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3-8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慧灯元照 于 2011-3-7 23:18 发表
X=“美国总统 和 在1944年是美国政府成员的人 二者”,和 Y=“名字叫作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男人 和 在1920年代担任美国纽约州州长的人 二者”,
我认为不是同义,因为不是周遍互是。
x这个法,举其事例,是1 ...
你没有明白这里的真实要点所在,所以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
"在1944年是美国政府成员的人(且姓的第一个字母是R)” 说的是一个补特伽罗,这样说并没有限定说的是 1944年的那个片断,明白? 比如我说 19XX年XX月XX日出生的、慧元家的一个女生, 这个话对现在的您也适用(假设你没有同胞姐妹,我也不知道你的生日细节),甚至100年后说这个话也能适用的。注意我说的不是 1944年的美国政府的成员, 说的是 在1944年是美国政府成员的人, 了解? 这个坑我早就特意避免了。
出于谨慎考虑,在这个例子里面我觉得需要加上(且姓的第一个字母是R),因为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我不清楚那个时候在干嘛。哈哈。
回到原先的话题,问题的关键在于 “A和B二者” 在藏传因明里面的特殊地位,以及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如何地和 “普通逻辑” 不同——不夸张地说,这个问题的处理方法一变,很多辩论的结论要因此而改变。这样就顺便回答了前面各楼的疑问。愚者提到“别”,但对于“别”是要非常谨慎的——因为纵然 A是 B,也不一定有 A是B 的别,按照我所见的定义,还要求有"众多"(大于等于2个)不是A然而是B 者才行。我是按照毛尔盖的说法说的。
一楼的问题1,引出了《西藏辩经语言入门》的“有是彼二者”这一条通常被忽略的定义——这一点在宝僧师翻译的毛尔盖的书里面,他在脚注里面已经特意指出过需要有这一点。所以问题一是为引出这条而设。
问题2 是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讨论:有了“是彼二者”,够了吗?我举出这个例子,就是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这种例子很容易构造,只要按照下面的办法构造就好了:
确定一个法,在纸上用一个圈表示,然后向左、向右画一个扁扁的椭圆,2个椭圆唯一的交集就是那个圈;同样,向上向下画两个扁扁的竖立的椭圆,4个椭圆唯一的交集就是那个圈.。。
然后想办法给那4个椭圆里面不是圈的部分填些东西,给椭圆起个名字,比如 A, B, C, D
然后就问“A和B二者”,同“C和D二者” 有共依,也周遍互是,是不是同义啊? 进一步地,成立8对周遍吗?
我所能想到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直角坐标系的两条数轴的点,然后那个共同点就是十字的交叉点。。。X轴上大于等于0的点; X轴上小于等于0的点;Y轴上大于等于0的点; Y轴上小于等于0的点;构造出4个法,然后提问。。。
当然如果根本不明白 “A和B二者” 如何用,那就只能先请弄懂了再来看这里的讨论了。
[ 本帖最后由 harrypotter 于 2011-3-8 06: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