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20|回复: 78

九品往生(资粮、瑞相、果报)一览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品往生一览表
依《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修学资粮
往生瑞相
见佛闻法



上品上生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并未说定要持名,也未说必须念佛,只需回向发愿】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此处直接说见佛,未说花开。说明已开,所以才悟无生法忍】



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亦未说定要持名,必须念佛,只需回向愿求生极乐】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

上品下生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同样未说持名,未说必须念佛,只说但发无上道心,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时长然证无生法忍】

中品上生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受持诸戒】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

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中品中生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必须严格持受至少一日一夜】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中品下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若有世间善法,临终闻48愿亦得生,并没有说必须念佛】
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对照下文,知必花敷方闻法欢喜】

下品上生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作恶者临终必念佛除罪方生】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时长,然是初地,因为临终听的是大乘法。】

下品中生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闻法亦能往生】
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据上下文知亦必乘莲花】
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此亦大乘,而非小乘,因为听的是大乘法。】

下品下生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是称名念佛】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同上】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鲁派对于往生净土的看法

道十八:一切往生破瓦法之根本(大乘五力)
中国人说“本立而道生”,学习任何法门,一定有其根本,能先把握根本,则枝节就应运而成,反之则困难重重。
时下汉人许多学习往生破瓦法者,有观音、度母、阿弥陀佛、及金刚亥母、那洛空行母,各种本尊五花八门。就以阿弥陀佛破瓦法为例,又因为各教传不同而有各种阿弥陀佛破瓦法,不同本尊、加上不同教传,破瓦法可谓不胜枚举。而各教传又自诩己教传破瓦法最为殊胜,实令学者茫然不知所从,甚至此派行者与他派行者陷于何种破瓦较为殊胜的无谓争论中。
事实上,我们如能把握往生破瓦的根本原则,学习一切破瓦就能事半功倍,如未能把握其根本原则,纵然平日努力练习“嘿呸”(破瓦法之练习),临命终时所能发挥的效果实在有限。
何谓破瓦法的根本原则?
就是——白法善种子力、对治力、牵引力、修习力、串习力,这五力往生法。
须知时下破瓦法系以明点、气脉行功,口呼“嘿呸”,神识破顶门而出,但彼无五力,徒修破瓦法者,如鸟足尚缠有重物,虽飞不远,又恶业未净,虽获往生,亦非善处。
故修破瓦法者,须依大乘五力为重也。以此大乘五力为资粮,断无往生不成者。
此大乘五力,分现世五力、临终五力二种,分别解释如下:
现世五力:
牵引力,五力中以此力最重要。每天早晨起床后,应立即猛力发愿:“今生、特别是今年、尤其是今日,我不能浪费光阴,而要降伏我爱执这个敌人,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此发愿后,使自己由一天而两天,乃至于每天起床穿衣起至晚上睡觉间,不再起心动念为了衣、食、名利、现世安乐,每天所行皆是为了菩提心、为了降伏我爱执。
白法种子力,这是为了增长菩提心而由各种加行法门所做的“积福忏罪”。
串习力,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使愿、行两种菩提心增长,不间断地修行。
对治力,我爱执初露苗头,即予铲除,如俗人打偷食的狗一样,应用这样子的方式对治我爱执。
发愿力,晚上临睡前,将日间所作的善根回向,使愿、行两种菩提心增长。
临终五力:
牵引力,是发愿自己在临终与中有阶段,能够不离菩提心。
白法种子力,是将自己最贪爱的财物用来上供下施,布施给殊胜福田,或是将己财物分成几份回施他人,如此一来,心无贪着,这当然要比死后由别人代为荐福有用得多了。
串习力,是指平时精熟于菩提心的修法,临终因习惯的力量,在修菩提心当中往生。
对治力,是指临终时要修强力的忏悔、防护,如果临终者是密宗行者,届时应修自入灌顶或求师灌顶,还净菩萨律仪与密宗律仪。
发愿力,这不是指发愿往生净土而已,而是发愿将一切有情的苦与罪障成熟到自己身上,以及发愿能生起菩提心。
行者如有此大乘五力而往生,保证往生善趣,又假如有此五力,命终时任修习何种破瓦法则如锦上添花,更进一步;若缺乏此五力,于临终纵然拼命“嘿呸”,焉能保证往生!本末之间,不可不知。
选自《道1-18》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教务长  丹迥•冉那班杂仁波切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到一些学人,以为学很多大经大论是迂曲道,是在浪费时间,不是直接能解脱的道,认为净土宗很好,“十念往生,得不退转。”姑且不说汉地的“十念往生”与佛经中佛的本意是不是相符,即便是净土教法,也绝非简单的以下品乃至旁机往生为目的,对净土教法的理解如果存在问题,就觉得道次第似乎不是很必要,直接念佛即可往生,但这样说正好违背了佛说净土教法的初衷,故特地找出净土教法的经典依据及格鲁派说此的内涵,避免对净土教法的误解、曲解乃至轻视,供各位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才兄很多年以前在朗忍论坛发过一篇有关净土教法和道次第关系的文章

很有意义,现转载过来,供参考。



学习《菩提道次第》对修学净土法门大有裨益

我一向是专修净土法门的,以前很少接触藏传佛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菩提道次第略论》,展卷一读,从此便欲罢不能。九八年春我和几位同道以“读书会”的形式开始学习此论,并选用了昂旺朗吉堪布的《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做为范本。我们每两周学习一次,每次由一位或数位同修主讲,再由大家结合自身的情况展开适当的讨论。如是已坚持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同修们对于佛法的认识普遍有所提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理明则信愿深 或许有人会问:对于净宗行人来说,是以信愿行三法为宗,若说启信,净土三经已足够,何必还要广求多闻,学习《道次第》呢?答曰:诚然,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为宗,然而“信”之一字绝非易事,古德将净宗判为“易行难信”之法。须知净宗乃佛法之一脉,于佛法之轮廓尚未搞清,焉能于净宗建立深信呢?藕益大师把“信”归纳为六个方面: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只有六信具足,方可名为深信。而这六信实际上涉及到佛法的各个层面。省庵大师在《念佛著魔辩》一文中把教理不明列为念佛著魔的第一个原因。现代净宗大德黄念祖老居士亦主张“广学普赞,一门深入”,盖广学普赞与一门深入二者不仅不相矛盾,而且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可能又会有人问:学教理可以从多门入手,为什么偏要学习《道次第》呢?答曰:此《菩提道次第略(广)论》总摄一切佛经要义,所说圆满,次第分明,易得受持。

并且此论具有四大殊胜功德:
第一,具有汇通佛说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殊胜。佛所说法虽有权实之分,然而引导众生离苦得乐,最终成佛,其目的是一;
第二,具有显示一切佛经皆为教授之殊胜。此“教授”即是指修持之心要,也就是说一切有关修持的心要,无不是来源于佛经。如果认为佛经所讲说的只是一些理论,而无修持之要义,有关实修的轨则得另外去找,如此说者甚为愚痴,对于佛法全无通达,其轻经慢法之过患极大;
第三,具有易得佛密意之殊胜。诸广经论虽皆为殊胜教授,但对于初业有情来说,很难于短时间内从中摄取精要。而此《菩提道次第》将一切佛经要义汇成一贯,通过三士道的接引,将凡夫导至大乘佛地,使我们不必耗费过多的精力就能对佛法有个整体的了解,并于修心次第速获通达;
第四,具有能灭除极大恶行之殊胜。此“极大恶行”即指谤法之罪,世间没有比谤法罪更大的恶行了。而谤法的种类很多,以无知妄说最为易犯。如果我们能对上面所说,特别是对于第一和第二两点产生定解,那么自然不敢对佛法稍加诽谤,从而进一步彻底消除此“极大恶行”。 学人能对《道次第》的四种殊胜生起信心,那么定然会致力于《道次第》的研修。 近代佛学硕德夏莲居老居士把净土法门的修学历程归纳为八个次第:“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于此八中,理明为本,理明即指对于教理通达,即由通达教理能引生后之七重次第。莲公所示不仅适用于净宗,同时也普遍适用于佛教的一切法门。在佛教中,法门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在修习止观的方法上有所不同,而在基本教理上则是共通的。因此通达基本教理是入一切法门的基础。教理愈明,则信愿愈深。而于基本教理阐述得最系统、最完备、最精要、最圆满的,莫过于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广)论》。故凡欲研习教理者,务必于此论生起极大的重视。

二、建立正确的信仰,决不毁谤正法。 学佛人最首要的就是要建立起正确的信仰。信仰什么?信仰三宝!也许有人会说这有何难?哪一个佛教徒不是从皈依三宝入的门,如果不信三宝,谈何皈依呢?的确,佛教徒都是从三皈依开始起修的,然而对三宝的信仰与皈依绝不是刹那间的事,皈依发心偈云:“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意思是说一直到成就菩提,我都不间断地(修习)皈依佛法僧三宝。可见三皈依不是一个简单的许诺,而是要通过闻思修,不断地提升我们对三宝的认识。认识提高了,皈依心就殷切了;皈依心殷切了,所得加持力就广大了;加持力广大了,成佛就迅速了。 对于三宝的信仰,核心问题是对于法的信仰。《心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文中“三世诸佛”即佛宝,“菩提萨埵 ”即僧宝,“般若波罗密多”即法宝。从经义中可以看出,佛宝与僧宝皆依法宝而得成就。《菩提道次第略论》中云:“佛说般若时,自敷法座,可见法者犹是诸佛恭敬之田”。 那么法为何如此尊贵呢?因为法是一切众生由迷惑到觉悟、由苦不堪言的此岸到达清净光明充满无苦之乐的彼岸的唯一桥梁,无论谁想获得解脱都须从这里过,舍此别无他途。反过来说,如果谁在这座桥上设置障碍,使众生逃离火宅之路受阻,其过患之大是难以想象的。《三昧王经》中说:“纵毁瞻部洲,一切佛塔庙,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恒沙阿罗汉,一时顿杀却,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由此可见,谤法罪远过于五逆十恶等一切罪过。 笔者初读此颂时,身心曾受大震动。自忖未学佛以前,多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而学佛后竟成了“小错少犯,大错不断”。(此中‘小错’指十恶业,‘大错’指谤法罪。)何以致此呢?因为学佛前,对于佛是何物,法为何义毫不知晓,想谤也谤不到点上。学佛后,尤其是自认为是某某宗的弟子后,就开始自是他非、以显谤密、以净谤禅、以修谤学……如是种种不一而足,所积罪业难以言喻。回首昨日,真有不寒而栗之感。 我净土法门乃肇基于弥陀大愿。在诸大愿中,能使凡夫不断惑而横超生死,带业而能往生净土,则全仗了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然此一大愿是有限制条件的,亦即愿文中末后一句:“惟除五逆,诽谤正法”。意思是说只有犯五逆罪和谤法罪的人不能于临终时蒙佛接引。然而据《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亦得往生之文义来看,犯五逆罪仍不失为可度之机。那么如果只诽谤正法,而不犯五逆,能否往生呢?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明确说道:“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又说:“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善导大师对此曾有不同的解释:“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综集二师之说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弥陀悲愿虽至极深广,普能摄受一切众生,然谤法者最能坏见,见地失坏,信愿难具,信愿不具则往生路绝,故非是佛不摄受,而是谤法者自绝于净土之外。那些造五逆,谤正法而临终能改悔的终属凤毛麟角。 莲公曾谓:念佛人临终一念上不去,有两个原因,一者戒不足,二者福不足。此中前者属法,毁戒即是毁法;而后者最能折福的莫过于谤法,因为法为最大的福田。福田受损越大,临终时的逆缘障碍就越大。《普贤愿王》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当知“一切诸障碍”中,谤法所生的障碍最大,故凡欲往生极乐的净宗学子,若不于色力强健时致力于净治诸障,广积福德,提升信愿,那么等到临终时恐怕只有手忙脚乱了。 我佛出于大悲,不忍看到众生坐失大利——因谤法而障往生,特于“十念必生愿”中加此限制,凡我净业学人于此不可不知,一定要倍加小心,远离谤法的过患。

三、为佛弟子不应堕入党类,净宗与他宗为唇齿相依。 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对“能依弟子之相”做了明确的阐示:“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意思是说作为佛弟子,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素质: 1、质直 2、具慧 (意为具有抉择善恶说的慧力。) 3、求法义(意为具有殷重的寻求佛法真义的意乐。) 其中“质直”宗大师释为“不堕入党类”,而堕入党类即指分派别,“贪爱于自之一类一派,及嗔恼于他之一类一派。”由此可知“堕类”并非是指依止某一宗派的教授进行修持,而是专指拉山头,搞派系斗争。 的确,在佛法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宗派和法门,然而这些宗派和法门无一不是从佛的大悲心中自然流出,目的都是为了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直至成佛。就象世人从不怪罪医生掌握的药方多一样,学佛人也不应怪罪佛的教法多。(要怪罪只有怪罪自己的烦恼太多、业障太多。) 真正的皈依决不会开许只皈依佛所说的某一类教法,而不皈依佛所说的其他法类,应遍于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生起至诚皈依。因此我们对于佛法中的不同门类,都应深怀恭敬心,随喜心,乃至信受奉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皈依法”,是每一位佛子都应建立起来的正确信仰。 在净土法门的根本经典《无量寿经》中有这样的章句:“当来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有人读到这句经文时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认为到底还是这部经、这个法门的力量大,超胜其他一切法门,因此大家要想学佛,只宜学此一部经,只修此一法门,其他一切经教法门皆当弃舍。此种言论,因其未能正确理解经义,故危害极大!诚然,此一段经义从一个方面来说,确实显示了净土法门的超胜之处,当其他法门(经道)逐渐衰灭以后,唯有净土法门还可住世度生。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当其他法门灭失之后,净土法门也只能存续一百年了。这一百年对于漫长的历史进程来说,实在是太短暂了。这就意谓着,其他法门住世的时间越长,净土法门住世的时间也就越长;反之,其他法门住世的时间越短,净土法门住世的时间也就越短。如此则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恰如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 如果明白了这一层道理,那么任何一个净宗学子都应该大力护持、随喜、赞叹他宗,最低限度亦不应诋毁、贬抑他宗。 那些认为净宗学子只宜读诵净土三经,甚至只读《阿弥陀经》一经,其他经论都不必读的人,除非他已经大开圆解,深达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玄旨,否则必会产生很大的误导,由不乐学而致轻慢,由轻慢而致诋毁,由诋毁而致两败俱伤。这种毁经灭教之门万万开不得! 省庵大师对此曾作开示:“(只读弥陀一经)上根则可,中下根人须遍阅净土诸书,备识信行愿三差别之相。”莲池大师亦曰:“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故知学习经教之多少,虽并无一定(因行者根性而有差别),然时值末法,上根之人已属罕见,那么对于佛法若欲生起无倒之见解,则万不可轻弃佛陀的言教。《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于诸求解脱者,真实不虚之殊胜教授,实为诸大经论”。故我辈学子应本着“广学普赞、一门深入”的精神来修学佛法,如此方能使正法久住,而自宗亦得以延续不断。 历史上净土法门的兴衰,与其他宗派的兴衰大有关联。对于净土法门弘传最有力,感召力最大的当属唐之善导与民国之印光二位大师,然此二师所处之时代,也正是其他各宗在我华夏弘传最盛之时。善导大师出现在我国佛教弘传的鼎盛时期——盛唐,当时的大乘八宗,小乘二宗皆已齐备。而印祖所处之时代乃为自唐末佛法衰落千年以来,徒然复兴,各派重振宗风,人才辈出的时代。他人如慧远、永明、莲池、藕益等诸大祖师无不是自他并弘,著作等身之法门巨匠。此等事实,足证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不仅毫无冲突,并且互为彰显。

总之学习《道次第》受益实在很多,上说几点只是全豹之一斑。在《道次第》中诸如“如理依止善知识”、“暇满难得的人身”、“念死无常”、“深信因果”、“依四力净罪”、“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圆满受持菩萨戒”、“正修止观的次第”等等,所说极为善巧缜密,如此圆满的教授,实为我汉传佛教所罕见。相信随着进一步的学修,我们还会有更多、更深的体会,也相信此论风行之地,佛法的面貌必然会焕然一新。深愿此论能于华夏大放异彩,如是则法门幸甚,众生幸甚。
发表于 2011-4-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奇特的,有简单的方子不用,老喜欢用最难的方法。。。不可思议。。。
一、印光大师所示念佛方法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其中持名,指心口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观像指,在心中观念阿弥陀佛形象:观想指,在心中观念阿弥陀佛真身形象:实相指,如来法身、众生佛性、这与宇宙万法虚妄之相不同,故名实相,因此念实相佛,指念十方诸佛法身,亦即念我心中本来自性天真之佛也。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起诸魔事。”在这四种念佛法门中,祖师独赞持名一法,大师更说: “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玄门,成佛之捷径。可见老实念好一句弥陀圣号,是与末法众生最相应、最契机的解脱法。
二、佛说无量寿经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三种往生的条件。这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因地时发的愿。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三辈往生的修行要求。
下辈者,“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此辈往生者,佛陀明确提到了至信、欢喜,有此两者,哪怕一念也是可以往生的。这个就说:不需修其他的法甚至是道次第,一样可以往生。当然了,就是品位不高罢了。但往生之人,哪怕是下辈者,也是神通无量智慧无量的。
见阿弥陀佛大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三、佛法概要-明旸法师
第三节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
  (一)实相、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心念也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实相念和观想念各法。实相念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此其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属于禅,但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故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两根,便不能普被。所以在净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归禅门去提倡。
  观相念:这是依照《观无量寿佛经》中,对于阿弥陀佛极乐国的依正庄严,作十六种观法。观行若得纯熟,则开目闭目,无非极乐,立可转娑婆为净土,不俟命终,即身便游极乐,功效之大,非可言喻,此其所得的三昧,是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惟是观法微细深玄,有五种难成:一者,根钝则难成;二者,心粗则难成;三者,无善巧方便则难成;四者,认识不深刻则难成;五者,精力不及则难成。若要根利、心细、聪巧,再加上印象深刻、精神强旺,这就万不得一了。所以也不能普及,也是难行门。  
    持名念:持名念佛,比较上述二种念佛,容易得多,不论上中下根,但是能念,无不成功。念到一心不乱,便得三昧,此其所得的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经过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而深入民间的佛法。就因为它有修必成,及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缘故,所以其所度脱的人数,也远非各宗所能望其项背。可以说自有佛法以来,得度总人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所出若单就数量一项来计算,已足使各宗都黯然失色,其实它所含道理的广博渊深,不特较诸各宗绝无逊色,并且各宗所有的精髓,竟无不包罗在内,实集各宗之大成。此所以论效果,论学理,论难易,确都卓然独步,无与比肩。于此可知有人瞧不起念佛法门,谓为系愚夫愚妇之所修者,这实是一种严竣的门户知见和误解。对于念佛法门,所含有的原理,可以说是体会不深。假使他是真有认识的话,那他对于净土这一方便法门,自然会佩服到五体投地的。
发表于 2011-4-3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來笨兄多費了唇舌
不過還是可以利益其他有緣人
发表于 2011-4-3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持名念:持名念佛,比较上述二种念佛,容易得多,不论上中下根,但是能念,无不成功。念到一心不乱,便得三昧,此其所得的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经过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而深入民间的佛法。就因为它有修必成,及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缘故,所以其所度脱的人数,也远非各宗所能望其项背。可以说自有佛法以来,得度总人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所出若单就数量一项来计算,已足使各宗都黯然失色,其实它所含道理的广博渊深,不特较诸各宗绝无逊色,并且各宗所有的精髓,竟无不包罗在内,实集各宗之大成。此所以论效果,论学理,论难易,确都卓然独步,无与比肩。于此可知有人瞧不起念佛法门,谓为系愚夫愚妇之所修者,这实是一种严竣的门户知见和误解。对于念佛法门,所含有的原理,可以说是体会不深。假使他是真有认识的话,那他对于净土这一方便法门,自然会佩服到五体投地的。
===============
这个说法其实过于夸大了
从学净土宗的人数来看 往生的比例其实是不高的
并且如果仔细观察很多所谓往生,其死时的征兆只是生善趣的而已

另外就是我没明白 如果噶玛对净土宗如此信心十足 为何跑来格鲁论坛呢

这里大多数人大概并很不认同什么也不学,单纯持名念佛即可往生。
哪怕持名念佛也需要通过学习经论,有正确的信愿,才有可能往生,不学经论,没有正确信愿,那种鹦鹉学舌式的持名念佛不可能往生。
发表于 2011-4-3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4-3 17:25 发表
看來笨兄多費了唇舌
不過還是可以利益其他有緣人

1、对其他的法门,我是很赞叹,有时间也看看。
2、我根据自己的能力根器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3、有能力高根器深的,学习五部大论等等论典,我是很赞叹的。
4、这些论典,对我来说,学不学的实际价值不大。因为基本理解不了。也就是看看听听吧。(仅指个人,不代表其他人)
5、解脱轮回时是最关键的。到了极乐世界,想学啥随意了,且那个时候的智慧深厚,理解起来这些论典肯定容易的多。
6、由3、5点得出,今生就不费那个时间苦钻研这些论典了。
当然了,其他人学习这些论典。我是随喜赞叹的。也希望他们由学习论典,得到实际的利益。
发表于 2011-4-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你前面的那些言论根本就是完全反对学习经论吧

现在又变成你都赞成
如此看来 你自己似乎根本没有搞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3 17:40 发表

1、对其他的法门,我是很赞叹,有时间也看看。
2、我根据自己的能力根器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3、有能力高根器深的,学习五部大论等等论典,我是很赞叹的。
4、这些论典,对我来说,学不学的实际价值不大。因为 ...
发表于 2011-4-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4-3 17:35 发表
这里大多数人大概并很不认同什么也不学,单纯持名念佛即可往生。

从我所说的话里面,找出你想反对的问题————我从未说过“什么也不学,单纯持名念佛”这个话。
我的意思很明白:选择最简捷的法门作为主修的功课,早点解脱轮回是关键。————并没有说不能接触其他法门,或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修习一下这些法。
发表于 2011-4-3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4-3 17:45 发表
但是你前面的那些言论根本就是完全反对学习经论吧
现在又变成你都赞成
如此看来 你自己似乎根本没有搞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如想种个善因种子,念声佛号就可以了,甚至恶视佛像也能有此功效(不赞成恶视);今生的关键不是为了种善因,而是为了解脱轮回。
学五部大论,完全可以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再学不迟。————这是我的原话。。。我有说不赞成学五部大论了吗?
发表于 2011-4-3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弘揚淨土法門的永明延壽禪師,看他平生多精進,如此「簡易」的法門真的是這麼簡易?永明延壽法師所要度化的無非就是如「噶瑪」兄這樣的化機,除了多看他的開示,也得效法他的修行,否則想到淨土見他老人家一面,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笨兄苦口婆心,不過就是要提醒你這一點,反倒被你抓著話柄又來炒冷飯。
发表于 2011-4-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4-3 17:35 发表
那种鹦鹉学舌式的持名念佛不可能往生。

这算是怀疑佛陀的大愿。。。
请参看阿弥陀佛的大愿。。。

[ 本帖最后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3 17:5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4-3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求简单的方子,找最容易的道路,这是凡夫自己的想法,不是真实的佛语

1、印光大师的原文是这么说的:“切不可谓, 持名一法浅近, 舍之而修观像、 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 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 彻底圆彰。”换句话说,印光大师是在说,不要以为持名一法很简单,而“舍之而修观像、 观想、实相等法”,这里主要是在简别初机妄求高深,而不是在宣扬念佛一法只有持名最高最上最为究竟,印光大师也说,持名念佛“摄机最普,下手最易”,这样的法门如果把他尊为至高无上,无有更过其上之法门,这就是在拿及格线当满分了,我觉得这与净土教法的初衷不符,学净土教法,应该力求上品上生,但我见到的许多净土学人,不但认为往生就可以了,而且对别人力求上品上生还往往嗤笑之,以为好高骛远,这样做不知把佛说三辈九品的劝诱、激励置于何地?
2、师兄说:————三种往生的条件。这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因地时发的愿等语。
言下之意,以观经所说为假?认为按照观经所说去做,这样是舍易就难?呵呵,无量光佛之愿门,其中有一句话,“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易知,诽谤正法的道理却很微妙,认为按照观经所说去做是舍易就难,或者认为无量寿经所说三辈与观经相违,这正是诽谤正法的一种表现,《遍摄一切研磨经》云:“曼殊室利,毁谤正法,业障细微。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若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若作是云,此则应理,此非应理,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菩萨宣说,此是为诸声闻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独觉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诸菩萨所学,是为谤法。 若毁谤法,其罪极重。”,故执一经一论以为足够,否定其他教法修学的必要性,这正是末法时代不善巧者弘扬净土宗过程中而产生的流弊,故净土宗一门似乎很兴旺了,却连累其他教派陷入衰败,实际上各教派是唇齿相依、兴衰与共的。某些人说:“三藏十二部 让与他人悟 八万四千行 饶与他人行”而专修净土一法,却不知法法含摄如帝网纲珠,说者正是在做“舍法”及“诽谤正法”的罪业,这样将来能往生净土吗?我很怀疑。
另外,十念往生,不是嘴里念十声佛号,而是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观无量寿经》里面关于十念的这一句话,是怎么写的呢? “俱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俱足了十念的心,而称阿弥陀佛,是这个意思。对照藏文无量寿经(藏文版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藏文版里相应部分说的是以十种心,来念无量寿佛的佛号,这十种心,也就是十念,应该按照《大宝积经》中所说来理解(无量寿经即是彼经中一部分,称为无量寿如来会),大宝积经是怎么说的呢?:“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生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故简单的以为,嘴里念十声佛号,便能具备往生净土的最低条件,这是对佛经的误解而已,没有之前的福德智慧资粮的积累,没有熏习教法而得的至诚发愿,我个人不相信这样做就能往生净土。
(待续)
发表于 2011-4-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1、但能往生就是解脱轮回。有能力的修观法,上品上生,我是绝对的随喜赞叹的。。。但这个观法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及的,所以但求最稳妥,且有实效就好。就像学五部大论,首先不是任何人都能学的了得,且不是每位学习者都能理解通达且能指导自己的生活和修行吧?
2、观经不假。我从未说它假过。。。但修该法的要求很高。。。为何不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呢???阿弥陀佛本愿的第20愿就是适合一般人修行的,且不要观想。日本人更为简单,直接是第18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0:04 , Processed in 0.03691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