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应该怎么看待“网络灌顶”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3-8-13 10:30
灌顶的习俗,一直在变。
按照古印度的真正古来习俗的话,现在现场的大灌顶(四灌顶),也不是真实的,是“ ...

宗大师是文殊化身,在密部的数量和灌顶、三昧耶戒、近修,以及曼陀罗的事业、次第等方面,宗喀巴大师都依据密经和印度大德的释论,阐发入微,使后来修密宗者,得到殊胜教授。西藏古代有些学密者对于密乘根本经中所说二次第的纲要,当如印度得大成就者一样,依据释经,显示本经之义不甚了解。他们妄认为密经相续和大成就者的论典,只是供博学多闻增长知识的工具,于是竟视若无睹;反而对于一束小纸上所写的修行口诀,认为是最上教授,并说它比诸大经论更为殊胜。对那些口诀教授如果发现到与密经和印度大论典相违,他们也仍认为它是殊胜教授。这种妄计,是由对于广大正法,既缺闻思,亦未修习;对圆满道体,仅于一种教授,听闻修习;对于支分不全,少许暖相,认为已得定解和高上修证;甚至有些人对于经论中所说要义,谬解倒行。
  宗喀巴大师对于四部密宗,一切道次,不但以历代相承的教授作为依据,并且汇通本经释经等密经,以及大成就者的标准论典,对于道的体相和数量、次第、以及如理修持而生证德的方法,断过、除障和修行证果的方法等都能如理抉择。以了知一切经论,皆是修行证果的教授者,即为格鲁派的极殊胜处。
发表于 2025-2-2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上述观空法师的文章,cjysy师兄说现在的灌顶是权宜灌顶形象的灌顶似乎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格鲁密法灌顶系列宗大师如理抉择。
发表于 2025-2-24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点思考,我相信也许从最早的灌顶到现在也许有变化了。那么,是否就可以继续烂下去?
另外,同意网络灌顶的上师格鲁能不能传一下三本尊瑜伽母和胜乐身坛城以及怙主十三教敕?
萨迦能不能传一下喜金刚和十三金法?噶举传一下胜乐和金刚亥母以及那洛六法?
如果不,为什么有些灌顶随许可以,有些不可以,是为什么?
那么,如果灌顶时候你有网络延迟,你算不算得到?
另外,现在网络咨询发达了就要照顾你这些众生,
那么玄奘、法尊法师、马尔巴、米拉日巴学法受的折磨算什么?
难道,当下人的根器福报都优于他们?出门求法都很难了?
疫情三年,你不能听法那是你,不代表所有人。
发表于 2025-3-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海修学 于 2025-3-4 23:19 编辑
cjysy 发表于 2023-8-13 18:11
佛法的核心,是空性与缘起无别。
因为我们所执着的人我,与法我,都是将缘起现象割裂为能所的主体、客体 ...
阿底峡尊者到西藏后,发起一种改革,因此出家人没有受第二、三灌顶的规则。传至今日,寺庙赐予的大灌顶,也都是改革的。而不具备印度当时直接灌顶,直接介绍四喜与空性,并且直接给与证量导引的传规了。这是非常可惜、可惜、可惜的!但这对于维护出家戒律,的确是好事。虽然萨迦派还是以居士作为法王,但大灌顶也都改革了,真的灌顶程序,其实不传了。

在阿底峡尊者到达西藏之前,西藏密宗对于修行双身法的规范并不严谨,出家僧侣也可以进行双身法,但是阿底峡对此非常不认可。他认为,出家众应该遵行戒律、严守梵行,若修行双身法,将会破坏戒律,使佛教没落,佛陀的教法断绝,因此出家僧侣不应该接受无上瑜伽第二灌顶以及第三灌顶,不要修行双身法。但是阿底峡尊者应该没有完全否定出家众不能修行双身法。
发表于 2025-3-5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很多人内心肮脏,因此,带着肮脏的心,去投射(误解、歪曲)密宗。仿佛他本人(不是特指,是泛指)不是从母亲产道里出生的一样。虽说不知者不怪,但究其根源,这种心,也是某种偏执概念洗脑的心理障碍,我觉得,需要吃点屎,喝点尿(比喻啊),破破自己的心智洁癖。

当然,密续也不是现在新时代鼓吹的那样,所谓的谭崔、性解放。谁说古代的密续大师是傻子、骗子,阿底峡大师本人就有很多圆满次第的著作,他是傻子吗?只不过,凡夫的心智,太有限了。

”无上密认为人的精神和物质色体、人体的精和血、气和脉、男身和女身等都是阴阳二极、相依相存的统一体。人类和一切生命的存在是阴阳平衡协调的结果。阴阳不平衡协调,生理和心理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身心产生疾病。精神和肉体粗分阴阳分离导致死亡,细分的意识和物质载体,非一非异,永不分离,是转世和解脱成佛的基因。这就是显法中未开示的身心密理。
  由于利用了人体的阴阳以及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关系,密宗在心灵净化的修证方面也有了与显宗截然不同的修证方法和道路,男女合体修法也是其中的一个方便法门。假若利用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特殊规律,达到散乱分别意识息灭的深定状态,激发深层微细智能,虽不合常规,为什么就不能采用呢?”
发表于 2025-3-5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3-8-13 18:11
佛法的核心,是空性与缘起无别。
因为我们所执着的人我,与法我,都是将缘起现象割裂为能所的主体、客体 ...
阿底峡尊者到西藏后,发起一种改革,因此出家人没有受第二、三灌顶的规则。传至今日,寺庙赐予的大灌顶,也都是改革的。而不具备印度当时直接灌顶,直接介绍四喜与空性,并且直接给与证量导引的传规了。这是非常可惜、可惜、可惜的!但这对于维护出家戒律,的确是好事。虽然萨迦派还是以居士作为法王,但大灌顶也都改革了,真的灌顶程序,其实不传了。

菩提道灯论》:“初佛大续中,极力遮止故,梵行者勿受,密与慧灌顶。若受彼灌顶,复住净梵行,违犯所遮故,坏彼难行律。禁行者若受,当生他胜罪,且定堕恶趣,故亦无成就。”《难处释》引用《真实灌顶》说:“哪些是依止梵行类的灌顶呢?即从依止居士类中,除去密灌与智慧灌。……教法住世,惟梵行者是赖,而这两种灌顶,恰好与梵行背道而驰。因此,这两种灌顶将使梵行灭绝。如果梵行灭绝了,佛教就会没落。”
发表于 2025-3-6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3-8-13 18:11
佛法的核心,是空性与缘起无别。
因为我们所执着的人我,与法我,都是将缘起现象割裂为能所的主体、客体 ...
例如是否用业印,克珠杰大师有自己的主张,而上下密院也有各自的争论。

密续里说,能够修行双身法的前提,是拥有坚固的三摩地,最低是能以眼睛注视树上的果子时,可以用意志力使果子落下来;再用意志力,使落在地面的果子重新回到树上,具备这样的定力时才可以双修。根据阿底峡尊者的传承,依戒律,出家众不可以接受灌顶,修行双身法。宗大师主张以智慧手印代事业手印
发表于 2025-3-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1. 例如是否用业印,克珠杰大师有自己的主张,而上下密院也有各自的争论。
复制代码

'對於受比丘戒的僧人而言,如果修行達到這種程度,是否可以用业印,雖然在歷史上有一些不同的見解,但也僅止於一些個人的見解而已。現實中,在所有的西藏寺院中是明確禁止的。實際上,如果一個僧人修行到這種程度,已經是快成佛了,這樣的修行者寥若晨星,而且,如果你是比丘僧,想要用這種方式開啟中脈,你也可以通過觀想等方式達成,並不需要實修,因為戒律的關係,並不允許有實際的接觸,因為比丘戒是優先的戒律,這是毫無疑問的。在西藏有一個故事,講三大寺的一個格西,修行已經到快成佛的境界,他就向寺院提出能否业印、以及實修是否違反戒律的問題,寺院要他證明他的修行已經到那麼高的程度,據說他到三層樓的屋頂,從上往下撒尿,等尿完後,再將已撒到地面的尿吸回去。寺院在見識他的高超道行後,結論是:你似乎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但還是請你脫下紅色的比丘僧人袈裟,改穿白色的瑜珈師,以瑜珈師的身分去修行。同時,因為他已經有實修的念頭,為免他穿著袈裟去實修而破壞僧人的戒律,寺院並決定將這個修行者剝除袈裟後趕出寺院。所以,西藏佛教對實修的立場是非常清楚的"。
发表于 2025-3-8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3-8-13 18:11
佛法的核心,是空性与缘起无别。
因为我们所执着的人我,与法我,都是将缘起现象割裂为能所的主体、客体 ...
第二、第三灌顶,对于究竟现证中观智慧,所需要的细微大乐心(俱生喜),是必不可少的。这绝非外道的思想。也不是人们以为的性享乐、堕落。多数对中观、密续、道次第不了解的人,根本不理解密续是佛法的殊胜方便,而轻易毁谤,造下不可挽回的损失,可悲!

“欲乐定”修法,确实是一种依持“行手印”,渐次得“四喜”,体认乐空无二,现证究竟菩提,即身成佛的一种修法。但欲乐定重在气功,人之拣择尤为严格,多生过患,不易修习。且助长对治之法甚多,非必从事于此,乃能成佛。”
发表于 2025-3-9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3-8-13 18:11
佛法的核心,是空性与缘起无别。
因为我们所执着的人我,与法我,都是将缘起现象割裂为能所的主体、客体 ...
第二、第三灌顶,对于究竟现证中观智慧,所需要的细微大乐心(俱生喜),是必不可少的。这绝非外道的思想。也不是人们以为的性享乐、堕落。多数对中观、密续、道次第不了解的人,根本不理解密续是佛法的殊胜方便,而轻易毁谤,造下不可挽回的损失,可悲!

”在无上密的修证高级阶段,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真实“业印修法”,即阴阳二体结合、促使在生理和心理、气脉上产生特殊变化,激发深层智慧的双身修法;它是利用人体阴阳和合规律,进入细分禅定状态的一种特殊修持。是不染世俗淫乱之情的理智行为。在密法中对此法的修练分观想和实修两种。对实修的传授和修练规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条件,制定的戒律非常严格,绝不允许违反世俗伦理道德。
  在佛门的僧俗两类弟子中,为保重僧戒,只有观想传承,没有实修传承。而且,有阴阳和合修法的也只有无上密部,事行瑜伽三部,无此种修法。'
发表于 2025-3-10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3-8-13 18:11
佛法的核心,是空性与缘起无别。
因为我们所执着的人我,与法我,都是将缘起现象割裂为能所的主体、客体 ...
《喜金刚》的教法也指出,要渐次掌握以上四部的宗见,从而才能有正见趋入密乘。

就趋入密乘而言,有父续、母续、无二续的传规。

格鲁派之前的其他宗派分无上瑜伽部为瑜伽父续、瑜伽母续、方便续、般若续、空性父续、空性母续,或父续、母续、无二续。格鲁派认为,方便、智慧与无二续的方便、智慧名同义不同,方便是大乐俱生,智慧是指通达一切法无自性的智慧,方便与智慧无别,为所诠为,应该在前冠以“瑜伽”二字,即瑜伽父续和瑜伽母续。这样,格鲁派分无上瑜伽为瑜伽父续和瑜伽母续两种,同布顿大师和觉囊派所分的方便父续、智慧母续、无二续的三分法不同,也有别于宁玛派的事续、行事、瑜伽续、摩诃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等密教六分法,它把布顿和觉囊派的无二续经典《时轮根本续》等时轮类经典划在瑜伽母续中。”
发表于 2025-3-1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鲁派以前,无上瑜伽部被分为瑜伽父续、瑜伽母续、方便续、般若续、空行父续、空行母续,或父续、母续和无二续。这样区分的根据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生圆二次第差别划分。如果曼荼罗中五种如来现天女相,即是母续;现天子相者为父续;凡正说光明、空点、微细瑜伽的经典,都是母续;凡正说幻身者为父续;凡说光明、幻身的经典是无二续。
第二,根据随行者及请者的差别划分。凡重点宣讲蕴、界、处的经典,是父续;凡说咏清净者,是母续;两种都讲者为无二续;凡由男尊所请问者为父续;凡由女尊请问者是母续;由男女尊者都请问者为无二续。
格鲁派不同意上述划分,认为无上瑜伽部中方便、智慧与无二续的方便、智慧虽然名同,意思不尽相同。其方便是大乐俱生,智慧则是通达一切诸法无自性之智,方便智慧无别,为所诠义,不能安立为父续和母续,应该冠以“瑜伽”二字,即瑜伽父续和瑜伽母续。《集密根本续》为正父续,《红黑阎摩德迦续》、《金刚大威德续》、《幻网经》、《金刚心庄严经》等是父续类摄续;《胜乐根本续》、《喜金刚续》、《时轮根本续》、《大印明点续》、《佛平等加行续》等为母续。格鲁派的密法辨析与修正(许得存)
发表于 2025-3-15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3-8-13 18:11
佛法的核心,是空性与缘起无别。
因为我们所执着的人我,与法我,都是将缘起现象割裂为能所的主体、客体 ...
如此,俱生喜,尤其是借助第三灌顶,使用愤怒母之风与火瑜伽,以及业印她身方便等等,能无误的生起

“秘密大喜乐禅定”既是一条充满了希望的成佛捷径,同时也是一条充满了危险,很可能会牵引行者堕入三恶趣的险道。因此,即使是对可以实修“欲乐定”的在家行者,藏传佛教上师也常常对他们提出严重的警告,劝谕他们千万不要随便做这样的修行。
因为选择这种修法就像是一位深通马术的骑士骑上了一匹脱缰的野马,走上的是一条十分危险的道路,重则丧生,轻则断肢。设想骑马人若不由自主,任由野马牵引,那么他的结局一定不是掉入深渊,就是摔下峭壁,人马俱亡。而且,一旦跃上了马背,便无回头路可走,半途中或自知有受伤的危险,有意要下马,但此时为时已晚,根本无法自主了。这时或受人笑话,自己也后悔莫及,但都无法挽回,这样骑马而不受伤者实在百不见其一。
与此类似,选择欲乐道、依止业手印修秘密大喜乐法者,若心力、勇气不足,无法自在地控制气、脉、明点,那么这就像骑上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同样走上了一条十分危险的道路。不但从此切断了善业之生长,生命也会出现障碍,而且往世所积聚的福德也将全都付之东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11 15:40 , Processed in 0.04782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