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05|回复: 123

(转载)不许「圆成实性」为「胜义有」之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许「圆成实性」为「胜义有」之探讨
释如定

一、前言

      「空有之诤」由来已久,至今熟是熟非也尚未有个定案,然到底此论诤是否曾在历史上发生过,至今仍众说纷纭。[1] 不过,如从一些文献记载来看的话,空宗对有宗所提出的批评的确很多,诸如:三自性、三无性、阿赖耶识、胜义谛等问题,而且后期中观师月称(CandrakIrti)更针对唯识学派提出八点加以破斥 [2],也因此使得此诸等论题有更加被拿来讨论与重新作一厘清的必要。
然而就整体的角度来探讨此「空有之诤」的论题,在学界中有几篇重要性着作与文章,[3] 但针对各各子题作更进一步深入讨论的就更少了。因此,笔者想从这诸等问题中,以空宗不许「圆成实性」pariniSpanna-svabhAva为「实有」这个论题为切入点,探讨宗空是否真能论破唯识学派的主张。
另外,本文并不直接去讨论空宗的立场与双方的论破过程,而是将本文主要重心放在唯识学派所表显的「圆成实性」[4]之思想上,并针对这个诤议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此为笔者撰写本文的动机所在。
最后,笔者拟将本文分为四个脉胳来探讨:一、为本文的写作动机及全文的组织架构;二、则是说明此议题的症结所在;三、则进一步讨论唯识学派所明的「圆成实性」,此中并细分三点来论述:(1)、首先了解该学派对「胜义有」的定义,(2)、其次再来探讨译本中所要彰显的「圆成实性」之内容,(3)、则剖析空宗对此论题提出批评的合理性。四、则为本文的结论。


[1] 如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大正51,930c26-931a8)来看,清辨与护法并无实际的辩论,但两者间却有义理上的交涉。但是根据圆测《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大正33,544a16-b17)所说,则两者都无诤论。另外,惠沼《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大正43,673b12-c7)则记载说两者曾经造论破斥对方。

[2] 有关这八点批评,可参见:演培法师,《入中论颂讲记》,台北,天华出版公司,民国783月初版,民国813月三刷,pp.4-8

[3] 山口益在《佛教无有对论》中,以清辨《中观心论》〈入瑜伽真实品〉及《思择炎》为主,探讨清辨对瑜伽行派思想的批评。参见:山口益,《佛教无有对论》,东京,山喜房佛书林,昭和1661发行,昭和50810修订发行。其次,山雄一也在〈清辨、安慧与护法〉一文中说到护法《大乘广百论释论》所批评的对象是《般若灯论》的作者──清辨。参见:山雄一着、昙昕译,〈清辨、安慧与护法〉,《谛观杂志》第49期,南投,谛观杂志社,民国765月出版,pp.1-24。而印顺法师也曾在〈清辨与护法〉一文中,针对这二大论师之间的诤议,作了进一步的陈述与交待。参见:印顺法师,〈清辨与护法〉,《唯识学的发展与传承》,《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4号,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67年元月,pp.299-317

[4] 本文并不另外谈瑜伽学派的「圆成实性」的思想演变史,而是将本文的重心放置在该学派如何叙述此一究极真理的内涵。此议题或许可于另一因缘再进行讨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5-2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界等指的是缘起法,这个作者在文章前面引用阿含中的“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那一段文字就已经说明了;然而在最后的结论中,作者又说“「圆成实性」与空宗所说的「空性」,同是「法界」、「如如」、「实际」等异名”。
  那么按作者的解释,法界既然指的是缘起法,同时法界也是空性的异名,如此一来,那岂不是说空性、缘起法、法界都是一个意思?!
  
  我们知道这三个名词并不是一个意思;但我们就算空性、缘起法、法界都是一个意思,那作者的逻辑结构依然是自相矛盾的:
  作者写道“笔者并不是把「胜义有」等同于「缘起法」来看待”;
  那即是说「胜义有」≠「缘起法」
  后面作者接着又写道:“其次,「胜义有」是指「圆成实性」而言,所以又不得不与「自性」这个观念有了连结。”
  那即是说「圆成实性」=「胜义有」
  按上述说明,推论1:「圆成实性」≠「缘起法」
  后面作者又写道“「缘起法」是「常住,法住,法界」”
  那即是说「缘起法」=「法界」
  作者最后的结论是: “「圆成实性」与空宗所说的「空性」,同是「法界」、「如如」、「实际」等异名。”
  那即是指:「圆成实性」=「法界」
  按上述说明,推论2:「圆成实性」=「缘起法」
  显而易见,推论1与推论2自相矛盾!!!
  结论:作者不了解空性与缘起法以及法界这三个名词的区分,同时对「圆成实性」、「胜义有」、「法界」和「缘起法」这些名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混淆。
发表于 2010-5-27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好贴!这方面可资利用的汉语学习材料的确不多,我们关注得也不够。而唯识宗的同志们对格鲁的唯识观极度地不满意,认为都是歪曲。应该多探讨。
霍普金斯有本书,是专门以辨了不了义论等为材料探讨宗大师的唯识观的,极厚。很值得翻一翻。
发表于 2010-5-2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最后部分,以《明句论》安立“真如自性”为类比,安立圆成实为有,乃至该文最后的结论,可说与叶少勇大师兄近来带我们读《明句论》时的观点完全一致:
——————————————————————————————————————————————
  其次,如就梵文svabhAva  (自性)的內容來看,月稱在梵文《淨明句論》曾明白表示:
  yadi khalu tad adhyAropAd bhavadbhir asti ity ucyate/ kIdRZaM tat/ yA sA dharmANAM dharmatA nAma/ saiva tat-svarUpam/ atha keyaM dharmANAM dharmatA/ dharmANAM svabhAvaH/ ko ’yaM svabhAvaH/ prakRtiH/ kA ceyaM prakRtiH/ yeyaM zUnyatA/ keyaM zUnyatA/ naiHsvAbhAvyam/ kim idaM naiHsvA-bhAvyam/ tathatA/ keyaM tathatA/ tathA-bhAvo ’vikAritvaM sadA eva sthAyitA//
(〔此中,若是有人問說:〕然則,如果你們是在增益的立場上說:「它存在」;那麼,它像是什麼?〔於此,我們回答說:〕名為「諸法的法性」者,就是此一自性的自具體相。〔問:〕然而,此一諸法的法性為何?〔答:〕即是諸法的自性。〔問:〕此一自性又為何物?〔答:〕即是「本來之性」。〔問:〕此本來之性又為何物?〔答:〕此即為「空性」。〔問:〕此空性又為何物?〔答:〕即是「缺乏自性的狀態」。〔問:〕此缺乏自性的狀態又是什麼?〔答:〕此即為「真如性」。〔問:〕此真如性又為何?〔答:〕此即是「真實的體性」、「不變易的狀態」、「恒常存續之性」。)

结论部分:
————————————————————————————
  (3)、就「勝義自性」來看,龍樹《大智度論》與月稱《淨名句論》、《入中論》都表明有「勝義自性」,亦即所謂的「內自所證」之理,而其內容也與「法界」、「實際」、「如如」相應。當然,這樣的「勝義自性」絕非真有凡夫知見的「實有性」,而是一種「安立」罷了。然,筆者以為這樣的「語言安立」正符合唯識學派所說的「勝義有」。所以,我認為如果唯識學派所說的「圓成實性」為「勝義有」不成立,則龍樹、月稱所明的「勝義自性」同樣不得成立。以上僅是個人針對此論題所提出的一些看法。

  这个大家怎么看?照叶等说来,“胜义自性”(圆成实性)基本上就是基于“无自性”的安立了。要是我说“无自性岂有自性”,他们就会说“此自性非彼自性”,且引中观论典证明我们也承认这种就无自性(空性)安立的自性。
发表于 2010-5-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最大的矛盾是:

唯识宗的同志们不可能理解空性的意思,或者说他们决无证成空性的可能性,如果他们理解了空性的意思哪怕暂时还没有证成,这些同志就已经是中观宗的同志,而不再是唯识宗的同志了!!!

当然也有很多自命为中观宗的同志,其实也不理解空性,甚至更不理解唯识宗;针对这些人,不但唯识宗的同志们极度不满的,就连中观自宗的同志们那也是极度不满的------,在我来看这些人不在少数,但他们不能代表真正的中观自宗。

其实我们根本不用搞那么复杂,只要问一句:空性的定义是什么?
我可以肯定,没有一个唯识宗的学人能够答得上来!

[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10-5-28 00:02 编辑 ]
发表于 2010-5-2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4楼的疑惑,在本坛已经讨论了n遍了

一个比喻:
桌上什么也没有
你可以说桌上没有一个苹果
你也可以说桌上有一个没有苹果的事实

我不认为这么简单的道理,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

与其纠缠于这些戏论之中,还不如身体力行地去在桌上仔细寻找那个根本不存在的苹果,以证成这个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龙纯属叶公好龙,也没看清楚人家说的到底是什么……

——霍普金斯有本书,是专门以辨了不了义论等为材料探讨宗大师的唯识观的,极厚。很值得翻一翻。

这本书有汉译本否?如有,那倒是颇值得参考及录入的一本书,辨了不了义论前半部主要就是在讲唯识所承许的了义见,首先是厘清一些对唯识三转法轮的错误见解,其实就是在批驳觉囊派的一些观点,其次就是在说依他起和圆成实都是“胜义有”,而后半部中观宗的部分说明,中观师是完全不许“胜义有”的——无论其是自续还是应成。

无论唯识把“胜义有”说的多么巧妙,但按照他们的观点,在除了完全的假立之外,总还要有点“什么”,作为“假必依实”的所依,这点是中观所不承许的。——在无自性的问题上,中观的所诠是无遮,而唯识类似于非遮,总还要引出余法来。
发表于 2010-5-28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它们对空性的定义和中观可说是天壤之别。。。。。。
这篇文章里引窥基的四重二谛说和成唯识论里的一些说法来论证,这似乎有点扯。如果把唯识的文献限定在解深密经和无世二兄弟的著作就好了。
发表于 2010-5-28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的帖子

没有汉译本。我是在图书馆里看到的英文原版。而且这书有一个很讨厌的地方:所有的藏文都不是转写,而是音写,要是翻译还得逐个重新推敲……不过书是很好的书。
他们对之所以如此肯定“胜义有”,是因为他们对“有”、“无”的定义和我们也是完全不一样。说一个法自性空,缘起是有的,这在他们看来等于把“自性”给架空了——如果就“自性”而言,他们是非遮;但他们说,就“有”而言,我们是非遮——遮“有”遮了半天,最后一切法还是有的。叶大侠甚至还说:“这才是他空见。”
等以后正经八百学中观后,再来详细辨析这些问题……
发表于 2010-5-28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聖嚴法師的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
Hopkins西藏珍藏語音檔案研究計畫II
本計畫主要目的在將一批由維吉尼亞大學霍普金斯教授(Prof. Jeffrey Hopkins)經達DL嘛基金會授權,捐贈給中華佛學研究所的錄音檔案(Audio Archive)數位化。Hopkins多媒體語音檔的內容收錄許多一九五九年以前,最後一代在藏地寺院接受過完整嚴密佛學教育的喇嘛們的珍貴教學,內容涵蓋西藏佛教學術研究和文化,是佛教研究相當重要的史料。

目前計畫已進行二年,除了第一年的《大中觀》、《三主要道》、《闡明解脫之道》、禪修、《菩提道次第略論》、龍樹的《六理聚論》、《俱舍論》、唯識等主題外,第二年增加心類學、宗義研討、《量理莊嚴論》、布敦的《顯教與密乘之差異》、中觀、賈曹傑《寶性論釋》、宗喀巴《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等內容;同時增強中英梵藏的後設資料的索引功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带八卦一下

藏传佛教中观哲学的作者Elizabeth Napper是女性,就是Jeffrey Hopkins的学生,那篇论文也是在Jeffrey Hopkins的指导下写出来的。
据说,该作者后来跟Jeffrey Hopkins结婚了,后来又离婚了,Elizabeth Napper后来到印度搞尼众教育去了。

9#说,他们对之所以如此肯定“胜义有”,是因为他们对“有”、“无”的定义和我们也是完全不一样。说一个法自性空,缘起是有的,这在他们看来等于把“自性”给架空了——如果就“自性”而言,他们是非遮;但他们说,就“有”而言,我们是非遮——遮“有”遮了半天,最后一切法还是有的。叶大侠甚至还说:“这才是他空见。”

叶少勇是在乱引“他空见”,他大概是认为中观所说的缘起有是落入常边,说自性空又落入断边——这还是承袭老一辈的说法,很久很久以前这说法就有了。
叶少勇是韩老弟子,唯识一脉的,自然对中观颇有微词,据说,当年有人跟韩老提起辨了不了义论,韩老是勃然变色的,由此可知韩、叶对此的态度。
汉地唯识和印传唯识有一定的差异,不是全然本着无丗二菩萨的论著,但差别之处长久以来未被提及,详细考证起来是很费工夫的一件事,汉地唯识学人说,宗大师所破都是印度所传唯识,于汉地唯识不能破,这种说法固然有党同伐异的论调——印传唯识是根本嘛,但不经仔细抉择,也难以辨清。
发表于 2010-5-2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介绍一下作者释如定法师?
发表于 2010-5-2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先区分“自性”的两种不同意义。“无自性”中的“自性”是指“非唯名言安立而有”,这个“自性”是所破,是“无”;“自性”也可指“法性、胜义谛”,这个“自性”是“有”(存在)。应成中观承认,一切都是唯名安立的。所以“自性(法性)”虽然是有,但依然是“无自性”(唯名安立)的有(存在)。
不妨这样问唯识宗的人——你们承认的圆成实性(圣者所见的无为法)是“唯名安立”的吗?显然,唯识宗的人是不可能承认的。因为根据他们的宗义,只有凡夫所计的遍计所执性是“假说自性”,而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都是“离言自性”所摄。“换句话说,对于唯识宗,只有凡夫所执的法是唯名安立的,如说“當知一切唯假建立,非有自性,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而圣者所见的有为、无为都不是唯名安立的,在名言之后必有所依,如说“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非一切都無所有……當知唯是無分別智所行境界。”
所以两宗的差别之处在于能不能唯由名言安立生死涅槃等一切法。对中观,“无自性(指唯名安立)”是可安立诸法“有”的;而唯识,“无自性”即是“无”,必须由“有自性(指非唯名言安立)”的依他、圆成才能安立染净诸法的“有(存在)”。故而月称说“如實事師,若時說有諸法,爾時即說是有自性,若時無性,爾時便說諸法一切永無等同兔角。未出二邊。”

另外据我所知,韩老一系是尊古义唯识的,直推弥勒、无著,并不怎么待见玄奘所传的护法新义。故而,虽然他们是“汉地唯识学人”,但学的并非是传统的“汉地唯识”,反而是“印传唯识”了。
发表于 2010-5-28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空見研究小史
黃英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5-2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otwind 于 2010-5-28 11:28 发表
应该先区分“自性”的两种不同意义。“无自性”中的“自性”是指“非唯名言安立而有”,这个“自性”是所破,是“无”;“自性”也可指“法性、胜义谛”,这个“自性”是“有”(存在)。应成中观承认,一切都是唯名 ...

说得对。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
另外,韩老一系,对于世亲以下,一概都是取质疑态度的,对奘师窥基等就更是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00:21 , Processed in 0.03709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