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02|回复: 35

谈如何正确理解佛经的义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佛法,很多人认为学习佛经很重要,而后代祖师们的论典,一则因为特别高深,难以读懂,再则认为祖师内证比不上佛,因此,祖师可能说错,但佛说的是不会错的,如说:

“佛学而宗注疏论说,衡以佛说“依经不依论”之旨,不无乳酥掺水之憾!精密可能过之,近似之言,常可变易原旨,以之参证则可,以之衡量其他,容有不当。”

或者说:


“一切菩萨的论述以及后世的注解固然高明,但是,真正的佛弟子究竟应该以佛经作依据,不应以论藏作依据。所以,我常劝学佛的同学们,不要陷于这一百年来的佛学著作及注解中,昏头转向,应该直接研究佛经。至于名词不懂,则可查佛学辞典。”


或说:

“佛经看不懂的话,一字一字慢慢啃,一字一字慢慢查,下苦功夫,配合日常生活的反省检点终会有所体会的。”

这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充斥坊间,令很多人以为:要讲法一定要讲经,不能讲论,论典是可能有问题的,佛经才准确无误。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理解佛经,如何才能准确把握佛说法之本怀,而不是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到底是不是必须学论典,这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近来社区许多争执,个人觉得与此问题有很密切的关系。


如佛自己在《楞伽经》所说,许多佛经是不能如言取义的,单纯从字面上来理解佛说的意思,往往会造成重大的偏差,例如佛陀曾经为了安慰未生怨王,说过父母该杀这类的话,难道这真是佛说的真实意思吗?当然不是,在这里佛说的是应该断除十二支中的爱及有支(辨了不了义论:此说所杀父母者,除正说义父母之外,而须释为业有及爱。),这两支是无数世受生的缘由,故假名安立为父母,由此可以看出,以凡夫的心识,从字面上来理解佛所说经的含义,是无法准确理解佛经的。


按照佛经的授记,主要有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两位大菩萨开显佛所说的密意,才是真实可靠的,依据这两位大师所开的道轨,才能真正理解佛说的义旨,这样依照着去修学,才能解脱轮回,成就佛果。
《妙吉祥根本续》授记龙树菩萨云:


“于吾灭度后,四百年之时,
比丘龙出世,于教信且利,
证得欢喜地,住世六百年。
彼圣者修成,孔雀佛母咒,
且通诸经论,无实甚深义。
弃身离世后,往生极乐刹。
最终决定得,正等觉果位。”


《妙吉祥根本续》授记无著菩萨云:

“于我涅般后,时已九百年,
比丘名无著,善巧经论义。
了不了义经,多门善分辨,
成世说理主,善辨经论师。
彼所著论述,名地之使母,
彼由明咒力,将生为慧贤。
为令教久住,能作摄经义,
享寿百五十,圆寂生天界。”


索达吉堪布也说:


“按照印度的传统而言,要想真正理解佛经的内容,真正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释佛经的唯一是龙猛菩萨等极个别的、佛陀在佛经里亲自授记的大德,除此以外包括后来的月称论师等大德在显现上也不能完全解释佛经。”


离开祖师所开道轨,但凭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佛经,猜测佛说的意思可能是如何如何,这只是自己在心中构建出来的影像而已,盲人瞎马夜半深池,危险性不言而喻。没有对两大道轨的学习,单凭自己从字面上的简单理解,去自以为是的修持佛法,这样做好的结果是积攒了一点善根,为来世修行打下基础,不好的结果,就很难预料了。万一修行没有得到佛经上所说的效果,还很可能还会怀疑佛经,造下谤法的恶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四依四不依、四秘密、四意趣都不懂的人,能正确理解佛经所说的义旨吗?我十分怀疑!

故可知,格鲁教育通过五大论的学习,来求得准确理解佛经的含义,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根据佛法流传过程中上师的教导和修学的经验,逐渐形成这样一种教育方式,正是这种教育方式令格鲁派六百年来,弘扬不替,成为雪域高原上一枝独秀的奇葩。我们格鲁派的学人,如果力所能及,应尽力学习论典,求得准确理解佛经义旨,庶几避免自误误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辨了不了义论》讲记片段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下-02》
卻佩格西講授 法炬法師翻譯 2010/01/09

請看文,「義須引釋又有二種:第一理門,如云:『應殺害父母』,」不了義經之經義,必需另作餘引,另外引釋,故有二種引釋方式,1不可直接承許字面意義,需另作餘釋;2雖可直接承許字面意義,但不是真實義,真實義需另作餘釋。
佛在《聖阿闍世王悔除經》(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經)中,雖說「父母應殺」,然而「父母不是應殺」,故不可如言承許,必需另外引釋其密意,如何引釋?字面的「父母」意即業和煩惱,故「父母應殺」的真正意義是「應斷業和煩惱」。這種「不可如言承許,需另作引釋」是一種引釋方式。
佛出世之前,外道宗派已非常盛行,此時的外道師各懷神通、先知、奢摩他、毗缽舍那等,眾追隨者也有各種世間功德。佛出世後,在印度弘揚新的宗教,雖有眾多追隨弟子,但也有許多嫉妒者、對抗者。佛陀在印度弘法,也無法將整個印度轉成佛教徒,只有部分而已。為什麼?1外道神祗也和內道一樣,可以幫助短暫的欲求,外道師也會示現神通;2內道訴求的解脫和遍智,卻無法展示出,因此無法將整個印度轉成佛教徒。3又當時,提婆達多一直想和佛陀較量高下,提婆達多在佛陀制定的學處上添加了額外的學處,因而佛陀的五百位眷眾,被提婆達多攝伏。
提婆達多一直想滅佛,阿闍世王(未生怨王)一直想弒父,提婆達多想當法王,阿闍世王想當國王,因此兩人秘密計謀。但是提婆達多一直滅不了佛,而阿闍世王卻將父王殺了,阿闍世王不是直接刺殺父王,是將他關進牢裡,久久不給他食物吃。提婆達多以神通等各種方法一直滅不了佛,因此阿闍世王後悔了,當他想從牢裡將父王釋放出時,但他的父王已被他活活餓死了。
阿闍世王因而非常懊悔,佛陀為了安撫他的憂傷,故在《聖阿闍世王悔除經》中,字面上說「父母應殺」,真正的意義,父是自心續的業,母是自心續的煩惱,意即「應斷業和煩惱」。如父之業、如母之煩惱,依此二者將出生輪迴中,受輪迴苦,故應滅此二者。
阿闍世王受到佛的加持,因而未誤解「父母應殺」為字面意思。若真如此誤解,就非常笨了;但若知道「父母」意指業和煩惱,又如何除憂傷呢?所以,阿闍世王一定受到佛的加持才除去憂傷。
請看文,「此說所殺父母者,除正說義父母之外,而須釋為業有及愛。」「業有」是業本身。「愛」是煩惱。這是二種引釋方法之一。
发表于 2011-4-11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喜听受!:)

引《广论》:


乙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者。总之能办诸欲解脱,现时久远一切利乐之方便者,是即唯有胜者至言,以能开示一切取舍要义,尽离谬误者,独唯佛故。如是亦如相续本母云: ‘此世间中,更无善巧于胜者,遍智正知无余胜性定非余,是故大仙自立契经皆勿乱,坏牟尼轨故彼亦损于正法。’故诸契经及续部宝胜者圣言,是胜教授。虽其如是,然因末代诸所化机,若不具足定量释论及善教授,于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获,故诸大车造诸释论及诸教授。是故若是清净教授,于诸广大经论,须能授与决定信解,若于教授虽多练习,然于广大佛语释论所有义理,不能授与决定信解,或反显示彼不顺道,唯应弃舍。若起是解─诸大经论是讲说法,其中无有可修要旨,别有开示修行心要正义教授─遂于正法执有别。别讲修二法,应知是于无垢经续无垢释论起大敬重而作障碍。说彼等中,不显内义,唯是开辟广大外解,执为可应轻毁之处,是集诽谤正法业障是故应须作如是思而寻教授:诸大经论对于诸欲求解脱者,实是无欺最胜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诸教典,不能定知是胜教授,故应依止善士教授,于是等中寻求定解。莫作是念起如是执─谓诸经论唯是开辟广博外解,故无心要诸教授者─开示内义故是第一。

大瑜伽师《菩提宝》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说仅于量如掌许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说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宝》喇嘛云:‘《阿底峡》之教授,于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今乃了解,一切经论,皆是教授。’须如是知。如《敦巴》仁波卿云:‘若曾学得众多法已,更须别求修法轨者,是为错谬。’虽经长时学众多法,然于修轨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诸更须从余求者,亦是未解如前说义而成过失。此中圣教,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 ’除其教证二圣教外,别无圣教。教正法者,谓是抉择受持道理修行正轨;证正法者,谓是如其前抉择时,所抉择已而起修行。故彼二种成为因果,如跑马时,先示其马所应跑地,既示定已,应向彼跑,若所示地是此跑处而向余跑者,定成笑事。岂可闻思抉择此事,若修行时修行所余?如是亦如修次第后编云:‘复次闻及思慧之所通达,即是修慧之所应修,非应修余。如示跑地,而应随跑。’如是由此教授能摄一切经论道之枢要,于从亲近善知识法乃至止观。此一切中诸应舍修者即作舍修,诸应举修者即以择慧而正思择,编为行持次第引导,故一切圣言皆现为教授。若不尔者,于非圆满道体一分,离观察慧,虽尽寿修,诸大经论非但不现为真教授,且于彼等,见唯开辟博大外解,而谤舍之。现见诸大经论之中所诠诸义,多分皆须以观察慧而正观择,此复修时若弃舍者,则于彼等何能发生定解,见为最胜教授?此等若非最胜教授,谁能获得较造此等尤为殊胜教授论师?如是若能将其深广契经及释现为教授,则其甚深续部及论诸大教典,亦无少劳现为教授;则能发起执持彼等为胜教授所有定解,能尽遮遣妄执彼等非实教授,背弃正法诸邪分别罄无所余。

[ 本帖最后由 Tenzin 于 2011-4-11 23:20 编辑 ]
发表于 2011-4-1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经解经
发表于 2011-4-12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4-11 22:43 发表
《妙吉祥根本续》授记无著菩萨云:
了不了义经,多门善分辨,

请问,无著菩萨有关于了不了义经方面的论述么?
发表于 2011-4-12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獨力解經未嘗不可,但常忘了自己也是居於解經者的角色,而解經的深度與廣度能否與過去的大論師相較,高下如何, 自審即知。
畢竟研讀論典好處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本帖最后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4-12 00:55 编辑 ]
发表于 2011-4-12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4-12 00:48 发表
自己獨力解經未嘗不可,但別忘了自己以居於解經者的角色,而解經的深度與廣度能否與過去的大論師相比,自審即知。
畢竟研讀論典好處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是啊。
不应该只拣佛经中顺自己意的那几句,然后说其他的可有可无。这是谤法。
不应该偏执于自己的先入体会,然后再去佛经中搜索片言只语的依据。这容易成为“六经注我”,养“我”为大。
不应该仅仅因为暂时条件不具,或畏难情绪,便得少为足、否定于佛法广学多闻的必要性。这是一种卑劣慢,也非大乘学人应有的发心。
返观俺自己,也因鄙陋习气常有这样的行为,在此深深忏悔。
发表于 2011-4-12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师内证可能不如佛
可是我们内证难道超过祖师?
佛应该早料到后世对经义会有种种异说蜂起,才会有特别授记 龙树祖师和无著祖师能够正确阐述经义
现在有的人 内证超没超过祖师不知道 我慢估计是超越了的。 :lol


原帖由 瘦马 于 2011-4-11 23:18 发表
以经解经
发表于 2011-4-12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說得好! 隨喜!

那些總想踢開印藏祖師所造大論而直接學佛語的人,實際上等於自認爲他們自學佛經的能力超過了龍猛、無著等菩薩的教、證。

另外,“除此以外包括后来的月称论师等大德在显现上也不能完全解释佛经”似頗可商榷, 曼殊室利菩薩給宗大師的開示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依月稱菩薩的釋,並且說月稱菩薩的釋離諸過失云云。 此說可能是與堪布不以中觀應成見爲了義有關。

[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1-4-12 06:25 编辑 ]
发表于 2011-4-12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4-12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简单理解以经解经,是用佛经上的话,来解答另一句佛经上的话,那挺傻的。也就成了以论来解的最锋利的矛和最坚硬的盾了。并且得出结论是“师心自用”,那逻辑就更荒谬。
      如果对于论,用自己的理解(当然,这些人是大菩萨大论师之类的后证明——这个证明是谁证明的?以何标准证明的?)去给整体佛学(当然是解释的人自己想着是整体的,也可能是或者不是)去做一个“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小学语文课上总是这么干),似乎更无限接近“师心自用”。逻辑如此。讲理就这样。不讲理恐怕就难说了。


        我这样说,完全,绝对,不是说祖师大德大菩萨大论师这些论就统统不要了,这样理解也挺啥的,就像白天就是太阳高照在12点,黑夜就是伸手不见五指,黎明和黄昏,那些美好的鱼肚白,和暮色低垂,统统由诗意变成湿漉漉……没人这么说。没有这些论作为参考那是不行的。没有哪个人的智慧是不经积累和启发的。

        问题的,那个坐标很重要,必须以佛经为终极的标准,而不是论典,而如果因为谁谁谁说的,就等同于佛说,即使和佛说的一样,一点差别都没有,那也不行,这是个信仰的原则性问题。出现一丝偏差,就问题大大。这偏差可能会在不同得地方得以表现,不一定是在理论上,更多得可能是在行为上。看看佛教史,一对比就知道了。尤其是在某些大菩萨,大论师就在这行为发生的同时空下存在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多杰索南 于 2011-4-12 00:41 发表

请问,无著菩萨有关于了不了义经方面的论述么?


根据藏传佛教的一般看法,无著菩萨本身是精通中观宗的,但是为了适应当时及后世部分应以唯识得度的众生,从唯识的角度阐述了如何理解佛经的关要,这部分著作可以视作是不了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景宗 于 2011-4-12 06:15 发表
說得好! 隨喜!

那些總想踢開印藏祖師所造大論而直接學佛語的人,實際上等於自認爲他們自學佛經的能力超過了龍猛、無著等菩薩的教、證。

另外,“除此以外包括后来的月称论师等大德在显现上也不能完全解释佛 ...


嗯,这句我理解索堪布的义旨,似乎也是在说,真实意义上来讲,月称菩萨是能够圆满解释佛经的。可能只是因为他是跟从龙树菩萨的道轨,所以说在显现上不能完全解释佛经吧。

和景宗兄无关,附带说一句,如何才能准确解释佛经,这是根据佛的教导,从佛陀直至诸大菩萨、祖师一路传承下来的,是佛授记按照某些菩萨及祖师的论著来解释佛经的,而不是某人自己独出心裁异想天开的想法。
发表于 2011-4-12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如是造論,光顯能仁所有密意。復有三種圓滿勝因,謂1善所知五種明處及具教授,2謂從正徧知展轉傳來,於其中間善士未斷修持彼義扼要教授,3並得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此等隨一雖能造論,然三齊具極為圓滿,此大阿闍黎三皆備具。

3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如讚云﹕「勝歡喜金剛,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謁顏得許故,或夢或現前,常聞最甚深,及廣大正法。」2師傳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種傳承。後中分二,謂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復有二種傳承,謂見傳承及行傳承。其行傳承復有從慈尊傳及妙音傳。於密咒中,亦復具足傳承非一,謂五派傳承,復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親從聞學諸尊長者,如讚云﹕「恆親近尊重,謂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從龍猛展轉,傳來最甚深,及廣大教授。」說有十二得成就師,然餘尚多。1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決擇勝者密意。


以阿底峽尊者所造之菩提道炬論來說, 宗大師就說了尊者之所以能夠善巧抉擇佛的密意而造論,是要具備一些條件的.(如上之引文)

[ 本帖最后由 菩提道次第廣論 于 2011-4-12 08:36 编辑 ]
发表于 2011-4-1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主题是如何正确理解佛经义旨
没有人打算不依佛经
问题是如何正确理解佛经
理解佛经不能以我觉得佛经是这个意思为标准

原帖由 瘦马 于 2011-4-12 07:09 发表
如果简单理解以经解经,是用佛经上的话,来解答另一句佛经上的话,那挺傻的。也就成了以论来解的最锋利的矛和最坚硬的盾了。并且得出结论是“师心自用”,那逻辑就更荒谬。
      如果对于论,用自己的理解(当然,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23:21 , Processed in 0.05091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