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06|回复: 52

天台教观与道次第之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台教观与道次第之比对
                    ——汉传佛教起信之六


                     一、缘起
当代教界,有从事佛学研究或致力于修证的大德,颇重视或抬高藏传之道次第,甚至认为其论理细致,且又次第分明,乃纯正完美之学。对于汉传佛教宗派,则以为其传承不明、缺乏次第,至于修证之法亦不足取。事实是否如此?下文仅就天台教观与道次第作逐一列举与比对,以作参考。


               二、道次第之依据
藏传佛教,道次第建立之依据,主要是公元11世纪中叶,中观应成派的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随后,藏传佛教各宗派开始建立起自宗之道次第来,如11世纪噶举派冈波巴大师的《妙法如意宝解脱庄严论》,14世纪宁玛巴龙钦巴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以及15世纪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等等。

                 三、道次第之内容架构
参照作为蓝本的《菩提道灯论》,可以看出藏传佛教各宗派的道次第在基本框架之下的偏重差异。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皈依、二种菩提心、胜方便、般若与方便双运、密乘。
                     ——阿底峡《菩提道灯论》
    因如来藏、所依人身宝、依止善知识之理、有为无常、轮回之痛苦、广宣业果、 慈心与悲心、皈依与持戒 、圆满受持菩提心、发愿菩提心之学处 、六波罗蜜多之安立、布施波罗蜜多、戒律波罗蜜多、安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道之安立 、地之安立、圆满佛果、宣说佛事业
              ——噶举派冈波巴《妙法如意宝解脱庄严论》
    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业因果、依止善知识、皈依、四无量心、发菩提心。
            ——宁玛派龙钦巴《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奢摩他、毗婆舍那。
                ——格鲁派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事部、行部、瑜伽部、马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
        ——宁玛派敦珠仁波切《九乘见修行果差别》

               四、道次第的特色
    通过以上的列举可以看出,道次第的组织与次第建立,基本可概括为:自下而上,以大摄小,先显后密。所依主要为印度佛教后期的著作。

               五、天台宗安立之传承
     至于天台宗,则依四圣谛安立教理行果。最初之发端为《阿含经》中的《转法轮经》。
     其后,根本说一切有部之阿毗昙七论,以及后续的《大毗婆沙论》、《阿毘昙心论》、《杂阿毘昙心论》、乃至《俱舍论》,经部之《成实论》,其中的道果次第皆以四谛说为中心而开展。
     天台宗建立四种四谛的原则就是传承于此。

              六、略说天台宗四种四谛
     藏教生灭四谛:
     藏教者,经律论三藏之教。生灭者,此教诠因缘生法,有生有灭。四谛者,谛即审实之义,谓声闻之人,用析空观,谛审苦集灭道之法,一一不虚,是名藏教生灭四谛。声闻之人,厌生死之苦,欣求涅盘之乐。此藏教生灭四谛,是正教声闻缘觉,旁化菩萨。            
    通教无生四谛:
    通教者,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也。用体空观,体达五阴诸法,当体即空,如幻如化,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灭无生相,道不二相也,是名通教无 生四谛。(通前藏教者:此教钝根菩萨,但证真空之理,与前藏教是同也;通后别圆者:此教利根菩萨,于真空之理能知不空,证人中道。)此通教无生四谛,是三乘通学,以菩萨为正机,二乘旁机。
    别教无量四谛:
    别教者,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也。无量四谛者:此教独菩萨法,菩萨所化众生既无量,其所用法门亦无有量。故云:苦有无量相,十法界果报不同 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法门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是名别教无量四谛。别教无量四谛,是特别对菩萨说无量法门,不通于二乘,别于圆教菩萨。
    圆教无作四谛:
圆教者,事理无碍,法法融摄也。无作四谛者:大乘菩萨,圆观诸法,事事即理,无有造作。故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尘劳本清净,无集可除;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是名圆教无作四谛。此教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

                七、台宗之特色
藏、通、别、圆四教各有相应的教理行果,自成系统,可接引不同的行人入适合的教门而实践;在防止冒滥的同时也避免了弯路:例如大乘经典中,行人常直接从空观契入,也有是从菩提心起行。当然,也有必须从藏教之苦谛入门者。
另,四教之间并非完全的隔历有间,例如,藏教利根者可转入通教、别教;通教利根者可被接入别、圆二教;别教在修到相应阶位(初地)就等同圆教了。
天台宗教理道果的所依主要是大小乘的经典,后世的论典则为辅助。

                   八、总结
     藏传佛教的道次第的建立,大多是自下而上、由大摄小、先显后密,最直观地体现出层次分明的优点。但模式比较单一(这是依后世论典为蓝本的局限),例如,声闻与缘觉乘的内容略作介绍之后,直接进入了菩萨乘,这样的设置是不够完整的:有些众生在此生只适合声闻乘的教法(最典型的如当今南传上座部之修行者),而有些众生则需要修习声闻乘的观智有所成就了方能转入菩萨乘的——无论是南传还是北传;至于菩萨乘,其止观的内容也比较单一,无法对应于大乘经典中的广开方便、法门众多;还有,就是菩萨乘之上再安立密乘,是否为公认之定论,也还有讨论的空间,只能说是一家之言。由此可看出,此类单向之道次第引导,基本是遵循着佛教史的发展轨迹而设置,虽有人将其标榜为整体教法——甚至断定为各宗必修,但并非统摄了完全的教法,而且,关于层次的安立顺序、显与密的优劣分判都有待商榷。
    天台宗的教理行果之安立,依化法四教各作阐释,优点是教理详细、法门周密。例如:藏、通、别、圆四教各自成章,依据不同经典之中的道次第摄受对机之众生,同时,各教之间还有连接与会通,也就避免了教法的割裂(佛陀一代时教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在此得到了完美体现);虽说会三归一,但并非顺序地引导递进,而是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教法中去——所谓的藏通二教八相成道的佛陀、只是别圆二教的菩萨之示现,即便所应摄受的无边众生之大乘根性尚未成熟,菩萨也会在无尽的六道轮回中借助诸多的方便法门创造开、示、悟、入的机缘而接引,同时成就自身无量的波罗蜜。当然,对于初学者,也就无形中加大了学修的广度与深度以及随之而来的难度,不过,“法门无量誓愿学”本是大乘佛子的誓愿之一,相信有心者自会深入教观,游心法海!

发表于 2016-8-20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穹 于 2016-8-20 15:31 编辑

三部止觀中,除了摩訶止觀看起來比較嚇人以外,不定止觀(六妙門)的基礎就是數息,而漸次止觀(釋禪波羅蜜)則是依大論而開展的,其次第和方法,應當說是通途的止觀。
說是法師不太教止觀,大勢如此,但具體還是要看幾個層次。
一,其實從佛教的大部分情況來看,南傳、藏地乃至日韓,僧俗關係似乎主要還是供施關係,修行主要還是交給法師去做的,像漢地白衣如此熱衷止觀的(不是說那些偶爾的禪修,是真的要一步步修持下去的)或者一些很正式的修行的,實際上是很特殊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大範圍內大家都不太講止觀。說錯了還請指正。
二,明清不論,要說現當代法師不太講止觀,大概可以這麼講,但是也不是不講、不教,天台教給白衣的,多數是三部止觀之外的小止觀,教這個的,自民國所謂天台復興以來,是一直不斷的(加上這個本身就是大師為白衣著錄的),到處都可以找到。至少知名的幾位法師,感覺多數都是有教過的。
三,止觀有這麼好修嗎?《小止觀》說是給白衣修行參考的,但真的修起來,也不是坐下來就數息修一座這麼簡單的,種種的條件、前方便,放到今天,多數在家居士恐怕是做不到的。當然如果白衣平時能花二十分鐘,三十分鐘,每天修習一下,嘗試做一些禪觀是很好的,但是這個嚴格來說,不是正式修天台的止觀。
四,按天台的修學次第來說,專門正式要深入禪修,其實是放到五品弟子位的後半部分的(廣義來說的止觀包含一切修持)。在此之前的修學重點,妄說一下自己的理解的話,一是聞思,二是懺法(尤其是五悔,懺悔,隨喜,勸請,迴向,加上發願)。要正式入天台的修學次第,五品弟子位的第一位,隨喜位,主要就是聞思、觀察、信解圓教的諦理,然後具足十法成乘(這裡面當然有一般所謂的止觀,但是這樣的止觀在此不是最主要的項目)。然後這樣一路修下去,主要還要靠五悔,因此天台特別重視懺法(其中包含了止觀的要素),理由有很多,拿一個方面來說,如果這部分沒有修好的話,不太可能止觀修得很好,這點想必不必多解釋。這一直到六根清淨位(一般所謂的初地),都是要一路修上去的。

一介白衣,瞎說說,也請多指正。但是我相信這裡說的一些觀察和考量,應該是大範圍內的佛教都有共鳴的。所謂“天台宗法師們也很少教止觀”等等,都是很合理的觀察,但是觀察他宗他派,如果能用上寬容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的話,應當是能發現更多同理同心的地方。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2016-8-19 12:29 编辑

就格鲁部分说说,
《广论》写得再多,还是一个总体纲要。所以,不要只是局部把握《广论》,成了见木不知林。整个道体的问题,要在《现证庄严论》的学习、辩论中消化,整个四宗见的问题,要在《入中论》的学习、辩论中消化。之前为了入学,需要基础的《地道建立》和《四宗论见》。《现观》和《入中》可以代表印度中晚期佛教最成熟的东西。爾國自有風俗制度,亦斷不能效法中國,即學會亦屬無用。於天朝體制既屬不合,而于爾國亦殊覺無益的东西,不学也罢了!

声闻与缘觉乘的内容略作介绍之后,直接进入了菩萨乘,这样的设置是不够完整的:有些众生在此生只适合声闻乘的教法(最典型的如当今南传上座部之修行者),而有些众生则需要修习声闻乘的观智有所成就了方能转入菩萨乘的——无论是南传还是北传;——《广论》是基于一切有情决定趋入大乘,方究竟成佛这一大前提,才把上士道归为重点。何况,下中士道,要怎么讲才完成?对于只能接受四谛法的,难道又是嚼烂捏碎地搞些万言雄文,百卷浩书?


至于菩萨乘,其止观的内容也比较单一,无法对应于大乘经典中的广开方便、法门众多;
——菩萨乘要点何在?抓不到要点,恐反被广开、众多迷陷其中。其二,止观部分先就讨论唯识和中观二者空见,谁是了义、谁是不了义。这个课题是需要旁牵《辩了不了义》、《藏识解难》、《最上续广解》等系统讨论第二转、第三转这一历史问题。自然,广论不牵扯过多,还是拿要点!再则,“无法对应于大乘经典中的广开方便、法门众多”云云,我不禁怀疑,这里讲止观,止观是什么,为什么要讲止观,笔者自己先懂了没有?

还有,就是菩萨乘之上再安立密乘,是否为公认之定论,也还有讨论的空间,
——这个有些道理,纵然是菩萨位的有情,能相信密乘的也不是多数。这个“公”不公,“定”不定,是要慢慢再说。
发表于 2016-8-19 1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堂主想多了,这位法师就是引用《宗义宝鬘》不知道来证明啥的那位,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心智上锁上大门,拒绝(害怕?)新思维,我觉得现在重要的仍然是持续引进讲解五部大论
发表于 2016-8-19 1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慕宗 于 2016-8-19 13:36 编辑

从渊源上说,藏传尊龙树之学,有些人鼓吹的是智者超龙树,讲究纯圆教,藏通别圆,龙树之学算通教,位置不高,怎么认同藏传?

为何“智者超龙树”?站在天台宗的角度讲,在判教与妙解《法华》方面,智者大师的确超胜龙树菩萨,主要表现在智者大师之天台三大部,始终唯依圆教圆观,阐明开显纯圆独妙之成佛《法华》秘密之藏,可谓究竟圆满,纵令释迦再来,也不能超出其右,龙树菩萨也不例外。
发表于 2016-8-19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尊经”没错,关键是怎么“尊”?仅仅一句“执经以为根本(而非论)”,恐怕不够。念经念经,“念”理解为“忆念”或许更贴切,“忆念”的所缘为何?经义。那么,经义怎么理解呢?自己凭空想象,或者凭借“打坐悟道”?还是依堪为依凭的论师、论典?当然,谁都不是佛,即使是印度论师,理解可能也错。既然这样,是不是还不如我们自己看着译本去理解?“依经不依论”,可能只有少数人提出来了,但并非少数人的心里恐怕就是这么认为的。相比之下,某些宗派(包括印度那些所谓阿阇黎)对论典是过于看重了,并不可取,不如我们这些派,“离经一字,即为魔说”嘛——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在这种“传承”下,“若尊重弟子”被普遍理解为类似“就像值得(或“可”)尊重的弟子”也不奇怪了。
发表于 2016-8-1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空、不空  理事无碍 这些,是什么意思?说得清吗?
发表于 2016-8-19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rypotter 于 2016-8-19 14:07 编辑

个人理解:天台教观 更类似 四宗要义 这种共时性的 分类方式,和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 这种时序性的安排 是不同的开演方法, 拿来比较 感觉很有些呵呵
而且除了藏教很容易识别出来之外, 通、别、圆三者的描述单看这些文字 看不出彼此不能融摄的地方。 龙树何以 不是 理事无碍、不能起无量大用 也未见得能说得通(如果把龙树理解为 断无见 后说为 通教, 则我们看来这种 见地压根不是四宗之一,无从安立 通教)。

是不是 中观——通教    唯识——别教     真常唯心系统——圆教   这样的分法是这里想说的意思?

百度到: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把佛法的内容分成藏、通、别、圆四教:

(一)藏教:这是小乘教,小乘教为何说是藏教?《法华经》说小乘教是三藏教,经、律、论三藏的法义区分明显,不像大乘佛法的戒律中有教理,教理中也有戒律,所以三藏教是根据《法华经》而安立,它属于小乘声闻法。

(二)通教:通教的义理类属于中观的学者,中观为何说是“通”呢?智者大师说,“通”是指通前通后,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佛法不论修大乘或小乘,内心皆以空为基础,“三乘共坐解脱床”,所以空义的教理是大、小乘皆要学习的,故称为“通”。

(三)别教:别教是类似唯识学者,以阿赖耶识的受熏,界定整个染净因果。阿赖耶识的缘起思想,为何称为“别”呢?“别”是指别前别后,别前藏教,别后通圆,它是发明诸法的差别,故称为别。

(四)圆教:智者大师认为《法华经》、《涅槃经》及天台宗的思想,皆属于圆教,因为它可以把前面藏、通、别的种种差别相,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融通了理性的空义与种种事相的修持,故称为“圆”,圆是指圆融无碍。以上的通教、别教、圆教是大乘的三系,藏教是小乘的教法。


发表于 2016-8-19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6-8-19 13:51
真空、不空  理事无碍 这些,是什么意思?说得清吗?

魏晋玄学
发表于 2016-8-1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現代的天台宗法師們, 大都是教演天台, 行歸淨土, 說白了, 就是理論和修行是兩碼子事
发表于 2016-8-19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智者超龍樹之說,怎麼都講不過去,剛搜索了一下,發現是某法師的斷言,大概做不得台宗共許。至於龍樹之學配通教云云,大概是根本誤解了天台的立場。
二,尊經之說,不知從何而來,心道法師的文章掃了一遍,好像沒有特別提這點,這也不是天台本身的看法和做法(摩訶止觀卷六下,“後代澆漓情惑轉異。直用佛經於其無益。菩薩觀機通經作論。令眾生得悟。”)。其實老實來講,讀《法華》者眾,註疏者多,但就從《法華》,大概是讀不出三大部的意思的。所謂天台宗《法華》,若字面理解,是對歷史的過度簡化。
三,terminology,以及隨後的一套思考方式,當然是有歷史延續,誠實點講跳不出的。並且天台大師對中觀的接受和理解到底如何(站在藏傳或當代的角度看),客觀來講,也還是問題。這點也不是能直接給出一個辯護的,不過不影響天台內部以“信心”來認信,也不妨礙日後的切磋乃至改造。
四,化法四教很難直接對應三系的判斷,這和以通教配龍樹是犯了一樣的錯誤。講重點的話,智者大師時期的圓教,和湛然大師以後的圓教,再到知禮,乃至《楞嚴》、《起信》大起後的圓教,距離真常的距離,應當說是大相徑庭的。從個人的理解來看,原本的天台(智者版本的;以及正統化了的知禮版本,這點存疑),實際是相當拒斥至少一些經典的真常系的論題和設想,當然,到一些具體問題上,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也可能被歸於真常思想的內部爭論。
五,教觀分離,可哀可嘆。
六,智者大師起,就重《請觀音》等,這當然和這裡所說的密教截然不同。只不過說,從一開始,天台與密教是有親緣的,一行註《大日》,遵式隨俗重《熾盛光》,更不要談比叡的密教傳持。關鍵只是教相上如何判攝,是圓密一致,還是圓密有別。
发表于 2016-8-19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嶺南獦獠 发表于 2016-8-19 14:33
現代的天台宗法師們, 大都是教演天台, 行歸淨土, 說白了, 就是理論和修行是兩碼子事

从此教所演却找不到修道,都念一句佛号,难得累人。
发表于 2016-8-1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的密教思想,同样是是完整接受了印度中晚期成熟的密教分类、演说。且这个密教和成熟的中观思想紧密联系。这一整套东西,至今对于汉传而言,还是陌生的。
发表于 2016-8-19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之下, 太虛大師更明白漢傳佛教的不足, 以下是太虛大師為廣論所寫的序:

比因《西藏》學者《法尊》譯出黃衣士宗《宗喀巴祖師》所造菩提道次第,教授《世院苑漢藏院》學僧,將梓行而問世,余為參訂其譯文,閱至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以能速滿二資糧故。設踰共道非所堪能,或由種性功能虛劣,不樂趣密咒者,則唯應將此之次第加以推廣,其為特尚密宗之理論,甚為顯然。例之《賢首》以別教一乘特尚《華嚴》,《天台》以純圓獨妙特尚《法華》,固將無別。然中國尚禪宗者,斥除一切經律論義,雖若宗鏡錄遍錄經論,亦但揚廑宗,鄙餘法為中下。尚淨土者,亦勸人不參禪學教,專守一句《彌陀》。《賢台》雖可以小始終頓藏通別圓位攝所餘佛言,然既為劣機而設,非勝根所必須;縱曰圓人無不可用為圓法,亦唯俟不獲已時始一援之;而學者又誰肯劣根自居?於是亦皆被棄。此風至《日本》而加厲,橫判顯密教、豎判十住心之東密,則除秘密盡排為淺顯;高唱經題之日蓮,則於法華亦捨跡門而僅崇本門。今日本雖經明治維新復興,然亦祇有各宗而無整全之佛教。中國至清季除參話頭、念彌陀外,時一講習者亦禪之楞嚴、淨之彌陀疏鈔及天台法華與四教儀,或賢首五教儀附相宗八要而已。經、律、論古疏早多散失保之大藏者亦徒資供奉或翻閱以種善根耳。空疏妍陋之既極,唯仗沿習風俗以支持,學校興而一呼迷信,幾潰頹無以復存,迄今欲扶掖以經律論儀,亦尚無以樹立其基礎。而借觀西藏四五百年來之黃衣士風教,獨能卓然安住,內充外弘,遐被《康》、《青》、《蒙》、《滿》而不匱,為之勝緣者雖非一,而此論力闡上士道必經中下士道,俾趣密之士,亦須取一切經、律、論所詮戒定慧遍為教授,實為最主要原因。論云:「如道炬釋云:未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前,是為戒學。奢摩他者,是為定學。毗缽舍那,是為慧學。復次,奢摩他前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廣大道次;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若於此次第決定、數量決定之智慧方便中僅取一分者,當決定不成菩提」。

福德資糧則人天俱攝,智慧資糧則聲緣相協,律及經論皆所依止,僅取一分,不成菩提。雖未嘗長不別有最勝之歸趣,而確定皆攝入次第之過程,於是不沒自宗,不餘法,而巧能安立一切言教,皆趣修證。故從《天竺》相性各判三時,以致《華日》諸宗之判攝時教,皆遜此獨具之優點。余昔於佛學概論,明因緣所生法為五乘共法,三法印為三乘共法,一切法實相至無障礙法界為大乘不共法,後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又增說共不共通法為總要,粗引端緒,語焉不彰。今雖未能獨崇密宗,欣睹三士道總建立之典要,乃特提出以申論之。
发表于 2016-8-19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论开篇所说四大殊胜,能理解了,也算入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3:20 , Processed in 0.03539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