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07|回复: 23

印藏佛学大师们的神奇记忆能力!及其严格的佛学训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藏佛学大师们的神奇记忆能力!及其严格的佛学训练!

(一)锻炼记忆力的背诵方法


藏传佛教无论学院或禅院,都十分重视经典。
禅院式寺院,要求背诵日常课诵的经文、仪规,一般不允许在集体法事活动中带经典法本。
学院式寺院,更有严格的背诵考试制度,入学和升级都要求背诵考试合格,各班级的基本课程教材都要背熟。
在辩论中,需要运用到储存在记忆中的大量论点、论据和经典理论原文,这就需要背诵经论的基本功,记忆力差的人无法参与答辩,不通过答辩难以学精五部大论,也取不到格西学位。
藏传佛教中,有特殊的背诵传统。
据史料记载:

印度的世亲大师,能背诵十万颂论九十九部。

藏地噶当派格西夏热瓦,能背诵一百零三函的大藏经《甘珠尔》。

宗喀巴大师,从小养成了每天早晨黎明到日出背熟十七页经文(约一万字)的习惯。有一次,给一万多僧人开讲经论十七部(约二十函),偈颂、疏论按原文一字不漏,靠背诵经书讲解,共讲了三个多月,是宗喀巴的四大奇迹之一。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拉卜楞寺的奴古活佛,取得了背诵经论六十四函(约一千九百万字)的优异成绩,曾传爲佳话。

像这样记忆力超常的善知识,虽然不多,但能背诵三五部或十来部的人,不算稀有。

背诵这一学习方法,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用大脑作知识的宝库”,这是藏传佛教的优良传统。
(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开发深细智慧的辩论方法

辩论,是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辩规则对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以加深认识、得出合理结论的一种认识方法。辩论的方法,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敏捷的思想反应能力、准确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藏传佛教教育,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开发人的智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增进深细的理论思维起到了十分显着的作用,培养出很多思想敏捷、辩才无碍,可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相匹敌的智者和辩论家。
在闻思学院学习的学员,入学后的前二年,要集中学习辩论规则和方法,通过辩论实践,熟练掌握辩论技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进入因明、般若、中观、俱舍等经论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采取思辩推理的方法,每一个法相概念,每一个命题和理论观点,每一个结论和论证过程,都要一一思辩推论,刨根问底,对每个问题的瞭解,达不到精细入微,绝不罢休。三大论的教材,由本颂、注疏、总义、论证四部分组成。

论证部分中,对本颂和注疏的内容,逐个进行正面和反面的推理论证,使每个命题、每个观点都建立在充分论证、合乎逻辑的基础之上,消除或然性、不确定性、歧义及隐含的矛盾。


经师讲课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采取议题分析辩论的方法,让学员自己动脑筋进行推理分析,在师生的相互辩论中,获得合理的答案。

闻思学院每个班级,都按课程内容所规定的提纲条目进行辩论。辩论的形式有:

同班辩论,和不同班级间的联合辩论;
有一般辩论,和竞赛式的各班对抗式辩论;
有升级答辩,和学位答辩;
有各寺相同班级的联合辩论,和游学参辩……等等。

在辩论中,可以参照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可以打破教条框架,自由思考,发挥辩才机智,畅所欲言。

在辩论场合,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参辩者一律平等,进行学问和智力的较量,以理取胜。


这种辩论方式,不但有利于深透掌握理论原理,而且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精细敏捷的认识和思辩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

在这种独立思考、自由辩论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一般都有考虑问题精细周到、能言善辩、在演讲和着作中具有较强逻辑性等特点。


(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


佛教是重实践不尚空谈的宗教,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完全是爲了指导修行实践。把闻所得智、思所得智变成修所得智産生的因缘,把闻思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修行实践中发挥闻思的作用,这是一切佛教正法的学修道路。

藏传佛教反对轻视经教的盲修瞎练,同时,也反对不与修行实践相结合的世俗学者的纯学术作风,在学修的实践中创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在学修结合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学修并进,一种是先学后修。


学修并进,就是采取边学边修,学一点用一点,使学问和修持同步增进。

先学后修,是第一阶段集中精力学习经论,提高思想认识,打下坚实的修行理论基础;第二阶段转入修行,把修行和弘法利生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但学习和修行分阶段进行,并不是集中学习期间没有实修专案,恰恰相反,在集中学习期间除了有行爲道德方面的严格要求外,还有许多按规定需要完成的修行专案,还要参加寺院的各种法事活动。

在集中修行阶段,也不是不看书学习、不研究理论,只是有重点地看而已。


一般正规学院出身的人符合先学后修的模式,非正规学院出身的人一般符合学修并进的模式,但也并非没有例外。


在宗喀巴大师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前期广泛求学增知识,中期思化经论爲教诲,
后期日夜勤修实践行,一切爲教振兴作回向。

这不仅是宗喀巴大师的历程,也是藏传佛教中流行的闻思修全面结合、循序渐进的一种学修模式。


藏传佛教讲辩着述人材辈出,研究着作成果也远胜于印度。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其学统和法脉传承源源不断,后继有人,充分证明了它在教育方面的成功。


藏传佛教教育的成功经验,对继承和发展佛教文化传统、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佛教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识·洛桑图丹琼






法 音
2001年第10期 (总第206期)第16页

[ 本帖最后由 听经 于 2010-1-22 11:29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的时候好像可以过目不忘,现在已经达到了过目即忘,昨天的事情都快记不住了。
老了,老了。
发表于 2010-1-2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羡慕过目不忘的人,希望来世也能有这种本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来世也能有这种本领



为何不希望今世有这种本领?
发表于 2010-1-2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赞叹了,太随喜了!
愿我也如是。。。
发表于 2013-10-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3-10-7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叹为观止
发表于 2013-10-8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才让扎西 于 2013-10-8 15:57 编辑

努力修持文殊法,应该对记忆有极大帮助!
       从文殊智慧功能来说,一般藏传佛教分为七种,即广大慧、甚深慧、明辨慧、敏捷慧、写作慧、辩论慧及演讲慧。广大慧是指能够抉择一切经典论义,丝毫没有滞碍的智慧;甚深慧是指了知一切事物真相的智慧,即空性智慧;明辨慧是指洞察隐微幽深的能力,对于经论中细微之处能做明了辨析的智慧;敏捷慧是指能够快速决断疑问、错误观点之智慧,并可以举一反三;写作慧是指写作著述的智慧,很多人演讲、辩论非常好,但却不善于写作,因此获得写作慧也极其必要;辩论慧是指以逻辑对某命题的论证智慧,藏传佛教辨经即属此类智慧;演讲慧是发掘演讲能力的智慧,作为法师来说,这是必备的智慧。这七种智慧中前四种属于自利的智慧,后三种属于利他的智慧。
  修持黄文殊法门虽然可以获得上述七种智慧,但最重要是开发甚深慧,通过修持黄文殊,我们可以获得通达空性的智慧,破除对于事物表象的执著和迷茫,从而勘破幻相,获得内心的自在与洒脱。     
        在藏传佛教传承中,黄文殊有多种修法,包括事部以及无上密续,有内修也有密修,如果能得到清净传承之修法,集中时间闭关修炼,据说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内,智慧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发表于 2013-10-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3-10-8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3-10-9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3-10-1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13-10-18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13-10-18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3:42 , Processed in 0.05020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