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80|回复: 15

格鲁是否不承认众生本具佛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4 1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格鲁是否不承认众生本具佛性?
发表于 2021-3-8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座尊者的开示很精彩,多年前我也是受益者。

除此之外,要补充的是:

1)宗座尊者上述的观点,是整合格鲁与宁玛的,的确被很多读者奉为圭臬。
而深究他的观点来源,其实是有出处的,就是安多果洛一带,著名宁玛派大师,多智钦三世(吉美丹贝尼玛)的早期见地。
另外要补充的——上楼中,将多智钦三世(吉美丹贝尼玛),音译为,頓珠傑美.丹貝尼瑪,有些失去音准,音译准确应为多珠·吉美丹贝尼玛。

2)多珠·吉美丹贝尼玛的著作里,的确有将新译派的第四空之光明心,与大圆满的rigpa联系(或等同)起来的倾向。
例如,我读过Tony译师翻译的多珠·吉美丹贝尼玛的早年大圆满著作,的确倾向新译(格鲁)的这种观点,将心远离(密集五次第)的光明,与大圆满的rigpa相提并论。

3)多珠·吉美丹贝尼玛,是敦珠林巴的儿子,被第四世佐钦仁波切认定为是多智钦三世化身。
但另外的一种认定,是说他其实是拉卜楞寺贡唐仓转世。
多珠·吉美丹贝尼玛早年在佐钦寺学习宁玛教法,师承杂·巴珠等;
但后来也跟随格鲁的经师学习格鲁的五部大论与辩论。
换句话说,他是身兼两派知见的人。

4)有趣的是,多珠·吉美丹贝尼玛的格鲁派经师也是巴珠的弟子,而在巴珠面前,他与其师兄居·米旁辩论过。
居·米旁全集里现在还有三篇小篇幅反驳他的辩论文,其中一篇就是反对这位经师——将新译派的第四空之细微光明心,等同于大圆满的rigpa。
居·米旁的观点是,第四空的光明心是有为法,而大圆满的rigpa是无为法。

值得一提的是,萨迦派主张他空见的释迦秋登,认为如来藏——心性,是刹那生灭的,因此是有为法。
而更早时期主张他空见的,觉囊之多波巴认为,如来藏——心性,是离生灭的无为法。
那么,居·米旁显然是与多波巴一致的。这也是宁玛的古早一贯见地。

5)这样看来,宗座尊者的上述观点(基于多珠·吉美丹贝尼玛的),在居·米旁眼中是不能接受的。
居·米旁代表的是典型的旧译派大圆满传统。

6)而夹在宁玛、格鲁之间的多珠·吉美丹贝尼玛,其实是早期偏格鲁的,因此他的一些大圆满著作里的观点,是同情新译派(尤其是格鲁)的。
但是,35岁-40岁之间,他发生了中年危机——关于信仰的摇摆动摇,40岁以后,他重新回归到了他自己的原属宗派:旧译。
从他对陀陀祖古的大圆满指导文中,可以看到就完全依照旧译的观点了。

7)因此,宗座尊者所取的大圆满见,的确仅仅是多珠·吉美丹贝尼玛在某个时期的见,换句话说,是宁玛与格鲁的融合性尝试,但不能说这是多珠·吉美丹贝尼玛成熟的思想。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阅读宗座尊者命令艾伦·沃茨译师翻译的open mind一书,其中收录了多珠·吉美丹贝尼玛的重要书记员祖古促洛的大圆满观点,是随顺格鲁的)。

8)旧译派是否能够接受宗座尊者的这番整合呢?
显然就居·米旁的拥护者而言,是不可能的。
从现在宁玛的佛学院,以龙钦巴、居·米旁的论典为范本来看,必然不会接受。

9)所以,宗座尊者的确有些自话自说了——关起门来,在自宗里搞统战。

以上只是陈述我所认知到的事实,无意冒犯。
最后要说,每个宗派本身就有自己不共的特色,不必强加融合。
若有不合适之处,礼请各方大家批判!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否。

不要问答案,去看现观、宝性论、入中论,宗大师文集。
发表于 2013-8-5 0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具备还修个什么劲?
发表于 2013-8-5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人都是来这里找打找骂的吗?真是无知者无畏!
发表于 2013-8-5 0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像是这里的常住,怎么会问这种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tomsusu 发表于 2013-8-5 08:31
这些人都是来这里找打找骂的吗?真是无知者无畏!

啊。我。。。。。。。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悲仁爱 发表于 2013-8-5 08:47
楼主好像是这里的常住,怎么会问这种问题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
发表于 2013-8-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如何定義?
具——如何形式?如何內容?
佛性——是成佛的可能性,還是你就是佛,但你懵了.
发表于 2021-3-7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密集金剛》的典籍裡面說了二十五種粗分的融入次第,如,五蘊、五界、還有八十分別心等。八十分別心裡面,屬於「見」的三十三種,屬於「增」的四十種,屬於「得」的七種。八十分別心融入的同時,地融入於水,水融入於火,火融入於風,風融入於識,識融入於空的時候,正是識融入於第一空的時刻。在此的「空」最主要是講空大,是指內在的空,不是指外在的天空,而是內空。空又分為四種,第一空見,第二空增,第三空得,第四空又稱遍空,這就是最細微的光明。我們所說的見、增、得,就是所謂的三見。三見中,第一見為見,第二見為見增,第三見為見得,又稱近得。   龍覺,也就是龍樹菩薩的弟子叫龍覺(那嘎布帝)大師所著作的《業邊際區別論》裡面說:我們縱使花了千萬兆億劫的時間來去修學佈施、持戒等六度的善行,但凡尚未盡除見、增、得,是永遠不可能獲得無上菩提的果位。相反的,如果我們可以用瑜伽力將粗分的心、氣停止運轉,進而斷除見、增、得這三者,再以最細微的光明轉為空正見的話,毫無疑問,您一定會獲得無上菩提。什麼是最細微的所知障?那就是二相。二相指的是什麼呢?以密乘或無上密來講的話,就是指見增得,這便要盡除的二相。以般若乘來講的話,在斷除最細微的所知障之前,不可能斷除真實執著對境的看法──二相。這種二相會一直存在。理由是什麼呢?以無相咒乘而言,因為我們有了見、增、得這三者。   在心識融入的過程中,地融入於水,水融入於火,火融入於風,風融入於識,識融入於空;現起的時候是由空現識,由識現風,由風現火,由火現水,由水現地。《寶性論》又說,像是無生命體,如器世間來講的話,該融入次第是地、水、火、風、空;現起次第是空、風、火、水、地,並沒有識。生命體有心識,無生命體沒有心識。   根據現代宇宙學的大爆炸論述,一開始先要有宇宙,之後才有能量,能量聚集的時候產生了溫度,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火大」,火之後,產生了水,水之後,產生了地,這種說法與佛家是相同的。   如前所言,無上咒乘將俱生原始光明取名為如來藏。不只是我們的身體,當然身體就不用說了,就連五根識,還有一切意識,都會有種融入的次第,以及返回的現起次第,共有兩種。最終所有的心識都會融入於光明當中,且在返回現起的時候,也是因為有了光明才能逐漸現起其他心識。融入的時候,首先從五根識等八十分別心,八十分別心再融入到見,見融入到增,增融入到得,得融入到光明,這是融入次第;現起的時候,首先從光明現起得,得之後是增,增之後是見,見之後是八十分別心等。因此,俱生原始光明是一切融入和現起的基礎。
在續經裡面也說,俱生原始光明的續流是無始無終,既沒有開始,也沒有止盡的時候。因為有了俱生原始光明的續流,將來能夠到達佛地的,也是這顆光明。佛地時,自然得遠離見、增、得這三者。盡除了一切罪障之後,於佛地時,我們的智慧轉為了智慧法身。這個時候,俱生原始光明的坐騎氣會轉為報身,隨著眾生的願力,在未清淨的器世間現起化身。三身是這樣來的。如果要講四身的話,就是光明本身的空性,變成了自性法身,所以共有四身。   在咒乘中,俱生原始光明取名為自性法身,因為在光明的本性中未曾受過污染, 故說光明本身為清淨的自性法身。大圓滿中,認清光明或抓到光明的途徑與《密集金剛》所詮釋的途徑是不一樣的。根據大圓滿的方法,當根識現起的當下,哪怕是煩惱現起的當下,但凡只要是心識,無論是暫時性的還是細微性的,都會被「明分」(Rig cha)所周遍,都會有個「明」的成份在,像是芝麻的任何一部份,都有油的成份存在般。   只要任何的心識現起的時候,不要隨著心識的執取受到影響,反而要在心識的本性中坦然安住,自然放鬆,不用刻意去遮擋什麼,就是這種很放鬆、很自然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讓心緣取心的本性。如此一來,心慢慢變得不活躍了,但是心的本性──明的本性──會慢慢呈現出來。

发表于 2021-3-7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LM 于 2021-3-7 19:37 编辑

有點類似有個人一直在你前面動來動去時,你去忽略他,不要去管他,就是這種感覺。任何令心活躍的作用都不去理會,這樣去慢慢放鬆、讓心坦然安置的時候,明的本質就會慢慢地浮現出來,這個時候再去抓住「明」、認清「明」。這種方式並非停止了粗分氣流的運轉,再讓細微光明現起的方式。因為明分周遍一切心識,任何心識都有明的成份,用這種的方式抓住何為明,這是大圓滿的修法,同樣的,大手印也是相同的。   當然,我不敢確定在你認識的朋友裡,有沒有跟你講大圓滿,而且該說法會不會跟我說的一樣。但是,我現在給你說的這種大圓滿論述,都是根據大圓滿的修持者而解釋的。有一派的修持者認為,要修學大圓滿是需要空正見的,我就是依據這派修持者的著作來給你講解大圓滿的修法。像是頓珠傑美丹貝尼布,以及他的弟子丹貝尼瑪,還有他的弟子祖古.促洛等人,很明顯的,從他們的著作裡可以看到,如果要修學大圓滿的話是需要空正見的,這是我的依據。但有另一派的修持者認為,修學大圓滿是不需要空正見。果真如此的話,我很難認同這種觀點。這樣一來,不就等於龍樹菩薩的著作失去了意義?這樣一來,不就等於不要學習《般若經》?所以我無法認同。   我想講個故事,以前我去舊金山的時候,有一位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一位佛教中心的執事人員。當時,舊金山剛發生地震不久,我就問他:「地震的時候你有沒有害怕?」他說:「我覺得,地震是修大圓滿的最佳時候。」其實那時他只是處於愣住的狀態,這種愣住、恍然的狀態,也能叫大圓滿的話,未免有些牽強了。 在《三句擊要》的論典裡,曾說了這麼一句話“愣住乃善心”,因為會有突然間愣住的感覺,由愣住的狀態來抓到善心──明,正是我剛剛所說的內容。透過這個方式抓到光明不是那麼容易的。   那你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信徒問:剛才在大圓滿的論述裡面,雜.巴楚仁波切,就是尊者您提到的那位,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   尊者答:扎巴楚仁波切確實廣讀了很多經典,而且他的學問也是非常的淵博。但是,他所著作的《普賢上師言教》卻非為了上根者而寫。獅子賢所著的《明義釋論》裡,一開始就談到,
什麼是上根者,什麼是下根者。   上次在南印的時候,蔣揚當時也在那兒翻譯,當時參與的出家男女眾大概有一萬多僧眾,還有很多的居士們聚集在那裡。那時我說,如果佛法的教育體系,是以上根者的教育方式,或稱「隨法」,或稱「隨理」的方式來教育的話,那麼佛法還可以延續幾個世紀。但是,如果佛法的教育體系是以相應下根者的隨信方式來教育的話,我們就很難預測佛法還能延續多久。因為隨信的話,我們就不用學習《心經》,只要皈依佛法僧就好。同樣的,龍樹菩薩的這些傑出著作與大藏經都不需要了。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好。   所以我真得很隨喜你,因為你很努力學習《大藏經》的內容。   唯識派認為,《般若經》的“諸法無自性”這句話有問題,因為諸法必須要有自己的性質。如果諸法沒有自己的性質,就會失去諸法本身的定義。當我們講到諸法的「法」或「達爾瑪」(Dharma)的時候,法的定義是什麼呢?持有自己的本質或者性質,稱為「法」的性相。每一法都有他本身的不共特徵。這個不共的特徵、不共的性質,是由這個法去持有的。如果說諸法無有自性,諸法沒有自己持有的不共性質,那諸法怎麼能夠存在?因此,唯識派沒有辦法如言可取地去接受《般若經》裡面所說的諸法無自性。所以唯識將「諸法無自性」的這句話做了另外一種解讀。唯識又說,佛陀說的「諸法無自性」是緣取了什麼而說的呢?是緣取三法性和三無性而做出這種說明。也就是依他起無生性、圓成實無相性,以及遍計執無實性,說到這個三種無性來解釋「諸法無自性」。說「遍計執無實性」的話,說不定還有一些道理,但唯識派說了依他起和圓成實必須以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作用和性質。其實這種說法並非沒有根據,像是在《解深密經》裡面就很明顯說到了。   當《般若經》說「諸法無自性」的時候,因為很多的眾生無法接受這種說法,佛陀在講授《解深密經》時,提供了另一個解讀,就是之前所謂的「諸法無自性」是根據其他因緣而說的。然而,按照唯識的這種解讀,如果我們說事物(外境)無自性,但內心仍有自性的話,這樣一來,緣取心識的執著仍然會存在啊!仍然認定心識可從自方產生該性質的話,就不能徹底修滅真實執著的所依。實執所依沒有徹底消滅的話,實執永遠都會有著依靠,則沒有辦法消滅煩惱根本。   希望你能以自己的覺受認清俱生原始光明的同時,不要遠離空正見,也就是諸法無自性的這種想法。儘量在光明現起的時候,將光明轉為空正見,絕對不要分離這兩者。   頓珠傑美.丹貝尼瑪也說到,在我們要去確認何為正見的時候,主要是以無遮為主,因為要確認空性無有自性,就是完全要斬斷自性。但是如果要修行光明轉為空正見的話,此時的冥想觀修主要以非遮為主,因為那時候已經現起了光明。為了能夠將這種光明的體驗搭配空正見的緣故,當我們看到光明的時後,應該想著:「光明並非如我看到般的存在。」以這種方式來做觀想。   就以堪布衲炯的弟子博洛堪仁波切而言,在他的立斷頓超的教授裡面也曾經說到,我們不用刻意去回憶過去,讓心不要受到外來的影響,讓心安然、坦然安住,之後會發生現起光明的跡象,此時,以離一離異的正因,讓心緣住在空性之上,有這樣一種說法。   在這之後(光明轉為空正見後),也就是正在觀修大圓滿和大手印的正行時,主要是以止修
為主,就只有止修而已。以宗喀巴大師對《密集金剛》的詮釋而言,在樂空無二智慧的冥想、觀修中,只有止修。因為那時的觀修會影響且阻礙氣往內收攝的過程。   尼瑪老和尚曾經跟我說過,如果是通過大樂讓我們粗分的心氣停止,慢慢逐漸融入為更細微的心氣的話,只要越細微的心氣現起,這種心氣就會變得越來越清楚、明顯,這跟我們一般在講色界的融入次第是不一樣的。   無色界的融入次第:遍虛空天,之後遍意識天,之後無所有天,最終非想非非想天。根據這種融入順序,心識的確會變得越來越細微,這沒有錯,可是在變得越來越細微的同時,心識也隨之變得越來越不明顯了。這正符合般若乘的這麼一句話:「頂天聖者依,無有心斷惑。」也就是說,在頂天,或非想非非想天的聖道位僧寶,為了能夠現證空性,生起聖道的緣故,只能透過下界無所有天的心識才行,因為非想非非想天的心識太過細微,且極不明顯,無法現證空性。相反地,尼瑪老和尚說,因為由大樂的因緣,使得我們的心識從粗到細,細到更細,在這個變細的過程中,細微心識不只不會不明顯以外,反而會更加的明顯、清晰,曾經這樣跟我說過。他這麼說了之後,兩個月內令我內心產生極大的歡喜。尼瑪老和尚真是一位大學者啊!但至於大圓滿的論述,說不定我比他好一點(笑)。 總之,在大圓滿和大手印的正行修持中,只有止修,沒有觀修。可是我們在確定何為正見的時候,必須以觀修為主。   (尊者谈佛性   翻譯校正:蔣揚仁欽博士/文字整理:洛桑丹增法師)  

发表于 2021-3-8 2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这样把各派基于空性见不同和同之处指出了
发表于 2021-3-9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1-3-8 06:03
宗座尊者的开示很精彩,多年前我也是受益者。

除此之外,要补充的是: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发表于 2021-3-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经本身就是格鲁的一本经典,因为格鲁教法是佛法,是佛法的缩影。既然格鲁教法承认自己是佛法,当然也尊敬涅槃经哦,当然各经都度化相应根器的众生。

发表于 2021-3-1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問自答:
他: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因為有佛性故
自:此佛性為本具?為不本具?若本具,為何眾生輪迴六道?若不本具,此佛性從何處來?
他:此佛性為本具,會輪迴六道,是因無明覆蓋,經喻:烏雲蔽日
自:此無明有其自性或無自性?若無明有自性,則常能覆蓋佛性,一切眾生皆不能成佛,何以故?性為不變之義
他:無明無自性
自:若無明無自性,無自性之法不得自生,必然是因緣和合而生,必是緣起法,凡是緣起法,必是有為法,有為法必然是諸行無常!
他:認同
自:佛性有自性或無自性?若佛性有自性豈可被無自性且諸行無常的無明永久覆蓋?若無自性如何說本具佛性?
他:佛性有自性,經喻:如烏雲蔽日,或明鏡被灰塵覆蓋
自:世間的烏雲蔽日是永久蔽日或是有期間蔽日?
他:有期間蔽日
自:若有期間蔽日,以烏雲喻無明,以日喻佛性,則一切有情應該有時成佛,有時又六道輪迴,此事絕不可能發生!
他:如何理解佛曰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因具有佛性故
自:龍樹菩薩中論觀四諦品: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 一切則不成
又云: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
另大般若經佛云:無有菩薩道、菩提道、佛道可修可證,善現/舍利佛便問佛:若如此,世尊何故說有菩薩道、菩提道、佛道可修可證,佛云:依世俗諦方便說
故應依二諦觀察佛經是究竟說還是方便說
他:如何依二諦觀察究竟或是方便說?
自:請多聞思龍樹菩薩中論等著作,宗大師的辨了義不了義等著作,此對了義不了義等思辨有極大助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4:46 , Processed in 0.03592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