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3楼提供的版本出自《贤愚经》中贫女难陀供灯时所祈祷内容。这个版本特别好。为什么呢?除了比阿底峡版本短很多以外,它的典故、来源特别殊胜。我们先看故事:
摘自大藏寺祈竹仁波切《福慧明灯》-
在佛陀年代,舍卫国有一个女乞丐。有一天,城里的大王、大臣及贵族等兴大供养,她便也想对佛陀作供,但苦于无钱,所以便只好以行乞所得之一钱买油,供了一盏最小的灯。她在作供时发愿‘但愿我于未来能具大智慧,以灭除一切众生之愚昧!’这盏小小的油灯,便与许多由国王及富人等所供的大油灯放在一起了。
在供灯翌晨,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巡更经过,发现全部大灯都早已油尽灯枯了,这小灯却光明依然,犹如新供的一样。目犍连便想‘天都亮了,灯还亮着干甚么呢?’,于是便以手煽灯,灯却不灭,祂改以衣袍煽灯,灯火还是不灭。在目犍连不明所以之际,佛陀刚好走过,佛向目犍连说‘这灯是一个具“大心”的人所供的,尽管你用四大海洋的水来灌,或以巨风来吹,也不可能把它灭掉!’
由此可知,如果供品来源清净,供养心亦清净,以欲利益一切众生之菩提心上供,即使供的只是很小的东西,也能积无量功德。为甚么呢?这是因为众生之数目无量,以致功德亦得以乘大无量倍之缘故。
故事完毕。这就是3楼提供的祈祷文的来源。。。当时,那个女乞丐祈祷的内容,就是:
我以虔诚所设之明灯,供养一切佛法僧三宝,以此功德来世智如炬,灭除众生垢暗尽无余。
所以,我们用同样的祈祷文,有纪念她、鼓励自己发她同样的心、希望自己能达到她同样成就(被佛授记;在另一部佛经中,还描述她被佛授记后高兴得跳起来。。。“难陀女闻佛授记,心生欢喜,即时举身腾入虚空,离地约百八十丈,后跃下向佛作礼而去”)的意思,所以特别殊胜。 西藏佛教就是这样。很多仪轨里面采用的各段祈祷文等等,其实它们分别来自不同典故。除了以上例子以外,如果我们有修《贤士颈饰-道次第六前行》,就会记得有一段祈请诸佛来临的四句:
无余有情依怙主 无尽魔军能摧坏 一切真实悉正知 世尊偕眷祈临此
为何采用那个版本的祈请文而不自创新版本的四句呢?这是因为该四句来自佛经里另外一个很感人的典故。一个女孩嫁去外道家了,外道家很看不起佛教,女孩很可怜,她就上天台,点燃甘蔗作为香,求佛来,然后佛和罗汉等就各自飞行来临了(故事很感人,我懒写,所以我说版本很不感人)。就是因为有这个典故,那个女孩当时如何祈祷的我们就效法。 再举一例:《贤士颈饰-道次第六前行》里,教导如何打扫,里面用的偈文是:
此尘是贪非土尘 密说此贪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贪欲 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瞋非土尘 密说此瞋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瞋意 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痴非土尘 密说此痴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痴毒 非是无惭放逸人
为何采用那个版本的祈请文而不自创新版本呢?这是因为该文句来自佛经里小路罗汉打扫证道的典故。小路是释迦牟尼年代很笨的人,后来佛让他打扫,他就证悟了,随口而说出上面这段文。就是因为有这个典故,小路罗汉当时如何念的我们就效法。
顺便给故事的另外一个版本描述: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总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去向他求法,带了衣食等物品去供养。
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也常常去听闻佛陀说法,眼看国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断以名贵的东西供养佛陀,而自己却做不到,她很伤心。当然,连一顿饭都向人乞讨的她,那来的东西供养佛陀呢?
可是,佛法告诉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命运不好,怨谁?难陀深知这些道理,她知道唯有布施才能转变贫穷的命运,她知道假如有智慧,就会种善因,不致于受苦。
这天,难陀很欢喜,因为她乞得一件旧衣,换得一文钱,以一文钱换得一盏灯油,她将有一盏光明的灯供养佛陀。
难陀终于如愿地在佛前燃起了一盏灯。这时,她站在佛陀的面前合掌顶礼,至诚恳切地发出她的心愿:“愿这盏灯的光明,除却我多生以来心中的闇昧,消除过去的罪障,获得大智大慧。佛陀!请您加被我!”
人人都祈望自己的前途光明,所以在佛前有许多灯盏。翌日,天亮前,目犍连去巡视灯供,发现国王和大臣们的灯盏余下微弱的亮光,难陀的灯盏却灯炷如新,光亮异常。天亮后,目犍连用扇子要去熄灭灯盏时,不管怎样用力也灭不掉难陀的灯火,而其他的灯火,却在不知不觉中熄灭了。目犍连觉得很奇怪,就去问佛陀,佛陀为他解释道:“这盏灯火,不仅用手,就是倾四大海的海水来浇泼,暴风来吹袭,也不能熄灭,因为是主人发菩提心所布施的。目犍连!一个人在布施时,假如存有轻慢心或沽名钓誉的企图,所得的功德一定很微薄,即使布施很多物品,也是有为的功德。”
佛陀说到这里,难陀来朝礼佛陀,佛陀慈和地伸出手,抚摸难陀的头顶,为她授记道:“在未来阿僧只劫中,你将成佛,佛号灯光,具有十种佛陀的尊号。”于是难陀就在佛陀的僧团出家为比丘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