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60|回复: 19

用一段话赞美《入行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要向别人介绍这部论著,您会用怎样的语言,言简意赅地概括这部论的精要,让人一听就产生兴趣、被它吸引?期待各位师兄的善说(引用大德开示也好)

如阿扎仁波切:

三世一切诸佛共同经历的大道、无余利乐的生源处——以大宝菩提心为主的大乘道,对此圆满无谬开示的、犹如如意宝般的《入菩萨行论》……
发表于 2016-8-9 1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套用论中说自他换时一句“昔闻名生畏,后无彼不喜”。入行论自身,也当得起这样的赞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师兄法喜充满。
发表于 2016-7-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的精髓、内涵,我们通过《入行论》的学习,如果好好深入的话,就会发现好象学了很多很多东西一样,而且明白了很多道理,对佛法的整个精神面貌很清楚。这样,我们就能对佛法保持清醒的智信的态度,否则很多人就会处于迷信状态,佛法是怎么回事,如何去修行,都很茫然,这样是不行的。《入行论》涉及到了很多方面,使我们对佛法有全面的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16-7-5 09:13
佛法的精髓、内涵,我们通过《入行论》的学习,如果好好深入的话,就会发现好象学了很多很多东西一样,而且 ...

谢谢师兄朴实而真切的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7-3 19:35
随喜师兄法喜充满。

也恳请师兄有空时不吝分享。
发表于 2016-7-7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觉得不“过瘾”。

要像这样才给力吧!

    广论: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掌中解脱:此書是能將解脫交付手中的圓滿無誤甚深教授,是無與倫比法王的心髓,是菩提道次第經驗引導的筆記,是攝集一切佛經精華的教授甘露藏!
发表于 2016-7-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隆莲法师翻译的本子究竟如何?现在似乎用这个本子的不多。但我个人挺喜欢的,也没啥理由,就是觉得文字好
发表于 2016-7-1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道 发表于 2016-7-10 10:12
还觉得不“过瘾”。

要像这样才给力吧!

掌中解脱:此書是能將解脫交付手中的圓滿無誤甚深教授,是無與倫比法王的心髓,是菩提道次第經驗引導的筆記,是攝集一切佛經精華的教授甘露藏!

——这个其实是《掌中解脱》的标题。根据藏文直译如下:《解脱付于掌中之圆满无误甚深教诫、无等法王心髓、菩提道次第经验导引笔记·总摄一切佛语精华教授甘露藏》
发表于 2016-7-1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梵 发表于 2016-7-10 10:53
隆莲法师翻译的本子究竟如何?现在似乎用这个本子的不多。但我个人挺喜欢的,也没啥理由,就是觉得文字好

我也喜欢隆莲法师的翻译,能读得上口,意思明白。
五字版本表达能力到底有限,如果不看解释,很多地方不知其意,读得不太顺,我是拿来参照。

听说广解的翻译般若度,有些问题,但我还没仔细复习过第九品。
发表于 2016-7-1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liangar 发表于 2016-7-10 20:58
我也喜欢隆莲法师的翻译,能读得上口,意思明白。
五字版本表达能力到底有限,如果不看解释,很多地方不 ...

祈愿您将来细研之后分享法义。感恩。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 发表于 2016-7-10 12:51
掌中解脱:此書是能將解脫交付手中的圓滿無誤甚深教授,是無與倫比法王的心髓,是菩提道次第經驗引導的筆 ...

多谢师兄指正!标题可以写这么长,是藏文的特色吧?
发表于 2016-7-13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故乡 于 2016-7-13 09:18 编辑
学道 发表于 2016-7-12 15:40
多谢师兄指正!标题可以写这么长,是藏文的特色吧?

估计是,因为我看到的很多论典和其他著作(注解、赞颂)等,都有类似特点。不过,印度论著也有这种情况,甚至南传的一些注疏也这样,标题很长,而且附带藻辞(如“除热恼之月光”、“甘露贤瓶”等,南传某律疏的藻辞是“善祥光”)。所以,可能是因为受到印度论著和大小五明影响的缘故。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 发表于 2016-7-13 09:16
估计是,因为我看到的很多论典和其他著作(注解、赞颂)等,都有类似特点。不过,印度论著也有这种情况, ...

南传的注释書名确实也有注重辞藻的特点,不过还不算夸张,还没有到掌中解脱那样一个标题可以单独成文的地步:)

寂天菩萨说:韵音善巧亦非我所能。还是很自谦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石法师:

西元七世纪后半至八世纪中叶之间,印度出了一位擅长诗文的中观学者——寂天(Santideva)。他写的《入菩萨行》(Bodhicaryavatara,以下略称《入行》),充满了浓郁的佛学情感;时而宁静庄重,时而洒脱飘逸,时而悲天悯人,时而超尘绝俗。在精辟恰当的议论中,呈现出深刻的哲学洞见;在巧妙幽默的譬喻中,更蕴含着殷切的教诲;真不愧是一部能使顽者廉、弱者立的旷世巨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2-17 15:26 , Processed in 0.03698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