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53|回复: 26

【仰丁仁波切寫的】懷念堪蘇仁波切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見 于 2013-10-16 15:36 编辑

懷念您,我的恩師
——為懷念已圓寂的色拉邁嘉絨堪蘇仁波切昂旺泰秋吉祥賢而撰





1.  拜見老師

那是夏日裡的一天,茫茫大地整個披了翠綠的衣裳,四周到處都是枝葉葳蕤的樹木。在印度南方的色拉大乘洲,電閃雷鳴、暴雨驟降過後,我們一行四十多人沿著一條雨水浸濕了的小徑,走到一所蓋著紅黃色瓦片的小平房前。

那是一棟小房子,小到讓人納罕:它是不是除了一個房間,其他什麼都沒有?門朝向東,東北面長著很多樹木,在北邊樹木附近零星種著一些薔薇等花。剛一走近,便聽到屋裡傳出陣陣談笑聲:有二十幾位僧人,一個個正右手執書,左手腋下夾著小墊子,不知在講些什麼,仿佛有許多可樂的事情和知心話要講。

他們剛走,我們便進了寮房的門。房子有裡、外兩個房間。外間的左側有一張床,床前書櫥裡擺放著一些書;右邊的鐵爐上邊有個陶罐,爐旁是一張桌子,上面的台架上放著些零碎物品。這個外間是對屋頂超出主體牆面、略微向下投影的部分臨時改造而成的。外間的門口到對面的牆腳也就六、七肘。

我們進入裡屋的門,里間比外間要整潔寬敞一些。門對面左側有個佛龕,裡面供奉著傑宗喀巴師徒三尊的塑像和許多相片。我不禁注意到佛龕頂上掛著一幅畫,鑲了個漂亮的大相框,畫的是法王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初見時敬獻哈達的情景。

窗子朝北,旁邊有張床,上頭鋪著黃色墊子。床上放枕頭那一側的前方,有個約二肘高的法座,上面安坐著一位年邁的老師,腰身挺直,如箭一般,頂圓如蓋,額寬似月,雙目細長,鼻樑修直,上面佩戴一副眼鏡,面容圓滿,色澤白裡透紅,身形寬廣,容光煥發,能令見者,即生淨信。

那面帶歡喜、對我們微笑的樣子,令人多麼希望能夠一再拜見啊!他身材高大,著衣方式極其得體,披著紅繭綢的披單。他就是色拉邁嘉絨堪蘇仁波切——昂旺泰秋老師。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老師,也是第一次到他的寓所,因而這些情形在我心裡一直很清晰。

我們全班到齊後,頂禮三次,坐下了。老師問:“學到哪一課了?”有個同學回答:“學到四諦部分了。”於是老師打開課本,“‘苦於色等……’等段落中,對四諦作辨析……”逐字逐句給我們講解了詞、義。

老師既有學者的稱譽,卻住在這樣窄仄的小瓦房裡,全部家當又如此簡陋,實在出人意料。後來我才知道,那所小瓦房有裡、外兩間屋子,外間住著老師的侄孫、我的同學格勒格西。裡屋是老師白天的居處,晚上則是臥室,會客廳、修行房、給我們授課用的課堂,全部都是它。

房間長十二肘多,寬不到十肘,高度從牆腳算起大約十二肘,僅憑目測可知。講課時房子裡坐不下,要到外面去坐,因為聽不到講課的聲音,我們常爭著看誰先到窗戶附近。

老師總是很善巧地著衣,從不過緊,也不太鬆,也從來不會左右歪斜。外出時會披著披單,從未見過他有著副披單外出的時候。披單從領口向外折起,坎肩的領口用黃色的裡衣遮住,經過領口,到胸口再鬆開,這種著衣方式非常得體。披單裹疊之後披著,這在過去的西藏是只有堪布、上師、執事們才被允許的著衣方式。

即使在外出時,老師也必定是把披單裹疊之後披著。他的法衣絕無顏色過豔,或價格昂貴,或色澤極差,或用料甚劣等過失,總是穿得十分合宜,一如佛陀教誡其隨行者們那樣去實踐、行持:“資生勿墮在二邊。”我寫這些,蓋已足矣;凡為文者,必當知悉,描摹人物,殊非易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見 于 2013-10-8 21:14 编辑

2.  獎勵水果

我們班在老師那裡從“現觀”二年級開始上課。要上課的班級很多,故而只能從二年級學起,從《現觀莊嚴論》第一品裡“十教授”一章的“四諦”開始學。上課時,通常是擦哇·偉瑟仁波切和我坐在老師的法座邊上,因為我們兩人有轉世化身的名號。上課的第二天,老師就向我們問難道:


“謂:四諦的次第有兩種;其中,先是苦諦,其次集諦,再次滅諦,再次道諦,這樣宣說是不是從證悟四諦的角度而言呢?如果回答‘是’,應先證苦諦,而後證集諦。若許,是不合理的,以若凡是證苦諦,則必證集諦故,若證苦諦,則需證彼苦諦為集之果故,以苦諦之性相為彼故。對上述問題,如果回答‘否’,也不合理,以先宣說苦諦,後宣說集諦,為心之證悟次第故,應先證悟苦諦而後證悟集諦,以《現觀總義》云:‘第四、因果義之次第及現證有境之次第二者……’之故。”


就這樣,老師將右手拇指和中指相觸,口說手畫,作了問難辨析。見其他同學都沒有作答,我就說:“是現證有境之次第,如《總義》所說。”


老師又問:“《總義》裡面是怎麼說的呢?”


“正如《現觀總義》云:‘尋求解脫之眾士夫,由思惟無常、苦等之門,而通達苦諦過患之所知。’生起現見苦諦過患的心,及欲斷其因——‘集’即業、煩惱二者的心,如其次第決定,故說為現證有境之次第。”


我就這樣連蒙帶猜地回答了。老師也沒再提問考查,笑著說:“大概是這樣吧!”接著講解後面的段落了。我並不懂得如何縝密地思考,只因看到克珠·丹巴達傑的《現觀總義》裡面是那樣講的,所以就大致估測著回答了而已。


然而,老師卻非常高興,在我們下課站起來頂禮的時候,特地對我說:“辜秀,你想要吃什麼就請拿吧!”指了指右邊桌子上的水果:蘋果、香蕉、葡萄。我暗自思忖:“看來我回答得還可以啊!”就很高興地擷取了一兩顆葡萄。“不,不,多拿一些!”老師拿了一個大蘋果,塞到我手裡。


我接過蘋果走出屋外時,見格勒洛卓等一些同學也在,就啃著蘋果,跟他們開玩笑:“你們要吃不?”“一個水果而已,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雖然他們口頭上這麼說,但這是老師給我的,是在全班面前獎勵給我的,況且全班有四十多人,卻唯獨獎勵我,因而他們看我的眼神裡,帶著明顯的羡慕。當然,或許是因為我太高興了,所以才有這種感覺吧。


親愛的讀者,您一定也知道,對一個年方十四的孩子而言,他最敬重的恩師在全體同學面前對自己給予特別關注和照顧,怎能不令他印象深刻?!


我吃著蘋果,與其他幾個同學一齊回到住處後,將課堂上發生的這種種情形,興高采烈但有所保留地,像念誦“嘛尼”似的給我的舅舅講述了一通。然而,舅舅說:“你大概是班裡年紀最小的吧?老師對小孩子們施予關懷是常有的事。”“可是,我們班的複誦師——那個印度男孩不也是很小、大概跟我一般大嗎?!老師為什麼沒給他呢?!其他年紀小的也還有啊,為什麼就沒給他們?!”我極其不情願地回應他,但舅舅對我的回答根本不予理睬,於是我說著:“要到食堂裡做糕餅、早餐的地方去了!”便離開了。我那歡樂的幼苗,未蒙及時雨澆灌,反而被不經意間踐踏,我心底雖很憤懣,卻又無法做些什麼。


不過,自那天起,老師成為年幼的我心裡最喜愛的人。於是在課堂上,我很積極努力地回答問題,滿心期待著老師能經常在全班同學面前獎賞水果,但是我的希望落空了。這只是孩子的心思,因為即便是老師他自己,是否經常有水果吃也是個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注意到,老師那張放水果的桌子上,好多天都不曾見到水果的影子了。


然而,有一天我的願望再次實現了。那一年的課程是“十教授”裡面的“三寶”品。那是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第二次獎勵水果,也是最後一次。我一直覺得,這也是我回答得比較合宜的緣故。但是從那以後,老師再也不曾在班級課堂上給過我水果,我所有的希望就像天空中的彩虹一般漸漸消失了……


但那時我慰藉自己,思忖著:“其他同學一次也沒有得到過,而我呢,卻得到了不止一次——是兩次,跟他們是不同的!”雖然從那時起再也不曾在上課時獎勵過水果,然而每當我單獨去拜見老師時,或者老師在往來各地後返回色拉寺的時候,他總會起碼也要送我一件小禮物,經常給我一百多銀元或二百銀元等,給了很多次。



童年的心思是純淨無染的,對一個小孩子來說,能得到別人的關懷,會從內心深處感到溫暖快樂。親愛的讀者,您要知道,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對於在南部三大寺求學的僧人而言,一百盧比是舉足輕重的一筆錢,足夠他想吃什麼就能買到什麼,而又綽綽有餘。那時候在色拉寺,一碗麵也就值兩個盧比。對此,我並未詳加敘述,諸位如果想要瞭解,應該很容易就可知悉。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見 于 2013-10-8 21:15 编辑

3. 最後一次相見

無論是誰,在與自己所信任的上師、所敬愛的長輩、所關懷的親人、所關切的朋友相見時,總會感到喜洋洋,滿懷愉悅;而在與之離別時,則會覺得空落落,陡生感傷。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即便於我而言,與別人一樣,歡喜和憂愁等感受,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大要素。通常,每次返回色拉寺,我都會去拜謁老師。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我去瓦拉納西參加《入行論》講經法會。一月份左右的瓦拉納西,天氣很不適意。一切都被烏雲籠蓋,看不到廣闊碧空的本來顏色,而且朝晚極其寒冷,身心哪有安適可言?!周匝環境髒亂,到處風沙彌漫,誰都不想出門外出到“戰場”上去。但由於專門為了聽經而來,所以不大情願地參加了第一天上午的法會。

那時來參加法會的人很多;在法會會場,看到老師安坐在法座右方的檯子上,我心裡欣喜異常。法會散場後,在第二天下午四點半左右,我前去拜見老師。他住在創古寺的賓館,房間在最里間,光線不好,那時候也沒有電燈,在黑暗裡看不大清楚。透過窗戶的微弱光線下,我看見老師坐在床上,床上架起了一副寢帳。

恭敬頂禮三遍並致以問候,老師回答道:“辜秀您好!上了年紀了,現在身體也不太好。在吃一種中藥丸子,對利尿很有效果。天氣很冷,環境也不乾淨,風沙又很大,恐怕要傷風感冒,看來明天早上不能去參加法會了。”

作為禮物,我將幾個水果放在前面桌子上;為表緣起,將一條長長的哈達敬獻于老師手上。老師一如往常,雙手捧著我的臉頰,很恭敬地行了碰頭禮,臉上洋溢著無限期許和歡喜。我用頭觸碰老師的雙膝,祝禱所願成辦、長久住世。老師說:“好,坐下吧。”我正打算坐到地上,老師見地上沒有墊子,說道:“不是,不是,坐到椅子上來。”讓我坐在了椅子上。

老師就達薩的情況,問了各式各樣的問題,我作了回復。關於他自己去漢地、講經說法及信眾的會聚情形等,老師也一一細緻地講給我聽。“這是去漢地帶來的禮物。”老師說著,恭敬地賜給我一串五臺山的念珠。

老師又特意很恭謹、認真地給予了明晰的開示:“能夠隨侍勝者如意寶,是非常好的機緣,但留在寺院也是極其重要的,通達經論的人應該在寺院裡承擔責任,這本身也要依靠佛法才行。如果寺院裡佛法頹壞,就一切都完了,毫無希望可言。忘失經論也沒什麼可責怪的。我們要反復誦讀經論。自己所知道的經論,要結合道次第作‘略修’,應該每一天都這樣修持。要對我們的扎倉擔起責任啊……”就這樣,老師賜予了許多無比珍貴的慈悲指導,我應允道:“好的,好的,一定會依教奉行。”

“好,好,可以了,以後再會吧!”老師說著,執起我的右手,用雙手輕撫,笑著說道:“好,請回去吧。”我見老師法體欠安,需要休息,就說:“好的,請老師保重身體!”往外走去,老師正像往常一樣,安坐在那裡,腰身挺直,如箭一般,雙手撥著念珠,又一次說道:“好,好,以後會再見的!”然而,與往常不同的是,我心裡卻很難過,那昏暗的房間也仿佛有意令我更加難過。我恭敬地面朝著老師退出屋外。以後究竟還有沒有機會見到老師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見 于 2013-10-8 21:15 编辑

4. 永別

今年四月八日中午,在“佛法介紹籌備會”的會場,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此前聽說老師法體違和,狀況很差,除了些許湯汁之類,不能進用任何食物,於是我請求告知詳情。這個電話就是班級同學格勒格西給我的緊急回復。得到消息後,我立刻托人購買一張翌日出發的長途旅遊汽車票,祈盼能見老師一面。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八日夜裡一點左右,我們尊貴的老師示現圓寂隱入法界了!九日一大清早,驚聞噩耗,悲痛滿懷,不知所措。盡我所能對“道之三要”作了略修,以此對老師敬獻了正行供養,並猛厲祈請“所願任運成辦”,然而哀慟所致,殊難安坐下來。

九日傍晚從達薩出發,十日上午十點半左右又從德里飛往班加羅爾。下午兩點前從班加羅爾起飛,晚上八點到了色拉寺。簡單地在拉章喝了口茶,打電話給同學格勒,說:“我現在就想去瞻仰老師的法體!”“明天上午去的話或許好一些吧!”他回答。但我堅持說一定要今晚去瞻仰,於是在九點多的時候,去拜謁了老師的拉章。

老師的寮房前,到處供著電燈,僧人們正在院子裡誦經。最終,我得以瞻仰了在轟然誦經聲和供燈光亮中,身著僧伽胝,示寂隱入法界後,以臥姿安住于光明定境中的老師法體。瞻仰法體時,悲痛萬分地頂禮三遍,敬獻哈達,盡我所知地發願祈請,但是我整個人都被悲傷佔據,欲平復內心而不能。

走出了供奉法體的房間,喉嚨哽噎,泣不成聲。瞻禮過後返回,路邊恰好是昔日初見老師時他住的那所小瓦房所在之處,於是特意望去,時嘉絨康村已新建,老師以前住的小瓦房,卻一點痕跡也尋不著了。我心裡滿是沉重的哀傷,回到了自己的寓所。

十三日,再次到老師生前的住處,在法體前誦經修法。法體供奉處左側的書櫥裡,擺放著黑色封皮的副課教材的複印本。過去老師在給我們上副課時,用的就是這個複印本。昔日負笈遊學、到老師那裡上課的情形歷歷在目,心裡尤其哀痛憂苦,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見 于 2013-10-8 21:16 编辑

5.  結語

在瓦拉納西與師一見,孰料竟成此生永別?!那時恩賜的那些開示,也已成為最後的遺言。從那時起,老師與我此生相見無期,成為我夢中的淨土。但我覺得:我得以在老師雖已示寂,卻仍安住于光明定境時瞻禮,是我對老師守持的三昧耶清淨所致;老師在瓦拉納西參加講經法會期間示疾,我得以隨侍片刻,大概也是老師所有弟子中忝列末座的我往昔所積資糧的妙果吧。以前回到色拉寺時,一想到要拜見老師,就感到心裡很溫暖;但是從老師圓寂的那天起,色拉大乘洲對我來說就是傷心之地。今年七月四日再次回到色拉寺後,正欲拜謁老師的寮房,心中陡生悲傷,空落落的,令我害怕,是以沒敢過去。但從色拉邁聞思摩尼扎倉的頂層,我遙望著老師的寮房,發願祈請:

總願一切生世中,
蒙師攝受不棄舍,
受持三密身語意,
成最長子祈加持!

隨師何處成正覺,
願我當成初弟子,
現時究竟諸所求,
任運成就賜吉祥!

父尊寶身與我身,
父尊妙語與我語,
父尊勝意與我意,
一體不二祈加持!

本文是在二〇一三年四月十八日由色拉寺飛往達薩時,在班加羅爾機場開始寫的,但因為懈怠的緣故,遲遲未能完成。今天是八月二日,自從至尊恩師示寂,迄今已過了三個月二十四天,這篇文章也終於完成。願此成為一切母親有情生生世世由大乘善知識攝受之因。一切吉祥!

色拉邁拉然巴格西仰丁珠古善慧教幢恭撰

受仰丁仁波切委託,K.S.居士譯于水蛇年八月五日,是年閏八月一日定稿。願吉祥!



轉載請註明出處,所有文字、圖片、視頻等以果碩普利協會網站上最新版本爲準。


本文出處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仰丁仁波切  簡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3-10-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师公。
发表于 2013-10-8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前几天看到莲开尼师。说起师公。她说,师公最后的时候她到了,师公本来还躺着,看到她来了,还刻意坐起来,说:我的身体很弱,快不行了。可是不必担心,脑袋和心完全和平时正常一样。我将慢慢地离开,不必担忧伤心。随后,师公对祈佛交代了教导莲开师到了哪里,还剩下什么还没教的,吩咐活佛替他完成。
莲开师本来就是活佛徒弟。活佛介绍她去师公那里学(她第一次见师公,是南杰侍者和我翻译的。见面后,师公还在所有水果里挑了最大的一个给我,是个柚子,记忆犹新),师公多次对她私下教授道次第,如同孙女一样。在色拉时候,莲开师肚子饿了,就会去看师公,师公问干吗(师公不爱聊天,必须有事就说,没事就撤),她会直接说肚子饿了,师公就会给她吃自己的好东西。有时候,几天没上去,师公会主动按铃呼唤她上去,给些吃的。
发表于 2013-10-8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如水 发表于 2013-10-8 12:40
就前几天看到莲开尼师。说起师公。她说,师公最后的时候她到了,师公本来还躺着,看到她来了,还刻意坐起来 ...

深深懷念敬愛的師公!
兩顆淚,要硬生生地忍着,才能不掉下來!
求您!快回來!
发表于 2013-10-8 2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愿仁波切早日归来!
发表于 2013-10-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刚刚接触藏传佛教时,很偶然的机会来到这个论坛,从此深受法益,从此法缘辗转增上,都是上师三宝深恩加持所致。
至今难忘堪苏仁波切赐予藏文名的喜悦,那是刚刚接触藏传佛教,从远远的地方,偷眼看着这些师长和资深同学时的我,所不敢想象的。
只能说,众生福薄,人天眼灭,如此稀有的大德长老溘然舍报,只留下愚蒙与混沌的迷子还沉沦在这个三毒苦海中。
深深的祈请您,尊贵的堪苏阿旺提秋仁波切,莲目照见我等迷茫游子,悲心撼动圣心,早日乘愿再来,再为人天眼目,苦海舟航。
please。。。
发表于 2013-10-9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沤 于 2013-10-9 00:56 编辑

记得得到消息的那天,起初有种师公明明还在的感觉,没有什么特别的悲伤。然后功课的时候,像平常一样念完师公的长住祈请文,突然意识到,以后,要念的便不是这个了,我“不需要”再念这个了,眼泪就刷地一下流了下来。有人能参透无常而淡然,然而于我等福薄之人而言,却是天愈灰暗。
发表于 2013-10-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这样简单的描述,越令人不能自已,泪水夺眶而出
发表于 2013-10-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師既有學者的稱譽,卻住在這樣窄仄的小瓦房裡,全部家當又如此簡陋,實在出人意料。後來我才知道,那所小瓦房有裡、外兩間屋子,外間住著老師的侄兒、我的同學格勒格西。裡屋是老師白天的居處,晚上則是臥室,會客廳、修行房、給我們授課用的課堂,全部都是它。

        深切怀念师公。祈愿早日乘愿再来。
       上面这一段是仰丁仁波切文章中的一段,提及格勒格西,称是师公的侄儿。别的地方也在有人称其是师公外甥。我记得不是这样的。今天查了查师公的自传《黑白无伪明镜  色拉昧嘉绒堪苏昂旺提秋传》汉文版。
       师公在家里排行第七,他的五哥名衮波,只有一个独子名格桑,格桑子嗣众多,其中一个儿子就是格勒格西。这样,格勒格西应该是师公的侄孙,师公是格西的叔祖父。前此论坛有师公传英文版的片段汉译,有称师公的启蒙老师是其姑父的说法,也是不对的。亦据前述师公自传汉文版可知:师公去拉萨之前是和二姐贝玛以及丈夫丹桑共同生活的,姐姐、姐夫是师公最初的教读师,启蒙师。
      我看到是PDF版的,故而没有直接引述自传原文。但基本事实是不会错的。
      也许这些细微末节并无大碍。但我可能有考据癖好吧。

发表于 2013-10-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仁波切早日归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4:03 , Processed in 0.03780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