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鲁派祖庭甘丹寺建寺后三年, 由祖师宗喀巴早期四大弟子之一阿旺扎巴所创建的阿坝州马尔康县大藏寺, 素有格鲁派'第二扎仓'的别称。我一直不明白此称号的由来: 从格鲁教法的传承来说, 大藏寺的地位肯定不及与甘丹寺齐名的色拉寺及哲蚌寺。从地区上的影响来说, 大藏寺肯定不及同属'安多'地区的拉卜楞寺及塔尔寺。不谈这些评价寺院历史人文价值的一般因素, 就单以寺僧数量来说说大小: 大藏寺历史上曾住有五百僧人, 在马尔康县及其周边地区可算是最大寺院。可是与不远处的康北甘孜寺、大金寺、炉霍寺,又或阿坝州北部牧区等历史上上千僧众的寺院一相比较,又显得细小了!
那大藏寺为何享有’第二扎仓’的专称? 我想其晚于甘丹寺三年建成是其一原因。但大藏寺是阿旺扎巴所建108寺院的最后一座, 即起码在大藏寺建成前, 己有107所格鲁寺院在阿坝州建成, 而位处阿坝县同为阿旺扎巴所建的’第一寺院’, 寺僧数量也比大藏寺多, 此说又似又不成立。
合理的解释, 唯有从大藏寺的选址讲起: 大藏寺的建筑, 与差不多同期建寺的色拉寺、哲蚌寺不同, 不建于河谷之中, 也有别于清皇朝格鲁派兴起后各大格鲁寺院的选址,不建于人口密集的乡镇旁。大藏寺与甘丹寺都是建于深山之上, 因此既享有宁玛派噶举派寺院远离人烟离群隐居的出世风味, 又同时有格鲁派寺院的宏大华丽建筑风格, 可说是两者得兼, 从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上说, 甚为罕有。而大藏寺又处于与九寨沟相似的阿坝州翠绿高林深山中, 此人文景观, 与拉萨甘丹寺相比, 又各擅胜场了。因此,大藏寺特别之处,不单在寺院本身(更大更漂亮的寺院藏区多的是),而在于与周遭环境的整体配合。可这 ’大藏寺景区’(马尔康县旅游局如是定位), 这’第二扎仓’ 的珍贵文化人文景观, 在大藏寺重建十三年后又被破坏了! 不同的是, 以前被毁的是寺院, 现在被毁的是寺院的周边环境……..
随着藏区的经济环境改变, 国家提供了一些支授政策, 以马尔康县来说, 村民申请的话, 会得到政府的无偿资助去盖一所新房子。因此在马尔康县周边, 很多原住山上的藏民都开始搬到山下河谷中, 这是很自然的发展。 可是在大藏寺景区, 原住半山的村民没有往下搬到大藏乡周边, 反而搬上大藏寺对面的山坡上了。 2008冬第一次上大藏寺, 我见到山坡上有一所新房在建。今年四月重游, 刚好是入春最后一场雪, 在这山坡上我满意地仔细拍摄了大藏寺美景好一会。 九月重游, 入秋第一场雪, 让我甚为吃惊的是: 在这海拔3400米的山坡上, 己快建成十几所新房子了! 大藏寺几十个僧房, 花了十多年才能重建成, 两所新房子, 盖了两年才有一所刚好能入伙。这些村民, 竟可在两、三个月内抢建出十多所房子, 其对’经济梦想’渴求之迫切, 其火热短视, 可悲可叹!
注: 新房子(整条村了我怕)位于水源管制区内、入大藏寺路旁, 独占望大藏寺最佳景点, 10分钟可步行至寺院门口, 旁200米处有白塔, 为天葬场。 可以预计, 在不远的将来, 会有多所民宿开张, 有火锅吃、有卡拉ok、会有人带你去看天葬, 也会有’活佛’长住给你打挂、给你献哈达!!!
新村就建在这个保护水源警示碑15米处, 很讽刺。这里原是拍摄大藏寺最佳取景点:
被大量破坏的草坡。据说县政府给了两百万盖房子,后来破坏环境的投诉出来以后,又给了村民五十万‘绿化环境’。试问选这山坡盖房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正面看到大藏寺,以后村民会种大树影响自已房子的视野、影响自已的生意吗?
从马尔康来, 翻过九座大山, 在无人区牧区开车近两个小时后,你会在山坡间突然见到大藏寺,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删处’,心头一震的感觉。原来只有大藏寺藏于群山间,现在,你会莫明地同时见到这条新村。将来,你直奔的不会是大藏寺,而是路边的民宿广告、向你招手拦路的歺馆服务员。
寺院远望,就是这突然出现的新村。2008年最右边建一房子, 2010年正前面盖十多所房子,难保几年后,这山坡都满盖房子了!
[ 本帖最后由 了了 于 2010-9-25 10:31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