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心净

阿札活佛講授「入行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没看到照片,:( 莫非业障忒重
发表于 2007-12-8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天祖师
发表于 2007-12-1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紮仁波切講授 《入菩薩行論》
至誠頂禮恩師阿紮仁波切!
極度隨喜所有辛勤工作的師兄們!感激不盡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60

第60讲
     掉举是怎么回事呢?如《集论》云:云何掉举,境相随转。对于好的东西,心里不能保持平静,对于好的境界,有一种贪心,可以认为是贪。使得心不能寂静,就会障碍我们升起定力,业是它的作用。掉举简单的说就是攀缘可爱的境界,然后心不平静,难于让我们的心安住下来。掉举和流散还有些差别,我们的心向外流露出去,散乱出去。
     “问:由余烦恼,从所缘境令心流散及于所余善缘流散是否掉举?”(出自《菩提道次第广论》)
     流散是否掉举?掉举属于贪心,那么嗔心、愚痴心等其他心让心流散,对所缘善的境界流散的话,是不是掉举呢?答:掉举是贪心,由余烦恼流散不是掉举。他属于散乱心,散乱和掉举是不一样的。散乱可以是善的,比如我们念阿弥托佛佛号时,念到六字大明咒去了,这就是散乱,而不是掉举。掉举一定是贪的,属于不好的东西。贪求可爱、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才是掉举。散乱的范围更大,本来念经,想着去做供养,虽然供养也是好事,但这也不对,这就是散乱。这就是掉举和流散的差别。散乱也就是流散,表明心向外流散出去了。流散中包含善的与不善的,不善的比如刚与人吵过架,心里很不平静,难于安住,这是一种不善的散乱;善的比如人坐在这里,却在想别的善法,思维无常、苦的道理;没有将心安住于当下所修的善法上,跑到其他善法上了,本身是善的,但它是散乱。我们修定时候一定要用正知正念,观想、忆念所缘境,这是在没有得定时候要做的,后面讲到的依靠九住心,渐渐让自己的定力增强,心力越来越强,越来越能安住于境之上,到后来能够专注于一境的时候,心就会任运地安住于境上,不会产生散乱、昏沉、掉举的状况。这时候,你仍然依靠正知正念,一再得去做观察,就又成为过失了。这时候,已经等舍而住,没必要再做观察。心一旦任运的安住于所缘境上,再观察会成为障碍。正知正念是得定的工具,得定后就不需要了。修定时,观想的境界清楚,内心非常清明,要有一定的心力在里面,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状态,阻碍达到这种状态的就是掉举和昏沉。一旦有掉举和昏沉,心就不能处于澄净的状态,观想的境界也不会清晰。要想成就清净的三摩地,就要用正知正念观察是否有掉举和昏沉产生,通过这样慢慢破除,最终才能产生无过的三摩地。
     在《修次中篇》中讲到:一旦没有昏沉掉举的时候,不管是粗大昏沉掉举还是微细的昏沉掉举,一旦没有的时候,心就能够很清净的、自然的安住到所缘境上。在这样的阶段,就不要太用力作观察等动作了,也就是等舍而住。这样就能很久的随欲安住于境界中了。等舍而住后,就不需要再做功用了,也就不需要再用力了。这个功用是指哪个方面呢?那就是正知的力量,正知观察的那份心思,这个事就不用做了,也就是不用一再的观察了。而不是放松对止境的力量,安住于境上的力量、那份心力还是要保有的。只是把反观自心处于什么状态的那种力量减轻了,并不是把支持、观想(所缘)境的力量减轻。像昏沉掉举这些情况,就像小偷一样,当有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谨慎,观察这些是否有出现。等舍的状态就是没有昏沉掉举的状态,这个时候,反观的力量就可以休息了,卸甲归田了。如果还有的话,当然还需要观察。我们说的等舍,就是第九住心,平等住。到第九住心,如果再观察就是一种过失;在以前有昏沉掉举的阶段,你不去观察也是一种过失;差别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等舍的舍有三种,一个是舍受,苦受、乐受、舍受中的舍受;一个是四无量舍,慈悲喜舍的舍;一个是形舍,指造作的心、非常有功用的心放松了。奢摩他、毗钵舍那都有舍,指心没有昏沉掉举,可以自然任运安住在观想的境界或者观察修的境界中,心又非常堪能,这就是舍的状态。如是引发无过三摩地法,在弥勒菩萨的《辩中边论》中说:依住堪能性,能成一切意(玄奘法师译本中此句为“为一切事成”)。一旦成就了这种堪能性,那就可以成就无边功德。由灭五过失,勤行八断行。这说明成就三摩地需要通过八断行来断除五种过失去实现。五种过失有:懈怠、忘圣言、沉没掉举、不作行、作行。懈怠是在修定的准备阶段的不想去修,懒惰。《入行论》讲了三种懈怠,主要指对修定没有好要心,不喜欢去修。这里一共讲了四种对治法,八断行中的前四个就是对治懈怠,对治懈怠最难。第一种是信,是思维三摩地的功德引发对三摩地的信心。第二种是欲,善法欲就是喜欢善法,对于修禅定很高兴;第三是勤,精进,喜欢后就会精进用功;第四是安,就是轻安,精进后身心一旦得到轻安,就无所谓了,身心非常欢喜,这四种对治法有着一定的顺序,那就是由于引发信心,进而引发精进,进而引发轻安。升起轻安后,一打坐就会高兴的很,懈怠自然就会断除。
    在加行的阶段,在准备的阶段,懈怠为过失。在开始修定的阶段,忘圣言——忘失教授是过失。把修定的所缘境忘了,这是很大的过失。那如何来对治他呢?那就是通过正念了,既然要忘,那就要保持不忘就是了。心安住在所缘境上,通过这种方式,八断行的第五个——正念来破斥第二个过失,即妄念的过失。为什么妄念是一种过失呢?也即对修定要修什么搞不清楚,这就是很大的过失。安住在什么上面,自己不知道的话,当然是不行的,一定要对所缘的境界要清楚。第一个、第二个过失讲过了,第三个过失指在修定的时候,也没有忘忆念、也非常用功,但是昏沉掉举,在修定的过程中,昏沉掉举是一种过失,这两个合为一个,一旦有这两个,心就没有了堪能性。心不是高就是低,心不平等住,那就是很大的过失。通过正知破斥沉掉的过失,昏沉掉举一旦升起之后,不做功用是一种过失,不做功用不依靠对治法了,昏沉就让他昏沉,要睡觉让他去睡,这样的话就不行,不做功用,不管它这就是一种很大的过失。不做功用就是不做对治法了,掉举的话也不管他,昏沉的话就让他睡去,这样的话是一个很大的过失。不依靠对治法是不行的。一旦产生昏沉掉举的时候,比较粗大的,我们靠对治法对治也是比较容易一些的,实在困得没办法,我们就走一走,跑跑步之类的,惊醒之类的也可以。细的沉掉,由于修定的时候,有点定境的时候,有点定力的时候,在那里面,就不是靠外在的运动就可以了,那就要靠内在的心力,就是我们讲到的要不时的提起正知,不时的用正知的力量来观察,这才是对治法,要靠这样的对治。到底有没有细微沉掉,依靠正知的力量,依靠这样的对治法来破除微细的掉举和沉没。第五个过失,作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刚才也讲了,一旦没有了昏沉掉举,到等舍而住的时候,你还在观察的话,还在用正知的力量的话,那就是一种过失了,那时候,你用对治法,成了一种过失,因为那时候你已经不需要对治法了,你还用对治法,就是作行。还一再的用正知进行观察,这个是一种过失,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用对治法了。刚才我们讲了五种过失,如果把沉没掉举分开的话就是六种了,如果这两个合而为一的话就是五种,那五种呢?懈怠、忘圣言、沉没掉举、不作行、作行。对待懈怠的方法有四种,所依——信,能依——欲、善法欲,善法欲依靠信心,信心就是善法欲的所依处。所因能果:所因就是勤,能果是轻安,这是个因果的关系,通过精进就会产生清安。通过这四种方法可以断除第一种过失——懈怠。一旦忘记圣言的话,对治法就是正念,不忘其所缘。昏沉掉举用正知进行对治。不作行的对治是作行,作行的对治是不作行。
    下面正式讲九住心,六力,四作意,这些是我们经常提到的。
    第一个是内住:刚开始的时候,心攀援外境,此时,已经把心拉回来了,使他安住在内在的所缘境上,这就是内住。
    第二个是续住:续住是让心不要散乱,原来安住在什么所缘境上,后来能够一直坚持相续下去。
    第三个是安住:心一旦散乱的话,赶紧拉回来,又安住在所缘境上。
    第四个是进住:散乱断除之后,还能够更为长久的坚持住下去。
    第五个是调服:要调服的话,对正定的功德升起欢喜的心,好要的心,这样修定慢慢在提高,有定的功德就会越来越高兴。
    第六个是寂静:慢慢的不喜欢外在的散乱了。心就寂静了,对外在的那些散乱的东西产生很厌倦的心了。
    第七个是最极寂静:即便是升起贪心,也能够让他熄灭了,贪心忧恼、心里不高兴、无缘无故的莫名的烦恼也不会产生。昏沉、睡眠这些也不会产生,把这些能够调服下去。
    第八个专注一境:也就是任运,能令任运专注而正策励,这时候前途很有希望,稍微用一下功的话就会非常任运的安住在境界上,这时再加一把力就可以达到任运的境界。
    第九个等住心。
    像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依靠正知正念的过程,内心高举的时候把他调服下去,低沉的时候让他策励,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心慢慢趋于平静。一种静态的状态。当有时心力很散乱、很高举的时候,我们思维苦、无常这样一些道理让心低沉下来;有时心里很忧伤、低沉的时候,心力弱的时候,就思维各种欢喜的功德,比如菩提心,慈悲这样的心,让心高兴,高举。这就是内心的调服过程,使心慢慢趋于静态的状态。
    六力:听闻力、思维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六力和后面的四作意和前面的九住心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开的,是同时的。
    1、通过听闻力成就内住心:通过佛法的听闻与学习,让心安住在听闻到的教授上,不再去散乱了,不再攀援外境了,这就是让心慢慢安住在所听闻的法义上。通过听闻力来成就我们的内住心。听闻对于修定的教授,包括如何观想的方法,如果是佛像的话,他的大小,颜色,乃至各种各样的形象,通过善知识的指点,进行修持。主要是这方面的教授。
    2、思维力成就续住心:思维力的话对于我们原来要观想的境界,能够思维安住这上面,将护修行,将护保任,刚开始有点影像观想出来,就一直这样的观相,如果不时更换的话,今天换一个,明天换一个,那就不是续住了,每一天都是内住,既没有持续的修。观想一个粗略的轮廓出来之后,今天修这个,明天也修这个,一直这样的修。就是持续的修,这样才可以。
对于在休息的时候,不要换所观想的对象,不要换来换去,他的样子也不要随自己的意愿而改变。观想什么像,什么样的像都应该有个决定,这样才可以。
    3、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进住二心:心向外散乱的时候,就要忆念原来所观想的境界。使心又去安住了。最开始升起强有力的念力,即刚开始要发起誓愿,要好好安住于境上,这很重要,这样的话心就不容易散乱,心一旦散乱,也容易收回来。心力开始就很疲软的话,那心就很容易散乱。安住、进住阶段的散乱情况比较多,这时候应该不时的拉回来,一旦出去就赶紧拉回来。
    4:正知力成办调服、寂静二种心:正知的力量主要是了知各种恶寻思,像各种胡思乱想、散乱、流散,其他的随烦恼等散乱的过患,思想的这些过患,不好的思想的过患,尤其那些强烈的境界让自己的心难于安住。这样的话应该观过患,使心不流散。打坐的时候,有个大型的活动,如法会需要你去做,这时候心就难于安静下来。考虑这方面的事情的安排等等,本来是很好的,是善事,但对于修定就是一种障碍。类似这样的各种各样的让心流散的事情的过失,要好好的思维、了知并断除它。
    从开始到结尾,一定对于所缘的境一个境的要好好的在这方面去用功,安住在一个境上,修定的过程这个非常重要。如果换来换去,就很难成就三摩地。
    5: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静和专注一境。这是更细微的寻思,更细微思想活动,也应该断除。除了观想境界外的任何小小的念头都应该断除。一旦断除,才可以生成清静的三摩地。不然就会处于微细的昏沉或者掉举状态。
    6:由串习力成就等住心:由前面几个住心的力量,就会很任运的,不需要功用而转,这样就得到三摩地。象我们念经的时候,背诵经典很熟悉,自己不用思想,他就会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就是这种体验。任运的时候类似这种情况,很自然的安住在这种境界里面,非常任运,不用费力。即便有这样的三摩地,也不是真正的奢摩他。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61

第61讲
有六种力量成就九住心的情况,这是按照《瑜伽师地论.声闻地》的意思来讲的,虽然在别的地方有其他的说法,但那些说法都是难以相信的,需要依靠像《瑜伽师地论.声闻地》那样的说法进行修持。
四作意
声闻地中所说的四种作意。第一个有力励运转作意,第二有间缺运转作意,第三个无间缺运转作意,第四个无功用运转作意。
对于九住心的内住和续住来说就需要有力励运转作意才可以成就,就是要非常用心的作意。因为当时散乱心特别重,这样需要特别用心的把心安住在境上。
第二有间缺运转作意:安住,进住,调服,寂静,最极寂静这五种住心由于中间经常会现起昏沉掉举的现象,心就会间缺,断了,没有好好安住于境上,心不能清静,被昏沉掉举所左右了,中断了,所以叫做有间缺的运转作意。这就说要在防止昏沉掉举还要用心,以断除昏沉掉举。
第三个无间缺运转作意:当第八住心,专注于一境的时候,昏沉掉举的现象不会产生,不能障碍修定了,这样就能长时间修定,这个时候就是无间缺运转作意,也就是没有了昏沉掉举的障碍了。运转就是注意定境里面。那种非常好的状态,可以长时间安住保持。
第四个无功用运转作意:到第九住心,平等住。既没有间缺,没有昏沉掉举的障碍,又不需要经常反观一下的那种正知的力量,这种功用不需要使用就是无功用运转作意,心很任运的自然的安住于这种状态,不用观察一下有没有昏沉掉举,这些功用全部放下,放松。心任运的住在这种定境的话,就是无功用运转作意。
前两心通过有力励运转作意,中间五心通过有间缺运转作意来成就。疑问就是,在前面两种心的时候也有间缺,也有昏沉掉举,为什么前面的两种心不叫作有间缺运转作意,而叫有力励运转作意?中间五心也需要力励,需要努力的断除散乱、昏沉掉举之类的,为什么中间五心不叫有力励运转作意而叫有间缺运转作意,为什么不换一下呢?答:前面的两种心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安住在所缘境上,没有安住在所缘境状态的时间很长,这是需要特别用心,把心拉回来关注于所缘境上。中间五种心相对来说安住于所缘境上的力量和时间较长,可以很长时间修定,所以此时以昏沉掉举这些障碍来进行命名,而前面的都没有。前面的七种心都需要努力的把心安住在境上,这个都是一样的,但这七个心后面的五心有点特别的地方,因为他们住定的时间相对长一些,这时障碍三摩地的昏沉掉举就更明显一些,如果根本没有住定的话,调举昏沉也就无所谓了。能够入定,调举昏沉对它的障碍就明显,所以就用障碍来安立名称——有间缺运转。
     要想得定的话,需要象前面所说的资粮、因缘要具足,在这种因缘资粮具足的前提下,更要恒常精进的去修,不要修一点就舍弃,这样的话是不行的。一旦修,就要好好的,直到修成才可以。
    下面说什么是真正的成就奢摩他?成就奢摩他与没有成就奢摩他的界限在哪里?
    依照前面讲过的九住心依次去修,到了第九住心的时候,微细的昏沉掉举就不再产生,而且又能够长时间的修行,能够任运的安住在这种境界里面,得到这样的定,也就是三摩地。那么得到这样的定是不是就得到了奢摩他呢?在第九住心的时候是不是得到了奢摩他呢?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到身心的轻安,这个是得到奢摩他。另一种没有得到身心的轻安,这只是得到随顺的奢摩他,不是真正的奢摩他,仅是相似的奢摩他。《解深密经》讲的很清楚:问,没有得到身心轻安的这些阶段都叫什么呢?慈氏答:这是随顺奢摩他,胜解相应作意,还不是真正的奢摩他,是相似奢摩他。《经庄严论》也讲到:这里面的作意就是奢摩他的意思。《修次中篇》里面:升起奢摩他、止的时候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身心轻安,另一个是对于所缘境获得自在;心可以任运的住在所缘境上同时身心获得轻安,这两个条件全部满足就得到真正的奢摩他。
     轻安详细的定义是什么呢?如《集论》云,云何轻安,断除了身心的粗重,使身心得到堪能性。除遣一切的障碍,有这样的作用。身心粗重对于我们修行善法没有一点堪能性,很不如意。干一点事情,身体就会很疲劳,心里很烦躁,这样就是没有堪能性。自己想做事情,但就是提不起来精神。身心轻安正好能够对治身心的粗重,身体感觉比较轻,有种法喜在里面,同时心对于善法能够随欲安住。相干什么事情,身心没有疲劳。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身粗重是怎么回事呢?在修行用功断烦恼的时候,身体很疲劳、沉重,做事情疲疲沓沓的感觉的不堪能性都得到断除,一旦身轻安的话,身体的疲劳感完全断除,身获得轻利、清爽。同样,在我们修行断烦恼的时候,能够障碍欢喜的心,那就是心的粗重了。对断烦恼发起欢喜的心,那一旦心轻安的时候,对观想的内涵,观想的善法都非常欢喜,这样心就没有一点滞碍,没有一点障碍,心非常洒脱那种,从善如流了,自然能够任运的在善法上用功,这样的话就叫心堪能。
     刚开始修禅定的时候,身体会逐渐升起轻安,产生后,通过身体轻安引发心里轻安,相互增长。修禅定刚开始的征相,从头部开始,有点像剃头时候手压住头部有点重的感觉,从头部开始迅速遍及全身。这就是轻安了,欢喜了,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强烈。自己按奈不住的欢喜,全身充满抑制不住的喜。这样的轻安,还不算是具相的轻安,这只是开始的前奏了,就产生这样的现象。内心也是充满了欢喜,内心安住于境上欢喜的状态,很难形容。慢慢的,身心一直处于这样的欢喜轻安,可以说得到具相的轻安。
     刚才讲了一心安住于境上之后引起身心轻安之后,得到了奢摩他,但这还不是毗钵奢那。毗钵奢那是观慧,有了这样的禅定的基础之后,进一步对空性的内涵,对空义、法性进行观察。我们这里讲的禅定是缘佛像,而胜观——殊胜的观慧是缘空性。自己有了定力,可以任运安住在善法上,对空性、空义在定境进行观察,引生身心轻安的时候,这就是毗钵奢那。也就是胜观。真正的胜观是这样的:对于用观察的力量,在定境里面,对空义进行观察,一直用观察的力量,不是止的,用观察的流动的力量,就可以引生身心轻安的话,这就是毗钵奢那。这里有些差别,前面奢摩他是用安住的力量,一心一意安住在境上的力量,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进一步通过思维活动的力量也引生了身心的轻安,这时候就叫做毗钵奢那。
     在讲到禅定品的时候,涉及到奢摩他的一些内涵,入行论这方面的内容就没有涉及,所以在这里讲一下这个,能够对修禅定的一些状态,对于我们刚开始修行者,有一些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的,像四禅定等的内容,大家也可以看看。看看的话,对于使自己如何清静的修持会比较明白。
     下面讲正式修禅定的情况,分为三部分,第一个讲和前面部分如何连接,第二个是广泛讲解修禅定的情况,第三个成就三摩地的方式的教授。
     第一部分是和上文承上启下的连接,颂文:
“依于如是种种相 思维阿练若功德 应即息灭诸分别 应当修习菩提心”
     前面各种各样的方式思维寂静地方的功德,如寂静的地方远离困恼,通过各个方面去赞叹寂静地方的功德。身应该住在安静的地方。“分别”指五欲的贪着。对于受用、亲友和身体的贪著,各种各样的邪分别与胡思乱想,应该息灭。共讲了两个方面,一个身体应该安住在寂静的地方,另一方面心不要胡思乱想,安住在清净的状态里面,在这两种条件具足、身心都非常安静的情况下,去修习菩提心。对于修菩提心有两个内涵,我们经常提到自他等换的修菩提心方法,她包含两个内容,第一个自他相等,第二个自他相换。修菩提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个七因果教授,第二个自他等换教授。七因果教授,释迦佛传于弥勒菩萨,依次无著、金州大师、阿底峡尊者一直到宗大师等。七因果教授依据《大般若经》、《现观庄严论》等。自他等换教授是释迦佛传于文殊菩萨,依次龙树、月称、寂天菩萨、寂静论师、金州大师、阿底峡尊者。这个依据的经典是《华严经》。
《现观庄严论》总共分了八品,前面的三品是修行的境。第一品一切种智;第二品道种智;第三品一切智(机智)。中间的是四加行,四加行后面是法身。四加行的果是法身果。 四加行第一个是一切相圆满加行,主要是如何证得佛果的修行的内涵。七因果教授在第一个加行(一切相圆满加行)里面开示的比较详细。简单来说,菩提心的修持,七因果教授在《现观庄严论》中开示的比较详细些,自他等换在《入行论》中讲得比较详细。一般菩提心的教授就是这两个,但在宗大师的教授里面,这两个教授就合为一个了,同时放在一个教授里去修习菩提心,这是他很为殊胜的地方。像我们刚才讲的奢摩他修定的方法,也都是非常殊胜的。帕绷喀大师在这方面通过许多殊胜地方去赞叹宗喀巴大师的功德。在讲解的时候,七因果教授与自他等换教授是分开讲的,因为每一个传承都不要让他失坏,都应该好好的发扬。在修持的时候,她们就是同时的,放在一起去修。
不管修七因果教授,还是修自他等换教授,在前面都应该让心平等,对于有情不要怀着贪嗔的心,让心平等的对待一切有情,不管修哪种方式,前面都要有这个(心住平等,对一切有情的平等心)作为基础。象修自他等换的时候,刚开始修平等心的时候,对一个中庸的有情,和我们没有什么厉害的关系,平日关系不远不近这样的人,先这样去修。体会那样的感受,既没有贪心,也没有嗔心,通过这样慢慢修,修到坚稳一点,然后缘亲人进行修,把对亲人的贪心去掉,对亲人也能够平等的对待;然后在缘怨敌,自己看不上的人,仇恨的人,慢慢去掉嗔心,把仇恨的心去掉。慢慢的一步步扩大,就像我们在湖里投一个石子一样,那个波漪从中间渐渐扩展到四周,越来越大。修所缘境也像这样慢慢的一点点扩大,扩大到一切的有情。
   “最初应当勤修习 自他不异平等舍 所受苦乐相等故 应护众生如爱己”
     最初刚开始修的时候,自己对于苦的厌离,对于欢乐的追求,每一个有情,每一个众生都一样的,无论仇人还是亲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尽量的远离痛苦,尽量的得到快乐,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心,所以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有情,大家的心思都是一样的,通过这一点来修习平等的心。
     下面详细的解说自他平等,分为三个方面。一:如何修自他平等的心。二:断除一些争论,破斥一些见解。三:这样修的功德利益。
     一:如何修自他平等  
  “如手足等虽有多差别 同为一身悉皆所爱护 如是别异众生诸苦乐 悉欲求乐如我等无异”
     这里一共有十三个颂文说明如何修习平等心的。第一个颂文说:有这样的顾虑,有情是无量无边的,(对)这一切有情如果我都要象保护自己一样保护他们,那我怎么能够办得到呢?这是很难成办的,很难利益他们,这是一种思想。针对这种思想,下面这样回答,自己的身体,有手,有脚,有头,各种各样的不同部分,虽然很多,但因为贪着的原因,对身体的每一部分都非常爱护,珍惜。同样,天、人等六道有很多差别,但追求快乐,远离痛苦这点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所有有情都像自己一样,是平等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62

第62讲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愿成就无上菩提,以此来听闻大乘的佛法。现在讲到的是《入行论》的第8品——禅定品自他等换这方面的内容。昨天在自他平等方面讲到“最初应当勤修习,自他不异平等舍,所受苦乐相等故,应护众生如爱己”。如何修菩提心,刚开始应该好好修自他平等,自他平等怎么修呢?自己希望得到安乐,去除一切的痛苦;对于他人,在离苦得乐这点实际都是一样的。所以,对待他人也应象爱护自己一样来去爱护,因为大家的思想都是一样的。(如果有人问:)有情是这样的无量无边,把他们都当成自己去想,去对待,去成办他们的安乐与远离他们的痛苦,完全像对待自己一样,这个太难了,如何升起呢?
    “如手足等虽有多差别,同为一身悉皆所爱护,如是别异众生诸苦乐,悉欲求乐如我等无异”利用串习的力量,像我们自身的手、脚、嘴、眼睛之类的,他们之间相互的体性并不一样,不是一体,但是把他们都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当作自己来去执著,来去观待的话,这样对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会非常爱护,他们相互之间也是相互爱护的。同样,六道有那么多的众生,虽然有很多很多的差别,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性质,但是他们对于安乐的追求与痛苦的远离上也没有差别,而且我们把这些众生都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也当成自己一样去执著的话,这样通过串习也是可以成就的。通过这样的修行,他们的安乐,因为都是一样的事情,我们也应该成办;他们的痛苦,我们也应该遣除。就这样,只要串修的话,也可以达到这样的结果。象登地的菩萨,修行证量很高的人,他们就能达到这种境界,把一切的众生,完全看作像自己的身体一样。
     下面看自心的我爱执的烦恼:他人的所受的再大的苦不能损害我,我所受的苦也不能损恼他人,所以象去除自己的痛苦那样,帮助别人去除痛苦,这样的事情也很困难。相互没有损害,所以他人的苦就让他苦,没什么关系。
     “既我自身所有苦  不能损恼他人身”     这是我爱执的反应了。相互之间各自为政,我也不用帮助他,他也不用帮助我。
“故知但由执我故 于自所苦难安忍  
如是他人之所苦 虽未降临加我身
   彼亦能令我生苦 执为我故不能忍”
     象自身这样的痛苦,虽然上面讲的道理也是对的(自己痛苦与别人痛苦不会相互伤害),但拿我们自身的苦来说吧,由于把他当成我们自己去贪著,去执著的话,所以对自己身心上发生的痛苦就不能忍受,这是一种执著么,执为自己,所以痛苦的时候就不能忍受。同样,其他有情的痛苦,虽然没有伤害的自己,但如果把他们当作自己去观待,去执著,去爱护的话,升起这样的心的话,自己也会升起难忍的心,也希望去帮助他们,痛苦都是一样的,对于有情都是一种伤害,希望远离。就这一点来说,那些有情的痛苦虽然没有降临到到自己的身上,但是我们也要去关爱有情,把他们的痛苦就像自己的痛苦一样去祛除,这样,一旦执著到把有情当成自己看待的话,这样他们的痛苦我们也就不能忍受了,他们有事我们无所谓的态度就不会产生;对于他人的痛苦,也会升起一种难忍的心来。下面,用因明的论式来安立这个观点,
“我应除去他人苦 是苦受故如自苦  我应为他作饶益 是有情故如自身”
     因明的论式怎么来说的呢?说,其他有情的痛苦,作为前陈,我也应该去除,因是痛苦,比喻就象自己的痛苦,其他有情的痛苦,我也应该去除,为什么呢?因为都是痛苦。然后,喻是什么?就像自己的痛苦。有情的痛苦我们应该去去处,那么,有情的利益我们应该去成办。这里用另一种因明的论式来证明,宗:一切有情的利益我应该去成办;原因:是有情故;比喻:用自身的安乐,自身的安乐应该去成办吧,同样,有情的安乐也应该去成办。刚才的因明的内容再说一下,“我应除去他人苦” 是宗,是“苦受”是因,“如自苦”是喻。“我应为他作饶益”是宗,是“有情故”是因,“如自身”是喻。
“若时自他二者间 欲求安乐均相等  我于他有何差别 何故唯勤求自乐”
自己与他人对于安乐的追求都是一样的,没有一点差别,一点小小的安乐,都要去追求。既然这样,为什么只是追求自己的安乐呢?而别人的安乐根本不去管呢?而且,有的人还希望别人痛苦,这实在是不合理,不应该的事情。论中一再的讲到,自己和他人在追求安乐上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大家都是这样的心态,而不管什么样的有情。所以,在成就自己的安乐的时候,也要想着其他的有情,因为这种思想都是一致的。
一切有情很难以象去除我自己的痛苦那样,去除他们的痛苦。自己的身体有很多的支分,有手,脚,他们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但一旦把他们执为自己,脚上有刺的时候,手就去拔刺。刺又不是扎在手上,你管什么闲事呢?由于把它当成自己,所以就能够去成办;所以一旦把有情当作自己看待,一样会升起难忍的心。像前面我们讲到的,在修行的过程中,众生田就是福田,众生与佛陀对于我们修行都很重要,不但是现在也好,未来也好,利益有情与伤害有情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在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要成就现前的究竟安乐,也需要依靠有情,这样看有情对我们是有恩德的。通过这样来去珍爱有情,利益有情。这是在自他等换里面的,修习把有情观为与我易相,我们要想真正的利乐于他,就要把有情看为自己的亲人一样,自己非常欢喜的形象,非常高兴见到他们,这样形象与心态要产生。在七因果教授里面,他是通过思维有情都成为自己的母亲,知母、念恩、报恩、慈心。通过这样,升起与我易相,有情都做过自己的母亲,对自己都有无边的恩德,让我们生起对于有情的与我易相,有情在我们眼里不再是讨厌的形象,而是令人欢喜的形象。而此处自他平等、自他等换修持的方式,让我们这样想,有情对我们的现前及究竟的利益安乐不是作为母亲这方面来讲的,而是我们现前的利益安乐以及究竟成佛的利益都是依赖有情。如果这样观想思维,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佛陀和众生都可以让我们生起福报、修行得成就,所以应该像恭敬佛陀一样来恭敬有情,所以前面一段一再赞叹众生对于我们的修行、对于我们现前与究竟利益方面的恩德,要对有情升起一种恩德很大的心。七因果教授里面,或者自他等换,都讲到要修等舍的心,这种等舍说的是不要有贪嗔的念头。讲奢摩他时说舍有三种,一个是“舍受”的“舍”,不是苦不是乐,一般的感受的那种舍;“行舍”是奢摩他中的舍,就是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就是不要有任何的造作或说作用,在第九住心的时候,那时候就处于一种舍的状态。我们讲的舍可以说是无量舍,对有情没有贪嗔的心。一旦升起这样没有贪嗔的平等的对待有情的心之后,七因果教授里面讲知母,知一切众生都曾经作过自己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心,要想生起这样一个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自己的无始的生死非常重要,如果不承认前世,这样就没办法去解释了,所以对证成前世的这样的理路要好好的思维。小孩子那样的心识,刚生出来就会吃奶这种下意识的动作,有人说这是自然的本性,实际上是他过去的习气所留下来的,也就是心识相续的前面那一刹那,也就是中有或者是中阴,乃至再前面,也就是前世,通过这样的理路,来让我们明白有前世,一旦有前世,就会有无数的前世,无数的前世受生的话都需要母亲,这样来证成生命无始以来无始的,这样的话,投生也是无始的;无始的话,这里面的母亲就无量无边;这样的话,每一次投生都有母亲;这样的话,一切的有情都曾经作过自己的母亲;通过这样的思维观察,来确定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这样的话,知母的心一旦升起来,念恩的心也会升起来,报恩的心也会升起来。报恩这个阶段,在修慈悲的时候,加进自他相换的修法,通过自他相换来修慈悲的法,这样,自他相换与七因果教授就合为一体了。修持的时候,对于一切有情悦意的慈心,悲心,可以说慈悲的力量就更为殊胜了,对于一切有情的感恩的心不再局限于只是自己的亲人了;就是不是亲人,对于你的现前、未来也有着无边的利益,有着很大的功德。这就是在七因果教授修自他相换的话,对于修慈悲心,力量就会更为殊胜。
菩提心的内涵包括两个部分,发心为利他与求正等菩提,就是一方面自己要成就无上的菩提,这是自利方面的事情;利他方面就是要利益他人。自利利他两个方面都要有。这个根源在《现观庄严论》第一品里面讲到。七因果教授详细地开示,我们昨天讲到是在《现观庄严论》第四品里面的“一切相圆满加行”,在讲到加行道的时候,加行道有四加行:暖、忍、顶、世第一法,在暖的阶段开示了七因果教授这方面的内容。颂文中就是简单几句话,在《现观庄严论》的根源是在第一品加行道讲暖位的功德修行时候讲到的。
在七因果教授里面修习平等的心之后,知母的心能够生起来,然后,念恩的心生起来,也就是念于有情父母的恩德。这里,要以今生的父母为例。这样来观想十月怀胎之苦,各方面的行持与饮食,母亲都要照顾到胎儿;出生之后,要尽自己一切的方便,一切的方法来利益你。这个从小到大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父母的牵挂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任何的利益都尽量的去成办,任何的痛苦都尽量的去防止。在生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父母来去关爱,那我们就很难长大成人。一个很小的违缘,我们就可能夭折;但是在父母的百般的呵护下,才能够慢慢的长大,她能够舍弃自己的安乐,完全来成办孩子的利益。从小到大,自己能够顺利的长大成人,能够出家修行,这里面有着父母无边的关爱在里面。如果没有这个的话,长大成人是很困难的事情。这样,反观自己从小到大这样的经历,来感念父母的恩德,从而间接的扩展到一切的有情。
我们投生为人,父母对我们都是百般的爱护,付出了完全无私的爱心,其他的动物呢?象鸟、野兽,它们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尽它们一切的力量,来成办它们的小孩子的利益。通过这样的思维,来想到一切的有情所给予自己的恩德。不管自己投生为什么样的身体,赐予自己身体的父母都是对于自己有着无边的恩德。但是,对于这些做过自己父母的有情的本身而言,对于善恶取舍却不了解;有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的利益,造下很多的恶业,由此要承受无边的异熟的果报。这样思维有情在轮回中被烦恼控制下,受苦的情形。以此让我们发起一种感恩他们,救护他们的心。通过念恩,生起报恩的心,对于有情,就会希望他们都远离痛苦,就会希望他们都成就安乐,这样的话就会悦意。慈心有两个,一个是悦意慈,就是对于有情产生一种悦意的形象,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乐。悦意慈产生后,生成一种慈心,慈无量,希望他们具足安乐,成办他们安乐。生成这样一种希望有情远离痛苦得到安乐的心后,知母、念恩、报恩,在这个阶段可以加进自他平等、自他等换的修法。这样的有情,作为父母亲的话,他们的恩德非常非常的大,这是是可以理解的;即使不做父母亲的话,对自己也有无边的恩德,自己的吃穿等等, 都需要其他有情来成办。不管现前以及其他滋生的因缘,都需要其他有情来成办。
这样,生起一种承担的心,一切有情做父母时候对自己的恩德无量无边,同样,没有做父母时候对自己的现前与究竟也有无量无边的恩德,所以去除他们的痛苦,成办他们的安乐的重担就只有靠自己来承担了,自己发起这样的增上意乐的心,我要去成办一切有情的利乐,去除他们的痛苦。一切有情如果能够得到安乐,远离痛苦,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呀。我应该愿他们得到安乐,远离痛苦,自己现前要承担这个责任,自己去做这件事情,自己去成办他们的安乐,去除他们的痛苦,这样,增上意乐的心,承担的心也就升起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63

第63讲
    在修慈悲心的这个阶段,就是刚开始所说的,不仅有情在做父母的时候对自己的恩德大,即使不在这方面去讲,只是有情本身而言,在自己的修行道路上,对自己的现前利益,未来利益也是非常大,这是前面所说的。进一步,象我们这里所说的,自他一切的有情,对于安乐的追求,对于痛苦的远离都是一样的。下面讲到我爱执的过患,我爱执是一切衰损之门,一切痛苦、一切不好的东西的大门。他爱执,关爱他人的话,那就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之门。通过我爱执与他爱执的功德和过患的悬殊差别的比较,来去除我爱执,来成就他爱执,关爱有情,以成就自苦他安乐的心。像后边讲到佛陀,和我们一样,从无始以来和我们一样流转过、轮回过,但是由于佛陀能够发起利他的心,能够舍弃自己,能够想到成办他人的安乐,所以他现在能够成就一切的功德;而自己只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安乐,追求自己的利益,舍弃有情,舍弃利益他人,反而现在一无是处,还是受着种种痛苦,世出世间的功德一点都不具足,没有一点功德可言。所以,通过这样去思维,来破斥自己我爱执的心,来成就他爱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了要想利益他人的心之后,什么力量是最圆满的利益他人呢?那就是佛陀的果位,成佛之后,那就会有足够的力量去利益他人,这个时候就发起一种一定要成佛的心。这个时候,菩提心就会自然的升起来。
     一旦升起这样的菩提心之后,就想要去除一切有情的痛苦以及痛苦的因缘,成就他们的安乐。我们讲到菩提心有两方面的内涵,一个是利益他人的内涵,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利益众生的话,就是希望有情远离痛苦,比如地狱的痛苦啊,恶鬼的痛苦啊,乃至畜牲的痛苦,总之六道轮回的一切痛苦都希望他们远离,希望他们能够得到解脱,得到成佛的安乐。这个内涵就是利益众生方面的内容。自己追求菩提方面,是自利方面的内涵,象前面我们思维无常的道理啊,暇满人生的道理啊,皈依啊,深信业果啊,这方面道次第的前行,菩提心发起的前行,都是能够让我们发起一种希求菩提心的助行,这些是基础,重要的内容。
     要想成就无上菩提,利益他人,这些所讲内容的所缘境,所缘的那样多的有情,那样高的菩提果位,所以他的内涵非常广大,菩提心本身就是非常广大。所以要想成就利他的功德的话,首先自己要具有功德,前面关于下士道的内涵,中士道的内涵,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成就无边功德的前行,如果怀着这样的心,怀着成就无边利益他人的功德心的话,我就要好好的依止善知识,好好珍惜暇满的人生,好好思维轮回的苦,这样就自然的转为大乘的佛法,属于菩提心的摄持了。道次第就是让我们成就无边功德的道路,这样大乘的道自然成为菩提心的摄持下的内容。
    “若时自他二者间 欲求安乐均相等
    我于他有何差别 何故唯勤求自乐
    若时自他二者间 不欲受苦亦均等
    我于他有何差别 何故护己舍他人”
这里讲到,对于安乐的追求与痛苦的远离,大家都一样。都是同样的心,所以,不要只顾着自己的安乐,只要自己可以就行了,不管别人,这样不行。应该想到自己得到安乐时候,也要想到别人也应该得到安乐;自己想要去除痛苦的时候,也应该想要去除别人的痛苦。
      “若云他身所受苦 不能损我故无关”这就是我爱执所发的话,我爱执产生的心。他人所受的苦跟自己没有关系,没有伤害到自己,所以我不用保护他人,不用给别人去除痛苦。这是我爱执发的话。下面回答说:
      “未来自身所受苦 今亦无损何须护”来世的苦和下半生的苦,这些都是未来的苦,那么,你为什么要为这些进行准备呢?为什么要为了未来以及来世准备资粮呢?未来的苦对你的现在没有损害,你也没有必要防护嘛!为什么你要去防护呢?
下面我爱执又发话了。
      “若谓我当受彼苦” 象来生的痛苦,如果我们现在不去遮止它的因,造下很多的恶业,那当然未来会受苦。所以我要好好的防护,未来的痛苦不要让他产生。
下面,有三句话来回答。
           “是为颠倒邪分别  今时死者是余身  后时生是他身故”这种想法是颠倒分别,这种思想是不对了,为什么呢?死的是今生的人,来世生的时候又是另外的身体,这两个身体又是不一样了,没有什么关系,那你为什么还要去守护呢?这里主要是破斥对自身的执着,对只管自己不管别人的观点进行破斥。不是说,未来没关系的话我们就不用管了,这里还有个相续的关系问题。
     “若时彼人于彼苦 唯彼自身当防护”  (如果对方有说:)各人的事各人去保护。也就是自己的苦自己去保护,别人可以不用管了。某人的苦就靠他自己来防护好了,不要靠别人帮忙。
    下面又说
     “足之所作何关手 何故于彼亦防护”    足自己的事情自己防护好了。比如,脚上扎了一根刺,脚自己去拔好了,我们的手不用去管他。因为手和脚不一样么。手上又没有扎刺嘛。左手扎了刺左手去拔,右手不用管,就这样一个意思。前面说了,谁受苦谁自己去管。所以脚受苦脚自己管,手不用帮忙。这是不应该的么,还是应该帮忙的。
           “若云此虽不应理 由执为我故能尔”
我爱执又发话了,“脚被刺扎的话,手不该去拔刺”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执著为我了么,都是我的脚、我的手,所以还是应该去做的。这样就把问题推到我爱执上面,所以还是应该去拔。
           “非理妄执我与他  此即应力求断者”这样推来推去就是因为有我执才这样去做嘛,你是执著有一个我,有一个真实的我,有一个真实的他,这是非理的、不合理的。这是虚妄的执著。这是应该断除的,不要说有个我执,所以推来推去说才说应该去做。这个我执就是执著有一个真实的我,有各自在的我,自在的他。这就是我们应该断除的东西。
    下面破斥有一个真实的自己以及真实的他人
         我爱执就说:
自他不同的有情,相续不同,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一个人的痛苦,不需要别人去帮助,因为有情的心识是不同的。而自己有不一样了,自己的前后识是一个相续的嘛。手和脚是属于一个整体嘛,所以应该相互保护。不同心识的有情不用相互保护。
         回答说:
       “谓是相续及聚积 如鬘军等唯虚妄”对于有情,一个相续也好,象前世、今世、后世,一个相续嘛;或者一个整体,象手和脚。这些都象念珠,军队和部队,都是很多部分安立到一起的,是假有,没有一个真实的而已。我们这些有情,也是象幻化的,虚假的一样,没有一个自性的真实的存在。念珠是很多珠子串起来的,军队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不过是在很多的部分上安立的而已,我们有情也是这样。
          “有苦者谁毕竟无 此中谁为主宰者  
            若无主宰受苦者 一切有情无差别”
这里讲,受苦的人,受苦的补特伽罗,受苦的有情,他没有一个有自性的,真实存在的。受苦的有情没有一个是自在的,就是没有一个实在的有情在受苦。而且,他对于苦与乐也没有自在的权利,不是自在的,没有一个有情是想受苦就受苦,想得到安乐就得到安乐,没有一个自在的权利。总的来说,对于苦乐的受用,这样的一个自在的我是不存在的,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正在受苦的人,享受安乐的人,这是没有的。所以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都是这样,没有一个真实的自己和他人,对于这样的痛苦都应该去去除,大家没有什么差别,不应该执著自己的安乐,不管别人。因为,自己没有一个真实的自己,他人也没有一个真实的他人。都不想受苦,都想得到安乐,这点一样。所以,不要分那么清楚了。分那么清楚干嘛,由于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是苦受故应为除 此中何须定分别
               不须争论问何故 众生之苦皆应灭
               若应除苦皆应除 不除我亦如有情”
一切有情的痛苦也都是痛苦,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就应该去除。去除一切有情的痛苦,也成为我们要做的事情。不要分那么清楚,一定要分出自己的、他人的痛苦。这样分干什么呢?真实的自己没有,真实的他人也没有,你分那么清楚干什么。不要产生争论,说什么众生苦对自己没有伤害,不需要去应付,为什么要去帮助呢?这样的争论不需要去作,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真实的自他都没有。
自己不希望得到痛苦,所以自己的痛苦是要去除的,同样,其他的一切有情也要去去除。要想除苦的话,都应该去除。如果别人的痛苦不是我们去除对象的话,那么自己的痛苦也一样,也不去去除。也就是,要想除苦的话,大家都一样;要想成就安乐的话,自他有情也一样。都应该平等的对待。不应该妄加分别,有一个自己,有一个他人。
下面,断除一些争论。有些人产生这样的争论:
      “或问大悲多生苦 何故殷勤令生起”有人说大悲心是让把众生的苦当作自己的苦对待,这样的话自己的苦不是很多么?我们升起悲心的目的让自己的痛苦很多,那升起这个悲心干什么。有人有这样的观点,悲心很大的话,光想有情的痛苦,那不是很难受么?升起它干嘛?就有人这样问了。
下面就回答了:
     “菩萨思维众生苦 悲心何尝令苦生”菩萨思维有情的种种痛苦,就是这样的悲心,怎么会让他产生痛苦呢?思维有情的痛苦,象母亲一样利益他们,这样的悲心是不会让他们产生很多的痛苦的。不仅如此,他反而以此去除自己的无边痛苦。虽然他流泪,但是他并不一定难过。悲心的力量让自己很多的恶业,痛苦得到净除。自身的痛苦不仅不会产生,反而会去除自己无边的痛苦。
            “若以一苦为方便 即能消灭众多苦
              诸具悲者于自他 悉皆应令生彼苦”
   即是会产生一点痛苦,但以这样小小痛苦能够除去无边有情那样多的无边痛苦的话,那些具悲心的菩萨,他们也会很自然的会希望把这样小小的痛苦来让自己升起,这样也没有关系。因为通过受这样一点小痛苦,能够帮助那么多人的原因,这也是很值得的事情。所以,菩萨也会怀着很坦然的态度面对。
            “是故花月严菩萨 虽知受彼国王害
               不求免除自身苦 为尽众生多苦故”
在《三摩地王经》中有个公案,有一位花月严菩萨。如果他进王宫的话,他就会被国王杀害。他虽然知道去的话凶多吉少,可能会有杀身的危险,但是他根本没有顾及到自己,自己的寿量无所谓,自己的生命无所谓。因为他要去见国王的话,就会救助很多的生命,让他们解除很多的痛苦,他能够看到这一点,所以他的眷属一再的挽留他,劝阻他不要去,他还是不听,最后还是去了这个国王的王宫去讲法,对有情做了很多的利益。这位菩萨到王宫讲一些杀生过患,这方面的事情。这样,本来很残暴的国王就可以升起慈悲的心,这样就可以利益更多的有情,不再去肆意杀害其他的有情。下面说,这样自他相等、自他相换的修行的话,有什么样的功德呢?下面三个颂子讲这个问题。
      “若能如是修相续 乐求息灭他人苦
        犹如凫雁见蓬池 不劳驱遣自趣入”

前面所讲的那样,通过修自他平等这样的心,在内心一再的串修的话,这样就把我爱执,执爱自己的心舍弃,然后能够非常欢喜地去除他人的痛苦,非常高兴的去利益他人,就相当于什么呢?就相当于天鹅,大雁看到莲花池,非常高兴的就进去了;同样,即使象无间地狱这样的痛苦,菩萨为了能够利益他人,也能够非常欢喜的进入,而没有心里的痛苦。在成就利他的方面,内在的思想上的痛苦就不会存在。
     “度脱一切诸有情 几许欢喜广大海
       于彼若尚未为足 何为欲求解脱乐”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63续

象菩萨的发心,就是希望度脱一切有情,希望一切有情都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这样,菩萨的内心里面就像充满了欢乐的大海一样,荡漾着。如果能够解脱有情的话,菩萨的心里就无边的欢喜了,这样的欢喜,能够让菩萨成就一切,一切都心想事成,一切愿望都能够成就,难道这不就是让你感到高兴满足的么?内心充满无边的欢喜,又能成就一切的愿望,这对菩萨来说足以令他满足的,如果光追求自己的利益,这个意义就不大了。
    发起菩萨的心,能够利益一切有情的心,这个利他的心能够成就佛陀果位,就这点来说,这是最好的事情,最圆满的地方。这是舍己利他的心。只是追求自利的话,好点的如小乘的涅槃就不错了,但只能得到自己一己的涅槃而已,对于其他的广大有情是难以利益的,这是就出世间而言。利他的心和利益一己的心差别就是这样的大。在世间上,非常自私自利的人,事业上等一般也很难有很大的发展。如果有大公无私的,利他的心,如果有这样广大心的话,他的各方面完全不同。
    如果一个慈悲心很重的人,不仅同人类对他很恭敬,各方面都很和谐,融洽;即使象其他的如鸟类也会受他的影响,因为它们对他不会产生很恐惧的心。这样修行的大德有很多,很凶恶的野兽对于修这样慈悲心的菩萨都非常亲近,也不会做出伤害的事情。相反的,一个自私自利思想很重的人,自己的同类讨厌他,其他的有情看着也会远远的走开,这就是一样的,这是自己的心态在中间的影响非常非常大。另外,象世间各种各样的灾害与战争,完全都是为了自方的利益,当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战争,各种各样的灾害。而如果能够怀着利益他人的心,自然就会有非常好的和谐的社会,和平就会产生。
      “如是虽作利他事 不以为奇不骄举
        唯是乐为他义利 异熟果报非所求”
那些菩萨,在做利益他人的事情,虽然做了广大的事业,但是他也不会产生骄傲的心,如:我帮助了他,我对他有多么大的恩德。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没有这样骄举的心。也不会产生这样想法:自己做的事情多么稀奇,稀有。因为菩萨一心一意的都是在利益他人,完全是欢喜的心去利益,也没有希望得到未来的什么异熟果报,希望他人回报,也没有这样的心。
    象前面所讲的,自他有情在追求方面都是一样的,一方面自己和他人都是没有一个实在、自在的自己和他人,这方面也应该修自他平等。同时,如果能够利益他人的话,对待他人和自己一样的话,会有这样那样的功德;如果只是利益自己的话,会有这样那样的过患。通过这样的思维比较,来让我们产生这样的心:就是应该修自他平等,应该等视一切众生,自己和他人都应该平等的去对待。
    自他平等的心,只要去修的话,一定可以成就的。那种不平等的心态就不会存在,关键我们要去串修。
       “如于极小逆耳言 亦护自身不令受
          护他之心亦应尔 大悲心当如是修”
    如何来修自他平等呢?那就是像对待自己一样,自己哪怕一点点不好听的话,我们都会尽力的防护嘛,不希望别人对自己说这样那样的话,一点点刺耳的话我们都不希望听;同样,对于其他的有情也应该这样去防护,希望他们一点点的痛苦都能够远离,不要受这样的痛苦。以这样的大悲心去对待。
下面是修自他相换的内容了。分为开始与详细解说两个方面。第一个,开始讲了三个颂文
      “由串习故诸凡夫 于他有情精血滴
        虽非我物谓为我 亦能视他为自身”
修自他相换的时候,有这样的思想产生了,如何由他人的身体升起是自己身体的想法呢?把他人的身体如何当成自己的身体,这是很难的。所以,把他人当作自己去防护,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有这样的想法的话,下面就回答说了: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可以成就。只要好好的串习,就可以成就。打个比喻,象我们一般凡夫,这些一般人,对于其他的有情,如父母的精血,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但是由于自己串习,把这样的其他有情父母的精血滴当成自己的身体来去执着,对于自己来说,从前世来的,本来没有什么,但是有这样的串习执著的话,也能够升起这样的心——这个是自己的身体呀。同样的比喻,用到其他有情的身体上,我们也可以对其他有情身体进行串习,通过串习,也可以象珍爱自己一样去对待其他有情,也可以升起同样的珍爱心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64

[color=DarkGreen]“诸修行者于他身 何不如是执为我
如是亦于我自身 不难安立以为他
应观自身多过失 于他见为功德海
于己弃舍我执心 于他摄取当修习”

    所以修行的行者应该把别人的身体看做象自己的身体一样,就象关爱自己一样。通过串习,可以对他人的身体产生关爱的心。对于自己的我爱执我们应该舍弃。把执著自己的这种心执著到他人身上。把关爱自己的这份心丢弃,然后去关爱他人,利乐他人。如果这样修,并不困难,也比较容易的。执著自己这是一切过失的源泉,只要执爱自己,就会产生很多的过失,产生很多恶业。反过来,如果去执爱他人,象关爱自己一样去关爱他人,这是一切美好、善果的源泉与出生处。一切美好的源泉是执爱他人。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关爱他人,他爱执可以得到极大的功德。所以,通过这样了知之后,我们应该舍弃我爱执,而变成珍爱他人,应该在这方面好好的用功修行。
    上面简单的开示了“自他相换”,在详细的解释方面,又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对自他相换进行总的开示。第二个方面,详细对其中一些细节的对治法进行解说。第三个,在相换之后如何去修行。
    第一个方面又分为四个小的方面。第一个是好好的去关爱他人;第二个舍弃我爱执;第三个执著自己的过患、执著他人的功德;第四个通过这样的了解,我们决心一定要好好的修行自他相换,在如何关爱他人方面,应该发起好要心。有七个颂来讲述这些内容。
“如何于彼手足等 许为人体之支分
而不如是许众生 为诸有情之支分”

    我们最初学佛时可能这样想:有情的数量无量无边,如何把他们当成自己去看待呢?这个非常困难。如果有这样想法,就这样回答:就像我们的手、脚,这些不同的事物,我们把它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当然就能升起爱护它的心。同样,一切有情,如果我们修习这种关爱他,执爱他的心,如果一再的去串习,那么多的有情虽然无量无边,但都是我们关爱的众生的一部分,都是众生的其中一个支分,都属于众生。这一点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为何不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有情呢?
“此身本无主宰我 如是薰习起我想
于余有情亦练修 我想何不能生起”

    身体本没有一个自在的我主宰,本来是无常变换的,但是对于这个本来就没有自我的身体,我们对他一直串习我爱、我执,如:一直想这个身体是我的。这样的心就这样产生。虽然身体是没有自性的,没有一个主宰的东西存在,但进行长期的串修,还是能够升起是我的身体这样的心。同样,对于和自己心识不相同的其他有情,如果对有情以我爱执这样的心,执爱他,关爱他,这样去串修,也会很容易升起把他们当成自己一样的心,如:我的有情,我的亲人,我的……等等。当成自己一样去爱护有情,只要对其他有情串修这种关爱的心,执爱的心,那么这种关爱心就会升起。
    对自己的身体自然的升起我、我的等等这样的心,这种无始串习太强烈了,小孩子,不用教他自然就能够产生这样的心。人的身体其实只是父母的精血而已,但由于串习的力量,而生起是我的身体的心;同样,对于其他的有情,如果我们去串习,把他当成自己来关爱,去慈悲利乐他们,一样会升起关爱他们如关爱自己一样。那些大德、菩萨一旦升起自他相换的心,他就把一切有情当成自己一样看待。如果用棍子打狗等动物,那些大德菩萨就会感到痛,好像打到自己身上一样。他们把对方当作自己一样看待,对方产生什么动作,他们能设身处地的贴身感受到,这就是串习的力量。只要串习,对他人也会升起象自己一样的心来,去慈悲、利乐他。
“是故虽作利他事 不为稀有不自矜
如以饮馔奉自身 不希酬报索偿值”

    菩萨由于在他爱执上一再的去串习修行,虽然在利生的事业上做的非常广大,在别人看来非常稀有难得,但菩萨的本人却觉得不足为奇,他感觉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没有骄傲的心。因为菩萨把这当成自己的事业,荷担这样的家务。就像自己吃饭的时候,自己供养自己饮食,夹东西到自己嘴里,他不会要回报的。又如左手与右手互相帮助,不需要回报。同样,菩萨也是这样,他利益有情,虽然有着广大的事业,但却不需要任何回报。因为,利益有情完全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
    众多菩萨在最开始发心是为了利益有情而发菩提心,中间菩萨行,六度四摄也是在做利生的事业,这种种都是为了利益有情。他在初、中、后阶段以利益有情为目的,他们能够很自然的,很任运的产生利益他人的心,而不是想得到好的果报。对初业的有情,刚开始会有点困难,但是一旦长期串习,任运产生利益他人的心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如于轻微逆耳言 亦于自身善防护
亦应如是修大悲 思善防护诸众生”

    他爱执、执爱他人、利乐他人,能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一定象保护自己一样保护、慈悲对待他人。对我们自身,即使别人说一点点不好听的话,我们还是尽力的保护自己,自然的不想让自己受到一点点的伤害。何况极其不好听的话。同样,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心来保护众生,慈悲对待众生,希望他们都能够远离一切的痛苦,乃痛苦的因,希望他们都能够得到一切安乐。以这样保护的心、慈悲的心对待他们。
“大悲依怙观世音 是故亦为诸众生
生死怖畏遣除故 以自名号为加持”

    怙主大悲观世音菩萨,希望免除众生轮回中所有一切的痛苦,无论总苦还是个别小小怖畏。观世音菩萨通过加持自己的名字,使得有各种各样痛苦的众生,只要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只要听到这个名字,就可以免除轮回的恐怖。他这样来发愿、来加持自己的名字,通过这样的愿力来利益有情。
    类似这样的名号、咒语都是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加持了自己广大的愿力。这样就有救护的力量在上面,只要是称颂、忆念,都会利益有情,让有情免除痛苦。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或者其他菩萨的名号、六字大明咒等,很多这样的咒语都是诸佛菩萨悲心的表现。
    对诸佛菩萨就要:“见闻忆念我敬礼”。“见”指的是我能够见到诸佛菩萨,见到他的身像,我们就会得到利益;“闻”指的是听到他的名号,我们就会得到利益;“忆”指的是忆念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利益有情,为什么诸佛菩萨有这样大的功德呢?也是由串习他爱执、串习利乐有情,长久修习才有这样的功德。见闻忆念都可以让有情得到利益。
    释迦摩尼佛已经涅槃两千多年了,涅槃之后不管是印度还是藏地汉地,出现很多的高僧大德,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学习佛法,这都是佛菩萨悲心的作用。诸佛菩萨有这样的宏愿,有这样的悲心,所以在这样长的时间里,还能够利益那些有缘的众生。
在《华严经》中说:如果能够忆念我的名字,当有情忆念三次,愿这样的有情在轮回中消除一切的恐怖,远离一切的恐怖。佛菩萨就是这样加持自己的名号,加持自己的咒语,欣乐的来利益有情。见、闻、接触,即看到他的形象,能够忆念他的功德,忆念他的名号,都能够以此为因缘,来利益有情。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利益有情,在藏地的寺院有一种嘛尼,可以转的嘛尼轮,还有印了很多经文的经旗挂在山头上。通过风吹动经旗,发出声音,或者转动嘛尼轮,都可以利益有情。通过种种方式使得有情和佛菩萨接上缘,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修菩提心勿畏难 由于如是修行力
          初时闻名生畏者 彼时无彼心不乐”

    我们因为有我爱执的心,所以在轮回中感到很困难。但即使有这样的心,我们也不要退缩,一切事情通过串习都可以成为容易。不要畏难,不要退缩。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以前我们有一个仇人,我们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升起恐惧、害怕,就会不舒服;但时过境迁,仇人竟然成为好朋友,反而一天见不到他都难受。以前听到名字都害怕,现在见不到都难受,这都是串习的力量。只要好好的串习,任何奇迹都可以产生。
        “若人欲求自及他 远离怖畏得救护
         应修自他相换法 秘密正士之所行”

    菩萨希望自己和一切有情都能尽快远离怖畏。这里的怖畏有两种,一个是轮回的怖畏,一个是小乘涅槃的怖畏。菩萨应该远离这两边,一方面不要堕入轮回,一方面不要堕入小乘的寂灭涅槃。如果想自己和一切的有情都能够从怖畏里面摆脱出来,就应该好好的在自他相换上修习。这种自他相换为何是秘密呢?对于小乘种姓的人需要保守秘密,对他们没有办法开示,因为他发不起这样的大心。而且这种秘密的自他相换的修法又是大乘道的精华心要,是大乘菩萨所修行的内涵。所以对这种大乘道的精华,菩萨应该好好的去修行。菩萨就是菩提萨埵摩诃萨,菩萨就是大心力的有情,也叫勇士,能够发起这样承担的心,能够舍己利他,能够救度自他一切的痛苦,有这样的心力,所以菩萨就是大心力的有情。一般的声闻的小乘,他们自己恐怖轮回,追求自己的解脱就可以了。而救助更多的有情,成就更大的功德,就没有这样的心力了。所以大小乘的安立,就是在心力的强弱上,通过分别心力的是广大还是狭小来做出分别。
    下面第二点说,应该舍去我爱执。有四个颂文来说明应该舍弃我爱执。
        “为所贪爱之自身 少可怖处亦生怖
             于此能生怖畏身 何不嗔之如寇仇”

    如前面讲的那样,我们应该舍弃我爱执,为什么要舍弃呢?由于我们执著贪恋身体,即是小小的恐怖,比如在路上看到一条蛇,一下子就跳起来了;看到一条毛毛虫说不定就会蹦起来。由于我们对于自身的贪著,一点点地小事情也会让我们升起很大的恐怖。由于贪著自身而产生了无边的恐怖。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对待自己的身体应该象仇人一样对待,不应该产生执着而爱护他。我们反观一下也很清楚,那就是对自身的贪著,为了这样一个身体,造了各种各样的恶业。为了他,使现世很辛苦,来世遭受恶业。如果对身体很执着,不好好利用身体修行善法,只会是造更多的恶业。
        “此身常患饥渴病 为求疗治具方便
        杀戮禽兽及虫鱼 伏道要人行动掠
        乃于杀害杀父母 盗取三宝清净财
        能成无间焚烧业 何有智者于此身
        贪爱守护作供养 不疾视之如寇仇
        于之轻弃而诃谴”

    自己的身体常患有饥渴、寒冷、炎热、疾病等各种苦,都是依靠身体而产生,为了疗治这些疾病,就要做各种各样不如法的事情。为了吃、喝,杀害各种各样的鸟类、鱼类、野兽。或者为了得到更多钱财,在路上对行人进行抢劫以得到财产。为了照顾这个身体,满足自己的愿望,甚至对于给自己很大恩德的父母,也会去杀害。三宝的财产,为了自己也会去偷盗。造下很多的恶业,这样种种都是为了自身,这样就会在未来导致到无间的地狱中受地狱之火的煎熬。所以,有智慧的人谁会执著这样的身体呢?一旦以自身为中心,那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管自己的恩田父母,德田三宝,而去造各种各样的恶业,这样的恶业在未来又会导致受这样的痛苦。所以,一切的根源从哪里发生呢?就是贪著自身。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有谁会对这样的身体去执著、爱护呢?应该不去贪著他,不必去保护他,也不要用衣服饮食供养他。因为他只会来伤害你。对于让自己产生更多伤害的祸害-身体来说,我们应该象仇人一样轻视它。
    这里讲述了对于身体上发生我爱执,执著自身的过患。以自己为中心,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会产生绵延不尽的痛苦。最根源就是执著自己,只关爱自己,以自己为中心,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这样就会产生痛苦。通过这样来断除执著的心。反过来,把这种心态去对待有情,去执著其他一切有情,利乐一切有情,这样反倒是一切功德的基础,让自己现在和未来都是安乐。这样要把我爱执舍弃,好好的去修爱执执。
    第三个讲到以自己为中心的过患,以他人为中心的功德。有九个颂子。
        “若问施已何所用 是自利心魔事业
         问爱用己何以施 是利他心天人法”

    由于自己悭贪的原因,心想自己如果把自己的财产、物品给他人,那自己用什么?如果怀有这样的心,那么这心是魔的业,饿鬼的业。饿鬼才会这样想。如果自己把财产都用完了,如何去布施呢?如果这样想,结果完全不同。这是利他的思想。这种一心利他的心是天人法。是一切圆满善法的根源。这样的天人法是菩萨行的事业,前面那种自利的思想是轮回、饿鬼痛苦的因。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64续

如果自己决心布施别人,有那么一点微劣、不好的东西要去布施,但后来由于悭贪的心,而不去布施的话,这就造成饿鬼的因,因此会堕落为饿鬼。受用都给别人了自己怎么用,这也是造成饿鬼的因。
        “为己之故而损他 能成地狱等热恼
        为他人故自受损 圆满资粮无不成”
       
    为了自己的安乐,对于其他有情不惜去杀害、做种种的伤害,这样只会让自己堕入地狱,受各种各样的痛苦。相反的,如果为了他人的安乐,那么对于自己的受用,自己的财产有所损害,把自己的财产布施给他人,这样反而是一切圆满的因缘。布施不是让我们财产消失的因,而是更为圆满的因。
    佛法完全是以慈悲为根本,怀着利他的心。即是你不能广大的利乐他人,但也不能伤害。一定要怀着这样的心,过去出家人喝水用滤网过滤,害怕有虫子,这也是为了救助水中哪怕是很微弱的生命,也希望不要伤害到他们,能够利乐他们。所以作为佛门弟子,作为修行人,如果暂时对众生不能做出广大的利乐事业,最低限度也不要去伤害他们。
        “欲求自身高胜者 恶趣丑陋愚痴因
        若即以此推及他 能成善趣享用乐”
    如果自己一直想着如何去超过别人,压服别人,希望得到更高的,更大的名闻、恭敬承事,如果怀着这样的心,那么未来会堕入恶趣。即是在投生为人,种姓也会非常低劣,形色也会非常丑陋,甚至盲聋喑哑。相反的,如果把希望自己高胜的心放到对方身上,希望对方比自己好,希望别人比自己快乐,如果怀着这样的心去串习的话,那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果报。来世不仅投生到善趣,种种圆满的名闻承事也会得到。这是完全相反的果报。
        “若为自利使命他 当受果报为奴役
          若为他利自劳作 当受果报为人君”

为了自己的利益,指使他人。让对方没有一点自在,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随心所欲的指使他人。那么在未来自己也会投生为这样奴仆,也会象今生自己让别人所感受的痛苦,在未来自己也会承受。相反,如果为了利益他人,成办他人利益,而去作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指使自己,让自己做繁忙的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都是为了利益他人,在未来自己反而成为一方的领导了,或者是君主,或者是大臣,或者是一方的长者。种姓非常高贵,形色非常圆满,感受很多的幸福安乐。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64续

如果自己决心布施别人,有那么一点微劣、不好的东西要去布施,但后来由于悭贪的心,而不去布施的话,这就造成饿鬼的因,因此会堕落为饿鬼。受用都给别人了自己怎么用,这也是造成饿鬼的因。
        “为己之故而损他 能成地狱等热恼
        为他人故自受损 圆满资粮无不成”
       
    为了自己的安乐,对于其他有情不惜去杀害、做种种的伤害,这样只会让自己堕入地狱,受各种各样的痛苦。相反的,如果为了他人的安乐,那么对于自己的受用,自己的财产有所损害,把自己的财产布施给他人,这样反而是一切圆满的因缘。布施不是让我们财产消失的因,而是更为圆满的因。
    佛法完全是以慈悲为根本,怀着利他的心。即是你不能广大的利乐他人,但也不能伤害。一定要怀着这样的心,过去出家人喝水用滤网过滤,害怕有虫子,这也是为了救助水中哪怕是很微弱的生命,也希望不要伤害到他们,能够利乐他们。所以作为佛门弟子,作为修行人,如果暂时对众生不能做出广大的利乐事业,最低限度也不要去伤害他们。
        “欲求自身高胜者 恶趣丑陋愚痴因
        若即以此推及他 能成善趣享用乐”
    如果自己一直想着如何去超过别人,压服别人,希望得到更高的,更大的名闻、恭敬承事,如果怀着这样的心,那么未来会堕入恶趣。即是在投生为人,种姓也会非常低劣,形色也会非常丑陋,甚至盲聋喑哑。相反的,如果把希望自己高胜的心放到对方身上,希望对方比自己好,希望别人比自己快乐,如果怀着这样的心去串习的话,那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果报。来世不仅投生到善趣,种种圆满的名闻承事也会得到。这是完全相反的果报。
        “若为自利使命他 当受果报为奴役
          若为他利自劳作 当受果报为人君”

为了自己的利益,指使他人。让对方没有一点自在,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随心所欲的指使他人。那么在未来自己也会投生为这样奴仆,也会象今生自己让别人所感受的痛苦,在未来自己也会承受。相反,如果为了利益他人,成办他人利益,而去作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指使自己,让自己做繁忙的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都是为了利益他人,在未来自己反而成为一方的领导了,或者是君主,或者是大臣,或者是一方的长者。种姓非常高贵,形色非常圆满,感受很多的幸福安乐。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64续

如果自己决心布施别人,有那么一点微劣、不好的东西要去布施,但后来由于悭贪的心,而不去布施的话,这就造成饿鬼的因,因此会堕落为饿鬼。受用都给别人了自己怎么用,这也是造成饿鬼的因。
        “为己之故而损他 能成地狱等热恼
        为他人故自受损 圆满资粮无不成”
       
    为了自己的安乐,对于其他有情不惜去杀害、做种种的伤害,这样只会让自己堕入地狱,受各种各样的痛苦。相反的,如果为了他人的安乐,那么对于自己的受用,自己的财产有所损害,把自己的财产布施给他人,这样反而是一切圆满的因缘。布施不是让我们财产消失的因,而是更为圆满的因。
    佛法完全是以慈悲为根本,怀着利他的心。即是你不能广大的利乐他人,但也不能伤害。一定要怀着这样的心,过去出家人喝水用滤网过滤,害怕有虫子,这也是为了救助水中哪怕是很微弱的生命,也希望不要伤害到他们,能够利乐他们。所以作为佛门弟子,作为修行人,如果暂时对众生不能做出广大的利乐事业,最低限度也不要去伤害他们。
        “欲求自身高胜者 恶趣丑陋愚痴因
        若即以此推及他 能成善趣享用乐”
    如果自己一直想着如何去超过别人,压服别人,希望得到更高的,更大的名闻、恭敬承事,如果怀着这样的心,那么未来会堕入恶趣。即是在投生为人,种姓也会非常低劣,形色也会非常丑陋,甚至盲聋喑哑。相反的,如果把希望自己高胜的心放到对方身上,希望对方比自己好,希望别人比自己快乐,如果怀着这样的心去串习的话,那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果报。来世不仅投生到善趣,种种圆满的名闻承事也会得到。这是完全相反的果报。
        “若为自利使命他 当受果报为奴役
          若为他利自劳作 当受果报为人君”

为了自己的利益,指使他人。让对方没有一点自在,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随心所欲的指使他人。那么在未来自己也会投生为这样奴仆,也会象今生自己让别人所感受的痛苦,在未来自己也会承受。相反,如果为了利益他人,成办他人利益,而去作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指使自己,让自己做繁忙的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但是都是为了利益他人,在未来自己反而成为一方的领导了,或者是君主,或者是大臣,或者是一方的长者。种姓非常高贵,形色非常圆满,感受很多的幸福安乐。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65

《入行论》阿扎仁波切讲授
第65课

“若为他利自劳作 当受果报为人君”为了利益他人在做利他的事情的时候,自己非常辛苦,做这做那,但是后世他会成为人君,一方的依怙者,领导一方,种姓也非常高贵,容色也非常圆满。
“尽其世间诸乐事 皆从求他安乐生
世间所有诸苦事 悉由唯求自乐生”
总之这世间上所有的安乐,都是从希望利乐他人而产生。相反,世间上一切的苦恼,都是从唯求一已的安乐而产生,也就是从我爱执产生的。如果自己有一颗利他的心,即使自己的力量并不大,能力并不强,但是都可以对他人有所利益,相反的如果没有一个利乐他人的心,不管你有多大的财产多大的能力,这样对于自己和他人都不会有什么利益,在未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好处,所以说,一切安乐的源泉都是从利乐他人,从一颗善良的心,希望能对他人有所利乐的心而产生。因此应该断除执著自己一已之利的心,应该在利他方面好好地用功。
“总之愚夫唯自利 能仁唯作他利益
  即于此二见差别 是中何烦多赘言”
很多道理也不需要说得太多,只看一下这个差别就知道了。象我们这样的凡夫,只为了追求一人的利益,追求来追求去,到底又能得到什么呢?现在有种种的不如意的事情,未来也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不可能得到长寿,却有很多的痛苦和伤害,这就是我们追求自己利益现前的果报。而诸佛却为了他人的利益,得到无边的功德,可以任运成就种种圆满功德,看看这就知道了,凡夫和佛陀二者的差别。心里可以分辨是利他还是自利,二者的差别到底在哪里,我们会很清楚。诸佛菩萨也曾经在轮回中流转,自己说不定还和佛陀是很好的朋友呢!佛陀以前在轮回里面流转,也没有什么功德,但是他们能够发起广大的心愿,发起利他的心,他们慢慢就具有了一切的功德。执著自己是没有一点功德的。
“若于自乐及他苦 不能互换正修行
岂唯正觉不能成 轮回中亦无安乐”
如果不能好好地修行自他换,修行把自己的安乐送给众生,把众生的痛苦自己代受。如果不能这样修行,是无法成佛的。要想成佛,不共的种子是菩提心,然后以空性慧做助缘,就能够成佛,就能成就正觉无上的圆满大觉,如果没有利他心,菩提心根本谈不上,没有菩提心当然也就不能成佛。如果一个非常自私自利的人,就这样的一颗心,在轮回里面无法会成就圆满的安乐,将不断遭遇到不顺心痛苦的事情。
“后世姑置且勿论 如人佣仆不作务
主人必不酬佣值 现生利益亦不成”
如果不去执爱他人,不去成办他人的利益,那未来世将感受种种苦痛,即使现世,作为一个下属不能作自己应作的工作,老板也就不会给工钱,他现生的利益也不会成办。他不去做工,给别人做事情,别人也不会给他报酬,现在也不会成就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能成现见未见乐 圆满安乐悉弃舍
由于令他受苦因 愚夫受诸难忍苦”

现见就是这一世,未见就是后世,就是说无论现生还是来世,一切圆满的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好好地修行自他换,对于这样圆满的因一旦去舍弃,圆满的安乐也就同时舍弃了。圆满安乐的果报、幸福就不会得到。比如一般的凡夫,都是造损害他人,造让他人痛苦的因,由于愚痴造作了很多很多的恶业,诸如伤害他人等等,由此自己也会在内心上升起很大的痛苦。
前面讲到如果是他爱执,不管是希望得到人天的果报,或是究竟的解脱,都需要从这个方面建立,通过利乐他人成办。相反的,从无始以来所受的痛苦,还有现在、未来所受的一切苦,一切衰损都是从我爱执这方面产生的,为了一已之利,只是追求自己的安乐,这方面的心产生。通过这样思维他爱执的功德,以及我爱执的过患,就会发起这样的心,自己要好好的修持自他相换的心。我们现在要了解自他相换的心或者菩提心,如果能真正升起来,功德就会无量无边。如果暂时升不起来,对于其中的道理,应该发起胜解的心,通过我们身边或者现在社会上的事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道理,要想造就社会的和谐宁静,慈悲利他的心一定要有,如果没有,是难以达成的。如果你进入寺院,情况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非常善良,乐于助人,大家也很自然地喜欢亲近,感觉这个人非常值得自己去依靠,有事可以去求助。相反的一个人如果权力很大,但是没有一个利他的心,如果脾气很大,这样大家也会避而远之。所以说,不管是从小的方面还是从大的方面,都要多多地思维,从而产生一种好要的心,即便自己没有升起菩提心,也应该在这方面是去好好地用功。一方面自己好好地修持菩提心,另一方面把自己所学到的这方面的教授传达给有情,这样有无边的利益。通过这样思维,可以发现我爱执除了伤害,没有什么利益,他爱执只有功德,没有什么伤害。一定要修持自他的相换,这是第四个部分,开始决定要修行自他相换,请看下面:
“一切世间所有诸逼恼 怖畏苦痛凡诸衰损事
悉皆从于我执而也生 此大恶魔于我有何益”
在世间上,不管是人的伤害,还是非人的伤害,所有的一切的伤害,以及内心的恐怖,身体上面的疾病等等,这一切的痛苦都是缘于我,是升起我爱执而产生的。所以说一切痛苦热恼的出生处,就是我爱执,他就是大恶魔。可以产生一切的伤害,既然是这样,我爱执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对自己没有一点利益,只是伤害,所以就应该好好去断除它,这一切的伤害,都是过去的恶业所感,而显现在面前,这些恶业到底又是从哪儿产生的呢?那就是缘于自身,产生了我爱执。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自己去杀害他人,杀害其它有情。这样恶果就会产生,痛苦的果报就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所以追根究底,一切的伤害,身心的苦恼,都是由于执著自己而产生的。
“爱执自身若不舍 则不能免诸苦恼
如人执火若不舍 终当不免被焚烧”

总之,这个我爱执如果我们不舍弃它,那永远也没法断除痛苦。打个比喻,如果我们手里抓个火,火就一直烧你的手,你只有把它放弃,才不会有烧手的痛苦。
“是故为灭自灾害 亦为息灭他人苦
应舍自身为他人 亦应摄他为自体”
我爱执是一切伤害,一切痛苦的因。因此为了熄灭对自己的伤害,同时也为熄灭一切有情的痛苦,让其它一切的有情远离伤害,为了成就自利利他圆满的目的,我们一定要舍弃对于自我的执著,舍弃我爱执,把自己的身体、受用、一切的善根布施给一切有情,对一切有情要象以前对自己一样去爱护、关心、保护。
“汝心于此应胜解 谓我随他自在转
唯除利益诸有情 此外非汝所应思”
把自己拥有的一切布施给其它有情。一切有情想要怎么样对我就怎么样对我,一切有情都对自己拥有自在的权力。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说:心啊,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自己已经布施给一切有情了,一切有情对自己都有着自在的权力,想干什么就有干什么的权力。从今以后,你除了去承办有情利益,任何一个自私自利的事情都不要去追求,除了利益一切有情,就不要再枉费心思了。
“以彼自在眼根等 成办自义不应理
为他义故以眼等 于彼不应违悖行”

刚才我们讲到把自己拥有的一切布施给众生。不管是自己的眼根或者其他,都已经被其它有情所自在了,就不要用自己的眼睛去承办自己的利益了。比如为了自己去看什么东西,连这样的事情都不要去做。当眼睛去看有情的时候,也是用慈悲的心,为了有情的利益这样的角度去看。因为自己的眼根已经属于有情了,所以用有情的东西来做自己的利益这就不合理了。眼等身体都已布施给其它的有情了,被其它有情所自在了,属于其它有情了。那么眼睛就不可以怀着嗔恨的心去看有情,应该怀着慈悲的心去对待一切有情,手也不能打其它有情,因为手也是属于其它有情,总之现在我们拥有这样的身体,是为了去承办有情的利益的。当有情对自己做出什么样的事情的时候,也要以安稳的心来观他们的恩德,因为父母打骂他们的孩子,孩子也是能够理解的,而菩萨更是一种慈悲的、感恩的心去对待一切有情的,即使有情做出不好的举动,他都能够以慈悲来对待他们。以怨报怨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是故有情为主要 所有我身可得者
人使彼彼悉夺取 何为利他饶益行”

因此把有情的利益作为最重要事情来对待。自己有什么好的东西、衣服、吃的等好的东西,都要从自己那里拿过来,布施给一切有情,把有情作为最重要的去对待,以各种各样饶益的行为,去利益他们。哪怕自己有一点好东西,都要从自己手里夺过来,而去供养一切有情。这样的自他相换,应该处处想着众生,当然我们现在做不到,但应该有一种愿望,希望能够早日升起菩提心。菩萨的心肠跟我们不一样,时时刻刻都是利益众生。大乘的心要和精华,就是菩提心,前面所讲,菩提心如大乘的宝藏一样,如点金剂一样,通过修持,就可以把我们现在没有一点功德可言,污浊、肮脏的身体变成如来的金色身。大乘菩提心对修行的人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需要升起这样的心,就要先升起慈悲心,慈悲的心又需要出离心,所以真正要升起这样的心,前面的基础都是不可缺少的,有了前面的基础,这样的心才可以圆满的升起。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66

《入菩萨行论》
阿扎仁波切讲授
第66课
这时候就安立为奢摩他,一点点地进步,开始是心轻安,然后是身轻安。
下面就开始修习一种比较特别的对治法。它又分了二部分,一个是简单的概括性的说明,和详细的解说二部分。第一个,它由一个颂文说明:
“劣等有情摄为我 自身易地为彼人
依无分别心修习 嫉妒竞争及我慢”
劣等有情指的是各方面比自己差的有情,这是一类,然后与自己相等的,差不多的有情,这是一类,然后比自己高的有情,功德、名闻各方面比自己高的有情,这又是一类,一共三类,即比自己低的,与自己差不多的,比自己高的一共三类有情。自己变成对方,以对方的观念来看自己,甲乙丙,丙是比自己低的,我现在就变成丙,以丙的眼光来看自己,正好来修嫉忌心,乙是和自己差不多的,我变成乙,从乙的观点来对自己修竞争的心,一定要超过他,一定要战胜他,甲是比自己强的,自己变成甲,甲的角度来看自己,很骄傲地看他、轻视他、蔑视他,以这三种方式来修,嫉忌、竞争等。“劣等有情摄为我”,自己换成他的位置,从他的角度来看自己,“依无分别心修习”,就是自己换成这样的胜解心,没有一点怀疑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去看待。下面会一个一个去解说,咱们平常讲的设身处地想一想,从别人的观点来看自己,就这个意思,有三人不同的角度。无分别心一方面可以理解成没有疑惑的,自己就是对方,以这样的观点看,就把自己当成对方,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没有一点怀疑地去做;另外一方面,就是心处在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里面去观察,不要散乱、掉举,因为前面我们讲过,远离昏沉掉举,处在这样的状态修习自他等换。详细地解释分了三个方面,第一,和比自己低的有情换位置,修嫉忌心,自己站在低的位置对自己修嫉忌心,第二,和与自己相等的有情换位置,修攀比、竞争心,相互竞争要超过他,第三和比自己高的有情换位置,修慢心、轻视的心。嫉忌的、竞争的和慢心三个情况,第一个的下面的颂文来说明:
“彼得恭敬我独无 我得利养不如彼
对彼赞扬诃骂我 彼享安乐我受苦”
“彼得”这个彼就是原来的自己,菩萨得到那么多的有情的恭敬、承事、赞扬,但是自己却没有,不仅得不到那些,还受到了有情的轻视啊、污蔑等等。
“我今辛勤作众务 彼唯自在安闲住
彼于世间享盛名 而我德能不显著”
大家要搞清这个彼指的是以前的自己,这个我是换个位置之后的自己,这个要搞清楚,换的位置是比原来的差的位置,以仰视的角度来看以前的自己,这个菩萨可以自由自在,非常舒服,非常清闲的生活,而我却要做许多的工作,耕种或者其它种种事务。而他对却可以非常自由、非常悠闲地去生活,这个菩萨在世间上还有着广大的名称、功德,得到大家的赞叹,而自己却不行。没有什么功德被别人称赞,以此去修去除嫉忌心。常人对比自己各方面优越的人往往会升起嫉忌心。
“我无功德当奈何 我等唯应修功德”
自己没有功德怎么办呢?所以应该好好地修功德,没有功德会很差,各方面都不行,在对方的角度修嫉忌。菩萨为什么要修嫉忌呢,以此对那些功德比自己差的有情,也能够升起一种悲悯的心,一方面自己不要升起嫉忌心,这样修的目的,也希望自己的功德能够帮助别人,比自己差的有情很多,希望以自己的功德对那些有情有所利益。
“有余胜者彼不及 有余劣者我犹胜
谓坏律仪及见等 烦恼使然非我力”
“有余胜者”对比自己高的有情,这个菩萨还是比不上人家嘛,还有比他更厉害的,比起那些差的来说我也是很好嘛。换位之后的自己这样想一想,比上不足不下有余,对方这个有情,他有功德,自己虽然不如他,但是比另外一个还有优势嘛,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你功德方面不好,因为你戒律不清净,见解也不清净,所以功德比不上这个菩萨。换位之后的自己,因为戒律、见解都不好,所以比不上这个菩萨,因为烦恼使得我比不上这个菩萨。我们前面到,佛陀说连小小的虫子也可以很快成佛。而我们得到的人身,如果没有烦恼的话,自身也是很厉害的,只是因为烦恼的关系,所以自己没有功德可言。
通过这个也说明,自己没有升起功德,就是因为烦恼在作怪,但是一定要发起这样的力量,好好地对治烦恼,这样也会让自己升起种种的功德。
“应须尽力救我等 自愿代受诸灾害
若于我等不能救 何反轻蔑于我等”
对方这个菩萨,是具有悲心的大菩萨,应该尽力地来帮助自己,自己的一切衰损、一切痛苦,他应该来帮助我们。一切的伤害、难忍,他应该甘愿代受,为什么对我们这些比较低的有情,不但不救,反而还轻蔑我们,以前我们曾经轻蔑过他,现在反过来,处在他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思维,来反省自己,处在菩萨的位置,那应该好好地帮助比自己低的有情,甘愿代受各种各样的苦行利益他们,对于低的有情不要去轻视,不要用傲慢的心去对待,比自己低的有情。
“彼有功德我何益 彼自有其功德耳
于住恶趣毒蛇口 诸有情类无悲心
反欲以功德骄人 后时回向诸智者”(于诸智者竞高低)
移位以后的自己,看待原来的自己:他有功德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他的功德是他自己的功德。对我们这样低的有情没有一点帮助,对我们这样坐在恶趣毒蛇口的有情没有一点悲心,反而用他的功德来骄傲地对待我们,处处炫耀自己的功德,还想超过其它具有更高功德的智者。争强好胜。“后时回向诸智者”,可以改一下:“于诸智者竞高低”。通过这样思维,反省自己,应该对其它有情升起悲心,不应该处处以骄傲的心去对待他人,也不要和其它的智者有攀比和竞争的心。
“观待与己相等者 云何令我胜于彼
或于名利或恭敬 不恤斗诤决令成”
和自己差不多的菩萨,如何才能让自己超过他呢?通过各种手断,各种方式,不惜用斗争争吵的方式,让自己的名利方面,都要超过这个菩萨。
“云何能令我功德 普遍显扬于世间
  彼之所有诸功德 任何一人不令闻”
让自己的功德到处去宣扬,名闻天下,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到,而这个菩萨的功德,希望一个人也不知道,这种想法多可怕,很多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这样的反省,作为一个菩萨,应该多方面称扬他人的功德,而不是去隐藏它。自赞毁他,赞自己的功德诽谤他人,不要去这样做,应该希望他人的名闻超过自己,不要有这样的心,竞争的心。
“我之过失令覆藏 供养于我彼不尔”
自己不仅要到处宣扬自己的功德,让别人都知道,相反有什么过失,还马上隐藏起来,不要让别人知道,对于这个菩萨的过失,正好相反,哪怕只有一点点缺点,赶紧说出去。而对于供养,别人对自己的要非常丰足,对于他人,对于这个菩萨就不要这样了。通过这样的反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作为一个菩萨,自己的过失就不要覆藏,而应发露忏悔。而对他人的过失、隐私,各方面感到难为情的事情,不要去揭发。菩萨的心肠和常人的心态相反,通过这样思维,以达到正确的处理态度。
“彼遭横逆恒拂意 我当欣然久乐观
彼为众人所讥笑 亦复相与作诃厌”
这个菩萨各种不如意的事,而自己却隔岸观火,非常高兴地去观看,这个菩萨受到痛苦,自己非常开心,这个是换位后的来看待原来的自己,这个一定要搞清楚,彼是原来的自己,我是换位以后的自己。希望这个菩萨处处受到众人的嘲笑,被别人诃责,具备这样那样的缺点,通过这样的反观,作为菩萨,来反省自己,不要这样。希望别人都能够不要被别人讥笑,都能够好好被赞叹,对自己的功德也不要骄傲。
这是第三部分站在比自己高的有情,轻视傲慢地来看待。有四个颂。
“彼惑迷故于我等 敢言欲与相抗衡
慧闻色力及富贵 彼与吾曾等不等”
上文意思是:这个愚痴的人,他竟敢想和我竞争,敢说要和我比赛,要超过我。就是说不管是职位、听闻广博、形色、种族、财产,他哪方面配和我比呢?根本就谈不上,他竟然还敢和我竞争,真是太无耻了。
“愿其如是遍称碠 自身功德若闻时
身毛坚立生欢喜 悉皆享受大安乐”
本来这个人想和我竞争,就希望他能够听到我的功德,自己的功德不是名闻天下吗,希望他能够听到自己各方面的功德,希望他对自己升起信心,这个人还想和我竞争,让他知道知道我的厉害,让他到外头去打听打听,希望他听了以后能够升起欢喜心,非常高兴,希望他把竞争的心给放下来,能够有欢喜心信心。
“虽或彼自有利养 若为我等作事业
   于彼仅令足支身 余皆我力应受用”
这个人有点受用,还有一点功德可言,如果给我作事情,菩萨要作一些有情的事情,为有情作一些有利益的事情,也只要给他一些受用,足够维持生活的就可以了,其它的都是我应该受用的,叫他永远夺不过我。这个有情比起原来的自己是比较高的,所以经这样蔑视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就是希望他虽然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各方面有个生活的就可以了,其它的我都想法给他夺过来,叫他永远也超不过我自己,以这样的心来修慢心。
“应令彼失安闲乐 常时为我所损恼”
希望这个人没有一点安乐幸福可言,不仅如此,还受着各种各样的苦,当他作种种的事,让他受各种各样的苦,受到种种的伤害和痛苦,让他得不到什么安乐,这个也是移位后的自己来观待以前的自己。
为什么要这样去思维呢?为什么要这样修?还是要去观察我爱执的过患。下面就开始说我爱执的过患。
“因此于百千生中 生死轮回损恼我”
这个内心的我爱执,在百千生的世界里,在一个非常长远的轮回里面,对自己造成了很多的伤害和痛苦。
下面讲的是如何来修行,也分二个方面,第一个是以柔和的方式来去教导,第二个是猛烈的方式去消除它。
在第一个方式里面,有十三颂文:
“汝心唯欲求自利 从复经于无数劫
以此大义有暇身 汝乃难得造诸苦”
我们在过去一心一意只想做自己的事情,虽然经过了无数劫的时间,自他的利益却没有一点成办,而且偿受了各种各样的痛苦。生生以来,受了非常大的辛苦,但都毫无意义,不仅没有意义,在轮回里制造的全都是痛苦,辛苦不用说了,但是劳作出来的都是痛苦,应该这样去思维,升起一种忏悔的心,对过去我爱执升起一种追悔、忏悔的心。
“如是决于利他事 以胜解心力趣入
  能仁教示不虚诳 如是功德后当见”
通过前面所讲的我爱执的过患,他爱执的功德,所以对于自他相换就应该好好地修行,去承办利他的事业。因为佛陀的教典,在任何时候也不会欺诳我们,我们在未来登地之后,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自他相换的功德。
“若汝昔时曾修行 作此自他相换业
不成正觉圆满乐 如斯之事决非有”
如果很早以前你就在修行自他相换法,现在你一定已经成就了佛陀的圆满的果报,也不会产生种种的痛苦,就是因为你没有修行自他相换,所以不仅没有得到佛陀的圆满,反而现在还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以前所造的苦都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从现在开始,都应该去做利他的事业。
“是故如汝于他人 精血和凝成色体
执以为我未为难 如是应修自他换”
所以现在就应该好好地修行自他相换,为什么呢?打个比喻,这个父母精血凝成的色体,通过我们不断的串习,就可以当成自己的身体一样去对待,同样,对其它的有情,也把他们执为自己,看为自己,去爱护、去关怀,串习时间长了,爱他的心也能任运无造作地升起来。
“于他有情修大观 我身遇何可欲乐
即从自身而夺取 汝应於他作饶益”
我们应该如何利益有情呢?自己做的事有没有伤害到有情呢?这样去观察,自己有好的物品、衣服、饮食之类的,你应该把这些东西夺过来,利益有情。把我爱的、我所执的心,认为自己的东西,这样的心舍弃了,而去利益有情。
“若我欣乐他不欢 我居高胜他低劣
我作饶益他不尔 云何于我不嫉妒”
自己对自己修嫉妒,舍弃这种我爱执的心,自己非常快乐,非常幸福,其它的有情并不象自己这样快乐,自己具有很多的力量、势力、权势。非常之高贵,其它的有情非常低劣,各方面都比不上自己,而自己又知道做各种各样的利益自己的事情、善法等等,而其它的有情却不知道这些。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不嫉妒你自己呢?
“我当舍离诸安乐 他人之苦加于我
若问谁人令如是 当观自身之过失”
自己衣食各方面的安乐都远离了,都布施给其它有情了,其它的一切痛苦让自己去代受,去领受。以常反观自己,如果自己做了损害有情的事的时候,问自己倒底怎么回事,应该责备自己,反观自己的过失。
发表于 2007-12-2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净师兄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1:30 , Processed in 0.03932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