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49|回复: 20

道次第专贴(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0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次第》修学的目标和重点

济群法师
——2006年讲于西园寺青年佛学进修班

  《道次第》属于藏传佛教的典籍。说到藏传,不少人会等同于密宗,觉得我又不修密宗,不必学此。其实,本论是关于显教部分的建构,修学内容和汉传佛教相通。也有人觉得,我学净宗,抱定佛号即可,不用费心学教。还有人觉得,我学禅宗,一招直入如来地,何须次第步骤?
   但我们要知道,一句佛号看似简单,但念得相应并不容易。因为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极其深广。若不解其中深意,念的不过是一个符号,一些音节。这样的念,自然不会有份量,不会在内心产生什么作用。如果按照《道次第》的修学理路,对皈依、出离心、菩提心具备正确认知,以忆念三宝的心来念,以出离轮回的心来念,以利益众生的心来念,才能将心力调动起来,和弥陀心心相印,感应道交。
   参禅也是同样,法门本身固然圆顿快捷,不拘一格,尤其在当前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这种迅速成就的方法,确实令人心向往之。但是,见性要见什么?成佛要成什么?如果对此模糊不清,是根本顿不起来的。末法时代的众生,多半烦恼深厚,习气坚固,没有相当的前期准备,即使有幸得遇大善知识,也无法直接指到那颗被尘劳层层包裹的心。历史上,言下顿悟的公案似乎不少,但对象都是尘劳很薄、根机很利的法器。而对那些烦恼坚如铁壁的众生,善知识的一指禅也是无能为力的。当然,根机并非固定不变,也是可以转化的。这就需要基础,也就是前行。
   所以说,《道次第》对修学各个法门都有帮助。
   本论全称为《菩提道次第》,其中又有《广论》和《略论》之分,基本架构相同,只是对义理的诠释和开显有广略不同。菩提道,即成佛之道。这是一条以凡夫为起点,以无上菩提为终点的道路。如何从起点抵达终点?各宗有不同修行方法。《道次第》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常规道路。所谓常规,也就是适应面极广。对钝根固然合适,对利根同样需要,可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一、道前基础

   《道次第》包含修学要素、次第及实践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依循这一套路,修学就不至徬徨迷惑、不得要领。其结构是由道前基础开始,依次进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如果把三士道的建构比做楼房,道前基础的作用就相当于地基。基础稳固了,才能拔地而起,更上一层。
   道前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端正闻法态度、认识暇满人身的意义和亲近善知识等。

   1、闻法态度
   首先是闻法心态,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法的接受程度。关于这个问题,论中从正反两方面作了阐述,也就是“离三种过,具六种想”。
   三种过,为覆器、垢器、漏器。所谓覆器,就是充耳不闻,有如倒扣的器皿;所谓垢器,就是充满成见,有如污秽的器皿;所谓漏器,就是法不入心,有如残破的器皿。这是闻法必须避免的三种过失。事实上,这些问题在当今学人中依然普遍。
   六种想,就是于己如病者想,于说法者如医师想,于教法起药物想,于修行起疗病想,于如来作正士想,于正法起久住想。这些都是必须具备的认知。惟有意识到现有生命存在的问题,意识到自己是无明的患者,生死的患者,烦恼的患者,才能对法生起迫切希求,把法师当做医生,把教法当做药物。这样,所闻教法才能真正起到对治作用。

   2、珍惜人身
   此外,我们还要认识到现有身份的价值,也就是《道次第》所说的“暇满、义大、难得”。这种能够闻法的暇满人身,本身就蕴含着巨大价值。可以说,成佛的价值有多大,这一身份的价值就有多大。因为它是成佛的基础,也是成佛的起点。如果仅仅用来生存,用来过日子,实在是对这一身份的极大浪费。人身的价值不在于生存本身,而在于通过生存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对佛弟子来说,这个终极目标就是成佛作祖,就是解脱一切烦恼,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
   认识到现有人身的价值,当倍加珍惜,避免因无知而挥霍时光。因为人身难得易失,一旦无常来临,不知何时才能得生为人。无始以来,我们曾经历无数轮回,也错失无数机会。但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当前这一念。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还很年轻,来日方长,不必着急。事实上,谁能保证自己一定可以活到明天?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因意外事故死去,他们在临终前,大约也不相信自己下一刻就要失去生命。所以,趁还活着的时候,赶紧用来修行,用来实现人身的最高价值。若不具备这一认知,或是懈怠,或是彷徨,或是被世间种种诱惑所转,很难提起勇猛精进之心。

   3、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也是学佛的重要保障。藏传佛教就特别强调依止法的重要性。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在今天这种善知识难遇的时代,如果不确定对方是具格善知识,绝对依止是有一定风险的。佛典中,在强调依止善知识的同时,也强调依法依法不依人,强调“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套保障系统。
   所谓自依止,不是说依赖自己的想法,不是跟着自己的情绪跑,而是说,修行首先要靠自己努力。世间有很多事可以请别人帮助,但还有很多是无法代劳的。饿了,必须自己吃饭;病了,必须自己忍耐;烦恼了,必须自己解决。修行同样如此。但是,当我们说靠自己时,千万不要以为是相信现前的感觉。因为凡夫的想法充满我执,充满变化。所以佛陀又告诫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这就需要法依止,要依法得解脱。但学法离不开善知识指导,由亲近善知识,而能听闻正法,这正是依止善知识的意义所在。我们是为学法而亲近善知识,不是为了建立某种个人关系,更不是为了任何世俗目的。作为善知识,不仅要对修行地图了如指掌,更要亲自走过。跟随这样的向导,我们就不必担心迷路,担心途中艰险了。因此,《道次第》特别将亲近善知识作为入道根本,也就是修行之路的保障。

二、两大目标

   道前基础之后,进入正式的修行阶段,本论安立了上中下三个层次。下士道,即通常所说的人天乘,主要修学内容包括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中士道,即通常所说的声闻乘,是以解脱为修行目标,主要修学内容为发出离心、念轮回苦等。上士道,即通常所说的菩萨乘,是以无上佛果为修行目标,主要修学内容为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等。
   三士道中,又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佛法特有的修学目标。因为下士道的念死、念恶道苦是为了激发解脱之心。此外,得到人身也是为了获得一次修行机会,而不是以此为足。

   1、成就解脱
   下士道的修行是为解脱奠定基础,而上士道的修行同样没有离开解脱,是将自己成就的解脱经验延伸出去,将解脱对象由个人扩大到众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解脱正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之道。
   如何才能解脱?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态不好,时时纠缠于烦恼中,需要缓解,需要释放。那么,烦恼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源头根除?这就需要知道,烦恼从何而来。从表面看,烦恼似乎都是由某种外因引起,但根源就在于无明,在于我执。这个依托基础越坚固,烦恼生起的力量就越强大。一旦证得无我,烦恼就没有着落了。如果“我”不觉得被伤害,不觉得被欺骗,烦什么?恼什么?
   心是烦恼生起的基础,但同时,心也具有解除烦恼的力量,那就是内心本具的觉性力量。禅宗说明心见性,所见正在于此。如果见到心的本质,面对各种念头和情绪时,才会拥有自主的能力。否则的话,时刻都会被它们带着跑,成为烦恼的受害者
   修行,关键是把握生命的自主权。解脱道的修行有五分法身,分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其中,核心内容就是空性慧,这是解脱的根本力量。那么,怎样才能见性?就像寻找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到人潮如织的地方去找,无疑是相当困难的。这就需要不断清理现场,到目标所剩无几时,才能作出有效判断。戒和定的修行,正是起到简化内心环境的效果。
   心是什么?就是由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组成,只是这种转换迅速而难以察觉,所以在感觉中是相续的。在这些念头中,力量并非均等,而是有强有弱,有大有小。尤其是我们特别在意的事,可能会长时间在心中徘徊不去。在武侠小说中,不少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换言之,他的生命就是被一个念头所占据。
   这个念头从哪里来?不是说某个念头天生就有力量。念头也是缘起法,需要经历产生和成长的过程。比如我们与某人产生矛盾,生起一念嗔心。如果设法对治,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如果耿耿于怀,嗔心就会得到滋养,得到强化。所以,念头都是我们培养起来的。只要不断赋予其能量,就会使它迅速膨胀,力大无比。
   在我们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些阴暗而令人痛苦的心结,我称之为心灵陷阱。怎样打开这些心结?首先是通过重新思考来转换观念。比如对谁心怀不满,想起就寝食难安。这就必须认清负面情绪的过患,明白那是在折磨自己,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然后再依所学佛法进行检讨,从而化解情绪。同时,追寻烦恼产生的源头,从根本予以断除,而不是一味纵容。对那些不健康的需求来说,满足只会使之得到营养。所以说,凡夫追求快乐的方式,往往是在制造痛苦之因,和真正的快乐是南辕北辙的。
   这就是一种心理治疗,当然还不究竟。究竟的治疗,必须开发空性慧并安住其中。具备这种无漏、无限的智慧,也就具备了解脱能力。

   2、成就菩提
   对声闻行者来说,一旦解脱,就所作已办,安享涅槃之乐去了。但对菩萨行者来说,不仅要成就解脱的智慧,还要成就利他的慈悲。因为智慧,所以不住生死。因为慈悲,所以不住涅槃。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之心,但这种悲心是被我执处理过的,是建立在个人好恶的基础上,狭隘而又渺小。怎样才能发起广大的悲心?首先要学会理解他人,接纳他人。
   我们审核一下,自己有没有理解别人的能力?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在什么层面可以理解,超过什么层面就不能理解?通常,我们最能理解的就是自己。不论自己做些什么,哪怕干了坏事,都能找到无数借口,但要理解别人就比较难。一方面,在程度上比较浅,只能初步理解;一方面,在对象上比较窄,对不感兴趣或有利害冲突的人就不愿理解,不愿同情。
   再如我们对众生的接纳,有的心中只能装一个人,有的心中可以装两个人,有的心中可以装更多人,但无论装多少,终归是有限的,因为这种慈悲是建立于我执之上。而菩萨道的修行是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将自己和众生视为一体,没有任何好恶之分,亲疏之别。这就必须通过菩提心的修习来打破自我。
   没有这个处处设置障碍的“我”,才能解脱自在,获得真正的自由。社会也在提倡自由,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等,但这只能给大众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究竟的自由是在我们内心而非别处。如果内心还有执著和烦恼,即使生存环境再自由,我们一样会被烦恼所缚,成为我执的囚徒。自由,是相对不自由而言;自在,是相对不自在而言。我们想要自由自在,就必须铲除内心不自由、不自在的生长因素。
   以上,简单介绍了佛法修学的两大目标。两者的共同点都是解脱,不同是在于,仅限于个人解脱还是发愿和众生共同解脱。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三士道修学提示

   学习《道次第》,需要了解各个环节的修学重点,更要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将不同的修学内容贯穿起来,环环相扣。

   1、下士道重点
   下士道的忆念内容,主要是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三宝等。很多人不愿想死,觉得这似乎很不吉利。但不想并不能阻止死亡到来,事实上,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毫无准备,临终时就会措手不及,不想死,可又不得不死,实在是死不瞑目。
   有人说,研究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准备的。其实,生死也是一切宗教的永恒主题,是修行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念死的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审视现有行为的价值,使我们变得更清醒。通常,我们总是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忙于种种享乐。但所有这些,一旦死亡到来,又有哪一样可以带走?可以为我们安排未来去向? 
   或许有人会说,活着要有成就感。可成就感又是什么?今天面对不如你的人,似乎很有成就感;明天碰到远胜于你的人,又会带来失落感。只要追求成就感,必然伴随着失落感,伴随着挫折感。反之,如果拥有平常心,就不会有这些起伏不定的情绪了。
   想到死亡,想到三恶道苦,想到生命在轮回中的处境,就会发现,寻找生命的依赖和归宿才是当务之急。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都在寻找依赖。少年时依赖父母,依赖老师;成人后依赖家庭,依赖事业。但我们所依赖的这一切是不是真正可靠呢?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不可保信的。乃至今世须臾不离的色身,最终也是靠不住,带不走的。惟有三宝,才是我们真正的依赖处。
   三宝,除了佛像、经典、僧伽这些住持三宝外,还有内在的自性三宝。佛者,自性之觉;法者,自性之正;僧者,自性之净。我们依赖三宝,从究竟的意义而言,正是依赖生命内在的自觉力量。

   2、中士道重点
   从下士道的修行来说,念死无常、念恶道苦可以帮助我们对三宝生起信心。从中士道的修行而言,则能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出离不是出世,不是逃避这个世界,而是要出离生死,出离轮回。当然,如果我们发愿和众生不弃不离,像地藏菩萨那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属于菩提心的实践,另当别论。但我们要知道,菩萨在轮回中是自在的,而不是像我们这样身不由己,无法自主。有些人可能不相信轮回,那么,我们是否相信烦恼?是否感到众生在烦恼中互相折磨?相信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事实上,轮回不只是外在的,因为烦恼就是轮回的实质,就是轮回的源头。
   汉传佛教是大乘,不少人因此忽略了出离解脱的修行,甚至将出离心和菩提心对立起来。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出离心是我要出离轮回、出离生死的愿望,而菩提心则是把这种愿望普及到一切众生。两者在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出离的所缘不同而已。一是限于个人,一是由此及彼。就像我们的房子着火时,如果只顾自己赶紧脱身,就是声闻的出离心。如果不忍大众葬身火海,发愿带领他们共同出离,就是大乘的菩提心。
   但不论发出离心还是菩提心,都要具备解脱的能力。否则的话,利他固然是一句空话,自己也是流转轮回,难以自保。

   3、上士道重点
   菩提心和出离心的差别,就在于出离对象是个人还是众生。两者不仅没有任何矛盾,而且,菩提心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如果不愿出离,菩提心是不可能真切的。因为你还看不到轮回险恶,即使想着利益众生,但因为对世间充满贪著,这种利他心很快会因染污而变质。就像过去有很多起义军,开始也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但得到一定利益后,就开始贪著享乐,腐败变质。这也是因为没有出离心的基础,一旦诱惑出现,就被欲望、烦恼和我执紧紧抓住,再也想不到众生了。
   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想着利益他人似乎不难,因为只要关起门来想想,不需要有任何实际付出,也不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众生。但利他不是一套说法,必须面对众生去检验。菩提心的成就标准,就是对每个众生都能心生慈悲,而不是把众生度尽。如果那样,没有一个菩萨能圆满慈悲。因为众生是无量无边的,而且菩萨度众需要时节因缘,并非一厢情愿的事。你想利益对方,也许有的众生未必不乐意:你说佛法好,他还觉得吃喝玩乐好!你说修行好,他还觉得醉生梦死好!
   如果不了解缘起的道理,即使有心利他,也可能处处碰壁。我以前讲佛法时,常常想:佛法这么好,怎么他听了没有感觉?后来才发现,所谓好与不好,关键是在他是否有这个需要,是否有这个认识。而不是说我们觉得好,对方也会觉得好。其中还涉及每个众生不同的根机,不同的福德因缘。
   简单地说,菩提心就是出离心的扩大,是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是不是发自内心?是不是迫切想去实现?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这样那样的道理,但很可能只是说给别人听的,只是说说而已,并未想到进一步落实。所以,第一步要做的,是把这种说法变成发自内心的愿望。这就需要受菩提心戒,通过宣誓,在十方三宝前将这种愿望确定下来。然后还需要反复修习,使这一愿望落实于心行,并不断强化,不断提纯。对凡夫来说,即使生起一些高尚的愿望,开始也未必很纯,往往还夹杂着自我及贪嗔痴,这就需要提纯,把其中的杂质一一剔除。
   所以,发菩提心有四个基本步骤:一是使愿望变成自己真正的想法,二是使想法成为心理力量,三是从普通心理成为强大的心理,四是从强大的心理成为单纯的心理,唯一的心理。这个过程,离不开空性正见的指引。
   正见是帮助我们透彻生命真相,并对世间保持观照的认知。生命的延续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如果看不清其中真相,无非就是重复贪嗔痴,重复凡夫品质,在生命的低级重复中流转。学佛所要做的,是认识自身潜在的佛菩萨品质,然后不断熟悉,不断重复。所以说,修行就是一个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的过程。你重复什么,你就是什么。

结 说

   对于人生来说,每天想什么、做什么极其重要。因为我们想过、做过的一切,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心灵因果。说到因果,人们更多是从外在去理解,觉得现在做了什么,将来有什么报应。其实,和生命的内在因果相比,外在因果是微不足道的。
   从佛法观点来看,我们的所思所行都是功不唐捐的。因为它是在内心播下一颗种子,是代表某种心理力量得到重复,也是决定生命未来的直接力量。我们未来会成为什么?关键就在于现在想什么,做什么。
   生命是缘起的,想法会产生行为,行为会形成习惯,进而演变为性格,演变为人格,并决定未来命运。我们希望未来是什么,现在就应该从因地努力。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我们真正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就是当下这一念。
   《道次第》讲到三士道,我还加了一道,就是动物道。如果一个人以生存、过好日子作为生命目标,这种状态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它们也会觅食,也会为生存忙碌,这是一切动物的本能。如果我们没有更高的生命目标,和动物实在没有本质差别。
   我们已经得到暇满人身,仅仅用来生存,实在是极大的浪费。不要以为我们有多少钱,有多高地位,就代表了今生的价值。其实那都是身外之物,是梦幻泡影。真正的价值,是生命蕴含的成佛潜质。如果忽略这种内在宝藏而向外驰求,实在是得不偿失。当然,我们要在社会生存,没有相应财富是不行的,但不要将之作为唯一目的,那样就本末倒置了。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踏实修学。依循《道次第》的指引,在建立人道德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解脱道、菩萨道,完成生命品质的提升。


   问答:
   问:如何处理出离心和工作、生活的关系?
   济:出离心并不是对世俗生活的厌恶,而是一种超越。如果定位不准,确实容易和工作、生活产生抵触。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出离心最好和菩提心挂钩。这样,我们在保持超然心态的同时,还有积极利益众生的动力。

   问:大乘学人如何协调求往生净土、永不退转与大慈大悲、救度众生的矛盾?
   济:往生净土、永不退转是一种修行境界,代表你已拿到极乐世界的绿卡,取得长期居留权。之后,就要发心到十方国土救度众生。尤其是不忘娑婆,想到家乡众生还在苦难中,需要帮助,需要救度。两者是不矛盾的。

   问:什么是传承?需要经过某种仪式才能学习《道次第》吗?
   济:真正的传承,在于你对法义的领会,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道次第》的内容和显教是相通的,我们完全有能力直接从法义本身去把握,那是最直接的传承。事实上,《道次第》所说的皈依、业果、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都是佛法的基本内容。宗大师的贡献,是将这些内容各就各位,使之次第井然,层层递进。所以本论的殊胜是在于建构,而不是法义本身。有些对藏传佛教盲目崇拜又缺乏教理基础的人,往往把《道次第》神秘化,这是不利于本论弘扬和大众学修的。

   问:我很讨厌蚊子,怎么对它们生起理解和同情?
   答:你讨厌蚊子,可它并没有爱憎的分别。在蚊子眼中,我们的身体不过一种营养美味的饮料。就像我们饿的时候回去找食物充饥,在蚊子的感觉中,我们只是可以吃的东西。就像很多人心中,觉得鸡是一道菜,从未想到鸡也是生命,也有喜怒哀乐,儿女情长。有没有人这么去理解鸡?以后你们注意观察,会发现它们和人没什么两样。有了这样的平等心,就能对蚊子乃至一切众生生起理解和同情,而不是从自我出发,本能地讨厌,本能地对立。

   问:什么是“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
   济:没有原则的慈悲,很可能会纵容对方,对他有害无益。佛教虽然提倡大慈大慈,但对众生并不是有求必应。抉择标准就在于,能给对方带去快乐,带去利益。众生有很多要求都是无明的产物,一味满足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比如吸毒者需要毒品,我们能为他提供帮助吗?
   方便就是多种手段。比如我们弘扬佛法,需要以各种方式加以引导,但也要有一定原则。如果不择手段,最后可能会出现很多不法行为,使佛教的神圣性受到玷污。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次第》修学释疑
——2008年秋讲于苏州道次第专修班

  2008年秋,济群法师与苏州西园寺“《道次第》学习小组”成员座谈,并就学员在学习《道次第》及个人修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开示。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问:为什么法师这几年在提倡《道次第》的学习?
   答:之所以将《道次第》作为学习重点,是特别针对大众目前的修学现状而设置。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所接触的信息量极为庞杂。事实上,不必说佛教各宗各派,仅一宗典籍都难以完整掌握。这种广泛而无序的涉猎,使学人普遍存在不得要领的问题。
   而《道次第》的特点正是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常规的修学套路。
   在人生道路上,似乎有无数可能的选择。但归根到底,无非是两个选项,一是轮回的道路,一是解脱的道路,这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道次第》所指明的,正是帮助我们走向解脱、走向菩提的道路。既有理论的引领,也有实践的指导。当然,这也是佛法所有经论的共性。而《道次第》的特色在于,它所提供的套路特别简明,且应用面极广。不仅适合业余学佛的在家居士,即使对专业学习的佛学院学生也很有帮助。
   不少佛学院的学生,辗转读了好几个佛学院,经典看了很多,但对佛法的了解依然是局部而片面的,缺乏系统认识。这也是学佛过程中容易存在的误区,只是停留于书本性、知识性的学习,不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在我们研究所的初级教育中,始终把《道次第》作为一门重要课程。

   如何通过《道次第》的学习,使我们从轮回轨道中走出?
   我们现有的每个心念,都是和轮回相应的,都是在建立轮回的因果。而学佛所要建立的,是解脱的因果,是和解脱相应的心念。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有相关知识,更需要心行调整的技术,需要在不断重复中加以巩固。
   当正念、正观尚未生起时,说得再多,也只是一种说法。因为你的状态仍在轮回轨道,然后说一些解脱的话。当然,如果本着交流探讨的目的来说,也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少人对佛法有了一知半解之后,就热衷于夸夸其谈。这样的说,无异是井蛙语海,夏虫语冰,不仅没有任何力量,还将成为凡夫心的增上缘。因为你是以我执的心在说,以炫耀的心在说,以是非的心在说。最后甚至就会以为,佛法是用来说,而不是用来做的。

   对修学而言,《道次第》所规划的框架是地图式的,不仅标明了起点和终点所在,还对其间经历的每个阶段有详细说明。我们所要做的,无非是熟悉这张地图,然后按图索骥地走下去。
   我们所走的这条路叫做解脱道,其终点就是解脱。成佛,则是解脱的延伸,是把证得的解脱智慧和能力延伸到一切众生身上。
   明确这个目标之后,进而需要了解它的方法和手段。在开始阶段,我们需要熟悉《道次第》所提供的书面知识,具体到每一步应该怎么走,论中都有清晰引导。进而,还须通过思维修和观察修来落实于心行。这种落实的结果,就是摆脱凡夫心,建立和解脱相应的心态。凡夫心,就是我们固有的贪嗔痴;和解脱相应的,则是依正见而有的正念。
   心念虽有种种不同,但从本质而言,无非是两类。一是轮回以及和轮回相应的心理,一是解脱以及和解脱相应的心理。非此即彼,别无选择!
   我们现有的,正是轮回以及和轮回相应的心理。学佛所要建立的,则是解脱以及和解脱相应的心理。这是两个无法兼容的系统,不摆脱轮回的心灵系统,就难以进入解脱的心灵系统。不少人对解脱有畏难情绪,对成佛更觉难以企及。事实上,每个人内心都具备解脱的潜力,成佛的潜力。关键是进入这个系统,然后将这一潜在力量激发出来,使之逐渐壮大。

   问:本论的修学重点是什么?
   答:《道次第》的学习,首先是要把握本论的主要内容。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都是由诸多问题组成。如道前基础的重点是如何正确闻法,暇满人身的意义,然后是依止法。下士道的重点是念死无常、念三道苦、皈依三宝、深信因果。然后还要认识到,每个问题是帮助我们建立什么观念,在应用过程中又该完成怎样的心行转化。
   此外,还要把握每个阶段的核心修学内容,如下士道的核心是皈依,中士道的核心是出离心,上士道的核心是菩提心。其中,又以皈依为一切修行的基础。皈依是代表生命轨道的调整,是从自我中心的凡夫轨道中走出,进入以三宝为中心的道路。这就需要对三宝生起信心,然后修习依止法。通过身心的依止进入修学状态,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有多少,就能获得多少佛法的受益。
   这种信心和依止,同样适合对《道次第》的学习。因为凡夫心是跳跃不定的,很容易被诱惑,今天听到这儿有活动,明天听说那里来了上师,整天东跑西颠,最后一无所获。这就需要通过修习依止来排除干扰,摆脱诱惑。我们选择《道次第》作为这一阶段的学修重点,对本论及依止师必须生起信心,然后安心学修。否则,学习是难以奏效的。

   问:《道次第》的学习适合什么受众?怎样将学修落到实处?
   答:《道次第》是为大众施设的常规修学道路,就像建楼,先要把地基打好,然后进入第一层,再是第二层、第三层。若不遵循这一次第,修行就会因基础不牢而出现问题,或是修不上去,或是像地基不稳的楼房那样,随时都可能轰然倒塌。
   当然,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每个人的生命起点不同,说不定谁就是大菩萨再来。你看六祖慧能,听到《金刚经》就直接契入空性,并不需要经历多少基础建设的阶段。但保险起见,即使你上根利智的人,遵循这一次第也不会白费功夫。因为佛法修行不是说明心见性就什么都搞定了,其实,见性只是修行的开始而非终结。见道之后,还要清理无始以来的思惑、烦恼和生命串习。
   靠什么解除串习?在证得空性之前,主要是通过受持戒律,通过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的观修,使串习逐渐转弱,进而不起现行。《道次第》的业果部分就是告诉我们,从心念生起到形成生命现象的的因果关系。若将其中的轮回因果搞清楚,了知每种烦恼形成的基础,就能找到合适的对治角度,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因为所有问题都在于我们的设定,以及对设定的执著,所以关键要使我们的认识与法相应。比如对暇满人生的认识,是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价值观。我们学习暇满、义大、难得之后,能否将这一思考落实到心行?仅仅知道暇满、义大、难得的字面意思是不够的,是用不起来的。那样的话,我们处理问题时仍会回到固有观念的轨道,而这个轨道就是串习,就是轮回。
   学习《道次第》,是帮助我们建立和解脱相应的心念。关键在于,将其中法义转化为自身观念,进而在生活中不断实践。否则,学得再多也没用,把三藏十二部倒背如流也没用。

   问:学习《道次第》的同时还在修四梵住,怎样使两种学修结合起来?
   答:从修行来说,四梵住也是很好的法门,但在一定修学阶段,所学和所修必须是相应的。所以我们学习《道次第》时,应该针对《道次第》所说每一法进行观察修和思维修。否则就会像论中所说的那样,“有如驰马,先择马场,场所既定,辔勒乃施。倘于一处先习闻思,别于他方另求修证,异道以驰,如何而可?”一个人选了马场,却在别处跑马,前期所做的准备工作就派不上用场了。
   《道次第》不仅有理论建构,本身就是次第分明、由浅至深的修心引导。如道前基础阶段的思维暇满、义大、难得,就是帮助我们确立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觉得重要或不重要,有时间或没时间,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这种价值观的具体应用。正是这种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取舍,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我们是选择轮回还是选择解脱?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若能真切认识到人身价值,认识到轮回过患,自然会对修道生起迫切之心。在原则问题上确定下来,今后的修行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否则,心还是会被轮回的盛事牵着跑。
   因为执著就是所有烦恼的源头。如果我们透彻轮回本质,知道这无非是一个泡沫,其本质是痛苦的,还会患得患失吗?还会心存期盼吗?世间所有的束缚,都是因为我们在乎。因为在乎,就割舍不下,就难分难解。倘能解决这个问题,修行的最大障碍就迎刃而解了。
   修行,不仅是坐在那里观照或念佛。如果观念没有调整到位,仍会不断制造烦恼,制造束缚。这也是很多人修行有年却习气依旧的原因所在。因为观念会制造心态,世间种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看。如果这种设定来自无明妄想并被我们所执著,烦恼必会随之而来。反之,如果在面对一切现象的当下就具备正见,它就不会对你构成任何影响。当下就是解脱!当下就是清净!
   我们现在既然学习《道次第》,就要严格按照论中的步骤逐一落实,才能保障这一阶段的学修效果。

   问:解脱道与菩萨道是什么关系? 
   答:佛教虽有很多宗派,但无论什么宗派,都要汇归到解脱道和菩提道的根本。此外,还有作为基础的人天乘。这就是《道次第》建构的三士道的框架,一是做人的道路,为下士道;一是解脱的道路,为中士道;一是成佛的道路,为上士道。
   三者又是怎样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宗派会有不同观点。在大乘佛教地区,不少人对声闻乘不以为然,觉得那是自了,是小乘。而在南传佛教地区,又有大乘非佛说的排斥。这和佛教在不同地区的传播情况有关,也和过去资讯闭塞、缺乏沟通有关。声闻学者所接触的,就是声闻圣典,自然以此为至尊。而在大乘佛教地区,从经中看到的则是以大乘为究竟了义,而声闻虽能成就解脱,却不像佛陀那样悲智圆满,自利利他,是为焦芽败种。
   那么,解脱道跟菩萨道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呢?
   我觉得,过去那种将解脱片面定位为小乘修学项目的观点是不对的。事实上,解脱是三乘佛法的共同核心。不论大乘还是小乘,都需要通过正见修习止观,成就解脱,这是所有宗派的核心所在。声闻行者固然需要解脱,菩萨行者同样需要解脱。关于这个问题,宗大师在《道次第》中明确指出:“夫以惑业所制,流转世间,为众苦所逼者,自利犹且未能,况云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损之门,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而于悲愿自在,受生世间,则应欢喜焉。”
   可见,菩萨比声闻更应希求出离,希求解脱,因为他们还有责任将这份解脱的经验和能力带给众生。所以,大乘佛法的不共之处是在菩提心,也就是利他之心。如果你已成就解脱或具备解脱经验,就有责任进行传播,广为弘扬,成为解脱的推销员,成为解脱的播种机,使众生从中得益。
   怎样才是最好的利益众生?不是说给他吃的喝的,这些帮助很多人都有能力来做。给予众生长久的帮助,就是传播并教授解脱的经验。正如《金刚经》所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可见,发菩提心就是要令所有众生进入无余涅槃,彻底平息生命内在的迷惑烦恼,获得解脱能力。
   如何帮助众生平息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不仅要拥有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经验。否则,众生接受这种知识后可能还是不会用,还是等于零。具备这种能力后,还应进一步发起菩提心,将经验传授给众生,而不是独享解脱之乐。
   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就是出离心的一种延伸,菩萨道就是解脱道的一种延伸。如果忽略解脱基础,自己尚流转六道,无力出离,拿什么利益众生?那样的菩萨,不过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什么是正见?什么是佛性?
   答:正见是帮助我们简别是非的尺度,也是指导我们认识真理的方法。从世间层面来说,正见就是与事实相符的认识和观念。从出世层面来说,正见就是空性见,是断除烦恼、证得解脱的能力。
   佛陀施设教法的目的,无非是要指引众生破迷开悟,证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但众生根机有种种不同,于是,就会根据不同对象,提供契合各自根机的认识角度及解决方法。不同的见,正是代表不同的认识角度。在《阿含》经典中,是以苦空、无常、无我为正见。而我最近在“第三届菩提静修营”所讲的“《心经》的般若正观”,则是以般若正观作为观察方法,在认识每一事物的当下,了知它是无自性的,是空的。
   佛性出自如来藏的见地,这一系统的经典认为,众生内在的佛性是本自具足,圆满无缺的。这个观点会给学人带来极大信心,而弊端在于容易形成我执,形成常见。如果认为众生内在的佛性是真实且常恒不变的,就会落入常见,这和外道的我执并无本质不同。只有在无所得的状态中认知生命内在的觉性,才不容易出现弊端。在有所得的情况下,你执著一个什么,其实都是我见,是妄想。《道次第》属于中观应成见,和如来藏的见地并不一致。

   问:正念和菩提心在修行中有什么作用?
   答:我们希望解脱、成佛,就必须发展和解脱、成佛相应的心理,然后不断巩固。这种正念的成就,也是对治妄念的力量。否则,当妄念生起时,你靠什么去对治?逃避是不起作用的,根本的解决之道,是依正念来对治。
   正念的选择,又和我们的价值观有关。因为心念的建立需要有背景。你要什么?如果你要的是五欲六尘,那就是妄念之根,就会源源不断地从中萌发妄念。反之,如果你觉得五欲六尘虚幻不实,它就不会在你内心形成相应的念头。
   修行是要善用其心。轮回的根源在哪里?就是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如果我们不想轮回,首先要解除内心制造轮回的根源。这就要对人生方向有明确选择,并落实到脚下。其实,路就在我们当下的每个起心动念。正是它们,决定了未来生命的发展方向。因为每个心念的不同属性,都左右着我们的人生道路,影响着未来的生命方向。
   所以,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心行,不是修正别人。认识到这个道理后,修行就不再是一件很难的事了。难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不清楚,因为用力方法有误。
   菩提心虽是上士道的内容,却贯穿着整个《道次第》。无论学修什么法门,也无论做什么,都要在菩提心的统摄下进行。
   我们的内心有两种心态,一是凡夫心,发展这种负面心态,会将我们导向轮回。一是善心所,发展这些正面心态,会将我们导向解脱。发心,就是我们做每件事时选择哪种心,发展那种心。同样一个行为,若以贪心去做,就是在发展贪心,最终成就的也是贪心。若以菩提心去做,就是在发展菩提心,最终成就的也是菩提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心正是修行的根本所在。

   问:怎样理解佛法所说的精进?
   答:佛法所说的精进,是在智慧指导下,所解决的是我们的不良串习。所以它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世间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
   简言之,精进就是断恶行善的努力,正如四正勤所说: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灭,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我们所要止息的,是轮回以及和轮回相应的串习;所要成就的,是解脱以及和解脱相应的正念。怎样解决和轮回相应的串习,培养和解脱相应的正念?这就必须通过对《道次第》每一法的思维和实践来完成。
   我们需要知道,这一法义是要帮助我们形成什么观念,形成后又如何应用,这个过程离不开思维。一旦将法义落实于心行,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这一观念的重要性,无须太多努力,它都会持续不断地产生作用。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凡是我们不觉得重要的事,即使有人提醒,也多半是心不在焉,过耳即忘。而那些我们觉得重要的事,不用特别想着,也会时时浮现心头,徘徊不去。比如明天要参加一个重要活动,晚上往往会辗转难眠,你告诉自己:睡吧,不要想了。能不能马上睡着?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你觉得这件事确实重要,确实还是放它不下。
   其实,修行就是要把这样的心理调动起来。真正调动起来后,就不用着急了。而在调动之前,必须如救头燃般精进努力。若能深刻意识到生命在轮回中的险境,意识到暇满人身蕴含的价值,自然就会全身心地认真对待。
   精进不是著相,著相的精进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精进也要中道,不急不缓,就像弹琴一样,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问:如果对别人的事,觉得对方处理不善而为之惋惜,是否也是一种执著? 
   答:你觉得惋惜,可能是出于你的同情心。你可以给他一个建议,一个忠告。关键是确定自己本着慈悲心在做,至于怎么表现,并不是最重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但如果你觉得他一定要这么做,不这么做你就感到难过,感到痛苦,那就落入执著了。
   菩萨以悲悯心帮助众生,但这种悲悯是建立在无所得的智慧之上。无所得不是说没有结果,而是结果再好也不执著。你的心不粘到结果上,不粘到你所做的事情上,因为一切法的当下都是空性。菩萨安住在空性中去度众,去行种种利他事业,只是在慈悲心推动下的自然反应,并不会粘着于事情本身。在做的过程中,当下就是无所得的。不是说没结果就无所得,有结果就有所得,那就不是菩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次第》修学地图

——2007年秋讲于厦门南普陀“青年佛学进修班”

济 群

  近年来,《道次第》在汉传佛教地区日渐盛行,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反映了大众在修学上的实际需要。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资讯空前发达。对学佛者来说,不必出门就可接触汉传各宗乃至三大语系的相关典籍和开示,这种便利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两方面。这些资讯固然使学人眼界大开,见识增广,但同时也给修学带来新的困扰。如果没有能力对众多学说进行处理,这种便利往往会令学人莫衷一是,造成思想理路的混乱。仅汉传佛教已是博大精深,再加南传、藏传,没有超凡的学习能力,结果必然是不得要领。或是茫茫然不知从何处入门,或是偏执一端,片面抓住一点而视为佛法全部。
   是以,不少学佛者都希望将佛教众多经典浓缩一册,就像基督教以一部《圣经》概括全部教义那样。有鉴于此,古今大德都编写了关于佛法修学的概论。在众多概论中,《道次第》以其完整而清晰的修学套路备受瞩目。民国年间由大勇法师译出《菩提道次第略论》后,太虚大师就亲自作序推荐。其后,法尊法师又在汉藏教理院以随讲随译的方式译出《菩提道次第广论》,将本论完整介绍给汉地学人。近十多年来,汉藏两地法师纷纷讲解或注释本论,各地《道次第》学习小组也蔚然成风。对有心学修的佛子来说,本论不仅能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把握佛法纲要,更有详细的修学指导,尤其在基础部分,是修习任何一个法门必须具备的前行。
   《道次第》的修学理路,从道前基础开始,经下士道、中士道而至上士道,概括了凡夫直至成佛的整个过程,内容极其丰富。不必说《菩提道次第广论》,仅薄薄一册《略论》,也是文约义丰,内涵深厚。若无有效的学习方法,依然会不得要领。那么,我们学习《道次第》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觉得,主要是抓住两点——首先是目标清晰,其次是方法正确。

一、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他们也有目标,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是来增加一些佛学知识吗?是来丰富一下业余生活吗?还是来学习改善人生的方法?如果对目标模糊不清,我们就不知会走向何方,也不知最终会收获什么。
   那么,学佛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根据《道次第》的思路,可分为初、中、高三级目标。
   所谓初级目标,就是继续保有人的身份,且是离八无暇(非三恶道、非盲聋喑哑、非世智邪辩、非佛前佛后、非北俱卢洲、非无想天等)、具十圆满(众同分圆满、处所圆满、依正圆满、无业障圆满、无信解障圆满、大师圆满、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胜义正法流转圆满、正行不灭圆满、随顺资粮圆满)的人身,因为这一身份才能用于修学。这在五乘教法中属于人天乘,在《道次第》中属于下士道的内容。
   所谓中级目标,就是解脱烦恼、解脱生死、解脱轮回,这是佛法的核心所在。佛陀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众生提供了解脱的方法。如果不想解脱,学佛是不可能有深度的,甚至可以说,还算不上合格的佛弟子。关于解脱的修行,在五乘教法中属于声闻、缘觉二乘,在《道次第》中属于中士道的内容。
   所谓高级目标,就是令生命达到究竟的圆满,并帮助众生达成这一目标。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得到一种职称或地位,而是成就无限的慈悲和智慧,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这在五乘教法中属于菩萨乘,在《道次第》中属于上士道的内容。
   我们对照一下,自己究竟想到达到什么目标?或者说,现有目标是否与此相应?如果我们学佛的目标不是以上任何一项,显然是错误的定位,需要加以调整。

  2.方法
   明确目标之后,还要寻找抵达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佛教中称之为“乘”。所谓乘,就是帮助我们抵达彼岸的一种途径,也是将我们从因地驶向果地的运载工具,通常有三乘、五乘之说。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五乘,则在之前增加人、天二乘。在五乘教法中,人天乘为得生人天之法,声闻、缘觉二乘为解脱之道,菩萨乘为成佛之道。
   做任何事都要有正确方法,否则就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所以首先需要对方法进行选择。世间很多宗教哲学同样是以解决生命问题为目标,但因方法有误,其结果或是颠倒,或是不尽圆满,终非究竟皈依。信仰是人生最为重大的选择,我们选择佛教为皈依,就必须知道佛教好在哪里。很多人声称信佛,却不知佛教特质,不知佛法殊胜所在,只是为了祈求保佑、寻找慰藉而已。这种所谓的信,是无法帮助我们真正导向真理、导向解脱的。
   择定方法之后,还要对此生起信心,这样,我们才会积极运用方法来改造人生。信心有多深,对人生的改变就有多少。就像是治病,若对医生和治疗方案充满信任,自然会严格遵照医嘱,努力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疗效。反之,若对此缺乏信心,疗病时就会三心二意,或根据个人好恶选择性地接受治疗,或在治疗同时擅自增加偏方,不按疗程进行。事实上,这正是目前很多人的修学现状,试了很多方法,却不够完整;修了很长时间,却没有次第;走了很多弯路,却不曾总结原因。最后甚至对佛法产生怀疑,事实上,问题的症结正是在于自身而非其他。

  3.道次第的框架
   《道次第》为我们提供的,是修学的常规套路,其框架由道前基础和修学次第两部分组成。
   在道前基础部分,主要讲述闻法态度、依止法、暇满、义大难得等内容。在修道次第部分,主要介绍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习内容,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初、中、高三级目标。如果把修道看做盖楼的话,道前基础就是最初的地基部分。惟有打好地基,房子才能拔地而起,层层递进。在这个次第上,是不可能取巧或省略的。不少学佛者但求速成,对基础不以为然,短时间看似乎进展较快,但发展下去,或是停步不前,或是走偏出错,或是因为某些挫折对信仰产生怀疑。就像房子,如果不打地基,即使盖起来也是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倒塌。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道前基础

   1.正视生命缺陷
   佛法的根本作用,是帮助我们改善生命品质。所以,前提是认识到这一系统存在的问题,否则是不可能认真学佛的。就像一个病人,在不知病情前怎么会采取治疗措施?怎么会积极配合治疗?
   生命由物质的和精神两部分组成,佛法称为五蕴。在此系统中,身体会制造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等种种麻烦,内心则有情绪波动、欲望炽盛等种种不安定因素。人为什么要忙来忙去?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但更多时候,是为了满足欲望引发的恶性需求。在断除无明前,这些恶性需求会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使我们应接不暇,疲于奔命。
   而那些圣贤、禅者所以能随遇而安,处处自在,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是自足的,除基本温饱外不需要任何东西来填补,来支撑。因为不需要,就不会觉得缺少什么,更不需要为此奔忙。当内心不再制造烦恼,制造需求,当下就是自足的,就能不断散发喜悦和安详。所以,我们需要从生命自身寻找问题,因为轮回、烦恼的根源就在内心,是来自生命内在而非环境。

  2.端正闻法态度
   怎样才能改善生命?必须依靠法。通过闻法和对法的实践,使法在生命中产生作用。
   说到闻法,不是坐在讲堂或打开录音就可以,那只是听见说法的声音而已。真正意义上的闻法,是让法义完整无误地进入心田,这就必须端正闻法态度,远离各种过失。心是接受法义的器皿,这个器皿必须向上、洁净、完整,才能将所闻法义原原本本地纳入心田。如果器皿倒扣,哪怕听得再多,也是法不入心。如果内有污秽,所闻法义就会被我们的成见处理过,不再纯正。如果器身有漏,所闻法义就会很快流失,无法在内心储存生根。不仅学佛如此,学习任何知识都要具备这三个条件。首先是用心听闻,其次是不带成见,第三是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正确接受所学内容。
   此外,还要依六种想,这是帮助我们端正学法态度的六种观想。我们为什么要学佛?社会上有不少学者也在研究佛教,也看了很多经论,但他们只是把佛法当做研究课题,是为了写论文,为了得到学术成果。以这样的出发点研究佛学,和做世间任何学问并无差别。即使研究得再精微,也不会对人生产生什么影响,因为这种研究和做人是在两条不同轨道上进行,没有一个产生作用的交叉点。而我们学佛是为了安身立命,为了究竟解决人生问题,这就需要自己当做病者,把佛法当做药物,把善知识当做医生,把学修当做疗病,把如来当做正士,同时对正法生起久住想。这些观想直接关系到心对法的开放程度,关系到我们对法的接受程度。

  3.依止法
   《道次第》中,将依止法作为入道根本,是道前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依止,就是对善知识生起绝对的依赖。当然,前提是你所依止的确是善知识。若不加选择地随意依止,盲目生起信心,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所以佛陀在强调依止善知识的同时,也特别强调法的作用,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因为依止是为了更好地学法,而不是和善知识建立什么个人关系,所以法才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现代教育强调独立思考,很多人会把这一习惯带入学修中,根据个人好恶对法进行选择,进行取舍。但我们要看到,这些选择和取舍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的认识经验上,其基础就是无明,是不可靠的。若不放下成见,就会不断在现有思维误区中徘徊,不断地走弯路。
   真正的善知识应该是和法统一的,或者说,就是法的化身。那么,怎样才是具格善知识呢?《道次第》中,宗大师提出了十个标准,分别是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德行圆满、精进、通达教理、通达真实、说法善巧、具足悲悯、断除疲厌。但很多时候,我们未必能遇到具足所有条件的善知识,那又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永远寻找下去,等待下去呢?如果那样,可能一生都没机会开始修学。所以宗大师接着告诉我们,若找不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可退而求其次,具备五个条件即可。但从目前现状来看,恐怕具备五德的师长都不易遇到,不妨再把条件放低一点。但不能无限制地放宽,有三点是必须的:一是具备正见,二是戒行过关,三是具有悲心。其中尤以第一条最为重要,否则的话,不仅没有收获,还会形成邪知邪见,断送法身慧命。
   在学修过程中,善知识的作用就像向导。如果我们前往一个从未涉足的危险区域,途中布满荆棘、虎狼出没,仅靠个人感觉判断,靠自己想当然地摸索,迷路或发生意外都是必然的。最保险的方式,是认准一个熟悉地形的向导,无条件地服从并跟随。若对向导将信将疑,就很难随其走完全程。基于此,《道次第》特别强调依止法的修习,要求学人“视师如佛”,“观德莫观失”,不断培养并守护对师长的信心,由此生起无条件的信仰。当然,依止前必须按以上所说的条件认真观察。否则就会像跟错向导那样,最终迷失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善知识远比选择职业、婚姻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生命走向的根本大事。

  4.暇满、义大、难得
   思惟暇满、义大、难得,是对我们现有的身份进行评估。
   所谓暇满,即前面所说的离八无暇、具十圆满。这一人身究竟蕴含多少价值?一般人只是以此谋生,以此享乐,甚至成为这个身心的奴隶,一辈子都在为它的衣食忙碌,活着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为了活着。再或者,也不过是用来积聚财富,博得功名,但这些也是不长久的。一旦死亡到来,任何名利都无法带走,无法用来和死神交换条件。
   从佛法来看,这个身份却是巨大的宝藏。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和佛菩萨相同的生命层面,只是这种潜在品质尚未产生作用而已。正如《涅槃经》所说:“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为诸烦恼之所覆蔽,如彼贫人有真金藏不能得见。”我们怀有宝藏而不自知,反而四处乞讨,流转六道。怎样才能开发这些潜在品质并最终成佛?基本的前提,就是具备人身,而且是有暇圆满的人身。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佛的价值有多大,人身的价值就有多大。
   这个身份不仅价值巨大,而且难得易失。或许人们对人身易失还多少有些感觉,因为现实中确有太多致命的意外,太多飞来的横祸。但对人身难得却未必认同,现在世界有这么多人口,生个孩子也很容易,这一身份似乎并不难得,不值得视同拱璧。但从宏观来看,相对于无量无边的六道众生,生而为人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我们有幸感得人身,惟有珍惜它,善用它,才不辜负此生。

  5.道前基础的作用
   学习《道次第》,不是掌握一些知识或名相就可以,还要将其中的每个认识落实于心行。论中,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来完成这种转变。比如修习暇满,需要不断思考现有身份的价值,思考它的难得易失,直到这些思维转化为自身观念,关于暇满的修行才算入门。但这种认识未必是稳定的,一段时间后又会模糊,这就需要重新修习,不断巩固。《道次第》所说的每一个观念,都要通过反复修习来落实。从而使正念逐步发展,逐步替换原有串习。因为我们内心就是一个善恶交锋的战场,如果不能使正念成为主导,那么左右局面的,自然会是贪嗔痴,是固有串习。
   佛法是心地法门,一切修行最终要落实到内心,这就需要营造适合善法生长的土壤。有了这个前提,才能依次进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道前基础的作用,正是为修行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就像播种前必须清理田地那样。我们的内心,因长期疏于管理而杂草丛生,乱石嶙峋,如果不加修整就直接播种,即使日后护理得再精心,也不可能有多少收获。因为生长空间已被杂草和乱石占据,在将这些垃圾清空之前,种子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下士道

   在三士道修行中,宗大师将前两种命名为“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所谓共,是说中士道为上士道的基础,而下士道为中士道、上士道的共同基础。就像三层楼房的第一层,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也与其上两层所共。缺乏这个基础,“更上一层楼”就是无法实现的空话。
   从整个佛法修行来看,下士道所着重的人天善法并非终极目标,而是为解脱和成佛服务的,因为那才是佛法的不共之处。我们还要看到,即使佛教所说的人天乘,也有别于世间善法,有别于其他宗教。换言之,这是佛教特有的人天善法。现在不少人将人天乘和世间善法混为一谈,不分彼此。甚至不少教内人士也热衷此道,这是有严重弊端的。从长远来看,可以说是对佛法建立基础的摧毁。因为佛教的人天乘是建立在缘起因果的正见之上,而这种见地为其他宗教或世间善法所无。如果混淆两者区别,就是对缘起因果的否定。此外,两者遵循的德行也不一样,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在下士道的修行中,主要包含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四项内容。

  1.念死无常、念恶道苦
   念死和念恶道苦虽是下士道的修行内容,但对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也很重要。以此作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发起出离心,发起菩提心。
   念死无常,是认识到这一身份的脆弱性。关于念死的修行,必须具备三点认识:一、死亡是必定的;二、死期是不定的;三、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念三恶道苦,则是使我们对此产生恐惧。基于这种恐惧,就不敢造作堕落之业,就会主动寻找摆脱恶道的方法。否则,必如“无知者无畏”那样,因无知而毫无顾忌地造业。其实,这种无畏并不是真的对恶道之苦无所畏惧,而是根本没想到这一点,或根本不相信这一点。那样的话,堕落也就在所难免。如果不能保有人身,未来就不能修行,解脱自然也就无望了。
   所以,念死和念轮回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醒我们减少贪著,更不要为此造业。与此同时,还要寻找人生的真正归宿,寻找究竟出离恶道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皈依,也是下士道的修学重点。无论念死无常还是念恶道苦,本身都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恐惧,而是以此引导我们生起皈依之心。在无边轮回中,我们稍有不慎就会堕落。即使现在暂时保有人身,也是极其脆弱的,随时都会失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看清自己在轮回中的危险处境。惟有保持这种清醒,才不至被眼前名利所迷惑,被眼前安乐所陶醉。

  2.皈依
   谁能指引我们出离恶道?惟有佛法僧三宝,这也是我们的究竟皈依处。
   皈依的重点有二,一是认识三宝功德,二是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在座的多数都已皈依,但我们有没有认识到三宝功德?进一步,三宝在我们内心究竟占有多大分量?如果没有分量,佛法就不可能对人生产生影响。凡是我们觉得不重要的人,即使天天见面,也会视若无睹;凡是我们觉得不重要的事,即使天天在做,也不过是一种机械运动。这样的人和事,对我们不过是些虽有若无的影像而已。反之,我们觉得重要的人和事,才会牢牢占据整个身心,使我们的一切都围绕这个重点进行,就像人们对挚爱的事业,就像母亲对心爱的独子。当这种爱在内心有着压倒一切的分量时,整个人生都会投入这种爱,哪怕为此舍弃一切,哪怕为此付出全部。那么,三宝在我们心中的分量能否与之相比呢?
   皈依,不仅是走入佛门的仪式,而是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的法门。皈依的最终目的,是成就我们的自性三宝。所以,从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过程都没有离开三宝,都是不断念佛、念法、念僧的过程,否则就会偏离正道。从目前现状来看,皈依往往流于形式。很多人虽然皈依了,但对三宝并没有多少认识,佛法对人生也没有多大影响,整个生命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近年来,我一直在各地提倡“皈依共修”,并撰写《皈依修学手册》,目的就是在帮助大家深化对三宝的认识,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真正的皈依,是要从自我中心的惯性中走出,开始以佛法为中心的人生。只有这样,才算正式走上学佛之路。否则,不管读了多少经典,修了多少供养,仍是凡夫心的延续,仍和修行了无干系,最多不过是培了一些福报。
   我曾将佛法要领总结为五大要素,其中就以皈依为首。在皈依对象中,佛是代表学习榜样和成就目标,法是成就解脱的方法,僧是指导我们使用方法的老师。当然,不是所有出家人都能担当这一职责,还需要选择善知识。所以,皈依的本身就包含着修行,也就是明确目标、掌握方法、依止师长。在这一修行过程中,我们还要时时忆念三宝功德。惟有对三宝深具信心,称念“南无布达耶,南无达玛耶,南无僧伽耶”时才会相应,才会具有力量。如果念的时候没有投入心力,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是不可能产生多少作用的。
   就像拿着一根鸡毛往桌上扔,桌面是不会留下痕迹的。但要抡起一块巨石头往下砸,桌子就会砸出一个窟窿,甚至完全垮塌。为什么?因为石头很重,很有分量。其实心念也是一样,凡是我们关注的,投入很多心灵能量的,就会像那块沉重的石头一样,砸到哪里,哪里就发生改变。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平日很在意的人或事,不必刻意去想,也会不断在内心浮现并对我们产生影响。我们念三皈也好,念佛号也好,能否念得相应,关键在于认识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在内心引起重视,没有认识到念诵的意义,即使觉得应该去做,也是没有力量的。所以,修皈依时必须用心,而不仅仅是追求数量,不仅仅是想着今天要完成这些任务。修行是一种正确的重复,惟有质量加上数量,才能在重复中巩固正念,加强正念。

  3.深信业果
   深信业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内容,其中包括见和行两方面。见就是缘起因果,行就是止恶行善。
   佛法非常重视正见。所谓见,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什么是生命延续的规律?什么是世界形成的规律?世界和我们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佛法的解释就是缘起、因果。说到因果,很多人往往关注外在因果,比如做了什么事,感得什么结果。事实上,因果同样离不开我们的心。
   生命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其中的精神系统,是由观念和心态组成。而这些观念、心态又和自身认识有关,和日常积累有关。我们做每一件事,在客观上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形成的种子却会储藏在我们内心,继续产生作用。当某个种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众多种子中成为主导,时时抢占心灵频道。其结果,又会使这一种子继续膨胀,继续壮大。若是任其发展,贪婪者会越来越贪婪,暴躁者会越来越暴躁。若想改变这种发展势头,使生命沿着既定轨道前行,必须从观念进行扭转。
   从佛教来看,生命是无我的,哪种情绪或观念都不能代表我。我们现在的很多能力、习惯,都是儿时没有的,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这些习惯并非固定不变,我们昨天感兴趣的东西,今天未必还有兴趣。今天不感兴趣的,未来又可能产生兴趣。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也和我们的心态有关,和生命内在的需求有关。
   我们有什么需求,就会追求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种种就是以需求为因,由此产生的追求结果。但这些因也是自己培养起来的。我们今天的很多需求,古人并没有,一样可以过日子。我们今天之所以产生那么多需求,和环境有关,更和自己有关。如果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就会在外界诱惑下不断产生需求。而当这种需求被满足之后,又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依赖,形成一种力量。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失落难过。事实上,当我们没有产生相应需求前,有没有这些都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另一重因果,则是以身口意三业为因,由此形成善、恶、无记的不同业力。这些业力不仅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快乐或痛苦的结果,表现出来,也会使别人感到快乐或痛苦。此外,善的力量会将我们导向善道,恶的力量会将我们导向恶道。所以轮回也是内心制造出来的,是内心的延续和呈现。比如饿鬼,代表永无满足的极度渴求,这种心态被强化后,生命就会呈现饿鬼的状态。阿修罗是代表嗔恨和斗争,当这种心态走到极端,生命就进入阿修罗的状态。畜生则代表愚痴,除饮食男女外没有更高追求,如果人也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没有任何精神追求,那和动物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可见,每种生命状态都是内心的显现。
   我们有什么心念,就会产生什么力量,最终造就与之相关的性格乃至人格,并影响生命未来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生命状态,是由过去的所作所为决定。而现在的积累,又会形成未来的结果。所以,佛教特别重视生命的当下,也就是把握现在。唯识宗认为,三世中只有当下是实有的,过去和未来都是假有。因为过去已然过去,未来尚未到来。但我们怎么知道有过去?正是从现有经验中认识。我们为什么知道有未来?也是从现有经验去推断。我们现在做了什么,积累什么生命经验,就会导向什么样的未来。我们有能力把握现在,也就有能力把握未来,决定未来走向。
   《道次第》中,将业的特点归纳为不作不得、作已不失、增长广大三点。也就是说,不曾造作的业无法感果,已经造作的业不会失去,不仅如此,业力还会继续发展。我们懂得业果之理后,就要积极止恶行善。因为恶行会招感苦果,而善行会招感乐果。即使从自私的、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做。只有止恶行善,生命才能进入良性循环,才能有光明前景。否则,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中士道

   中士道的修行目标是解脱,这就需要知道:究竟要解脱什么?又靠什么去解脱?因为修行也像打仗一样,需要知道敌人是谁,又以什么战略击败对方,才能有的放矢,有效进行对治。

  1.轮回是苦
   轮回之根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内心的惑和业。惑,是无明我执;业,是烦恼和由此造成的业力。所以,真正要解脱的不是某个环境,也不是某些外在现象,而是产生现象的根源。否则,我们会有永远对治不完的问题。
   然后,我们还要意识到轮回的过患,意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这是修习解脱的前提。如果我们觉得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觉得无尽的轮回很有趣,怎么会舍得离开,又怎么会发起出离心呢?包括很多佛弟子都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顺利,再学点佛,心态也不错,保持这种状态就好,何必修什么解脱?这就是因为我们对轮回之苦缺乏认识,所以把虚假当做真实,把短暂当做永恒。当我们身处顺境时,想不到这一切都是幻灭的,是不可长久的。惟有透彻轮回本质,我们才能居安思危,充分利用现有生命,为未来做好准备。
   关于轮回之苦的思维,《道次第》主要从总苦和别苦两方面做了介绍。
   其中,总苦又分八苦和六苦两项。前者为我们熟悉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八苦,不再一一展开解释。后者为无有决定、不知满足、数数舍身、数数受生、数数高下、无伴之过六点。一是无有决定,我们在轮回中不断转换身份,和众生的关系也不断改变,时而结为亲朋,时而反目成仇,不可贪爱。二是不知满足,我们对欲望的追求永远不知满足,并由此带来无尽烦恼。三和四是数数舍身、数数受身,我们不断经历生离死别的痛苦,看到别人死亡时固然难过,自己要离开世界时,更是万般不舍,痛苦难当。五是数数高下,我们的世间地位时高时低,时而贵为国王,时而沦为乞丐,时而万众景仰,时而遭人唾弃,就像游戏一般,无须留恋。六是无伴之过,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没有任何人可以携手同行,即使同时遭遇死亡,也会随业风各自飘荡。
   别苦则对轮回中的不同处境作了剖析。六道中,不仅三恶道充满痛苦,即使在人、天、阿修罗这些善道中,同样充满种种不能自主的痛苦。因为轮回的本质就是惑和业,就是一台不断制造痛苦的永动机。人类的所有努力,包括五千年文明,无非是为了缓解由此而来的痛苦。我们不断赚钱、不断改善环境,归根到底,是为了缓解内心的某种饥渴,某种燥动。但缓解只是暂时的,痛苦却从未停息。不吃饭就会挨饿,天冷了就会受冻,不睡觉就会疲劳,只要不去缓解,这些痛苦时刻都会发生。而所谓的快乐,只是痛苦出现时使之得到暂时缓解。我们用吃饭来缓解饥饿造成的痛苦,并由此获得暂时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有限的,如果吃饱后不及时停止,快乐立刻会转为痛苦。可见,这种快乐并非本质的。
   那么,有没有本质上的快乐?无论何时享受、无论享受多久都快乐的事?有人说:生起善念就能带来本质的快乐。这个答案似乎有理,但我们要看到,在凡夫的境界中,即使心生善念,也可能因行善被误解或没有回应而痛苦失落。因为这种善念不是纯粹的,还夹杂着其他各种心理,是有限而有漏的善。惟有无限、无漏的善,超越轮回的善,才能带来绝对的快乐。而我们现有的凡夫品质,则决定了这种长久的、无法根治的痛苦。

  2.发出离心
   当我们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认识到现有生命品质的过患,就不会对轮回中的盛事抱有任何期待,从而希求解脱,这就是出离心。出离心有程度和纯度的不同,惟有透彻轮回之苦,出离心才能发得真切。否则的话,那种出离心是有水分的。就像很多闹着离婚的夫妻,总在吵也总没离。原因就在于,其中还有爱恨交织,或有种种责任牵挂,所以念头始终摇摆不定,无法决断。若无丝毫感情和责任的羁绊,就会对婚姻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分手也就势在必行了。其实,“我要出离轮回”的愿望,和“我要离婚”的用心状态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所缘。一是要出离轮回,一是要离开家庭。虽然对象不同,但愿望的性质相同。所以说,能否出离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对轮回还有没有眷恋,还有没有不舍。如果没有这一切,当下就是解脱的。问题在于,我们虽然有了出离的愿望,但这一愿望并未纯粹到没有任何杂质,或是强烈到没有任何干扰。所以,还要配合相应的手段,使出离心得以壮大。
   中士道的修行,是通过发起出离心而达成解脱。通常,只是把出离心作为愿望来说明,但我认为,也可把它理解为一种出离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空性见。从这个角度来说,出离心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世俗的出离心,一是胜义的出离心。当然,这部分可以归到空性见再讲。

  3.解脱的方法
   解脱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戒,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是和轮回相应,和烦恼相应的,这就决定我们要流转生死。我们想要从中出离,必须从生活方式开始改变。所以,佛陀不仅为出家行者制定了沙弥戒、比丘戒,还为在家居士制定了五戒、八戒。不少人把戒律看做束缚,甚至看做对人性的禁锢。事实上,佛陀制戒的真正目的绝非束缚,而是帮助我们建立和解脱相应的生活规范,帮助我们究竟获得自在。如果说是禁锢,那么,它只是对凡夫串习的禁锢。就像为维护社会安定需要将罪犯收监改造一样,为了获得内在安宁,也需要将某些制造混乱的串习禁锢起来,有针对性地加以转化。如果任由罪犯作恶,整个社会将一片混乱;如果任由串习活动,整个身心将躁动不安。所以,佛陀特别制定了种种戒律,通过对生活方式的规范来安顿身心,重建秩序。
   然后是定,虽然持戒可以使生活变得简单,把内心趋于清净。但这不等于没有妄想,所以还要进一步修定,将心安住在正念上。否则,第六意识会不断展开活动,不断翻出念头。就像一潭布满淤泥的水,稍稍一点波澜,就会搅起大片杂质,使心进入混沌状态。所以需要通过修定将所有念头平息下来,当杂质被沉淀后,观照力才会生起。其实,心是具备自我观照和检视能力的。只是我们总被外在事物牵制,总在不断攀援,总在掀起内心波澜,从而忘失了这种观照功能。定的修行,就是对种种心念进行管理并使之平息。
   在这个前提下修观,才能照见空性,唤起内在的解脱能力,从而断除无明烦恼。当心在觉醒状态下,烦恼是没有力量的。就像虚空显现的种种影像,尽管来来去去,却不可能粘著其上,染污虚空。所以,见道就是见到空性。然后还要修道,将尘封已久的阿赖耶识进行清扫,这一过程,需要到十地才能完成,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此时,我们的生命版本就得以升级,生命品质就得以改变。
   以上就是解脱道的修行步骤。首先通过戒定慧清除轮回之因,进而唤醒自身的解脱能力,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涅槃并非死亡,而是内在的寂静。获得这一能力,就会永远处在喜悦、祥和的状态中。这种快乐无须花钱去买,无须刻意寻找,也无须通过外在环境来营造。因为它是来自生命源头,会源源不断地向外流淌,这就是解脱之美,涅槃之美。
   现在,多数人对解脱都很陌生,甚至不再奢望,这和修行传承的中断有一定关系。事实上,解脱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艰难。因为解脱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内心本具的能力,只要认识到了,然后熟悉它、使用它就是。将来,我们会把解脱作为重点来弘扬。在此之前,还要着重于基础建设,因为解脱需要相应的前行和心灵环境为基础。禅宗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不是人人都能在善知识引导下豁然开朗,桶底脱落。事实上,只有极个别的上根利智才能在那石火电光的一瞬见道。所谓上根利智,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聪明人,而是烦恼障极薄,就像窗纸那样一捅即破。如果烦恼厚如高山,坚如钢板,恐怕十方诸佛也是无可奈何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上士道

   从解脱的角度说,三乘是共同的。声闻乘讲解脱,菩萨乘也讲解脱,不同的只是解脱手段。我们可以通过修学《阿含》解脱,也可通过修学唯识、中观来成就解脱。虽然方法不同,但所获能力是相同的,所谓三乘同坐解脱船。
   当我们有了解脱经验之后,看到芸芸众生还在轮回中为蝇头小利周旋,为此造作堕落恶业,就要生起悲悯之心,将这一经验和众生分享。从这个角度说,菩萨道就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所谓延伸,就是把解脱的经验延伸到众生身上。不仅追求自己解脱,同时还要带领着一切众生走向解脱,这个过程便是菩提心的修习,慈悲的修习。成佛所成就的,就是佛菩萨的内在品质,就是无限的智慧和慈悲,二者缺一不可。正如宗大师在《道次第》中所说:“方便与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所谓方便,就是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种种手段。

  1.修智慧
   以往,某些宗派在修行上比较强调无分别。这一观念流传至今,使不少学佛者都以为,修行就是不分别,不需要学什么经教,不需要想什么问题,坐下禅修才是正经。但究竟坐在那里干什么?事实上,不是打嗑睡,就是打妄想。禅修是为了明心见性,但我们究竟要明的是什么心?见的是什么性?究竟怎样去认识?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就是因为没有正见。这样的话,很可能会把不是真正要见的当做真实,或是把修行出现的一点感觉当做究竟。修行需要经历内心调整,这是离不开分别的。所以学佛应该从分别到无分别,而非直接从无分别入手。在《道次第》的修行中,从道前基础直到止观,都在通过分别完成的。
   现在的认知心理学也意识到,人的心态和观念有莫大关系。若要调整心态,必须从改造观念开始,否则,这些观念会不断制造身心、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怎样调整观念?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对世界已形成固定的看法和认识模式。现在必须对这一模式重新审核,并以佛法正见进行调整。所谓正见,就是对世界的如实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世间万象才能了了分明,不增不减。如果用来观察的眼睛就有问题,所看到的世界,自然也是扭曲、模糊乃至完全错乱的。
   而所有的认识又会对人生产生影响。由正确认识发展出智慧,由错误认识发展出烦恼。认识到其中分歧,我们面对每件事,都要以佛法智慧去考量,去判断。通过正确的观察修,将正念逐步替换原有的错误观念,使内心逐步接近见道的状态。此时再辅以无分别的力量,就能直接契入了。所以无分别要以分别为基础,以此纠正错误的观念和心态。缺乏这个过程,我们很难从心灵误区中走出。即使勉强自己坐下去,也不过是在一大堆烦恼中纠缠,或者将妄想误以为修行境界。所以从修智慧的角度来说,必须有正见指导,这就像地图一样,是我们抵达目标不可或缺的指南。

  2.修慈悲
   慈悲也就是悲悯之心,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心灵品质。但我们的慈悲极其有限,且若隐若现,极不稳定。而佛菩萨的慈悲,则是无限的大慈大悲。为什么人们都愿意称念观音圣号?原因就在于,观音菩萨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平等的悲心。当我们达到这种心灵品质时,就与观音菩萨无二无别了。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发起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空性见为三乘共因,而菩提心则是大乘不共之因。《道次第》中,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耕作,土地、阳光和水是植物生长的共因,而播下的稻种、麦种则属于不共因。播下稻种,就会收获稻米;播下麦种,则会收获麦粒。无论播下什么种子,生长所需的条件是相同的。佛法修行也是同样,三乘都要成就空性慧,为共因。惟有大乘才需要发起菩提心,为不共因。反过来说,惟有发起菩提心,才是真正的菩萨行者。否则,即使读诵大乘经论,修学大乘法门,依然不是合格的大乘行人。
   当然,这不是说声闻人就没有慈悲心。因为声闻乘同样修慈悲喜舍,同样住持佛法、弘化一方,同样有许多慈悲利他的行为。不同的是,声闻的慈悲是随缘而行,而大乘的慈悲是有承担的,是将利益一切众生作为使命,尽未来际、永无疲厌地去做。这样的慈悲,就要通过菩提心的修行来成就。
   菩提心大体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尽未来际利益众生的愿望。行菩提心,就是将愿望落实于行动中,以六度四摄广泛利益众生。胜义菩提心,是证得空性后,从中生起平等无限的悲心。
   在实践菩提心的过程中,我执是最为重大的障碍。有些人可能就说:我为什么要利益众生?还有些人觉得:我对众生不感兴趣。因为凡夫所行的慈悲是建立在自我感觉上,有好恶,有取舍。要对所有人平等无别的生起悲心,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愿望,谈何容易? 
   所以,宗大师在《道次第》中为我们安排了两种修行方法,一是修七因果,一是修自他相换。
   修七因果,就是要思惟一切众生和自己在无尽轮回中曾互为亲人,通过这一认知,解决“我为什么要利益众生”的问题,因为人们对亲人还是愿意利益的。之所以不愿利益其他人,正是觉得他们和自己没关系。这就需要认识其中关联,然后再培养对他们的好感。
   修自他相换,就是要把对自己的关注转向一切众生。我们为什么对众生不感兴趣?其实,无非是对自己或自己喜欢的人更感兴趣,觉得没人比自已更重要。当我们建立这种自我中心的串习时,自然无法平等地利益他人。现在,就要通过角色互换来完成转变,将对自已的爱恋和执著转向众生,将对众生的冷漠和放弃转向自已。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思维我执带来的过患,思维利他带来的利益。通过这种思维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凡是过分在乎自已的人,必然烦恼重重,因为他总在得失中计较,总在怀疑自己受到伤害。而那些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反而是快乐自在的,因为他们心中只装着众生,已经容不下那些为自己算计的烦恼了。
   通过这些思维,就能逐步淡化我执,发心利他。除了座上的观修,我们还要在座下实践种种利他行,使心量逐渐打开,慈悲逐渐生起。那样的话,不仅我们自己会感到快乐,周围的人也都会喜欢你,接近你。关于菩提心的具体修法,可根据“修学菩提心”的六讲光盘来学习,其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五、结束语

   以上,将《道次第》的内容大致作了介绍。凡用心学过《道次第》且方法对路的,都能对佛法生起信心,并将心行导入解脱轨道。希望大家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引起重视,根据我在研究所讲的一百多讲《略论》课程认真学习。奠定这一基础,将来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能稳扎稳打。
发表于 2010-7-10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学道次第真正的殊胜之处在于:师父讲授一段,弟子回去如法修一段时间,等有了觉受,再到师父处领受下一段内容,如此往复,直到最后出大成就。
发表于 2010-7-1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这个讲解有没有传承?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吟 于 2010-7-10 23:51 发表
问题是,这个讲解有没有传承?

有啊,我在另一个西园寺的帖子里已经回复师兄了。

济群法师得自梦参老和尚,梦参老和尚得自色拉寺。。。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住生心-123 于 2010-7-10 20:33 发表
修学道次第真正的殊胜之处在于:师父讲授一段,弟子回去如法修一段时间,等有了觉受,再到师父处领受下一段内容,如此往复,直到最后出大成就。

对不起师兄,我师父就教了我个六字大明咒,末学的师傅不是高僧大德,只是千万僧人里很普通的一位老僧人,一辈子专念六字大明咒了,所以只教了我这个。

其他的知识,我是东抄点、西看点,所以肯定不如各位大德师兄有慧根有福报,能有老师一点点教导。

末学从财力到世俗牵扯都不可能做到特别如法,比如看这个道次第,讲一下还要知道传承,这个我就不知道。

好在这次我转的这个有传承,知道传承,不然还真不如法了。

各位大德,末学只能看这些粗浅易懂的,因为我有不懂的,也没老师问的,问这个师兄是那样的说法,问另一个又变了,没有依止的答案。

所以,我如果说的、发的不如法了,请多多包涵,指出错误,末学必当改正。

不懂的太多,各位懂的太多,所以呀,可能看我说话、发帖都不那么如法,在此道歉了!对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
发表于 2010-7-1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参出于政治需要,连会说藏语的事,都刻意地“一夜之间忘掉学了二十几年的藏语”
能对上师三宝具信吗?
可疑

[ 本帖最后由 鞲鞴 于 2010-7-11 08:0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11:43 , Processed in 0.03619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