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01|回复: 25

分析一下讲法中对“暇满义大”的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讲说传承,假如我们理解为应该类似“转述”,那么应该是原汁原味的。那么原汁原味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下面我要引一大堆东西,烦的人可以直接跳过。引文的内容是对暇满义大的解释,可以看看格鲁对“义大”的讲说传承是如何的“原汁原味”。
基本上,如果讲说传承的原始内容有一二三四,然后过了n代,内容中仍然看到一二三四的情况,对吧?
另外,我以为广略论某种意义上,应该可以看做讲说传承的原始内容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论: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故于最初修道之身,人为第一……如是观待若增上生,若决定胜,义大之身。若不昼夜殷勤励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坏,如至宝洲空手而返,后世亦当匮乏安乐,莫得暇身。若不得此,众苦续生,更有何事较此欺诳?……如是思后,当发极大取心要欲。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论:

然修大乘道者,必须得一如上所说暇满之身,……故能修入圣道之身,以人为最胜也。……如是非仅观待究竟有大义利,当思即对于现近善趣身,及受用眷属圆满之因,修施戒忍等,亦须依于此身,乃易修习之,若既得此具有大义之身,而不昼夜于彼现未二世善因努力者,则如既至宝州,空手而返,岂不哀哉。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仁波切_甘露法洋

=人身转生之宝贵性
我们的轮回世界分为六道,人间只是其中之一道,且是极幸福的生处。在所有人里面,又分为殊胜的人身及普通的人身两种。殊胜的人身具备了十八种利于修行的条件。这十八种条件,分为免于八种不利修行之情况及十种圆满之修持条件两大类别。要明白其宝贵,必须把它与其它可能性作比较。(引注:下述暇满体性)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法师2讲(太长的挑选最相关的部分,下同)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如《弟子书》云:「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真正要修行,这里引导我们的是修圆满的正法,特别指大乘道。当然修道是人身就可以了,但是仅得人身并不完全具足修道的条件,要像前面所说的,具足十圆满的人身才行,这个后面还有仔细地说明。   
道有两种:一种是解脱道,一种是大菩提道。现在我们修的是大菩提道(善逝道),这是要成佛的,不是单单求自己解脱而已。修大乘道必须要有一个凭借,换句话说,修大乘道所依的,在冈波巴大师的道次第上说,修道所依的就是暇满人身。而所修习的是什么内涵呢?「将成导众生」,准备引导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这个就是大乘道人发的心、修的行。这个是广大心力的人所获得的,前面告诉我们为利益有情愿成佛,这是何等广大的心愿!想要救一切众生,但是自己没有能力,只有成佛;为了成佛,所以净除种种罪障,积集种种资粮,才能得到这个暇满人身。得到以后当然要修行,修习佛道除了暇满人身以外,其它身都不可能。   
文中提到的这些通常我们称为天龙八部。天人福报比我们大,很快乐,但不能修行;「龙」有很大的神力,但也不能修行;「非天」这里指修罗;「妙翅」就是金翅鸟,通常称为「迦楼罗」;「持明」应该是干闼婆;「似人」又叫「人非人」,就是紧那罗;「腹行」称为摩候罗伽,就是大蟒蛇。除了以上七种,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夜叉」。实际上这些都是拥护佛法的,他们虽然可以护法,但是不能修行。三界之内,三恶道当然不能修行;其它的这些算起来都能护法,在世间人看起来好像都比我们人强,实际上他们也不能修行。看到这里,要好好珍惜我们得到的暇满人身!
【故于最初修道之身,人为第一。】
所以刚刚发心要修行的身,以人身为第一,这个非常重要。在《优婆塞戒经》中特别提到人身有三种无比珍贵的特质--勇健、念心、行净。我们要修道,但是都陷在自己强盛的业习气之流当中跟着转,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尽管理论上了解了一点佛法,知道不要贪、瞋、痴,可是一旦我们所喜好的境界现起的时候还是挡不住,一点用场都没有。所以要有勇悍的心,真正在资粮位当中,精进是最重要的。精进就是在修断二法当中,以非常强悍的心去断恶法、修善法;这不单是指做起事情来很卖力,现在做坏事的人都很卖力,这不是精进;或者聊天聊到晚上熄灯了还不停,这也绝对不是精进。以上是勇的特点。   
「健」是很强悍的心,下定决心要对治自己的毛病。有很多同学很聪明,但是用错了,把聪明拿来文过饰非……修行的时候,我们要勇健的是勇于改过、勇于增上,千万不要把这勇力用在文过饰非上,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很注意很努力的。真正能够看清这一点,愿意一步一步改善,就有机会走上去。   
念心是修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不行是因为太散乱。但是就算修定到了色界、无色界,如果以前没有修行,在定当中也不能修行,所以要有思惟决择的能力。思惟决择之后要坚持下去,不被外境所转,这要念力,这个只有人才行。还有行净,这个净就是能辨别善恶,去恶从善。这三个条件都具足,才能把我们无始以来所积累的恶习改掉。   
有一个例子愿意提供各位作参考,这件事情距离现在已经很多年了。有一位朋友,他听见了佛法以后觉得真好,他也想修行,不过认为想修行至少要先安顿自己,所以他就打算:「我先赚一点钱,放在银行里生利息,吃穿无愁,就可以修行了。」其实很多人都持这种论调。这是在家人,反观我们出家人也是一样--我要修行了,所以赶快去建个茅蓬,有了茅蓬,就可以好好坐禅或者念佛修行。当年我也有这样的念头,我的老师告诉我:「错了,放下!世俗的人如果要修行,千万不要赚钱,出家人则千万不要造茅蓬,无论你在哪里,最好的就是随处而安。当然你要找个好环境。」当时我不太懂,后来慢慢体会到这一点。   
就世间的人来说,认为赚了几百万放在银行就可安心修行。不检查会以为这个很有道理,检查之后会发现,贪心是永无满足的,现在贪心还没有强盛地被引发,等到在商场中打了很大的滚之后,会引发比现在更强烈的贪欲。你以为自己抑制得住,其实它就像火一样,一点点小火苗的时候,你不把它扑灭,觉得没关系让它烧得旺一点再来救,有这样的事情吗?所以我自己最痛苦的经验就是这样。当年我的师长告诉我之后,我也去劝旁人,可是没有反省自己,一直等到自己绕了几十年圈子以后,回过头来才看见自己这毛病。三毒是这么地厉害!所以为什么修行过程当中,必须要有好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师、法、友,必须有过来人当头一指让你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特点。
【如是观待若增上生、若决定胜,义大之身,若不昼夜殷勤励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坏,如至宝洲空手而返,后世亦当匮乏安乐,莫得暇身。】
根据上面所说,不管是从增上生或者决定胜的利益来说,都需要暇满人身来成办。增上生就是我们要得到的世间利益,而一般世间的利益是现在好以后不好,或者是现在好以后也还好,但终究会再掉下来,这就不是增上生。增上生的特点是一生比一生好,不会掉下来,一直到成佛。换句话说,就世间而言,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到了顶端后一定会回来的。而增上生是不断地增长向上,到最后成就决定胜,就是能够达到最究竟圆满的状态。这个特点只有佛法里有,这两者是互相为因的,要得决定胜需要增上生的生生努力,而要增上生也要有决定胜的宗旨来摄持。要种得到增上生、决定胜的正因,必须依赖这个暇满人身。暇满人身有这么殊胜的利益,现在得到了若不努力造作增上生及决定胜之因,让它轻轻地消失掉了,就等于我们到宝洲求宝,结果空手而回一样。这样来生不但无法增上,也得不到这个暇满的人身。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那么总的来说,修行这样的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那么就是修行佛的正法了,特别是修大乘道的人。“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那么你随便那个身体都不完备的,一定要得到前面所说的暇满的身体。所以说我们暇满的身体最适合修大乘道了,那么你得了暇满的身体不修大乘道,那就非常可惜了。
“如前所说,欲天亦多成无暇处,故于最初修道之身,人为第一。”虽然这么说,欲界也可以见道,但是前面说的,欲界的地方五欲太多,也成一个无暇了。前面八无暇的时候,欲界天如果享受五欲的人呢,他也是无暇了。所以说享受五欲的人呢,也是成无暇呢。所以说呢,比起来呢,还是人间最好。所以说最初修道人为第一了。所以说真正要修道呢,这个身体呢,人身是第一个了。我们四大洲了。北俱卢州,“此复俱卢洲人,不堪为诸律仪所依,故赞三州之身。”四大州里边,北俱卢洲不能受戒的,因为他里边没有戒好受,东西随便拿,地下都是物资,你要拿就拿,没有什么盗戒,无从受起。那么他们男女的事情呢,只要树下去了,树的影子遮下来,只要合适的树阴遮下来,他们就做男女事情,如果不该做的,树就不遮下来了,他们知道惭愧,就走开了。没有什么邪淫戒可受的。那么所以说呢他们也没有苦,他们的北俱卢洲寿命一千年,没有夭折的,到一千年不是要死吗,死了也不怕,死了都生天的,他们也不在乎,没有苦,他们没有办法修行。所以说,虽然人身是最可贵的,但四大洲里边,北俱卢州不堪修行。那么赞三洲的身,那么其他三个州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掌中解脱:

丁二、思惟利大
  这一节又分三小段:(一)思惟观待现前利大;(二)思惟观待究竟利大:(三)思惟下至每一刹那亦为利大。
  (一)思惟观待现前利大
  如果我们希望後世不要生於恶趣,而生於善趣的话,那么不管哪一种天、人果位,这个暇满人身都能为我们办到。成就善趣之身需要戒,而此身即能持戒;善趣受用之因为施,此身也能布施;眷属圆满之因为忍辱,这也需要靠现在这样的人身来修。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成就任何的善趣天,人身和幸福快乐,除非不修,修是必然会有成就的。
  如果我们後世想成为梵天或帝释,暇满人身也能办到。不仅如此,其他像八种异熟功德(34)、善趣七功德身(35)、大乘四轮妙身(36)等,也均能成就。往生极乐、香拔拉(37)等净土的因,此身也能修成。以前,隆睹喇嘛(38)在世的时候,他连碗裏的糌粑也不贪著,住在茅篷里修法使暇满具有意义。他修足了後世受生为香拔拉王的资粮并且也发了愿。为了确定起见,他向班禅贝丹耶协(39)寄上一份供养,并在附函中问道:「我的愿望可否实现?」班禅知道他的意思,於是回信说:「老喇嘛野心真不小,但是你的愿望可以实现。」
  (二)思惟观待究竟利大
  为了成就解脱,我们必须要依靠能成就的法—三学道。三学之首是戒,以别解脱律仪为例,它要靠出离心才能生起。但天等其他各趣之身难以发起出离心,俱卢洲人也不适合受戒,其他三洲中,以瞻部洲人最为殊胜。菩提心也以人身所发起的最有力,《弟子书》中说:「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密宗律仪的情况与此相同。
  往趋一切智的工作,以此身来做,力量最大、最好。不仅如此,初业行人以密宗道於一生中即身成佛之身,也必须是「业地」(40)瞻部洲具有六界(41)的胎生人身。这个条件我们已经具备。
  我们发愿的对象通常是极乐净土,而极乐的菩萨们却发愿要受生到此洲来(42)。所以,我们只是男儿不自强罢了,事实上,再也没有比我们现在这个人身更好的修法之身了。
  据说「觉窝」像(43)里有一个「需求普应」的摩尼宝(44),当它转到佛像的膝盖时,在那里祈求的人定能满愿。於是,有些人便对著佛像的膝盖发愿。然而,即便我们获得数十万个「需求普应」摩尼宝,拿它们当枕头或是护腮,它们也无法使我们在死时下堕恶趣,但我们这个人身却能为我们实现这样的长久目标。与嘉惠我们—天的摩尼宝相比,能嘉惠一百年的摩尼宝自然要来得殊胜;同样的,能为我们成办究竟安乐的,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人身。
  我们每个人都因为不去修法而不能成就,其实至尊密勒日巴所获得的人身我们也同样有。密勒日巴的身体同我们的身体相比,并无孰优孰劣之分。看一下至尊密勒与龙王二者的差别,我们便可明白:虽然龙王的库藏里如意宝堆积如山,头上挂满摩尼宝饰等,却连投生恶趣的门都无法关上,更遑论是成佛的因了。反过来看看密勒日巴,他虽然穷得连糌粑都吃不上,但却因为获得宝贵的有暇身而即身成佛。
  (帕绷喀大师又举了京俄瓦的例子:京俄瓦为使暇满有意义而精进修法时,大瑜伽师(45)劝他松缓一些,但他回答说:「我之所以这样作,是因为觉得暇满太难得了。」大师说,我们也应该具有这样的态度。)
  所以,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人身浪费掉,实在是太可惜了,就像一个乞丐得到满满一袋金子,却连一分钱也不用就将它扔掉一样。
  (三)思惟下至每一刹那亦为利大
  在上述二种利大之外,如再加上书中末明说的教授:「每天与每刹那之利大」,获益会更大。
  如果我们连一炷香的时间也不浪费,且精进於积资、净障的话,我们将戍办无量解脱与一切智的因。
  我们对虚耗我们的暇满从不感到婉惜,却对损失一,二块银圆长吁短叹,这是错错误的。圣马鸣说:
  「如商至宝洲,空手返家乡。(46)」
  正如我们到了宝洲不取珍宝,反而欠债空手而归一样;如果我们在侥幸一次获得暇满身时不去修法,反而造尽罪业堕入恶趣的话,那是再可惜不过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一下:

我的意思是说:除了广略论像是对同一个话题的“转述”而原汁原味一样(掌中解脱还算是原汁原味,但已经有些突破了),但是如果现在有两个法师同时开讲广论的话,我们还指望他们像是“转述”一样,保留“纯正的讲说传承”,我大概只有“哈哈哈”了。
不是我们对所谓的讲说传承理解和期望有问题,就是讲说传承本身有问题。

[ 本帖最后由 bigg 于 2009-9-30 11:29 编辑 ]
发表于 2009-9-3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遗憾地告诉你,是你的思维有点短路。

广论的传承和道次第的传承是两码事,否则就不会产生八大引导,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种传承:一是以五世DL喇嘛的《文殊口授》为代表的“语传”法流;二是以四世班禅的《乐道坦途》为代表的“近道”法流。这些法流传承虽然在主体内涵上没有大的区别,但在某些命题所缘以及修证实践上,各有传承。

《掌中解脱》并不是“广论”的讲授,而是《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文殊口授》、《速道明晰引导》和《修心七义》的合讲。

你所谓突破的看法,只是一厢情愿的“矛盾观”。

讲授传承不是上师在背诵原著,可以在修证实践的基础上,应机进行引导。
发表于 2009-10-1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问题的思考
1、判别清静传承的意义,即为什么要判别清静传承?
2、判别清静传承的标准,即以什么标准来判别是否是清静传承?

我的理解:
1、判别清静传承的意义,在于树立对于上师的信心,明确自己修行趋于的方向;前者可让我们更容易去理解上师的教导,后者不至于让自己迷失了方向。
2、判别清静传承的标准是观察其教导的内容是否符合皈依三宝,以及对于三法印的甚深开示能否启迪我等趋入福慧的圆满次第;而不是对比这个上师和那个上师对同一个命题的诠释是否完全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牦牛 于 2009-9-30 23:00 发表
很遗憾地告诉你,是你的思维有点短路。

广论的传承和道次第的传承是两码事,否则就不会产生八大引导,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种传承:一是以五世DL喇嘛的《文殊口授》为代表的“语传”法流;二是以四世班禅的《乐道 ...


一般情况下,别人宣称我思维短路、井蛙,我向来都承认的,我对自己的智慧向来信心不足,呵呵。
不过讲道理,还要一码归一码。对牦牛老大来说,“广论的传承和道次第的传承是两码事,否则就不会产生八大引导”,这句话不知从何说起啊?如果没记错,广、略论本就是八大引导之一。我希求自称获得了广论和掌论两大传承的牦牛老大能讲出个道理来,对这个问题,我的确思维短路,不能理解。

下面是引自掌中解脱,论述道次第、广论、八大引导来历的:
***********************
  佛法深奥广泛,皆属成佛之法,但一般人难以将经论的义理融会贯通,安排为修•行的次第;甚至因经典中所说少许开遮的下同,误将不同阶段的法门视同水火,不知下下为上上之基础、彼此相辅相成的道理,遂造谤法重业。阿底峡尊者(吉祥燃灯智,982—1054)到西藏宏法后,为了方便西藏的行者能循序渐进修学佛法,了解大小显密通贯一体的道理,而造《菩提道灯论》一书,“圣教次第”或“道次第”之名由此而始。噶当派历代祖师因修学广略的下同,分成论典派、道次第派、教授派,传承延续道次第法,至宗喀巴大师(洛桑扎巴,1357—1419)融合三派传承,更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广征经论之说,博引祖师嘉言,以正理驳斥似是而非的知见,并二阐明诸道证悟的衡量标准。又从《广论》中摄录实修部分,着为《略论》,并写下《道次第摄义》等偈颂体之论文。凡格鲁派成就者莫不因“道次第”而得成就。从宗喀巴大师以来,历来有众多格鲁派的祖师大德写下道次第方面的著作,粗略统计,约有三百余部,其中最为著名的,除了前述宗喀巴大师所造的《广论》、《略论》、 《道次第摄义》之外,加上第三世DL喇嘛(嘉旺•索朗嘉措)的《道次第纯金论》、第五世DL喇嘛(昂旺洛桑嘉措,161T—1682)的《道次第•文殊口授》(另一译名为《妙音教授论》)、第四世班禅的《乐道》、第二世班禅的《速道》、达波•昂旺札巴的《善说精髓》,合称为“道次第八大引导”。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吟 于 2009-10-1 20:09 发表
两个问题的思考
1、判别清静传承的意义,即为什么要判别清静传承?
2、判别清静传承的标准,即以什么标准来判别是否是清静传承?

我的理解:
1、判别清静传承的意义,在于树立对于上师的信心,明确自己修行趋于 ...


我自己的理解:
传承清净本来就体现为“教法”和“证法”的代代延续上。
教法能到导向证法,教法的清净传承是导向证悟的必要条件(我不承认是充分条件)。
不是充分条件的理由:对于已经得到证法的上师,他可以离开教法传承让弟子证悟而获得证法传承。这个证悟是广义的,证悟无常的量也算。
回到两个问题:
(1)清净传承的意义:这是后代弟子们证悟的前提和条件。
(2)教法和证法的内涵保持不变,这是传承清净的标准。

我想:格鲁真正的教法传承,其实应该体现在格鲁的闻思修传统之中。一个格鲁弟子从随便某个上师处,很难得到内涵完备的格鲁教法传承。当然,如果你依止的是如帕绷喀等高量的大师,可能所得内涵足够了,但是一般来说,从某一位一般上师处,未必会得到内涵完备的教法传承。

[ 本帖最后由 bigg 于 2009-10-1 22: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疯子一个机会——祈竹仁波切的故事

在私事上,师父是师父,就是严父那样,很古板的(这没贬意在内),当然也可玩可开玩笑,但都是见师父先开玩笑才顺着说的。私事他不会迁就。因为多年一起生活了,不止我修行上,日常事他有时也管的严,好像另贴中提到我很想纹身(只是一个小玩意,不是大的,穿衣也不会看到的),他就会有些我们想不到的理由来管,如:“你妈给的皮,你竟然把它当玩那样乱涂鸦,这很不孝!”,他不是开玩笑的,很认真认为是那样的。别的事也是。可以说是师父加老爸吧!很多私事与修行没直接关系的,他也会表态,他的看法也有时是老人家的传统想法多于是佛教的道理(因为有些事与修行沾不上边)。总之,他在一般情况下,不迁就的。

  但在我努力为别人求师父事或干点什么需要师父配合时,就算他不太愿意或不太同意(当然,我要求的不会是离谱的事。太过分的事我才不问呢!在师父旁多年,怎会没点基本的‘生存智慧’呢?),往往也会迁就一下。只要我真在为别人而事情与我自己没关,但我还要被师父骂,我还是不怕骂为他们说项,这些时候,师父很多时会边骂边配合,就如我上贴说的情况。

  我跟了好几年,才发现上师的这种反应规律。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我开始明白师父为什么有时(我在努力为别人时)他会显得愿意勉为其难地迁就我。有一个白人,样子很难看的,胡子很长很多(所以我们叫他‘耶稣’,但我师父那个神父知己来访时,我们会收敛不叫的,怕对神父的信仰不尊重),很高大,身体总发臭,有点轻度精神问题,没文化,也很穷。这‘耶稣’有时会来师父的家(也就是一个佛教的弘法中心),有时听经听一下(但会喃喃自语)然后就走,有时就来坐一下也不干什么,大部分时间我猜他是来趁免费饭的,而且吃很多(我们中心当年是没什么钱的,很勉强,都是一班大学生辛苦省回来的钱交来资助的,我当时也是个苦学生)。我们总算是佛教徒,虽然当年不很懂而且年少气盛,但也总让他来。

有一天,他听到师父脚有旧患,有时很痛,就说他能医,说是有‘不共’的方法。我们想可以啊!虽然他有点轻度精神问题,但既然他懂医,大概以前在哪学过点吧,试一下无妨啊!他就来了。他的‘方法’是用一盆牛奶加玫瑰花瓣为师洗脚。每天好几次。奶还是我们付钱的。我们问师父有没有效,师说“你是开玩笑吧?!这什么怪方法呀?这么弄当然没效嘛!”。我说那就叫那人别搞了,但师父一直又说“没事!让他继续试吧!”。搞了很多天后(挺麻烦的,一大帮人帮他忙,还要让他命令倒奶、买花。。。师父事后还要又用水自己又洗一次脚。。。一天要搞好几次呢!)。

我们问他是哪学来的,他竟然说原来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我们问他以前试过没、有没效,他说没试过!我们气疯了,这不是被这疯子耍了整个月吗?所以,我们也没问师父(当时年轻,认为这就完全不必问了吧),就叫他不必再医了。刚才说过,他是有精神问题的,这时他疯了,要打起来。他个子很大,我们都怕(我一向很瘦小,只有110斤,现也是一样!),但为了“护师”,不理啦,顶多让他打死呗!我们就一班蚂蚁围着一头大象似的,不让他进房见师父(这倒是对的,这时那人已经发疯了!)。

后来师父出房了,我们想:师父来亲自叫他别来,就了事了。但师父却看也没看我们,把他叫进去了,开始当天的疗病。第二天,我问师父怎么办(意思是怎么把这人赶走,我当时还是想当然地认为师父也不想继续这种没效又没依据的医法),师父说没怎么办的,我说“万一他来怎么办?”师说“什么‘万一’?我昨晚就约了他早上9点来啊!”我问“不是说没效吗?”,师父很惊讶的看着我说“你还读什么鬼大学呀?这样弄能有效的话,我们还需要大夫来干嘛?”,我说“哪叫他来干吗?”我以为师父怕他麻烦暴力才迁就,就说“我叫人来吧!人多他不敢动手的!”。这时,师父才明白我想赶那人走(其实我也是为了师父)。他以很不相信、很失望的眼光看着我,很久说不出话来。平复下来后,师父冷冷地(对我生气失望了)对我说“那人是个疯子,你认为他一生中能做、懂做、有机会做多少善行呢? 你认为一个疯子一生中能、懂、又有机会为众生做多少好事情呢?”,我说“大概没有太多吧!”,师父说“现在他真心想令我的脚不痛,我不就是一个‘众生’吗?现在有个难会想到也更难有机会做善业的人,难得现在他突然想到了要帮另一个众生解除痛苦,这可能是他唯一一个做善积功德的机会了。你怎么竟然会想到要去阻止他这种怪主意啊?你是用屁股想出来的吗?”(我没乱说,师父当时觉得我很令他失望,说真的,还不是这样,应该说是他根本是想象不到我们会有那种想法,觉得不可思议,很生气,很激动,所以他的确说了“你是用屁股想出来的吗?”这比较不好的话,我记得很清楚!)。如果不是师父说,我真完全一辈子都不会那样去思考这事的,但他就从没思考过,很自然的就是那角度,反而根本想象或接受不了原来别人不是象他那样去想这事情的。我不敢吭声,等了很久,师父好象不气了,我就想说点什么缓和一下,我开玩笑说“可是好像不怎么管用哟!”,本来我判断师父会说说笑或顶多不理我,怎知又来一次刚发生的事,师父以很不相信、很失望的眼光看着我说“你怎么到现在还是没搞懂啊?有没有效,根本和这事完全无关!”。

  我们常说慈悲,但我们会那样想事情吗?可能不会!那次以后,我有点对悲心有了点开了一点窍的感觉。我们都会盲目地说那些师父怎么伟大、怎么愿深,其实,在看到时,不是我们想的那种惊天动地的构图,而是那么自然、那么淡淡的但真实的小事上。。。我也说不出那感觉,反正对我是很有影响。

  后来我想,有时我在冒挨骂而为别人向师父求什么时,他愿迁就,可能并不是为了那些人(因为这些情况下,师父本来就不太认同他们求的事啊!),而是为了好让我也成就一点功德吧!

  说回头,兄不必怕。我说了只在我不顾自己努力为别人求师父什么需要师父配合时,他才会迁就,而我是很少很少不顾自己努力为别人的,真是如瞎眼龟百年一次浮上海面恰巧头穿过了那在大海上飘流不定的‘木轭孔’那么难得(知道了知道了各位版主和朋友不必提醒我那低级错误啦我现在知道那是‘木轭孔’而不是‘金环’啦!可‘木轭孔’是啥东西啊?我还真不知道!我猜,也就是个木造的‘金环’吧?!),一辈子也没多少次,所以不会宠坏的。(完)

作者:rong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知道rong是谁,呵呵。
rong说:“那次以后,我有点对悲心有了点开了一点窍的感觉”。我认为rong同学得到加持了,证悟了一些悲心。这个证悟的原因,不是格鲁的“教法传承”,而是“证法传承”。这是我说教法传承不是充分条件的类似理由。引这个希望减少争辩来的。另外类似可以说明,对于一个已经证悟很多东西的师父,说话其实不一定按讲说传承一板一眼的,如果那么说话有时候很累的话。

[ 本帖最后由 bigg 于 2009-10-1 22:34 编辑 ]
发表于 2009-10-2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短路的地方还很长。
广论、略论的确是八大引导中的,但注意是道次第八大引导,所以我说了广论的传承不等同于道次第的传承。
顺便再告诉你,略论并不是广论的精简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2:35 , Processed in 0.0391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