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740|回复: 101

祈竹活佛零散、没收录在书里的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坛似乎多年来还是有些,譬如说转经轮的说明、对女众的开示等等。有收藏的人请提供一下这里跟贴,我在研究是不是能把这些零散的都收录一起出一本书免费结缘,否则这些开示始终没有面世很是可惜。

记忆中,成文的有:
转经轮的说明
嘛尼丸的说明
无上密漫谈
对女众的开示(最近整理的)
死亡和净土(最近整理的)

还有其他的吗?一、二句的不算,必须比较成文的而大众化的类型才有用。
发表于 2009-5-26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藏寺祈竹活佛《摩诃无上瑜伽密法漫谈》

上善如水  发表于      格鲁修学社区


搬家,无意中发现有这么一盘磁带,里面是1999年12月16日活佛在香港的一次超短的漫谈式开示(当时可能是说在别的开示后面的,否则没理由这么短),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当时却是我翻译的,呵呵。可能对大家有点帮助。写出来整理了,现在贴出:



《摩诃无上瑜伽密法漫谈》
大藏寺祈竹活佛1999年12月16日讲于香港



在两千多年前,本师释迦牟尼在印度开示了佛法。佛在当年开示时,对于不同根机、不同程度及不同智慧的人,一一给予其适合的教法。这些教法,在后来主要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乘两系。上座部佛法也被我们称为小乘佛法(Hinayana),它主要弘扬于现在的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家;大乘佛法(Mahayana)则主要弘扬于西藏、尼泊尔、汉地等,乃至辐射到日本、越南、韩国等国家。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都是佛陀的无误教法,互相没有冲突、矛盾,而只是因为对不同根机的人所说导致有不同的角度、见解而已。在这二者中,小乘佛法以解脱轮回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者则致力于达到佛陀的圆满境界。在大乘佛法中,又再分为两部分,一为显部的教法,另一为密部的教法。显部也称为因乘(Causal Vehicle)、经乘(Sutrayana)和波罗密多乘(Paramitayana);密部则也被称为果乘(Resultant Vehicle)、续乘(Tantrayana)、秘密乘(Secret Vehicle)和金刚乘(Vajrayana)。透过显部修持,我们经历三大无量劫的时间修习菩提心、空性见及累计资粮,最后达到佛境。密部却有一些很稀有、很大力量的法门,可以把本来需要三大无量劫才能累计的福慧资粮,在很短的时间内累计圆满,乃至即身成佛。这些殊胜的法门,是显部教法里所没有的。



在密法里面,又分为事续(Kriya Tantra)、行续(Carya Tantra)、瑜伽续(Yoga Tantra)及摩诃无上瑜伽续(Maha-anuttara Yoga Tantra)此四部。今天我们主要集中讨论摩诃无上瑜伽续。在摩诃无上瑜伽续里面,又再细分为父续(Father Tantra)及母续(Mother Tantra)两类。父续主要集中于修幻身(Illusory Body),母续的修行重点则围绕净光(Clear Light)。可是,我们是否必须把父续和母续一一修持呢?不是的。譬如说,密集金刚(Guhyasamaja)属于父续部,可是它也具备了母续的修行元素在里面。通过这法门,我们可以成就幻身及净光二者。同样地,如果我们主修母续本尊,但只要我们的修持也同时摄持了父续部的要点,也一样可以圆满得到幻身及净光此两种成就。在格鲁派内,由于宗喀巴祖师的推介,我们历代以来都特别重视大威德金刚法门(Vajrabhairava, 或称Yamantaka)。如果我们修持大威德金刚法门,一切父续、母续的幻身、净光成就都能无所遗漏地得到,也就是说我们能迅速地达到佛境。大威德金刚法门摄含了父续、母续的一切要点在内,什么都不缺少,而且容易成就,特别殊胜。



要进入密法修行的人,必须先具备一定的显乘、道次第的基础,对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性见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必须寻找一个有资格的密法师父(Vajracharya)。在求得灌顶后,我们必须很谨慎地持相关的密戒及誓言,还须求得相关的口传、讲解及要诀教授,然后我们修生起次第(Generation Stage)。在修生起次第达到成就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修圆满次第(Completion Stage)了。以上是指认真的修行人的先后修行次第。对一般居士来说,大家很可能局限于目前条件,暂时无法进行这样的修行,但这不一定就等于完全无法修密。如果大家可以得到灌顶,好好地持戒,一心依灌顶的相关誓言所要求地每天持咒或者持诵本尊的仪轨,终生不断,这也已经种下了很难得的缘分了。这个缘分或者种子,足以让我们在下一生中,诞生在适合修行的环境、遇到很好的师父、有比较充分及完美的条件以修生起次第,甚至进而修圆满次第,乃至在一生中即能修成圆满次第。



在生起次第中,主要修持内容是三有转三身道,这相当于预先观想、演习我们以后必将经历的死亡、中阴及转生过程,粗分的和细分的三摩地修持也包含在内了。在修至生起次第达到粗分成就时,我们就可以开始修圆满次第了。在这以前,则还没有资格修圆满次第。如果我们从生起次第粗分成就、生起次第细分成就、圆满次第这个修行的顺序次第来看的话,可能会有种错觉,以为生起次第粗分成就是很低级的阶段。可是,这已经很不简单了。如果我们有机会见证一个生起次第粗分成就者的能力,必定会被吓至目定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旦成就了生起次第粗分,已经拥有很多神通及力量,譬如说这个人有预知能力,或者说他可以在一颗微尘中观出整个完整的宇宙,宇宙里的一切细节都无所缺失,而且他已经具备所有息灾、增益、怀爱、忿怒的利生能力。在衲年轻、在拉萨色拉寺求学的时候,拉萨有一个和衲同辈的西藏和尚,他并非什么学者、格西、仁宝哲之类的人物,而只是一个表面上看来平平无奇的普通和尚。西藏的下密院(Gyume)有两种学僧,一种是读完了色拉(Sera)、甘丹(Gandan)、哲蚌(Drepung)此三大佛教显宗学府其一的毕业生,另外一种是并没经过三大佛教显宗学府系统教育的僧人。这个和尚属于后者。在密院里,学僧没有独立休息的房间(Rooms),他们白天就在大殿的座位上学习、修持,晚上还是在原位盘着腿,上身卷曲着挨在盘起的腿上睡觉,不允许把腿伸出来,所以这种睡姿有点像海螺。这个和尚,当年就是这样在大殿休息。由于他修生起次第有了一点成绩,他的身体,在夜里会散发出极高的热度,好像着火那样。我们西藏的寺院规矩很严。僧人哪怕有什么境界或者神通能力,如果一显示出来,就犯寺院的规矩。当时下密院的铁棒师知道了这情况,结果只好按寺规把这和尚逐离密院了。这样一来,当时大家都知道了这事情。后来,这个看来很平凡的和尚去了甘丹寺,成为了很有名的师父。在他最后圆寂的时候,还出现了种种能证明他的成就的吉祥迹象。所以说,虽然从修持密法的次第来说,生起次第粗分成就可能只算是比较初步的成绩,可是这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了。



在圆满次第中,我们主要利用身体里的气(Wind Energies)、脉(Channels)、明点(Drops)作为修行工具。正如医师必须对人体里的内脏、经络、神经系统精确了解,同样道理,圆满次第行者必须对身体里的气、脉、明点有极为深入、精确的认识,并需要练习对它们的驾御能力。由于修持圆满次第必须利用体内的气、脉、明点,十五、十六岁是最适合修圆满次第的年龄,因为这年纪的人身体里的气旺、脉通、明点力盛。在老了的时候,我们的脉往往不很通畅,甚至有些脉支已经枯竭、堵塞了,气和明点的运作也无法和年轻时的全盛状态相比,所以难望有成。在圆满次第中,有些法门能把明点上推而令中脉打通,有些法门是令体内全部气摄入中脉(Central Channel)的方法,也有修习内火(Tummo)的法门。衲常会遇到一些声称自己全部脉络已经打通了的人,可是在衲问清楚迹象后,却发现根本不是如此。他们通过一些练习,顶多只能说是把其中一些脉络粗分地疏通了少许而已,和我们这里所说的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其修习目的也完全和我们不同。在中脉真的逐步打通时,我们身体会感受到和四大运行有关的一些强烈反应,譬如说我们会感觉到好像处于大火之中,整个世界都像在猛烈焚烧那样。刚才说过,在修行生起次第的时候,我们在观想中演习经历死亡、中阴及转生的过程。在那阶段,我们只是在‘幻想’、‘假装’而已。可是,在培养出内火而内火在中脉里运行时,我们却能真正经历真实的死亡、中阴及转生过程,对地、水、火、风等元素一一分解、融摄乃至死亡净光出现的过程,我们将经历真实的体验。在能把所有气摄入中脉时,行者可以深入定中很长时间,在外在上看来,他没有外在的呼吸。此外,在修到圆满次第一定程度时,行者能以幻身真实地去到诸佛的净土,然后再回来。在这时候,行者距离成佛已经不很远了,更不必说成就其他次等的神通能力了。



有关摩诃无上瑜伽,衲今天只能作简单的漫谈,并不能真正说及里面的细节。有关它的细节,必须在大家得到了灌顶后才有资格听学。



总之,密法是十分殊胜的,它就好比一条上下都通的捷径,问题是我们经过这条捷径,是在往上走或是在往下走!由于它的强烈力量和其戒誓的严重性,它既可以是一条让我们成佛的捷径,也可能是导致我们直堕三恶道的捷径。如果我们受了如法的灌顶,一生中保持不破犯十四根本密戒等誓言,并且很认真、很正确地修行密法,便决定能在顶多十六次转世里成就圆满佛境,所以它就是一条成佛的捷径。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违反了它的不共戒誓,它就是一条直堕三恶道的捷径。所以,密法乃很有力、但我们必须很谨慎对待的法门。然而,如果我们很有信心地修持、勤于累集善因,并很好地持其相关的密戒和誓言等,它只会为我们带来利益,而不会导致伤害。



问答时间的内容选段:


问:如果想学气、脉、明点,是不是必须向仁宝哲您求学大威德法门?

答:不是这样的。气、脉、明点是所有摩诃无上瑜伽法门里共通的修行内容,并非大威德法门独有。学习密法,有很多好师父,格鲁派里的金刚上师应该都能教授大威德法门,这是我们派很重视的主修法门。只要是有资格的投缘师父,你就可以去学。所学的可以是大威德法门,也可以是其他父续、母续法门,不一定非要是大威德法门。


问:学大威德法门需要多久才能学完?

答:灌顶需要两、三天就能完成。教授则很难说了。这要看弟子有多少时间。我们这个年代很可笑,也很可悲。以前的年代,是弟子求着师父尽量拨出多一点时间教授的,越详细越好。现在的年代,师父要迁就弟子有多少时间,如果弟子有比较充裕时间就详细地教,否则就只能作中等长度的教授,如果弟子很忙,就只好选精华而教授。如果以不必翻译的情况来算,一次最精简的完整教授,怎么也需要七、八个整天才能教完。衲在1989年曾经在澳洲布里斯班尝试教授独勇大威德法门,当时是每周教一个晚上,教了一年半,结果还是无法教完。


译者注:

很勉强才挑得上面两条算有点相关的问答内容。本来还有很多其他问答内容,但全都是“师父我家有鬼怎么办?”这类问题,所以懒的翻译了。我当翻译多年,不同的师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听者,但不论当天所教的是皈依、佛教基础,还是上至中观、圆满次第,每次的问答时间,都是同样的“师父我家有鬼怎么办?”这类的问题,真奇怪!


回向:

愿以此功德,回向以后大家在师父教授后,只问相关问题!
发表于 2009-5-2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藏寺祈竹活佛讲授转经轮之利益
----------------------------------------------------------------
转经轮之利益
2003年5月大藏寺祈竹仁宝哲讲授

经轮亦称为“法轮”或“嘛尼解脱轮”。在西藏,到处都有许多经轮。现在有许多人,总以为转经轮是西藏人的一种迷信,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经轮的意义所致。衲在悉尼道场建立了一些经轮。衲除了在严冬及不在悉尼时,都尽量在清早到花园转动它们。

现在说一说经轮教法的传承:在很久以前,观音大士对龙树祖師授记说:“你应该去龙宫。龙宫中的龙王是菩萨化现,他有一座经轮,这座经轮十分殊胜,凡见者、闻者及思念及它者,功德皆会增长,修持亦会增长。你应去把它带来南瞻部洲,以利益众生。”这是观音大士对龙树祖師之指示。龙树祖師便去了龙宫,并对龙王说:“观音大士对我作了指示,命我来求取您的殊胜经轮,以供在南瞻部洲。”,龙王答:“对,我的确有这样的一个经轮。很久以前,我們這裡有严重饥荒,民不聊生,当时的佛赐了这座令见者、闻者及忆念者皆得福之经轮予我们!”于是,龙王便把这经轮转赠予龙树祖師,龙树祖師把它带来了南瞻部洲,许多众生因此而得益。这座经轮内所装的文字,是观音大士在最初发大心时,对十方诸佛所发之大愿内容。此后,有关经轮的种种教法便由龙树祖師传予狮面空行母,再辗转传至帝洛巴、那诺巴、玛尔巴及冈波巴等,后来到了大宝法王嘎玛巴希的手中,再经历代祖師传下来,至今传承未断。

在有关经轮的教法中,述及了建造经轮的方法及规矩。经轮内的经文,在古代是用版刻印造或手抄的。依传统来说,经字或咒字之大小以能清楚看到为宜。现代有些人以高科技把咒字缩印至肉眼不能看到的极小文字,其发心是令经轮内能放更多遍的咒句,衲不太肯定这是有利或无利。

在把印上经文或咒字的纸张卷起放入经轮时,应像我們系腰带般,太紧或太松都不恰当,必须松紧适宜。

经轮内的中轴,一般以檀香木或柏木所造。以檀香木作中轴所造经轮,与四事业中之息灾相应。故此特别利于息减灾劫、病患及障碍。以柏木作中轴之经轮,则有与怀爱部事业相关之种种利益。

经轮的本身,上者以纯金所造,次者为纯银,铜再次之,铁造的再次之。

在转动经轮时,有些人刻意快速而过猛地转动它们,以令它们旋转得更快、更久,这是不太好的,应避免过度猛力。

除了手动的经轮外,在有关经轮的教法中,亦开示了造风力、水力及热力所驱动的经轮之造法及其利益。以风力推动者,风吹过它们后再吹到任何众生身上,这些众生皆会得益。水力推动者,凡此水流过地方之水族或饮用此水的众生都会得益。其他如热力推动之经轮等,亦各有类似效用。总之,但凡推动、见到、聞及或念及经轮的众生,皆会结上法缘。

有些人认为,单单用手拨动经轮或用风力吹动经轮,只是一种西藏的迷信传统,不可能带来利益,亦不可算是修行。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經輪教法來自印度古代佛教。我们持咒或持佛号时,出自内心之愿望,而用口诵来体现。在推动经轮时,及至动手建造风力或水动经轮时,亦同样是发自内心之善愿,分別只在於改用手来作修行。在本质上这便是修行,故此同样能带来利益。

本贴由心净于2004年4月05日21:28:44在〖朗忍论坛〗发表.



[ 本帖最后由 语自在 于 2009-5-26 19:19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藏寺祈竹活佛[有关观音甘露丸之讲解]

(1)玛尼丸之成分及加持
玛尼丸以舍利等五圣物、黄金等五宝石、青稞等五种子、牛油等五甘露、苦参等五药草及藏红花等五香,混以炒过的青稞粉(在印度现代以山楂、苦楝及柯子粉代替)及牛乳,制成丸状。
制造玛尼丸是格律派的传统,并有从未中断之传承。格律派许多寺院各有其制造玛尼丸的传统。此外,每年在印度的(XXX),宗座法王均会筹办玛尼丸的制造法会。制造玛尼丸的人,必须是修行好的上师与僧人,并要每天持大乘八关斋戒,俗家众不可参与制造过程。
玛尼丸造成小丸形状后,被放入白棉布袋中滚动二至四天之久,令它们变得结实、干燥及光滑。这些小丸会被放入干净的瓷或银瓶中,顶上留五分之一空间,然后整个瓶被密封而放在殿中方丈桌前。寺僧轮班二十四小时不断持观音大明咒七天(总集咒数不可少于一亿遍),于此期间各人不可碰触瓶身,否则玛尼丸的力量会消失。于加持期间,若修持及加持如法,瓶身会有热力及蒸汽散发出来。一周后,若一切如法,在密封瓶中的小丸会增多了,甚至多至掉在瓶外。
加持了的玛尼丸有两种。大颗的是母丸,由母丸长出来的小丸是子丸。我们通常送人的是子丸。

(2)服食玛尼丸
首先洗手及漱口,把一丸放在掌上,向大悲圣观世音祈求免于非人之加害及障碍,增长寿命、功德及福分,并祈求于将来能往生于普陀净土之中。于发愿后,便可服下玛尼丸。

(3)玛尼丸的力量
不论人、畜,服用或佩带玛尼丸者,于死后不堕地狱,并会得到观音的救助。
把玛尼丸放在死者口中,能净除其罪业,并令死者于中阴时无苦及不生怖畏。
把玛尼丸放在家中,家宅即如同普陀净土。
若把玛尼丸放在山上,整座山的居民均会受到保护。

跋 :
此讲解乃由色拉寺昧院嘉绒堂祈竹祖古,于1995年11月22日为应付其香港弟子林聪两年来之不断敦请,写于澳洲新南威尔斯童佳比佛教显密研修院。
此文由Ling Chang 与 Yungchen Lhamo 翻译。
发表于 2009-5-2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小段采自祈竹活佛89年的一次讲解的我自己的笔记。这里只给了前面小段,后面的因为是密法,就无法给了。这段其实是不错的参考:

上師相應法為一切修行之基礎、行者之資財。不論修任何法門,均需敬師之根基。以往歷代祖師及諸佛,皆依敬師及上師相應法而最終修成。本師釋迦牟尼甚至曾切賣肢體,只為向師求一偈開示,故知敬師及上師相應法乃修行之根。
一切本尊法門之要訣,在於視師與本尊為一而非二,但在過去,此要訣十分秘密,這是為了避免讓無信心者誤以為這是為師者自抬身價而謀求名、利、供養之手段。假設有兩個同等根基的人同時闭关专修金剛薩垛法门,前者視本尊與師無二,後者並不持此念,而只視本尊為本尊、上師是上師,在一個月後,前者必有多少進步,譬如相應及夢示等微兆,後者則必定成績遠差於前者。
上師相應有許多層次,儀軌亦分不同類別、本尊及意義。今天所講的,乃瑜伽密及摩訶無上瑜伽密行者因戒誓而必須終生日修六次之六節上師相應儀軌。
受過瑜伽密及摩訶無上瑜伽密灌頂的行者,在灌頂中都受了許多密戒,包括五佛部的共十九條密戒。此外,我們還受了十四根本墮的戒誓,受過金剛瑜伽母灌頂的人還額外受了母密部的八條密戒,而且我們還必須滿足《事師五十頌》裏面提到的要求。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每天遵守任何佛教徒共通的各種皈依學處和任何大乘佛教徒共通的各種菩提心學處,受過菩薩戒甚至出家戒的人更有這些戒是每天必須守持的。六節上師相應儀軌不只一個版本,但任何合格的六節上師相應儀軌,其中一個主要意義便是為了滿足這些戒誓,尤其是瑜伽密及摩訶無上瑜伽密戒誓。只要我們每天日三次、夜三次念誦任何合格的六節上師相應儀軌,便起碼象徵式地滿足了所有這些戒誓,所以我們必須日三次、夜三次念誦,少一次也不可!為何必須每天念誦六次呢?這是因為古印度以四小時為一個時間單位,一天就有晝夜六時,即六個時段,這就是我們必須每天六次皈依、六次發心、六次供養…等等的原因,也是這類儀軌稱為“六節”的原因。由於任何合格的六節上師相應儀軌都包含了皈依、發心等內容,每天日三次、夜三次念誦儀軌,便滿足了每天必須六次皈依、六次發心、六次供養…等等要求,同時也是每天六次檢視了我們所受過而因此必須每天奉行的所有戒誓,更象徵式地滿足了它們。
剛才說過,六節上師相應儀軌不只一個版本,但凡能滿足上述瑜伽密及摩訶無上瑜伽密戒誓需要的各種上師相應儀軌都合格。有些長版本的六節上師相應儀軌,把所有戒誓明列出來,其中包括了十四根本墮、五佛部十九戒、母密部八密戒、菩薩戒和別解脫戒,念誦時便等於把所有戒誦了一遍。今天我採用的版本沒有把所有戒誓明列出來,但它卻已包含了所有戒誓在內,無所遺漏。今天所教的版本十分精簡、易誦,所以大家應該把它背誦下來,這樣便不會因在外旅遊、忘了帶法本而破戒了。儀軌的各部分,都與各種戒有關,所以在每次念誦時,我們應該心念與該部分相關的戒誓。...........
发表于 2009-5-2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師開示修持之要法

  衲徒林聰為求眾弟子修持無上佛法正確無誤,請衲開示修持之要訣。衲尚不能自度,何況教授他人?唯衲之上樂金剛化現根本恩師曾有所開示,衲未敢忘。現複述如下,祈請專研:
  學習、思維與深觀(聞、思、修)應該順序而行。上師講解佛法後,弟子研習內容大綱,再詳細研習內容精微之處,至完全明白表面與內裡深義時,得「由學習而領受之理解」。
  學習後,以四大思維分析及其他邏輯因明分析,仔細研究開示之內容(是否正確?是否對眾生有益?能否令人得解脫?)至一切懷疑之點都一一經分析推敲而推翻後,知道開示正確無誤,合乎因明,方為接受,此為「因反思而領受之理解」。
  再下來,以一念不散之定力反複深觀(深入思維觀照),於定中不斷熟思開示之內容,如此,正心變得堅固強大,邪心減退至完全拔起,即証佛境。
  為助對佛法之學習、思維與深觀,弟子必須修持清淨法(懺法)及積德修行。這些又全依賴於信心。如無清淨正確之信念,單靠苦行與聰敏是不能達到証悟的。尤如燒壞之種子,不論怎樣施肥及曬陽光亦不可能發芽。此點彌勒菩薩曾經開示。
  信念──一切善德之基礎──為一種喜悅及弘願之意念。例如以侍奉上師來說,弟子因反複思觀侍師之所得之助,心中馬上生出喜悅之心及願意侍奉恩師之念。
  全部佛法之修持須要靠長遠之眼光,如似「趁墟」般之修持態度只如孩童之無義遊戲。同時以世俗之利益方面來衡量佛法而修持亦同樣毫無作用。

我們誤認空洞之名利為最重要;
但世間財富實似幻現騙象。
最無上的其實為清涼佛法;
最具重要的是無上佛法;
臨終唯一能對己有助的為無上佛法;
令致成就究竟道的為無上佛法;
故應使意令與無上佛法結合。
豐富知識不能成就佛道──必須實修佛法。
即使廣閱佛法經文亦無助──必須實修佛法。
建立意念之尊嚴不能成就佛道;
練修氣脈之學亦無助;
即使觀想、唸咒及手數佛珠亦無實助;
真正實用的是三主道:出離心、菩提心與及正知見,
於「菩提道次第」中詳盡教示。
欲得教示勿隨處追求;
欲得教示勿枯讀文字而不深入解悟;
欲得上師應修「菩提道次第」;
欲得本尊應修「菩提道次第」;
欲得菩提心應修「菩提道次第」;
欲得護法應修「菩提道次第」;
尊貴之子,勿棄「菩提道次第」而妄求再上教示;
「菩提道次第」為無上佛法之精髓心要;
為尊勝眾之財寶;
為達致佛境之速徑;
為宇宙和平之基。
尊貴之子,緊記以上教示!

後記:色拉寺昧堂嘉朗社祈竹仁寶哲應弟子林聰求請而著。

  此篇是在「日修課誦儀軌集成」中所記錄的一篇寶貴教授。當年第一次看到時,並不理解其中內容深義。甚至可以說,那時年輕識淺,狂妄自大,以為真能理解了此殊勝教授,並沒有深思其義。現在回思起來,實在懊悔不已。
  所以現在貼上來和各位同修分享此甘露法要。

(若上善老大還有當年的英譯原文,可否寄給我一份,讓我仔細參詳。若是沒有或事忙,則不用掛心了。請代我向各師兄姐們問安,新年快樂!)
发表于 2009-5-2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诚顶礼祈竹仁波切~!!
发表于 2009-5-26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5年活佛对女众开示(上)

祈竹活佛1995在福建崇福寺对出家女众的开示
  

衲比较少来汉地,没有想到在福建这个地方,汉传佛教这么兴旺,比丘、比丘尼们都很年青。衲真的很高兴能看到学习佛法的年青的一辈人才辈出。
今天衲讲英语,由译者进行翻译,但是译者英语很有限,表达的也不好。年青的一辈的法师们,修佛学的根底都很不错,因为很深的道理大家都已懂得了,我们就讲一些修行的小故事,同时也因为译者的英文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就讲一些小故事,大家来研究一下。
我们出家人,都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是释迦牟尼的后人,是释迦牟尼的子孙、释迦牟尼的弟子。对于我们出家人而言,什么都不懂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出家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注意什么、比丘应该怎样去做、比丘尼应该怎样去做,这是最起码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大家现在都没有办法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见不到佛的庄严身相,可是我们有出家人的戒条,这个戒条和本师释迦牟尼佛本身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我们持戒和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同样的意义。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佛法存在,有没有佛法在弘扬,该如何去定义?定义的标准不是有没有人在讲经、在开示佛法,不是这样定义的。佛法在不在一个地方,在于比丘、比丘尼的戒还有没有存在,有没有被守持。没有的话,即使有人讲经开示,在佛教的定义上,这也不是一个有佛法弘扬的地方。所以,有没有佛法,就在于比丘、比丘尼的戒还在不在这里存在。
本師释迦牟尼佛教育我们,佛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讲,本师也是发愿脱离生死六道轮回,救度所有的众生,结果他就成就了,达到了成佛的目的,成就了无上正觉。所以,佛法是什么呢?就是本师向我们示范,我们也是六道轮回的众生,但是经过这样的修行,达到这样的修为。如果哪一位也想达到他同样的成就,比如说从六道轮回中解脱,或有更深一层大乘的发心,要成就佛境,救度众生。一步一步走过我曾经走过的路,你也能成就,佛法简单来讲,就是这个样子。
本师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说,你们要成佛,就要马上出家,成为比丘、比丘尼;而是讲比丘戒、比丘尼戒、居士戒有什么样的好处,对修行有什么利益。
对我们而言,接触了佛教,生信而发愿出家,这是最自然、最好的情况。所以,真正的出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心里面想着,六道轮回里面就是不断的生死、不断的轮回,我不希望再经历这样的生死轮回。所以,就希望从生死轮回里面解脱出来,就出家,达到脱离生死轮回的目的。所以,出家就是这样的一回事。
然后,是我们的意念和在家的意念是不同了,我们的意念不同了,然后才去剃度、穿上出家人的衣服。从此,无论是外表和内心都发生了改变、都和在家的世俗人的完全不同了。比丘、比丘尼受了多少条戒条,每一个戒条都讲了什么,我们最好都能够背下来,特别是现在,我们叫做‘末法时期’。在末法的情况下,我们出家人特别要注意这些戒条、要背诵戒条、常常关照自心:自己是不是符合这些戒条,这是我们出家人最重要的时期。当心里发现不对,就应该马上去忆记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本师的面前忏罪,净化自己的罪业,这是必须的。在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时候,2500多年前的印度,出家人很多。男众有一个个修行的精舍,女众也有一个个的修行的精舍。佛教的长老,会到男众、女众住的地方去开示。
顺便就讲一个故事,在以前有一个叫做‘那烂陀’的佛教大学,里面有很多的佛学大师。修行好的法师,会代表那烂陀寺去比丘尼的道场去开示。有一次有一个大祖师寂天祖师,汉地一般也称‘寂天菩萨’。他其实是一个修行很高的修行人,但他在那烂陀寺表现的很不像修行人,他整天都是吃饭、睡觉、上厕所。那烂陀寺有很多的大师,很多人讲,那烂陀寺的面子都给寂天菩萨丢光了,每天只是吃喝、睡觉、上厕所,他既不会开示佛法,也不修习禅定,把那烂陀寺的面子都丢光了。通常那烂陀寺派往比丘尼道场开示佛法的,都是学问很好的方丈或大德去,方丈都会派最有资格的长老去女众的道场开示。但是有一天,方丈对寂天祖师讲,明天就派你到比丘尼的道场哪里去开示佛法。当时那烂陀寺闲话很多,不只是在那烂陀寺有闲话,那些比丘尼也听说寂天祖师只是吃饭、睡觉、上茅厕无所事事的一个人,名气不是很好。方丈决定派寂天祖师去的消息传到比丘尼哪儿去了。比丘尼听到明天要派吃饭、睡觉、上茅厕长老来了,就很不高兴。所以,她们决定第二天要作弄一下这个长老,她们决定做一个法座,很高、很高,有一两层楼高。寂天祖师到了之后,发现法座很高,也没有梯子,他就以神通力观察了一下,知道这是在作弄他,就以神通力把手伸得很长,然后把法座按下来,他的人就坐上去了。接着就开始开示大乘佛法,开示的就是后来称为《入菩萨行论》的内容。他一直在开示,身体在法座上慢慢的飞起来,一直在空中。在场的、普通的出家人就听不到他的开示了,境界高的比丘尼、罗汉就能听得到。升的很高的时候,天道的众生也听得到。听得到开示的听众,就把当时开示的内容记了下来。大师后来没有回到法座上来,而是飞到了其它地方去。这就是《入菩萨行论》的来源。《入菩萨行论》现在已经有汉译本,在座的可能已经读过。
在大乘佛法里,发菩提心有两支传承,一支是弥勒菩萨传下来,另外一支是文殊菩萨传下来的。寂天祖师的传承是文殊菩萨这一支。一般来讲,发菩提心,根器钝的可以以弥勒菩萨这一支的传承来发起菩提心,根器好的可以以文殊菩萨这一支的传承来修习发起菩提心。这部论当时有这个因缘,所以对于比丘尼而言就有特别的意义。《入菩萨行论》也有了汉译本,因缘也是祖师特别为女众做的开示,大家可以学一学。修菩提心的大乘人,无论是跟从文殊菩萨,还是弥勒菩萨这一支,反正我们必须依靠其中一支来修行,但是我们修习菩提心以前,首先要发出离心。不是基于出离心的菩提心不是真正的菩提心。这点宗喀巴祖师在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理讲的比较详细,大家可以研究一下,也不只是去看看,也要去修,也要在心里想这是什么意思。
修佛法,里面的意思不是容易理解的。首先我们应该去学习。那么,我们学习佛法,方法是怎样的呢?它的大纲、主题、枝干一定要知道,否则很难有成就。第一,我们要掌握真题,但混在一起看,则很难真正明白,想大彻大悟也很难。我们要把章节分清楚,学到某一部分,我们就要停下来思维。我们不论走到那里,吃饭、睡觉、走路都不要停下来,要反复的在那里思维,思维这个章节。
如果还要进一步去修,而不止是研究这个章节,在见到自己的师父时,这个题目,道理上已经研究了一阵子,也明白了。师父会教导下一步怎样去修,应该怎样去想,如何一步一步去做。如果这样去做,研究学习才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这样去做,我们的意念可以得到提升、向前、向上。
发表于 2009-5-2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5年活佛对女众开示(下)

另外,我们出家人来讲,大家在同一个地方修行,各人的境界不同,我们是不知道的。现在男众修行的地方也好,女众修行的地方也好,都免不了和在家人有所接触,这应和出家人接触时是两种不同的心态,要分清楚。
佛教的传统,在汉地比较少见的是原始佛教。原始佛教也不一定是丛林制度。有一种传统,是出家人找一棵树,无论下雨也好,天气冷也好,天气热也好,其它什么情况也好,都是以树为家,在树下修行,而不住寺院。还有一些,一般是男众,有另外一种传统,不是住在寺院共修,也不是住在树下独自修行,而是住在坟场、葬场。用死人的衣服染成袈裟,吃别人供给死人的祭祀食物。他们不离开坟场的地方,一直就在坟场理修生死无常。这种传统,和在寺院共修不同,和现在的也不同,但有很大的利益。常常忆念生死无常,每天都看到这些,对修习佛法有很大的利益。这些修行人主要参的是苦谛。我们在家的时候,已经知道了很多苦而去出家。在看到生死无常的地方,每天不断提醒自己生死无常,不断提醒自己去更加努力的去修,才能脱离六道轮回。每天看到生死无常,就会一天比一天努力的去修。对于生死无常,出家人不要轻视这一部分佛法,我们忆念生死无常的利益很大,如不忆念生死无常,无论做什么都是在虚度人生。
刚才讲了还有另外一种传统,就是住在树下,只是一个人住在树下。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也住在那边,一年四季都不走,以树为家,修的也是无常。春天树叶长出来,秋天树叶掉下来;早上太阳升起来,傍晚又落下去,晚上又有流星飞过夜空。他们观察自然界的无常来修佛法,住在树下的目的就是这样子。
我们问什么要讲刚才的那两种传统呢?即使我们不是这样修行的人,不是住在树下、坟场、葬场,是住在寺院一起共修的出家人,也应知道生死无常。领悟、忆念生死无常,对我们修行是最重要的事。我们能不能想到生死无常?如果能的话,我们就是好的出家人,便于俗人不同;如果不能,没有这样的心态,就与在家人没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不想到生死无常、没有领悟到生死无常,我们忆念的就是今世的苦啊、福报啊那些内容,这个就与在家人没有什么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以为是在修习佛法、在修禅定、在打坐,好像是很好的修行人,其实带来的利益很有限。不在忆念无常的基础上,其实带来的利益是很少的,我们就像在家人一样而已。在家人不也有时候也打打坐、盘盘腿吗?出家人要去参、去领悟生死无常,哪怕是只懂得一点点的佛法,或者只有一点点时间为众生、为佛法去做事,但这一点点时间的意义,便就不同了,就很大了。
我们在场的大部分,也可能体验过在家的生活。出家人和在家人有什么不同呢?在家人可能没有怎么去领悟生死无常,没有出离心,白天要辛苦的做工养家。晚上睡觉也睡不好,睡上两三个小时,想的也是怎样维持家里、今天母亲怎样了,父亲又发生了什么事,女儿又怎样了。。。很多世俗上的忧虑。他们对佛法的修行,只是盘盘腿打坐,实际上有没有真正修行呢?我们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所以出家了来讲,就没有在家的时候的烦恼。在家有很多的麻烦,要修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已经出家,有了这么一个因缘。很多在家人要烦恼的东西,我们不需要去烦恼,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修行,珍惜这个机会。我们不只是自己修行而已,未来也可以利益到自己的家人。在家的佛教徒,有这样的情况,即使生死无常这样重要的事情,他们自己没有怎样去想,除非重病了,才会去想‘我明天会不会去死?’,但我们出家人不同,我们要去多想这方面的事。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无论是在家的,还是出家的,证得罗汉果位的很多。现在讲一个小故事:在佛经里面讲,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有一个叫做‘萨卡玛’的女人,她是一个在家人,有两个小孩。小孩后来病得很重,再后来就死了,女人很伤心,就在那里哭,很忧心没有后代。没想到后来,因缘到了的时候,她就一个接一个的生,一共生了三十一个小孩。他的丈夫是朝廷里有地位、有势力的将军,但朝廷里也有其他官员,不是只有她丈夫一个。其他的官员在想‘他现在是朝廷里的红人,以后他的历代子孙都有可能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而且他又有这么多儿子,这样的话他的家族的势力就会越来越大,那么哪个时候我们的子孙该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就想着搞一些小动作,让这位有很多儿子的将军与皇帝不和,来巩固自己的势力。他们做了三十一把藏有刀子的马鞭,把这些马鞭送给了将军的儿子当玩具玩。后来,有人去皇帝那里告发将军准备轼君,皇帝就派人去查一查,果然发现这三十一个小孩玩的马鞭里都藏有刀子,这些小孩便全部被处死了。皇帝把三十一个小孩的头砍下来,装在一个大布袋理,送到小孩的妈妈那里去,但孩子的妈妈一点都不痛苦,好像还显得很愉快。所以,就有人问这个叫做‘萨卡玛’的女人‘以前你有两个孩子死掉了,你很痛苦,这次死了这么多儿子,你为什么却一点也不伤心呢?’原来,这个叫做‘萨卡玛’的女人在最初的两个小孩子死掉之后,就很伤心。但是因为小孩的死,她就去听佛陀的教法,而且因为小孩子的死,她观察到了生死无常,已经达到了罗汉的境界。世间上来看,她虽然连续生了三十一个儿子,表面上看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但她其实已经达到罗汉的境界了,只是其他人不知道而已。她说‘以前我不懂佛法,看到儿子死了就很伤心,后来听到佛陀的教法之后去修,现在对于前世种了什么因,有什么样的因缘果报,现在统统明白了。对于前因后果明白了,就没有什么伤心的道理了。’在场的各位比丘尼也是女众,典故里的主角也是女的,她在家也可以证果,难道你们就不可以吗?所以,大家如果好好的修出离心,领悟生死无常,厌离这个生死轮回,生出出离心,然后在去学习空性的道理,体悟到空性的时候,就可以脱离六道,达到罗汉的成就。罗汉是小乘的证果。如果我们生出了出离心,而不停止在这个阶段,我们进一步去修菩提心,再加上空性正见,三者配合起来成就的时候,我们就不是只成就了罗汉境界,而是成就了最高的无上的佛境,是大乘的证果。大家虽然是女身,也一样能证得无上的佛境。如果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没有空性正见,那么无论你是女众还是男众还是怎样,也都是都不会成佛的。
佛法里面有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无论男女,只要你有这三主要道,你就可以成佛。衲在这里说明这些道理,是要鼓励各位女众去修行。女众绝对不比男众难以成就,也不比男众难以成佛。有时候,我们听别人说,只有男众才能修得好,女众修行就很难,其实没有这么一回事,男女是一样的。
衲今天就开示这么多,希望大家多看佛经、佛论,好好的去修,好好的学,然后常常的想生死无常,还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如果好好地去修,成佛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希望大家能记住衲讲的话,这是衲以一个出家人的身份来讲的。我们大家都是出家人,以上是衲从作为一个出家人的经验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去修、去做。如果不是这样做,我们就跟在家的、世俗的人或者街上的凡夫俗子没有什么不同,唯一分别只是我们的头发比他们少。。。他们有头发,我们没有头发而已。我们只会是表面不同,但心里相同。如果这样的话,出家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看到这里有很多的比丘尼在修行,衲感到佛法很兴旺。看到这里的盛况,衲也很欣慰。希望大家好好修行。出家人在一起如法共修,不只是自己受益,一群人好好的去修,整个国家都会受到利益的。而且因这个因缘,佛法会一直兴旺、一直被弘扬,这的利益也是很大的。
发表于 2009-5-26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活佛有关铃的讲解点滴
1。不必太关心什么法用什么铃,只要是正确的就可以。
2。有一种铃身光滑没有浮雕花纹的,是纪念大涅磐的铃,虽可以用作平时供在佛坛等目的,但不适宜作为修无上密之用。
3。铃分多种,从铃身花纹可以看出来,譬如轮的就是大日如来铃,莲花的是弥陀如来或者也可以叫莲花部铃,金刚杵的是不动佛铃,也有种也是金刚杵但有少许轻微分别的是金刚萨垛铃。。。总之,任何正确的就可以,5股、9股都可以。
4。台湾有卖一种很精美的,但铃身不知道因为不懂还是商业原因,有8吉祥、7政宝一类图案代替了传统的轮、金刚杵、莲花等花纹的,虽然工艺让人爱不释手,可是不正确,可以用于平时供在佛坛等目的,但不适宜作为修无上密之用。
5。有些北京人问过,活佛说这人的铃是蒙古的,当时没有说清楚,所谓的蒙古是指按照古代的蒙古工艺的风格做的,并非指这个铃是蒙古做的。活佛自己常用的这个,就是蒙古工艺的风格做的,但铸造地点其实是尼泊尔。
6。铃身上面部分有8个种子字,大日如来铃的铃顶的佛母脸必须正对着代表大日如来的明妃的那个字,不动佛铃的铃顶的佛母脸必须正对着代表不动如来的明妃的那个字。。。余此类推。



上面的左边,铃身隐约能看到装饰的缨络中间有圆形东西,这是轮,所以这个是大日如来铃。
右边的这个,是不正确的骗游客的铃。



上面这个,左手拇指指甲的10点钟方向,能在铃身隐约地看到装饰的缨络中间有直立柱形东西,这是杵,所以这个是不动如来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09-5-26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过程与净土修行(上)

衲今天将用有限的英文,给大家讲一下一般人死亡的时候会有什么情况出现、我们作为修行人如何准备死亡、在经历死亡的时候如何发挥我们这一生的修行而从中解脱。

首先,衲想提醒大家的是:虽然今天我们在这里讲的是死亡的过程,但还是希望大家平时就努力修行,不要临死前才开始准备,那样唯恐太迟了一点。我们仔细观察我们的内心,一天下来不善的念头占大多数,一生用于修行的时间又甚少,如果想在临终的时候能忆念弥陀,能忆念佛、法、僧三宝,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没有什么修行的人,临终的时候心中必然是充满恐惧的,哪儿还有心思去忆及净土、忆及诸佛呢。所以在场的诸位,现在去修行才是最好的时间,我们能在心里调整好我们的动机,生起好的发心,常常忆念净土,临终的时候再配合我们死亡前的准备一心往生,那才是最好的修行。

死亡解释起来并不简单。死亡对修行的人和普通人而言不尽相同,另外,有人死亡时会经过中阴身而有的并不经过中阴身,还有不同的人死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修行高的人、一般的修行人和普通人相比,他们在经历死亡时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修行境界最高的人,虽然跟我们一样会经历生、老、病、死,可是对我们来说这些经历都是痛苦,而对他们来说却不是。他们这样的境界,对我们这样的人而言,是需要一步一步修行上去的,不是我们马上就能达到的境界,因为这样的境界实在是太高了。对他们来说,死亡无非就是从一个身体换到另外一个身体罢了,这是很简单的事情。这就是他们的境界:他们经历这一切过程但并不感受到痛苦。

略逊一筹的境界的修行人,在死亡的时候,是以高兴的、乐意的、完全没有依恋的心来面对死亡的。

最普通的修行人,经历死亡过程时,就很需要我们去给与一些帮助。

我们知道有很多一生都在修净土法门的人,他们在死亡之前,比如一两个星期前,他们会预先知道自己这一世的寿命即将结束,他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把世间琐事安排妥当,然后平静地迎接死亡。我们也知道平时持念佛号或咒语能往生净土的法门,但这也并非我们所想象的“我只需要平时念念佛号,我死的时候就能去净土”这么简单。比如要去极乐净土,首先要对我们世间的福报不再留恋,对六道轮回里的真实情况非常清楚而生起出离的心,然后还需要我们内心有真正的愿力 - 我们需要真正的一心发愿去极乐净土。有了这两点,我们念佛号去净土才能成行。如果我们平时只是常常去供养弥陀,虽然念佛也念得不少,好像看起来修行都还不错,但如果我们心里其实总是想着轮回里的事情,这样的行者如同被绑住双脚的小鸟一般,想飞却飞不起来。这样的人虽说修的是净土法门,但心却还在轮回里打滚,其实是很难去得了净土的。最近衲接触到很多汉地的佛教徒,让我感受到大家对佛教都很虔诚,特别对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信念很强。如果保持这样的信念,再配合我们平日的修行,生起坚定的出离心,一心求往生,临终时做好准备,要往生净土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净土不只有极乐净土,在大乘佛教里,谈到了很多不同的净土,但相对来说最容易去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净土也有法身净土、报身净土和应化身净土的区别。法身净土我们目前是没可能去的,报身净土也只有大菩萨能达至,应化身净土实际上才是我们平日所修的净土法门、发愿往生的目标地方。比如极乐净土,这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大愿和我们自己一心求生极乐净土的愿望。因为有了这两方面,我们才有可能去到极乐净土,而我们大家暂时还没有能力去法身净土和报身净土。

转生到净土,不代表我们成佛了,我们离成佛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我们能转生极乐净土,我们在那里能听到阿弥陀佛亲自给我们教导,净土的条件也很适合修行,我们能在那里慢慢修行,直到我们成佛。所以净土就是一个很好的修行场所,类似于成佛道路的中转站,是一个我们暂时停留的地方。在净土修行到一定境界后,我们也可能发愿重新回到六道轮回里,如同大家所说的“乘愿再来”一样,化现不同的身来帮助其他众生。一般来讲,我们去到净土,也就脱离了六道轮回,但也不代表我们就一直会呆在净土。当在净土一步步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上师——阿弥陀佛——可能会跟你讲,要你回到轮回里救助其他的众生。不同的是,这时“回来”的你,已经能自主生死。

我们在极乐净土,也有能力去到其他佛国,聆听十方诸佛的开示。很多人认为去到净土就哪儿都不用去了,这是不对的理解,去到净土只是脱离生死轮回的束缚。当我们在净土修到菩萨的境界时,还是会回到轮回中化现。

我们除了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咒语,也可以通过供养弥陀的圣像、塑画弥陀圣像等方法来积累往生极乐净土的因。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说某些在家修行的人在往生前,都处于比较欢喜的状态,并且会安排好家里的大小事务。想做到这样的境界,首先我们需要有好的动机,意念一定要是善良的。对一个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人来说,成佛是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二者,无论是成佛还是想去到净土,都是困难的。如果有颗善心,进而去修出离心、菩提心,这样的人衲曾经见过不少。这些人临死前会安排好一切,甚至会去洗个澡,并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躺下来就往生了,非常的安详,自然。他们内心一点恐惧和牵挂都没有,因为他们清楚自己会去哪里,而并不是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我们临死时如果采用佛陀入灭时的姿势,并且一直忆念佛陀,我们不需要他人的超度,当世就可去往净土。汉地见到佛陀吉祥卧造像时会称为“睡佛”,但其实这跟睡觉并没有关系,这是当年佛陀为了给众生示现生死无常道理,给弟子做了最后开示后,选择以这样的姿势入灭,所以这其实是佛陀入灭的姿势。佛是不需要睡觉的,这样称呼也不很妥当,而在藏地寺院是没有供奉佛涅磐像的传统的,一般都是以壁画的形式来表现。在座的很多都是修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的,如果能好好的修出离心,在面临死亡时,同样可以用这样的姿势躺下,右手的无名指按住右边鼻孔,心中一心忆念阿弥陀佛。如果能这样,是不需要别人来助念或者请法师超度的,因为我们一定能去到极乐净土。

修行好不好我们也看不出来,衲今天虽然坐在上面给大家开示佛法,说不定下面在座的就有佛陀化身或者乘愿再来的菩萨。现在衲想讲一讲平时没有怎么修行的人的死亡过程会是如何、我们在他们临死时能做些什么去帮助利益他们。

如果是一个有师父的佛教徒,临死时如果有条件,最好是请他的师父前来给他讲应该如何做,并且为他诵经祈祷,提醒他该怎么去面对死亡,能做到这样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条件这样,就请他的同门师兄来给他助念,并提醒他该怎么做。此时如果请一些以前完全没什么关系的人来帮忙助念,会是很难发挥最大效用的。我们的意识在接近死亡时和平常时候,完全是两回事。平时我们的意识是变幻无定的,但在死亡时,比方说生起一个嗔恨心,那我们的意识会处于这样的心态下很长时间,直到死亡,比起平时要稳定、专注很多。如果死者执着于某人或者某个事物,那么也就是以这样执着的心进入死亡。从前有户人家,男主人有一笔黄金,由于他很重视,他没有告诉家人,自己在墙上挖了个洞藏了起来。临死时,他一直牵挂着这笔黄金,结果转生为洞里的昆虫,“守护”着这笔前世的财富。后来一位有证量的大师经过观察,告诉了男主人的后人。后人凿开墙壁,发现这笔黄金的同时,也看到的确有只昆虫牢牢地抱着一块黄金。这样的情形其实很常见。我们如果执着于这个世界上的某些事物,我们临死时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些事物,那我们的来世进入畜牲道的机率是很大的。
发表于 2009-5-26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过程与净土修行(下)

前面提到请人来提醒临死的人该怎么做,那么该提醒他们什么呢?就是要提醒他们,忆念极乐净土的殊胜和种种庄严,如“七重栏楯,七重罗网”等经中所言,再提醒他们六道轮回的种种痛苦与过患。衲在这里再讲一个故事:酥油茶是藏地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僧侣们也很喜欢。因为酥油茶如果很浓,有很好的提神功效,晚上通宵学习佛经时很用得上。一个和尚临死时经受了很多折磨,反反复复还是不能断气,就想喝酥油茶,面对很大的痛苦。他的一个师兄来帮助他时,师兄对他说:“你不要想着这边的酥油茶啦!极乐净土的酥油茶更多更好,你应该去那里!”听完这话,那个和尚马上就断气了。所以为什么要找熟悉的人帮助他们,就是因为这些人知道他们平时可能执着某个事物,可以善巧地牵引他们的心念,帮助他们往生。

佛教认为我们的身体由“四大”(地、水、火、风)和“空”所组成。世界也是由“四大”组成。外面的“四大”对我们身体的“四大”是有影响的。死亡的时候,会“四大”分解。当“地大”融入“水大”时,我们会看到像海市蜃楼一样的烟雾一类的幻象。一般人认为临死的人眼睛也看不到,耳朵也听不见了,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死亡了,但其实神识在这个时候还在起作用。如果临死的人恶业重大,在这个阶段里,会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头降雨一般地向自己袭来,压住自己。死者身体上的感觉虽然已经逐渐失去,意识却仍在活动,所以他们会幻见这样的幻象,意识上的痛苦还是很大的。为什么我们说临死的人的师父对临死的人的指引那么重要,就是因为此时作为师父的一方会告诉临死的人现在实际的状况,看到的都只是幻象,接下来会如何如何,你不用害怕,应该如何去做。“地大”融入“水大”的时间长短也是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是2-3分钟左右。

当“水大”融入“火大”时,因为个人业力大小不同的缘故,所看到幻象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恶业重的人,在这个阶段,会看到整个宇宙都好像燃烧起来一样,自己也在烈火之中,受极大苦。恶业轻的人在这个阶段,会看到就如同我们现在太阳升起时,在广袤开阔的地方看到清楚的一层一层的云的幻象。虽然我们一旁的活人看不到这些现象,但如果我们靠近这正在经历死亡的人,是能听到他们胃里发出声音的。这个过程大概4-5分钟。

之后就是经历死亡的第三个阶段:“火大”融入“风大”。在生理上来讲,在这个阶段,临死的人的身体已经开始冰冷,意识感知到的是犹如小的火花在眼前飞舞的幻象。这时如果我们在他们旁边念诵,对他们来说,听到的声音就如同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一般遥远。眼、耳等对外的“窗口”——五根——这个时候也基本全部“关闭”了,只剩下意识还在活动。

当最后一口气呼出的那一刹那,“风大”融入意识。这是第四个阶段。世俗上这个时候就认为人已经死亡,但其实还并没有,因为我们认为此时虽然断气了,但意识还仍然在身体里面,所以不能算完全死亡。以佛教来讲,意识是存在于心里的。一个经历死亡的人,从手脚开始冰凉,但完全断气后如果去摸一摸他心脏的位置,这个时候,由于意识还是存在的,所以还是有一点温度的。如果一个恶业重大的人,在死亡时,是从头部开始变得冰凉,最后足部还有一点温度。如果是这样的现象,那么我们知道他的转生是很不好的。一般的人则是从头、足两端向当中逐渐变冷。现代科学的观点认为人的的意识是在大脑而非在心,我们不必去争论,在临死时看看体温的变化经过就知道佛法真的是无虚的。在极端的情形,比如我们特别兴奋或者悲伤的时候,我们仔细观察也能感觉到意识是在心这个位置的,就如同我们深夜独自穿过小巷,如果此时有人突然跑出来,我们吓一跳的时候,就能察觉到神识是在心这个位置的。这种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我想很多人都经历过。佛教认为,意识是存在于心的,而比如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都是大脑来完成,大脑就如同办公室一般。衲在这里再讲一个故事:从前西藏有一户人家的主人,他的鼻子开始溃烂。那时没有现在这样对病症取的名称,或许他的病就是今天称为“鼻癌”的情况也说不定。之后这个病扩展到脸部、头部,最后直至颈部。到最后的阶段,他连头都没有了,但还是维持了两三年后才死去。他的子女也很辛苦地在此期间照顾着他;比如给他喂食糌粑,就要很小心,如果不幸落一点到气管里,他会很痛苦。这样的奇闻曾经记录在册的有两次,一次是距现在300多年前,发生在藏区东部;衲讲的这个是近50、60年的事情,发生在西藏中部。如果业力非常重,死亡的过程就会像这样一样漫长痛苦。这样的事情也说明意识不是存在于大脑而是存在于心的。

回到本来话题,在这个死亡阶段,我们的意识状况可以用“死水微澜”来形容。跟着会经历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在佛经里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白色”。意识里就看到整个宇宙都是像白天一样明亮的白色。人的身体在人活着的时候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可人一旦死亡,身体的血管、经络等都松弛下来,不再工作,失去功用。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藏传佛教里的净土法门,除了持诵佛号和咒语外,还有一种叫“破瓦法”或者“迁识法”的。修“破瓦法”的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把意识送到净土。

我们头顶有一个白明点。在这个阶段,白明点会从中脉下降到心的位置,此时眼前是一片白色。之后,位于脐轮的红明点沿着中脉上升到心的位置,此时眼前是一片红色。与前一个过程的命名类似,我们叫这个过程为“红色”的过程。白、红明点都到了心的位置的时候,就把意识包在当中,它们结合后我们就经历“黑色”的过程。经历过一片黑色的过程之后,我们会体验到类似于空性的感受。这只是一个近似的感受,但不是真的证悟空性。由于感受的相似性,生前有修禅定、修空性的人,他们会利用这段时间再修空性,而停留在这个状态里一段时间,可能长达一个或者两个星期,而不进入下一个过程。某人修行的功夫如何,在这个阶段我们能看得很明白。这样的人的尸体即使存放在炎热的地方,在这段时间里也不会出现腐烂、发臭这些现象,其身体也如同活着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发黑等现象。这个阶段结束的时候,鼻子会流出少许的血,这一刹那意识就离开身体。在佛法上来讲,这一刻才是人真正死亡的时间,此身体在此时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尸体。当意识离开身体以后,尸体就可以按照不同地方的习俗去处理了。西藏有天葬的习俗,这大概也是人一生里最后一次带给其他众生利益——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鸟,令它们得到饱足。世界上有的地方也有海葬这样的习俗,作用上也是一样。我们作为佛教徒,如果能把我们的臭皮囊做这样的布施,是值得嘉许的,这比死后用花来装点自己的尸体有意义得多。顺带一说,在座的各位回去后,应该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因为如果某天父母去世了,对着尸体叩拜、供花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

今天我们讲了关于死亡的事情,但我们不要到临死的时候才想起来今天讲的该如何修行的内容。我们不趁着自己身强力壮的时候努力修行,难道要等到死的时候才想到去念佛吗?

如果想利益已经亡故的亲友,我们需要有他们身体上留下来的一些东西,比如头发或者骨灰,并把这些放置在一个干净的小碟上。此时我们可以观想在小碟的上方有一莲花,上面有月轮,其上有阿弥陀佛。在阿弥陀佛的心中,有一藏文的“舍”字,其周围有阿弥陀佛心咒咒蔓围绕。同时我们也尽力持诵阿弥陀佛的心咒“嗡阿米爹娃舍”,并观想阿弥陀佛心中的种子字“舍”和围绕的咒蔓流出甘露,滴在下面碟子里亡人的遗物上,清净他们的罪业。我们保持这样的观想和意念,对亡故的亲友是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们观想观世音菩萨或者本师释迦牟尼佛,并持诵对应的心咒,观想相应的种子字和咒蔓流出甘露加持故人的头发或者骨灰等,意义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将亡人的骨灰混在粘土等材料中,根据法师的指示制作成“擦擦”,留下一尊放在家里佛坛,其余的放在干净的河流或者大海中,对“提供骨灰”的亡人也有很大的利益。这些事情都是在人死后四十九天内做的。

死亡的过程不止衲前面讲的如此简单,因为只是作为一个简介,所以衲今天就只讲这么多了。
发表于 2009-5-26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藏寺祈竹活佛开示《灭苦度母法门》
今晚衲将讲解修行灭苦度母之法门。我们常说及二十一位度母,这并非指就有那么多的数量。二十一位度母,其实都是一个度母的不同化身,而她的化身其实远远不止二十一位。这二十一位,只是针对归纳为二十一种众生需要而显现的,譬如穷困、病苦等等。最终来说,二十一度母,乃至千千万万的不同度母化身,全来源于本来的度母。平时我们常常念诵《二十一度母赞》,可是,我们也可以按照自己本人的需求,而把其中一位或几位分拆出来而专修。这二十一度母分拆出来,各有各自己独立的修行仪轨,专门针对某种需要的众生。今晚要教的灭苦度母,正是二十一度母中的一位,也即《二十一度母赞》里第十九里相关的本尊。灭苦度母,是专门针对牢狱之难、斗争之难、官司诉讼之难和恶梦等痛苦的化身。
我们不必问也知道,度母是很灵验的,对这点我们不必置疑。本尊是殊胜的,法门也是殊胜的,唯一问题只是我们的修行、我们的心是否殊胜。能不能成就、灵验不灵验,唯一只取决于我们的修行、我们的心、我们的根基。前几天,堪萨仁宝哲开示中曾经说过“单单法是大乘的没有用,必须修行那人的心也是大乘,修的法才能称为‘大乘’!”,这里也是类似的道理。法是没有瑕疵的,有瑕疵的往往只是修法人的心。心必须用心修才会灵验、有所成就。否则,单单法门殊胜,也是没有效果的。
不论任何修行都好,必须分前行、正行和结行此三步进行。我们必须确保地方干净和动机的清净,然后念诵皈依。在佛教的修行里,不论我们修的是什么法门,哪怕只是念一句大明六字真言,也必须以修诵皈依为开始。皈依是净化罪业的四对治力中的依止力,这是令修行完整、坚固的元素。如果我们的皈依心不坚定,不论我们做任何修行,虽然因佛力殊胜故而仍然能或多或少得到一点小利,但却是无法得到最究竟的利益。进入佛教之门,取决于有没有皈依心。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三宝弟子,正要看他是不是具备了真正的归依。如果我们不欲堕入三恶道,便需要以皈依为修行基础,一步步向上修行,这是无法如同乘搭电梯那样什么都不干而一步登天的。总之,一切佛教的修行,无一不从皈依开始,这是无法改变、无法跳过的一步。过去诸佛、罗汉和所有或成就者,皆因皈依而出。现在诸佛,也是如此。未来将成就佛果的圣者,也当由修皈依而成就。如果我们能以出离心或菩提心为修皈依心的基础,那是最好的。在修行的结尾,我们必须好好回向,否则功德便可能很快失去了、浪费了。譬如说,我们修皈依等前行做的很完美,正修也修得很不错,可是我们最后没有好好地回向,然后在我们下次生出嗔恨心时,前面所修得的功德,就完全消失了。所以,最起码,我们不能怀着嗔恨心。要完全灭除嗔恨,不是容易的事,我们不可能马上能做到,但我们起码必须慢慢一步一步朝那个方向迈进。仇恨和贪念,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伤害我们。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常常记得。我们必须明白仇恨等的过患和对治方法,然后才开始修行,否则的话,只要我们产生少许的嗔恨心,便足以毁灭我们一切修行功德了,这是很可惜的事。对于嗔恨,我们必须以安忍对。这样的话,修行便会圆满,犹如开花结果那样。这样的话,衲以下将教导的法门才会有利,否则便失去意义了。很多人不好好发心、回向,导致修行没有成果,然后他们开始质疑度母的灵验性,认为是度母不灵验、不加持他们。我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在这样的案例中,问题出在修行人的身上,而不在法或者本尊身上。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很如法地生起良好的修行动机,最后也很如法地作回向,那么哪怕正行只念诵了一、两分钟,也算是完美、圆满的一座修行了。怎么做才是完美的回向呢?我们应该想,过去的佛和菩萨发了什么愿、如何回向祈祷,我当发同样的愿、作同样的祈祷,这样的话,我们的少许功德,就会如同一小水滴放进了汪洋大海中,永远不可能失去。
前行开示-
现在开始说前行。仪轨的起端是:
南无阿乐雅达咧也
此为编写仪轨者的礼赞句,我们不必念。
然后是小字欲修灭除痛苦之度母观诵,以归依发心而为前行’,这是说明修行此法门必须以念诵皈依为开始,这点前面已经讲解过原因了。
我们修的是灭苦度母,那么,苦是从哪来的呢?这是从业障而出的。要对治业障,就必须依靠四对治力,而皈依正是四对治力中之依止力。皈依分为不同层次,譬如小乘皈依、大乘显宗皈依和大乘密宗皈依。在此法门中,我们必须以为求大乘果位而利益众生的动机来修皈依,即菩提心。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我归依 我以布施诸功德 为利有情愿成佛
我们必须想,佛为开示法宝的导师;法是主要的归依对象、能成就佛果的方法;僧是修行的助伴;而我为求佛的果位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所以皈依三宝。我以布施诸功德’中的‘布施诸功德’,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布施等六度的功德。
正行开示-
现在正式进入有关正行的讲解。衲按照仪轨的内容一边讲,大家一边学习观想。
首先是空性咒:
梭巴哇 需达 萨尔哇 达尔玛 梭巴哇 需多杭
在念诵空性咒时,我们观想自己身体和我们周围的世界都化为空性。在前一刹那我们还是凡夫,下一刹那我们就是空性了。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一时之间教导清楚。大家暂时可以想象,这类似进入睡眠中,然后从睡眠状态中开始发梦那样。
我们必须明白,说‘空性’是指没有自性,如镜中花、梦里人那样,而不是指一切都不存在。说‘空’,并不指‘没有’,也不是说没有因果、没有缘起。对于因果缘起和其无自性的特征,我们必须联合一起理解才正确,千万不要以为‘空’是指‘没有’。有些人说“一切都不存在,没有因果,没有业力。。。”,在并非在修成佛的因,这是在修地狱的因!所以,我们必须很谨慎。
诸法本质空性状态出 我与前方虚空莲月上 当化灭除痛苦至尊母
从空之中,我们把一半心力保持专注于空的上面,另一半心力开始观想建立本尊,如同从睡眠状态中开始发梦那样。
在我们的面前,观虚空中出现一朵莲花,莲花上面有月轮,其上为‘当’字。‘当’字是度母的种子字,一般观为绿色,但在这法门中,我们观想白色的‘当’字。‘当’字一刹那后变化为灭苦度母的形象,其身白色。
在仪轨中,文字说的是我与前方。。。’,但大家是初学者,不必观自己是本尊,只需要观度母在前方即可,自己和众生仍然观想为有苦的众生即可。此法门确实可以观想自己为本尊,但对我们来说,单观想对生本尊比较更有利。我们主要目的是修忏罪,所以不必观自己为本尊,因为本尊无罪可忏,要忏罪的是我们凡夫而已。
如水晶白右手胜施印 掌持灭一切苦之宝瓶
度母的右手作胜施手印,同时托着一个‘灭一切苦之宝瓶’。这瓶子是银白的,没有旁边的瓶嘴。为什么它叫作‘灭一切苦之宝瓶’呢?这是因为它能免除牢狱、官司、恶梦等一切痛苦。它不是像大家在尼泊尔能买到的那种世俗的瓶,而是度母的空性智慧。佛陀有很多不可思议的能力,譬如说佛能化为一个瓶子而以这种形式利益众生。现在说的这个瓶子,它就是度母化为瓶子相,所以它本身就是度母。
发表于 2009-5-26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手代表三宝之手印 持乌巴拉花柄于心间 美丽花瓣绽放于耳际
度母的左手作三宝手印,捏着一棵乌巴拉花。三宝手印就是竖起后三指,而把食指、拇指头合在一起。竖起的三指表义三宝,合在一起的两指表义悲智双运。那棵乌巴拉花,有果实、盛开的花和含苞待放的花蕊,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诸佛。
头发半束余发零散披
本尊的一半头发束盘在头上,另外一半自然地垂下来,延伸到背部。
珍宝装饰绫罗天衣美
本尊身穿天衣,手臂、脖子、手腕等都佩戴漂亮的宝饰。如果我们有穷困等痛苦,我们可以刻意用心仔细观想这些宝饰,譬如说我们要想着它们中的任何一颗都是无价之宝,甚至其中最小的那颗的价值都足抵整个世界,然后我们想着度母的心发出光线到宇宙十方,这些光束的末端就像钩一样,把宇宙里一切的财富、宝贝、受用,它们都化为八吉祥、七政宝等等的形象,都被勾到我们之处。如果我们在修法时恒常进行这样的附加观想,就可以代替修财尊法门,也不必在家里供什么财神宝瓶等,也自然能富足。这是本法门可以附加的一种观想,而并不是说对任何本尊都可以如此观想,譬如说,如果我们观想宗喀巴,就不应该大师身上佩戴这样的宝饰。
光蕴之中半跏趺安坐
一般来说,如果观想忿怒相的本尊,我们观他们在火焰中;如果是寂静尊,就观他们在光明中。灭苦度母属于寂静尊类别,所以我们观想她在光明里面安坐,就类似在一团光里面的灯芯那样。
十六韶华姿态风韵具 寂静微笑威严清澄明
我们观想度母很美丽、很庄严地微笑,好像漂亮的十六岁少女的模样。实际上,本尊并没有年龄分别,这里说‘十六韶华’,只是为了让凡夫容易理解,作为参考的目的而已。
三处种子文字妙表征
度母的头、喉、心三处有‘嗡’、 ‘阿’、 ‘吽’三字。这点必须完整、详细地观想。
从吽放光如自智慧尊 迎请融入转成无分别
我们前面观想出来的本尊形象,叫做‘三昧耶身’。为了巩固行者的信心,我们现在迎请智慧身来临进入三昧耶身。本尊的心放光到十方,召请诸佛化出一尊一尊和灭苦度母一模一样的化身,进入三昧耶身里。现在,面前的度母已经是真正活生生的本尊在我们的面前了。
又再放光迎请灌顶尊 灌顶后以弥陀顶上严

现在迎请灌顶尊来临,本尊的心放光到十方,召请诸佛化出一尊一尊的化身,持宝瓶来临为面前本尊灌顶。在灌顶的最后,度母头上出现了一尊小小的阿弥陀佛作为顶饰庄严。
困苦众生胜怙至尊母 于汝莲足三门恭敬礼
实设意化供养无余献 无始所积罪堕悉皆忏
凡圣一切善业尽随喜 轮回不空之间善安住
祈向一切众生转法轮 自他诸善回向大菩提
这段落是七支修行。在这里,我们供养真实的和观想中的供品、忏悔无始罪业、顶礼本尊和一切圣者、随喜凡夫乃至佛陀等一切善业、求佛陀等长住并说法,然后我们回向前六支的功德为求佛果大菩提。文中的‘困苦众生’指的是我们自己;‘ 轮回’指的是上至天界,下至阿鼻地狱。
宝瓶内与心中月垫上 白色当字咒鬘而围绕
放出如月光明自他之 诸恶业净斗争与恶梦
缚于牢狱一切怖畏苦 解脱成办置身于安乐
观想面前本尊的心里,和手里的瓶心内部,都有月轮,犹如十五的月亮那么明亮,其上中央为‘当’字,周围有本尊的白色咒字‘嗡达咧杜达咧杜咧萨尔哇杜尔烁拔尼摩炸拿也梭哈’句子作圆圈状围绕。
嗡 达咧 杜达咧 杜咧 萨尔哇 杜尔烁 拔尼摩炸拿也 梭哈
我们随力念诵咒语若干遍。在念咒的同时,观想本尊心里和瓶心内部的种子字与咒语放光,净化了我们的恶业,尤其是导致争斗、恶梦、牢狱、安官司诉讼之苦的因。是什么导致争斗、恶梦、牢狱、安官司诉讼之苦呢?是我们的恶业,譬如伤害众生等等。伤害别的生命是因,争斗等苦是其果。所以,如果我们要免于苦果,就必须解决其因。
在念诵的最后,我们观想自己和众生已经净化了,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了,都得到了安乐。
嗡 阿乐雅 阿甘 巴当 布贝 都贝 阿洛给 根爹 尼威爹 夏达 阿吽

这是作八种供养。供养的基础是我们在佛坛前放着的水、水果等等。

  礼敬诸天众之王 诸天与人依止母 悉以欢喜盔威勇 灭除争斗恶梦母

这四句是礼赞灭苦度母。它们实际上采自《二十一度母赞》这祈祷文里有关灭苦度母的部分。

  佛母令我诸缘境 互相争斗与恶梦 缚于牢狱诸畏苦 祈净诸因并救护

这是向灭苦度母祈祷,让我们免于争斗、恶梦、牢狱诸苦及导致这些苦的因。

结行开示-
继续说仪轨剩下的部分:
前方天女化光融自身 自亦依序转成光明空
从空性出如鱼从水出 兴起转现薄伽梵母身

念至此时,我们观想面前的灭苦度母融入自己身体,然后我们进入空性中一会儿,然后从空性中自己变化为灭苦度母出现,就如鱼从水面跳出那样。
最后,我们念诵、发愿:
我愿以此善速证 成就至尊度母后 众生一者悉无余 悉皆安置彼境地

然后我们在心里求度母加持,令我们和众生免于痛苦、争斗、噩梦等一切不好的事情。在最后,我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任何心愿而祈求。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觉得最好单单念诵‘嗡阿吽’就能马上成佛,甚至用录音机播放来代替念诵。这仪轨虽然对大家来说或许已经觉得很长,但其实这已经是一个很短、很简单的仪轨了。如果我们实在没有时间,但又很想修这法门,我们可以在念诵皈依发心后,再念‘礼敬诸天众之王。。。灭除争斗恶梦母’这出自《二十一度母赞》的四句礼赞文,然后随力念诵若干遍本尊咒语,最后再回向,这就成为一种最简短的仪轨了。另外,有时候有人会问“我能不能把《二十一度母赞》加在这个仪轨里面合修呢?”答案是可以的,可是似乎没有这个必要。《二十一度母赞》里面的每尊化身,都各有其独立的长、短仪轨。我们今天教的这个仪轨,正是为了把《二十一度母赞》里面的其中一尊分拆出来单独修,如果我们又把《二十一度母赞》加回进去,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可是这就等于先刻意从二十一度母中单独取一个法门出来,然后又把它还原为本来的二十一度母版本,这样做似乎很莫名其妙。
最后说明一下,衲的这个本尊的传承来自扎什伦布寺方丈卡钦洛桑索巴大师。
发表于 2009-5-26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活佛说:
1。如果供曼达主要为求加持,把己方视为东方,其他跟着移动。
2。如果供曼达主要为了供养,把对面视为东方,其他跟着移动。
3。如果供曼达主要为了除障,华盖在己方,其他跟着移动。
4。如果供曼达主要为求加持,也可以把幢放在己方,其他跟着移动。
5。如果供曼达主要为求加持,倒盘向自己怀里方向倒。
6。如果供曼达主要为了除障,倒盘向外面、对面方向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00:48 , Processed in 0.03784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