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50|回复: 19

转载:推荐《菩提道次第广论》白话版和英文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6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荐《菩提道次第广论》白话版和英文版 (2012-07-28 23:41:14)

标签: 菩提 道 次第 广论 成佛 方法 步骤 杂谈        分类: 佛学


这个月挤出业余时间看完了1331页的白话版《广论》,感觉很好。
《广论》是号称综述了佛学所有理论与修行方法,并且一步步的教你如何从凡夫变成菩萨。(次第就是步骤的意思)。
如果你学佛一段时间了,觉得经论很多。没有完整的概念,推荐你看。

原来几年前我就知道《广论》了,但只看到古文版,因为看不懂,所以只看了一点。
最近和一位高人讨论时,听说《广论》是很好懂的。我很奇怪。
我上个月下载了白话版和英文版,才发现是原来的古文太难懂了,原来它是很直白的一本书,一步步教你,还有答疑释疑。真的非常非常好的啊。
白话版有些专业术语如果看不懂,就看英文版,立刻就知道了原来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英文水平高,建议直接看英文版。但是我只看英文有点慢。所以要对照着来看。我看进去了就非常想快点看完它。

可能有网友会说:
1)广论是藏传佛教的啊?
这是宗喀巴大师根据从印度学到的大乘佛学,综合理解并且开悟之后,写的初中级教程,是大乘佛法经论的大综述,内容都是佛教就主要的概念。
他说学完这个论,如果有兴趣修密宗可以继续学密宗。这本论中基本没有密宗的内容。
2)广论很长
这书真的很长,但是如果真的看进去了,发现很精彩,收获很大。
如果想着:看完这本书就可以了解整个佛法和成佛的步骤,那么,一千多页不算很长了。
如果觉得长可以上网搜索几个对它的读后感和介绍帖子,热身一下。
它的目录结构也非常复杂,有10几层的目录结构,网上也有相应的目录表,搜索“广论 科判表”就行。

看完后觉得结构很复杂,现在只能回忆一部分。本来想写一个大介绍的,但是一是由于内容太多结构太复杂,二是怕我理解不到位写不好。大家还是自己找原书来看吧。网上也有些人写过这本书的简介。
上册先介绍这本书有多牛,然后讲学习前的基础准备,然后是第一级(下士道)。
中册是讲第二级(中士道)和第三级(上士道)
下册是讲上士道中非常重要的止(奢摩他)和观(毗钵舍那)。
下面给个目录吧:
上册
  出版前言……………………………3
  序分:
    论前皈敬……………………………8
    造论宗旨……………………………9
    敦嘱劝学……………………………9
    略述本论……………………………10
  正宗分:
    造者殊胜……………………………12
    教授殊胜……………………………23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36
    讲说轨理……………………………46
    完结轨理……………………………51
    亲近善士……………………………53
    修习轨理……………………………83
    暇满………………………………112
  共下士道:
    念死无常……………………………141
    三恶趣苦……………………………161
    皈依三宝……………………………183
    深信业果……………………………222
    意乐之量……………………………292
中册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3
    思维集谛………………………42
    十二缘起………………………69
    意乐之量………………………84
    除邪分别………………………85
    解脱正道………………………88
  上士道:
    入大乘门……………………117
    发菩提心……………………127
    修菩提心……………………132
    发心之量……………………169
    仪轨受法……………………169
    学菩萨行……………………198
    学习布施……………………231
    学习持戒……………………265
    学习安忍……………………275
    学习精进……………………311
    学习静虑……………………341
    学习般若……………………344
    学习四摄……………………360
下册
  别学后二波罗密多:
    修习止观之利益……………………2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4
    止观自性…………………………5
    理须双修…………………………11
    次第决定…………………………16
    各别学法: ………………………20
  学奢摩他法………………………20
    修止资粮…………………………21
    依止资粮修奢摩他……………………23
    修已成就奢摩他量……………………84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毗钵舍那资粮……………………117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349
    修习毗钵舍那之法……………………354
    由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381
  学双运法…………………………386

我看的白话pdf版和英文pdf版。由于太大,我给链接,网上还有一个Word版的: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9821900.html 妙音版+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中下册.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681235.html 菩提道次第广论 英文版1.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681236.html 菩提道次第广论 英文版2.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681237.html 菩提道次第广论 英文版3.pdf


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78838801014seg.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广论》心得(佛学完整修行步骤) (2012-12-15 16:07:17)

标签: 菩提道次第广论 佛学 步骤 修行 方法        分类: 佛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全面详解了从凡夫到成佛的次序步骤,实在是非常好。
我看完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白话版和英文版,写写心得,请大家指导。
我把非常重要的内容摘录出来,写了八句诗,为了方便自己记忆以及提醒自己。

人法 殊胜 正听闻     (道前基础始)
依师 修行 知暇满     (道前基础终)
念死 皈依 修十善     (下士道)
苦业 烦恼 十二缘     (中士道)
如母 自他 菩萨愿     (上士道始)
布施 持戒 安忍三
精进 禅定 般若观
四摄 止观 双运密     (上士道终)

一、人法 殊胜 正听闻
人殊胜:
  佛学,分深见(教理)和广行(修行)两派,后被阿底峡汇总,造了《灯论》,
  宗喀巴根据它再写出《广论》
法殊胜:
   《广论》汇总了所有佛法的,完全后可以消除认为不同佛经"矛盾"的想法,消除你可能谤法的罪障
   它既讲教理又讲修行,按顺序讲,易于学习,易于理解佛的密意。可操作性强。
正听闻
  正确听法的方法
   防止三种过(不听,听后污染,听后忘记)
   观自身如有重病,师如佛,佛是医,法是药,必须吃后才有效,听法后必须如法修行,否则白学

二、依师 修行 知暇满
依师 (重要基础,无人领路很难)
   师父的十种德相
    戒 定 慧 多闻 通达真实或教理 功德胜己 善说法 悲悯 勇猛 无疲厌教导
   十全的太难找,尽量找最多符合的。依师后要观师如佛。
修行(这部分对于实际修行很重要,很有操作性)
  正修时
   前行
    1设像 2供具 3入座 4观想圣众
    5积资净障(分7:礼敬 供养 悔罪 随喜 劝请说法 请佛住世 回向)
    6求颠倒灭、无颠倒起、障缘灭
   正行
    专注对所缘境(观照的对象:如佛)和行相(对对象的主观观点:如信心)(对我来说,是一心念佛或一心观缘起性空)
   结行:回向
  正修间隔时
   守护根门 正知而行 饮食知量 适时睡眠(睡前要思法)
   (其实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正修的间隔时,这部分很重要)
   (必须注意自己身语意,否则只在专修和看佛书时精进,平时放逸了就效果很差)
知暇满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 (结论是要精进学修)

三、念死 皈依 修十善
念死
  观我如掉下悬崖的在半空中的人,我必会死,而且死期不定,死时除佛法外都无帮助 (结论是要当下就立刻精进学修)
皈依
  观三宝功德,皈依后不坠恶趣
修十善
  十恶:杀 盗 淫 妄语 离间语 恶语 绮语 贪 嗔 邪见
  与十恶相反就是十善
  除十恶,要依四力:
   破坏力:忏悔
   对治力:依般若经典 胜解空性 念诵 佛像 供养 佛或菩萨号
   遮止力:不再做恶
   依止力:皈依三宝和发菩提心

四、苦、业、烦恼、十二缘
  观人生皆苦(如八苦等:生、死、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苦是因为以往造的业,业是因为有烦恼,烦恼是因为苦。
  十二因缘就是两组烦恼、业、苦的流转。
  发现凡夫的每一生每一时都在如果流转,从而希望解脱
  应修戒定慧。应出家修行(这个我还是没法听宗大师的,惭愧啊)
  对于凡夫来说是"烦恼->业->苦->烦恼->业->苦->......"三者如是不断高速循环。由于因果,"业->苦"是无法断的,但可以断另外两条链:
   要这样理解以下这句话,并且经常这么想,并且真正这么做:
   诸恶莫作(持戒,安忍,止恶业,断除"烦恼->业"),
   诸善奉行(布施,精进,积善业,断除"烦恼->业"),
   自净其意(禅定,般若,止烦恼,断除"苦->烦恼"),
   是诸佛教。

五、如母 自他 菩萨愿
如母
  由于无始以来我们流转无数生,所以都做过我的父母。从而引生慈悲心。
自他
  从自他相换,引生慈悲心
菩萨愿
  发大慈大悲的菩萨愿,受仪轨
“成佛心”和“利众生”是密不可分的,共同成为“菩提心”。缺一者,则另一者也不成。
  如果不为利益无边一切众生而想成佛,是很自私的,哪怕落下一个众生,也是有漏的想法,怎么可能成佛呢?
  如果只为利众生而不想成佛,根本就是一种仁慈的想法而已,实际上只能利益几个众生,而且一旦别人不领情,自己就徒生烦恼。
  “成佛心”和“利众生”的结合是:
    达到菩萨之后,只看到缘起性空,知道自己、布施、受施者三者是自性空的,所以不会起烦恼,不会疲倦,随缘遇到谁,都能布施,同时心里法喜充满,达到不住相布施。

六、布施 持戒 安忍三
布施
  是积聚世间善业
  三布施:法 无畏 财(如果布施后起嗔心,证明境界还不够,这些情况先不布施)
持戒
  是停作世间恶业
  律仪戒(以十善为主) 摄善法戒(六度) 饶益有情戒(慈悲助众生)
安忍
  是消除世间旧业果,是停止从苦到烦恼的过程,(安忍要靠空性观)
  耐怨害忍:人家怨害我都是我以前的业生的果
  安受苦忍:忍人生的苦难
  諦察法忍:忍修行的苦

  上面三度都分三,所以加一个三字。

七、精进 禅定 般若观
精进
  是要精进修出世间佛法,以念暇满难得、念死无常等来激励
禅定
  是一念專住於所修境,详细见“止”
般若观
  能彻底思择所观对象的实相,详细见“观”

八、四摄 止观 双运密
四摄(这只是广收信徒的方法)
  布施 爱语 利行 同事 (先给好处,再赞扬,及成人之美,以身作则,与其共事)
止(禅定)
  用正知、正念观察自心,除掉举和沉没,达到等舍
  掉举:是追逐乐境,是贪。对治法:思维无常
  沉没:是退缩松懈,是痴。对治法:思维暇满和修法利益
  等舍:以上两者都无之后,在专观所缘境,能平稳专往,安乐舒畅
观(也即般若)
  略说:
    缘起性空:一切事物胜义无,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佛学核心观点)
    防止空性过宽:破除:否定世俗有和世俗果报,即虚无主义。
    防止空性过窄:破除:自性不由因缘生,自性永远不变,不需要其他事物安立。
    破人无我
      车比喻:车是由部件和合而成,自性为空。
      我与五蕴,是非同一,非不同。我由五蕴和合而成,我本性空
    破法无我:类似人无我的说法
  详细说:这是很复杂很长的部分,看到很多逻辑思辨,很费脑力,很难懂的。
    分有三层:
    一、究竟(又叫胜义):一切都是缘起,无自性,以正理分析,看不见任何有自性的事物,也看不见世俗, 所以究竟不能破除世俗的存在。(自性的存在)
    二、世俗:存在色声等事物,有人我,以未修行的正常普通人看见。(存在)
    三、世俗无:如海市蜃楼、病目看见幻影,即使在世俗也不存在。(不存在)
    1一切无自性
      一切诸法都都是缘起,无自性。
    2世俗无真乐
       即使世俗也找不到真正的常乐我净,
       就是常乐我净是在“世俗无”,世间根本没有真正的快乐,快乐只是海市蜃楼。
       看清这一点,我就不会想在世间求快乐或者求人天福报了,只有求究竟才有真正的佛陀的常乐我净。
    3不执无自性
       但是一定要坚信一切究竟就是无自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才是解脱之道。(不要执有)
       但不要太过了,如果把“无自性”的究竟执着为一个有自性的东西,就执着于空性(不要执空)
       有经典说,不要执有,也不要执空。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不要因为听到“不要执空”就退回到“执有”了。
    4本性在世俗
       认为一切无自性的般若智慧(本性),是在世俗中的,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有很多佛教论师认为本性在究竟中,这就会有矛盾,因为究竟无自性,怎么多出一个佛的本性?
       有人这样质疑佛教:“你们要空掉一切,那你的话是不是空的?你是不是空的。如果是的话,你和我辨什么?如果不是,你就没有空掉一切。”
       有些佛教徒就会说:“佛是非是非有,既是既有。”。这样看起来很高明,但是已经陷入了逻辑狡辩中,而且这种人没有真正理解佛法,最终只会误入虚无主义,在修行上慢慢就连“精进”等六度都放弃了。
       其实上,人的思想是世俗的,人对空性的正确理解也应该在世俗的。
       涅槃只是以世俗的思想理解了空性。在究竟之中还是没有一个有自性的东西。
       其实,佛说的空,不是“不存在”,是“不存在自性”,一切都因缘而起。
       “诸法缘起”和“诸法性空”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因为如有一物不是缘起,它的性就不空。如果有一物有自性,它就不受缘起而生。
       因为诸法缘起,所以,我们要知苦、业、烦恼,修布施、持戒、精进、安忍等六度。
       因为诸法性空,所以,我们不执着于世俗的事物或得失是自性有的,所以就不会有贪嗔痴。
       由于两者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按佛法完全可以言行统一,既解空性,又积极修持。菩萨就是依这种般若智慧而能广度众生而不起烦恼的。
       虽然我是“究竟无”。但是,我是“世俗有”的,我是有功能的,是能产生缘的,是要受业果的。
       但要依靠这个假我要观法性,就算涅槃也要靠这个假我。
       “破我执”并不是否定“我是世俗有,是有功能的,能造缘,要受业果,能证涅槃”
     5缘起非四生
       究竟中,是缘起的,缘起不是四种生(自生,他生,自他共生,无因生)
       他说缘起就是特定因得特定果。非这四种生。是无自性生。
双运
  先分别(或交替)用功修习止和观,获得两者后,双运。

  金刚密乘,学完广论再学的(比较快但危险性也大,需要遇到好上师。但只学广论也能成佛)

看完后的,日常的几点体会:
1)理论再好再多,如果实践不好,一点用也没有。
实践必须时时刻刻观察觉知自己的身语意。
观人:要观所有人如自己父母,观功念恩。不要拿佛法针对别人,要不对自己。
观己:
  思想上,如果太开心或兴奋了,要思维无常和空性;如果太昏沉,要念人身难得、念死无定,应该精进。
  说话前,要思维是不是说妄语、离间语、恶语、无意义语,如果是就不说了。
  做事前,看清因果再去做,今日果因昨日业,今日业造明日果。有句说叫“菩提畏因,凡夫畏果”。
  万一被人怨骂,随缘消旧业(因以前我造业而被说),不再造新殃(安忍,不再因此造新的身语意业)。
  万一受意外身体或财物损伤,观无常,观因果,这也是的消旧业。
  做事:观察能不能为家人和身边的人做好事,造善业。
  如果没有找到:就念佛、念经、思维佛法,积善业。有时间就诵经、听闻、打坐。
  还有,如果一天中少量时间修行,但大部分时间散乱(往往造身语意之恶业)也是逆水行舟而已。

2)背诵经句好
背诵有利于随时随地可以提醒自己修行。
除了常见的《心经》《大悲咒》,我建议《三十八摄颂》《三十八摄颂》浓缩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精华,可以提醒自己记住觉悟步骤并去实践。
  另外,《普贤十大愿王》,是“修行”部分的前行中“积资净障”部分,在正修前可以背诵一下。

3)多听闻
如果除了家务和工作之外有时间,就多看经论,去大师的网页看看。来这个版看看。
随喜一切众生、学佛者、菩萨、佛的功德。
多发贴、多回贴,也是请佛住世、随喜功德。
看到好见解多多学习。
看到初学者的见解也要问问自己:虽然我早就知道这道理了,但我现在做到了吗?

4)做,一定要做。再次强调,必须时时刻刻实践佛法。
“烦恼->业->苦->烦恼->业->苦->......”如是不断高速循环,就是凡夫的情况。
要用空性见观照因果在每时每刻不断流转,用菩提心来行六度、积善去恶。

5)可以能三个词总结广论: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
  先看到自己的苦,期望得到解脱,进而感觉别人也与自己一样苦,然后为利益一切如自己母亲一样的众生而发心要成佛。通过修行通达“缘起性空”理论。


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78838801017qnt.html
发表于 2012-12-17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感恩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陌上飘尘 发表于 2012-12-17 08:11
随喜赞叹!
感恩分享!

其实这就是一个写的不十分好的读后感,但是作者很用心至少是看完了一遍广论(不知道是不是包括毗钵舍那),所以,贴出来含有鼓励的意思,我希望大家看完广论,都能写出一点自己的读后感,一点感想,这样可以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也许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得到成长。
发表于 2012-12-17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这个意思了,不过惭愧末学刚刚开始看,希望有各位师兄多多谈一些学习修证的感想,末学会多来观摩学习一下的
发表于 2012-12-19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目前正在学习《 略论》。看到师兄们的学修心得,非常好!
我觉得,多闻很重要,但是如理思维更重要,这是指导我们修学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思维暇满人身难得,经、以及此中殊胜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发表于 2012-12-1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笨者師兄的大綱整理
雖然粗略的讀過一遍
但總覺沒入心
現正好好地重頭開始
每一個次第
每一個次第地
有些心得
再來跟師兄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學者 发表于 2012-12-19 10:33
感恩笨者師兄的大綱整理
雖然粗略的讀過一遍
但總覺沒入心

这文章我开始就标出是转载,而且也给出原始出处,所以,可以合理推导出,这文章其实不是我整理的,不是我写的,只是我转载的而已。。。
发表于 2012-12-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妙音版+新译记得论坛以前有过的?
发表于 2012-12-20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值得关注:分享妙音版广论的那位朋友,还分享了“菩提道次第略论(法尊法师译本)完整本 横排”,值得推荐。http://ishare.iask.sina.com.cn/d ... 19821900&page=1
发表于 2012-12-2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12-12-2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2-12-19 11:03
这文章我开始就标出是转载,而且也给出原始出处,所以,可以合理推导出,这文章其实不是我整理的,不是我 ...

師兄有所誤會了
第一行乃隨喜師兄之功德
第二行及以下乃是末學近幾年的感受
末學之 師未圓寂前
末學總覺有師在
所以並未好好地用功學習及思擇
現每每對境總隨自我之流而出
境後也知自己過失
所以往往懺悔不已
現每一憶師
總是悔意淚流不止
故發願要好好地把廣論
重新研讀一遍
若字義引發誤解
請師兄海涵
末學合十
发表于 2013-8-3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价之宝
发表于 2013-8-3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下老笨,“妙音版+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中下册.pdf  ”就是原先在论坛上发过的妙音版《广论》,还是重新再修订过的版本?还是其它什么版本?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lhgw 发表于 2013-8-30 20:42
我想问下老笨,“妙音版+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中下册.pdf  ”就是原先在论坛上发过的妙音版《广论》,还 ...

就是妙音版广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8:46 , Processed in 0.03783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