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16|回复: 29

回小向大,比直入菩萨道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7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人天七返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一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八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二人者。斷三結[13]縛薄貪恚癡。得斯陀含果名一往來。永斷諸苦入於涅槃。迦葉。是名第二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六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三人者。斷五下結得阿那含果。更不來此。永斷諸苦入於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四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四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阿羅漢果。煩惱無餘入於涅槃。亦非[14]騏驎獨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二萬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第五人者。永斷貪欲瞋恚愚癡得辟支佛道。煩惱無餘入於涅槃。真是[*]騏驎獨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是人未來過十千劫。便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是名第五人有病行處。非如來也。
——《大般涅槃经*现病品》

怎么算,都比三大无量劫短很多啊!
如何与宗大师关于小乘证佛果比大乘慢很多的结论相调和呢?(宗大师认为,阿罗汉回小向大,依然需要三大无量劫才能成佛)
又,萨迦派祖师仁达瓦主张回小向大的阿罗汉若发菩提心则直入八地,也不能说没道理哦。

[ 本帖最后由 慧灯元照 于 2011-6-7 08:09 编辑 ]
发表于 2011-6-7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不懂,但罗汉成佛这种事我有请问过恩师夏佛,夏佛说的跟宗大师一致,小乘回小向大证佛果比大乘慢很多,原因是小乘圣者有入定的习气,往往一修法就入定了,入定经常会很长时间,很耽误事。个人猜想可能还有其他的习气也耽搁时间,总之,这是迂曲道,想成佛的不应效仿。

阿罗汉回小向大,据说是阿罗汉常住无余涅槃,这是定境,一住N劫,佛会放光照他,令他警醒,然后说我的三身五智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你还没有,你应该继续努力救度众生,求取佛果,然后阿罗汉会回小向大发心,重新走三大阿僧祇劫的路子。

萨迦派祖师仁达瓦主张回小向大的阿罗汉若发菩提心则直入八地,这类说法我也问过恩师夏佛,夏佛的说法是否定的,因为八地菩萨断尽烦恼这点和阿罗汉一样,但福德智慧资粮远远超过阿罗汉,故虽然阿罗汉发心,但不可能直接入八地。
发表于 2011-6-7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小向大,乃是小乘行者发大菩提心之表征,

菩提心大,愿众生成佛,故而殊圣也.

小乘诸圣,能发大乘菩提心,度化众生难得也
发表于 2011-6-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原文要看清楚哦

上面一段你没有录入,幸好百度仁波切知道

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菩萨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死难治。若有瞻病随意医药。若无瞻病随意医药。如是之病定不可治。当知是人必死不疑。善男子。是三种人亦复如是。若有声闻缘觉菩萨。或有说法或不说法。不能令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迦叶。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随意医药则可令差。若无此三则不可差。声闻缘觉亦复如是。从佛菩萨得闻法已。即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非不闻法能发心也。迦叶。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随意医药。若无瞻病随意医药皆悉可差。有一种人亦复如是。或值声闻不值声闻。或值缘觉不值缘觉。或值菩萨不值菩萨。或值如来不值如来。或得闻法或不闻法。自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有人。或为自身。或为他身。或为怖畏。或为利养。或为谀谄。或为诳他。书写如是大涅槃经。受持读诵供养恭敬为他说者

迦叶。有五种人于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处 。非如来也。何等为五。一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不堕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返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一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二人者。断三结缚薄贪恚痴。得斯陀含果名一往来。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二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六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三人者。断五下结得阿那含果。更不来此。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四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四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阿罗汉果。烦恼无余入于涅槃。亦非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二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五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辟支佛道。烦恼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十千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非如来也

上面一段的意思:
1、从佛菩萨得闻法已。即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非不闻法能发心也。
2、或值声闻不值声闻。或值缘觉不值缘觉。或值菩萨不值菩萨。或值如来不值如来。或得闻法或不闻法。自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看清楚了吗?这里说的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是成佛。
再者:自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乘自然成菩提心,而声闻要万劫以后,还不慢啊。

大哥,看书要玩味一下啊。

百度仁波切告诉我一篇文章,很靠谱,大家可以看下,很清楚的说明大乘和小乘证果的自宗说法,看完要想一下哦。
http://www.beihaichanyuan.org/ch ... 010-12-14/5418.html
发表于 2011-6-7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4楼
百度仁波切告诉我一篇文章,很靠谱,大家可以看下,很清楚的说明大乘和小乘证果的自宗说法,看完要想一下哦。
http://www.beihaichanyuan.org/ch ... 010-12-14/5418.html

依您的介绍粗看了这个网站,不知您说的这篇文章和我看的 是不是同一作者。但是就我看的那部份,我看到这样一话。(注,原来作者是同一个,为明贤法师。)

引用:(5)、应成派认为: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子虚乌有、龟毛兔角,是无自性的假名。

就入中论中观应成的自宗 要如何来解说 这个明贤法师所总结的“应成派认为”呢?

介于明贤法师觉之路博客上发表的在北大禅学社所讲的入中论实是很不靠谱,且您上面的推介的文章正好是这样介的:2009年3月21日,应北京大学禅学社礼请,明贤法师正式于北京大学讲授《入中论未名疏》。在课堂中,法师审慎辨析法理,系统开显甚深佛法精要,同时,对禅宗与中观进行对比讲授,寓教于乐,寓修于学。百余名正式学员及众多列席听众,无不法喜充满,感叹得未曾有。本次弘法成为当代佛教法师在大学校园面向广大师生弘法的开始。本栏目公布课堂录音文字整理稿,内容珍贵,敬请善加阅读,善思念之。
个人觉得,还是小心为妙,且如您所提醒:“看完要想一下哦。”!!!!
发表于 2011-6-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呼應一下愚者兄,這篇文章確實該斟酌:
文章說自宗認為:「从初地到八地二障共断,从八地到成佛只断所知障。」
初地到八地既然二障共斷,八地到成佛還有所知障可斷?這個邏輯本身就有點問題。
发表于 2011-6-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6-7 13:19 发表
呼應一下愚者兄,這篇文章確實該斟酌:
文章說自宗認為:「从初地到八地二障共断,从八地到成佛只断所知障。」
初地到八地既然二障共斷,八地到成佛還有所知障可斷?這個邏輯本身就有點問題。


对,应成所许,是初地到八地分别断烦恼障之一分,到八地完全断除烦恼障,然后才开始断所知障,烦恼障不断,是不可能断所知障的。
发表于 2011-6-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意思是,八地之前二障一起断,到了八地烦恼断完了,但所知障还没有断完,所以继续断,直到成佛。

他后面说的很清楚了:拿到月称论师的框架中判断,实际解决的是人无我的问题;所知障的问题从八地才开始断除。

他所说的自宗是指的:禅宗
发表于 2011-6-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二
宗喀巴大師 造

釋第一勝義菩提心之二

  子三 趣上地等三功德

  【從地登地善上進,滅彼一切惡趣道,此異生地悉永盡】。

初地菩薩為欲進趣第二地故,起大勇猛,善進上地。又於得證初地時,此菩薩之一切惡趣皆悉永盡。豈不從得加行道忍位,便能不因業力而往惡趣,已盡惡趣道耶?得忍位已,不墮惡趣,非以對治壞彼惡趣之種子,特緣不具耳。此以真對治壞彼種子名滅惡趣。集論應說'惡趣之蘊界處等是所斷】也。又得初地時,此菩薩之異生地,一切永盡。

       癸二 總明功德

  【如第八聖此亦爾】

四果四向中,從阿羅漢下數至第八,即預流向名第八聖者,(即八人地)如彼創獲聖法,生隨順斷智功德。此菩薩亦爾,由得初地故,能斷過失,發生功德。

      壬二勝過他身德分三,癸一此地由種姓勝二乘,癸二七地由智慧勝二乘。癸三釋成上說。  今初

 【即信最初菩提心,較佛語生及獨覺,由福力勝極增長】

菩薩之菩提心。不特二地以上,即住初心之極歡喜地,已由世俗菩提心及大悲心福德之力,能勝於從佛語生之聲聞及辟支佛。較彼二乘之福德極為增長。此如彌勒解脫經云:【善男子!如王子初生未久,具足王相,由彼種姓尊貴之力,能勝一切耆舊大臣。如是初發業菩薩,發菩提心雖未久。然由生如來法王家中。以菩提心及大悲力,已能勝於一切久修梵行之聲聞獨覺。善男子!如妙翅鳥王之子,初生未久,翅羽風力及清淨眼目之功德,為余一切大鳥所不能及。如是菩薩初發菩提心,生如來妙翅鳥王之家,此妙翅鳥王子,以發一切智心之翅力,及增上意樂清淨眼目之功德,彼聲聞獨覺雖百千劫修出離行,亦不能及】。疏抄謂此明世俗菩提心非也。此約勝義心說。經說初發業者及發心未久。與前說初地始生如來家中,其義相同。蓋本頌即攝彼經之義也。又莊嚴大乘經論等亦多說清淨增上意樂發心,即初地之發心。然則不許異生菩薩之世俗菩提心亦能勝過二乘耶?不爾,即前經云:【善男子,如金剛寶雖已破碎,猶能勝過一切金莊嚴具,猶不失金剛之名,能除一切貧乏之苦。善男子,如是一切智心金剛寶。雖離修證。亦能勝過一切聲聞獨覺功德金莊嚴具。亦不失菩薩之名,能除一切生死眾苦。】所以知此是說世俗菩提心者。以集學論引證此經,謂大菩提心,雖離諸行亦不可輕毀。若是已得大地之菩提心決無離諸行者。

        癸二 七地由智慧勝二乘

  【彼至遠行慧亦勝】

彼初地菩薩至遠行地時。非但以世俗菩提心勝二乘,即勝義菩提心智慧之力。亦能勝彼二乘。如十地經云:【諸佛子,譬如王子,生在王傢具足王相。生已即勝一切臣眾。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長大,藝業悉成,乃以自力超過一切。諸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勝出一切聲聞獨覺。非以自智觀察之力。菩薩今住第七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勝過一切聲聞獨覺所作】。初發心者,謂初地才發清淨增上意樂心。是則應知唯遠行地菩薩,乃能以自慧力勝過二乘,非六地以下。勝過一切聲聞獨覺所作者,即以智力過勝二乘之義。以自所行智慧力者,謂了知菩薩實際滅定之殊勝。此中智力超勝者,有謂六地以下與七地智慧體性無別。然前者之智力無斷所知障之功能,第七地智則有能斷之力,故有智慧勝劣之別。有說七地以後乃能超越入三摩地。有說第七地智是趣向第八不退地智,故說智慧超勝。初且非理,此宗許一切補特迦羅實執,皆是染污無明。要永斷彼令不復生,須斷盡其種子。即此斷德亦共二乘諸阿羅漢。故斷實執種子,非斷所知障。若除種子,別立余習氣為所知障。則未至八地皆不能斷。故安立實執為所知障之宗派,分所知障為軟中上九品,由二地等九品修道而斷。非此宗所許,下當廣說。次說亦非理。超越古譯次第鍺亂,由此門入三摩地,非六地以下所能,七地方有云云,無經可證。第三說亦不然。解六地以下與第七地,能否以智力超勝之理,猶不能斷疑。如以宗為因也。

疏抄說:【七地菩薩,有分別念,謂我當修道,故猶有功用,然不作意經等法相,故得無相道。六地以下及聲聞獨覺,無無相道,故由智慧能超勝之】。吾師解云:此應於通達真實之智慧,辨其差別。謂由緣實際真理之入定出定而分。經說第七地時,謂一剎那心能緣實際滅定而入定出定,要七地方有,非以下諸地所能。此說極善。以勝解行地,心與真理尚未融合一味。故於出入空三摩地,猶不甚難。但至聖位,心與真理融合一味如水注水,出入彼定,轉極難也。

說初地功德,而敘七地以智慧力勝二乘,得無有紊亂之失耶?無失。本論釋初地等,依十地經。彼經分別解說,初地菩薩能以世俗菩提心勝過二乘,非以勝義菩提心勝。爾時應有作是念者,要至何地智慧方勝。經說至第七地智慧方勝。為除彼疑,故本論於此中安立其義,極為適當。

若由紅色論文推得四果阿羅漢相當於八地菩薩,似乎是誤解論意;
藍色論文隨後即說七地菩薩無論在世俗及勝義菩提心均已超越二乘,換句話說,方便分及智慧分均勝二乘,何況是八地菩薩. :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1-6-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也會勸八地菩薩 ~
八地位滅盡一切煩惱,安住寂滅一切戲論勝義之時,諸佛於彼作是勸云﹕「唯此空解不能成佛,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故。當觀我身及智土等,此無量德,我之力等汝亦非有,故當精進。又當思惟,未能靜寂諸有情類種種煩惱之所逼惱,亦復不應棄捨此忍。」尚須修學菩薩諸行,得少三昧便生喜足,棄捨餘德,誠為智者所輕笑處。如十地經云﹕「佛子,若有菩薩安住菩薩此不動地,諸佛世尊於此安住法門之流,發宿願力,為令善修如來智慧,作是教言,善男子善哉善哉,當隨證悟一切佛法,此雖亦是勝義法忍,然汝尚無我之十力及無畏等圓滿佛法。為徧求此圓滿佛法故,當發精進,亦不應捨此法忍門。善男子汝雖得此靜寂解脫,當思此諸異生凡夫未能靜寂,起種種惑種種損惱。又善男子當念宿願,饒益有情,不可思議智慧之門。又善男子此乃諸法法性,隨諸如來出不出世,然此法界恆常安住。謂一切法空性,一切法不可得性,非以此故差別如來,一切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法性。又善男子當觀我身無有限量,無量智慧,無量佛土,無量成辦智,無量光明輪,無量清淨音聲,汝亦當如是修。」十地經又說,「譬如大船入大海已,順風所吹一日進程,未入海前勵力牽行,縱經百年亦不能進,如是已至八地不待策勵,須臾進趣一切智道,若未得入此地之前,縱經億劫勵力修道,亦不能辦。」---------------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  :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1-6-7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吟 于 2011-6-7 13:35 发表
他的意思是,八地之前二障一起断,到了八地烦恼断完了,但所知障还没有断完,所以继续断,直到成佛。

他后面说的很清楚了:拿到月称论师的框架中判断,实际解决的是人无我的问题;所知障的问题从八地才开始断除。 ...



回8楼,请问,他后面说的清楚了的话是他的原文引用吗?

问题是 人无我的问题,在见道就解决了,现证了啊,所知障的问题和人无我的问题,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嘛。烦恼障和所知障,才是对应的问题啊。但是人无我也不是烦恼障啊,不能用人无我来指代烦恼障啊?

他还说了:3、证“无我”与断二障的关系

           中观将“我”分为“人我”和“法我”:“人我”是以蕴界烦恼为主的执著,“法我”是以执著的习气为主的执著。证人无我,断烦恼障;证法无我,断所知障。

这里,我们只讲将他所提的中观理解为“自续”。讲稿是入中论的讲稿,在讲中观的二我和二断的关系时 用的确是自续观点。看不懂用意。

再有:1、 从初地到八地,法无我的问题没彻底解决。表现在:不去度人,不去关心外面的事情,解决的就是烦恼。如果不断所知障,那么对外境的这部分修行将一直是迷惑的。===他是这讲自宗的上面的话。
       2、 A:与小乘在断障模式有相近之处:从初地到八地的修行过程中,能断的是与五蕴相关的具体烦恼,B:拿到月称论师的框架中判断,实际解决的是人无我的问题;所知障的问题从八地才开始断除。-----这是 他在格鲁的断障次第下面的话。
--------可以理解为。格鲁的断障次第是这样的(A),这个放到(B)月称论师的框架中去判断,初地和八地实际解决的是人无我的问题。----他说自宗是 月称宗,格鲁宗是另个的宗。

[ 本帖最后由 愚者 于 2011-6-7 16:07 编辑 ]
发表于 2011-6-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 请细看 格鲁断障次第那图!

在“登地”和“八地”之间,文字的标注是:不断所知,不证法无我!!!!

我反正不理解,这怎么成了格鲁自宗的断障次第了?!
发表于 2011-6-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中观八大难题

    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

    1、世俗名言许暂时外境

    将世俗谛分成暂时和究竟两部分,在世俗谛中承认暂时的外境,将外境说成真是有的。

    2、世俗不许自相,但暂时随许

    世俗不许自相,但暂时外境的自性、体性,暂时可以承认它;它的形象,也暂时承认它。

    3、不自立量,不许自相续

    随其所应地予以辩驳、辨破,不建立自己的宗义形式。

    4、不许阿赖耶识

    认为阿赖耶识的概念非法。只说心。

    5、不许自证分

    6、声缘二乘亦证法无我

    人无我空性是法无我空性中的支分的人无我,彼此互相归属。“一法证空,一切法当空”,故知二乘已证法无我。但能证,却有不予关注之处,所以非“圆满证”。

    7、执实乃烦恼障,非所知障

    执著外境实有是烦恼障;“习惯于”去执著外境为实有,“习惯”才是所知障。

    8、灭法非有无

    否定因果之间相对性本身的绝对性,也是相对的。

----------------对中观八难提的解说 也很特别。。。。也许我善意的猜测,他学的入中论是宁玛或萨迦么的,他派的观点?


引用:五、中观见推出的特色修行模式
           。。。。。。。。
          2、断烦恼和断习气同步断除

    只有这种断障的方式、这种平衡的修行,才能将当生获得佛果变成一件现实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愚者 于 2011-6-7 16: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澄明 于 2011-6-7 11:05 发表
上面一段你没有录入,幸好百度仁波切知道

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菩萨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死难治。若有瞻病随意医药。若无瞻病随意医药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请你自己看清楚。
发表于 2011-6-7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仔细看,引文很不靠谱,对不起。

:lol
谢谢各位师兄意见。

癸二 七地由智慧胜二乘
  【彼至远行慧亦胜】
彼初地菩萨至远行地时。非但以世俗菩提心胜二乘,即胜义菩提心智慧之力。亦能胜彼二乘。如十地经云:【诸佛子,譬如王子,生在王家具足王相。生已即胜一切臣众。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长大,艺业悉成,乃以自力超过一切。诸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初发心时,以志求大法故,胜出一切声闻独觉。非以自智观察之力。菩萨今住第七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胜过一切声闻独觉所作】。初发心者,谓初地才发清净增上意乐心。是则应知唯远行地菩萨,乃能以自慧力胜过二乘,非六地以下。胜过一切声闻独觉所作者,即以智力过胜二乘之义。以自所行智慧力者,谓了知菩萨实际灭定之殊胜。此中智力超胜者,有谓六地以下与七地智慧体性无别。然前者之智力无断所知障之功能,第七地智则有能断之力,故有智慧胜劣之别。有说七地以后乃能超越入三摩地。有说第七地智是趣向第八不退地智,故说智慧超胜。初且非理,此宗许一切补特迦罗实执,皆是染污无明。要永断彼令不复生,须断尽其种子。即此断德亦共二乘诸阿罗汉。故断实执种子,非断所知障。若除种子,别立余习气为所知障。则未至八地皆不能断。故安立实执为所知障之宗派,分所知障为软中上九品,由二地等九品修道而断。非此宗所许,下当广说。次说亦非理。超越古译次第锗乱,由此门入三摩地,非六地以下所能,七地方有云云,无经可证。第三说亦不然。解六地以下与第七地,能否以智力超胜之理,犹不能断疑。如以宗为因也。

疏抄说:【七地菩萨,有分别念,谓我当修道,故犹有功用,然不作意经等法相,故得无相道。六地以下及声闻独觉,无无相道,故由智慧能超胜之】。吾师解云:此应于通达真实之智慧,辨其差别。谓由缘实际真理之入定出定而分。经说第七地时,谓一刹那心能缘实际灭定而入定出定,要七地方有,非以下诸地所能。此说极善。以胜解行地,心与真理尚未融合一味。故于出入空三摩地,犹不甚难。但至圣位,心与真理融合一味如水注水,出入彼定,转极难也。

说初地功德,而叙七地以智慧力胜二乘,得无有紊乱之失耶?无失。本论释初地等,依十地经。彼经分别解说,初地菩萨能以世俗菩提心胜过二乘,非以胜义菩提心胜。尔时应有作是念者,要至何地智慧方胜。经说至第七地智慧方胜。为除彼疑,故本论于此中安立其义,极为适当。

福痴大哥:
您的引文确实没错,很好,就是这一段,为了找它,花了很多时间,没想到你先贴了,因为回帖好费时间,我决定工作日禁网,完成我的工作后,再上网。

可是福痴大哥的解释却平平,没说到点子上。

将领大哥:
您知道,而且读过《入中论》,您就直接说了答案就行了嘛。

如上引文

1、初地菩萨能以世俗菩提心胜过二乘,非以胜义菩提心胜。
2、尔时应有作是念者,要至何地智慧方胜。经说至第七地智慧方胜。
3、诸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初发心时,以志求大法故,胜出一切声闻独觉。非以自智观察之力。
4、是则应知唯远行地菩萨,乃能以自慧力胜过二乘,非六地以下。
5、此宗许一切补特迦罗实执,皆是染污无明。要永断彼令不复生,须断尽其种子。即此断德亦共二乘诸阿罗汉。
6、经说第七地时,谓一刹那心能缘 “ 实际、灭定 ”而入定出定,要七地方有,非以下诸地所能

如上,我的观点是:初地菩萨以世俗菩提心超过二乘,到了七地才智慧胜于二乘。
后面又说“以大乘经中更说菩萨诸地布施等波罗蜜多行,大愿,回向,大慈悲等,二种广大资粮,菩萨神力,及异生二乘不可思议之法性故。如宝鬘论云:【彼小乘经中,未说菩萨愿,诸行及回向,岂能成菩萨,安住菩提行,彼经未曾说,惟大乘乃说,智者应受持】”
所以小乘发菩提心后,因于福德方面的资粮无故,还是要集积福德资粮,因为没有修行菩提行的缘故,所以时间久远。
若说小乘发菩提心后即是八地(不知道是谁说的),因为世俗方面的菩提行不相等于八地,所以此说应是错误。
再:按应成派来说,先断尽烦恼障,才能断所知障,如同葱和葱的气味,只有先拿走了葱,才能断除他的气味。相同,只有先断尽烦恼种子,才有可能断除习气(即所知障)。

应该说明白了,回帖即费时间,又费力气,还有工作没做,近期我闭关禁网。

相关应成的八大难题,在入中论中都找的到答案,请翻书: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8:36 , Processed in 0.03569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