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儒雅之龙 于 2009-11-29 23:25 发表 正理观察时,的确是除了这一法上的自性找不到,进而这一法也找不到,中观应成派唯观察自性之有无,并不观察世俗名言。这里的意思并不代表正理观察时,可以找到一个“无自性的、名言安立的法”于前方而有。因为世俗名言中的法,不堪正理观察。中观应成派不观察世俗名言正是因为它不堪正理观察,如果一观察必然破坏,这说明什么呢?只是为了安立世俗谛才不观察的。 为什么仅仅为了随顺世俗名言这个错乱识也要安立世间呢?这也是迫不得以的事情,因为现量证空性的圣者,在空性定中固然是正确的识体,可是空性定中也无法安立世间名言。 [世俗谛不是观察理智之量安立的]但是出定后迫不得以要面对这个世间,俱生名言识是存在的,这种存在必然是显现有自性的。[世俗谛是俱生名言识所安立的]。这两个不是一个体系。至到成佛,才可以同时缘世俗谛和胜义谛,十地菩萨都不能在观察胜义时安立世俗,或在缘世间名言时缘到究竟不错乱的实相。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11-30 02:56 发表 回bigg:我并没有回避那个大者还大,小者还小的bug,我的解释和上面儒雅之龙的观点差不多,世俗上的正和倒,是随顺世间的名言识勉强安立的,无非是大家谁能说服谁,谁就成了正确而已,所以也不是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今天大和小的概念在世间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大家都观测不到那种神通而已,自然就认为大的无法到小的里面。那明天如果大家都可以观察到这种神通,自然世间的正和倒又要经过一番斗争和改变了。
原帖由 黑板锹 于 2009-11-29 04:08 发表 ——感谢你回来哦!果然是个好问题!如果这个例子建立,我们必须承认,这里只能确立“以某个观察者A建立的世界,另外一个观察者B是被A建立的。”任何“独立性”都必然隐含着“绝对观察者或者绝对时空”观念的建立。当然,法界实相并非如此,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建立,后续的模型只能这样建立。 ——如前理由,连“我”都是“你”建立的,更别说榴莲啦。。。当然,这不符合我们大多数花岗岩头脑。。。客观如果真实存在才能被“尽所有智”感知,这就是实事师们的观点,广为中观师所破。同样,这样直接违背了“甘露脓血”的说法。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11-29 13:04 发表 回bigg: 其实客观存在并不怎么可怕,我们还记得当年和tin师兄讨论空性的时候,tin师兄曾经讲过一个中观应成派的窍诀,这个和上面俗人引用的阿扎活佛讲的,是很像的意思,tin师兄的原话我也记不清楚了,大意是: 1,苹果在桌子上存在,这就是个客观存在,没有问题。
原帖由 bigg 于 2009-11-29 13:44 发表 假设桌上苹果是个“客观存在”,但是我关心是怎么样子“客观存在”的。 (1)是仅对对境的心而言是客观存在?还是对娑婆世界有情,还是对一切有情、乃至佛菩萨都是“客观存在”? (2)既然是无自性的存在,那么这个“客观存在”本身如何界定,仅是对境之心的“感知”吗?
原帖由 bigg 于 2009-11-30 09:53 发表 你可能没注意我原来的问题。我是问您以为凡夫面前是否可以有这种bug显现。您这里的答案好像间接承认了凡夫面前可以有这种bug显现,而这也是老黑的看法,我愿以为你们看法应该不同的。 我应该是见到有人说过凡夫 ...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11-30 10:43 发表 这当然可以显现啊。世间的观念,建立的都是相对的,违背世间常识的bug,在凡夫面前都是可以显现的,不过显现的时候很少,所以很难为大多数人公认就是了。
原帖由 bigg 于 2009-11-30 10:16 发表 这个问题我留在这里备份,因为思维每次在这里卡壳,呵呵。如果有人解答,感恩不尽。 (1)老黑到现在为止,承认观察者A建立一个感官世界,另外一个观察者B是被A建立在自己的世界里。 (2)我的问题是 ...
原帖由 bigg 于 2009-11-28 22:07 发表 回到讨论。记得前不久和老黑曾经讨论过“客观存在”的事情,讨论过“没有感觉到是否存在”的事情,不知老黑可有印象?好像这里要继续打架了。这里我心里还是有疑问的,当然这些疑问可能还是自性的影子所致,不过能揪出来也是好事。 (1)你说这里我拿出个榴莲你肯定看得见。可是这个榴莲我想拿出来就出来,想藏起来就藏起来,想包上保鲜膜也可以,那么你连榴莲的味道也闻不到了。我对这这个榴莲的种种作为理解为一种缘起现象,对你是“客观”的,我说这个榴莲是“客观”的,因为我决定你是否看得见、闻得到,所以不是“从你一方安立的”,呵呵。当你看不到“感觉不到”的时候,这个“榴莲”依旧是存在的。引用你的话,这个榴莲是建立在我心底作用下的时空显现中的。那么,你和这种时空显现是什么关系?a,一部分:但不是,我不能“构造”你;b,孤立于此时空显现:但如何解释你可以感觉到我所在世界的榴莲?c,你和我是不同心作用下的、彼此孤立的时空显现,碰巧各自现起一个榴莲,呵呵。 如果在我的理解里,我可能会承认“客观”真实存在,但无自性而已,且佛陀以其“尽所有性”的智慧可以了知。这个客观是“同一”的,不过的确没有比较的标准,可是我们承认他,是因为他在我们各自的感官中现起了,而且有味道,有棘皮……等等共同特征。如果你不承认二者同一,则是承认我拿出的并非榴莲或你看不到有我们共同认可的东西。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3 14:31 , Processed in 0.03504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