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01|回复: 15

现观学习偈颂,与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9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曲扎师所作偈颂
一切相现观所修一百七十三行相
敬礼般若波罗蜜!
大师鹫峰转般若,隐义兜率慈尊说,
尽摄胜乘诸现观,三智四行法身果,
今依师力而听闻,慧劣为学说少分。

一切相加行,所摄十一义,
行相诸加行,德失及性相,
顺解脱抉择,有学不退众。
有寂静平等,无上清净刹,
满证一切相,此具善方便。

加行之行相,一百七十三。
由三智决定,说分为三聚,
随基智廿七,随道智卅六,
随顺遍相智,为余一百一。

廿七随四谛,前三谛各四,
苦空无常等,三谛十二相。
道谛十五相,复分为三聚,
无漏见道治烦恼,随配道谛四行相,
能治所知障分二,有漏者五无漏六。
是漏非烦恼,声义混合义,
离此分别心,即是无漏义。

苦谛之无常,苦胜义不生,
远离别义我,自性我不害。
集谛无无住,胜义如虚空,
胜义不可说,缘胜义无名。
灭胜义无行,完全净除苦,
妙解脱无尽,离垢染无生。
道谛第一聚,无漏见道证:
无作者人我,无有境人我,
无转移人我,无调伏人我,
道如行出相,对治人我执。
修道后得所摄智,证知所取无外境,
然现外境之幻象,二聚是一般对治,
如梦外境无自性,回音外境义无生,
光影喻外境不灭,阳焰外境本寂静,
复以第五幻影喻,示外境自性涅槃。
见道所取空,三聚别别治,
无污治染污,无净治清净,
以无沾染治沾染,以无戏论治戏论,
无慢治证尝味慢,不动治证而衰损。

道智卅六相,亦随四谛说,
以因果次第,说集道苦灭。
集断治有八,道宗因有七,
苦自共相五,灭功德十六。

菩萨见道心,现证人我无,
此智是别别? 行相之对治,
离欲治贪爱,不住治耽欲,
止息治恋身,此三因行相;
无贪治有贪,无嗔治有嗔,
无痴治愚痴,此三集行相;
无耽境治妄分别,无有情治耽有情,
分别是生缘行相,三三一一摄于集。
菩萨见道超二乘,道谛宗因而有七:
无量众生解脱道,有寂二边不关联;
知法不异谛实空,不执二乘为最上;
现证无虚妄分别,胜义以量叵计量;
胜义诸法无滞碍;二二二一道如等。
苦自相有四:坏灭故无常;
圣所断故苦;离异体故空;
人我无自性,故说为无我。
无性相行相,是苦之共相。
诸空离客尘,灭从功德说,
分三八一四,配灭静妙离:
内空外空内外空,可息诸法之耽实,
能断所知障种子,是配灭相之离系;
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无为毕竟空,
无际无散二种空,依次遍计执我空,
器世间及胜义空,有无为及二边空,
亦空轮回无始末,证法无失亦为空,
八空断除八耽实,是配静相之离系;
本性空断除,他遍计作者,
如是之耽着,是妙相离系;
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之行相,
彼等别别可对治:于境错乱耽本体、
执着行相为真实、执过未等时真实。
第四无性自性空,灭耽诸法为真实,
此四空配离行相,唯第四是离离系。

一百一十相,亦分为三聚,
顺声闻基智,卅七菩提分;
顺菩萨道智,卅六分六聚;
佛智不共者,共有三十九。

随基智卅七,先说四念住:
自共相伺察,身受与心法,
观身不净受是苦,观心无常法无我,
以上此四为自相,五共相当于下说,
无常苦空与无我,并谛实空为共相。
次说四正断,以勤为自性;
已生恶令断,未生不令生,
未生善令生,已生令增长。
所谓四神足,三摩地自性:
欲勤心观四,八行断五过。
信进念定慧,为五根五力,
五根配暖顶,五力配忍位,
及世第一法,二者之差别,
分位不同外,后得现不现。
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是见道所得,七菩提分法。
正见正思维,正语及正业,
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
修道八正道,亦摄于三学。

随道智卅六,先说对治道:
空无相无愿,是三解脱门。
变化道亦三,有色而观色,
并无色观色,以及净解脱。
现法乐住道,无色四解脱,
灭尽定共五。出世道有九:
四禅四无色,及灭尽解脱。
遮断道有四,法忍无间道,
别别配四谛。佛道有十种,
为十波罗蜜:施戒忍进定,
般若与方便,愿力及智度。

佛智不共法,十力四无畏,
四种无碍解,十八不共法,
功德之本质,并所依所为。
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
种种胜解力,种种界智力,
根上下智力,遍趣行智力,
静虑解脱等? 持等至智力,
宿住随念力,并死生智力,
至漏尽智力,是佛十神力。
一切智无畏,说障道无畏,
说尽苦无畏,说漏尽无畏,
如此之四种,是佛四无畏。
法义语辩者,佛四无碍解。
身口与念三无失,无异想与不定心,
及无不察知已舍,欲并精进无退减,
念慧解脱皆无减,解脱知见亦无减,
一切三业随智行,智知三世而无碍,
是佛十八不共法。功德本质佛宣空,
掌控一切法自成,无时处不证菩提,
功德所依及所为。至此百七三说毕。

义尚未通达,韵词亦不巧,
惟为自修习,故勉力而造。
倘有些微善,回向于自他,
永不乏明师,尊重永住世,
法轮常旋转,自无碍趣入,
速登般若道,终成办二利。

土登曲扎2008年5月7日于泰康富裕正洁寺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在师所作偈颂

  现观庄严一切相加行品所修一百七十三行相
顶礼曼殊师利童子菩萨

归命智度海 穷底薄伽梵 游履慈氏等 念恩祈加持。
八事现观道次第 世尊于彼佛母宣 依智等流探囊取 舍彼补佛觅不得。
无著诸师次第传 展转流通至夏佛 吾依往昔少福力 于彼尊前洗耳闻。
为令增张自善根 依新所学少簒集 后时若有智者闻 愿彼慈心莫耻笑。

总说三智诸相数
现观所述一切相 所修相初共十一 彼依三智作分别 依次二七三十六
一百一十种圆满 四谛分别基智首 十五道谛余各四 集八道七苦五种
更加灭谛十六相 便为道智诸行相 不共一切种妙智 依续相顺更分三
随诸二乘分三七 四念四断四神足 五根五力七觉支 八支圣道最后际
随彼菩萨三十四 彼作五道而辨析 三解脱属对治道 变化现法乐住道
前三后五八解脱 四禅四空灭尽定 寻彼应在出世道 遮断道四谛法忍
十度圆满唯佛道 遍相不共三十九 处非处等诸十力 四无所畏无碍解
十八佛法紧接前 功德本质依所为 一一相顺三十九。

别说基智二十七相
苦谛四相常非有 诸苦胜义中不生 别义之我常远离 不能害是自性我
集谛因相诸爱欲 无胜义之无住故 胜义虚空是集相 生相寻思不可说
爱受后有缘无名 四相皆于胜义说 胜义无行灭谛灭 净相诸苦皆净除
更有诸缘不可夺 解脱无尽名妙相 法性离垢染之灭 是彼无生之行相
道谛行相十五种 烦恼所知更分二 治烦恼无漏见道 所知见修漏无漏
此说所知障不违 一切智括独觉道 外境所取诸分别 亦就大士所断道
惑障对治此先说 现证无作者人我 菩萨见道道行相 入寂城之真实道
次无了知无移转 无调伏诸三行相 直接对治彼人我 许为如行出性相
法障有漏诸对治 色等如梦无自性 习汔所成之表象 境义不生如回音
再如光影境不灭 本来寂静如阳炎 更有外境似幻影 唯本来自性涅槃
无漏对治无染污 去贪欲等诸染污 无清净对信等净 烦恼习汔无沾染
外境差别无戏论 执境证味慢无慢 以得证悟不衰损 此有不动作对治

别说道智三十六相
道智集道苦灭谛 如是宣说具意义 能解有寂双因果 不依现证依生起
集谛从彼断治立 如此对应两三一 因相贪爱欲喜爱 离欲不住止息治
集相三善败三毒 耽著四倒妄分别 生相现证无惑治 无有情之诸行相
破彼耽自在有情 道谛宣说顺宗因 开启无量有情道 有寂互不关联故
现证法不异谛空 不执声缘道最上 真实无虚分别智 以量计法胜义无
胜义诸法无滞碍 是道谛最后出相 不言彼因顺思绪 自共相上说苦谛
取蕴无常刹那灭 诸苦不顺圣者断 空远作者异体我 人我自性不存在
为彼无我之行相 胜义本质谛实空 最后共相无性相 灭谛功德应宣说
灭息内外诸根境 经云内外十二处 内外内外空行相 断法障种离系摄
静息法障种本质 他所遍计之我空 远耽著真实空空 器断真实证大空
不执胜义胜义空 有为无为也不实 故说有为无为空 常断轮回无始终
对应毕尽无际空 证法无散无散空 皆具细析诸离系 断去他所计作者
依此证彼无性空 离境错乱本体设 不执性相为真实 过去来今不错乱
依次诸法自相空 不得无性自性空 唯离行相灭自性。

别说一切相智一百一十相之一顺基智之三十七相
身受心法四念住 不净苦无常无我 苦谛四相谛实空 说是彼等自共相
身趣苦谛受趣集 心引灭谛法修道 行苦生死欲远离 受引贪爱欲断除
刹那生灭无恐惧 了知所断于所证 依次是彼等理由 需要目地不细说
善恶令生令不生 已生令增令消灭 四种精进本质故 便是众云四正断
欲勤心观三摩地 具八断行治五过 五根加行暖顶生 五力忍胜现行治
应知若生七觉支 便明以得谛现观 八支圣道处修道 菩萨断障也应修。

别说一切相智一百一十相之二顺道智之三十四相
对治中三解脱门 能灭见分别愿求 见是我见分别因 三界是其愿求境
空无我次灭道谛 无常苦于集谛相 空无相愿之本质 次色无色净解脱
变化道断喜不喜 更断诸地之耽著 现法乐住五解脱 四禅空生出世性
随后能证灭尽定 破去粗分前六识 次第自在能超越 法忍无间道行相
四谛所摄之有境 不具惑染遮断道 更有佛道应圆满 对治贪等十波罗

别说一切相智一百一十相之三不共遍智之三十九相
善恶业招乐苦果 此名为处反非处 能知诸业造受处 是名业异熟智力
种种胜解知有情 希增上生决定胜 能知世界种种性 种种世间界智力
知根胜劣根胜力 知诸所行道智力 禅定污净如实知 知定解脱等持力
随念过去宿住智 知生死处生死力 漏尽解脱如实知 十力最后漏尽力
宣自证德实圆满 说诸障碍法无畏 自利利他说出离 此道定生解脱智
自利断德也圆满 弟子中能狮吼印 法义词辨四无碍 异名法性诸方言
本质行相差异处 入无碍之等持慧 身语念灭诸过失 下圣罗汉未能免
心不等持三有寂 于彼不作相异想 调有情无不择舍 欲乐不断利有情
往来世间勤不退 不忘方便调有情 等持诸法本性定 析法断障智解脱
不退随智行转身 语意调伏利众生 一念知去来今法 三行相属无碍智
功德本质心空性 完尽垢染故殊胜 无有出世不宣说 能掌一切法自成
智度究尽转法轮 诸功德等依于此 所为现证佛行相 细分应说有三种


不依自力依法力 片言契实施群生 愿诸智者如理行 于圣共嗅彼岸花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昌琍师所作偈颂

现观庄严论圆满一切相加行173行相颂
稽首顶礼文殊尊,十方三世佛菩萨,祈请加持心相续,为利有情证菩提。
圆满般若之教法,至尊慈氏示隐义,无著世亲解脱军,尊者解脱阿闍梨,
父子传承心要疏,福称扎迦白莲蔓,诸代译师珍宝藏,震旦千年再传转,
戊子仲春大庆市,杜蒙泰康正洁寺,深恩上师演般若,如是我闻勉力说。

佛母般若广中略,三智八事而庄严,八品宣说境道果,七十要义张纲目。
始从发心示三智,修习道行之举止,四种加行圆满修,正住实际果法身。
前三品中明三智,确立所求遍相智,须从道智而通达,清净支分为基智。
说加行体有四品,行相性相别别说,分位界限因与果,深广大行次第明。

此处展示第四品,正等加行中一义,方便观修而汇集,一七三种智行相,
观缘无常等行相,为异品常之对治,从根而论智差别,承许而说三行相。
基智行相二十七,顺道智者三十六,遍相智为三十九,别别于下详辨析。

首顺基智二十七,苦集灭谛各有四,道谛共为一十五,由四五六对治成。
苦谛行相无不生,远离不能害有四,集谛无住和虚空,不可说和无名四,
灭谛无行不可夺,无尽无生依次四;道谛十五对治分,首四无漏道对治,
现证四种无烦恼,无作者无了知者,无转移者无调伏,是为烦恼障对治;
所知有漏障对治,菩萨后得智证知,外境如梦无自性,回音外境义不生,
外境不灭如光影,本来寂静如阳焰,自性涅槃如幻影,此五对治智行相;
所知无漏障对治,菩萨现证无外境,六种行相无染污,无清净及无沾染,
无戏论慢和不动,别别对治于外境,所取义智有染污,信等清净烦恼习,
色等差别诸戏论,自证尝味之于慢,已得证悟却衰损,是为道谛十五相。
以上四四四十五,总和廿七基智相。

次说道智三十六,集道为因苦灭果,次第言彼八与七,五及十六之行相。
集从断治上宣说,三三一一八行相,集因之三贪未来,欲求不离爱后有,
对治现证无我智,离欲不住并止息;集贪嗔痴三对治,现证无贪嗔及痴;
集生一相无烦恼,对治虚妄非理著。集缘一相无有情,除耽自在之有情。
菩萨见道说宗因,二二二一四类智,无量与离有寂边,不异不执谛实空,
无妄分别无计量,无滞碍而证胜义。苦从自共相说五,无常苦空无我相,
第五无性相本质,现证彼等菩萨智;灭功德说十六空,三八一四顺生起,
解说灭静与妙离,远离客尘意相似;内空外空内外空,此三息内外诸事;
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无为毕竟空,无际无散空八种,别别详析假我空,
器世胜义有无为,常断边与轮回义,证法无散失之系,断除执持为真实;
妙一行相本性空,断除遍计执作者;离之行相有四种,解说分三和后一,
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此三者,空于本体与性相,于时错乱之实执;
灭除自性亦一相,获的无性自性空。集道苦灭道智相,如是已说三十六。

再说一百一十种,始从一切智行相,最极究竟心智行,观待所依析为三:
弟子菩萨佛次第,卅七卅四与卅九,圣者功德提升故,基智道智遍相智。
为顺声闻之基智,四四四五五七八,说为卅七菩提分,初四念住思索道,
身唯不净受是苦,是心无常法无我;由勤产生四正断,已生未生善与恶,
正知当断与应生,皆具五种之特点,欲望勤勉行精进,心善受持无掉举;
具精进之四神足,依止欲乐与精进,心三摩地及观照,除五过失八断行,
圆满受用三摩地,成就神通主要基;加行道之暖与顶,五根信进念定慧;
忍与胜法之本质,能成主宰称五力;证得暖等四位时,观见真谛现证道,
七菩提分观四谛,观缘真谛念不善,现证无我择法慧,精进出离身心喜,
无烦恼染得轻安,清净安住定本舍,复从七支观四谛,声闻支因菩萨知;
见道之后为修道,清净出离八正道,等持所证之法性,于后得立为正见,
动念说法正思维,宣法正语身正业,断除矫诈谄媚承,是为正命身语业,
勤修对治正精进,不忘道理住正念,观修功德正定支,无漏有漏小大分。

次顺道智三十四,三三五九四与十,析为六道详解说,对治道三治异品,
无我行相空解脱,对治非理虚妄别,证灭道谛无相门,无常苦集谛行相,
无愿解脱第三门;变化道之三解脱,有色观色之解脱,无色观色亦解脱,
信解色相为一味,是为第三净解脱;现法乐住道行相,无色等至空无边,
识无边及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脱,息粗受想之灭尽,是为五种解脱门;
出世道有四禅定,四无色及灭尽定,前前后后次第入,若得自在可越级;
遮断道由四谛摄,法忍无间道行相;佛道十种波罗蜜,对治贪等有施戒,
忍进禅定和般若,方便智慧大愿力,有依行相三十四,不断烦恼利有情。

诸佛不共三十九,功德分类之十力,四无畏四无碍解,十八不共佛法并,
本质所依所为三,如此一切种智相;十力了知处非处,现见微细业异熟,
了知种种冀胜解,种种世间界智力,根胜非胜上中下,增上决定所行道,
静虑等持等至力,随念自他之宿住,来与去之死与生,佛皆圆满现了知;
次四无畏而承许,吾成正觉而宣说,贪等解脱道障碍,智道必定生出离,
吾漏已尽断德满,无有诤难伟丈夫;再说四种无碍解,所说法义两无碍,
能说语辩亦无碍;十八不共之佛法,行所摄之六行相,身无失宜语无杂,
念无衰退心等持,有寂存舍无异想,无需观察所化机;证摄六种欲精进,
方便念与等持定,详细析法之智慧,断障解脱无退失;事业所摄有三种,
调伏众生威仪身,宣说具法具义语,慈爱悲悯等意业,具转皆随智慧行;
智慧所摄亦有三,无滞无碍智行相,过去未来与现在,仅忆念间即了知;
功德本质说空性,功德所依法自成,功德所为现佛相,如是圆满遍相智。

总上一七三行相,殊胜加行需观修,听闻此法诸智者,欢喜精进思且修。
佛之功德不思议,悲智勇力信解行。依此串习功德力,回向圣教恒住世。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粮师所作偈颂

圆满一切相加行之——
所修行相一百七十三种

顶礼上师佛,祈请加持我,灭尽诸烦恼,生起诸证德。
加行之本质,区分成二种:
异品之对治,名所修加行;直摧毁实执,名能修加行。
(基智诸差别,行相为性相,三种一切智,故许三行相。)

基智之加行,共为廿七种。
(自无有行相,至无动行相,谛各个分四,道说为十五。)
苦谛生无生,远离不能害,集无住虚空,不可说无名,
灭无不可夺,无尽及无生,苦集灭三谛,共有十二种。
道说之十五,分三种行相:烦恼治无漏,所知治有无。
烦恼对治四:无作无了知,无转移调伏,无漏之见道。
所知有漏治,可分为五种:梦回影光影,阳焰幻影行,
所知无漏治,当知有六种:无染污清净,无沾染戏论,
无慢不动行。

道智之行相,共为三十六。
(因与道及苦,灭依次第般,言彼等八七,五以及十六。)
集从断治说,道依宗与因,苦从自共相,灭依功德说。

集之断治八,三三一一分:
因离欲不住,止息爱欲喜;集无贪嗔痴,贪嗔痴正治;
生之无烦恼,治虚妄分别;缘无有情相,断耽着有情。
道宗因说七,二二一一分:道无量二边;如不相异熟;
行无妄分别,无法计量之;出为无滞碍。
苦从自共相,宣说有五种:无常并苦空,无我无性相。
灭功德十六,三八一四分:灭为息诸事,内外内外空;
静息所知障,耽着我空八:空空及大空,胜义有为空,
无为毕竟空,无际无散空;妙相本性空,除他遍计者;
离之四行相:法空自相空,不可得之空,无性自性空。

遍智百一十,依安立所依,弟子及菩萨,诸佛依次第,
许为三十七,卅四与卅九。

随顺声闻行,三十七道品。身受心与法,自共相伺察,
是为四念住。
不善令正断,未生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
是为四正断。
欲乐及精进,心照三摩地,是为四神足。
信进念定慧,五根及五力。
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为七菩提分。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命,正进正念定,是为八正道。

随顺菩萨道,六类卅四种:对治道有三:空无相无愿。
变化道亦三:有无色净解脱。
现法乐住五:四无色灭尽。
出世道为九:四禅四无色,并及灭尽定。
遮断道为四:苦法忍等四。
佛道十波蜜:方便愿力智。

遍智三十九,四类而宣说。
处非处异熟,胜解世间界,根胜与非胜,一切所行道,
烦恼与清净,随念之宿住,死生知漏尽,是为佛十力。
断证德无畏,说碍法无畏,说出离无畏,是为四无畏。
法义语辩难,是四无碍解。
身无有失宜,嘈杂忆念退,心不持异想,不观察行舍,欲精进念定,智解脱不退,身语意事业,过未现无碍,
十八不共法,行证事智摄。
功德之本质,所依及所为,合为三十九,遍智百一十。

资粮 顶礼于至尊上师莲足下
2008年4月30日(三月廿五)星期三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成师所作偈颂

圆满一切相加行之——
所修行相一百七十三

顶礼至尊文殊上师
顶礼佛母四圣子 为证菩提祈加持
三智含摄八现观 七十要义境行果
圆满一切相加行 了知异品与对治
摧毁实执之加行 所修行相一七三
【基智诸差别 行相为性相 三种一切智 故许三行相】
基智行相廿七
【自无有行相 至无动行相 谛各个分四 道说为十五】
增益之对治 苦谛无不生
远离不能害 集无住虚空
不可说无名 灭无行不夺
无尽及无生 苦集灭十二
烦恼障对治 第一道分四
无作无了知 无转无调伏

所知障有漏 对治分为五
梦回音光影 阳焰与幻影
所知障无漏 对治分为六
无染无清净 无沾无戏论
无慢与不动 道谛一十五

道智行相三十六
【因与道及苦,灭依次第般,言彼等八七,五以及十六】
集断治分八 为三三一一
为因之行相 离欲断贪爱
不住断欲求 止息断喜爱
为集之行相 断治贪嗔痴
无贪嗔无痴 无耽著境智
为生之行相 无烦恼污染
断治妄分别 现证菩萨智
为缘之所有 无有情行相

道从宗因说 为二二二一
道无量解脱 因断有寂边
如不相异空 不执为最上
行无妄分别 其无法计量
出为无滞碍 现证胜义上

苦从自共相 依次分为五
无常与苦空 无我无性相

灭从功德分 为三八一四
灭之行相三 内外内外空
静之行相八 止息灭种子
空空及大空 胜义有为空
无为毕竟空 无际无散空
妙之行相一 本性空断著
离之行相四 一切法为空
自相不可得 无性自性空

遍相智【随顺于道谛 分为三遍智 弟子及菩萨 诸佛依次第】
(随顺声闻基智行相 三十七道品 4 4 4 5 5 7 8)
始于四念住 身受心与法
智圆满伺察 意再三专注

精进四正断 由勤奋产生
不善令正断 未生令不生
未生善令生 已生善令增
心思调伏故 四神足断行
欲乐与精进 心观三摩地

加行道五根 现证暖与顶
信进念定慧 真谛证悟生
现证道五力 忍世第一法
信进念定慧 现前压制力

七菩提分支 菩萨所观修
念择法精进 喜轻安定舍
清净八正道 圆满见真谛
正见正思维 正语与正业
正命与正进 正念与正定
(随顺菩萨道 三三五九四十34)
对治道有三 空无相无愿
变化道亦三 色相美丑一
有色及无色 观色净解脱
现法乐住道 四无色灭尽
出世道为九 四禅四无色
以及灭尽定 前后次第定
遮断道为四 苦集灭道摄
法忍无间道 无烦恼污染
佛道布施等 十波罗蜜多

(不共之遍智行相三十九 依功德分四 )
十力处非处 业之异熟力
种种胜解力 种种世间界
根胜与非胜 一切所行道
烦恼与清净 随念宿住力
了知死与生 知漏尽之力
四无畏行相 于自我承许
正等觉无畏 说碍法无畏
说出离无畏 证德满无畏
四种无碍解 法义语与辩

十八不共法 行摄有六种
行无有失宜 亦无嘈杂语
遗漏误无有 心不平等持
有寂相异想 不观之行舍
证摄有六种 欲精进念定
剖析法之智 解脱不退失

事业摄有三 身语意事业
智所摄有三 不共一切智
过去现未来 无滞无碍智
功德之本质 诸佛说空性
功德之所依 掌控法自成
功德之所为 现证任时处

愿此善功德 回向众有情
生生世世中 上师文殊摄
八事七十义 令我等现证
圆满菩萨道 速证上师佛
慈成
2008年5月6日 富裕正洁寺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居士所作偈颂

敬礼佛陀
敬礼上师夏坝活佛
敬礼三佛母般若波罗密多
敬礼诸佛菩萨
敬礼一切三宝
辰一前三谛之行相
般般若波罗密多 一切现观当宣说
此为三谛本是苦 无不生离不能害
无住虚空不可说 无名无行不可夺
无尽无生十二种 次为苦涛三谛相
其意没能全掌握 今后努力抛弃我
辰二道谛之行相
已一略说道谛之分类
烦恼障碍有三种 无漏修道及见道
智亦含摄独党众 菩萨心续而宣说
此论皆是大德作 弟子不解学浅薄
已二广释
午一烦恼障之对治区分归四
烦恼对治分为四 修行道上常见之
菩萨心续之烦恼 论悟空性智新除
午二所知障之有漏对治
梦回音光影阳馅 幻影之行相有五
依次无自性不生 不灭本来就寂静
自性涅盘之性相 一般所知障对治
午三所知障之无漏对治
既无污染无清净 又无沾染无戏论
无慢不动之行相 有六所知障污染
清净烦恼之习气 色等戏论之自证
衰损分别之对治 真实含意在其中
已三摄义
道谛有十五行相 智之行相二十七
卯二本诵
此乃因与道及苦 苦天天依次弟般
虽然言彼等八七 以及五以及十六
已一集从断治上宣说
离欲不住及止息 无贫无慎及无痴
无烦恼无有情相 依次及为因所有
贫爱欲求及喜爱 此一切为集所有
贫慎痴为生所有 虚妾分别缘所有
成为彼等之对治 三三一一八行相
已二道从宗与因上宣说
无量二边不关连 不异不机为最上
无虚妄别无计量 及无滞碍之行相
所有众生开放道 何以是如所有行
何以是行所有出 彼等淡二二二一
道谛之行相为七 其中含义极殊胜
已三苦从自共相上宣说
五进取蕴为无常 相续刹那坏灭故
无常苦空无我相 以及第五之行相
胜义本质谛实空 如是苦谛五行相
已四天从功德上宣说
熄灭内外三事物 亦是内外内外空
内外内外诸事物 详细剖析诸离系
对与器世间胜义 有为法及无为法
常断轮回无始末 以及证法无散失
断除耽著是空空 大空以及胜义空
有为空及无为空 毕竟空和无际空
无散行相有八种 灭除与竟之错乱
性相与时错乱等 所以是一切法空
自相不可得行相 此乃行相有三种
然后从中再串习 根据灭谛之行相
灭谛行相十六种
辰三摄义道之行相为三十六种
辰二本诵
本诵始于四念住 庄严佛陀究竟相
此乃随顺于道谛 以彼分为三遍智
众生弟子与菩萨 是为诸佛依次第
偈诵许为三十七 还有三四与三九
午一四念住
四念住及四证断 以及四神足五根
五力及七菩提分 另有殊胜八正道
要趣入四谛之故 身受心法满伺察
如是是为四念住
午二四正断
产生精进由勤奋 产生善与不善道
然已生与未生等 依次弟及另正断
另不生及另增长 精进正断四行相
午三四神足
精进另心思调服 圆满受用三摩地
地道欲乐精进心 具断四种神足相
午四五根
此心完全作净治 产生暖及顶加行
故于现证加行道 乃于顶位之本质
信进念定慧五根 部析谛理之慧根
午五五力
产生忍与第一法 忍与第一法本质
信进念定慧五力 速证真谛之精进
午六七菩提分
证得暖等之四位 产生观见真谛道
此故现证光道为 念法精进喜轻安
定舍七种菩提分
午七八正道
圆满了知见真谛 产生修道之正见
清净出离道正见 正思维正语正业
正命正精进正念 正定为八之八种
八种行相是串连
已二摄义
如是为请弟子具 一切智之道所依
此三十七种行相 随顺诸生闻弟子
辰二随顺菩萨所具备之道智行相
对治道与变化道 现法乐之住之道
出世道与遮断道 最为殊胜是佛道
午一对治道
道智之中对治道 所谓见之对治道
虚妄分别之对治 愿求三界之对治
如是本质依次是 空无我行相本质
此为第一解脱门 灭道谛之之本质
此为第二无常苦 集谛行相之本质
如是第三解脱门 菩萨圆满观修道
午二度化道
不推毁与推毁色 有色无色观清色
变化障碍之对治 为此二种之解脱
变化妙色不妙色 依次喜与不喜之
烦恼污染之对治 此乃为净解脱门
此身现证圆满住 如是三类解脱门
午三祝法乐住道
随顺解脱即安住 四种无色之行相
一种安住寂灭道 灭尽受想之行相
如是行相有五种
午四出世道
四禅定及四无色 另有以及灭尽定
午五遮断道
无间之道之行相 普为四谛之所摄
不具烦恼之染污 断道有四种行相
法忍无间之行相 对境四所摄境
不具烦恼四行相
午六佛道
布施持戒及忍辱 精进禅定与智慧
善巧方便及愿力 还有智慧波罗密
以及般若波罗密 十种般若波罗密
已二摄义
菩萨道智三十四
辰三不共之遍智之行相
相智行相极殊胜 是不共之唯一道
相智三十九行相
午一功德之分类
十力以及四无畏 四无碍解最殊胜
另十八不共佛法 待得今后再解释
未一十力
处非处业之异熟 种种胜解世间界
根胜非胜所行道 烦恼以及与清净
还有随念与宿住 死与生及知漏尽
此乃共十种行相
未二四无畏
无畏行相有四种 宣说贪欲作障碍
吾漏已尽无争难 是为四无畏行相
未三四无碍解
于异名法之性行相 地方话法差异处
依次为法义语辩 此为四种无碍解
未四十八不共佛法
佛陀之法依诸下 不共十八种行相
六种为之行所摄 此六种为证所摄
三种为事业所摄 三种为智慧所摄
此乃为共十八种 无有失意及嘈杂
还有忆念和衰退 心不等持相异想
不观行舍六行相 及欲精进念定智
解脱不失六行相 身语意等诸事业
及以智慧为前行 随行智慧三行相
于过去未来现在 无滞无碍三行相
是为十八不共佛 及不共佛法诸行相
午二功德之本质
诸佛宣说之空性 佛陀了知之智慧
午三功德之所依
掌控一切法自成 所化圆满转法论
获得自在之智慧 说之力等诸功德
并非依於何自成
午四功德之所为
随时随地证菩提 本是佛陀之行相
功德质所依所为 佛陀行相共三钟
遍智为佛陀行相 佛陀随时证物故
已三摄义
诸佛一切相智道 智道之有依行相
此行共有三十九
祝愿师寿康善业宏十方
洛桑圣教灯永照众生亮
法_王宗喀巴胜教日兴隆
违缘具消灭顺缘息增长自他三世善
回向二资粮无垢亦无染法具常明耀

弟子黄桂英
2008.5.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居士所作偈颂

菩萨观修三智行相偈
甲、缘 起
来去匆匆缘散缘聚似有时, 杜鹃啼血弘法利生遥无期;
今临泰康广播圣种现观演, 久旱幼苗蒙澍甘露展新姿。
凡庸弟子愚钝顽劣自懒散, 本欲谨闻岂敢成颂贻大方!
恩师策励同修群激勉提笔, 回向师佛愉悦长寿聊慰心。

乙、总 说
八品七十要义之现观, 显了般若隐义之总汇,
一百七十三种之行相, 实为彼彼异品之对治。
若欲成佛须圆证种智, 唯有菩萨道智方堪能;
不遗劣乘了知一切智, 三智行相顺次概述之。

丙、基 智 行 相
首述基智行相二十七, 四谛前三各四后十五;
道谛前四现证无我智, 现证二取后得后十一。
一、说明苦谛无常等四性相之四行相
苦谛无常苦空无我相, 胜义无生远离异体我,
自我分别之我不能害, 执苦为常自性不可得。
二、说明集之行相有四
集谛四相因集生缘者, 生苦爱欲胜义本无住,
集如虚空生义不可说, 后有之缘爱受亦无名。
三、宣说灭谛之四行相
灭谛四相灭静与妙离, 胜义无行缘亦不可夺,
胜妙解脱相续无意尽, 离垢之灭胜义本无生。
四、基智之三种道谛行相
道谛行相十五分三类, 初四对治烦恼无漏道,
次五有漏修道治二取, 后六无漏对治所知障。
1、第一道 直接对治人我执之四行相
初道直接对治人我执, 道如行出四相理应知,
现证无我知者我亦无, 无移转行无调者为出。
2、第二道 对治执持外境义之所知障之五行相
次五对治外境之执持, 梦响影焰幻相理应知,
外境本无生灭静寂性, 此为修道菩萨后得智。
3、第三道 对治所取分别之六行相
无漏对治所知后六相, 所执外境染净习气无,
差别戏论味着慢已尽, 证不退转皆为根本智。
丁、道 智 行 相
道智行相总有三十六, 集道为因苦灭乃为果,
彼等依次八七五十六, 治立相胜四门分别说。
一、集谛之八种行相
集谛八相分因集生缘, 三三一一断治贪嗔等;
离欲不住止息无贪执, 无嗔无痴无恼无有情。
二、道谛之七种行相
道谛七相分道如行出, 二二二一就宗因宣说;
无量离边不异不执上, 勿别无计道智无滞碍。
三、苦谛之五行相
苦谛五相自共相宣说; 五蕴刹那坏灭故无常,
行苦性故无作故苦空, 无性体空故无我无相。
四、灭谛之十六种行相
灭谛行相十六说功德, 灭静妙离三八一四说;
内外内外空大胜义空, 有为无为毕竟无际空,
无散本性一切法自相, 不可得空无性自性空。
戊、遍 相 智 行 相
遍相智相一百一十种, 随顺声闻菩萨不共说,
依次卅七卅四卅九相, 四念住起究竟佛相终。
一、随顺声闻之基智行相
随顺声闻基智卅七相, 四四四五五七八分说。
1、首说身受心法四念住, 各修别共二相入现观;
2、再说断离增起四正勤, 为入四谛取舍而精进;
3、三说欲心勤观四如意, 五过对治须具八断行;
4、信进念定慧具乃五根; 5、根生德聚持续增五力;
根乃暖顶加行之本质, 忍世胜法加行本质力;
6、加行证后现观真谛道, 菩萨所修菩提七支分,
念择法进喜轻安定舍, 各个观缘四圣谛而修;
7、现见真谛而后令圆满, 自他二利进修八圣道,
见思语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渐圆佛种智。
二、随顺菩萨道智之行相
随顺菩萨道智卅四相, 三三五九四十六道说。
1、先说对治空无相无愿, 我见妄分三界三解脱;
2、再说变化三类解脱相, 有色无色净观色解脱;
3、现法乐住随顺解脱道, 四空灭尽受想五解脱;
4、四禅四空解脱灭尽定, 九次第定堪为出世道;
5、苦集灭道法忍四行相, 遮断烦恼染污无间道;
6、成佛道类具十波罗蜜, 六度方便愿力智慧具。
三、不共之遍相智行相
不共佛智行相卅九种, 十四四十八三分别说。
1、初说不共十力功德相, 处非处智业异熟了知,
根胜非胜遍趣行智力, 种种胜解种种界智力,
染净随念宿住了知力, 众生生死漏尽皆了知。
2、证德圆满说障法无畏, 说出离道断德满无畏;
3、四无畏后再说四无碍, 法义语辩所说能说别;
4、四说佛之十八不共法, 六六三三行证事业智;
①不共行有六种
身无失宜语无嘈杂相, 事务时间忆念无衰退,
心住等持更无相异想, 施事所化行舍善观察。
②不共证有六种
利生欲勤忆念永不退, 自性等持定慧常解脱。
③不共事业有三种
不共事业身语意殊胜, 皆以智慧前行随转故。
④不共智慧有三种
过现未来三时无滞碍, 一切事物忆念即了知。
5、最后三种行相
佛德本质所依与所为, 随时随地现证菩提相,
真如掌控一切法自成, 最后行相乃为正等觉。

福顺妙音 2008-5-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居士所作偈颂

《现观庄严论》八现观七十要义,圆满一切现观
顶礼供养皈依上师佛,上师弥勒尊前祈加持。
今于般若波罗蜜多前,闻思修持现观庄严论。
八现观七十义境行果,证得圆满一切相加行。
获得一百七十三行相,破住加行之空解脱门。
断除加行无相解脱门,于果破除无愿解脱门。
上观双运加行而修习,观修三智刹那得自在。
了知四圣谛所含摄事,无常等之智慧诸差别。
现彼异品相对之行相,将彼等作催毁之智慧。
现三智观修之菩萨智,无动基智行相二十七。
三种圣谛各个分为四,无与不生远离不能害。
以苦之法性不可得故,无住虚空不可说无名。
受想思触作意不可得,无行不可夺无尽无生。
上无生灭之波罗蜜多,道谛基智行相十五种。
现证无作才无了知者,无移转无调伏烦恼者。
是道谛如行出等性相,即烦恼障无漏之对治。
梦加音光影阳焰幻影,修道菩萨心续生彼道。
为执外境所执障有漏,无染污无清净无沾染。
无戏论无慢不动之相,一切善法在此成清净。
于基智后为道智行相,无性自性空法不可得。
此为离贪之波罗蜜多,道智行相之三十六种。
于烦恼集与道谛为因,入轮加苦与灭谛为果。
离欲不住止息集所有,无贪无瞋无痴为生所。
净乐常我现证无烦恼,不依外缘现片无有情。
无量与二边互不关联,对众生开启解脱机会。
以不相异不执为最上,证诸法不异于谛实空。
不执持证离戏论之智,无虚妄分别无法讲量。
现证一切法无实之智,以量无法计量一切法。
诸法无滞碍行相之智,无常苦空无我之行相。
无性相之行相本质等,相续与刹那而坏灭故。
与圣者不随顺之所断,远离作者之异体我故。
我自性不存在之法故,胜义上本质为谛实空。
相续刹那坏灭即无常,断除所知障之灭行相。
灭内外内外空之寂灭,静之空空大空胜义空。
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之行相。
止息所知障本质之灭,于他所遍计执之我空。
以远离耽著真实之故,灭之妙行相为本性空。
断除聊著其能执作者,为所遍计执之所执者。
此乃视为真实有之故,即色声香味触有为法。
亦眼耳鼻舌身意施法,不可得空之行相为三。
以色至遍智于境错乱,之本体施设为真实故。
执着变碍为真实错乱,误认过去未来为真实。
无性自性空之一行相,灭除诸法真实之自性。
声闻弟子菩萨及诸佛,依次观等相属而安置。
世尊四念住波罗蜜多,身受心法不可得之故。
此佛母为佛陀波罗蜜,诸法一切行相为现觉。
实有汳圆满思索之道,身受心法是为四念住。
藉由身不净与受是苦,藉由心无常与法无我。
智慧圆满伺察为自相,无常苦空无我谛实空。
以其意念再三作专注,应以身念住趣入苦谛。
尤领悟身生苦之自性,然后生起欲远离彼故。
应以受念住趣入集谛,故观见因受引来贪受。
而产生欲断除贪爱故,应以心念住趣入灭谛。
尤通离我刹那作生灭,无有断我疑虑之恐惧。
令生起欲现前断灭故,应以法念住趣入道谛。
领悟诸烦恼法为应断,诸清净法为所依应修。
乃菩萨资粮道下品修,后通达声闻相似基智。
不善与善已生与未生,令正断令不生令增长。
生起因之正断四行相,念住后由勤奋生之道。
因于四谛趣入作取舍,意乐依止善知识功德。
唯佛法救苦调到精进,消除昏沉掉举之对治。
令未生恶法永不生故,令已生恶法永断灭故。
为令未生善法生起故,为令已生善法信增故。
生生乐欲与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四正断。
圆满受用三摩地之道,是断行之四神足之道。
欲乐三摩地专注一心,依止精进而专注一心。
依止心往者修这生得,观照三摩地察教导法,
以懈怠忘失教授沉掉,不用行作行为五过失。
心完全作净治生暖顶,神足后证加行之五根。
本质之相信真谛之信,产生善爱作取舍之进。
不忘所缘之行相之念,证悟以心专一之正定。
剖析谛理之慧之诸根,根后证相关道为五力。
获信生忍与世第一法,证信进念定慧之五力。
亦是成为掌控之主宰,于后得却会多次现起。
根与力后证七菩提分,观不乱其他住支分念。
自性支分证无我择法,应以出离支分为清净。
饶益身心利益支分喜,无烦恼染污轻安定捨。
念苦求离住念不忘失,观集求远离贪且安住。
观灭求现证彼且安住,观道求修习念不忘失。
此主要是菩萨所观修,人圣道支之人种形象。
于后提作确立为正见,以言论动念为正思维。
语业清净之谈为正语,断杀等身清净为正命。
为治修所断为正精进,不忘奢摩他等为正念。
成就神通正定圣道支,是为诸弟子具一切智。
道所依三十七种行相,随顺声闻弟子所具备。
道谛之究竟智之遍智,道智六种行相对治道。
为三解脱门之三行相,区分之种异品之对治。
作为我见之直接对治,非理虚妄分别之对治。
愿求三界究竟证对治,于变化道有三种解脱。
现证有色观色之解脱,现证以智慧身净解脱。
以身现证而圆满安住,现法于此世住安乐道。
无色等形象之四解脱,一种灭尽受想之解脱。
灭除受想障碍而现证,出世道为九种次第定。
四禅定四无色灭尽定。法性平等住殊胜引慧。
断道即无间道之行相,对境四谛所摄之行相。
对境四谛所摄之有境,不具烦恼染污四性相。
佛道以吝啬等之对治,布施等十种波罗蜜多。
诸菩萨且备随顺道智,一切相智极为殊胜故。
诸下圣者不共唯一道,遍智力之形象有十种。
其中处非外业之异熟,种种胜解种种世间界。
根胜非胜一切所行道,烦恼与清净随念宿住。
死与生知漏尽之力故,随时于诸法成正等觉。
此无畏之行相有四种,应宣说贪欲等作障碍。
虽依此所断却不中止,虽依此道却无法出离。
自我烦恼完全断尽故,吾现证此些法而成佛。
无碍解之行相有四种,入无碍滞等持与智慧。
是法义语辩之无碍解,佛法所依与诸下圣者。
是不共之十八种行相,其中有六种为行所摄。
无身行失宜嘈杂言语,忆念衰通与身无平等。
不相异不观察之行捨,其中有六种为证所摄。
从事众生利益等之欲,乐于前往所化处精进。
不忘调伏有情之忆念,等持于诸法本性之定。
细剖析一切法之智慧,断除障碍解脱退失。
其中三种为事业所摄,威仪调伏众生是为身。
宣说具法具义言为语,慈爱与悲愍等意事业。
其中三种为智慧所摄,过去未来现在无碍智。
一切诸佛宣说之空性,于掌控一切法之自成。
随时证菩提佛陀行相,于一刹那证圆满菩提。

赵凌瑜 2008.5.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居士所作偈颂

正等加行修学偈
敬礼诸至尊上师佛菩萨
1、 般若隐摄八现观,境行果中所包含,
三智加行与法身,菩萨修行之次第。
2、 为于三智得自在,正等加行是为因,
此中所摄十一法,所修行相诠为先。
3、 积聚资粮之所依,从入道至最后有,
三智随一含摄中,修习慧所摄瑜伽。
4、 对治行相一七三,各个确立尽了知。
能断所有诸异品,摧毁彼等而观修。
5、 所修即是断增益,由三智而说差别,
基道以及遍相智,廿七卅六百一十,
6、 基智所摄依四谛,苦集灭谛各有四,
道谛分三计十五,通达小乘住种姓,
7、 胜义观察苦谛相,常无苦胜义不生,
远离蕴之我为空,自性无我不能害,
8、 苦因爱欲胜无住,胜义言集如虚空,
生不可说缘无名,集谛观察如上说。
9、 灭从胜义上无行,苦尽故缘不可夺,
解脱无尽诠妙相,离垢染故灭无生,
10、 对治二障依道谛,无漏见道烦恼障,
有漏无漏摄独觉,次第分为四五六,
11、 入涅槃道无作者,无了知者如行相,
无转移无调伏者,配合行与决定出,
12、 一般所知依譬喻,梦音光影焰幻影,
无性不生及不灭,本寂静自性涅槃,
13、 所知决定个对治,各个区分六行相,
于外境义证无染,亦无善法清净相,
14、 烦恼习气无沾染,无色等差别戏论,
离自证尝味无慢,已证无衰故无动,
15、 道智所摄三十六,集道为因苦灭果,
依此生起次第说,八七五与十六相,
16、 集从所断对治说,为断贪欲喜爱因,
离欲不住与止息,断贪嗔痴即断缘,
17、 无虚妄分别无生,不耽有情即断缘,
因集生级分别说,三三一一共计八。
18、 道从宗及应理说,离二边解脱无量,
如所有不异胜空,不执声闻为最上,
19、 真实无妄分别智,胜义量无法计量,
出即法胜义无碍,道七分二二二一,
20、 苦从自共相上说,五蕴无常苦且空,
无我此四谛自相,共相为常无性相,
21、 灭之功德分有三,断除离系为三空,
止息所知是为静,于器胜义有无为,
22、 二边生死无始终,证法无散失共八,
为断耽着故八 ,空空大空胜义空,
23、 有为无为毕竟空,无际及与无空,
灭遍证执之作者,证本性空妙行相,
24、 涅槃常恒不退返,灭境体性时错乱,
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三离相,
25、 唯出离相自性灭,无性自性空行相,
如上灭静妙与离,灭谛行相十六种,
26、 前由菩萨修行解,次方依佛证悟说,
复依三智而安立,三七三四与三九,
27、 随顺弟子说基智,菩提分法三十七,
念住正断神足四,趣入资粮道观修,
28、 五根五力加行道,暖四修七菩提分,
择法生修八正道,分为七类如下说,
29、 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是无常法无我,
由趣四谛作取舍,生四喜好而精进,
30、 于此自四共相五,圆满待察作专注,
八断对治五过失,圆满爱用三摩地,
31、 欲乐精进心观照,四三摩地神通基,
暖顶之根分有五,信进念定剖析慧,
32、 忍与胜世第一法,现前压制具五力,
现证真谛住于念,无我择法与精进,
33、 喜引清安定等舍,观缘四谛念安住,
如是见道七觉支,清净出离八正道,
34、 正见思维语业命,正勤精进正念定。
顺基智后说道智,对治变化现乐住,
35、 出世遮断及佛道,六种摄卅六行相,
空解脱门空无我,无相解脱证灭道,
36、 无愿由苦二集四,引出世谓解脱门,
变化亦有三解脱,有色无色净解脱。
37、 乐住现世利他故,无色解脱与灭尽,
出世依九次第定,四祥无色灭尽定,
38、 能断解脱障之道,四谛无间道法忍,
佛道所说有十种,六度方便愿智力,
39、 如上三十四行相,随顺菩萨之道智,
不共遍智三十九,极为殊胜唯一道,
40、 十力无畏无碍解,不共十倣法及三,
具足十力处非处,亦了微细业并热,
41、 种种胜解世间界,根胜非胜趣诸道,
染净宿住知生死,障断漏尽完备智,
42、 如法无解四无畏,自言正觉证圆满,
宣说二障法无畏,三智道出离无畏,
43、 亲许漏尽断圆满,宣四无畏如狮吼,
法义语辩无碍解,所说能说各有二,
44、 法之异名性相义,方言质相差异处,
入无碍滞等持智,为佛四种无碍解,
45、 佛不共法十倣种,行证各六事慧三,
无有失宣嘈杂语,忆念衰退七不定,
46、 并想不观察行舍,无此六种行所摄,
证所摄者六行相,欲进念定智解脱,
47、 具智随行身语竟,三时无碍滞皆了,
等待空慧说空性,真如行相功德体,
48、 智慧究竟法自成,圆转法轮获自在,
随时处论证菩提,此遍智为佛行相,
49、 基智声闻与菩萨,因由还分无有漏,
道智假名烦恼障,不断为要亦无生,
50、 故谓有漏三暑六,一切道智之道相,
二障习气永断尽,唯是无漏百一十。
所修能修互为依,具根器者应修行。
为利自他证佛果,闻思趣入次第修,
我虽慧劣定无畏,不舍菩萨广大行,
如是所作依妙法,言启虽拙依最上,
若积少分福与慧,施与众生证菩抻,
以此闻思所生善,亦增有情续善根,
亲得文殊弥勒摄,速得无上种相智!
弟子马艳恭敬供上
2008年5月5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居士所作偈颂

三智所修行相173种
顶礼至尊上师足,为得加持降顶颅,
问吾因由今何在,救怙改造功德二。
般若隐摄八现观,以七十义而总说,
摄为行境果三种,三智道行法身果。
正等加行之本质,异品对治行相分,
广释三智之行相,各别分说三智体。
基智道智种相智,廿七卅六与百十。

基智前三各为四,道谛说之为十五,
无不生远不能害,说为苦谛三行相。
无住虚空不可说,填之无名集谛生,
无行不可夺无尽,无生灭谛所含之。
道谛行相分三类,烦恼所知对治二,
无作了知转无调,烦恼对治行相四。
所知有漏对治五,无自性及无不生,
不灭寂静似阳焰,自性涅槃幻影如,
所知无漏对治六,无污染清净沾污,
戏论无慢与不动,如是基智为廿七,
此智声闻所类摄,是为三类共同道。

道智行相三十六,八七五及一十六,
彼等宣说为四种,集道苦灭为所属。
集从断治说为八,离欲不住与止息,
无贪无嗔与无痴,无有烦恼无有情。
道从宗因而宣说,无量二边不关联,
不异不执为最上,无妄分别无滞碍,
无法计量许为七,是为道之七行相。
苦从自共相上说,无常苦空无自我,
如是四种之行相,许为苦谛所含摄。
灭从功德而开演,灭静妙离分之说,
内空外空内外空,是为灭之三行相。
静之行相有八种,空空大空胜义空,
有为无为毕竟空,无际空与无散空,
本性空相为一种,视为妙中所含属。
为离行相不有一,一切法空自性空,
不可得空在其中,是为无性自性空。

遍智行相一百一,弟子菩萨佛不共,
卅七卅四与卅九,许为遍智一百一。
弟子行相有七类,念住正断四神足,
行相为四共十二,五根五力七菩提,
八正道分共卅七,随顺声闻之行相。
身受心法四念住,未生不生生令断,
增长以及令生起,共同许为四正断。
欲乐精进心关照,此共有四神足相。
信进念慧定五根,现证真谛无虚妄。
信进念慧定无力,喜轻安定及于舍,
是为菩提七支分,现见真谛修道之。
正见思维语与业,正命精进念与定,
菩萨所具三十四,行相各个六支分。
对治变化与乐住,出世遮断与佛道,
道中对治三解脱,空无我及灭道谛,
随顺变化三解脱,有色无色外观色,
变化及于妙不妙,是为道中三解脱。
四种无色与灭尽,谓之现法乐住道,
出世道中九次第,四禅无色与灭尽,
遮断行相为四种,法忍无间道行相,
四谛所摄之有境,不具烦恼染污相。
佛道行相许为十,四种及于六摄之,
不共遍智之行相,功德说之为四种。
处非处与业异熟,种种胜解世间界,
根胜非胜所行道,烦恼清净宿念住。
死生以及知漏尽,许为遍智之十力。
佛为四无畏圆满,引导出离道无畏。
法义语辩无碍解,六六三三许十八。
无有失宜与嘈杂,忆念衰退不等持,
相异想与不观察,是为六种行所摄。
欲念精进定智解,身语意三诸事业,
智慧所摄为前行,过去现在未来中,
无滞无碍智三相,共说十八不共法,
如是一百七十三,正等加行之行相,
是为菩萨所修行,自他成佛之路径。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利居士所作偈颂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观庄严论》
第四品,一切相现观(正等加行或圆满加行)之一百七十三法
总摄三智行相分三
顶礼至尊上师足下:
一、 一切智现观共为二十七(基智)
偈:始从无边相 乃至无动相 三谛各有四 道中说十五
无无生三及静不为害 无住如虚空无言无说 无名无行相及无夺取
无尽无生三谛十二相 烦恼障为无漏之见道 独觉所知障之有漏道
独彼所知障无漏见道 此为道相对治之三种 无有作者之无有知者
无转生者之无调伏者 此为烦恼障对治之四 如梦如回声及如光影
如阳焰如幻化五种喻 次生无自性不生不灭 未来寂静之自性涅磐
此为所知障有漏对治 无染污无清净无沾染 无戏论无慢无动为六
依次所知障污染清净 烦恼习气色等之戏论 自证衰损对治以上六
此为一切智现观二七
二、 道智行相总分三十六
偈:于因道及苦 灭中如次第 说彼有八七 五及十六相
(一) 集从断治上宣说有八
离欲不住及止息为三 无贪无嗔及无痴为三 无烦恼及无有情行相
此乃依次之为因所有 贪爱欲求及喜爱有三 此乃依次之为集所有
贪嗔痴此为生所有三 虚妄分别此为缘所有 耽著有情应断对治上
三三一一因谛八行相
(二) 道从宗与因上宣说有七
无量无二边互不关连 不相异不执为之最上 无虚妄分别无法计量
以及无滞碍之行相 依次对所有众开启道 为所“有如”之何以定如
为所有“行”之何以是行 为所有“出”彼等之本质 如是道谛之行相为七
(三) 苦从自共相上宣说有五
无常苦空无我无自性 此为苦从自共相宣说
(四) 灭从功德上宣说有十六
内外内外空三离行相 空空与大空及胜义空 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
无际空无散空八静行 唯本性空相之一妙相 一切法空以及自性空
不可得三无性自性空 灭从功德宣说四离相
三、 遍相智行相一百一十
偈:始于四念住 佛陀究竟相 随顺于道谛 分为三遍智
弟子及菩萨 诸佛依次弟 许为三十七 三四与三九
(一) 随顺声闻之基智行相有三十七
身受心法为之四念住 不善与善已生与未生 此为勤奋产生四正断
欲乐神足与精进神足 心神足与观照四神足 信进念定智慧为五根
信进念定智慧为五力 念择法之精进喜轻安 定捨为之七种菩提分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 正命正精理正念正定 此为八圣道之八行相
上为三十七种观修法
(二) 随顺菩萨所有道相智解说有三十四
空及无相无愿之解脱 为对治道一类三行相 有色观色及无色观色
净变化道之三解脱门 空无边处及识无边处 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
为无色四解脱及灭尽 乃现法乐住道五行相 一二三四禅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及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四无色定 灭尽定为出世道九种
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 道法忍为断道四行相 布施持戒与忍辱精进
禅定智慧六波罗密 方便愿力智四波罗密 此为佛道之十波罗密
上为三十四菩萨道智
(三) 不共遍相智行相有三十九
唯佛所有功德之分类:
处非处以及之异熟 种种胜解种种世间界 根胜非胜一切所行道
烦恼与清净随念宿处 死与生及知漏尽之力 此为十力之十种行相
自承许证得圆满无畏 依利他说障碍法无畏
说一切智出离道无畏 自利之断德圆满无畏 此为四无所畏之行相
法无碍解及义无碍解 词无碍解及辨无碍解 此为四无碍解之行相
无失宜嘈杂忆念衰退 心不等持以及相异想 不观实行捨之六行相
希求欲之精进忆念定 智解脱不退失六行相 身事业语业意事业
此为智慧前行三行相 过去未来现在之事物 无滞无碍智之三行相
上为十八不共诸佛法 功德本质佛宣说空性 所依撑控一切法自成
功德所为现证菩提果 为求证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果位圆满加行总摄
三智一百七十三种修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淑芬居士所作偈颂

我的恩师宏正法
顶礼恩师足莲下:
正洁寺中宏正法,降注甘露及妙法,
现观庄严为人事,七十要义乃宣说,
法语雷音三千界,救度众生遍法界。
现观庄严四加行,173种行相趣入行,
开显解脱智慧海,恩师教诫之精化,
弟子闻思修妙法,一切众生相伴行。
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等镜中说,
圆满一切相加行,顶行渐次刹那行,
登顶成佛过程中,为达果身次第行。

基智行相二十七
苦集灭谛十二种,苦空无常及无我,
因集生缘是集谛,灭静妙离为灭谛,
含义引摄心智行,悟苦无常菩萨智。
道谛行相十五种,此中行相分三类,
四种对治烦恼障,现证无作者菩萨,
无了知者对境我,彼分际之无转移,
无调伏之行相我,观修对治烦恼障,
现证菩萨之见道,所知障在对治中。
有漏无漏五六种,修道菩萨后得智,
如梦色无对镜义,如回音外境不生,
如光影外镜不灭,如阳焰本来寂静,
如幻影自性涅槃,一切智摄独觉众,
所取分别对治中,菩萨心续之现证,
诸对境义无污染,证对境义无清静,
外境习气无沾染,外境差别无戏论,
证悟曾味之无慢,证悟不动之行相。

道谛行相三十六:
八七五之十六相,集从断治上宣说,
离欲不住及业息,无贪无痴及无嗔,
无烦恼及无有情,所断三种之行相。
为因所有之行相,贪爱欲求及喜爱,
为集所有贪嗔痴,为生所有虚妄别。
为缘所有耽有情,依于集谛八种行。
道从宗与因上说,无量二边不关连,
不相异不执为上,无妄分别无计量,
以上是宗下为因,所有如何以是如,
前面理由为规范,所有行何以是行,
现证一切法无实,出字是宗无有因,
是为道谛七种行,苦从自共相宣说,
自相上分有四个,苦空无常及无我,
共相上分仅一个,为无性相之行相,
现证彼等菩萨智,是为道智五行相。
灭从功德上宣说,灭谛行相十六种,
灭行相之本质三,内空外空为外空,
诸事息灭耽真实,详细剖析离系故。
静之行相有八种,假立我空为空空,
对器世间为大空,无为法为无为空,
轮回始末无际空,对于胜义胜义空,
有为不为有为空,常断边为毕竟空,
证法无散空行相,妙之行相本性空。
离之行相有三种,一切法空自胜空,
不可得空之行相,行之行相仅一种,
灭是无胜自性空。
遍相智行相110种:
声闻弟子菩萨众,佛陀心行极究竟,
智慧所摄根不同,若从种相分三种,
随顺声闻三十七,菩萨众为三十四,
佛教乃为三十九,声闻缘觉次第行。
四念住秘四正断,身受心法各念住。
已生不善令正断,不善未生令不生。
善法已生令增长,未生令生之精进,
圆满受用四神足,欲乐神足与精进,
心神观照三摩地,成就神通之根基。
信仰精进念正慧,五根修位在暖顶。
信力精进念定慧,修证真谛五力行,
喜念择法及精进,轻安定舍七菩提。
正念正定正精进,正见思维语业命,
八正道乃速修行。

菩萨所具道相智,三十四种分别行,
以治道之三对治,空于无我之对治,
虚妄分别之对治,愿求三界之对治。
无我之空解脱门,第二无相解脱门。
第三无怨解脱门,变化道之三解脱。
有色观色之解脱,无色观色之解脱,
以及一种净解脱,乐住道中五行相,
四种无色灭解脱,出世道中具九种,
四禅定与四无色,菩萨圣者之自性,
灭尽定之力证得,法性平等之殊胜,
故于出世道中置,遮断道中四性相。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居士所作偈颂

顶礼具恩根本上师佛,盛世欣闻大庆弘般若。
于此千载难遇能遇地,宿世法缘弟子集泰康。
聆听至尊恩师宣现观,佛光普照正洁共喜悦。
具有三种心智行相中,一切智有二十七种性。
用义不生远离别义者,自性所成文我不能害。
苦谛无常四性相当知,苦集来源者我等应除。
无名无行无住若虚实,无尽无生空相不可说。
不生不害不夺共十二,此为三谛无我之性相。
烦恼障之对治无漏道,一切智亦含摄独觉众。
所知障之对治有漏道,加之无漏三种道行相。
基智乃为菩萨所观修,故于分别对治所知障。
应知道等性相为四种,无调无移无作无了知。
菩萨见道三种四行相,圣者补特伽罗入涅槃。
证悟空性之智断除相,是为了解观修之对治。
菩萨修道对治之五种,阳焰回音光彩红影梦。
不生不灭寂静无自性,本为外境分别对治之。
见道菩萨现观无外境,无六烦恼习气障无染。
自证衰损色等之戏论,成为分别确定对治之。
苦集灭道道智三十六,随顺生起次第而解脱。
离欲无嗔无贪无烦恼,不住止息无痴无有情。
虚妄分别集生缘所有,眈著有情三三一一之。
如是为因谛之八行相,眈著自在有情行相故。
见道菩萨开启脱离门,对治众生如行出观思。
是为道谛二二二一故,宣说总括要义之本质。
无常苦空无我之行相,圣者不相随顺所断故。
静之行相假立之我空,胜义有为无为常断边。
断除眈著证法无散失,空空大空有为无为空。
无际无散毕竟空八种,遍计执之断除眈著也。
般若波罗密多之念住,佛陀智慧圆满究竟行。
含摄三智行相一百一,随顺圣者念住资粮修。
不生不灭寂静无自性,本为外境分别对治之。
见道菩萨现证无外境,无六烦恼习气障无染。
自证衰损色等之戏论,成为分别确定对治之。
苦集灭道道智三十六,随顺生起次第而解脱。
离欲无嗔无贪无烦恼,不住止息无痴无有情。
虚妄分别集生缘所有,眈著有情三三一一之。
如是为因谛之八行相,眈著自在有情行相故。
见道菩萨开启脱离门,对治众生如行出观思。
是为道谛二二二一故,宣说总括要义之本质。
无常常空无我之行相,圣者不相随顺所断故。
静之行相假立之我空,胜义有为无为常断边。
断除眈著证法无散失,空空大空有为无为空。
无际无散毕竟空八种,遍计执之断除眈著也。
般若波罗密多之念住,佛陀智慧圆满究竟行。
含摄三智行相一百一,随顺圣者念住资粮修。
圆满四谛身受心法住,无常苦空无我谛实空。
趣入观修苦集灭道者,通达离我观缘究竟时。
四种精进对治诸过患,消除昏沉掉举轮回厌。
外驰之心内收善趋入,获得正断观修殊胜力。
具精进心观照三摩地,欲乐精进圆满受用之。
令心思调伏具断行相,依次增胜资粮四神足。
信仰精进正念定慧五,心静产生暖与顶加行。
相信喜爱不忘做取舍,现证谛理智慧之五根。
证悟信进念定慧本质,产生顺忍真谛所缘相。
迅速掌控观修得分际,后得不生异品现五力。
择法轻安喜念定舍支,精进饶益身心无烦恼。
双修断除痛苦离贪欲,观缘集灭道苦证菩提。
圆满了知正见正误谛,清净正念正命正精进。
产生正定正业正思维,应知确定异品八正道。
随顺菩萨空灭无常苦,声闻独觉究竟三解脱。
执着无我我见之对治,破除虚妄分别现证故。
有色无色观色净解脱,障碍脱离圆满而安住。
瑜伽圣者变化美妙身,从智悲身现证无上道。
乐住空识无所有处之,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故。
诸圣菩萨四禅四无色,证得灭尽定之自在已。
乐住空识无所有处舍,寂灭受想非想非非想。
圣者菩萨断尽异熟故,现法成就三摩地之道。
四禅四无乃至灭尽定,此九前前渐次而后得。
苦集灭道四法忍能断,四谛所摄见道无边道。
不具烦恼染污四性相,得证菩提定中之对境。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度,禅定智慧六种波罗蜜。
愿力智方便十波罗蜜,此乃成佛之殊胜大乐。
处非处业之果熟二力,种种胜解种种是间界。
根胜非胜一切所行道,烦恼与清静随念宿生。
法不了解德圆满无畏,离贪烦恼障碍法无畏。
无法却道出离道无畏,自利断德圆满四无畏。
对于异名法之性相是,法善异处地方话无碍。
法之性相等持智慧之,苦胜谛自共相无碍解。
集胜谛自共相无碍辨,身受心法趋入四胜地。
欲求精进意念定智慧,解脱不退失之六行相。
无有失宜嘈杂相异想,忆念衰退心不等待也。
不观察灭定止解脱相,佛住平等舍心尽了知。
一切诸佛宣说之空性,掌控一切法之自成故。
诸佛所化圆满转法轮,永住空性止观双运中。
一切诸佛宣说之空性,现证菩提之佛陀形象。
佛弟子:光明金刚:
蒋桂华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居士所作偈颂

太长,只能附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居士所作偈颂

圆满一切相现观之所修
一百七十三种行相学后记
?顶礼与发心
般若波罗密 四圣众佛母
殊胜功德宝 于彼恭敬礼

具德上师尊 殊恩降甘霖
垂涙闻妙法 足莲下顶礼

为利乐有情 愿成功德身
世世不离法 生生永皈依

.总摄
现观庄严论 八事七十义
三智四加行 圆满果法身

一切智差别 行相为能相
由三种智故 许行相为三

三智一切相 一百七十三
闻思其义理 观修得自在

.基智之加行
无有至无边 基智二十七
三谛各有四 道中说十五

(苦谛)
无常苦不生 远离别义我
自性不能害 苦谛四行相

(集谛)
无住及虚空 胜义不可说
缘爱受无名 集谛四行相

(灭谛)
不行不可夺 妙解脱无尽
离垢染无生 灭谛四行相

(道谛)
道谛于烦恼 无漏四对治
无作者了知 无移转调伏

对治所知障 有漏与无漏
离贪自性空 宣彼为五六
无自性不生 不灭本寂静
涅槃境自性 有漏修道修

无染污清净 无沾染戏论
无慢与不动 无漏见道修
资粮至佛也 缘此证无常

?道智之加行
道智于见道 三十六对治
因道苦反灭 八七五十六

(集谛)
集从断治说 三三一一种
离欲与不住 止息爱恋身

无贪嗔无痴 无烦恼耽著
无自在有情 现证无我慧

(道谛)
道从宗与因 二二二单一

无量众生道 与二边不关
不异谛实空 不执为最上

无虚妄分别 胜义无计量
亦无有滞碍 现证诸法空

(苦谛)
苦从自共相 无常苦及空
无我无性相 苦谛五行相

(灭谛)
灭从功德宣 远离诸客尘
灭静妙与离 三八一三一

内外内外空 空空与大空
胜义有为空 无为毕竟空

无际无散空 妙相本性空
于一切法空 断实自相空

时不可得空 无性自性空
如是十六空 灭谛诸行相

.遍相智之加行
始从四念住 究竟诸佛相
道谛随顺中 遍相智分三
弟子及菩萨 诸佛如次弟
许为三十七 州四三十九

(随声闻)
根本性空慧 随声闻州七
四念住正断 四神足五根
五力七菩提 清净八正道

(四念住)
自相身不净 受苦心无常
法无我清净 四念住心间

(四正断)
不善法正断 未生令不生
清净善增长 未生令生起

(四神足)
欲乐精进心 观照三摩地
心思令调伏 如是四神足

(五根)
五根生暖顶 信进念定慧

(五力)
忍世弟一法 五力能自在
真谛信精进 正念定智慧

(七菩提分)
见道七菩提 念择法精进
喜轻安定捨 缘四谛观修

(八正道)
修道八正道 清净出离道

正见正思维 正语及正业
正命正精进 正念与正定

(随菩提)
随顺菩萨智 三十四行相
对治变化道 现法乐住道
出世遮断道 三三五九四
又佛道十种 彼彼即宣说

(对治道)
无我空解脱 又无相解脱
及无愿解脱 如是三解脱

(变化道)
有色观色门 无色观色门
与净解脱门 圆满心安住

(现法乐住道)
空无边解脱 识无边解脱
无所有解脱 非非想解脱
无色四解脱 及灭尽解脱

(出世道)
出世四禅定 八四无色定
证得灭尽定 九种次弟定

(遮断道)
法忍无间道 四圣谛所摄
无烦恼染污 根本定中修

(佛道)
布施等六度 愿力方便慧
十种波罗密 缘此佛道修

(遍相智)
不共遍相智 三十九佛智
支分诸功德 行相三十六
十力四无畏 四种无碍解
十八不共法 圣佛殊胜道

(十力)
果报处非处 知业之异熟
种种胜解力 种种世间界

根胜非胜力 一切所行道
烦恼与清净 随念宿住力

了知死与生 知漏尽之力
如是佛十力 一切尽晓知

(四无畏)
证圆满无畏 障碍法无畏
出离道无畏 断圆满无畏

(四无碍解)
清净法无碍 了知义无碍
语及辩无碍 能所四无碍

(十八不共法)
不共十八法 行证事业慧
所摄诸行相 六六又三三

(行捨类)
身行无失宜 语乃无嘈杂
无忆念衰退 无心不等持
取捨相异想 无时不观察

(不退失类)
欲求及精进 忆念不退失
诸法本性定 详析法之智
解脱无退失 随行于智慧

(身语意业)
威仪身事业 说法语事业
慈悲意事业 正等觉功业

(无滞碍智)
知过去法智 知未来法智
及于现在事 无滞知一切

(功德之本质)
一切语真如
(功德之所依)
于法自在成
(功德之所为)
随时证菩提 此为佛三性

(回向)
一切相现论 异品之对治
为成自他利 回向大菩提

妙乐宋淑艳
2008年5月
打字:孙静
2008年5月22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12:34 , Processed in 0.03917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