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05|回复: 92

契入空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1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契入空性”,很多年前我也用这个词,且一直奉为实践的主流,认为空性可以用肯定的方式而证得,即你直接证得空性。

n多年以后,我了解到空性只能用否定的方式而证得,你只能通过否定自性来证得空性,即使是通过肯定没有自性来证得空性,那个你所肯定的“没有自性”依然是通过否定自性才能成立的。也就是说你不可能直接证得空性,你只能通过证得没有自性才能间接证得空性。

所以与其说是契入空性,毋宁说是证得无自性。注意,这里是证得无自性,而不仅仅是了解或知道无自性的道理。

用观照(或者内观),你会慢慢发现身心五蕴及诸法的集起现象,再通过缘起性空的理论(或者四圣谛、三法印等理论),你大概会觉得你在观照的当下,可以洞彻诸法的空寂性(因为你可以透过理论,然后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来观察身心五蕴及诸法,你会发现它们是一种集合、是一种变化、是终归于寂灭的),你甚至可以在观察的当下就感觉到事物变得如梦如幻。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你所要否定的自性毫无关系,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找到它,更谈不上破除它。

很多人说,你不可能找到自性,因为根本就没有自性。确实,理论上来说根本就没有自性,我们也不可能找到自性,但我们俱生的自性见是有的,而且始终在那里;如果你没有自性见,那你就已经破除无明证得空性了。那么什么叫做自性见呢?自性见也就是你始终认为实有自性的那种见地、那种理解、那种思维方式。换句话说,虽然理论上来说根本没有自性,而且你也知道这个理论,但在你没有破除无明证得空性之前,在你内心意识上依然始终会是肯定实有自性的。如果你不能够把你内心意识上肯定实有自性的那种状态找出来,并破除这种肯定;而只是在理论上了解没有自性,那么即使你重复熏习这种理论一万遍乃至无数遍,你还是不可能了解你内心意识上那个俱生的自性见,当然更谈不上破除它了。

事实上,我遇到的情况是这样:几乎所有人通过学习都可以知道自性的定义,但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找到自己的自性见。而这个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所知道的自性的定义,还不够精细;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所知道的,是错的!
发表于 2010-7-31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自性见呢?
发表于 2010-7-31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行无常,诸法无佛
南无祈竹仁宝则:lol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找到一些非常直接的方法来体会自性见
但这些方法很多都是从传记或者一些文字上摸索出来的
简单说,这些方法我都没有传承
所以按照格鲁传统,这些仅仅只是个人的经验
虽然,不排除某些可能是革命性的方法
但,一个白衣初学,能够有什么发言权呢?

某天,我如果剃了,恰好又在探讨经验引导的时候,这些方法可能才会流布出去------
发表于 2010-7-3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吟 于 2010-7-31 10:10 发表
我已经找到一些非常直接的方法来体会自性见
但这些方法很多都是从传记或者一些文字上摸索出来的
简单说,这些方法我都没有传承
...


这文章你老可能会感兴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7-3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度无量众生,无一众生佛度
如果有些见量,自知自见,修行皆是修自己
耐住寂寞!如果说我有方法与人,已经偏了:lol
发表于 2010-7-3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利根了:先把空性解决了再来其他。
不过也有说“宁执有见如须弥,不执空见芥子许”,不定是指执恶趣空,或许还有不善解空性会留下些什么后遗症,龙兄且悠着点。
发表于 2010-8-1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龙,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真东西也要大家见识一下。说说吧,要不然整天大家复读机多无聊。心得体会嘛,本来就没传承。
看你的啦!
发表于 2010-8-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善加抉择取舍究竟空性,一定要建立在对于五部大论的学习基础之上
导以广论统摄,最后于略论指导之下禅修实践
没有这些基础
空性必定只能存在于口头文字

同时请参阅小学课本《小马过河》的故事

[ 本帖最后由 烟雨一粟 于 2010-8-1 08:34 编辑 ]
发表于 2010-8-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謂空性。
是說緣起無自性空的具體存在化。
也就是說緣起法雖然說無[自]性,但不能說無性(沒有性)。
所以佛說[無自性性],所以叫它是[空性]。
解深密經卷第四
[如實了知無自性義。謂相生勝義三種無自性性。]
唯識是說:[二空所顯真如為性。]
就是說親證人我空、法我空,即二空所顯真如空性。
不是說要用[否定]妙有,才能得[肯定]真空(真如空性)
因為諸法不生不滅本來空寂真空妙有,真空與妙有是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的。
不一者,法相緣生妙有。
不異者,法性無自性空。
真空妙有即是不一不異。
不生不滅無礙生滅啊!
发表于 2010-8-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政治正确的话,逻辑却很不严谨

呵呵 善加抉择取舍究竟空性,一定要建立在对于五部大论的学习基础之上
导以广论统摄,最后于略论指导之下禅修实践
没有这些基础
空性必定只能存在于口头文字
————作为讲理派的徒众,我们至少得承认佛的时代没有上面老兄所说的任何一本书。我们也得承认佛教是2500年而不是500年吧?
发表于 2010-8-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实在难得(被我赞叹就意味着政治上危险,呵呵)

恭喜楼主提前摆脱理论思辨的层面,进入了修行的核心领域。

虽然‘革命性’之语有些托大之嫌,但可以明显看出楼主心里是有货的、语言也是直率的。既然有货,就不要怕人不识,一音说法,随类得解,仁智自见而已。何况先师当年悟道之后也有主动找人宣扬的先例。

神神、怪怪、拉拉、杂杂的事情我们及其热衷,谈及佛法的核心真意,却大都避之不及,唯恐说错以至于导致政治上不正确,让我们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衰落。。。

如果晨曦乱步算是一请的话,老黑那就是二请,破障是为三请。
发表于 2010-8-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啊,我再请一回啦!

你剃了,说了你的方法,一样还是有人说你没传承。。。你要非整个传承,只好跑到红派搞心意伏藏啥的,但你一个汉人又不懂藏语能伏啥呢?所以,不如现在就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你看,我们总不能还不如我们看不起的儒家吧,他们不是大丈夫,不懂解脱,心性之学那也比不上我们的空性见,天天热衷当官,死了脑袋里面也没字,(我猜汉子笔画太多了,观想不容易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蒙几位热心的劝请,毕竟对于空性这个严肃的话题,如果没有人劝请而说,还是有违规条的,这是其一;
其二,身份界定,白衣初学敢论佛法至理,必定让人贻笑;虽然古训有说“不笑不足以为道”,但那是中国的“老子”所说,而系统内所认可的传承根本不吃这一套。
所以现在确实为难,若说了,必定让人笑甚至让人骂;而不说,那不仅仅是托大,而是狂妄。
正心诚意,为利有情,我还是说,只是希望各位不要笑话不要骂,有益则学无益可摈。

这里先表示感谢了!

话归主题,略说一二,仅供参考:
二、理论
修习实践,还是需要理论作为基础,就空性而言若缺乏中观应成派的见地,实践起来却是难有把握。这里我不祥说,只是略举几个关键词及其破立的关系,如果大家能理解,修习实践空性才

可能会有感觉。

有——缘起有与自性有
      立      破
无——毕竟无与无自性
      破      立

理论上必须明确:有是什么有?无是什么无?其所破及所立的定义及其边界。

二、实践
实践中最难的并不是破的方法,是明确所破的是什么?这个明确不是理论上的明确,而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清晰的鉴别。
通常,我们的自性见,是嵌在我们所观察的对境上的!我们通过感官观察到任何东西的那个当下,都会下意识的认为所观察的对境上存在着一个独立的自体。
例如,我们观察到桌上有一个瓶,在我们认出那个瓶的当下,我们对于瓶的自性见也就嵌入到了所观察的这个瓶之中。我们会很清楚的意识到有一个瓶被独立出来,它不是桌、不是椅,也不是我们自己,也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它就是一个瓶。
在这种对于瓶的真实感里面,隐含着我们对于瓶的自性实执,但是我们无法意识到,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是这样看待事物的。我们的串习已经无法让我们区分:所观察的境、在境上安立的名

言以及在境上妄加增益其所不具的自性,这三者之间的差别。

通过观想,我们可以将上面观察瓶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来:首先是朦胧的感觉,通过感官察觉有对境的存在;然后通过意识的辨别,在对境上安立名字,分别指出这个是桌子,那个是椅子,椅子下的地面以及桌上的瓶子等等;然后境上的这种区分通过名字显得更加清晰,各个物体的边缘都被清晰的界定出来,我们会感觉到桌与椅很清晰的被分开,然后桌与瓶也被分开了,每一个物体都被单独的确认,各是各的毫不相干。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更加深入的观想,我们还可以观想出瓶与瓶盖的不同,然后是瓶身、瓶颈、瓶底、瓶内、瓶外等等都不相同;通过观想,所有被观察的对境都可以通过安立某个名称而被分解开来,原来笼统一体的感觉会逐渐的解体-----,但这样我们依然找不到我们要破除的对于瓶的自性实执。

当我们将瓶分解为瓶盖、瓶身、瓶颈、瓶底、瓶内、瓶外等等支分的时候,整个瓶的那种一体的感觉就会被淡化甚至消失了;这个时候我们要返回我们当初那种对于瓶的一体的感觉上来,要迅速的建立瓶的整体感。如果是第一次做这种观想可能会不适应,很难返回当初的那种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头再来:首先是朦胧的感觉,通过感官察觉有对境存在;然后通过意识的辨别,在对境上安立名字,分别指出这个是桌子,那个是椅子,椅子下的地面以及桌上的瓶子等等;当这一次我们观想到瓶子的时候,瓶子的那种整体实有感会更清晰(不是更强烈而是更清晰)。如果我们想要有更为清晰的体会,我们要重复练习这种观想很多遍------,但这样我们依然找不到我们要破除的对于瓶的自性实执。

上述观想如果有困难,有一个比较能够锻炼我们专注与直觉的方法,那就是找一些图片,上面有两种图案,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种,但如果我们转换视角或者思维,我们就会看到另外一副图案,比如《瓶子与脸》、《贵妇与丑妇》等等,网上有很多,只要多加练习,我们就会变得专注与敏感。

--------,今天很晚了,明天再写-------
发表于 2010-8-4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種觀法倒不如您自己想做ㄧ只瓶子
觀想未來做一個[花瓶]去準備材料:如水、細陶沙或‧‧‧等等
未成品只是ㄧ些分開的東西,成品後就成為您心目中的一只花瓶。

那麼就以這個自己做的成品花瓶來觀想,
觀想未成品是甚麼呢?成品又是甚麼呢?

這是原始佛教的分析空法!與大乘的當下體空又不一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9:29 , Processed in 0.03546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