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713|回复: 126

认知理论要点总集 开新慧眼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3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27 编辑

如性法师

(一)



此文是根据网上发表的如性法师的录音整理而成,如有整理的不正确的地方本人深深忏悔,也请有缘读者及时指出来,以便及时改正。谢谢。本人本着忠实于法师讲解的原则,没有对整理出来的讲稿作任何修改,特此说明。

首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念诵皈依发心的谒诵,并且祈请文殊菩萨的加持,然后再进行今天的课程。请合掌: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众生愿成佛。

(三遍)

拉玛当,贡波结成将比央了,恰塞罗。                     (三遍)

嗡  阿惹巴扎那帝……

帝帝帝帝……


在今天还没有正式上课之前,先谈谈为什么要学心类学,也就是所谓的认知的理论。不管是对于想要离苦得乐的众生也好,或者是想要藉由佛法,而成就圆满佛陀果位的佛弟子也好,认识自己的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为什么很重要?以想要离苦得乐的众生而言,我们想要远离的苦,简单地来说不外就是生理上的痛苦,以及心理上的苦。生理上的苦是什么样的因缘造成的呢?有些是业缘,可能是宿生的业缘所造成的。有一些生理的苦是因为在今生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健康,而做出了许多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所造成的。但是,不管从业的角度也好,还是从今生我们忽略了自己健康的这个角度也好,生理的苦都是来自于内心。

业是怎么形成的?业是透由内心的造作形成的。忽略自己的健康,也是我们的内心没有办法专注在某一件事情上面,而造成的后果。所以,生理的苦是透由心所创造出来的。更进一步地说,心理的苦也是我们没有办法如实的了知外境,所以,也没有办法让我们了知心理的苦。所以,对于一个想要离苦得乐的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心,甚至说,让我们心所取的境更接近实际上的状况,这对于想要离苦得乐的众生而言非常重要。所以,他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心。对于一个想要藉由佛法,而成就圆满佛果的佛弟子而言,更不能忽略这个部分。为什么这样说呢?想要成佛,你必须调伏内心当中的烦恼,想要调伏内心当中的烦恼,你必须要能够认识烦恼。要认识烦恼,你必须要了解心是如何的执著,唯有透由这样的方式,你才能够得到烦恼的正对治,然后才一步一步地解决你内心当中的烦恼。所以,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你是不是以佛陀做为你的皈依的目标,认识自己的心这个部分都相当的重要。所以,今天在这个地方有短短的几天,跟各位介绍一下所谓的心类学,也就是认知的理论,希望能够对于各位产生一些帮助。

我们上课的时间原则上是礼拜日和礼拜四下午两点到四点。礼拜三到礼拜五的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如果进行顺利的话,礼拜日和礼拜三的课程是一样的,只是一堂课是白天上课,一堂课是晚上上课。因为有一些人白天不方便上课,有一些人晚上不方便上课,所以就开了两堂课。礼拜四和礼拜五的课是一样的,所以,今天来上课的同学,明天就可以不用来上课。但是,如果你在家里没有事情做,想要来听一次的话,我也不会介意。礼拜天是下午二点到四点半,这一堂课是统一一起上,所以,一礼拜可以上三堂课。这是有关上课的时间,在上课的过程中,会让各位休息。另外各位如果有问题想要发问,麻烦用麦克风,现场有录音。有的同学没有办法来上课,想要听的话,那么请把你的问题藉由麦克风的方式来问,这样没有办法来上课的同学也能听到。并且发问的内容,最好是与课堂的内容相关联系的,至于世间,或者是佛教团体的八卦问题,在这里一律不予回答。然后一点,在这里的学习没有团体的区分,所以不用刻意地去区分你是什么团体,我是什么团体。毕竟每一个人都是有心想要学,而且每一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的佛性,有成长的空间和机会,所以不用做任何的分别。如果连这一点都需要分别的话,那就不要观修自他相换的法门了。

另外一点,如果有时间的话,回家请复习。以断其三过的角度而言,上课是需要专心听讲,听完之后,回家是需要复习。并且在上课前,最好能够调整自己的动机。这当然是包括我在内,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调整自己的动机,希望当下传法的人,以及听法的人,在讲说,以及听闻的过程当中,都能够为正法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在这里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所要用的讲义,它的名字叫:《认知理论要点总集•开新慧眼》。所谓的认知理论,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心类学。把它翻得更专业一点的话,就是翻译成认知理论。这部论是由过去西藏一位大成就者,蒋悲桑佩格西所造的,并且是由廖本圣老师所翻译。在还没有阅读前请以最恭敬的态度,并且在内心当中生起一颗感恩的心,毕竟有这些祖师大德们花这么多的时间和心力,将他们毕生修行的经验写下来。并且后人要有翻译的人才,翻译这些论典,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这部论。所以,在还没有翻阅之前,请以最恭敬的态度,在内心当中来感谢造者,以及翻译者。

首先我们翻到第一页,第一页当中这边有一个偈颂:

慧藏妙吉祥音亲化现,

善慧名称吉祥我顶礼,

这是本论的造者,在还没有造论前皈依礼敬的一个偈颂。这当中的“慧藏”,指的就是智慧的宝藏。智慧的宝藏,文殊师利菩萨他所化现的善慧名称,也就是至尊法王宗喀巴大师。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要称之为智慧的宝藏?最主要的原因是文殊师利菩萨是十方诸佛智慧的总集,所以,称之为智慧的宝藏。那由文殊师利菩萨亲自所化现的法王宗大师,在造了许多的论著之后,而让很多的人更加地了解佛法。那今天由于造者,也就是蒋悲桑佩格西他本身,是格鲁派的一位格西,所以他在这个地方先顶礼法王宗大师。在这里提到“善慧名称吉祥我顶礼。”

在造论前为什么要顶礼?其实是有它很重要的原因在的。从这个偈颂当中,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我们平时讲皈敬颂,不外乎就是提到了皈依,或者是礼敬诸佛菩萨的一个偈颂。为什么要在造论前,先皈依诸佛菩萨?其实是有它很深厚的原因在内,在一般的论典当中,他会提到之所以要皈依的原因,是因为希望透由皈依三宝而累积广大的福德,希望在造论的过程当中,一切违缘都能够净除,顺缘能够具备,所以要皈依三宝。那另外一个就是现前的原因,而究竟的原因为什么要皈依三宝,是希望藉由皈依能让将来造论者本身获得如同三宝的功德,也就是成就圆满的佛果位。所以现前的角度,以及究竟这两个角度而言的话,在造论前一般的论师都会造皈依礼敬的这个偈颂,简称皈敬颂。而从现前以及究竟这两个角度来看皈依的话,刚好就可以称之为叫做因相的皈依和总相的皈依。

这当中的因,就是因果当中的因。皈依是皈依与自己心续相异的佛法僧三宝。比方说我们皈依释伽牟尼佛,甚至说皈依他所传的教法,以及皈依他身边的这些僧众,这是与我们心相续相异的佛法僧三宝。透由皈依与我们心相续相异的佛法僧三宝,我们能够累积广大的福德资粮。更进一步的,以究竟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要皈依的也正是皈依的核心,皈依的重点,是果相的皈依。我们必须皈依与我们心相续是相同的佛法僧三宝。也就是我要皈依我未来的那尊佛,甚至说我将来有机会能够透由佛法而断除我内心当中的烦恼,而获得了教证的种种功德,这是属于法的部分。那么在这一瞬间我也能够成为众人所皈依的僧宝。所以这部分是提到了果的皈依。皈依当中最主要的是果的皈依,因的皈依只不过是让我们了解皈依的一种方便罢了。所以造者在还没有造论之前,为了要累积资粮,净化造论的一些障碍,甚至说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佛果,所以都会造这种皈敬颂的偈诵。甚至就佛教徒而言,在皈依了三宝之后,在做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前,必须要跟三宝启白,这才附合皈依的学处。所以,造论者本身也会造皈依礼敬的这些偈颂。所以从这个偈颂当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接下来,慧明理论要点之总集,这里面的“慧明”,照道理来说应该翻译成“认知”比较恰当,应该翻译成“认知理论要点之总集”。因为今天造者,他所造的这一本认知理论,或者是心类学也好,他是众多的认知理论当中最精华部分,将它总集起来。所以翻译“慧明”这个字眼,会让读者产生误会,用“认知”这两个字比较恰当,而且原文也确实是这两个字。“认知理论要点之总集,为增利慧明光固弘扬。”造者他自己本身虽然了解了认知理论当中的内涵,但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特别地造这一部认知理论的著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很多没有办法了解心类学的这些众生们,为增利慧。

以这些众生的角度而言,他们没有办法了解心的内涵,所以在这一方面的智慧是比较拙劣的。所以,为了让这些众生他们内心的智慧能够增长,能够呈现出光明,所以在这个地方特别造了认知理论的这部著作。所以提到了“为增利慧明光固弘扬,”这是造论的宗旨。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30 编辑

认知的理论分三部分,这是最基本的三个科判。定义、分类以及分类的个别意义。这当中的定义,指的是认知的定义。分类是指认知的分类,以及分类之后个别的意义。简单地来说,我们怎么去定义所谓的认知或者心,那么心或者是认知,它有什么样的分类,以及分类之后,它自己有什么样的内涵呢?这基本的三个科判。

一、定义。明知者即觉知的定义,清净而明知者即认知的定义。觉知、明知、认知三者是同义词。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不用心的这个名相?其实有个原因在。因为在心类学当中,心跟这个地方的认知是有一点差距的。心是认知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没有办法包含所有的心法,所以在这个地方不用心的这个名相,因为在后面要特别介绍心跟心所,这个时候才用到心的这个名相。所以在这个地方先用了明知,觉知或者认知等这些名相来解释所谓我们一般所谓的心,这样将会清楚一点。

首先我们先看,“清净而明知者。”我们内心当中的心,对于净的一种认知。它会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它是清净,而且具有明知的,它具备了这两个特色。这当中的清净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我们内心在对净的时候,能够让我们的心上显现出净。这个是清净,能够在我们的内心上显现出外在的这个境,称之为清净。而且它能够清楚地显现出来。

那么明知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的内心清楚地显现了外在的这个境之后,它能够趋入这个境,称之为明知。在这个部分要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谈到了清净,第二部分谈到了明知。

再解释一次,所谓的清净就是当我们的心面对外境的时候,它能够清楚地显现出外境,并且在显现出来之后,它能够趋入这个境。所以称之为清净和明知。

对于这部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看到前面的这些供花,或者说是供果。现在没有进入到正式分类之前,我们用我们的肉眼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能够在内心当中清楚地显现出这个境,而且我们的心有办法趋入这些境。在这个地方可能会有些问题,你会问到说:那如果是颠倒的执著,比方说有些人因为病的关系,而把白色的法螺看成是黄色的法螺的话,这怎么解释?确实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的心确实也能够显现出黄色的法螺,并且在显现出来之后,他有办法趋入这个黄色的法螺。所以,你问他说,你看到的法螺是什么颜色的时候,他会回答你说这是黄色的。他有办法清楚地显现外在的这个境,并且他有办法趋入这个境。虽然说他所显现的境与实际上的境是相违的,甚至说他趋入的境是一个错误的境,但是并不能够因此而否认心的这一点。他确实还是心,他还是一种认知,只是说他认知的方式是错误的。在这个地方特别提到清净而明知者,即认知的定义。这当中的认知包含了我们内心当中,不管是烦恼,或者是善心,或者是恶心,一切的心都是包含在这个认知里面。那之前的明知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所谓的明知就是我们内心当中能够趋入境的这样的一种状态的一颗心,我们称之为明知。这两个定义,也就是明知是觉知的定义。也就是清净而明知者是认知的定义。这两个定义不管是有部、经部、唯识、中观,也就是从四部宗义的角度而言,四部的论师们都承许。它并没有任何的差别,其实在下面我们所要为各位介绍的认知理论当中,最主要是以经部宗来做解释。但有一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会觉得说以四部宗义而言,应承的宗义算是最究竟,最圆满的。但是为什么介绍认知的理论的时候,要先以经部宗的角度做为进行趋入,其实四部宗义当中的认知理论,百分之八十都是相同的,只有少部分会有一些个别不同的见解。但是为什么要以经部宗趋入,最主要的原因是经部宗的认知最附合初学者的状态。经部宗的认知,最附合初学者来学习。因为我们一般的人所认知的心,或者是境,他比较附合经部宗的讲法。如果一开始我们学的是唯识,或者是中观自续、中观应承这些讲述方式的话,有许多讲法很多人根本没有办法接受。比方说,应承时常会讲说,仅由分别心去安立,一切的境在它的方位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一种境的存在,完全是用分别心的力量去安立出来的。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要达到这个目标,确实还有一段距离。并不是说故意学一个有错误的宗义,其实四部宗义在解释的时候,过去的传承祖师们,他们的都会解释成就象我们上楼梯一样,它算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你要到达顶端,要从下面慢慢地往上爬,你才有达到顶端的机会,并没有一步登天的可能性。其实百分之八十,尤其是这里面所介绍的几乎百分之九十都是四部宗,经部、唯识,或者是中观,大家所承许的。这是有关定义的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31 编辑

二、分类。认知有三种不同的分类。第一、认知的七项分类。第二、认知的三项分类。第三、认知二项的分类。这当中最重要的是认知的七项分类。

认知的七项分类是因为有如下七项:(一)、现前知,(二)、比度知。(三)、再决知。(四)、伺意知。(五)、显而未定知。(六)、犹豫知(七)、颠倒知。

三、分类的各别意义,就是说当认知分成了这七项之后,那什么叫现前知呢?现前知又有什么样的分类?这时候,我们要做各别地理解,所以,我们看分类各别意义。

认知的七项分类当中的第一项,提到了现前知。关于现前知的解释分二,定义以及分类。

现前知的定义:以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知,就是现前知。现前知它所要必须具备的特征:一,以离分别。二、不错乱的明知。

(一)、离分别。即然是要离分别的话,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样的心可以称之为分别心,或者称之为分别。对这一点在认知的二项分类当中有提到,分别心和非分别心。请看17页,倒数的第5行,分别知和无分别知的二项分类,那这边提到的是分别知,我们平常所用的名相是分别心,或者是分别。

分别知的定义:容许会合执取声总及义总二者的耽著知,就是分别知的定义。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是,翻译得还不错,实际的内容不是很复杂。首先看声总,在平时有一些翻译会把它译为声共相,一种会翻译成为义共相。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之为境的声总?境的声总是什么意思?比方说,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去过西藏,也没有看过布达拉宫的人而言,你对他介绍说,在西藏的首都拉萨有一个宫殿,它叫做布达拉宫。对从来没有去过,也从来没有看过照片,甚至说从来没有人跟他介绍过之前,这时候我们跟他说在西藏的首都拉萨有一座宫殿,它的名字叫做布达拉宫的时候。透由这个声音,听的这个人内心当中会有反应,会觉得说:在西藏有一个宫殿叫做布达拉宫。这时候他的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这个影象,就称之为布拉达宫的声总,或者布达拉宫的声共相。他透由声音,而生起对于境界的一种影像称之为声总,或者声共相。另外一种状况,对于一个从来不知道有布达拉宫的人而言,他到了西藏,看到了布达拉宫之后,在还没有人跟他介绍前,他内心会看到这个境,并且他知道说:哦!有一座宫殿,平常法王住在这里面。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宫殿的名字叫做布达拉宫。他的心对这个境的时候,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这种影像是布达拉宫的义总。如果这时有人在旁边跟他介绍,你现在眼前看到的这座宫殿它叫做布达拉宫的话,他内心所现起来的影像是布达拉宫的声总和义总混合的一种影像。在这个地方会特别地提到了声总、义总,以及声总义总混合的这个状态。也就是在你对于这个境还没有认清楚,或者还没有接触前,有人给你介绍的话,你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影像,通常都是境的声总。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31 编辑

举一个更明白的例子,各位,包括我在内,对于空性都没有什么理解,所以,开始我们上课,如果老师跟我们介绍说,所谓的空性就是悟性的话,这个时候你会听到一个声音,你会听到空性的声音,那么你的内心对于他所讲的这个内容,完全没有办法领悟。但是你会听到有空性这个声音,那你的内心一定会起一种变化,有听到和没有听到会有一段差别,不可能听到这个声音心里面的状态,跟没有听到这个声音的心里面状态是一样的。就连猪狗牛听到声音都会有反映,更何况是人?所以,我们听到那个声音,心里面起的那种感受就是对于空性的一种声总,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影像,就是对空性的声总。那至于义总,也就是你了解境它的内涵,但是你不知道它叫什么名称。就如刚才所举的例子,你明明已经看到了这座宫殿,但是你不知道它叫做布达拉宫。或者你已经看到了这个人,但是你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这时候,我们内心所现起来的影像就是境的义总,或者称之为境的义共相。但是如果你能够将内涵跟它的名称两者配合在一起的话,透由别人的介绍,配合在一起的话,这时候你们就能够把境的声总和义总这两个部分混合起来,所以分别心就是这样一种境,这里有提到说容许混合,为什么是容许混合?并不是指所有的分别心它都要混合境的声总和义总,并不是。有一些分别知,它就只能够现起境的声总,它没有办法现起境的义总。

我们刚才介绍,只有听到声音而对境起反应的这些分别知,它就只能够现起境的声总,但是没有办法现起境的义总。有一些分别知,它只能现起境的义总,但是没有办法现起境的声总。所以这边当中他提到容许,就是这个意思。容许混合,也就是不是所有的分别知,都是将它境的声总与它的义总混合起来,来执著这个境,并不是。在这个地方提到了容许混合,执取声总及义总二者的耽著知,所谓的耽著知就是分别知它有一个特色,它能够对于境作善恶好坏分别。比方说,我们看到这个东西,肉眼看到水果,它没有办法分辨它是不是水果,当我们分辨它的时候,是透由分别知的力量在分辨的。我们在分辨的时候,它是梨子,或者它是一盆花等等。这也是属于分别知的部分,不属于眼识的部分,我们的眼识并不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它具有看的能力,没有分辨的能力,分辨的能力完全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分别知。所以在这当中的耽著,指的就是它有能力去分辨境的是非、好坏、高矮、胖瘦等等,分别知是这样一种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32 编辑

接下来,我们看第2页,第一个条件,它必须要离分别,它并不需要藉由境的声总以及义总来趋入这个境。第二个条件,不错乱。第18页,看下面“三”这个地方,错乱知和不错乱知的二项分类,我们看错乱知,对于自己的显现境产生错乱的明知就是错乱知。这个地方提到显现境,只要是心,或者认知,它都一定具有显现境。所谓的显现境,就是能在它的心上显现出来的这些境,就称之为显现境。这边有提到,对于自己的显现境产生错乱,所谓的产生错乱,就是如果你的心在遇到这个境之后,境在你的内心当中显现的状态,跟境它所实际上原有的状态刚好是颠倒的,或者说你执著的方式刚好是有错误的话,这时候就称之为你的显现境产生了错乱。比方说,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这一切,其实都是无常的现象。但是对于我们一般的凡夫而言,我们会认为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它并不会一分一秒地改变,而认为它是常态的。当你认为你眼前这些无常法若说是常态的话,你在你的内心当中显现出什么?显现出这一切的有为法都是常态的这一点,但是,如果你要是在内心当中显现出这个特色的话,实际上境它本身是无常的,但在你心上所显现出来的境是常的,这表示说我们显现的“境”跟(实际的)境,它存在的方式刚好是颠倒过来的。所以,这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的这种执著,可以称之为错乱知。因为它对于自己的显现境产生的错乱,但是它还是一种知,因为它能够趋入境,不过它趋入的境是错误的一个境。

在这边有提到错乱知。不错乱刚好与这个相反,所谓的不错乱就是在你的显现境上所呈现的必须跟境它实际上的方式刚好是一致的,不颠倒的,没有任何错误的。

接下来,我们再翻到前面这个地方。这里提到现前知,所以,现前知所必须要具备的两个特色,第一,它必须要远离分别知,第二,它是不错乱的明知。以离分别且不错乱之新的不受欺诳的明知,就是现量的定义。之前是提到现前知,现在是提到了现量。所谓的现量,就是它即是现前知,又是正量,称之为现量。即是现前知,又是正量的一颗心,我们称之为现量。是现前知正量的,应该算是简称。所以,它这个地方就多出了正量的定义,前面的部分是相同的,以离分别且不错乱,这部分是相同的,有差异就是在后面,新的不受欺诳的明知,而新的不受欺诳的明知,刚好就是正量的定义。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32 编辑

我们在定义量与非量的时候,量的定义就是新的不受欺诳的明知。那这个部分也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的,第二部分不受欺诳的明知,在解释量的时候,先以有情的角度来做解释。

所谓的有情就是众生当中分为有情跟佛两大类,所以有情跟佛之间有不一样的解释方式。现在我们因为一开始的缘故,我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释新的这个名词,就是以有情的角度来做解释,不包括佛的一切遍知在内。以有情的角度来做解释的话,所谓的新,就是新生的。当我们的内心当中任何一种的认知它生起来的第一刹那,我们就称之为新的。第二刹那就不称之叫做新的,他这边新跟旧,最主要的差异就是认知生起的那一刹那,我们称之为新。第一刹那以后,这些法就称之为不新的。但是在藏文当中不会用“旧的”这个名词了,我们就称之为不新的。

“不受欺诳”,这当中不受欺诳指的就是你能够如实地了解境,你不会被境所欺骗,称之为不受欺诳。比方说你的前面如果有一本书的话,就如同你手上拿着一本书,你内心当中要是能够认知说你的手上拿着一本书的话,就表明你没有被境所欺诳,能够如实地了解它。在这个地方就是不受欺诳。所以量它必须要有两个特色,第一个特色就是在他新生的那一刹那第一刻。第二个条件,心它所趋入境的方式,是跟境界的方式相吻合的,我们不会被眼前的境所欺骗。所以,这就是现前知跟现量之间的差别。从这个当中可以理解的是,现前知跟现量是三句形,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有三种可能性发生。第一种可能性,即是现前知,又是现量。

比方说,我们看到眼前的这些供果的眼根识,他在生起的第一刹那的那一刻,这颗心是现前知,也是现量。第二种可能,现量一定是现前知,但是现前知不一定是现量。比方说看到供果的眼根识的第二刹那之后的这颗心,它虽然是现前知,但是它并非现量。第三种可能,即非现前知,又非现量。比方说我们内心,透由现前知的力量看到供果,而在内心生起:我的面前有一盘供果的分别知。分别知它已经跟现前知是不一样的两颗心了。所以这两者的关系是三句形。它有三种的可能性,第一种可能,即是现前知,又是现量。第二种可能,现量一定是现前知,但是现前知不一定是现量。第三种可能,即非现前知,又非现量。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33 编辑

在刚开始学认知理论的时候,对于心彼此之间的关系,倒底是三句型,还是四句型?还是同义相违?做这方面的思惟会对你了解认识认知理论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只是看看定义,然后稍微地想一下它的内容的话,不见得能够了解这颗心它真正的一个本质。要互相比较之后才能够知道这颗心倒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其实这颗心我们内心当中都有,只是我们都没有去观察,我们也不了解它什么时候生起,什么时候消失。其实这些心我们都有,而且这些心都能够成为我们将来修行的工具,如果你会利用的话,所以了解心是很重要的。

现前知的分类。现前知可以分为四类,根现前知,意现前知,自证现前知和瑜伽现前知。我们大部分的人,心里面都有前三种的现前知,也就是根现前知,意现前知,自证现前知。但是只有少部分人有瑜伽现前知。少部分人倒底在哪里,我就不清楚了,因为要具备有瑜伽现前知的话,至少是圣者以上的程度。要现证现前地了知,空性,或者是无我,或者是无常的状态,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

一、根现前知。根现前知的定义,由自己的不共增上缘,据色根所生的以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知,就是根现前知的定义。这边当中有提到了不共增上缘,据色根。其实这些名相,平常在翻译的时候,只会翻译“色根”这两个字。但是为什么要翻译“据”这个字,主要原因是藏文的原版当中有这个字呈现出来,其实它所要表达的内涵提到的就是色根。

我们的根简单地来分可以分为六根,分别是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意根。这六根当中,前面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属于色法,所以又称之为色根,因为它属于色法。什么是色法?就是我们将法做为分类的话,可以分为常态法和无常法。无常法当中又可以分为色法、心法,不相应行法这三大类。我们刚才所介绍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大类是属于色法。而第六根意根,它是属于心法。所以,这是六根当中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属于色法当中的前五根,以及属于心法当中的意根。这是有点差别的。这个地方提到的是由自己的不共增上缘,这当中的自己指的某一种的认知,如果一颗心,或者是一种的认知,他是藉由自己的不共增上缘,色根所产生的话,这时候我们就称之为根知。由色根所生起的一种认知,我们称之为根知。这地方介绍的是根现前知,所以要提到所生的,由色根所生,并且是以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知。现前知这部分跟前面是一模一样的,最大的差别就是现前知当中如果你要强调根现前知的话,就要强调它的不共增上缘是由色根所产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30 编辑

根现前知的分类,刚开始介绍的时候会用比较简单的方式先带过去,等到进行到后面的时候,再透由互相比较方式比较容易了解,一开始如果讲得太仔细的话,会让各位产生一些压力,这是不需要的。至少你要掌握所谓根现前知它具有什么样的事例,它的例子是什么,那在我们内心当中生起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个要能够掌握住。至于定义的话,你要把最重要的部分了解了,这样就可以了。并不用把每个字都把它背得清清楚楚的,毕竟各位不是学五大论的僧众,这是学五大论的人才需要做的功课。如果你在家闲得没事做的话,确实也可以尝试,并没有刻意地要你们做或者不做。但是如果你觉得背这些定义很辛苦的话,至少你要了解根现前知,为什么叫根,因为它是由色根所生。那为什么它叫现前知,因为它是离了分别,而且是不错乱的,这样就可以了。

二、根现前知的分类。根现前知,分为五类,取色之根现前知,取声之根现前知,取香之根现前知,取味之根现前知,取触之根现前知。分别对五种境,即:色声香味触。对五种境会生起五种不同的根现前知。比方说,我们的眼根知,我们之前总是讲眼根识,但是这个名相在认知理论当中不能用眼根识,眼根识跟眼根知又有一段差距,这一点你们学到后面大家就能看得出来。所以,我们现在就用眼根知好了。比方说,我们的眼根知在对外在这些境的时候,比方我看到了面前的这个时钟,我会生起执取时钟的眼根知,那这个眼根知它是离分别的,也就是还没有进入到想的这个阶段,我还没有去想我的面前有一个时钟。所以,在肉眼的这个阶段,在眼根知的这个阶段,它能够显现时钟这个境,它也能够趋入这个境,也能够了解这个境,但是它没有去分辨。所以,就称之为执取时钟的眼根知。由于它现前知的关系,也可以称之为执取时钟的眼根现前知,都可以。在之前我们上摄类学的时候,主要都是讲眼根识,缘着色法的眼根识。现在即然是学认知理论,学心类学,那就专业一点,取时钟的眼根现前知。念起来真不顺,习惯就好了。哪一件事情都是这样来的,没有一开始就很习惯的,只有烦恼一开始就很习惯,其它都要多练习。这一部分是取色根的现前知。听声音,或者闻到香味,或者接触到外在的这种,吃东西时的味道,或者是触觉,都会让我们现起所谓的根现前知。那我们的定义取色之根现前知?这当中的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提到了取色,所以,这边提到与自己不共增上缘,之前是提到色根。那这个地方提到眼根,它是色根当中其中的一个,眼根。它是透由眼根所生的,并且它所缘的境,是什么境?它所缘的境是色法,也就是它所接触到的,它所看到的这个境是色法。比方说时钟、石头、墙壁、房子等等,这些色法,颜色、形状等等,之后所生的以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知,就是取色之根现前知的定义,至于其它四者的定义,则依前属类推。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29 编辑

第一、我们提到了取色根现前知,第二、取声的根现前知。取声的根现前知定义,异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耳根和所缘缘声,它的不共增上缘是耳根,并且它的所缘缘,也就是说它所缘的境是什么?它所缘的是声音,然后所生的以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知。

取香之根现前知。取香的根的现前知的定义是什么呢?异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鼻根和所缘缘香所生的以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知。

取味之根现前知。异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舌根和所缘缘味所生的以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知。

取触之根现前知的定义。异于自己的不共增上缘身根和所缘缘触所生的以离分别且不错乱的明知。

有问题可以直接发问。(有人提问):

学员:请问法师,刚才讲到说,听到声音,然后看到那个外境,内心未显现出的一种义总和声总的问题,好象对盲者和聋者,他们怎么样在内心去显现那个影像呢?

法师:对于一个盲者是吗?

学员:或者一个聋者。

法师:比方说,对于一个盲者而言的话,对于一个盲者,他没有办法看到布达拉宫。所以,他心中所现出的影像,完全都是布达拉宫的声总。因为他可以透由别人的介绍而了解布达拉宫的外观。比方你可以跟他介绍说,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多高,等等,但是他只能是想象。

学员:他都没有看过颜色。

法师:如果他是从小生出来都没有看过?如果他从小生起来都没有看过,他还是有声总,就只有对于布拉达宫的声总。但对于布达拉宫而言的话,由于他没有办法趋入它的颜色、外观等等的一些内涵。应该说是没有布达拉宫的义总。

学员:我的意思是说象我们可以想象,比如说,我从来没有看过布达拉宫,但是我看过其它的宫,我可以想象出它应该有的样子。但是对于从来没有看过的人来说,我不知道他们的影像如何显现。

法师:从来没有?OK,这很简单。有看过佛陀净土吗?有听过佛陀净土吗?OK呀。

学员:我以世间的原理去想象佛陀的净土,因为有一个翻译。

法师:对于一个盲者而言,他也有他自己的想象力。我们会用凡夫的眼光去想佛国的净土,那可见佛国净土也不怎么美呀。(笑)跟我们住的差不多嘛。顶多是七星级的豪宅,这样而已。一样,都是想象出来的。所以象佛心续当中的一切遍知也好,或者是佛国净土的一切景观、外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能够现起它的声总,在我们心中所现起来的影像,就是声总的影像。还有其它问题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28 编辑

学员:法师刚才讲到了量的定义,就是新的不受欺诳的明知。是不是其它的,比如说正量、比量的那个量定义,是不是也是新的不受欺诳的明知?

法师:应该说只要是量的定义都是如此的,不管是现量当中的量也好,或者是比量当中的量也好,都是这个定义,新的不受欺诳的明知。

学员:对不起,那么像我们说正量的话,那它是新的。那证量不是我们经过不断地去修的吗,是这种的。

答:没有问题,这当中的正量跟我们教证二量当中的证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教证二量当中的证量应该有一个言字旁。那这里的正量,是四四方方的这个正的正量,是正方形的正。所以它是不一样的内涵。还有其它问题吗?

正量是吗?正量请举个例子,我刚才说四四方方,就是说那个字是正方形的正。OK。并不是说正量的所缘境都是要四四方方的。所谓的正量,就比方说,如果我今天在前面说了现前知这三个字,而且你的耳朵确实也听到了现前知这三个字的声音,你所听的,跟我所说是一致的。那在你听的第一刻,生起了我听到法师说“现前知”这三个字声音的第一刻,那一颗心就可以称之为正量。因为它是新生的,而且是不受欺诳的。所谓的新生,是它生起的第一刻。所谓的不受欺诳,就是它并没有被境误导。还有其它问题吗?请说。

学员:刚才提到说现前知跟现量是三句型,那么法师可不可以举个三句型的实际的例子?

法师:三句型实际的例子?现前知和现量之间的吗?

学员:对

法师:那我刚才举那些都不是例子吗?

学员:刚刚举过,但是没有听得很清楚。

法师:先这样说吧,因为有一些人可能没有接触过摄类学,在这个地方先简单地介绍,只要是两种的法,放在一起做比较的话,应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有四种可能性产生:第一种可能性,它们彼此之间可以划上等号,称之叫做同义,它们的意思是完全一模一样的。第二种可能性,它们叫做相违,所谓的相违是它们之间是没有交集的。比方说,面前的时钟跟水果,这两种东西拿来做比较的话,你会说:“这两个东西有什么关系?”那这两个东西它呈现出来的那种关系叫做相违。因为没有一法它即是时钟又是水果。如果拿来比较的话,这两种东西的关系叫做相违。


 楼主| 发表于 2013-3-3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贤葫芦 于 2013-3-31 20:28 编辑

另外一种可能性,称之为三句型,或者称之为它有三种可能性。比方说,人和在家居士,人跟在家居士是不同的个体。虽然说在家居士也是人,但人跟在家居士毕竟不能划上等号,他们之间也不是相违的。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即是人,又是在家居士,比方说在坐的各位。第二种可能,在家居士一定是人,但是人不一定是在家居士,比方说出家的法师。第三种可能,即非人,又非在家居士,比方说动物。先不要讲动物,这个具有争议的名相先不要讲,牛、马、狗、猫。OK!所以称之为三句型。

四句型,比方说,举一个什么样的例子呢?有四种可能性的,两只脚的众生跟人。OK,这之间的关系是四句形,它有四种的可能性:第一种的可能性,即是人,又是两只脚的众生。人类不能这样讲,要讲更实际的例子。不能在比较当中,拿这两者法做例子。比如说正常的人,某某某,他即是人,有两只脚。但是,有两只脚的众生,但是它不一定是人,比方说鸡。羊也可以,羊也是两只脚的众生。

众学员:羊有四只脚。

法师:有四只脚就有两只脚。

众学员:羊哪有两只脚?

法师:我是说走路的脚。羊没有两只脚吗?

众学员:羊哪有两只脚?

法师:有四就有二啊。不是吗?(众笑)。如果你身上有四块钱,我如果问你,“你有两块钱吗?”你怎么回答?

众学员:有啊。

法师:你会说没有,但是我有四块钱,不会吧。算了,不做了这个有争议的话题了。有两只脚的众生不一定是人,比方说鸡。这样可以了吗。人不一定有两只脚,比如说某些残障的人士。两者皆非的,比方说石头。这就是四句型,就是说它有四种的可能性,跟三种可能性。跟所谓的同义、相违。我们刚才做的例子是现前知和现量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三句型。第一种可能,比方说看到眼前这个杯子的,那个叫什么?眼根现前知。看到眼前杯子的眼根现前知,第一刹那生起的时候,它即是现前知,又是现量。第二种可能,如果是现量的话,一定是现前知,如果是现前知,不一定是现量。比方说看到这个杯子的眼根现前知的第二刹那以后。第三种可以,第二刹那以后,我们在内心当中生起了缘这个杯子的分别知,这即非现前知,又非现量。所以这之间的关系是三句型。这样可以了解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请说


发表于 2013-3-3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请问有法师讲法的专门网站吗?
发表于 2013-4-1 0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4-1 0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4-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5:26 , Processed in 0.03605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