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strol

分享讯息:《略論》與 道次第實修课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堂课  1-20170705
https://youtu.be/q4QLeqbEPzc

第二堂课 2-20170706
https://youtu.be/idWE8_8lj_M

第三堂课 3-20170708
https://youtu.be/F9PMSjyODG8

第四堂课 4-20170709
https://youtu.be/DfAFe-Reuos

发表于 2017-7-11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堂课1-20170705

※主題:課前說明、《皈依發心》概略思惟示範

一、課前說明
(一)關於依師
    1. 師生關係建立的標準
    2. 依師後該做的事
    3. 依師前應觀察

(二)關於得傳承
    1. 網路聽課是否得傳承
    2. 得傳承與生起證量的關係

二、《皈依發心》概略思惟示範

※課後作業
1. 複習「《皈依發心》概略思惟示範」,第二日起,課前會先請大家花兩三分鐘思惟,之後才共同唸誦《皈依發心》偈。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7-7-1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堂课2-20170706

※主題:前後世、從業果介紹佛法

一、前後世
  (一)主張前後世不存在者提出的理由
  (二)反駁
  (三)前後世存在的理由

二、從業果介紹佛法
  (一)什麼是「業決定」之理
  (二)於「業決定之理獲得定解」非常重要
           1. 引經證
           2. 引論證

三、問答
    1. 朵壠巴格西說的線團喻,主要的意涵是什麼?
    2. 對於「腦與心識間的因果關係」,最終要推導出的結論是什麼?
    3. 與佛法老師建立一般的師生關係或道次第裡的師生關係,差別何在?
    4. 如何與佛法老師建立道次第裡的師生關係?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堂课 5-20170711
https://m.youtube.com/watch?v=HQluMgGQ4_8

第六堂课 6-20170712
https://m.youtube.com/watch?v=GXnYOtoc0Go&feature=youtu.be
发表于 2017-7-12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7-7-12 08:17 编辑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
補充教材1
2017.7.6
一. 《正法念處經》:「士夫心要,為於業果具信者。一切含識,亦為諸異熟之受果者。是故一切男子女人皆應日夜精進,增長業果信力。」

二.《大海龍王請問經》:「龍王,汝應信納業,信依業異熟!若於業信納,於業異熟信依,汝將於善業精勤、見解無謬、永不墮常斷二見。」

三.《廣論》143頁,噶當格西朵壠巴云:「若有觀慧而正觀察,如於險坡放擲線團,與法漸遠。」

四.《廣論》142頁:「若未於此獲得真實決定信解,任於何法,悉不能得,勝者所愛,決定信解。」

五.《廣論》117頁:「是故救拔果位惡趣,須於因時,糾治其意隨不善轉,此復依賴於諸業果得深忍信。引發一切善樂根本深忍信分三。」

六.《廣論》149頁:「此於緣起二業因果,正觀見者,乃是能成一切諸乘,及辦一切士夫義利,必不容少根本依處。故應多閱前文所說,及《念住經》、《賢愚因緣》、《百業》、《百喻》及《毘奈耶》、《阿笈摩》中諸多因緣,並諸餘典,令起猛利恆常定解,應當持為極扼要義。」

七.《廣論》319頁:「能生此心,尤以修習業果為要,吾等若未知此為甚深教授,則為斷絕道中精髓,聰叡所愛功德之本。」

八.《廣論》555頁:「 次於業果當由多門引發堅固深忍信解,是為一切白法根本。」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7-7-12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堂课3-20170708
※主題:於「業決定之理獲得定解」非常重要(續)

一、於「業決定之理獲得定解」非常重要
    1. 引論證(續前日)
    2. 引理證

二、問答
    1. 為何證明在腦之外有心,便能成立前後世存在?
    2. 業果與空性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3. 如何思惟業果之理?
4. 為何您說《釋量論》裡用的成立前後世理路,無法打到您?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7-7-25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轉從四諦下處理過的錄音: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faFs6 密码:67rb
发表于 2017-8-5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略論”是敏感詞樓上的分享不了,這裡是到第18課處理過音量的錄音: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1UNOQ0 密码:ehgw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trol 于 2017-8-10 16:53 编辑

第四堂课 4-20170709
※主題:如何於「業果之理」生起定解
一、如何於業果之理生起定解
(一)由經證
(二)由論證
(三)由理證
1. 透過三察清淨的經論獲得定解(今日重點)
2. 透過「排除其他可能性」獲得定解
3. 透過思惟「佛為何要宣說業果之理的①必要性②理由」獲得定解
4. 透過研究歷史獲得定解
二、問答
1. 為何宗大師在「觀」之前用無著菩薩的主張居多,到講「觀」時才用中觀應成派的見地?
2. 讀《賢愚因緣經》覺得像在讀神話故事,無法因此對業果生起信心,怎麼辦?
3. 觀修「一切有情為我母」與修「一切有情為本尊」,既困難,感覺又相違,請問該如何克服?
4. 修「知母」難以生起覺受,應如何修菩提心?
5. 從應成派的角度看,其他各宗的主張之所以無法安立業果之理,主要的問題在哪裡?
4-20170709
補充教材:
一、 《集量論》:「信語不欺誑,同故即比量。」
二、 《釋量論》第一品:「可信語不欺,由總而比度。」
三、 《釋量論》第一品:「 於見及不見,有事諸義理,現量二比量,無害此不欺。
四、 《釋量論》第二品:「了知取捨性,及其諸方便,許彼為定量,非了知一切。
五、 《四百論》云:「若於佛所說,深事以生疑,可依無相空,而生決定信。」
六、 《三摩地王經》:「 一切諸法如水月,等於幻泡陽燄電,雖諸死已往他世,有情意生不可得。然作諸業終不失,如其黑白成熟果,如此理趣門賢妙,微細難見佛行境。」(《廣論》142頁)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堂课 5-20170711
※主題:如何於「業果之理」生起定解
一、辯論:「業果之理」能否通過現量的檢驗
二、「透過三察清淨的經論獲得定解」理路補充
三、透過「排除其他可能性」對業果之理獲得定解
四、問答
1. 《入行論》「我昔於有情,曾作如是害,故害有情者,我理受此損」這段話,與您今天分析業果與因果差異時舉的例子,是否有相違之處?我們曾造的惡業,會對他人造成什麼影響?
※補充教材4-2017.7.11
一、 《入中論》:「若計無因而有生,一切恆從一切生,世間為求果實故,不應多門收集種。」
二、 《寶積經.善順菩薩會》:「善惡猶種植,皆隨業所生,何有苦子因,成熟甘果者?現見法如是,智者應思惟,苦報酬惡緣,為善常安樂。」
(藏文直譯:諸辛辣種子,生成辛辣果;諸甘味種子,生成甘味果。以此為譬喻,惡業果辛辣,白業果甘味,諸智者應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堂课 6-20170712
※主題:如何於「業果之理」生起定解、《略論》起講
一、透過思惟「佛為何要宣說業果之理的①必要性②理由」獲得定解
二、《略論》起講
(一)題解、書首禮讚、立誓造論、道次第三個特色
(二)道次第的重要性
三、問答
1. 我與某位眾生有「業緣」,指的是過去多久以前造業留下的習氣?
2. 前兩天提到,外道與內道對於習氣安放處何者於業果合理。能否請格西拉就中觀應成派觀點說明?
※翻譯修正
1. 36:34
以前讀《廣論》時,覺得其中引用的某些經論似乎沒有那麼重要的那些經論,《略論》裡幾乎也都沒有引用。
2. 01:12:00
補充《廣論》引文P58L10:「然能了解,一切講說皆為修持者,實屬少際。故能略攝所應修事,亦可別書。」
3. 01:42:31
密勒日巴尊者的主要心子,達布拉吉,即岡波巴大師
4. 01:57:24
赤江仁波切說,密咒乘圓滿次第裡的『金剛誦』,主要念誦(嗡)、(阿)、(吽)三個咒字,配合觀想氣的入、住、出的這種修行,在外道的典籍裡也有。
5. 02:12:33起
譯註:基本上這段的現場口譯,在法義上沒有什麼錯。但因為現場翻得不順,而這段又與見地有關,所以,課後重聽藏文,筆譯如下。(全文為藏文直譯,括號是翻譯整理、附註或為了行文順暢加上去的小字)
問:前兩天提到,外道與內道對於習氣安放處何者於業果合理。能否請格西拉就中觀應成派觀點說明?
答:
你問了一個很艱深的問題。
應成派會談到「滅」。業滅了之後,滅留下來。應成派認為業滅是物,但其他各宗無法安立業滅是物。由於業滅之滅,其相續會一直持續在,它是物,具有能力,業滅之後,這樣具有能力者會留下來。所以,就算安放它的心不是自相,由於滅還在,由滅就能成辦結果。這樣就可以了。(業果之理於應成就沒有問題了)
一般而言,這部份的討論被視為一個難處,也有很多的爭議。我與悲桑格西爭論得最激烈的題目就是這個。一般應成派他們會說,習氣是放在「唯我」上,但我認為,若說放在唯我上,我又是施設有,放習氣之處的那個我既是施設有,那它的施設處(施設基)又是什麼?施設處是心,若施設處的心沒有能放習氣的心,又如何能說習氣能放在唯我上呢?(若說習氣放在我上,而我是施設法,既是施設法就要有施設基,施設基是心,若沒有能放習氣的心,又如何能說習氣是放在我上呢?)
習氣要放在唯我上,而唯我是施設有,既是施設有,就是在施設基上安立出來的。我認為,這個施設基,必須是有習氣的地方;若在一個沒有習氣的地方,安立出一個有習氣的我,這是沒有道理的。
施設基,必須要具備(施設法的)特質;若施設基沒有習氣,則說「具有習氣的我,安立在沒有習氣的地方上」,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我主張,安放習氣的地方必須是心。
這個麻煩是從哪裡來的呢?在根本定之時,在見道無間道根本定之時的心是無漏的,由於是無漏的,所以無法安放不善的習氣,爭議與麻煩就是從這裡來的。
若問:放習氣的地方是什麼?是唯我。但我不同意這個看法,我認為放習氣的地方是心,在見道無間道根本定的心上有不善的習氣。若問:見道無間道根本定的心,難道不是無漏的嗎?我說:無漏之所以無漏,有幾種不同的無漏法,佛的無漏與有情的無漏不一樣。佛的無漏全無過失,而有情在見道無間道根本定時之所以稱為無漏,是因為那時沒有諦實成立的顯現;除了處在根本定狀態的有情外,一切有情的心上都會有諦實成立的顯現,為什麼?因為實執習氣造成的。
所以我認為,一般有情的無漏是基於「沒有諦實成立顯現」的角度而說,並不是什麼過失都沒有;既然不是什麼過失都沒有,所以說它有不善的習氣。如果要說這種無漏心上一點「能障者」都沒有的話,為何它無法證得一切法?之所以不能證得一切法,是因為有能障者的緣故。若沒有能障者,無論什麼法都能夠看得見(證得),這是心的本質。
不過目前為止,我與悲桑格西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做出最後的結論。#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堂课 7-20170713
※主題:《略論》甲一、造者殊勝
口傳範圍:P2L6-P11L10
講解範圍:P2L6-P10L7
※翻譯修正
1. 13:47
對於「法」一字有很多種解釋方式,在世親論師的《釋正理論》中提出了十種不同的解釋方式。
2. 32:35
在阿底峽尊者的傳記中說到,最開始稱阿底峽尊者為「阿底峽」的人是菩提光王,但是在一份記錄當年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的紀實中裡有說到,尊者在印度時就被稱為阿底峽了。
3. 41:16
《正理滴論》的作者是法稱論師。
4. 48:05
《大毗婆沙論》的內容很多,有八百卷。
5. 59:01
「長時修習以慈悲為根本之菩提心眾多教授」:阿底峽尊者在還沒有聽聞七因果教授與自他換教授之前,已修習其他的菩提心教授,如《利器之輪》、《剋毒孔雀》。
6. 01:01:35
但是,在中觀宗的論著中,在清辨論師與蓮花戒論師的著作裡,也有講到七因果教授。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堂课 8-20170715
※主題:《略論》甲二、法殊勝之乙一與乙二
口傳範圍: P11L10-P12結束
講解範圍: P10L8- P12 L5
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一)總說:以《道次第攝頌》偈頌6-10偈總說
(二)詳說
1. 辨明聖教
2.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之意
3.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的方法
4. 引經說明
5. 以理說明
i. 觀待「為利益所化機(菩薩利生)」一切聖教無違
ii. 觀待「實修內容」一切聖教無違
iii. 觀待「欲成就之佛果」一切聖教無違
iv. 觀待「密咒乘」一切聖教亦無違
二、一切經典現為教授殊勝
(一)無法將一切經典現為教授之主因
三、問答
1. 修圓滿次第時,為何「以微細心修空性」是使得色身快速生起的方便?
2. 能生起微細心的修行人,應有穩定的三摩地證量,這種人為何在沒有基礎的狀況下修密,會墮入惡趣?穩定的三摩地證量,應可使他們投生色界或無色界才對。
3. 剛才提到聲緣聖者有「慈無量與悲無量」,但沒有「大慈大悲」。請問「慈悲無量」與「大慈大悲」的差異是什麼?
※翻譯修正8-20170715
1. 31:06
原譯:小乘經典裡開示的粗分無我的道理、業果的道理…
修正:小乘經典裡開示的粗分無常的道理、業果的道理…
2. 40:00
原譯:若越過應成的看法,沒有辦法用「唯分別心安立而有」成立有,於是變成了什麼都沒有,此時就落入斷邊。
修正:若越過應成的看法,沒有能力承許「有」,沒有能力承許「由分別心安立而有」,於是一切論述都毀壞了。這種狀況稱為墮入斷邊。
3. 44:12
原譯:咒乘中開示圓滿次第,並非在我們已知之外另外說些什麼,只是透過一些方便,讓我們能更快速認知菩提心與空正見的體性。
修正:咒乘中開示圓滿次第,並非說了不同的內容,而是為了快速生起與增長菩提心與證空慧的體性的特殊方便。
4. 45:17
原譯:透過密咒乘圓滿次第主要的目的是讓微細心或說俱生原始光明起現行,在它起現行的狀態下證空性,所證得的空性會非常深刻銳利。在這種狀況下,它是可以讓色身快成辦的方法。
修正:密咒乘圓滿次第主要成辦的是設法生起微細原始心,是生起極微細心的方法。一旦生起極微細心後證得空性,會變得非常深細銳利,所以它是支分,是快速生起證空慧體性的方法,同樣的,它也是快速成辦色身的方便。它是可以讓證空慧變得非常有力、快速成辦色身的一個支分。菩提心,是成色身的支分(色身是主要,菩提心是成辦色身的支分),圓滿次第是一個使得菩提心的目標可以快速成辦的方便。
5. 48:10
原譯:…密咒乘是讓我們對於菩提心與證空慧的體性變得更加清晰的一種方便,並不是離開菩提心與證空慧的另一條道路。
修正:密咒乘是讓菩提心與證空慧的體性增長的特別方便,並不是另一條不同的道路。
6. 54:55
原譯:第一個部份,是從「所化機的所求」來談。
修正:第一個部份,是從「為利益所化機(菩薩利生)」來談。
7. 1:17:10
原譯:…這是為什麼要加上「類」字的原因。
修正:這是為什麼要加上「類」字的原因,因為一般的證得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是菩薩們也需要的。
8. 1:22:31
原譯:…三乘指的是小乘、大乘與顯乘。
修正:「餘密教典亦多此說」,包括《金剛空行續》、《三補止續》皆說「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廣論》p10)。…三乘指的是聲聞乘、獨覺乘與菩薩乘。此外,在《達尼續》、《金剛手灌頂續》也說,應依序學習三乘。
9. 1:28:40
修正:《廣論》P9:「故有是說,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相違因的意思是,其周遍關係是整個顛倒的。例如一般來說,「是無常,是所作性故」,這是後遍;但若說「是無常,是無為故」,周遍關係整個顛倒。
10. 1:37:26
修正:此段可補充閱讀《廣論》p66「於道總發決定解」、P150「除遣於此邪分別」、p188「除遣此中邪分別者」、p247「第二者(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11. 2:02
原譯:從依師軌理開始,一直到最後,除了讓奢摩他變得比較清晰這個階段之外,都是觀察修。
修正:從依師軌理開始一直到最後,除了新成辦奢摩他時之外,都是觀察修。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堂课 9-20170716
※主題:《略論》甲二、法殊勝之乙三與乙四、甲三之乙一聞法之理
口傳範圍: P13L1-P18L13
講解範圍: P13L1- P18 L1
一、補充說明:何謂「支分」
二、口傳與講解
(一)一切經典現為教授殊勝
1. 未「悟入教授」的例子
2. 如何把一切經典現為教授(掌握道次第、仔細辨明『基道果』論述)
3. 例子(會噴火的修行人、誤以為修三摩地可以解脫)
4. 引修寶喇嘛之說,談如何了解一切經論皆為教授
5. 跑馬喻
6. 補充「為何無法把一切經典現為教授」p45
(二)易於獲得勝者意趣殊勝
1. 初學者需要道次第以獲得勝者意趣之理
2. 以「依師軌理」為例說明
(三)極大惡行自行消滅殊勝
1. 謗法之因
2. 謗法的方式
(四)思惟聞法利益、承事正法及說法者
1. 補充《賢愚經》之「梵天請法六事品」
2. 《般若經》常啼菩薩品
3. 《本生論》第三十一品,月王子的故事
(五)斷器三過
(六)具六種想
三、問答
1. 聽口傳與聽藏文講解時,內心應如何思惟?
2. 「說法者」與「善知識」之間有何關係?
3. 請再說明「無量慈無量悲」與「大慈大悲」的差異。
4. 若說法者即是善知識,為何聽聞軌理不直接放在依師軌理之中?
5. 若未把講法者視為善知識,聽法時需要用「六種想」聽法嗎?
※翻譯修正
1. 40:00
修正:(漏譯)「雖經長時學眾多法,然全不知修行之理,欲修行時,須從他處求者 ,亦是未解前所說義而成過失。」其中「未解前所說義」指的是未能把一切經典現為教授,因此而產生這些過失。
2. 45:12
修正:(經文原文)宗大師著作《無上三寶論》:「雖然多聞貧於法,聖言不現教授過。」(《掌中解脫》96頁)
3. 1:19:38
修正:《諦者品》又名《聖菩薩行境變現方便境大乘經》(譯註:即《大寶積經·大乘方便會》)。
4. 1:29:30
補充:《遍攝一切研磨經》,即漢文《大乘方廣總持經》。
5. 1:55:00
原譯:…在《別解脫經》裡說到第五與第六種想。
修正:…在《別解脫經》裡說到第六種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將這六種想匯集在一起的噶當派大上師是朵壠巴尊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業果思考題
《略論》下次上課時間:2017.7.20(四)下午2:30-4:30
1. 概述成立「業決定理」的前三個理由
2. 問問自己:我相信業果嗎?以前信嗎?現在呢?
①若以前信、現在不信,為什麼?是遇到了什麼緣、發生了什麼事,讓你不相信業果?
②若以前不信、現在信,為什麼?是遇到了什麼緣、發生了什麼事,讓你相信業果?
③你對業果的相信,百分比是多少?
3. 能現前看到業果的只有佛嗎?有沒有其他人可以現前看到業果?為什麼?
4. 佛經說,釋迦族被滅族時,佛陀的頭也疼痛。於是有人說,這是佛過去的惡業感果,才會頭痛。你認為,佛陀真的還會頭痛嗎?若你認為這種說法是不了義的說法,那麼,你認為佛是為了什麼而說這種不了義的說法?
5. 釋迦族被滅族時,佛陀難道不能救他們嗎?
課堂中有還沒有講的第四個理路,透過這些問題,可以略知一二。
…汪傑格西2017.7.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3 11:24 , Processed in 0.03475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