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所谓“极端尊师” 尊师重教是人类的美德,佛教自古重视师承,重视戒脉法脉。 佛陀在世时,由佛陀亲自执教,佛示寂后由传灯接续的弟子代代相传,代佛传法,人世上才有了佛教。 无师,法脉、戒脉从何而来?无师,经典解释的对错以什么为标准?无师,修证的境界由谁印证?佛经中的“无师智”是佛的境界,并非凡人。 根椐大乘佛教教义,十地菩萨在成佛前还需要受诸佛大光明灌顶。岂能轻视师教? 世尊去世后,一切佛都成了一个无形无色的抽象的精神,既不能说话,也不能传教,而在现实世界中给人传教的都是法师教师,也只有法师教师才能传法传教,因为庙中的泥菩萨是传不了教的。 因此,从弥勒,无著一系传到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的显宗修道体系《菩提道次第广(略)论》,称亲近师长为入道之门,《密宗道次第》称,尊师敬师为第一戒,是成就的主要保证,释迦牟尼也是一名教师。 信其教而不尊重传教之师,不尊重释迦牟尼,能算是真信仰,真皈依吗? 历史经验证明,哪个教派尊师重教其法脉便昌盛,哪个教派不尊师重教,就会法脉衰败,乱行邪说泛滥。 把尊师重教的佛门美德,视为缺点而乱加指责,不是什么明智和高见,而是自己信德缺陷的暴露。 藏传佛教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才得以兴隆不衰,因此尊师是藏传佛教的优良传统,也是整个佛教的传统。 (三)关于双身修法 把双身修法视为“坏戒行为”,视为“淫乱污秽”的观点,一是来自小乘和婆罗门禁欲至上主义,一是来自中国的传统礼教。 佛教中有分别解脱戒、菩萨戒、密戒三种,分别解脱戒是僧戒,菩萨戒、密戒是在家和出家弟子的共同戒律。 是否犯戒行为,要从三戒统盘考虑。 比如僧人根堕戒,杀生,不予取,男女事,谎言等,对菩萨戒来说,在利众事业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开许,大乘僧都要受菩萨戒,不会不知道特殊情况下的开许,难道这种菩萨的方便行为也可以当做“坏戒”和“秽行”而加以反对吗? 在佛教中有禁欲之法,不禁欲之法,还有以欲为道之法。 大乘教的主要目的是断所知障,不是烦恼障。(见弥勒《现观庄严论》) 汉地禅宗也有“烦恼即菩提”之说,四分律中也有一沙弥救出一跳河少妇,为满足少妇的要求,沙弥答应还俗,当时有些僧人纷纷议论,佛祖说,该沙弥做得对,因为“救人事大,舍戒事小”。 密法是一种针对上根锐智修行人的特殊方便法门,在无上密中有许多与人体的自然规律、生理特点相应的快速入定生慧证空方法,故称“成佛捷径”,正如宗喀巴大师所说的那样,金刚乘和般若乘在所证的空性方面没有任何差别,只是在能证的主观意识和证悟的方法上有许多善巧方便法门。 三乘显教的修行核心是净化心性,故以精神修养为主,无上密(因为下部密法不涉入此类问题),把人的意识和物质肉体看成了相互相依不离的辩证的统一体。 我曾在《佛教理论框架》一书中说过:“如果说显宗是纯精神的一元论的话,那么密宗就是精神和物质的二元论”。 无上密认为精神和物质色体,有形和无形,运动和静止,人体的精和血,气和脉,男身和女身,智慧和方便等等都是阴阳二极,相依不离的统一体。 人类和一切生命的存在是阴阳平衡协调的结果,阴阳不平衡协调就会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影响,导致身心疾病,粗分的阴阳分离导致死亡,极细分的阴阳合体永不分离,是转世和成佛的基因。 由于人体的阴阳以及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关系,在身心净化证悟方面也有了与显宗截然不同的修证方法和道路,男女合体修法也是其中的一个方便法门。 假若能利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某些特殊规律,能导致分别意识息灭的深定状态,能引发物我与虚空融为一体的法界体性直觉,这样的殊胜方便法门,由于不符合某一方面的戒律和习惯,遭到某些人的非议和攻击,并不奇怪。但把这种不符合戒律习惯的行为斥为“淫秽”、“鄙劣”,实在不符合精通佛理的善知识的身份。 把男女之事视为“秽行”,视为“鄙劣”实源于外道婆罗门。婆罗门歧视女性,视妇女卑贱不洁,不让妇女入教、进神庙,提倡禁欲独身生活。 佛教视众生平等,也收在家出家的女弟子,允许带欲修行。对婆罗门极端禁欲主义盛行起到了一些反抗的作用。 但在小乘的思想中仍有许多婆罗门旧文化的思想残余。 如佛陀第一次给自己的姨母摩耶夫人和妻子耶苏达拉剃度时,遭到一些大比丘的反对,并说剃度女弟子会减短佛法住世的期限。 如说成佛必须先转男身,佛陀出生时,从摩耶夫人的“右肋生出”,净土世界,无女性,罗汉,菩萨皆是男性等一系列男尊女卑的思想。 到了中国,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和传统礼教中的男权主义相结合,对女性的歧视有了进一步滋长,在佛教四众弟子中女性弟子始终处于受歧视的地位。 佛教上层,上至国师、教主,下至方丈、主持,几乎没有女性僧尼的位置(当然尼姑庵除外)。 这种情况与提倡众生平等,视众如母的大乘佛教思想形成了显明的不协调。 出家为僧,过禁欲独身生活,也非释佛所创,是过去印度旧习俗的沿袭。如佛陀未出家前,出城郊游,在都城东、南、西门,分别看到老者、病夫和发丧人群,便感到人的生、老、病、死之苦。在北门上见一比丘,著坏色衣,剃除须发,手持钵与锡杖而行,现出世外之人消遥自在之相,悉达多心生羡慕,萌发出家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