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长寿居士

看了智敏师的文章后,我再也不相信孔子,不学弟子规、论语等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懂什么是什么
发表于 2011-4-2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先弄明白什么急叫做信,什么叫做学。
发表于 2011-4-2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开口闭口引经据典,大谈外道内道?那么请问如果儒家是外道,那么现在大中小学的教科书是不是外道?马列是不是外道?牛顿爱因斯坦是不是外道?如果是,那么我们应该学都不要上了。如果不是,那为何儒家就是?如果说儒家里有杀生祭祀的,那烹饪书里也有,养殖业手册里更有。
楼主的态度让我想起当年毁灭那烂托寺的穆斯林,在是否烧毁寺庙藏书一事上有所争论。后来的结论是,如果藏书中有与可兰经不符合的,自应该烧毁,如果有符合的,那么可兰经里已经讲得完美了,也没必要留着了。
发表于 2011-4-23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中不容!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8# 的帖子

什么是外道
外道,其实是相对于内道而言的。佛教对于其他教门而称自教之教法为内道。佛教一般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等三法印为内外二道之分域。其实,外道这个词最初并没有贬义的含义,它的本来意思是异教师、异教徒。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儒教、基督教等等其它教法、哲学思想、哲学思想的流派,称为外道。并且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



把外道、内道的原初意思厘清后,误会也就能够解除。相应地,佛教的经典被称为“内典”,佛教教外之哲学、思想、文化、宗教之经典被称为“外典”。再次强调,内与外最初绝没有褒义或贬义的意思。



佛教传到我们这里后,外道一词的涵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异见”、“邪说之义”,外道遂成为侮蔑排斥之贬称,意为真理以外之邪法者。但外道一词的原始含义,是异教师、异教徒,可是没有贬义的含义的。



我为什么说是佛法传到我们这里,“外道”一次逐渐获得了贬义的含义呢?下面是《摩诃止观卷十上》(大四六·一三二中):“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在此,已经开始把外道称为“邪人”了。“佛法外外道”指佛法以外之教,或其信奉者。“附佛法外道”,指依附于佛法而立错误思想者。“学佛法成外道”,指虽学佛之教,然其见解与佛法相违背者。



以上是广义的“外道”。下面是谈的是狭义的“外道”:



即一般指富兰那迦叶、末迦利瞿舍梨子、删阇耶毗罗胝子、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师外道及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声论、吠檀多等六派哲学。此外尚有下列之分类:



(一)外道四执



(二)六苦行外道,自饿外道、投渊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学习牛、犬,而祈求升天之外道)



(三)十六异论



(四)外道所执之六十二见:



(1)有关过去之分别见(有十八种)

(2)有关未来之分别见(有四十四种)



此外,《涅盘经卷十》提到的外道有顺世外道、出家外道、涂灰外道、附佛法外道等等。



外道可以总分为两大类,一为外外道,一为内外道。外外道泛指佛教以外之各种教法、学派,与广义之‘外道’同义。内外道则指附于佛法或佛教内之妄执一见者,或不如法修行者。



希望那些被称为外道的人,不必感到生气、恼火。因为,外道一词的最初含义没有贬义。意思是异教师、异教徒。但“附佛法外道”和“学佛法成外道”可就不同了,这点希望大家注意到。
发表于 2011-4-23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0# 的帖子

您说“希望那些被称为外道的人,不必感到生气、恼火。因为,外道一词的最初含义没有贬义。意思是异教师、异教徒。但“附佛法外道”和“学佛法成外道”可就不同了,这点希望大家注意到。”


貌似孔子,和论语,从没附过佛吧?孔子好像也没学过佛,更谈不上学佛法成外道了吧?;P
发表于 2011-4-23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選擇題:
(    ) 已皈依三寶的佛弟子覺得學習論語有助於學佛並大力提倡是屬於: 1、佛法外外道  2、附佛法外道  3、学佛法成外道  4、以上皆非  

(    ) 孔子及儒家(未皈依三寶者)是屬於: 1、佛法外外道  2、附佛法外道  3、学佛法成外道  4、以上皆非  

(    ) 菩薩示現為外道宗教師並宣傳外道宗義是屬於: 1、佛法外外道  2、附佛法外道  3、学佛法成外道  4、以上皆非  

範例:
( 4 ) 已皈依三寶並努力學習道次第的柯南是屬於: 1、佛法外外道  2、附佛法外道  3、学佛法成外道  4、以上皆非  :funk:

[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1-4-23 20:27 编辑 ]
发表于 2011-4-2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甲说:我们是好人,所以坏人做过的事,我们都不可以做。

乙说:为什么坏人做过的事我们不可以做?

甲说:因为我们是好人,如果我们也做了坏人做过的事情,我们就不是好人了,就成为了坏人,所以。。。。。。。。。。。。。。。。。。。。。。。。。。

乙说:我可不可以问几个小小的问题?

甲说:你问吧,作为你的老师,我是什么问题都可以回答你的。

乙说:坏人是要吃饭的,我们还要不要吃饭啊?

甲说::L  :L  :L

乙说:坏人是要穿衣服的,我们还要不要穿衣服啊?

甲说::L  :L  :L

乙说:坏人是要走路的,或者是坐车,或者是坐飞机,或者是坐船的,我们还要不要坐啊?

甲说::@ :@ :@

乙说:。。。。。。。。。。。。。。。。。

甲说::@ :@ :@ 你还有完没完?你是要和我顶嘴吗?要知道我是你的老师,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也是对的,再和我顶嘴,你就是大逆不道,就是。。。。。。。。。。。。。。。。。

乙说::L :L :L

甲说:你怎么不说话了,如果你知道错了,就赶快向我道歉,作为老师,我还是很有度量的,不会和你一般见识。。。。。。。。。。。。。。。。。。。

乙说::L  :L  :L  :L  :L  老师圣明

[ 本帖最后由 lgchaz 于 2011-4-23 20:35 编辑 ]
发表于 2011-4-2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對!  關鍵就在於是懺悔 還是 執迷不悟.  :funk:
发表于 2011-4-2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大旗作虎皮,拿着鸡毛当令箭。说到山穷水尽时,一句话“我爸是李刚”。
借用郭德纲一句话:“**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发表于 2011-4-2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希求解脱的人说解脱的话
与看热闹的人,还是不要说话来的好
发表于 2011-4-2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啥好呢?都整成这样了,悲哀。
发表于 2011-4-24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吃着外道种出来得米,清真寺卖得牛羊肉,上课学着各种外道相关理论,但!这些都没影响到我们追求真正解脱道的决心,为何:因为我们知道佛法是究竟正确圆满的。

然而,我们是否考虑过很多才与佛法结缘,连空性见大概都没了解过的初学们,如果他们被所谓“三教合一”,或者混杂有那倾向的理论所引导,结果可能就是他们去改学外道去了。

所以敏公开示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的认为佛法的智慧是究竟圆满的,只要不是如此认为,去认为外道见解也等同甚至高于佛法,那当然问题极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歸依體破失的因緣

歸依體可謂難得而易失,如果不知道破失的因緣及守護的方法,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破失的因緣,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中說有二種:

其一是明確表示捨棄歸依,如向能聽得懂自己語言的有情說「我不信佛教」、「我沒有歸依三寶」、「我只是對佛教有興趣、研究佛教,並不信它」等等,哪怕只是開玩笑說出這類的話,對方如果認同了,即破失皈依體,因為他違背了歸依後縱遇命難不舍歸依這一條原則,這是正捨歸依。

其二是雖未明確表示捨離三寶,但錯誤地認為同三寶相背的外道「大師」與三寶功德相同,如說「儒教與佛教相等」、「道家證得的最高境界與佛教的最高境界是相同的」、「某某氣功大師達到了佛的境界(甚至超過了佛)」等等,這就違背了前面所引《瑜伽師地論》所說的「更不說有餘大師」的原則,犯了「二許」的過患。既然對於歸依不能堅決信解,「心未誠歸,故亦成捨」。至於僅僅違反這二條外的其他要求,則是「僅違學處,非是捨因。」(均見《廣論》卷四,第 116 頁)

應當指出的是,在中國,由於傳統思想的影響,「三教同源」、「三教合一」、「三教一家」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他們不僅沒有認識到這種思想是破失歸依之因,反自認如何圓融高超,對於一個真正的佛弟子來說,有極大的「隱性危害」。古德雖從一些特殊因緣出發,說了些調和三教的話,但並沒有將其放在同等的地位上。蓮池大師在「答桐城孫鏡吾居士廣寓」的信中指出:「三教一家,不可謂不同。雖云一家,然一家之中,有祖孫父子,亦不能謂盡同。必欲約而同之,使無毫髮之異,則壞世相,為害不淺矣。如一株樹然,有根有枝有葉,終不可以枝葉而認作根也。」(《雲栖法匯》「遺稿二」書,第 1138 頁)憨山大師在《觀老莊影響論》中也說:「孔子為人乘之聖也,故奉天以治人;老子為天乘之聖也,故清淨無欲,離人而入天;聲聞緣覺,超人天之聖也(後略);菩薩,超二乘之聖也(後略);佛則超凡聖之聖也,故能聖能凡。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乃至異類分形,無往而不入,且夫能聖能凡者,豈聖凡所能哉!」(《憨山老人夢游集》卷四十五,第 2420 頁)這些見解與我們現在的一些近似「鄉愿」的觀點,是完全不同的。可見,古德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極為鮮明。相反,不別內外,將佛教與道教、儒教、天主教等五六家「融為一爐」,製造出「幾不象」的大雜燴,往往是邪教(如「清海無上師」的「觀音法門」等)和現代「超級氣功大師」(如「法輪功」的李洪志)的拿手好戲。每一個正信的佛教信仰者,尤其是現在熱衷於教學佛者讀《論語》、誦《孟子》、學《孝經》、大弘《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者,對這一嚴重問題,應該格外警惕!


宗舜法师
发表于 2011-4-2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弘一大师晚年为何不避儒语?
        他在出家前曾亲手毁掉了艺术家的李叔同,曾折笔藏印,分遗藏书。并于剃染后发誓:非佛书不书,非佛语不语。其持律之严,人所共睹。为什么到了晚年,却一反固常,不但于讲经弘法时多引儒家故实、警句,而且亲编儒家《格言别录》101条?
  李叔同出家前是一位大儒,大诗人,大艺术家,这是毫无疑问的。出家后他就成了一位大和尚,大法师,大德高僧,这也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他在出家前曾亲手毁掉了艺术家的李叔同,曾折笔藏印,分遗藏书。并于剃染后发誓:非佛书不书,非佛语不语。其持律之严,人所共睹。为什么到了晚年,却一反固常,不但于讲经弘法时多引儒家故实、警句,而且亲编儒家《格言别录》101条,在《改过实验谈》中开宗明义便说:“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同时期(1934年),大师给俗侄李晋章致函曾约其购《昨非录》一书,信中说:“四十年前津人喜白摺小楷,恒用《昨非录》,系翰林分写小楷石印精本,共二册,其文字皆嘉言懿行,颇可流传”。等等。

  举凡这些对儒学的格言、家训、诗文摘句,在《晚晴老人讲演录》中所辑尚多,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人怀疑是不是学术探讨的悖论,千萦万转最后又回到思维的原点。其实,从文化深层考虑,这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精神复归,也不是李叔同的“恋儒情结”,而是两种(甚至多种)文化碰撞的结果。因为这时的弘一大师已在佛门修持多年,道岸弥高,虽然那些格言联语,从字面看还是原来的词语,但在大师的眼里,却有了另外的含义,它已不是原来儒学发展时期带有极大功利性的教条,而是用来启蒙佛童修道正身带有普适性的教材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大师1937年3月28日,在厦门南普陀佛教养正院讲演书法的一段话中可以得到证明。他说:

  我想写字这一回事,是在家人的事,出家人讲究写字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这一讲讲写字的方法,我觉得很不对。因为出家人只会写字,其他学问一点也不知道,尤其不懂得佛法,那可以说是佛门的败类……

  不过,出家人不是绝对不可以讲究写字的,但不可以用全副精神去应付写字就对了。出家人固应对于佛法全力研究,而于有空的时候,写写字也未尝不可。写字如果写到了有个样子,能写对子、中堂来送与人,以做弘法的一种工具,也不是无益的。

  从以上“谈玄说妙”和“论写字方法”两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大师晚年“以释观儒”的文化心态。从儒家经典到佛门经卷,他无不谙熟于心。口诵心维,躬行实践。他既是大儒(指出家前),又是大佛,这两重身份就使他与历史上的大居士苏东坡(晚年也耽于佛),同时代人马一浮等区别了开来,也与“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的梁启超区别开来,甚至也与“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的苏曼殊区别开来。大师僧腊24年,去无定向,居无定所,行不须代步,食不过中午,菜不过二色,粥不过一碗。持律如此谨严,弘法如此勤奋,以身教代言教,这与那些宦途失意,晚岁耽佛,以儒身说佛事,以在家说出家的隔岸观火者,是迥然不同的。一个是现身说法,一个是镜中看花。弘一大师晚年以释观儒,徜徉于儒释两道之间,又不丝毫混淆两者的界限,这于儒于释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李叔同青少年时代受到极良好的儒学教育。从蒙学全书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古今贤文》、《幼学琼林》;从《格言联璧》、《千家诗》到《史记》、《文选》。不但涉猎广泛,而且转益多师,广纳博采,儒学的底子打得十分坚实、深厚。人称其为“浊世佳公子”,可以想见他当年的儒雅风度、道德情操的一斑。但他生活的时代已是儒家的末世,西风东渐,一些西方的新知识、新理念,通过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很快翻译介绍到中国,就像是一座紧闭的深宅大院,忽然吹来了一股清风。李叔同敏感的神经很快嗅到了这股清新气息。他先是赞成变法维新——“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图存”;接着,到上海南洋公学接受“新学”教育;旋又去日本留学,学习西方文化、艺术。在上海的七年和在日本的六年,是他求学的黄金时代,使他的知识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但有东方儒学的深厚文脉,也有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后来李叔同走入佛门,但其仁厚之心,慈悲之怀却终始如一。他以慈悲看智慧,这正是佛性的一体两面。智慧主静,慈悲主动。一为存在,一为变化。慈悲是智慧的动觉形态。佛教谈空,空是智慧的东西,而慈悲则与众生世界相应。因此,智慧是万物的一性,而慈悲则是万物的多性。李叔同将“仁舟”化为“慈航”,正是他由一性变多性、由有限变无限的结果。

  做了和尚的李叔同的头上,仍然笼罩着艺术家的光环。甚至有人把他看作艺术和尚(如黄福海)。他起初很为此感到困惑和烦恼。到了晚年,佛道研修日臻极境,对艺术的思考也就不津津于形式和技巧,而着眼于宏观气象,大善至美,艺境和禅境在认同机制上有了某种契合。

  弘一大师在出家前是艺术家,出家后虽然除书法外摒弃了所有的艺术活动,但他在俗时的艺术成果,特别是音乐(如《送别》、《春游》、《祖国歌》等)和美术(如《少女像》、《裸女画》等)方面,一时不能从人们的心头抹掉。也就是说做了和尚的李叔同的头上,仍然笼罩着艺术家的光环。甚至有人把他看作艺术和尚(如黄福海)。他起初很为此感到困惑和烦恼。到了晚年,佛道研修日臻极境,对艺术的思考也就不津津于形式和技巧,而着眼于宏观气象,大善至美,艺境和禅境在认同机制上有了某种契合。正如丰子恺先生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所说:

  艺术的精神,正是宗教的。古人云:“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又说:“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弘一法师教人,亦常引用儒家语:“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所谓“文章”、“言”、“文艺”便是艺术;所谓“道德”、“器识”,正是宗教的修养。宗教与艺术的高下,在此已经明示。(《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册》108页)

  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学,以求达此目标。而艺术的崇高境界是真善美,18世纪德国美学家康德曾说过:“美是道德的善的象征。”他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以道德性的词语来评价自然界和艺术中美的对象。可见审美与道德之间并无鸿沟,两个领域紧紧相连,由一个领域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过渡到另一个领域。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佛家的觉正净,它无疑属于道德的范畴,而真善美则属于美学(哲学)的范畴。弘一大师在艺术上一生追求真善美,他到晚年“以释观儒”——用法眼法心看待前尘影事,宇宙气象,人生百态。总有一种相契而又相离的感觉,自己追求过的东西,它们仿佛就在眼前,但仔细觅索,它们又远远离去。此种心理境界,从他在1935年秋离开净峰寺《咏菊》的佛偈中,可以分明地感到:“我来为植种, 我去花未开。岂无佳色在, 留待后人来。”

  佛家以一切外物凡有形者皆为色相,《楞严经》说:“离诸色相,无分别性”。而所谓“空”,即指空幻和虚无,佛教的虚无并不等同于西方的“虚无主义”,如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所阐述的那样。佛经中所说的“五蕴皆空”、“无常若空”等,都有它特定的指涉。弘一大师在讲述《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时,曾有下面一段精辟的论述:

  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

  何谓“空”及“不空”?“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做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着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李叔同说佛》82页)

  弘一大师这一段话,实质上已触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从哲学层面来看,“色”与“空”二律背反,相辅相成。就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弘一大师诞辰100周年题辞中所说的,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李叔同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天才,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所公认的。他的出家所以引起学界的震惊,就是因为这一举动意味着一位天才艺术家的毁灭。甚至有人情急而戾,说:“李叔同放着艺术家不当,而去当和尚,看来,天才与疯子之间没有太大的距离。”

  行文至此,我想插入一点个人近日的体会。我们在写话剧《芳草碧连天》的时候,因为是为话剧100年纪念,所以只写了他的前半生,写他对于新文化(包括话剧)方面的贡献,出家一事则点到为止(只在一头一尾有佛家的画面)。在讨论剧本时,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必须加上三分之一的佛,否则便不完整,人物便没有分量。我们反复斟酌,觉得这很困难,一部话剧没有那么大的容量。后来,我们请大悲禅院的智如法师来看戏,倒是这位出家人很客观,他看戏后给这出戏定了个调,让大家心服口服。他说:“为纪念中国话剧100年,你们写了弘祖光明的前半生,写了他辉煌的艺术成就,爱国精神,这也是对弘一大师的宣传,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弘一大师博大精深,没有前半生的艺术辉煌,也就没有后半生的佛光慧业。”

  





[ 本帖最后由 xinjian 于 2011-4-24 10:2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9:34 , Processed in 0.0331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