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yamandaga

供香缘起杂谈 (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7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看这种帖子
发表于 2010-11-2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1# 的帖子

你多闻点祜主熏香吧,我现在就闻上瘾了。
发表于 2010-11-28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放在太阳下晒晒防潮嘛?
发表于 2010-11-2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的腾龙118味,有点感冒,点了2盘,就好了
发表于 2010-11-30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入了很多香粉,上瘾了。
发表于 2010-12-17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許多人單烧檀香,认为可以宁神,在许多药理书籍里,包括中国的和西方的香熏学里也都那么说。

百度说的是:
放松效果绝佳,可安抚神经紧张及焦虑,镇静的效果多于振奋。并且,用以改善执迷的状态,极获好评,可以带给使用者更为祥和、平静的感觉。


西方的香熏学药典说的是:
In the Indian medicine system of Ayurveda, sandalwood is valued for its ability to sedate the nervous system and cool the fire of pitta. It is indicated for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Therapeutic properties of sandalwood: Antidepressant, anti-inflammatory, antifungal, astringent, sedative, insecticide, urinary and lung antiseptic; relieves lung congestion and nausea.

可是,祈竹活佛一直教导别单燃原始的檀香,说是会导致气升、对精神不好,但如果和别的香料合起来就没事。对于这点,我一直很奇怪。我曾经正式读过西方的香熏学,都没有那么说,活佛版本和其他版本说的几乎是完全相反嘛!
今天巧恰巧看到一个汉人香道的文章,里面提及这个理论,看来活佛是有根据的:


現在市面上多見檀香等單品熏香,所以有很多人就以爲這類單品香是傳統香的主體,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正如單一的中藥材即使珍貴也還並非良藥一樣,一種好的香料並非就是好香,例如對於檀香,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講到:“檀香單焚,裸燒易氣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從利於人體身心運化的角度看,宜用沈香主之,即沈香爲君,少用燥氣較大的檀香;再輔以片腦、大黃、丁香、菖蒲等以調和香料之性,從而達到合與天地而益與人...傳統香不僅在香料配伍方面十分考究,而且對於香料的炮製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炮製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著香的質量。香料的炮製與中藥的炮製有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多差別。同一種香料,用在不同的香裏,炮製方法常常也不一樣。從總體上說,炮製香材的目的,一是去其雜質,便於使用,二是導順治逆,理其藥性。恰當的炮製可以加強香材的藥性,使其功效充分發揮出來,並消除可能具有的毒副作用;此外還可以根據配伍的要求,使用特定的炮製方法使香材的藥性發生改變...香料炮製方法舉例:製檀香: 檀香一斤(片)用好酒兩升,以慢火煮幹,略炒製湯手即可...


   
发表于 2010-12-17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涂香

汉地好像已经不再有了吧?
日本人修行前会用。






   







专门装涂香的容器:




比较了一下:
最贵似乎大概为3200日元/10克的级别,即每克人民币30元以上。


最便宜是青木玉初堂的“上品”,280日元/10克的,即每克不到人民币3元。
发表于 2010-12-17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活佛自己拉章小量配制的香


扎贡活佛拉章香





索巴活佛前世的配方













岗坚活佛拉章香




祈竹活佛拉章香





以前还用过帕活佛拉章出品,是我最喜欢的品种之一,但十多年来一直没再看到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12-17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香




Neriko,应该是中国文化彻底失去了的环节,也或者是日本自己发明的。
基础是檀香、沉香,这是共通的,然后各配方混入不同品种、比例的龙脑、安息香、甘松、丁香、麋香等等等,再混入梅肉和蜂蜜,成为颗粒,再放瓷器内收藏地下3-5年。用时以炭温热散发香味。在日本茶道中,如果冬天,必须在仪式中某环节放两颗在炭火上,一颗放火中央让马上散发香味,另外一颗放旁边让满满持续散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12-17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练香是用来干吗的?
发表于 2010-12-17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日本薰染衣物的方法。將香炉放置其中,然後再架上伏籠,最後將衣物掛著薰染數時,就能隨袖舞出雅香,其中出名的为平安朝的代表香方──黑方、梅花、荷葉、落葉、侍從、菊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12-1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0-12-17 05:27 发表
4071640717
4071840719

Neriko,应该是中国文化彻底失去了的环节,也或者是日本自己发明的。
基础是檀香、沉香,这是共通的,然后各配方混入不同品种、比例的龙脑、安息香、甘松、丁香、麋香等等等,再混入梅肉 ...

只是目前失传了而已。以前有的,模糊记得《浮生六记》里有写到。如果是的话,那就说明,起码清末还有。
发表于 2010-12-17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兄厚重啊。佩服。
发表于 2010-12-1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应该就是中国版的“练香”了


http://hi.baidu.com/%D1%A9%B5%D8%B0%D7%BB%AA/blog/item/7839ced280f415d1a8ec9aac.html
“红袖添香”,中国的读书人都熟悉这个词儿,并被视为古典文化内最隽永、最美好最惬意的意象。但很少有人知道,“红袖”们添的香也绝非我们今天常见的线香那么简单。在古代生活中,焚香所用的香大多都依据“香方”,选择沉香、青木、苏合、鸡舌、兰、蕙、芷、蒿等原生香药,经过炮制、研磨、熏蒸等方法,和成为精致的香丸、香饼、香膏等,这个工艺过程称为“合香”。宋人陈敬所著的《陈氏香谱》中记载:“杏花香”方炼制的香丸“如弹子大”、“开元帐中衙香”是“丸如大豆”、“雪中春信”是“蜜炼和饼如棋子大,或托花样,(就如同月饼的托出花样花色一样),”如此精致的“如棋子大小”的香饼,谁不想在手中把玩几日?
合香的高手和大师,历代不乏其人,比如颇具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苏东坡,一生特爱香,除去我们知道的东坡肉,东坡混顿外,还留下了东坡香谱;还有笃爱佛教的黄庭坚、那位大臣范成大也是合香高手。试想:熏一缕苏合,在幽幽的香气中“扫地焚香闭阁眠”是多么清净安详之事,做一个化蝶之梦,那蝴蝶是为了香气而来,梦也香了-----怪不得东坡大人历来能够扛住政治打击而逍遥于物外,原来人生有一个香薰的美梦,此梦,谁愿意醒来?
那么,那些佳人的纤纤素手又是怎样埝着这等精致的香丸、香饼来“添香”的呢?那般情景亦非今日的用火点燃那么简单。所谓的“焚香取味,不在取烟”,严格来说,不是焚香,而是熏香;即借助火力,让香丸、香饼散发出其香薰之味。
这又与文人的品尝螃蟹一样,工具必备有:香匙、香夹、押灰扇、探针、顶花、火罐、香插、香盒和香渣碟等,讲究的,在熏香之前,炉内还要铺满用松针和宣纸煅成的香灰,然后埋入一块点燃的木炭。




上面说的“香丸”,可能就是日本的“练香”:




上面说的“香饼”,可能就是日本的这些:



上面说的香匙、香夹、押灰扇、探针、顶花等的日本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12-1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0-12-17 07:48 发表
40720


这是日本薰染衣物的方法。將香炉放置其中,然後再架上伏籠,最後將衣物掛著薰染數時,就能隨袖舞出雅香,其中出名的为平安朝的代表香方──黑方、梅花、荷葉、落葉、侍從、菊花。

这个我想应该是日本从中国学去的吧,明人陈洪绶画过一幅画,见附图,描绘的就是一名女子靠在熏笼上熏衣服的场景,画名叫《斜倚熏笼图》。


而且,据《花间十六声》这本书上记载,这种熏衣服的笼子,起码汉朝时期已经出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敦煌壁画中也有此物之形象。

《香谱》中记有“熏香法”:

凡熏衣,以沸汤一大瓯置熏笼下,以所熏衣服覆之,令润气通彻,贵香入衣也。然后于汤炉中烧香饼子一枚……置香在上熏之,常令烟得所。熏讫叠衣,隔宿衣之,数日不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7:17 , Processed in 0.03629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