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91|回复: 16

廣論:關於忍辱施的問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廣論忍辱度
修此等時如何行者,謂隨修一能堪忍時,皆令具足六種殊勝,具足六種波羅蜜多,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其中這句話
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智敏法師
怎麼叫忍辱的布施呢?是自己安忍,也令他安忍,“安立於忍”,令他也能夠忍,這個叫忍的布施。這是特殊的,那麼其他的一樣,就看前面,“餘如前說”。
妙音版廣論
除了「安忍施」是指把他人置于安忍之外,餘者皆与前文所说相同。
問題
智敏法師
這個叫忍的布施。這是特殊的
為何特殊?是與安忍體性有關?
安忍體性
圓滿忍辱波羅蜜多者,唯由自心滅除忿等修習圓滿,非為觀待一切有情悉離暴惡,非能辦故,調伏自心即能成辦所為事故。
若是這樣,那麼戒波羅蜜多所說的戒施也應例外才對
第四如何修此等者,謂應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而正修習。具六波羅蜜多修時,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餘如前說。
戒的體性
從損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即是尸羅。由修此心增進圓滿,即是尸羅波羅蜜多。非由安立諸外有情悉離損惱,為滿尸羅波羅蜜多。
不懂:L ,請問大家

補充
102任甘丹赤巴仁波切解略論
在忍辱的這個部分,雖然在正文當中並沒有提到包含六度的道理,但是透由前面布施以及持戒的內涵,相同的在修學忍辱的當下,如果我們能夠將其他有情,也安置在忍辱的這種法類當中,也就是告訴他人,該如何的來修學忍辱的話,這是忍辱當中的布施。而在修學忍辱的同時,如果我們能夠避免小乘的意樂,而斷除以自己作為出發點的小乘意樂的這樣的一種狀態,我們稱之為是忍辱的持戒。而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果我們能夠在忍辱的同時,生起精進的一顆心,稱之為是忍辱的精進。並且在修學忍辱的當下,我們的心如果能夠完全的專注在利他的這件事情上,它是屬於忍辱的靜慮。並且修學忍辱的同時,如果能夠思惟三輪皆空的道理,是屬於忍辱當中的般若。因此修學忍辱的當下,它也包含了其他的六度在這當中。

[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1-5-19 12:5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參考了102任甘丹赤巴仁波切的略論講記,再看智敏法師講尸羅施
具六波羅蜜多修時,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餘如前說。
“具六波羅蜜多”,修的時候,什麽叫施度呢?自己做了,安住戒度裏邊,也將其他的一切有情,也安住在尸羅裏邊,這就是尸羅的施。其餘的忍辱等等精進,前面的布施裏邊講過了,一樣的,就不多說了。這個不一樣呢,就是說再提一下,這就是說修戒波羅蜜多的時候,先要知道具足六個殊勝,再麽一個度的時候,具足六度,這個要注意的。

所以廣論所說安忍施應該不是自住安忍也將他人安住於忍,而是說安忍法門給他聽,這跟其他五度的施是不同的,所以是特別情形(論文用除外字眼)不知此理解對否?至於為何自住安忍也將他人住於安忍不是安忍施,我還是不懂:L
发表于 2011-5-19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论》说六度时,除布施度(布施度详细说)以外的每一度,都有这一科“如何修此等者”(略说),意思是修每一度都必须同时“具足六种殊胜、及具六种波罗蜜多而正修习”。

“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意思是“自己安忍,也令他安忍,‘安立於忍’,令他也能夠忍,這個叫忍的布施”,这个应该没有异议。

关键是这一科“唯除”两个字放在这里不好理解——我理解:这里的“唯除”的意思是举例说明,仅仅举这个例子,其他的(忍辱的持戒、忍辱的精进......)类比可知。“唯除”如果理解为“谓如”,那很好理解,但意思相差就太远了,不知道藏文原文是什么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廣論文,除忍辱度外其他各度理路是一致的,所以唯除應該不是例如的意思

戒度
第四如何修此等者,謂應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而正修習。具六波羅蜜多修時,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餘如前說。
忍度
修此等時如何行者,謂隨修一能堪忍時,皆令具足六種殊勝,具足六種波羅蜜多,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進度
 第四正修此時應如何行。隨發何精進,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及六波羅蜜多。精進施者,謂自住精進而安立他。餘如前說。
定度
 第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隨修何善三摩地,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六波羅蜜多。自住靜慮亦安立他,是靜慮施。餘如前說。

慧度
第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發三慧時,應令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自住慧已,立他於慧,是為慧施。餘如前說。
发表于 2011-5-19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广论》,布施度中说:

“具足六种波罗蜜多者,如行法施,防止声闻、独觉作意,是名持戒;于种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骂,为令法施倍复增长,发起欲乐,是名精进;心专一趣不杂小乘,回向此善于大菩提,是名静虑;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

这样的话,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除了(唯除)忍辱的布施应该这样解释(自住于忍,也“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之外,其他的“忍辱的持戒”、“忍辱的忍辱”、“忍辱的精进”......都可以套用布施度中“具足六种波罗蜜多”(上文)的文字。

三楼中我对“唯除”的解释不对。
发表于 2011-5-1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鸿泥

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这里的唯是只是、仅仅,的意思。除是除了的意思。
就是,只是除了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其余的如同前说。
智敏上师说的特殊,就是忍施和前面的布施不同,就是在忍六波羅蜜多中,忍施特殊一点不同,其他都与前说相同。
不同在于,布施是财物布施,忍的布施,是令他人也安住与忍。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5 6樓
若如此,為何忍辱施的文字,與其他度不同?戒 進 定 慧度皆是自安住xx令他安住xx是為xx施

智敏上师说的特殊,就是忍施和前面的布施不同,就是在忍六波羅蜜多中,忍施特殊一点不同,其他都与前说相同。
不同在于,布施是财物布施,忍的布施,是令他人也安住与忍。?
若如此,戒施也是特殊,其他度的施也是特殊不同於佈施度,為何單挑忍度來說?

只是除了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其余的如同前说。
若您的理解=自安住忍也令他安住於忍是忍施,何來的
:L
发表于 2011-5-19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L :L :L 您没有开玩笑吧?
若如此,為何忍辱施的文字,與其他度不同?戒 進 定 慧度皆是自安住xx令他安住xx是為xx施
是一样啊,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一样啊
若如此,戒施也是特殊,其他度的施也是特殊不同於佈施度,為何單挑忍度來說?
都是特殊的,都提出来了啊。
具六波羅蜜多修時,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
精進施者,謂自住精進而安立他
等等。
若您的理解=自安住忍也令他安住於忍是忍施,何來的外字
:L   语文句子,有:除了。。。。。之外。除了。。。。。以外。比如造句说,这个帖子除了叶小钗之外,没人能懂。这句你看的懂不。
只是除了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以外,其余的如同前说。
您一定是在开玩笑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還是不懂
比如造句说,这个帖子除了叶小钗之外,没人能懂。換句話說,除了葉小釵,其餘人都不懂,若套用入忍施
除了忍施外,其餘跟前面說的一樣,這豈非將忍施排外?(如同此只有葉小釵一人懂,其餘人不懂的意理,豈非一致?):L
发表于 2011-5-19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L :L :L
是的,就是把忍施除外,因为忍施和前面不同,其他同前。
是的,和只有叶小钗,其余人不懂的义理,是一样一样的。因为也可以说,只有忍施不同,其他都相同。
  

我发现我有当小学老师的潜质,耐心而且语文课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什么时候转行试一下。
发表于 2011-5-19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除了(自住于忍,也“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之外,忍之戒等则可套入布施度中所说的“具足六种波罗蜜多者,如行法施,防止声闻、独觉作意,是名持戒;于种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骂,为令法施倍复增长,发起欲乐,是名精进;心专一趣不杂小乘,回向此善于大菩提,是名静虑;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

套入:(安忍)具足六种波罗蜜多者,如行安忍,防止声闻、独觉作意,是名持戒;于种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骂(,是名安忍);为令安忍倍复增长,发起欲乐,是名精进;心专一趣不杂小乘,回向此善于大菩提,是名静虑;了知能忍所忍忍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

(其他的戒、精进、定、慧,都跟安忍的例子一样。

以戒为例:如果把“具六波羅蜜多修時,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餘如前說。”改为“具六波羅蜜多修時,(唯除)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餘如前說。”意思也是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1樓
我想廣論文的白話大意應該是這樣
不只是自己安住於忍,也令他人安住於忍是忍施外,其餘如前說(即師兄的套招)
應該是這樣的意思吧

[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1-5-19 20:57 编辑 ]
发表于 2011-5-19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鸿泥的看法,“唯除”翻译成了“除了”,但体会广论该段文字,这里用“唯除”,还是表明忍施与精进施、静虑施等有所不同,文中也只说“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没有强调非得自住于忍,且安立他,才算忍施。
  结合前后文,文中意思似指隨修一能堪忍時,行者称不上安立于忍,仅为忍之支分。如修耐怨害忍,此时令他安立于忍,即为忍施。尸罗则不同,戒虽分三,但“若能于此精进守护,亦能精进守护余二;若有于此不能守护,亦于余二不能守护”,所以与忍辱还是不同的。
发表于 2011-5-1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問題不要想得太過複雜,鴻泥兄及澄明兄說的就是了。這只是行文敘述上的方便而已,除了布施以外,具足其餘諸度的情況大多在文字上不必多作改動,如前引文:

「防止声闻、独觉作意,是名持戒;于种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骂,为令法施倍复增长,发起欲乐,是名精进;心专一趣不杂小乘,回向此善于大菩提,是名静虑;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

這段文字講布施,換到持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都是如此,最多是施者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改成持戒者所持戒所斷品皆如幻化(總之即三輪體空),都好解,原文照搬就好。但持戒之施、安忍之施就不是麼好說,原則都是「自住於該度之行,復令他人安住於該度之行」,但如果用這段文字,豈不直接將該度寫出更好。所以《廣論》中的這個寫法,只是方便表述。

如果一定要舉出其中差異,就是餘度之「施」都涉及「令他亦然」,其餘諸度兼具之餘度,則只是自身意樂中事。

至於13#的分析,同樣不用想得那麼複雜,安忍中雖然只說「令他安立於忍」,「自住於忍」只是行文省略了,意義仍在,具足六度必住於其自身。
「若能于此精进守护,亦能精进守护余二;若有于此不能守护,亦于余二不能守护」這段是強調律儀戒的重要性,並不是說具菩薩律儀內在三種戒中任何一戒,就必兼具其餘二戒。
而不管持戒至般若所具足之施,都不能說只安立其一分,就不能算安立於該度之行,否則不只安忍,如精進之施,若令他人安住於饒益有情精進,如何即能兼攝擐甲精進與攝善法精進?靜慮、般若也有相同問題。既然安忍、精進、靜慮、般若都一樣,為什麼精進、靜慮、般若在談具六波羅蜜多時沒加「唯除」二字。

[ 本帖最后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5-19 23:50 编辑 ]
发表于 2011-5-2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将领所说甚辩。但广论为何在论述戒时不说“唯除”,而且在论述尸罗、精進、靜慮、般若时不行文省略“自住精进”等?综合鸿泥和将领的发言,广论意思应该如此。但也许因为行文上未完全对称,所以易引起读者的疑问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7:47 , Processed in 0.03628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