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97|回复: 15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系列丛书序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系列丛书序言

多 识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是三乘佛教综合知识和哲学理论高度概括性的教课书。所谓“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论》、《般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论》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
  其中《因明论》也称《量论》是阐明人类认识规律、认识方法、思维逻辑、推理规则、语义哲学等为对象的,属于正确认识一切具体和抽象事物的知识与方法理论体系。佛教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源出于佛经《阿毗达摩论藏》,经过佛教大论师世亲、陈那、法称等人的研究著述,形成了完整的《量论》体系。
在藏传佛教五部学科中使用的法定教材是因明论师法称大师所著《因明七论》中的《释量论》。被佛教界称为“世间眼”的《量论》在印、藏两地历代研究者众多,对其理论奥义的阐发更是众说纷纭,素有“因明百家”之说。研究解释《量论》的著作,从梵文翻译的有六十多部,历代藏传佛教各教派学者用藏文撰写的论著有数百种,至今各大寺院仍有许多学习研究、著述《因明量论》的学人,保持了量学传承的经久不衰。藏传佛教理论研究被纳入思辨论证的逻辑轨道,使其理论走向高度理性化,精密化,其功首推因明方法论在学研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佛陀世尊三转法轮,广说八万四千法,其贯穿一切法的总核心是般若法门。宣说般若法门的经典,俗称“佛母经”,其数量在佛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地位更居众经之首。佛说:“般若法若在世上存在,便是佛教存在,般若法不存在,就是佛教不存在。”般若法在佛法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
  般若经包含佛教的深广二义,大、中、小般若洋洋数百万言经文,其宗旨是明宣诸法性空之理(深理),暗示证悟大道的次第法门(广法)。由此般若法门的深广二义,在般若学的研究阐释方面,形成了以龙树菩萨为首的,重点阐释般若深理法门的中观学统和以弥勒、无著菩萨为首的,重点阐释般若广行法门的般若学学统。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中的《中观论》和《般若论》,分别介绍了上述学统的思想理论。
  《般若论》是般若学概论。弥勒、无著二圣开创般若学法统以来,印度本土先后出现了世亲、圣解脱军、胜解脱军、狮子贤等一大批研究解说般若经著名学者,有二十一部般若释论问世。代佛开示般若义理的弥勒的《现观庄严论》被般若学界视为阐释般若原理的最权威经典论著。在藏传佛教中,当作般若教课书的就是《现观庄严论》及狮子的《现观庄严释难疏》。《现观庄严论》高度概括了洋洋数百万言的内容,将般若佛母经义理概括为三智、四行、一果位法身等八品、七十义。其中前三品为知识境,中四品为证道行,后一品为证悟果。三乘佛教境、行、果知识理论框架和内容于此论中概括无遗。
  排除自性实有和现象虚无二边,万法处于中性状态,故称“中”。“中性”是佛教所揭示的万物的终极真理,因此,中观见是佛教智慧的最高境界。万物的法性称“本基中观”,证悟中观真理的智慧方法称为“道中观”,佛地的证悟境界称为“果中观”,揭示中观的哲学经典理论,称作“学说中观”,“中观论”属于学说中观。
  “中观论”也称“缘起论”,当今国外学者也称“相对论哲学”。诸法性空之理是佛教思想的核心教理,其主要经典是般若佛母部诸经典,但这一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开掘和阐释,并组成系统的辩证理论,功在龙树大师。龙树出生年代约在公元前144年——公元56年之间。龙树是佛教史上阐发佛教高深哲理的第一位伟大思想家,他的功在开辟中观大道,振兴大乘佛教。他一生著作颇丰,在阐发中观哲理的主要经典方面,藏文翻译的有《中观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精研论》、《回诤论》、《中观宝鬘论》等,共称“六部中观理论”。译为汉文的还有:《中观二十论》、《大智度论》等。龙树的亲传弟子圣提婆著有《中观四百颂》。龙树圣提婆合成中观二祖。当世和后世在对龙树《中观论》的研究解说方面,在印度本土曾出现两个大的分支学派,即以法护和月称为代表的应承派和以清辩为代表的自续派。这两个后起中观学派,从表面上看只是论证方法上的区别,但在实际上对二谛义等许多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应承中观思想的开端是《法护中论释》,但在应承中观论证的合理化确定和整套思想体系的理论完成方面,生在公元七世纪的月称大师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藏传佛教各教派,都以应承中观为所尊正见,但在认识上各自不同。学术界共认的在藏传佛教中准确继承弘扬应承派中观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为“雪域解空第一”的宗喀巴大师。因此,宗喀巴的《中观论广释理海论》和《入中论释明见论》、《大胜观》、《了义不了义论》等都是研究应承中观的重要资料。
藏地中观思想分新旧两派。宗喀巴在中观见上排除了否定过宽的虚无主义和否定过狭的不彻底见解,阐发了契合龙树性空妙有缘起中观之正理,开创了藏传佛教中观新学。在此后的六百多年中通过各大寺院的学习研究辩论,中观学在藏传佛教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五部中的中观论的经典教材是月称大师的《入中观论》,参考书除了龙树的《六部理论》、提婆《中观四百颂》、月称《入中论自释》、《中论明句疏》、寂天《入行论》等被称为“应承十五座城堡”的诸论外,还有“十家教材”之称的“索扎”、“吉尊”、“郭芒”等各种教材。
  佛经分经藏、论藏、律藏三部。论藏是佛教知识理论部分,称“阿毗达摩”,由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迦底鄢那等造的《阿毗达摩七支论》,部派佛教时期,一切有部造出了根据本派观点解说《阿毗达摩》的《大毗婆沙论十万颂》。佛示寂后九百年之际(公元356前后),无著、世亲兄弟二人开创了大乘唯识学,他们兄弟二人对继承弘扬阿毗达摩做出了具大的贡献。无著以大乘唯识论观点撰写了《阿毗达摩摄论》,称作“上部阿毗达摩”,世亲以小乘经部观点撰写了《阿毗达摩俱舍论》,称作“下部阿毗达摩”,(‘上部’指大乘,‘下部’指小乘)上下二部阿毗达摩,在藏传佛教中都有讲习传承,但在五部大论中的阿毗达摩经典教材采用的是世亲的《阿毗达摩俱舍论》。“阿毗达摩”是“智慧”之意,故在汉传佛教中《俱舍论》也译作“聪明论”。无著与世亲二论师,将一切事物归总为五位是一致的。“五位”是:一,显色位(物质类),二,主体心位,三,心所生情志位,四,非心非物不相应行位,五,非缘生无为法位。但在五位法的细目上数量上是不同的,如上部《阿毗达摩摄论》主张五位含“百法”,即色法11种,心法8种,心所生法51种,不相应行法24种,无为法6种;下部《阿毗达摩俱舍论》主张五位含“七十五法”,即色法11种,心法1种,心所生法46种,不相应行法14种,无为法3种。上下二部阿毗达摩论,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上部“摄论”主“八识”说,下部“俱舍论”主“六识”说,而应承中观,顺经部自续中观,因明论师,以及小乘经部和分别部都主张“六识”说。这也许是将《俱舍论》列为藏传佛教五论之一的原因之一。当然《俱舍论》所涉及的知识面比《摄论》更广、更全面,这一点也无可否认。
  《俱舍论》内容分为八品,即:一,分别界品,二,分别根品,三,分别世间品,四,分别业品,五,分别随眠品,六,分别贤圣品,七,分别智品,八,分别定品。有些译文还有分别无我品,共为九品。正如“俱舍”这个名称的含义,它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佛教知识“宝库”,是研究佛教必读之书。
  在佛门戒、定、慧三学中戒学为其它二学的根本,有些弟子曾问佛说:“佛不在时以何为师?”佛说:“我不在世时,以律为师。”并说“律仪存在,佛教便存在”。可见律仪在佛教中的地位。在三律仪中,分别解脱律仪是根本。八类分别解脱律仪是从佛陀时代,经过小乘部派佛教,一脉相承,传到大乘佛教来的。由于中间经过部派佛教的不同传承,在戒律的条款上产生了一些差别。如比丘戒,一切有部规定253条,上座部规定227条,汉传佛教称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364条等说法。功德光的《律论本颂》是四部律经——即律分别、律本事、律杂事、律上分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其内容大致上概括起来就是如何受戒,如何习律护戒,犯戒后如何复戒,以及于此有关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种种礼仪规定。戒律是约束自己的行为,止恶防非,息烦扬善的佛门行为准则。汉传佛教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专门研习守持律仪的律宗,藏传佛教没有专门宗派。但将律学列入五部经学,很好的保持律学的学修传承。
  佛教以它特有的大慈悲,大智慧与谋求一切众生幸福快乐的大胸怀,像太阳一样放射着永不熄灭的光芒。在充斥着残忍、自私和贪婪的当今世界,更具净化人心、遏制贪欲、提升道德理智的积极作用。佛教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也对各种学术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佛教的思想影响虽然遍及五洲大地,但当今世界,继承历史传统,对佛教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并执着追求佛教的崇高理想当作人生最高价值者,除了藏传佛教,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因此,可以说佛教“三学五论”的学研传承是藏传佛教对世界学术园林增添的一花独秀。
  为了给学习研究“五论”的学术界在在资料上提供方便,本集子从历代藏传佛教各教派浩如烟海的“五论”研究论文和专著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和专著   篇,以丛书的形式编辑出版。本书编辑以兼容百家的原则,遴选收编了不同教派和不同观点的学术论文,这也是一种创举。本集子作为“五论”研究资料精选本,未必十全十美,但从无到有总算迈开了历史的一大步,这是值得大加赞赏的,故欣然命笔,为之作序推介。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密宗佛相的特点

  按无上密义理,密宗佛具有七大特点,称做具七支金刚身。
  一、身具相好支。
  即密佛身具相好特征,如报身转轮王相有宝冠、耳环、项链、胸佩、手脚镯、宝带等六饰或八饰,珠光宝气、威仪庄严。
  二、拥抱明妃支。
  即大欲相。人体的气与神和各种阴阳物质都是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双合现象。道中的慈悲与智慧、幻身与光明心、有相瑜伽与无相瑜伽等都两两相合,果地的大乐与大智慧都是双合不离的金刚体,象征根、道、果基本规律的佛身也必须是双合金刚体。
  三、大乐支。
  即在修炼中气入中脉后,产生一种特殊的身心快乐的感受,被称做“大乐”。这种大乐感能抑制意识活动,引发无分别智慧,是无上密法的一个主要方便法门。
  四、性空支。
  大乐非本具自性和实有之物,是因缘结合所产生之感受。凡缘成之物,都是性空之相,因此大乐本是性空。佛身也是事相缘有,理性本空。
  五、永不断支。
  凡缘起的一切存在都是有生有灭的有为之法。存在是一种生灭不间断的续流,如流水。但“熄灭”有两种:一种是断灭,如油尽灯灭;一种是非断灭,如人的意识。
  意识非永恒的存在,在每一刹那之间都在起着新旧交替、即生即灭、生灭相续不断的变化,但作为缘起的意识的总体不会断灭。众生的肉体是有形的物质组合体,属于断灭之类。虽然肉体断灭,但意识的续流永不断灭,所以才有转世和成佛。
  佛的有形色之身体,是与意识为一体的“慧体”,并非物质性肉体,所以永不断灭。这就是佛体的“永不间断支”。
  六、不入寂灭支。
  即声闻、缘觉之类破除烦恼和业习染,证得其解脱轮回的正果时,便进入寂灭涅槃境,永不返世。但佛却不一样,虽然以智慧利剑彻底斩断了二障,但由于大慈大悲心,不忍遗弃众生,自享寂灭之乐。慧体报身住世,化身生化不息,永无间断。这就是不入寂灭的德性。
  七、慈悲饱满支。
  佛该断的尽断,该悟的全悟,自身功德无比圆满。
  但由于无缘大慈大悲心,即使只有一个有情众生还留在苦海之中,佛的救度的任务就仍未完成,不能安然入寂。就像惟一的幼子掉入火坑时母亲的心情一样,忧心欲焚、爱心似火地永远热爱和同情一切众生,拥抱一切众生。其慈悲爱心的热情永远像十五的月亮一样饱满。这就是佛的慈悲饱满支。
  以上七支佛性中,有些和显宗佛是相同的,有些是上密佛独有的。


作者:多识仁波切    编辑:喜饶嘉措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传性相二宗与藏传深广二派之异同

  藏传佛教的深观、广行与汉传佛教的性、相二宗并不相同。藏传佛教的“深观”指智慧正见,“广行”指除智慧正见以外的一切善行,包括慈悲、发心、六度中除智度以外的五度,以及境、行、果、五道十地断悟进程等。

  佛法虽广,但其核心和精华是《般若经》,般若称“佛”是因为声闻、缘觉、菩萨、圆觉佛等从般若中生,离开般若智慧无法解脱成佛。

  对《般若经》的解释在印度曾出现过两个大的学派:
  一是以龙树为首的深见般若学派;
  一是以弥勒五论为依据解释般若的,以无著为首的广行般若学派。

  前者称中观学派,后者称弥勒学派。《弥勒五论》中分前二论《佛心论》、《现观庄严论》和后三论《庄严经论》、《辩中边论》、《辩法性论》。在前二论中开示了中观见,后三论中开示了唯识观。
无著、世亲兄弟二人根据弥勒“后三论”,开创了唯识学。

  藏传佛教各教派在智慧正见方面以龙树学说为主,学修中观。境、行、果地道建立等广行般若以无著的弥勒学为主,但对无著、世亲学说中的唯识部分,持批判态度。

  汉传佛教性宗和空宗属中观学派,法相宗属唯识学派。法相宗除了正见以外,其他的都和藏传佛教显教的内容相同,有差别也只是对其理论认识上的差别。另外,藏传佛教是显密合一的佛教教派,与汉传佛教单一的显教在整体教义理论和修行实践方面有很大差别。


作者:多识仁波切    编辑:喜饶嘉措
发表于 2009-4-28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书我就算看不懂也得先请一套供起来!!!
发表于 2009-4-2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套书已经出了几本?哪位师兄介绍一下吧
发表于 2009-4-2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有卖的啊。。。。
发表于 2011-4-13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出版!
发表于 2011-4-1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
发表于 2012-2-7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随喜。
发表于 2012-2-7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大德多识

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2-2-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朋友如果在多识后面加个仁波切 比较有礼貌些吧
发表于 2012-2-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心顶礼多识仁波切!顶礼至尊上师!
发表于 2012-2-8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啊!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2-2-8 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俗人 发表于 2012-2-7 12:28
楼上朋友如果在多识后面加个仁波切 比较有礼貌些吧

不是已经加以尊称了吗?
发表于 2012-2-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顶礼多识仁波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0:03 , Processed in 0.03461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