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59|回复: 24

請教一下,佛教所講的神通有那些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8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書店找到一本厚厚的書,專講神通,太貴所以沒買,有空再去翻看看
這裡有人研究嗎 ? 大概講講或細說
发表于 2013-6-2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通】

 (术语)神为不测之义,通为无碍之义。不可测又无碍之力用,谓为神通或通力。是为五种通之一,有五通,六通,十通之别。法华经序品曰:“此瑞神通之相。”大乘义章二十本曰:“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参见:神)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神通】

变化莫测谓之“神”,通达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即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神通】


  神即心神,谓静心照物,宿命记持,种种分明,皆随定力,无有障碍,是名神通。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发表于 2013-6-2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通】


梵语 abhijn~a^,巴利语 abhin~n~a^。音译作旬。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共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神通(五通、五旬、般遮旬),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六通)。此外,又特指神足通为神通。分别而言:
 (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之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
 据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属于外道之神通。宗镜录卷十五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七、卷八、新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p4251

FROM:【佛光大辞典】
发表于 2013-6-2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通(梵abhijn~a^,巴abhin~n~a^,藏mn%on-pars/es-pa)】

指由修禅定与智慧而获得的超自然、无碍自在、神变不可思议之妙用。又称神通力、神力、通力、通。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上)云(大正46·477b)︰‘复次因禅具足力波罗蜜者,一切自在变现,诸神通力皆藉禅发。’《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上亦云(大正46·629a)︰‘如来一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禅定中得。’

一般谓神通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六种︰(1)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身如意通、神境通、如意通、身通。即身能飞天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在的作用。《大智度论》卷二十八又将此通细分为飞行、变化、随意自在三类。(2)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能见一切事物的作用。(3)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能闻一切声音的作用。(4)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能洞悉他人思想的作用。(5)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能知前世事迹的作用。(6)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能断一切烦恼惑业,永远脱离生死轮回的作用。

此中,前五通系依四根本静虑而起,故外道诸仙、声闻及菩萨皆可得之。至于漏尽通,则仅有达小乘之无学位或大乘之等觉位者始能获得。

另外,新译《华严经》卷二十八〈十通品〉出善知他心智神通、无碍天眼智神通、知过去际劫宿住智神通、知尽未来际劫智神通、无碍清净天耳智神通、住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刹智神通、善分别一切言辞智神通、无数色身智神通、一切法智神通、入一切法灭尽三昧智神通等十通;《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亦举报得、修得、变化三通力;又,《宗镜录》卷十五谓一切通力有道通、神通、依通、报通、妖通五类。

关于得神通的方法,外道、二乘、菩萨等各有不同,外道系依据根本禅而起通;二乘乃依背舍、胜处、一切处,修十四变化,而得神通;六度菩萨则因禅定得五通,坐于道场时能得六通,而鬼、畜、诸天等更有与生俱来的通力。此外,《大乘义章》卷二十(本)亦列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的报通、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翔的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婆罗门由持咒变化形态的咒通、依修禅定而得通力的修通四种方法。

◎附一︰印顺《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摘录)

五通(pan~ca^bhijn~a^)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修得第四禅的,依方便能引发五通(中略)。如天眼通,能见近处的,也能见非常辽远地区的事物(因定力的浅深,所见也有近远不同);能见一般所见的,也能见一般不能见的微细物质;能见物体的外表,更能透视而见到物体内部的情况;能见前面的,也能见后方的;能在光明中见,也能在黑闇中见,这由于一般是依光明想为方便而引发天眼的。天耳通能闻远处及微弱的声音;他心通能知他人内心的意念;宿命通能知自己与他人的宿世事(知未来事,是天眼通,但未来是不定法,所以一般是不能绝对正确的)。神境通有‘能到’(往来无碍,一念就到)与‘转变’──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等诸物的转变。(中略)光明想、净观、五通,都是依禅定而起的‘胜知见’,在宗教界,一般人听来,真是不可思议。但在佛法中,这不是能得解脱道的主体,没有这些,也一样的可以得到究竟的解脱。所以,如偏重于求得‘胜知见’,那就意味着纯正佛法的低落!

◎附二︰印顺《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摘录)

菩萨修习禅定有多种目的,有些是藉禅定来启发智慧,此由于真实的智慧,要从禅定中引发的。另一目的是藉此来引发神通。小乘的阿罗汉,并非都是有神通的;从《阿含经》里,我们便可得知,许多阿罗汉都是没有神通的。有些人误解为︰只要修行开悟就可以得到神通,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有的虽然定力浅,但智慧却很深,因此虽没有神通,却能将烦恼断尽,了脱生死,名为慧解脱阿罗汉。由于他定力较浅,不能从根本禅引发神通。得神通,一定要修得四根本禅方可。

所以得神通,于菩萨而言是重要的。譬如菩萨若有他心通,便能立即了解他人的烦恼,为人点破,很快地就能令人起信;或者是他人有什么病痛,能够立即为人解决。菩萨有了神通,弘法的力量就大多了!能适应众生的根机为他们说法,这便是禅定的妙用。一般观念中的‘以定发慧’,是以为修禅定便能产生智慧;但事实上,应该是以禅定做基础,然后在定中修智慧,这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至于有禅定便有神通的观念,也是不正确的。在印度,也是先要有根本定,然后依一些特殊的方法去修,才能引发神通。比如天眼通,即是要先得定,然后藉着特殊的方便,或是观太阳,或是观光岩,而后方能成就。

◎附三︰〈神力〉(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神力(梵r!ddhi,巴iddhi,藏rdsu-h!phrul),指佛、菩萨示现种种异象的不可思议之力。《法华经文句》卷十(下)云(大正34·141c)︰‘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法华经玄赞》卷十(本)则云(大正34·841a)︰‘妙用无方曰神,威势能摧为力。’

诸经论对于佛、菩萨之神力多有记载,如《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谓,世尊曾于一切人天众前现大神力,其出广长舌至上梵世,从诸毛孔放无量无数色光,遍照十方世界。昙鸾《赞阿弥陀佛偈》亦就净土新往的菩萨云(大正47· 421c)︰‘安乐菩萨承佛神,于一食顷诣十方不可算数佛世界,恭敬供养诸如来,华香伎乐从念现,宝盖幢幡随意出,(中略)听受经法供养已,未食之前腾虚还,神力自在不可测。’此外,《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论神通与神力之别,言神通多约外用无壅;神力多约内有干能。

◎附四︰〈神变〉(编译组)

神变(梵vikuran!a、r!ddhi,巴vikubbana、iddhi ,藏rnam-par-h!phrul、rdsu-h!phrul),指佛、菩萨为教化众生,以超人间的不可思议力(神通力),示现于自身的种种面貌及动作。又称神变化、神、变。如《长阿含经》卷一云(大正1·9c)︰‘于大众中上升虚空,身出水火,现诸神变,而为大众说微妙法。’《菩萨璎珞经》卷一亦云(大正16·1b)︰‘放大光明靡所不照,复以神变感动十方。’

关于此词之语义,《法华经文句》卷二(下)云(大正34·30a)︰‘神变者,神,内也;变,外也。神名天心,即是天然内慧;变名变动,即是六瑞外彰。’《法华义疏》卷二则云(大正34·471c)︰‘阴阳不测为神,改常之事为变。’一般谓神变系以身来表现,即为六神通中的神足通,然亦有广涉身、语、意的情形,如《大宝积经》卷八十六举说法(意)、教诫(语)、神通(身)三种神变(三示现)。另外,《法华经文句》卷一(下)阐述佛有龙毒不中、龙火不烧、恒水不溺、三方取果、北取粳粮、忉利甘露、知嫌隐去、知念现来、火灭不然、斧举不下等十种神变。又,神足通的能变有震动、炽然、流布、示现、转变、往来、卷、舒、众像入身、同类往趣、显、隐、所作自在、制他神通、能施辩才、能施忆念、能施安乐、放大光明十八种,谓之十八变或十八神变。

◎附五︰〈十种神变〉(摘录自觉音着·叶均译《清净道论》第十二〈说神变品〉)

(一)决意神变︰本来是一(身),而意念多(身),或意念百(身)、千(身)及百千(身),以智决意我成多(身)。如是分别而显示的神变,是由于决意而成就的,故名‘决意神变’。

(二)变化神变︰他隐去本来的形态而显现童子的形态,或现为龙……乃至种种军队的形态,像这样所说的神变,是隐去本来的形态而变化起来的,故名‘变化神变’。

(三)意所成神变︰‘兹有比丘,即从此身,化作另一个由意所成的有色之身’,像这样所说的神变,是由自己的内身而起另一个的意所成之身,故名‘意所成神变’。

(四)智遍满神变︰在生起(阿罗汉道)智以前或以后或于同一刹那之间所起智力的殊胜妙用,名为‘智遍满神变’。即如这样说︰由于无常观成舍断常想,故为智遍满神变……乃至于阿罗汉道成舍断一切烦恼,故为智遍满神变。(中略)

(五)定遍满神变︰在生起(初禅等)定以前或以后或于同一刹那之间所起的定力的殊胜妙用,名为‘定遍满神变’。即由于初禅而得舍断五盖之故……乃至由于非想非非想处定而得舍断无所有处想之故,为定遍满神变。例如(1)尊者舍利弗的定遍满神变,(2)尊者僧祇婆的,(3)尊者羯那憍陈如的,(4)郁多罗优婆夷的,(5)差摩婆帝优婆夷的定遍满神变。

尊者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同住在迦布德迦精舍,新剃了头发,于月夜中露地而坐,有一凶恶夜叉,不听他的夜叉友的劝阻,给予舍利弗当头一击,声如雷鸣。此时长老,即于夜叉所击之时,安止于三摩钵底(定)中,虽被一击,亦无任何痛恼。这是由于尊者的‘定遍满神变’。这故事从《自说经》中来(中略)。

(六)圣神变︰于厌恶等的事物作不厌恶想而住等为圣神变。即所谓‘什么为圣神变?兹有比丘,若欲“我要于厌恶的事物中作不厌恶想而住”,即能于彼作不厌恶想而住……乃至于彼舍、念、正知而住’。这只是心得自在的圣者才有可能,故名‘圣神变’。即是说圣神变是具足漏尽的比丘,对厌恶不悦的事物,以遍满慈心或以作意为界而作不厌恶想而住。对不厌恶喜悦的事物,以遍满不净或作意为无常而作厌恶想而住。同样的,对厌恶不厌恶的事物,亦以遍满慈心或作意为界而作不厌恶想而住;对不厌恶厌恶的事物,亦以遍满不净或作意无常而作厌恶想而住。其次如说‘他以眼见色而不生喜悦’等而起六分舍,对厌恶及不厌恶两种都避去而以舍、念及正知而住。即如无碍解道如是分别其义说︰‘怎样对厌恶作不厌恶想而住?对不喜悦的事物以遍满慈心或念于界而住’等。这只是心得自在的圣者才有可能,故名‘圣神变’。

(七)业报生神变︰如鸟等能于空中飞行,名为‘业报生神变’。即所谓‘什么是业报生神变?即一切鸟类,一切天神,一部分人类及一部分堕恶趣者,是名业报生神变’。此中一切鸟类的飞行于空中,是没有禅那或毗钵舍那(观)的关系。同样的,一切天神及劫初的一部分人类亦能飞行。还有如毕陵伽母夜叉女、郁多罗母(夜叉女)、补沙蜜多(夜叉女)、云摩崛多(夜叉女)与一部分堕恶趣者,亦能于空中飞行,故为‘业报生神变’。

(八)具福神变︰如转轮王等能于空中飞行,名为‘具福神变’。即所谓‘什么是具福神变?如转轮王,能够统领他的(象马车步)四军乃至马卒、牛卒等于空中飞行。(1)如殊提居士的具福神变,(2)阇提罗居士的具福神变,(3)瞿师多居士的具福神变,(4)文荼居士的具福神变,(5)五大福者的具福神变’。略而言之,即具有福因而至成熟之时的妙用,为具福神变。(中略)

(九)咒术所成神变︰咒术师等飞行空中等,为咒术所成神变。所谓‘什么是咒术所成神变?即咒术师念了咒语,于空中飞行,亦于虚空现起象(军)……乃至现起种种的军队’。

(十)彼彼处正加行缘成神变︰由于某种正加行,而得某种业的成就,故名‘彼彼处正加行缘成神变’。即所谓‘由出离而成舍断爱欲,故为彼彼处正加行缘成神变……乃至由阿罗汉道而成舍断一切烦恼,故为彼彼处正加行缘成神变’。这里是说明正加行为行道。叙述圣典的文句与前面(定遍满神变)的圣典相似。但在义疏中则作如是解说︰由于作诸车形阵(轮形阵、莲花阵的军阵)等等,任何的工巧业,任何的医业,学习三吠陀,学习三藏,乃至作耕耘播种等的种种业而生妙用,为彼彼处正加行缘成神变。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四;《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八;旧译《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居〉;《集异门足论》卷十五;《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下;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发表于 2013-6-2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通】


  又作神通力、神力、通力等。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的作用。神通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等五种,加漏尽通,共为六神通。一、神足通,又称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飞行至任何地方;一为随意改变相状的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即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

  其中,以佛、阿罗汉所具有之三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最为殊胜,故称为三明。天眼是彻见未来世众生的死生之时与各种情况之通力,称为死生智证明。据《俱舍论》卷二十七,六神通皆以慧为本质(自性),其中五神通系依修四禅而得,不唯圣者独有,凡夫亦可得;但漏尽通唯圣者可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谓,菩萨有五通,佛有六通。《成实论》卷十六指出,佛教以外的外道亦可得五通。得五通之仙人,即称为五通仙人。此外,如鬼、畜或诸天等之通力,又分为与生俱有(生得)与修禅定而得(修得)二种。《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载,得神通的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的报通,二、仙人依业力自由飞空的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婆罗门依持咒所得的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的修通,其中业通与咒通,是属于外道的神通。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发表于 2013-6-28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五通,罗汉六通-----罗汉证得漏尽通!解脱生死的神通---漏尽通。神仙尽管寿命很长,终归有下堕的一日
发表于 2013-6-29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的阿罗汉,并非都是有神通的

我算长见识啦,谢谢梦竹师兄分享!
发表于 2013-6-29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ckm0012001 发表于 2013-6-28 23:21
神仙五通,罗汉六通-----罗汉证得漏尽通!解脱生死的神通---漏尽通。神仙尽管寿命很长,终归有下堕的一日

不是只有佛才能证得漏尽通吗?只证人无我,未证法无我的阿罗汉也能证得漏尽通吗?这话,不是跟佛说的有矛盾嘛?
发表于 2013-6-29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將人我,法我通通算作煩惱障,阿羅漢滅除煩惱障 ,那就可以通啦..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3-6-2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m0012001 于 2013-6-29 10:40 编辑

据记载 ,十六大阿罗汉断烦恼河,竭生死海,永住生死林,永住世间,做大福田。

又闻,佛临灭之时,嘱托大迦叶尊者,罗喉罗尊者,宾头卢波罗堕尊者,以及君屠钵汉尊者,永住世间,不入涅磐。(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品)

  又,《宝星陀罗尼》作,舍利弗,大目键连,须菩提,富楼那。(此也载于经典)

总之,是有大阿罗汉住于世间,永为福田。这些大罗汉应该证漏尽通了。
发表于 2013-6-29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屠钵叹(又译为军徒钵叹)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的“四大声闻”之一(声闻,意为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指佛在世时的弟子)。
    释迦牟尼八十岁,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讲述《弥勒经》时,指定弥勒菩萨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接他的班,为未来佛,又指定四大弟子大迦叶、君屠钵叹、宾头卢和罗怙罗辅佐弥勒,弘扬佛法。他说:“我老了,不行了,幸有你们‘四大声闻’,足可继承我的事业,因为你们都是德才兼备的弟子,你们不可涅槃,务必等到我的佛法告一段落,而由弥勒来接替,然后才能涅槃。大迦叶更不可死,一定要等到弥勒出世。”
    释迦牟尼之所以如此信任“四大弟子”,是因为他们都是释迦亲传嫡系的弟子,而且他们都已获得最高果位的阿罗汉果(佛教果位由低至高依次是: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即已经成为仅次于菩萨的罗汉。据说罗汉永不会再投胎转世去受“生死轮回”之苦,是比丘修行的最高追求。大迦叶、君屠钵叹等四大罗汉大约是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占一方住世弘法。佛教也从此逐渐兴盛于世。
发表于 2013-6-29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cfoxen 发表于 2013-6-29 00:21
小乘的阿罗汉,并非都是有神通的

我算长见识啦,谢谢梦竹师兄分享!

汗死了。。。。。。。。。。。自己贴的都没认真看,,,,,,,,话说,有一个全一点的电子词典就是不错。哈哈·······························
发表于 2013-6-29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meiw279 发表于 2013-6-29 00:26
不是只有佛才能证得漏尽通吗?只证人无我,未证法无我的阿罗汉也能证得漏尽通吗?这话,不是跟佛说的有矛 ...

菩萨木有证得漏尽通吗。。。比如,文殊,普贤,金刚手等大菩萨
发表于 2013-6-2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meiw279 发表于 2013-6-29 00:26
不是只有佛才能证得漏尽通吗?只证人无我,未证法无我的阿罗汉也能证得漏尽通吗?这话,不是跟佛说的有矛 ...

【漏尽通】

六神通之一。具称漏尽智证通(a^srava-ks!aya-jn~a^na-sa^ks!a^tkriya^bhijn~a^),又称漏尽神通、漏尽通证。也就是证得漏尽智烦恼尽除、得解脱、威德具足的境界。例如《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云(大正28·597b)︰‘云何漏尽智证通?若智生有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世自证知成就行,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还有,是名漏尽智证通。’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四云(大正31·760a)︰
‘漏尽通者,谓依止静虑于漏尽智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漏尽智者,谓由此智通达一切漏尽方便,及诸漏尽、威德具足者,此智成满故。’

《俱舍论》卷二十七说,六通中,前五通即使是异生凡夫亦可证得,但是漏尽通唯有圣者始能证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明示,漏尽通有漏习俱尽与漏尽习未尽二种,前者是佛,后者是菩萨。又,此通是三示导中教诫示导的自性,通缘五蕴与一切境,故与宿住通共摄于四念住之中。

[参考资料] 《长阿含》卷九〈增一经〉;《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经〉;《大毗婆沙论》卷一0二;《成实论》卷十六〈六通智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七;《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上;《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七。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发表于 2013-6-29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梦竹 发表于 2013-6-29 16:14
菩萨木有证得漏尽通吗。。。比如,文殊,普贤,金刚手等大菩萨

你在偷换概念吗?我说的是阿罗汉,你说的是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08:28 , Processed in 0.03709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