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15|回复: 18

【中觀正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1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觀正見】第十四世法座講授、林耿如整理、烈火实验室[烈火·巴图鲁(曳剌拔都)·索南雍仲]重新排版(用于自理解)注文
 
    
  唵嘛呢叭咪吽
  皈依顶礼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如来、应供大阿罗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三界天人师、世尊薄伽梵、世间唯一量士夫;及三世十方一切诸佛、菩萨、阿罗汉等圣者。
  皈依顶礼供养金刚根本上师、大密乘法王、大圆满虹化成就者:阿宗珠巴仁波切土丹白玛逞列。
    与诸佛性法恩无分别。佛法莲花事业吉祥贤。
    我心自性光明永恒住。诚祈彻证四相愿成就。
  嗡阿吽 牟尼(佛) 夏萨那(法) 巴玛(莲花) 嘎尔玛(事业) 歇惹(吉祥) 巴乍(善) 萨尔瓦(一切) 斯得(成就) 啪拉吽(赐给我)
 
 【目录】
  【一】前言
  【二】釋中論禮讚文
  【三】宗大師的正理海(中觀根本慧論釋)
  【四】生死流轉之因(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五】解脫之道(觀法品第十八)
  【六】空性之重要(觀四諦品第二十四)
  【七】空性的安立
   (一)觀因緣品第一
   (二)觀去來品第二
   (三)觀六情品第三
   (四)觀如來品第二十二
  【八】結讚(觀邪見品第二十七最後一頌)
  【後記】 林耿如 九八年七月
  【附錄】一 『知母歌集』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烈火实验室 于 2013-4-21 15:00 编辑

【一】前言
 
  這次最主要是講解中論,因為時間關係無法全部講完,只以四諦安立為架構,其中流轉與還滅的幾品講完,其餘盡我的能力講多少算多少,並將以討論的方式,互相研究。我們大多是認識的朋友了,你們求學的心很強,這大教典是很廣泛的,我自己也不是很懂,很難跟你們解釋。但是唯一使我們慶幸的,今生有這個難得的機緣,能夠聽聞正法。在學習和聽聞中觀的時候,必須要以自己的智慧辨別思惟中觀的內涵,不但如此,而是把辨別和觀察學習的心得,運用在心上,運用在生活上,這樣才有好處。
  如同各位所知,具足善巧與成就的導師釋迦牟尼佛,當初在鹿野苑轉第一次法輪,就是四諦法輪,闡述四諦的內涵。第二次法輪和第三次法輪最主要是大乘的經典;第二次轉無性法輪,講解空性的道理,非常的深廣,有些眾生因為無法了解諸法無自性的道理,以及諸法並非從境的那一方面生起的(並非自相或自性存在),有些眾生誤解了,無法體會這甚深的道理。所以在轉第三次法輪的時候,釋迦世尊就很善巧的引導他們,說諸法並非是無自性的,由三種法性而成立三種的無自性。何謂三種法性呢?就是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三性三無性,各有不同的定義,而且無自性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釋迦世尊以善巧的方式來跟他們解釋,這是屬於唯識的說法;另有一種說法,就是在轉第二次無性法輪的時候,於是了解空性的智慧。眾生本身雖然有污垢,但這污垢是暫時的,並非是自性有的。因此轉第三次法輪,講到如來藏。這又是大乘宗派的另外一種說法。
  今天我所講解是以無性法輪為主。龍樹菩薩作了很廣大的佛教的事業,以戒來講,他曾經著作一部論;以無性法輪也就是解釋佛陀甚深密意的經,他曾經著作中觀理聚六論;以第三次法輪來講,他也寫過一本有關如來藏的,我們稱為『法界讚』的一部論。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烈火实验室 于 2013-4-21 15:02 编辑

【二】釋中論禮讚文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這裡最主要是禮讚釋迦世尊。當然龍樹菩薩是對釋迦世尊的功德而禮讚的,不過並非禮讚佛陀的身功德,雖然佛陀具圓滿的身功德,譬如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等等;但此處主要的是禮讚佛陀的語事業,佛陀証得無我、說無我的法門,使諸戲論寂滅,因此要禮讚佛陀、禮讚諸佛。因為諸法以世俗來言,雖然有生滅、常斷、一異、來去,但是以無漏的根本智而言,離開了一切戲論,無法見到諸法真實有的生滅戲論,能離開這些戲論的是空性,諸佛能如理認知、如理証悟了空性。為了眾生永離痛苦,而宣說深奧道理,這是別人所不能說的,因此我要禮讚。
  「能說是因緣」。所謂因緣,也就是緣起;緣起這兩個字,可以了解是遠勝於外道所講的教義,因為外道不知緣起,不承認有緣起,因緣而生起的,他們不認為是這樣子的。不生亦不滅等是講中觀正見。緣起有粗及細的層次,以粗的層次來講,雖然下部(唯識以下),可以安立何謂緣起,但是對不生亦不滅,是無法安立的。所以這表示中觀的正見,比起下部要殊勝的意思。下部安立緣起,唯有因緣而產生的,這是屬於緣起粗分的道理。假使承認有世間的創世主,就無法安立緣起的;印度數論派,雖然不承認有世間的創世主,但他們承認有共主相,和創世主相似,卻並不完全是創世主。因此可以了解他們不安立緣起的存在。以離繫派來講,雖然不承認有世間的創世主,承認有因果的存在,但是他們認為我、就是眾生、補特伽羅,是常、是一、是獨立的,因此他們無法真正體會到緣起最深的涵意,所以也不安立緣起。
  「善滅諸戲論」。戲論最主要是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八法。以花朵來說,本身具足這八種戲論法。花朵當生的因緣促成時生,當滅的因緣促成時滅,本身可以說是具有常、斷,以別人來講,可以分為一、異,花朵本身也有來和去,花朵是具足這八法特徵的事物,彼此都有所依以及能依的關係。雖然有生滅等戲論,但戲論本身,是否從它的究竟性質而存在呢?是否由它那一方面自性而存在呢?這是要觀察的。假使生和滅等戲論八法從它的究竟性質而存在,觀察花朵究竟性質的無漏根本智,應該尋找到生滅的八法,可是找不到。假使生滅等是從花朵的究竟性質產生,那末我們觀察花朵的究竟性質時,應該愈來愈清楚才對,但是確實找不到,所以說花朵本身的生滅等戲論八法,是存在的,可是存在的方式是唯名而取的,並非從它的究竟性質及境的那一方面產生的。因此我們可以了解事物以及特徵,所依以及能依,相互之間的關係。雖然乍看之下好像是從那一方面產生,由它們的究竟性質而產生,但是實際上尋找的時候卻不是如此,尤其以無漏根本智尋找諸法究竟性質,是找不到的。所以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以無漏根本智,看不到生和滅等,完全遮擋這些戲論。無漏根本智所看到的不生,遮擋生的部分,就是屬於空性;經由這樣對空性的認識,斷除了暫時的污穢。「善滅諸戲論」。就是無漏根本智不會看到任何的戲論,因由這無漏根本智斷除了一切暫時的污穢,就是諸佛了,得到了最究竟的寂靜。
  「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因為諸佛能如實的了解這一切深奧的道理,而自己很自在的,不需要經過任何人,就可以說出這深奧的道理,所以我禮拜佛,我讚嘆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宗大師的正理海(中觀根本慧論釋)
 
  接著我們講解宗大師對中論所作的解釋——正理海。宗大師從杜拿到衛藏之後,跟隨了許多精通佛法的專家、上師們學習,觀察諸法的究竟性質;也就是針對空性下手,努力認真的研究,因此在空性這一方面,有了相當殊勝的見解。慢慢地,宗大師可以直接見到文殊師利菩薩,與文殊師利菩薩直接溝通。那時文殊師利菩薩簡單的介紹一些空性的道理,並對宗大師說:
  「我現在所介紹的,好比種子一樣,你好好地保留起來,假使你要悟空,最好要學習龍樹菩薩、提婆菩薩等著作的中觀道理。中觀的這些論典,要經由學習,才有辦法認識。不僅如此,還要淨罪集資,才能了解空性的道理」。
  於是宗大師與八大弟子一起去閉關了。在閉關的時候,宗大師只吃糌粑粉,他的一位弟子每天只吃一粒稻米而已,生活確實是相當的苦,經過了許多艱難的苦行之後。有一天,宗大師在夢中見到龍樹眷屬五尊,就是龍樹菩薩、提婆菩薩、月稱菩薩、清辨論師以及佛護論師。之後,有一位自稱是佛護菩薩的印度比丘,拿了佛護論師曾經寫過有關中觀的叫『菩大巴利達(佛護)』的一本論典,就是佛護的名字的意思,那位比丘把這本論典放在宗大師的頭上,宗大師的夢境是非常清晰。隔天早上起來,他翻閱佛護論典的時候,看到裡面所寫的一句:「外境於名言有,自性於勝義空」。當他看到這句偈頌的時候,就認識空性,証悟了空性,體會到空性。何謂體會空性呢?那時候他不只完全遮擋有的這部分,對於緣起產生不動搖的信心,於是他才了解証悟空性。為什麼我要這樣講呢?因為空和緣起是一體的兩面,當完全証空遮擋有的當下,雖然可以對治有的執著,但是這並不完全代表了解空性的道理,在証空時,內心對緣起有不動搖的信心,沒有任何疑惑,才算真正的証空。空和緣起是一體兩面的,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宗大師對緣起產生更強的信心,當他了解了這個道理,非常感動,因而他對佛陀產生了更強烈而不共的信心。由這個因緣,他寫了緣起讚。接著宗大師寫了廣論後面的奢摩他、毘婆舍那部分,又寫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然後又寫正理海,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但是我不敢確定是善顯密意疏先寫,還是另一部略論毘婆舍那先寫。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總之,正理海、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廣略二論毗婆舍那,這五部論是宗大師証悟空性之後所寫的,最主要是以空性為主。這五部論都是顯、密共同的中觀正見。為什麼我要強調是顯、密共同的中觀正見?因為密裡對於空性的道理,有不共的修行方式。通常我們講「見」,或者「緣」;看見的見,以見來講,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所見一個能見;以緣來講,一個所緣一個能緣。我們講到緣這個境的時候,所緣就是境,能緣就是識,識在緣這個境,所緣就是境本身。所以顯、密共同來講,最主要是境上的道理,境上的究竟性質;所以所緣、能緣之中能以空性的道理作為解釋。但是以密來講,最主要是講能緣的識,以能緣部分作為空性的解釋及修持,所以安立大手印以及大圓滿。以宗大師空樂不二的智慧的中觀正見,最主要也是以能緣以及能見的方式,作為修持中觀正見的一個方便。因此,西藏的許多上師曾經講過顯、密的中觀正見有衝突,是不相同的,但是我認為以所緣境,即剛才我所講的所緣來看,中觀正見是相同的;以能緣境能見的角度來看,它是不相同的,應該這樣的解釋。因此在修學大手印、大圓滿以及空樂雙修的時候,最主要都是以止觀作為修持的。在無上瑜珈的時候,不管是薩迦、噶舉、或是寧瑪巴、格魯巴,都是由止觀修學毘婆舍那,這裡面講得非常清楚。大手印、大圓滿、聲名不二智慧以及空樂不二智慧,這四者本身所修持的境都是相同的,但是有些內部的殊勝是有點不同的。在西藏各派的許多上師,他們曾經解釋空性的道理,但是宗大師不共的特徵,透過認識空性,對緣起產生更強的信心,也經由緣起,對空性產生不動搖的信心。這種解釋,就是宗大師不共的特徵。性空緣起,以及緣起性空,並非由宗大師開始講的法門,以前許多菩薩們已經講過,就好比龍樹菩薩、提婆菩薩、佛護菩薩等等。緣起讚本身已經講到緣起以及空的道理,由此我們可以了解,雖然龍樹菩薩等講到緣起性空以及性空緣起,但是宗大師經過研究,更詳細的解釋緣起和性空的道理。這是宗大師一個不共的殊勝。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我們解釋正理海的禮讚文,首先禮讚本師釋迦牟尼佛,禮讚的方式也是和中論裡一樣。因為釋迦牟尼佛很自在的、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就可以說出這麼深奧的道理,所以我禮讚釋迦牟尼佛。接下就禮讚文殊師利菩薩,因為文殊師利菩薩具足深奧的智慧,辨別了一切世俗和勝義的道理,因此禮讚文殊師利菩薩。次又禮讚龍樹菩薩,因為龍樹菩薩以廣大的理由安立空性的道理,所以禮讚龍樹菩薩,以及提婆菩薩、馬鳴菩薩,這之後又特別禮讚佛護菩薩以及月稱菩薩,因為佛護菩薩以及月稱菩薩,他們更詳細的解釋空性的道理。最後禮讚所有印度的、西藏的先輩大師們,願在輪迴末盡之前,希求永久的救拔我們。
  宗大師講到為什麼要著作正理海的原因,因為有許多認識的法友,懇切的要求宗大師寫部有關中論的解釋,於是宗大師寫了這部正理海。他說:這部論不是為了三種人而寫——
  第一種,對於認為諸法無自性,就只在「諸法無自性」這名字上觀修的這種人,我不講這部論。懂這個意思嗎?就是有些人認為修空就是什麼都空空的,什麼都沒有,就完全在「諸法無自性」這名相上打轉,這種人,我不對他講這部論。
  第二種,就是看了很多有關空性的論典,覺得已經足夠了,這種人我也不對他講。
  第三種,是雖然看了很多中論的經典,也仔細研究了,但不拿來運用,這種人我也不對他講。
  所以他破除這三種見解膚淺的人,而隱喻我們不該這樣作。不是在名相上打轉,要多看多學,還要能思惟應用。之後又講到過去的自在瑜珈師,現在的瑜珈師以及未來的瑜珈師,他們能得到自在瑜珈的果位,都必須研究般若經最深奧空性的道理而得成就的。所以空性這條道路,很深廣的這條道路,不只是過去的瑜珈師已經走過的,現在的瑜珈師還要走、未來的瑜珈師也同樣是要走這條路,是屬於千百甚至無數的瑜珈師要走的一條道路。這條道路,也就是空性的道理。我今天講解空性的道理,希望能破除一切對於空性誤解的黑暗,以及不了解空性道理的黑暗、愚痴。宗大師要去除的黑暗、愚痴分兩種:第一就是不了解空性,第二就是會錯意,顛倒了空性的道理。希望由這部論能破除這一切黑暗、愚痴。於是請你們好好的聽聞中觀。他最後講了這句話。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要了解何謂中觀?我用另方式作解釋,可能比較容易了解。不了解苦集滅道四諦,就是不認識佛法。如果我們認為佛就是佛像,而跟隨佛像,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不認識佛法。何謂真正的認識佛法呢?必須經由四諦的道理,認識了四諦,才能認識佛法。所謂認識四諦,不是會念苦集滅道這四個字,或能說出四諦的定義就可以了,而是自己要好好思惟和實際上是否符合,實際上是否真的有苦、集、滅、道?這樣仔細的研究,才有辦法認識四諦。苦和集,可以用日常生活去體會,每個人都可以體會到有苦和集的存在,這是沒有錯。但是困難的就是在滅諦和道諦了,所謂滅諦,是滅功德。滅功德是在意識上存在的滅功德,滅功德本身是滅除煩惱而得到的功德,必須由對治力,滅除煩惱才能產生的滅功德。所以要了解滅諦。
  第一個問題:首先要了解意識上的暫時的污垢,是否有可能完全的斷除?
  第二個問題:對治力是空証智慧。空証智慧是如何對治煩惱?
  這是先要認識的。雖然佛教的四部,都解釋滅諦的宗義,但是真正要能對滅諦產生不動搖的勝解信,必須要認識中觀所講空性的道理;我所謂的認識,並不是完全的証悟,至少了解中觀所講的空性的道理,才能了解滅諦是存在的,勝解信才能生起。那末,必須由實際上的情況,和經典上所說的互相對照,這樣一直思惟,才能真正對於解脫產生勝解信。
  剛才有位上師,帶了一團人見我,有人問一個問題:「我們要用什麼方便法門,才能夠成就究竟的佛果位?」我回答:「大悲心!」他好像懷疑大悲心就可以了嗎?但是大悲心不是那麼容易可以生起的。我說:「因為大悲心本身是不忍他人得到痛苦的心,首先要了解他人的痛苦是什麼?不認識痛苦,大悲心是不可能生起的;了解痛苦是可以離開的,這樣才能生起悲心。要了解痛苦是可以離開的,必須要有很多的層次,能了解四諦的道理,能了解滅諦,才有辦法生起大悲心。我現在要強調一點,要生起大悲心,至少要認識空性,我不是說完全証悟空性,要認識、了解空性的道理。它是符合實際的,這樣對佛法才有真正的勝解信。佛陀講過許多法,有些是我們很容易了解的,稱為現前分,有些我們無法直接了解、無法用體會的,稱為隱蔽分。「佛陀所說的隱蔽分,我們怎麼可能相信呢?」有人問說。於是那位上師回答:「經由空性的道理,就可以破除這些疑惑」。
  認識空性是非常重要的,所謂認識空性,並非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我們去學就好了,這樣是不可能認識空性的;認識空性,要好好地思惟和實際是否符合,經典所介紹的,經過仔細的研究,才有辦法認識空性。但是我們至少要有一個對照的對象,所以要透過導師釋迦牟尼佛所指導的經典,才有辦法認識。但是,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講解的經典有很多種,有了義的、有不了義的,那該怎麼辦呢?這裡我想向你們介紹何謂了義、不了義?以佛教四部來說,下部認為佛陀講的經一定是了義經,沒有不了義的,尤其是毘婆沙宗;唯識認為了義經就是可以依照語言辭義安立的,辭義和實際上符合,就是了義經,辭義和實際上不符合,就是不了義經。好比說,要殺父親,要殺母親(十二緣起有支的愛及取,愛取必須斷除之意)。辭義和實際上不符合,是不了義經,這是唯識的說法。中觀認為了義是空性,不了義是世俗,講解空性的經典就是了義經,講解世俗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所以我們要用智慧分辨,這部經的內容是講空性或是講世俗,由於這樣的認識,才能了解佛陀所講的,是了義還是不了義。才有辦法跟實際上符合對照,何謂是空性,由經典才可以了解空性。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於如何辨別了義和不了義,並非依經文說這部經是了義的,那部經是不了義的,如解深密經,我就不再作解釋了。最重要的是依靠智慧辨別的,如果要依靠經典,這部經典說這是了義經,另外一部經典說這是不了義經,那時還得再透過經典來認識何謂了義、不了義,這樣要把所有的經典都翻過才能知道,最後,能不能得到答案仍是一個問題。所以要用智慧認識這是了義還是不了義的。我們要如何認識呢?必須透過一位專家的指導,才有辦法認識何謂了義和不了義,這位專家就是龍樹菩薩,他所寫的中觀理聚六論,就是我們辨別了義和不了義的最好方便。在中觀理聚六論解釋空性的道理,法的究竟性質;所講的法的究竟性質(空性)的經是了義經。以唯識來說三法性及二取空的道理,依他起非遍計執的空性,這是最究竟的空性,在解深密經裡講得很清楚。雖然中觀也講三法性,但是我不是講中觀的意思,是講唯識所謂的依他起、圓成實。唯識依他起非是遍計執的空性,他們稱為二取空,是最究竟的空性,在解深密經裡提到。但是以中觀理聚六論所作的解釋對照,是不究竟的。因為唯識所謂的二取空,並非是諸法最究竟的性質,由中觀理聚六論的道理可以破除的。如唯識的二取空作為最主要的內容的經典,我們稱為不了義經。龍樹菩薩是佛陀授記的,我們如何了解龍樹菩薩的殊勝?最主要是他的著作,這是龍樹菩薩所有弟子共同認定的。最後又講到,我們現在聽聞有關空性的論典,上師講,我們聽,做這種佛法的事業,可以得到許多功德。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來講解科判。
  一、因由佛陀講解緣起,所以禮讚佛陀。下分:
  (一)大意;
  (二)別意。
  二、緣起法遠離一切真實戲論,如何解釋?
  三、思憶佛陀功德。大意又分:
  (一)、著作的內容,究竟目的,及其中的連繫;
  (二)、世法具有八種戲論是其特徵,如何有這八種特徵的?
  (三)、互相的諍論。
  這是正理海大致上的科判。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我們講解事物和特徵之間的關係是如何成立的,並解釋緣起這兩個字。唯識以下對緣起的解釋,認為依緣而生起的是整個總名,略名稱為緣起。所以,他們認為緣起都是經由因而生起的,緣起唯有在無常法上才能安立,在常法上是無法安立緣起的存在,就是說緣起一定是無常法,常法不是緣起,這是唯識以下的理論。但是中觀並不認為如此,他們認為是互相依靠的因緣而有,這樣才是緣起。因此緣起可以包括一切法,不管是常法或無常法都是緣起,互相觀待而生起叫做緣起。好比我們說砍樹的人,必須要有一個砍樹的動作,才能安立是砍樹的人,所以砍樹的人和砍樹的動作互相依靠,互相觀待之後產生的。一切法是互相觀待、互相依靠因緣而產生的。如作者及他所作的事,所作的業,也是要互相觀待而產生的。所以緣起並不一定要依靠因而產生的果,這稱為緣起。緣起可以包括一切法,包括一切無常法及常法,互相觀待而產生,這才是緣起。宗大師在正理海裡面提到:唯識認為緣起是依因而生起的果,叫做緣起。又提到一句話,依因而產生的不一定是無常法,如滅諦;因為滅諦是依靠因而產生的,要得到滅諦之前,必須經由道諦的修持,才能得到滅諦;雖然滅諦本身是常法,但是所依靠的因並非是滅諦本身的因。所以依靠因而生起,並不一定是無常法。【烈火注:烈火的理解是——唯识以下粗分缘起,以能诠名言安立诠表名相:有为法由因缘(所)生灭,无为法非因缘(所)生灭;中观细分缘起,以能诠名言安立诠表名相:一切法缘因缘(观待)生灭。二者一是“导致”义,一是“观待”义。即某一法如果成立(果),必然某一(些)能立(因缘)“观待”之所立;或言:某一法若为能立(因缘),必依某一所立法(果)而成为“观待”之能立】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剛剛我們講中論的禮讚文,提到生滅等八法,有一句「能說是因緣」。這裡的緣起主要是無常的緣起,緣起可以分為常法及無常法,但是在中論禮讚文的「能說是因緣」,指的是無常的緣起,這是後面特別強調的。生滅等八法的事物是無常而成立了八法的戲論。在禮讚文所遮的戲論八法,雖然八法是存在的,生、滅,一、異,常、斷,來、去,都是存在的。但是所遮的是什麼?能遮的是什麼?能遮就是無漏根本智,所遮就是這八法。一般談到無漏和有漏,有很多不同的定義,但是在此主要是講無漏的定義。沒有無明煩惱及它的種子的薰習或者是它的污垢,就是無漏。在証得無漏根本智當下,沒有任何世俗的相,唯有空性而已。雖然証空智慧分為比量及現量兩種,証空比量的境也是空性。証空現量和証空比量有相當大的差別,証空比量在証空時,有世俗的相存在,我們稱為二相。但是証空現量,就是無漏根本智,在証空的當下,沒有任何世俗相,境是空性本體,【烈火注:烈火的理解是——于胜义:自性无,有显现——那么——自性无,应该是证空现量境——有显现,应该是证空比量境——另外,显现不应该是有,即“显现非(不是)有”,但是,可以说“有显现”,或更确切的说“显现是显现,显现不是有;自性无,有显现”】好比水融於水一樣,無法分開。我們常以水融於水一般體會空性,就是講這時的智慧——空性。所以在那時,沒有任何生滅諸法,以証無漏根本智而言,生滅的諸法是所遮,能遮的就是無漏根本智。
  接下來又提到一點,這是很困難的一部分。設有人問一個問題(當然沒有直接的問)。空性既然在無漏根本智的認識當下存在,無漏根本智是觀察勝義的意識、觀察勝義的智慧;勝義識也可以說是正理,空性在正理下存在,可以被正理所堪忍的勝義。那麼這是真實有,因為勝義識能堪忍這一法,勝義識可以找到空性,所以應該是真實有,不應該是虛假的,因為是勝義識所得到的,應該是真實有的。於是下面就回答了:「我所說的真實,與你所指的真實有兩種意思,假使你說是所遮(自性有)的真實,我說這不是真實;假使你唯有說是勝義識所尋找的真實,我說它是真實(空性),因為勝義識可以尋找空性。就勝義識而言,空性是真實的。所以空性是勝義識所尋找的真實,並非是自性有的真實」。【烈火注:烈火的理解是——例如:找一个东西,最后发现它根本没有——那么——有结果吗?答“有”——结果是什么?回答“没有”】假使是自性有的真實,在尋找它的究竟性質,可以找到而被正理所堪忍的,這是不可能的,也並非一定成為自性的真實。因為空性本身是勝義識所尋找的,可以被正理所堪忍的。就好比我剛剛解釋花朵生滅的特徵,是從花朵的究竟性質而存在,觀察花朵究竟性質的勝義正理,應該能尋找到勝義,但是找不到。那時因為沒有看到生滅的存在,所以尋找了花朵的空性。但是所尋找的花朵沒有找到,那麼要找花朵的空性,變成要尋找的對象,花朵的空性本身,是否從它的究竟性質那方面產生呢?這樣去尋找的時候卻又找不到,本身是唯名而取的,本身也是畢竟空【烈火注:注意此用语“毕竟空”】的,那就是花朵的空性的空性,我們說空空,就是指這個。花朵的空性找不到,只尋找花朵空性的空,就是空空的道理。假使花朵的空性是真實有、是自性有,那麼尋找花朵空性的勝義正理應該能堪忍花朵的空性,但是無法堪忍,因為找不到,只能找到它的自性空。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續以下認為生滅等戲論八法,應該是自性有的,因為諸法生、諸法滅、諸法是常、諸法是斷,他們這樣解釋來成立自性有;他們認為如果生滅並非從境那一方面產生,就變成我們怎麼想就變成什麼。好比把白色想成是黑色,白色會不會變成黑色呢?我們想凡夫是佛陀,但凡夫不會變成佛陀的。因為我們要成立果,必須要有同類的因,才能產生同類的果。這表示諸法是從它那一方面有能力產生的,並非由自己隨便去想而產生的,並非是唯名而取的,並非是唯有想像而產生的。所以境上必須要有一些能力,境上產生之後,才有因緣,才有生滅。自續以下以生滅的道理來安立自性有。但是中觀應成認為,假使這些生滅是自性有,那麼觀察生滅的勝義識應該要尋找到這些生滅,可是找不到;假使從它那一方面產生,我們仔細觀察應該要找得到,可是無法找到。所以諸法沒有自性,因為尋找時找不到。這裡最主要是說,依觀察諸法究竟的勝義識來講,這些都不存在;但是依靠名言識,世間安立的意識當下,以名言識而言,這些是存在的,就是這點差別。在二十四品裡講得非常清楚。以小苗來說,要先生才有滅,不可能先滅而後生。當然也有些是先滅後生。在中論裡面,中文應該是不生亦不滅,對不對?但是在藏文是不滅亦不生,次第顛倒過來。為什麼要先講不滅呢?依一般人看生滅是真實的,以名言識來說,生滅是存在的,但以勝義識生滅是不存在的;假使生滅是真實有,滅不會依靠生,但滅是依靠生。所以沒有真實的滅,真實的生,次第是這樣顛倒過來的。
  我剛剛也講到生滅常斷等八法,並非由勝義識安立的,以勝義識觀察當下,這些都是寂滅的。在中論裡說「善滅諸戲論」,在正理海裡也講到,以勝義識觀察當下,一切的所宣、能宣,所緣、能緣,一切的法,一切的戲論,全都寂滅了。在中論的根本文裡講到兩個「滅」,藏文也有兩個滅,第一個滅是代表空性的意思,因為以勝義識而言,這一切是寂滅的,它本體是空的;在寂滅當下,沒有任何心王心所的分別、妄想,唯有名言安立的生老病死,而生老病死也在寂滅當下而息滅,這代表滅諦。所以第二個滅是代表滅諦的意思,第一個滅是空性的意思。所以,如理的了知唯有佛陀,佛陀自在的宣說,因此我要禮敬。禮讚文講完了,現在講二十六品。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烈火实验室 于 2013-4-21 19:02 编辑

【四】生死流轉之因(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眾生痴所覆」剛才解釋過,空性為何如此重要呢?因為要去除煩惱,空性是扮演最主要的角色。我們被無明所覆蓋,覆蓋了何謂所取、何謂所斷的智慧。被覆蓋的智慧之眼,我們看不見實相,所以種下了輪迴的因,一直墮落在輪迴當中。佛教的宗義師都共同認為無明是煩惱的根本,因為有無明,所以墮落輪迴。所謂輪迴和解脫,並非是有一個世間的主宰,他創造一個輪迴讓我們輪迴,或者他創造一個解脫讓我們解脫,只是因為未調伏內心而輪迴,調伏之後就解脫。這個未調伏的內心,並非我們自己去爭取得到的,每個人都想要快樂,都不想要痛苦,但是為何我們永遠得到痛苦呢?原因是不了解實際的情況,無明愚痴而輪迴。雖然想要快樂,不知道什麼是快樂的因,而種下的是痛苦的因,得到的是痛苦的果,這是由未知的緣故。因此,未調伏是由未知而產生,未知就是無明、無知而產生的,調伏必須經由明及知。一般人以今生而言,假使要圓滿今生的事業,必須要了解一些事業相關的知識,才會圓滿今生的利益;為了圓滿今生的利益,因此從小就要學習受教育。為了要了知而教育,如果不知道,什麼都得不到。
  無明分許多種,不了解文字的無明,也是一個缺點;但了解之後又有許多無明,如同不了解所取和所斷的無明。現在此地要解釋的無明,是指所有無知的根本,煩惱的根本。這個無知、無明,並非是未知而已。如妄語不是真實語,但不是真實語不一定是妄語;未知不一定是無明。明是痴的正對治,無明是愚痴。諸法是無自性的,由於迷惑、錯亂識,認為諸法是有自性的,而且所看到的也是自性的相。我們說空性,另一種名詞叫「如所有性」,因為諸法本來就是如此,所以稱「如所有性」。如說無我,因為離開獨立的那個我,所以說無我。了解空性的智慧,也可以稱為了解如所有性的智慧,了解無我的智慧,了解勝義智慧等等,也就是所謂的明,它的正對治是無明。無明就是執著自性有,執著從境那一方面產生的,這種愚痴就是無明。眾生由這種無明所覆蓋,「眾生痴所覆」,這個痴就是無明。
  「為後起三行」,三行是身口意三業,或福業非福業不動業,造了三業感得行苦之身。行苦是依靠煩惱的業而產生的,行苦本身的定義即沒有自在,必須受其他(業)控制,而遭到一切的「受」。這種不能自在的,我們稱為行苦。我們不管做什麼,好像都是受制於其他的,自己想要的,卻不能自主,這就是行苦。得到今天這個痛苦的身軀——行苦,是如何產生的呢?假使唯有依靠意識而產生,那末意識未斷之前,只要有意識,就有苦了嗎?也不一定。好比苦苦和壞苦,都是依靠意識而產生的,所依也是由意識而產生的,但是有意識也不一定有苦苦及壞苦,有時候有快樂,有時候有痛苦。雖然我們依靠意識,有時候會感受到痛苦,但不代表有意識就一定要有痛苦,因為有意識會有「生」,所以,我們現在得到這個行苦,並不是只有生而得到的,也並非唯有依靠意識的存在產生,它的產生的原動能力是業。業是必須經由行者做某一件事情的能力而產生的果,業最主要的根源就是無明,由無明而產生業,再由業產生這個身軀,我們就稱為行苦。
  推動能生起行苦的業最主要的力量,就是貪著我。當我們在想我的時候,會感覺到我好比是一個國王,我的身軀、我的意識,好比是眷屬一樣,會有這種的感受。我們也會說,我的手、我的腳、我的東西,甚至把手切斷,放在那裡,仍會覺得那是我的手。好像無形之中,有個很大的隔離在身心之中,我好像是在身心的隙縫中存在,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我控制身心,身心被我控制,會有這種的感受。我的執著也分許多種:
  第一種是常一自主的我的執著。
  第二種稱為補特伽羅之實體有的執著。補特伽羅之實體有的執著本身也可以分為兩種:
  (一)我和身心是不相干的執著;
  (二)我和身心雖然有關係,認為補特伽羅本身是實體有的,這種執著是俱生有的。
  而常一自主和身心不相干的這兩種執著,我們稱為非俱生(遍計我執或分別我執);
  必須應由其他宗義的見解才產生的執著,並非是自然產生的。

  俱生我執是如何執著呢?當仔細觀察的時候,會覺得我好比國王,我的身軀好比眷屬一樣,我可以控制我的身軀。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使今天我得癌症,有一個人在我面前,而兩個身軀可以交換,並且他也願意跟我交換,我一定會很樂意和他交換,自然而然會有這種執著。再舉一個例子,同樣的道理,假使有一個人比我各方面的外形都要好,他願意跟我換,我自然而然也會想跟他換。這表示我可以控制身,身被我控制,這兩者之間雖然有關係,但是就好像是國王和眷屬的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自然而然有的。所以,執著我是完全獨立的、真實的,這一種的執著,以及覺得我好像實體是空空的、是屬空性、唯名而取的執著,這兩個的力量來比較,你們覺得有沒有大小的差別?再以王同志為例,如果我對王同志產生很強烈的貪心時,我會認為王的任何一部分都非常完美;當我對王產生很強烈的瞋恨心時,無論如何,他沒有任何好處,這是一定有的。在很強烈的心態之下,你用另外一個角度,問自己很強烈的貪心或瞋恨心,剛才所認為很好或很壞的王,他到底在那裡?是在身上呢?還是在心上呢?在問自己這個很強烈的貪心或瞋心時,會不會覺得給心一個很大的震撼,好像它變得空空的,好像剛才所認為的王同志不見了。你們會不會有這種感覺?我再問你們一個問題,當你在好幾百人中看到王同志的感覺,和你針對王同志產生很強的貪、瞋時所看到的王同志的感覺,是不是不同?你可以再觀察,當你看到某個東西時,以及對這個東西產生很強的貪心時,對這個東西的兩種感覺,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別?這是我們要好好去觀察的,而且我們最主要的觀察,也是從這一方面下手。我們可以了解,當煩惱產生的時候,對這個事物的感覺完全不同,會認為它是完全獨立的、從它那一方面產生的,它是現實的,它是自性的產生,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執著。雖然我們不管對任何法,都會認為是自性有的,會看到這是自相存在的,但是煩惱產生的時候,這種感受更強。在廣論裡也說到,我們的無明愚痴,在執著境的時候,都會看到自性有。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我們意識在執著境,在執著事物的時候,大概分三種情況:
  一、認為是完全真實的。
  二、認為是不真實的。
  三、不分真實或不真實的。
  以這三種情況之下而執著每一種事物。但是,它是自性有的這種相,是一直都有的。
  【烈火注:烈火认为此实执问题,需要重点讨论。烈火自己的理解——世俗都是以“实执”的方式而认知一切事物的。印度学者阿特里所著《印度因明学纲要》(杨国宾译)中说:“弥曼差人说:当一经验以某原因而起时,则在同一时间,因同一原因而立即发生‘这经验是正确’的经验”,同一节进一步解释说:“这个问题如根据心理学平心的考虑时,那可说是表同情于弥曼差的,任何人对任何经验,在起初时,终相信是真的。……。经验的虚伪当经验发生时不会觉得的;当这经验与其他经验发生矛盾之后才觉得其为伪”。书中也举“人在夜间看到花绳而误判断为花蛇”的例子——当人看到此物时,首先先判断“此是花蛇”,“此是花蛇”此时在人的经验中,是作为“正确结论”而判断的,如果不是这样,即“本来就不认为它是花蛇”,也就没有后来花蛇的“真与伪”的再判断了。
  烈火自己的认识如下——
  人若认知一切法(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必然有前提三个条件,才能在观念中形成一个法的具体影像或意象概念(以观察到一个杯子为例):
  1、综合整体:把分别接收到的不同现象(条件、缘),综合成整体;如杯子的颜色、杯子的形状、杯子的软硬、等等;不是在外境上已经综合完成,同时在前五根识(各个感官)而得到的,这些内容在不同感官上,是分离(和分别)式的接收到的,杯的整体形象,不是在五根识(感官)上完成的,而是意识分别念中完成的综合。没有这一步,人的意识形成不了一个具体的影像或概念,只是各种不同现象杂乱分离的散乱。
  2、排除非此:必须排除掉“杯子以外的一切概念”,才能够判断此是杯子。或者说,只有明确它不是什么(非杯),才会有“它是剩下的那个什么(杯)”。排除非此,也只可能是意识分别念的结果。
  3、暂定为真:我们在意识中分别“此”、“整体”、“杯”,那么必须确定它们的关系,即“是”的关系——“此是一个具备整体性的杯子”,“是”表示已经肯定为真,如果我们不认为“此”与“杯”真的有对应关系。不可能认为“此是杯”。某法是什么——就是一个被观察者确定为“真”的表述。
  一个被意识综合成整体(完整)、并与“非此”不同的东西(独立)——是一个在概念上已经独立存在的单独事物或概念(法)——并且它被以冠以“真实如此(完整独立)”;这已经在意识中成为一种实执自性本体的方式。虽然我们可能口头会说——它没有自性本体,但这种言说的内容,恰是建立于自性本体的实执上完成的表述。这种表述并没有在观念上破除这种“我执”,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合理的表述,对世俗人来说,恰是导致了潜意识中更加强了“我实”的“实执”的结果;但世俗人因为在意识中认为自己否定了自性,所以自己反而陷入了一方面更深的执着,一方面反而不能清醒自知这种实执的程度在加深】

  你們回去的時候,自己觀察一下,當你生起貪、瞋的時候,是怎麼樣的一種執著?感受是如何?別人讚嘆你的時候,你就覺得很高興,諷刺你的時候,你就覺得很痛苦、或是很煩惱。諸如此類問題的感覺,要好好的思惟觀察,這是否真實的?有沒有這種真實的情況?通常我們尋找我的時候,有的尋找是在頭上,還是在耳朵上,鼻子上等等,這樣尋找也是可以的,也是不錯的方法。明天我問你們什麼叫做「我」,你們要好好的找出答案,這是你們的回家功課。
发表于 2013-4-2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座的文章,你还敢这么夹杂自己的所谓感想,用来成为宣传自己工具,老实说,你这么干,还明目张胆的,我很担心你淘宝店的销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22:01 , Processed in 0.0358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