞,決不能離聖典語文而空談,但也不能執文害義。否則儘管博聞強記,在佛法中是一無所知的無聞愚夫!

三、義理有隨真理法相說,有曲就有情根性說,這即是了義與不了義,勝義說與世俗說。如不能分別,以隨機的方便說,作為思考的標準,就不免顛倒,所以說「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樣,才能引發正確深徹的思慧。如以一切為了義,一切教為圓滿,即造成佛法的儱侗與混亂。

四、法次法向是修慧。依取相分別的妄識而修,無論如何,也不能得解脫,不能引發無漏正智,所以說「依智不依識」。應依離相、無分別的智慧而修,才能正覺,引導德行而向於正覺的解脫。佛法以正覺的解脫為目標,而這必依聞,思,修三而達到;聞慧又要依賢師良友。這三慧的修學,有必然的次第,有應依的標準。這對於正法的修學者,是應該怎樣的重視釋尊的指示! (《佛法概論》二三六─二三七)

大乘教典,在這方面也揭示了十法行: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諷誦、開演、思惟、修習。這些修行項目,有的(前八)屬於聞慧,有的(九)屬於思慧,有的(十)屬於修慧,全在三慧含攝之內。可見聞、思、修三有漏慧,為進修佛法必經的通道,是大小乘佛教一致公認的。 (《學佛三要》一八二)
发表于 2017-8-1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聞所成慧
修習聞慧,古代多親聞佛說,或由佛弟子的展轉傳授。因此,親近善知識,成了聞慧的先決條件。然從各種教典編集流通以後,稍具宿根者,即可自己披讀研習,依經論的教示而得正解,修行,成就聞慧。從善知識或經論中,所聽聞的,是佛菩薩諸大聖者的言教;至於如何聽聞學習的方式,聖典裡開列甚多,如諦聽、問疑,或自己閱讀、背誦、書寫等,這些都是進求聞慧應修的事項。一般地說,聞慧總由聽聞師說,或自研讀經論而來,可是最主要的一著,是必須理解到佛法的根本理趣。慧的修證,如上面所說,有三乘共慧與大乘不共慧,觀境非常廣泛;因果、緣起、佛果功德、菩薩行願,以及諸法極無自性的甚深空理,無不是慧之對觀境界。作為慧學初層基礎的聞慧,對於種種名言法相,種種教理行門,自然要盡量廣求多聞。然而佛教所重視的,是怎樣從無厭足,無止境的多聞中,領解佛法的精要,契悟不共世間的深義。所以按照佛法的根本意趣,聞多識廣,並不就是聞慧;多聞博學而能契應三法印或一法印的,才夠得上稱為聞慧。如小乘經說,能如實諦觀無常、無我、涅槃寂滅,是名多聞。大乘教典則以堪聞法性空寂,或真如實性為多聞。

修學佛法,若不與三法印一法印相應,即是脫離佛法核心,聞慧不得成就。若能於種種法相言說之中,把握得這個佛法要點,並發諸身心行為,如實修練與體驗,使令心地逐步清淨、安靜,然後乃能引發聞慧,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聞慧雖是極淺顯的,極平實的初層基礎,但也須要精進一番,提煉一番,才可獲得成就。這在小乘的四預流支,就是多聞熏習。假如衡之以四依,就應該是依義不依語,因為多聞熏習,目的是要解悟經論所表詮的義理,而不在名相的積集,或文辭的嚴飾。關於多聞熏習的意義,可從兩方面去理會:一、佛法窮深極廣,義門眾多,如發大乘心的學者,應有「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廣大意欲,勤聽多學,一無厭足。二、對於每一法門,要不斷的認真研習,以求精熟。這樣不間斷的積集聞熏和深入,久而久之,內在的心體漸得清淨安定,而萌發悟性,一旦豁然大悟,即不離名言義相,而解了甚深佛法。多聞熏習,確是慧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起點,每個學佛的人,都應該以此為當前目標而趨入! (《學佛三要》一八三─一八五)
二 思所成慧
依多聞熏習而成就聞慧,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其次、就是對於所聞的佛法,加以思惟抉擇。思慧,已不再重視名言章句的聞慧,而是進入抉擇義理的階段了。這在四預流支,即如理思惟;衡以四依,則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學佛三要》一八五)

思慧不僅是內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實現的行為,使自己的三業合理,與正見相應。 (《佛法概論》二一九)

說到「抉擇」,就是「依大乘經,如理作意攝,一切加行道」。悟入法性的抉擇方便,含有『如理作意』與『加行』二義,這都是依大乘經的。經論所說作意,略有三類意義:一是注意,如作意心所。二、作意是修定時,內心的觀想繫念。三、這裏的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擇的意思。 (《華雨集(一)》二五四)

合乎正理的思惟抉擇,應依了義教,以了義教為準繩,然後衡量佛法,所得到的簡擇慧,才會正確。否則所思所惟,非偏即邪,怎能契合佛法的本義!佛陀的教法,原是一味平等的,但因適應世間種種根性不等的眾生,而不得不隨機施設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於是一味平等、圓滿究竟的佛法,有了了義不了義之分。修習思慧,抉擇義理,其原則是:以了義抉擇不了義,而不得以不了義抉擇了義,因為衡量教義的是否究竟圓滿,絕不能以不究竟不圓滿的教義為準則的。比方說,佛常宣示無我,但為了引度某一類眾生,有時也方便說有我;無我是了義教,究竟說;有我是不了義教,非究竟說。那末我們要衡量這兩者孰為正理,必定要依據無我,去抉擇有我,解了佛說有我的方便意趣,決不能顛倒過來,以有我為了義的根據,而去抉擇無我,修正無我。假使不把了義不了義的正確觀點認清,而想抉擇佛法的正理,那他所得結論,與佛法正理真要差到八萬四千里了!所以對佛法的思惟抉擇,必須根據了義教為準則,所得到見解,方不致落入偏失。

了義與不了義的分野,到底是怎樣的呢?大體說來,小乘不了義,大乘是了義;而大乘教裏,大部分為適應機宜,也還有不了義的。佛說法時,為鼓勵眾生起信修學,往往當經讚歎,幾乎每一部經都有「經中之王」等類的文字。後世佛子,如單憑這些經裏的讚歎語句,作為究竟圓滿的教證,而去抉擇佛法的了義不了義,那是不夠的。像這類問題,參考古代著名聖者們的意見,也許可以獲得一些眉目。古代的論師們,不大重視經典裏的勸修部分,而著重於義理的論證,所以他們的了義不了義說,是可以作為我們依循的標準的。 (《學佛三要》一八五─一八六)

這在印度,有兩大系的說法:一、龍樹、提婆他們,依《無盡意》、《般若經》等為教量,判斷諸教典:若說一切法空、無我、無自性、不生不滅、本性寂靜,即是了義教;若說有自性、不空、有我,為不了義教。他們本著這一見地,無論抉擇義理,開導修行方法,自有一嚴密而不共泛常的特色。談到悟證,也以極無自性為究竟的現證慧境,這就成了中觀見的一大系。

二、無著、世親他們,依《解深密經》等為教量,認為凡立三自性,徧計執無性,依他起,圓成實有性,才是了義教;若主張一切法空,而不說依他、圓成實為有性,即非了義教。他們以此為判教的準繩,衡量佛法教義,另成唯識見的一大系。其修行方法,也就與中觀者不同,並以二空所顯性為究竟現證。抉擇了義不了義,單在經典方面,不易得出結論,那末我們祇有循著先聖所開闢的軌則,為自己簡擇正理的依憑了。這無論是印度的中觀見,或是唯識見,甚至以《楞嚴》、《起信》為究竟教證的中國傳統佛教,都各有他們審慎的判教態度,和嚴密的論證方法,我們不妨採取其長處,揚棄其偏點,互相參證,彼此會通,以求得合理的抉擇觀點,完成明利而純正的思慧。 (《學佛三要》一八六─一八七)
三 修所成慧
聞、思、修三階段,古人譬喻為:如人學習游泳,起初要抱木棒習游,如聞慧要依文句。漸漸游了一時期,木棒可以有時放下,有時抱著,如思慧的依於文句,或可不依文句。最後不要木棒,也會游泳了,如修慧的依義而不依文句。這三階段,第一階段是聞,一定要依佛所說的教典,或是菩薩所說的。第二階段是思惟,依照經文,卻慢慢地把經義原則化,簡要化,把經文的要義,漸漸提綱挈領,了然明白,當然還不能完全不依經論。到最後,依義而不依經論的文句,如法修習。 (《華雨集(一)》二五七─二五八)

在三有漏慧的修行過程中,思慧與修慧,同樣對於諸法起著分別抉擇,祇是前者(雖也曾習定)未與定心相應,後者與定心相應。思惟,又譯為作意,本是觀想的別名,因為修定未成,不與定心相應,還是一種散心觀,所以稱為思慧。如定心成熟,能夠在定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即成修慧。 (《學佛三要》一八七─一八八)

散心的聞、思慧,如風中的燭光搖動,不能安住而發契悟寂滅的真智,所以要本著聞、思的正見,從定中去修習。 (《佛法概論》二二四)
发表于 2017-8-14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見能引起正志(正思惟)等,正見是先導的,也是正道所不能離的。如依修學次第說:聞正法而起(一)正見,是聞所成慧(śrutamayī-prajñā)。(二)正思惟不是單純的義理思惟,而是正思惟要從實行以達成理想,古人譯為正志或正欲,表示了行踐的趣向。因此,依正思惟而起的,對外事就有(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離惡行善的正精進,這就是戒清淨。那時的正見,就是思所成慧(cintāmayī-prajñā)。進而在內心方面,依正精進而修(七)正念,(八)正定,就是心清淨。那時的正見,是與定相應的修所成慧(bhāvanāmayī-prajñā)。 (《華雨集(二)》二四)

如定心成熟,能夠在定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即成修慧。心能安住一境──無論世俗現象,或勝義諦理,是為止相;止相現前,對於諸法境界,心地雖極明了,但並非觀慧,而是止與定應有的心境。止修成就,進一步在世俗事相上,觀因果、觀緣起、乃至觀佛相好莊嚴;或在勝義諦中,觀法無我,本來寂滅。這不但心地極其寂靜明了,而且能夠於明寂的心境中,如實觀察、抉擇,體會得諸法實相。從靜止中起觀照,即是修觀的成就。這是佛為彌勒菩薩等開示止觀時,所定的界說。單是緣世俗相,獲得定心成就,並不能趣向證悟;必須觀察一切法無我畢竟空寂,才可從有漏修慧引發無漏的現證慧。修慧雖不能直接取證,但卻是到達證悟的必經階段。四依裏的依智不依識,就是修慧的指導標準。識是有漏有取的,以我我所為本的妄想分別,若依此而進修,不但不得證悟解脫,而且障礙了證悟解脫之路。智則相反地,具有戡破我執,遣除邪見的功能,無自性無分別的慧觀,能夠降伏自心煩惱,引發現證智慧。 (《學佛三要》一八八)
慧進修之成就
慧學的進修,與一切清淨功德,總要彼此相應,互為增上,決無離去其他無邊行願,而可單獨成就之理。所以嚴格地說,慧學也因其他功德的熏修而完成,其他無量功德也因慧學的成就而滋長。一切清淨功德與慧學,在完善的修證中,是相攝相關,互依並進的。大乘經裡,說六波羅密多展轉增上;小乘法中,說五根──信、進、念、定、慧──相互依成,都是慧學與其他行門相應不離的說明。聞、思、修三有漏慧,是到達現證無漏慧應修的加行,也是慧學全部修程的三個階段。每一階段的成就,都有若干清淨功德跟著生起,現在(約偏勝說)依次第簡說如下:

一、聞慧成就,即正見具足,同時也是信根成就。初修學者,從多聞熏習中,深入佛法,成就聞慧,對於三寶諦理因能見得真、見得正,所以也就可以信得深,信得切。學佛者到了聞慧成就或信根具足的時候,那怕遭受一切誹謗、威脅、打擊,皆不能動其分毫底信念;甚至處於末法時代,或佛法衰落的地方,人們個個都不信佛,他也能獨信獨行。真實深入佛法,具足正見,並不以別人的信不信,或佛教的盛衰環境,來決定自己對於佛法底信仰。修習慧學,第一步便要起正見、生深信,具備了不計利害得失,勇往直前,而永無退轉的堅決信念。

二、思慧成就,也即是淨戒具足;約大乘說,也就是慈悲、布施、忍辱、精進等功德的成就。我們對於佛法的進修,正信與正解(見)祇不過是初步的成就;次一步的功行,便是將所信所解付之於實際行動,讓自己的一切身心行為,皆能合乎佛法的正道。思慧,就是從聽聞信解而轉入實際行動的階段。它雖以分別抉擇為性,但卻不僅是內在的心行,而且能夠發之於外,與外在身語相呼應,導致眾生諸行於正途。在佛法的八正道中,先是正見、正思惟,然後乃有正語、正業、正命。這即是說,有了正思惟(思慧成就),無論動身發語乃至經濟生活等等,一切都能納入佛法正軌了。這是由思慧成就而引出圓滿的戒德。同時,大乘的淨戒,常與悲心相應;在淨戒中,可以長養悲心;也唯有具足悲心,才能成就完善的大乘淨戒。悲心與淨戒,有著密切的關連性。佛教的制戒,原來具有兩面性的意義:一是消極的防非止惡,一是積極的利生濟世。究其動機與目的,則不外乎自利與利他;自利,可以壓制煩惱不生,得到身心清淨;利他,乃因見到眾生苦惱,不忍再加損害,先是實行不作損他的壞事,即防非止惡的消極表現,繼而發為利樂饒益有情的悲行,也就是大乘悲心的成就。所以菩薩受戒,不僅為自淨其身而防非止惡,同時尤重饒益有情的積極行動。因此布施、忍辱、精進等大乘功行,都與淨戒俱起。

三、修慧成就:必從散心分別觀察,而到達定心相應,才是修慧,所以修慧即是具足正定──定成就。從修慧不斷努力上進,真實無漏慧現前──現證慧成就,即能斷煩惱,了生死,成就解脫功德。 (《學佛三要》一八九─一九一)

這到大乘無漏慧時,便皆成就──分證。如聞慧的成就,含攝得信根──於三寶諦理決定無疑,即是信智一如的表現。思慧成就,由於淨戒的俱起,特別引發了深切的悲願,而成悲智交融的大乘不共慧。修慧成就,則必與定心相應,是為定慧均衡。現證無漏慧,以如如智,證如如理,如智如理平等不二,達到理智平等的最高境界。也是到達此一階段,四者才能圓具。由此可知,慧學的成就,是離不開其他功德的;其他功德,也要依慧學才能究竟完成。若離信、戒、悲、定,而專談高深現證無漏慧,即是妄想。龍樹說:「信戒無基,妄想取一空,是為邪空。」空而不能與信戒相應,即落邪惡坑,永遠不得現證解脫。關於這點,從前虛大師也曾明確的指出。總而言之,若修慧學而拋卻其他無邊清淨功德,那不管在聲聞法,或是大乘教中,都是極不相應的。 (《學佛三要》一九一─一九二)
发表于 2017-8-14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來自印順法師著作
有人節選,不是我做的
所以金是引述日常法師的(聞思與心續結合),她本身沒功力,有功力者,會說出像印順法師這樣內容!
发表于 2017-8-15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葉小釵 发表于 2017-8-14 14:18
來自印順法師著作
有人節選,不是我做的
所以金是引述日常法師的(聞思與心續結合),她本身沒功力,有功力者, ...

如果按照心类学的说法,
闻慧对应于获得自宗的某种立宗,
思慧对应于对这个立宗经由如理思维达成比量,此时内心可以转变。
修慧对应于经由禅修达成现量;有时候指达成“任运”,此时内心转变达致究竟。

汉地的理解和藏地应该还是有别的。
发表于 2017-8-15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的风 发表于 2017-8-15 09:16
如果按照心类学的说法,
闻慧对应于获得自宗的某种立宗,
思慧对应于对这个立宗经由如理思维达成比量, ...

心類學也有因為宗義有不同的看法
拉諦仁波切(如性法師的上師)的心類學,若我沒記錯,似乎是從說一切有部的宗義來講
发表于 2017-8-15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会有宗义的差别啦,整个因明,一般都是随顺经部宗义,但有些地方随顺唯识宗义。
如果要汇通,那么就按照相应的宗义再汇通,个人见过见悲青增格西在讲宗义的时候,对什么是量,按照应成做过汇通的。
不是说要学了应成宗义才能学量学的,藏地也应该不是。一般讨论心类学,也没必要汇通应成宗义。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的风 发表于 2017-8-15 09:16
如果按照心类学的说法,
闻慧对应于获得自宗的某种立宗,
思慧对应于对这个立宗经由如理思维达成比量, ...

“思慧对应于对这个立宗经由如理思维达成比量,此时内心可以转变。”

这里的内心转变,和修是不一样的。这里,只是你内心认可了自宗,属于理智的认可。

修真的是和心相续结合,内心要被自宗所触动,那种感觉。

前者遇到他人问难的时候,要想一想,才能以自宗观点回应。后者,想都不想,直接回应。比如问曰:业果是真的吗?
发表于 2017-8-15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的风 发表于 2017-8-15 09:16
如果按照心类学的说法,
闻慧对应于获得自宗的某种立宗,
思慧对应于对这个立宗经由如理思维达成比量, ...

若彼此對照,我覺得義理上,沒太大差異(文字表達當然不同)
如果按照心类学的说法,
闻慧对应于获得自宗的某种立宗,

聞所成慧
一般地說,聞慧總由聽聞師說,或自研讀經論而來,可是最主要的一著,是必須理解到佛法的根本理趣。
若不與三法印一法印相應,即是脫離佛法核心,聞慧不得成就。若能於種種法相言說之中,把握得這個佛法要點,並發諸身心行為,如實修練與體驗,使令心地逐步清淨、安靜,然後乃能引發聞慧,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聞慧雖是極淺顯的,極平實的初層基礎,但也須要精進一番,提煉一番,才可獲得成就。

思慧对应于对这个立宗经由如理思维达成比量,此时内心可以转变。

二 思所成慧
依多聞熏習而成就聞慧,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其次、就是對於所聞的佛法,加以思惟抉擇。思慧,已不再重視名言章句的聞慧,而是進入抉擇義理的階段了。這在四預流支,即如理思惟;衡以四依,則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學佛三要》一八五)

思慧不僅是內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實現的行為,使自己的三業合理,與正見相應。 (《佛法概論》二一九)


修慧对应于经由禅修达成现量;有时候指达成“任运”,此时内心转变达致究竟。
三 修所成慧
聞、思、修三階段,古人譬喻為:如人學習游泳,起初要抱木棒習游,如聞慧要依文句。漸漸游了一時期,木棒可以有時放下,有時抱著,如思慧的依於文句,或可不依文句。最後不要木棒,也會游泳了,如修慧的依義而不依文句。這三階段,第一階段是聞,一定要依佛所說的教典,或是菩薩所說的。第二階段是思惟,依照經文,卻慢慢地把經義原則化,簡要化,把經文的要義,漸漸提綱挈領,了然明白,當然還不能完全不依經論。到最後,依義而不依經論的文句,如法修習。 (《華雨集(一)》二五七─二五八)

在三有漏慧的修行過程中,思慧與修慧,同樣對於諸法起著分別抉擇,祇是前者(雖也曾習定)未與定心相應,後者與定心相應。思惟,又譯為作意,本是觀想的別名,因為修定未成,不與定心相應,還是一種散心觀,所以稱為思慧。如定心成熟,能夠在定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即成修慧。 (《學佛三要》一八七─一八八)

散心的聞、思慧,如風中的燭光搖動,不能安住而發契悟寂滅的真智,所以要本著聞、思的正見,從定中去修習。 (《佛法概論》二二四)

汉地的理解和藏地应该还是有别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荷丹 于 2017-8-15 18:03 编辑

第二部分

接下来要分析的是骗子的思路。为使法义清晰的缘故,分成两段来讲,此处为第一段。

先引用金小忽悠的一段洗脑忽悠文,位置是在闻思修种子论的前面

“我跟大家研讨《广论》的时候,发现每节课大家都是研讨得有点深,在原有这节课杰仁波切要我们了解的问题上,都是往深了去。实际上往深去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基础的工夫,比如说:“初中有四,业决定理者。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第一个是什么决定?业决定理,那业决定理肯定分几个?善业和恶业。那善业决定什么?决定是乐的。那恶业呢?决定是苦的。实际上把这两点听清楚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知道这点是不是为大家忽略?把这个真真实实地听到自己的心续里去,而且反覆地听、反覆地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句话很容易就听到了。譬如:“所有的苦是从不善生的,所有的乐是从善业发生的。”听完了吧?好,那就举例一下,我在生活中是怎样的,立刻就跨到那种结合心续了。实际上第一种听闻的时候,怎样结合心续呢?听闻的时候必须把这本经典里,佛菩萨想要告诉我们的原意到底是什么,要听清楚、听明白,不要听得相似,这点很重要,所以才要谛听!谛听!一定要非常仔细地听,非常认真地听,乃至重覆地听。”

唠唠叨叨说半天,金小忽悠的意思就是你听到了业果的道理,需要反复的听反复的听反复的听反反复复的听听听,为什么要这样呢?接下来,这个女骗子就推出了闻思修种子论,作为理论依据,意思就是你没有前面的听听听,你就不会产生后面的深信业果的果。

好像是有点道理,可又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按理说,业果是极细微隐蔽分,是只有通过信许才能产生决定,如果听到了之后就不信的话,那确实不可能产生深信业果的果。

事情真的就是这样的吗?不用问大家都知道:当然不是。

问题的核心是极细微隐蔽分应该如何修。尊者在最近的讲法中就提到这个问题,说:极细微隐蔽分要依据释量论中的一个偈颂来修。翻译同学说太快,没记住,不过后面的解释听明白了,意思大概就是:如果在紧要的大事上没有欺骗你,那么,在一些小事上的说法,你也可以相信。就是说,如果佛在要紧重大的事情上没有欺骗你,那么,他说的一些粗浅的道理,你也可以确信。所以,宗大师广论一四二页业果科判三思已进止道理中,引用三摩地王经云:“设月星处皆堕落,具山聚落地坏散,虚空界可变余相,然尊不说非谛语”,接着又说:“于如来语,应修深忍”。意思就是说,佛的话,是可靠的,你要相信。这里说的信许佛语,是建立在相信佛的基础上,对佛有信心,才可能对佛语产生信心。看清楚了,先信佛,后信佛语。这个听上去就非常靠谱。那怎样才能对佛有信心呢?这时候,道次第展现出了谜一般的魅力。如果大家学过,一定记得业果前一个科判叫皈依三宝,怎样对佛修信心,全部的都有。前前生起后后,道次第就是这样引导大家的。那再前面是什么呢?再前面......自己去看,讲的人也累了,要靠八卦福智的狗血剧情来提提神。比电视剧还要狗血的剧情,怎么可以错过?

最后,分析一下金小忽悠的听听听大法,如果按照这个大法去修的话,可以获得的最高成就,就是:一支录音笔。录音笔甚至不需要听第二遍,直接把她说的刻到心相续里去......啊,对不起,说错了,是内存芯片里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她说话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转折每一个语气,都获得了完美的保存。只是,这有意义吗,把个大活人,修成个录音笔?所以,明显的,金小忽悠并不是想要那么多的活体录音笔。整个诈骗计划中,还缺一环,才能构成完整的诈骗理路链。那是哪一环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17-8-15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有点道理,可又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按理说,业果是极细微隐蔽分,是只有通过信许才能产生决定,如果听到了之后就不信的话,那确实不可能产生深信业果的果。
(1)不是所有的業果都是極隱蔽分,教科書講比量時,舉有了解"布施得財富"的比量
(2)福智的問題是不清楚經論的界線,超過了,"XX是克主傑","XX是賈曹傑",所以要生一個宗大師。算起來,金女士連心類學都不會,才會犯這種初級錯誤。

---
我是這樣學的:
有顯現法、隱密法、極隱密法。顯現的部份,如我的衣服是不是紅色的?這個不用去查佛經來判斷,也不需要用比量來推論它是不是紅色的,這樣做就太奇怪了,顯現的部分要用現量來通達。隱密法是如空性、四聖諦這類,這些要用推理得知。「有漏皆苦,為什麼?因為佛說的。」這樣回答就犯了嚴重的錯誤,這個都不能用聖言量來壓,要用事勢比量去推出來。若是「布施能不能得財富?」這類,就要看此與佛經的表、裡、前、後有沒有相衝突,如果有的話,三察是不清淨的,如果沒有衝突,都是一貫性的話,那就叫做三察清淨。三察清淨的意思是,一、在顯現法方面不違背現量看到的事實。二、在隱密法方面不違背比量看到的事實。三、與佛經的顯義、隱義、前、後等都不相衝突。
許多宗教人士,對親眼目睹的,一無所知;對需要推論的,會那麼一點點;在談神論鬼方面,就變得蠻會的,這完全是顛倒的現象。其他人也是,明明就有很好的學歷,懂得很多,也非常聰明,但是遇到有人一談到前生來世,就相信得不得了,處處受騙,這也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有關極隱密的部分,其實是看佛陀怎麼講;除了佛陀以外者,像目健連尊者、大迦葉尊者等都還有不知道的地方,更何況是其他行者。在三大寺,談論前生來世是非常大的禁忌,沒有人敢講,包括法王也不會這樣講。說「你非常聰明、有福報,很肯定的,你前生一定是造了很好的業」、「你今生一直不順遂,那一定是前生造了不好的業,所以你要懺悔」,像這樣是沒問題的,因為因果是佛陀說的。可是談論只能到這裡為止,不能再往前一步。說「前生你當過和尚,那時去五台山虔誠拜佛,當時感動文殊菩薩,所以這一生你就……」,這就變成胡說八道。也就是,整體上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是可以的,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因為我們屬於相信佛法、相信業果的一群人,但是不能再超過,說出某人前世的姓名、地點、三生、八生等,因為這些是極隱密的區塊。
发表于 2017-8-1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win2 于 2017-8-15 21:07 编辑
葉小釵 发表于 2017-8-15 15:43
若彼此對照,我覺得義理上,沒太大差異(文字表達當然不同)
如果按照心类学的说法,
闻慧对应于获得自宗 ...

廣告:佛法科學總集——廣說三藏經論關於色心諸法之科學論述(兩冊)這本書有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7-8-1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yuwin2 发表于 2017-8-15 20:36
好像是有点道理,可又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按理说,业果是极细微隐蔽分,是只有通过信许才能产生决定,如果 ...
  1. 整體上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是可以的,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因為我們屬於相信佛法、相信業果的一群人,但是不能再超過,說出某人前世的姓名、地點、三生、八生等,因為這些是極隱密的區塊。
复制代码


后面这句话不绝对。有些阿罗汉有宿命通,可以看见比如一个众生2万劫的前生,并判断他有无出家因缘。但关键这种宿命通不是佛的“遍知”。如果不是遍知,则无法究竟安立微细业果,比如他无法抉择2万劫之前的业果。

如果有人要说宿命,比如前世是谁谁谁,也不是不可以说;但要证明自己有相应神通或能力。如果不能证明的话,那么别人当然可以怀疑这是大妄语。
发表于 2017-8-15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细细的风 于 2017-8-15 23:08 编辑

对于法义的抉择,有时候不能偏向于法义本身。
比如一个人,完全依据经典讲说布施的功德,每句话都有经典依据,有祖师的行持为喻,而且都能如理证成。
但不能因此证成这个人说法清净,因为他的动机是否清净,也是判别的因素之一。
他可能只是为了获取供养而已。

对于“反复听、重复的听、一遍又一遍的听”这个方法,本身有可取之处。汉地的道宣律祖据说听师父讲律20次(还是30次?)。
假如有人对圣座的教诫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听”、一直到觉得听懂了为止,可能没人感觉有问题。
但是假如有人对某个尚非圆满的讲解,因此而耗尽了10-20年,那又作何评价?
这样问题本身就不再是“重复听”的问题,而是所闻法类是否真正具备足够的义利的问题,是他的取舍是否效益最大化的问题了。

很多问题不能从所讲法理本身来辨别。
可能最值得抉择的,是福智的依师法的讲说,这里可能真正有很多需要抉择的地方。但这个真的很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16:29 , Processed in 0.03611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